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县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速度。
山区县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归根到底在于思想解放上的差距。例如在区部分乡镇,特别是深山区的乡镇,由于边远闭塞,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敢担风险的精神,“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经济发展由此深受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山区县域经济,必须把解放思想这一先导工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四个创新”。一是观念创新。重点做好“四破四立”,即破除认为山区客观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发展的宏观观念;破除条块所有和部门利益的封闭思想,树立“海纳百川”共求发展的开放观念。二是体制创新。要围绕加快发展突破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体制。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拍卖、租赁为主要形式,深化国有、集体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改革,大胆放开搞活;加快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机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健全利益和风险保障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山区市场体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三是科技创新。山区县经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落后,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重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加快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山区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进步奠定雄厚基础。四是工作方式和用人制度创新。山区干部要转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工作方式,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特别是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和解决山区经济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上,放在搞示范、抓重点、创特色、求突破上;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过去用人问题上的旧框框,大胆选拔重用敢干、能干、实干,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干部,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
作为山区县,必须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就而言,大的方面说,就是要大力实施“科技先导、结构调整、开放带动、生态兴区”四大战略,坚持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各项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重点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快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就具体产业来说,则要着力解决工业不优、农业不强、三产不活的问题。改变工业不优的着力点在于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要集中力量办好县区级工业园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兴办龙头企业,实现工业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资源加工型行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并重点抓好化工、矿产、医药、建筑建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改变农业不强的着力点在于立足山区土壤、气候、资源等自然生态优势和毗邻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统农业向“订单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势特色生态安全农业,做大做强以核桃、板栗、肉牛、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瓜果;大力发展肉牛、三元杂交猪、布尔山羊、蛋鸡以及特种养殖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利用山地优势,以天麻、丹参、桔梗、丹皮、黄姜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改变第三产业不活的着力点在于抓好以县城及乡镇农贸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经济,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发展仙鹅湖、静泉山等风景区,以及农业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业。
三、城镇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城镇化有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市场的启动,又能通过“集聚效应”吸引农民进城安居从业,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对拉动山区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山区县城经济相对滞后且发展不平衡,推进城镇化不宜处处开花,而应集中力量发展以县城为核心的中心城镇和以国道、省道为轴线的小城镇,使其上规模、上水平、上品位,成为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枢和纽带。为适应城镇化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把城镇建设当作重要产业来运作,在建设和管理中融人“经营”理念,树立城镇是有形资产,城镇建设是资产保值,城镇管理是资本增值的意识。通过“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开发业主归口管理土地二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三级市场”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让土地生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开供水、供气、道路、房屋、桥梁及教育、公益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 筹资为手段,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一、山区县域经济和平原湖区县域经济的比较
1、三次产业结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居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都是比较高的。就平原湖区与山区县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来说,既有相同点也有异化点。平原湖区虽然交通便利,信息灵便,但是与山区县市相比,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几乎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都没有实现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比较优势产业未能发挥作用。按照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结构状况。
平原湖区县、山区县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第二、第三产业,其产业结构还是处于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平原湖区县与山区县之间进行比较,山区县市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平原湖区,在本研究案例中,山区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49.5%,几乎占了地区GDP的一半,明显高于平原湖区县的35.2%,表明山区县比平原湖区又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劳动力也是反映三次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根据2005年湖北统计年鉴统计资料,建始县(山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5.5万人、2.9万人、8.4万人,洪湖市(湖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为26.9万人、8.51万人、9.8万人,表明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下降,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因此,促进区域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2、平原湖区与山区县市的资源差异。山区县市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主要是矿产、水能、特种植物比较丰富。如建始县已发现的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煤、硫、铁、硒等20个品种 ,生物、水能、风能资源丰富。硒资源亨誉国内,是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硒水平含量最高的富硒生物圈,土壤平均硒水平含量17.7ppm;铁矿资源已获得与武汉钢铁集团的投资与开发。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1.3万千瓦,可开发量17.13万千瓦,现已开发的总装机容量6.5695万千瓦。风能资源蕴藏量50万千瓦,可开发量36万千瓦。优质无烟煤储量1.98亿吨,占湖北总储量的32%;其优质白肋烟产品也是一大特色产品;在林工产业资源上建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和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和基因库,森林覆盖率达69.2%;在种植业上加大了魔芋种植面积以及黄莲、莼菜的种植。
平原湖区境内湖泊众多,土壤肥沃,是全国的商品粮、棉、油基地,盛产各种鱼、虾、蟹、鳖、螺、莲、菱、藕等水产品。农产品加工形成了以猪肉鱼类禽类、莲藕为主的食品加工体系,粮食系列产品加工生产体系 ,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生产体系,棉麻纺织生产体系,芦苇植物杆造纸生产体系。还有特色的水生动植物资源,例如名贵鱼种团头鲂鳗鱼等。
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经济优势学说: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和资源生产利益较大或成本较低的商品,然后通过交易互取优劣。因此,山区县市在肉类平均总产量上高于平原湖区;平原湖区在粮棉油和水产品农产品上优势明显。
3、开发并综合利用不同的生态类型的资源。山区地势险要,高低不一,气候差异明显,海拔高差悬殊大,一般将其域内划分为高山。二高山、低山地区(相对为地势平坦的地区),高山地区由于气候寒冷、霜期长。适合烟叶、魔芋、弥猴桃、药材的种植。二高山气候相对适中,可以走林木宜地的路子,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种植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和黄山松);规模种植与庭院种植相结合的高效经济林(主要品种有杜仲、黄柏、厚朴、银杏、薄壳核桃、板栗、生漆等),同时发展畜牧业。低山地区气候相对较高,可以发展适宜的林果产业,栽植“桃、李、杏、板栗、生漆、柑桔”等。
