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课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构成呈现出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的特点,专业构成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但是相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仍然不够。专职师资不足,学校往往就会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虽然邻近学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课程教学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完全流于生活经验的介绍,这就很难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导致完整的课程目标很难达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设计和操作的,它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授课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体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很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因此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出现看课外书、做作业等与教学无关现象。
3.课程单一,不成体系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教材虽然不统一,但是包含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包括生涯发展、自我意识、人格塑造、情绪管理等十余项内容。包含的内容虽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本教材,并且集中在大一第一个学期讲授,后续的大学生活很少再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应尽快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而且授课时间相对集中,大多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授课。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事实上,仅这一学期的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也远远达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当然,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可塑性非常强,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5.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不成体系,往往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甚至没有过程评价。具体说来,目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环节都比较简单。就评价方法来说,多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忽视其他评价主体对课程的评价,比如说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等等;就评价环节来说,往往只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他的环节则缺少评价,诸如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环节。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教学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授课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往往会从临近学科中选取一部分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学人员的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将这支队伍的教师培养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通过进修、交流、老带新、集体备课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训。
2.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只采用单一的理论讲授方式,很难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一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讲授内容融入其中,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二是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采用课件,微课、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视觉效果,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采取互动教学手段,培育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使知识内化为心理素质,转化为自觉行为。四是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知识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积累间接经验,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只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践培训较少,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以延伸课程(诸如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专题讲座(诸如适应专题、生涯规划专题、学习专题等等)以及相关的活动课程(诸如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它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这样就既能满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需要,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
4.安排合理的授课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授课内容,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5.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途径。近些年,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聚焦于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忽略学生潜质的开发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乏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较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尽人意的现实,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更宏观的视野、秉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引力和感染力。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于1998年正式提出,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积极学科,积极心理学主张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positive emotion),主要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感恩之心、成就感等;积极的人格特质(positive trait),主要包括天赋、毅力、兴趣、人际能力、价值观等;积极的社会关系(positive institutions),主要包括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带来良好的公众品质: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关爱弱势群体,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积极”二字的重要性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开放、平等的眼光同时关注教育个体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无条件积极主动探寻教育个人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挖掘教育个体的潜质和优势,积极引导教育个体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鲜活的素材,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要素环节的积极转向,有助于最大程度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最大范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通识教育课程。
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树立积极的育人导向
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优化,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凸显积极的育人导向,将“让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将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多角度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锤炼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在内的优秀心理品质,掌握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和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老师,必须遵循“他助、互助、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律,通过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积极健康成长,实现“助人自助,共同进步”的积极育人目标,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潜能发挥,培养和造就具有积极品质、良好美德及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2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关注度,增强积极的育人效果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为王。用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能够较好地扩大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重点围绕“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积极活着?”、“如何打造阳光心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么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类终极命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培育积极的心态和正向的思维,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在具体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宏大命题模块化,渗透到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思维训练,生涯规划等主题讨论中。
研究表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但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仍然围绕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展开,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窄化,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诉求,因此应该注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划分,坚持发展性、预防性和干预性相结合,体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其中发展性课程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的积极情绪和人格,注重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提升心理品质;预防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干预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面对重大心理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如何积极寻求专业的咨询和帮助,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早日走出心理困境。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供积极的育人平台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是关键。方法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性、实效性和学生代入感、参与度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多以灌输教育为主,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不足,课堂氛围、课程效果普遍不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行动参与和心理感受,更加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团体辅导、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工作坊等积极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传递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体验,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累积心理资本,增强心智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曾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如Seligman经常通过使用“每天记录3件好事情”、“新用署名的力量”、“感恩拜访”、“大笑练习”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的行为改变,通过对积极情绪的寻求与体验,在“积极”中受益和成长。此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可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填写《人格优势量表》、《自信量表》、《自我幸福感量表》、《乐观量表》等量表,让学生通过自我测量了解自身潜能和优势,从而形成对人性优点与缺点积极全面的认识。
4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课程教学优化,环境营造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总是要依靠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总是以学生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总离不开具体的育人环境。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协作、共赢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积极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期望、有热情、有信心,通过发挥个人魅力,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参与师生互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一些正向积极的案例,多运用一些积极向上的表达词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好协作,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也要突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打造积极、乐观、高雅、向上的校园环境,两一方面要营造温馨、信任、关爱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们在积极的育人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应用技术
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大学。笔者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了探究,旨在为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贡献一分力量。何为教学有效性?姚利民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性质定位不清,教学方法僵化,考核形式单一,考试内容死板等。这些问题将导致课堂教学成效不突出,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效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充分的备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课有效的保证,充分的备课可以让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充分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规定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因此,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就就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展开。
2.备学生喜爱的课堂形式和内容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观察力、思考力、创造性都有很大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广博性、自主性、专业性、创新性等特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活泼多样的课堂,他们喜欢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体验活动,在参与体验过程中促进心理的成长,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则表示没有兴趣。对于该课程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有关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经营、恋爱心理、压力管理、生涯规划等与他们现阶段特点密切相关的内容。
3.备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决定该门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同。本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章节时,导入课堂环节可以采用2015年苏州大学“学霸宿舍”与某大学“投毒案”正反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不同的人际关系状况会引发不一样的人生,从而激起学生重视人际交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戴高帽”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被他人赞美时