平原湖区县市多湖泊,地势平坦,要稳步开展“粮、棉、油”的深加工,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其科技含量,在满足内需的基础上要加大出口力度;可在水产产业化上做“湖文章”,特别是在鱼类的“养、加工、产品的销售上”走集约化经营,创自己的品牌,提高整个淡水产品的档次,增强竞争力。
二、平原湖区与山区县经济发展的对策
1、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培植支柱产业。平原湖区和山区县地处不同的生态类型,因而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山区县市可以因时因势因利发展畜牧产业、烟草产业、药材产业、林果产业以及肉类产业等。平原湖区发展除了粮棉油等大宗作物外,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要从战略的高度给产业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产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综观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支柱产业的培育。因此,不论是山区县市还是平原湖区,都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由 “一二三”产业顺序向“三二一”或“二三一”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农业生产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小农经营,在贸易谈判中势力比较弱,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议价的话语权;同时还不得不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销售”、“定单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大市场矛盾,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增加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向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1)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农产品加工工业园,注重产业集聚发展。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种不经济的现象,也避免“小化工、小炼油”等“十五小”企业投产。(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县域经济不等于 “资源经济”,在山区矿产资源开发中要注意生态的保护,如山区黄姜加工生产、魔芋加工生产中严格污水处理,不能让污染物污染水体。(3)工业化的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定位。
4、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无论是平原湖区,还是山区县市,“打工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来源。两者在打工人数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别,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流动和无法转移出去。因此,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县域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产品加工、农村中介服务组织转移。既促进农民就业,又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
5、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用来投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对农村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在人口、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低于城市,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工业品、技术、信息向农村的转移和扩散,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应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统筹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和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西部;县域经济;现状;发展思路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077个,其中市辖区200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超过70%,县域经济总量在西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过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统筹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一、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有所增强,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总量上有了较大提高。以陕西为例,2008年,全省83个县(市)共完成GDP3506.68亿元。GDP总量较2004年增加1.9倍;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比2004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经济指标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7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7%,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更高,而陕西省仅为49.2%,虽然2008年达到51.2%,但总体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2、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少且实力相差大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就连当年排列陕西省十强县首位的神木县在全国百强县中仅处于92位,与全国百强县最高的江苏省江阴市相比, 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江阴的16.6%,12.1%和47%。可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3、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县域工业作用加强
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跳出在农业经济内部反复徘徊的圈子,工业化有了明显增强。以陕西为例,2008年,全省各县(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较2004年增加3.5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在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0∶58.8∶24.2调整为16.7∶61.0∶22.3,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提高2.2个百分点,三产下降1.9个百分点。
4、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且差距还在拉大
西部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大多处于产业链比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一直以来受农产品价格偏低的影响,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例如,2008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省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西部多数县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农业内部,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等涉及城乡互动层面的调整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一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2、县级财政拮据,发展后劲不足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普遍基础薄弱,呈现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少数县自身财力只能保吃饭,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保吃饭都有困难。另一方面,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设在县上的银行基本上是只吸储,不放贷,资金流向城市的问题日益加剧。此外,大部分县域工商企业效益不好,相当多的企业名存实亡,传统财源陆续丧失,后续财源又跟不上,自身无力投资搞建设,基础设施欠帐过多。
3、人才瓶颈的制约较大
环境上的差异、交通上的不便、待遇偏低,导致西部县域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和集聚能力较弱。人才和技术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弱小,品牌意识不强,直接影响着西部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
4、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县一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对县域经济发展想的少,配合支持不够。一些县(市)党政领导调动频繁。乡镇领导三年一换届,任期偏短,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众所周知,发展工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电、工业燃料和原材料等资源,还需要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方便的交通条件。一般而言,西部地区大多数县并没有特别的地理、交通、资源、能源优势。也就是说,大多数县域的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招商引资”,不能迷信于“工业兴县”。如果引入破坏生态环境新企业,那还将是一种“饮鸩止渴”式的危害子孙行为。因此,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激发第三产业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自然风光的俊美,又有人文风景的绚烂。为此,在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自然风貌;尽量选择、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以突出自己的独特地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争取旅游项目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突出民族风情和地方传统格调;积极探索旅游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进行开发与创新,开发出更多特色的、新颖的旅游产品给市场消费者,以挖掘当地第三产业的潜能,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
3、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名优特产品,特色产品较传统产品的开发,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显得愈加重要。具体做法:(1)对县域内传统特色产品品种进行清查登记,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再改造、再开发,研发新产品。(2)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对传统产品进行逆开发,确保传统特色产品的原料高质高产稳产。(3)制定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强制依照标准生产,坚决取缔黑加工点和质量不达标加工企业,下大力气树立当地产品的优质形象。(4)统一市场管理,遏制价格大战和恶性竞争,并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和成品销售价,确保本地传统特色产品行业健康发展。(5)对各地名优特产品进行形象创新,加强品牌建设。(6)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对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项目应加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对涉及到野生动植物利用的项目,应经研究后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体现产品环保的形象。
4、大力培养和吸收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办几座工厂,建几幢高楼这样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吸纳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不拘一格,招聘人才。县域经济要发展,技术是关键,而技术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才问题。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招揽人才,比如:为那些拥有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拨专款解决;做好后勤工作,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对确实为当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予以重奖等。
“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这是对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长期陷于困境的生动写照。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根本)途径。内蒙古杭锦后旗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辖10乡6镇,总人口30.2万,属典型的粮食大县,曾以拥有大面积的“吨粮田”闻名遐迩,被国家农业部专家誉为北纬40°的奇迹,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发展缓慢。到2000年底,在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占46%,工业增加值仅占21%;在全旗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7%,在占23%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一部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近些年来,我国生产农业发展遇到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是摆在杭锦后旗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旗委、政府认识到,不加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生产,杭后经济只能停留在温饱的低水平上;不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只是一句空话。为此旗委、政府从杭后地缘特点、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工业立旗”的口号和“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三化’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此拉开了杭锦后旗“三化”建设的序幕。
几年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杭锦后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2004年,全旗生产总值由17.67亿元增加到3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收入由1.19亿元提高到2.58亿元,年均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10元提高到6520元,年均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07元提高到3751元,年均增长11.7%。以上数据表明,杭后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认为,杭后为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以“三化互动”为根本,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是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杭后在加快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旗域突破为统领,坚持“工业立旗”战略不动摇,举全旗之力,重点抓项目,集中抓引进,突出抓效益。先后引进了重庆飞亚、草原兴发、浙江大好大、新疆屯河、上海浩森、长沙磕里香、伊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杭后;如期完成了河套就业集团、河套木业公司、鸣兴脱水菜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个技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增长极作用。2000年至2003年三年间,全旗工业增加值由5.24亿元增加到12.13亿元,年均递增44%;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依托龙头企业,全旗已形成了以奶牛、肉羊、肉鸡、实用葵、脱水菜、番茄和速生丰产林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带动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法律、社区、家政服务、文体娱乐为主的新型产业,使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过程。2003年与2000年相比,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5.72亿元增加到8.1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8亿元增加到5.51亿元,年均增长11.5%;到2003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2.7万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又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搭建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三化互动、城乡统筹、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杭后在“三化互动”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品牌形象。
二、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优化经济环境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特别是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胸怀。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协作链,夯实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目前,杭锦后旗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了两大优势,即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先发优势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形成的草原兴发、伊利河套、大好大、百联带动的五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在河套地区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是地区的龙头,继续努力就可以形成河套地区垄断性优势,控制河套地区绝大部分农畜产品资源。杭后要特别重视业已形成的这种先发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达产达效和规模扩张。后发优势就是河套地区还有许多优势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如玉米淀粉、生物制药等。大家都有开发意向,如果杭后不开发,别人迟早会开发,那时就被动了。而杭后这些年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已经占据了先机,所以要在别人还没有动手之前抢先介入,或在别人还没有形成规模以前,加快发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句话就是瞄准高增长潜力的产业,先发制人,加速扩张。
杭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重点,把培育壮大农牧林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二是以优惠政策为依托,促进招商引资快速发展;三是以联大联强为目标,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四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构筑招商引资新平台;五是以治理经济环境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基础,全力营造招商引资宽松环境。我们不难看出,杭后要在更大范围内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招商引资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三、以品牌战略为重点,提升经济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成县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杭锦后旗的重点工业企业是全旗工业骨干队伍,占工业总量的79.5%,抓住重点工业企业就抓住了工业发展的主动权。通过扶持发展,河套酒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知心仁、大好大、伊利、屯河、河套木业等企业也在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
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规模经济
杭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积极以园区为载体,将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发挥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机械、造纸、食品、纺织、建材等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扩散的趋势,在明确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杭锦后旗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一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食品工业为主的大顺城工业园区;二是以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河套酒业工业园区。2002年,政府共投资3300多万元,实施了大顺城工业园区“六通一平”建设,并成为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园区建设中,按照“政府造环境,法人办企业,共同经营园区”的原则,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场化经营”,由管委会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除税务部门外,其他部门未经政府同意不得随意进入园区,更不能拉赞助,全力为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对水、电等能生产经营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交由企业建设经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到园区投资办厂。目前,两个园区共引进企业11家,引资18.9亿元,2003年,仅汇源一家就投资7.8亿元。而且,工业园区已聚集了全旗53%的工商企业、财政收入68%的税源及45%的就业岗位。2003年,杭锦后旗又投资1100多万元,对河套酒业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两个园区基本上实现了“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见效”的近期目标。之后,以北二环路为纽带,将大顺城工业园区和河套酒业工业园区合二为一,建设更高水平的河套食品工业园区,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区的基本条件,使软环境更“软”,硬环境更“硬”,为企业和项目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发展和支持项目建设方面重点选择能源资源消耗少的节能型项目,重点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五、以特色经济为主导,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创新和培育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各地资源、技术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毒无污染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杭后新型工业化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建立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项目为抓手,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培育规模经济,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基本情况 突出问题 发展方向 基本路径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
(一)县域经济在我区现代化建设中地位突出、作用重大
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16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2086亿元,为全区贡献了64.9%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0亿元,为全区提供了38%的可观财力,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16 亿元,占全区同口径投资总额的57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守住发展这条底线的奋斗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地位至关重要。2016年,在县域生产生活的人口占全区总数的72%,从业人员占全区总数的71 %,“十二五”末困人口80万,县域是我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集中地区,是我们解决民生问题的主战场,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到2020年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政治承诺,守住民生这条底线的关键所在。生态地位关乎全局。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中县域面积占98%,103个旗县区中归属于县域的地区有80个、占比近80%。我区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流、大湖泊、大沙漠分布于县域,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表现于县域,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集中于县域。县域是我区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核心地区,是夯实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基础,实现生态文明进入全国前列目标,守住生态这条底线的枢纽之处。
(二)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偏小。从县域生产总值看, 2015年,我区县域生产总值11618.1亿元,江苏省31300亿元,浙江省28259.76亿元,山东省 58419亿元,湖南省19854.35亿元,湖北省20266.4亿元,四川省15914亿元,分别是我区的270%、240%、500%、170%、174%、137%。从县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15年,我区145.2亿元,江苏省745亿元,是我区的5.1倍;浙江省1424.4亿元,是我区的近10倍;山东省426.4亿元,是我区的2.9倍;湖南省202.6亿元,比我区多出57.4亿元;湖北省153.5亿元,比我区多出8.3亿元。从进入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数量看,2016年,江苏、山东、浙江分别拥有26、20和20个,我区只有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2个,分别是江苏、山东、浙江拥有率的7.6%、10%和10%。排名第1的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080亿元,是我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准格尔旗(1107.8亿元)的3倍。经济规模偏小,导致就业不充分,部分劳动者游离于就业之外,一些群众难以参与经济建设、分享发展成果、获得劳动报酬。同时,也导致政府公共收入不足,难以足量适时地提供企业和居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弱化了创造低成本生产环境和舒适生活条件的能力。
二是结构性矛盾严重,突出表现为主导产业效益水平低。从农牧业经济看,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契合度脱节问题突出。2015年,玉米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60%,占粮食产量的80%;活羊存栏率占牲畜存栏率的79%,羊肉占各类肉产品的80%。这两个80%,是当之无愧的占据农畜产品主导地位的品种。但是,就这两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品种,市场地位极其脆弱,与国际市场同类商品相比,竞争能力非常低弱,价格处于严重倒挂的状态。玉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30%,羊肉高于国际市场40%。这就意味着,剔除保护价、各类补贴并加上劳动力成本,这两个品种农牧民是在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状态下经营的。从工业经济看,2014年,在全区设置管理机构的117个工业园区、12756户企业中,80%以上属于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型、产能过剩型行业,并且,其中80%以上还处于竞争力弱、话语权小、利润水平低的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而与消费结构升级息息相关的战略新型产业、保健、健康、文化、教育、娱乐行业屈指可数,具有区域性话语权、定价权、市场号召力的企业和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单位产出和效益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有不小差距。我区117个工业园区建成区,每平方米工业产值8.67亿元、税收0.42亿元,仅为上海市的25%和20%。效益水平低使等量投入和劳动难以获得全社会的平均收益,使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利润、从业人员报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优质资源创业置业的愿望降低。
三是基础设施不健全,集中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偏弱。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域公路、铁路、机场交通运输设施和工具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水网、电网、信息网的覆盖率和通达率,不但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县域情况,也远远落后于我区大城市保障水平。这大大提高了县域经济活动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了县域集聚要素、吸附资本、留住人才的能力,大大阻滞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城镇化进度和质量,大大抑制了县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四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范围狭小、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育、文化、卫生等锻造心性素养、提高生活品质、保障生命安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落后,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重点学校、幼儿园、甲等医院、电影院、歌剧院、健身场所等设施的万人拥有率,广播电视覆盖率、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县域和我区大城市。同时,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效率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再加上产业发展不充分,使得我区县域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要素中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经营特长的劳动者总体上呈现净流出态势。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
一是关于农牧业方面。在发展方向上,农牧业现代化要走有机保健食品和健康养身产业的路子,为国家食品安全、人民健康事业提供内蒙古解决方案。把农牧业做成健康产业和保健产业,是内蒙古应对消费结构升级、解决农牧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区农牧业困局,主要是农牧业弱质低效,农牧民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收入偏低甚至亏损,农畜产品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严重不适应、不契合。目前,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受到市场热捧,高端大品牌农畜产品价格让人目瞪口呆、惊诧不已,让同类普通食饮品望尘莫及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我们把农牧业发展成为健康养身产业,把农畜产品发展成为有机保健食品,农牧业长期弱质低效的困惑就会烟消云散,农牧民获得的收入就不是超低利润、蝇头小利、平均利润而是超额利润。把农牧业做成健康产业和保健产业,内蒙古有这个产业优势。经过长期奋斗,我区已经打造出一批具全国及至世界影响力的农畜产品企业,同时,我区也打造出一批农牧业全国驰名商标。如果说,驰名商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生产水平,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我区真正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产业就是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在我区目前拥有的74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农牧业加工业达到62个。这是我们打拼多少年来积累下的真正家当,是被市场检验过了的优势所在。
在发展路径上,我区农牧业现代化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势在必行。企业化经营模式与以家庭为主体经营模式相比,在市场研判、供求预测、资本融通、资源节约、土壤改造、病害防治、生态保护、经营品种选择、新型生产资料发现、现代工具运用、生产要素组合关系变革等解决农牧业通病、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方面,其欲望和能力、态度和决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有机保健食品和健康养身产业,必须变革经营主体,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从当前看,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现实的途径一方面是创造条件引进和培育企业,逐步让企业成为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另一方面,是积极推动和大力发展合作组织,让进不了企业联结网络的农牧户融入到合作组织中去。同时,要提升合作组织的质量,逐步发展成为由个别经营环节的合作向全方位合作组织的转变,逐步实现由松散型组织向以股份制为纽带的实体化组织的华丽转身。
二是关于工业经济方面。在发展方向上,新型工业化要走智能化的路子。推进工业经济智能化,是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柔性材料、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成为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的重要抓手。国家工信部在前不久的《中国制造2025》中,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广东省把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东莞已经开始规模化地投入智能设备的生产建设。推进工业经济智能化,是做大我区县域工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经济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需求P系上看,以2008年为界线,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8年以前,工业制品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巨大,做什么都好卖,做出来都赚钱。这个阶段的工业经济,只有做大才能做强。2008年以后,产品普遍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硬化。这个阶段的工业经济,只有做强才能做大。
在发展路径上,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工业经济智能化的基本途径。推进智能化,我们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市场换技术,引进一些与我区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智能化设备生产厂家,先开了头、起了步,点燃星星之火,然后逐步推动燎原之势的形成。另一方面,加大智能技术装备的引进力度,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上的应用,重点是加快与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行业相关的设备和工艺的智能化改造步伐,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智能制造在我国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智能化程度几乎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能够用智能装备大规模地武装工业经济,将会大大提升我区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赢利水平,我区工业化可能一跃进入到发达地区的水准。这就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给我区带来的一个实现技术跨越的重大机遇。
三是关于城镇化方面。在发展方向上,城镇化要着眼于增强要素吸附能力,走凝结资源、集聚人口的路子,让旗县市所在地的镇和中心镇成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高效载体,充分满足居民生存发展享受需求的良好平台。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各类生产要素大量进入的过程,是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和农牧业人口持续集聚的过程。目前,我区县域建制镇503个,每个镇平均人口不到5000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效率之低可以想见,很难激发资源涌入的热情。因此,县域城镇化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流不进要素、拢不住人口、聚不住资源。推进县域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留住人口、吸引资源的问题。
在发展路径上,要实施重点突破战略,让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要素向优势地区流动的经济规律,行政级别高的地区掌握更多城镇化资源的行政规律,决定了推进县域城镇化,要走优先发展具备条件的地区的策略。从这两个规律看,具备优先发展条件有六类:1.人口规模3万人以上的镇;2.有旅游、文化、能源等专业特色和资源特色的镇;3.口岸所在地镇;4.交通枢纽的节点镇;5.坐落在城市群里的城镇;6.承担国土安全的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开放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economy develops, the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henRuXing research, from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y since the main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through the problem ar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o some extent, promote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county economy to the virtuous cyc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underdeveloped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y structure to the world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力发展县域城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水平低,这就要求中西部欠发发达的地区找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县域经济搞上去。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低,整体竞争力弱。县域经济一般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迂腐是从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及产品结构升级缓慢。一般说来,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都比较高,而在第一产业中,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生态农业近几年虽然有所发展,但占经济问题的毕生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规模经济及现代高科技企业少之又少,缺乏技术含量高或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吕,第三产业近年来比重有所提高,但是受第一、二产业现状的制约,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缺乏现代商流、物流、信息流等现代服务业。
3、经济自主乏力,县级转正运转困难。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但由于生产要素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吸引外资能力差,社会投资总额低。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工业大多数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市场活力明显不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直接表现就是地方财政困难,县组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财政收支缺口过大,导致地区人居环境差、待遇低,不仅难以吸引资金和人才,反而使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二、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以现存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的获得关键在于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落后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我们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好、气候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家业,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创自己的品牌。打造特色产业一定要破除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粗放加工的观念误区,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上规模、上档次、出效,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2、以转移农村劳动为为突破口,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引发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无以伦比已成为解决“三家”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轼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的较高层次消费群体,发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很多县政府已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列入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做法是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冰是现组织好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文化素质较低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转移到非家行业就业的比例也越高。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治本,就是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县域和中心城镇的民黯然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县级工业崁区建设,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综合服务业,积极引导农民进镇人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发挥小城镇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只有湖海农民,把农民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3、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建成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要发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由单一的种植型农业向种植、养殖、加工并进的复合型农业的飞跃。在种植业结构上,调整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饮料作物种植比例,大力发展高经济作物。在养殖业结构上,稳定畜禽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牛羊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需求,不能盲目发展,在上一人项目前应做好市场调查。在油、瓜、果等区域特色农业。在农副产品浑圆工方面有所突破,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的立体发展。近年来朝阳县非常重视农业产业化基地在发展壮大,必将为农业的展起到推动作用。
4、加大对外开放,利用好版次。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欠发达地区要在东部产业转移中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对外开放。在招商引资
引进项目上,要杜绝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和一进繁荣,坚决防止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粗放经营等短期行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
5、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亟待优化。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还存在发展环境尚待优化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经济“软环境”上,县域软环境建设要向“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机关顽症痼疾开刀,从改善行政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着手,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使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显著改善。要切实搞好县乡机构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县;尽可能地湖海行政审批与收费;要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违法经营、黑恶势力等。这样,县域经济”软环境“改善才会有可观的前景。另一方面,经济的”硬环境“也亟待改善。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对道路、能源、、水足、电足,为项目建设创造必要的硬设施。这样才能留住资本、留住企业、留住人才,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走向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民贫困问题;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160-02
各国或地区的经验证明,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地的资源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两种。自然资源是指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草原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不能流动,即使个别虽可流动,但范围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在地域分布上的状态。非自然资源泛指劳动力、资金、技术、教育、文化、管理能力和人才。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流动,且流动性较大,因而非自然资源在任何区域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的。非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对劳动力地域分工具有深刻影响。
一、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自然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要素,对专业化和劳动力地域分工将产生很大影响。我省的很多贫困地区有着很多自然资源上的优势。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所以,各个贫困地区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特点,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
(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除自然资源外非自然资源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劳动力、资金、技术、教育、文化、管理能力、人才等。非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对劳动力地域分工具有深刻影响。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城经济发展的保证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最低标准的基础设施是直接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充足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大幅度降低其他直接生产活动的成本。第二,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增强竞争力。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减少贫困。第四,基础设施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五,基础设施有利于保护环境。
1、政府投资在农村贫困地区修筑公路,确保村与村之间都能通公路,有利于农村统一的市场形成。
2、要保证通信和信息的顺畅,推进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了解农业知识和外部世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开通因特网,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3、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政府优先解决对人民群众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应给予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村投资安装自来水系统,以保证农民身体健康,减少因饮用不清洁的水而导致的疾病和开支,并推动改水改厕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二)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贫困地区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为农民畜牧业生产提供支持政策和社会化服务。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减少广种薄收的种植业的产值比重。同时,调整种植业的内部结构,由生产粮食作物为主转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为主,由生产利益比较低的大豆、玉米为主转向生产利益比较高的水稻、蔬菜为主,并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通过调节各种种植作物的合理生产结构来提高种植业收益和农民收人。
龙头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应采取优惠的政策来引进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使得贫困地区农民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龙头企业给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资金、信息、加工、储藏、咨询等服务,农户按标准向企业交售农产品,并获取报酣。政府还应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保障农民利益。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应实行减免税收、提供场地、鼓励劳动力转移行业等措施来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商饮业等,提高二、三产业产值,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和产值比重,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三、打破制约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瓶颈,积极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人,还可以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农村不能创造收益,生活水平低下,数量众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乡镇企业异军突出,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企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因素,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劣势显现,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直接进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在物质需求之外的需求增长。一些农民行业协会也可以组织外出打工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学到真正被市场所需求,可以增加收人的有用的技术。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提高教育水平,是解决农民贫困的根本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问题的关键就是缴费主体问题及如何缴费问题。
1、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贫困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人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社会救济是政府的责任,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决不能向农民个人伸手。
2、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除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由政府承担外,不论是采取哪一种缴费分担的方式,都不会有“免费的午餐”,都是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后盾的。所以,应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然后再根据社会需要的轻重缓急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搞活,是最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是消除贫穷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也是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
(二)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要提升人的整体素质进而最终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地方教育。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经济腾飞依赖于教育先行,但就特定地区特定的发展阶段看,只能坚持实施教育与经济协调同步发展的战略。
贫困地区很多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资金紧缺,这就要求当地政府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想方设法加大对教育的投人。教师队伍素质低下,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重塑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要重点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让贫困地区的教师采用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提高农民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钟一民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孙雨南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恺钧.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和区域创新互动发展战略分析[J].商业研究.
[2]张启文,钟一民.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
[3]李友华.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J].学习与探索,1999(6).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区划内的国土为载体,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网络,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在全县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在更大区域的分工协作中获得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系。它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衔接点,是县域中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和。与其他经济体系相比,县域经济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域性、综合性、农业性、自主性、开放性。
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目前,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总量小、层次低、缺乏活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增收困难等突出问题,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越拉越大。面对如此突出的差距,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的制约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经济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县域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思想封闭、观念保守,与国内外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不充分,干部群众普遍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足,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因而缺少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设施的制约
西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存发展条件相对恶劣。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污染控制力度不够,目前西部县域的环境问题极为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矿区污染、水资源短缺、沙漠化、自然灾害频繁等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威胁。同时,由于地处高原山区,地形复杂,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尤其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利电力、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功能不全,城镇化率低,缺乏产业、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三)市场发育的制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市场的发育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较慢,政府重视不够等影响,市场化改革进程较慢,市场发育水平较低,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一方面是市场主体发育迟缓,县域各类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将县域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是各种专业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缺乏活力,对经济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难以培育县域的优势产业及支柱产业。同时,由于市场化水平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很难有效推行,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也影响到县域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
(四)资金短缺的制约
众所周知,资金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金投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从总体上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都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一方面西部县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源有限,财政收入较少,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县乡行政冗员给财政背上了沉重包袱。另一方面,金融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较为严重。
(五)科教水平的制约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及教育投入不足的影响,西部县域教育事业发展普遍落后,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县域人口素质整体偏低,制约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也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由于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很难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县域推广应用,难以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及加快制度创新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运行质量难以提升。文化素质的低下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六)管理体制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和大城市的战略,制度供给长期向以上地区倾斜,西部许多县不仅没有很好地享受过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支持,相反还为上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税利上缴和存款上划)和廉价资源,自身的发展基础受到削弱。另外,由于受管理体制不健全及其他相关因素的长期影响,县域干部队伍素质偏低,许多县域政府没有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角度去思考转变自己的职能,往往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和法律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导致县域人治色彩浓厚,法制程度低,政府机构膨胀、职能重叠,冗员过多、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下,经济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加大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本。
三、加快发展西部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其根本措施是首先要转变思想,强化改革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观念,积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推广农业适用新科技,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其次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和组织形式联结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把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有机统一起来,延长产业链,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县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努力培植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县域自我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改善群众生活的根本出路。各县应当依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保护环境为前提,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重点扶持一批把潜在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的项目、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业的项目、立足市场导向发展特色产业的项目,切实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探索适合西部县域的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道路,提高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和规模效益。
(三)创新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出路。首先,各地应抓住县域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和外资参与国有经济重组,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国企改革结合起来,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其次,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在工商登记、市场准入、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为民营经济提供服务,加速民营经济主导化、投资社会化的进程。
(四)加快市场培育步伐,努力完善基础设施
市场发育和投资环境的完善是西部县域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根据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和市场供需状况培育发展和完善以县城、建制镇和基地区为依托的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并重视发展市场中介,搞好市场配套建设。其次要加速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要把广大农民组织引导成市场主体,把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市场主体,把各类公有制企业真正改造为市场主体,加强监管,搞好服务,依靠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共同繁荣,促进县域经济真正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加快发展。同时,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重点要抓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交通建设、能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探索创新投融资体制,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制定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首先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切实解决西部县域尤其是边远山区的教育资金缺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使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真正实施,为经济发展打牢智力资源基础。其次要加强与有关院校的合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提高青壮年劳动者的素质,为当地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化人才。再次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个能有效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体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潜力,尤其要注重培养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群体,以此带动地区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普及工作,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把新型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近几年丹东地区县域银行存贷款情况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存款增长迅猛。经济不发达的县域地区在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佳,银行资产质量难以有效扭转,增贷无望、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存款业务成为其展业重点。在存款任务的重压下,每一个县域银行职工为了保工资或多拿奖金而不得不使出混身节数去拉揽存款,从而形成县域银行存款连年增长局面。如丹东下辖三县的国有商业银行,自1995年以来,存款的年增长平均增长额都4亿元以上,就连存款利率连续下降也未能阻止存款的增长势头。存款的大幅度增长,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提供了充足可靠的资金来源。
2、贷款增长幅度较以前年度大幅回落。虽然近几和年来存款的大幅度增长为县域银行投放贷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经营重点的转移以及受贷款管理权限和过严的放贷责任追究制度影响,部分贫困的县域地区银行信贷投放并未随银行存款的增加而大幅度增长。以丹东市所辖三县为例,自1993年至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在以年均增长5.4亿元长,增长率在20%以上,而1998年至2002年,贷款余额却净下降3.4亿元(剔除剥离因素,贷款余额仅增加0.4亿元)。信贷投放呈现逐年萎缩现象,是因为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后,经营重点和资金投向重点在逐渐向大中型企业和大中城市集中和倾斜。县域地区因大中型企业较少,所以县域银行(尤其是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服务的重点放在消化包袱,挖掘潜力,提高运行质量上,而不是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如此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不仅不能像原来那样得到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相反还会被上级行划走资金,从而造成县域银行信贷投放在逐年减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逐年下降。
3、因资金匮乏,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力度的加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但因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发生萎缩,企业发展急需资金时不能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就如不予企业血液和营养供应,使企业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实现产业升级,形成营养不良和先天性不足,生产难以为继。
4、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目前在农村,由于农业银行经营网点的大量撤并,部分乡镇,金融组织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家了,而邮政储蓄是只吸收存款不放贷款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但其与农村信用社相比,由于具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在吸收存款上有较大的优势,存款呈现超常增长局面。农行的撤出、邮政储蓄存款的上划,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必然导致农业投入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乡镇企业因资金不足而经营不好,发展不起来,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以丹东为例,2002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已22亿元,占丹东市三县(市)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存款余额的40%,自1996年以来以年均2亿元从地区农村抽走资金,这种情况必然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间接造成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乡镇企业大量倒闭(目前乡镇企业停产放假率高达80%以上)。
5、银企关系陷入扭曲境地,银行经营步履维艰。县域银行不贷款或无贷款权,企业发展筹资能力受阻,必然导致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经营效益不佳,还贷还息能力脆弱,又影响了银行资产状况的好转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大上级管理行对县域银行投贷的控制,进而又加大了银行增贷的难度。在不放新贷款,却要照收老贷款本息的情况下,企业也极不愿将到手的资金再吐出来,从而使银企关系陷入扭曲境地,银行经营举步维艰。如丹东目前三县(市)国有商业银行均无放贷权限,每发放一分钱公司类贷款均需到上级行审批。贷不了款,企业效益自然难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益也好不了。2002年,全市11家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支行仅有一家经营盈利,其他全部亏损,这不能不说与银行所支持的乡镇企业大量倒闭没有关系。
二、贫困县域地区为何会出现“信贷萎缩”现象呢
(一)经营环境和管理体制制约县域银行增贷
随着专业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大多是以资产质量、效益状况等来确定和下达贷款权限及资金费用的,公司类企业贷款质量太差,县级银行贷款权限大多被上级行收走,从而造成县域银行信贷投放逐年减少。如目前丹东市各县的国有商业银行均没有拥有贷款审批权,只能负责辖内企业贷款的可行性调查和论证工作,企业贷款决策权集中在市级或省级分行,结果不仅将一部分企业的有效贷款需求拒之门外,而且又重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与企业的那种资金供包关系,使县域银行对于投贷、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漠不关心,同时也使上级管理行过分地参与具体信贷业务当中去,不能有效实施监督,甚至荒废主业。同时目前各银行因职工的工资奖金已与单位的经营效益、资产质量、收息率等指标挂了钩,在银行增贷困难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县域银行又不得不把扭亏增盈消化历史包袱的希望更多地寄托于强化资产质量管理和消化盘活沉淀贷款上来。但由于受老贷款的责任追究却不利、新增贷款放贷责任追究过严、贷款企业经营形势不佳等因素制约,抓降压呆工作步履维艰,不但使信贷人员形成“别人放的贷款凭什么让我催收”的想法,还形成了一种“贷款有风险,不放无风险”的思想,从而使县域银行产生畏贷情绪和惜贷现象。且在这种大背景下,由于存贷款利率连续下调,上存资金利差收益率大于放贷利差收益率,占用联行资金或借用资金发放贷款不划算,一定程度上也使一些县域金融组织产生了“组织存款就是为了还借款”的经营观念,信贷萎缩成为必然。
(二)经济环境过差,银行无法投贷
一是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影响银行正常收息、收贷和创收目标实现。由于前期经营无规划、不节制,贫困的县域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过剩危机较突出,特别是低水准重复建设带来改制结构调整上极大震荡,从而严重影响银行投贷。如2002年末,丹东市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乡及乡以上规模企业中,亏损面达 34%,企业停产放假率高达40%。职工下岗率达40%。企业经营不正常,税金和奖金都交不了,哪有心思还贷款本息?
二是改制行为不规范,逃废悬空银行债务问题屡见不鲜。借企业改转制之机逃废金融债务,轻装上阵,是低效企业惯用的伎俩,也是一些地方政府赖以“搞活区域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企业欠贷欠息可以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和默许,不规范的逃贷、破产分立、悬空债权等也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容隐和包庇,而当银行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却要受到企业、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干扰和抵制,从而使企业借改转制之机逃废金融债务屡见不鲜。
(三)相关权力约束失衡,银行难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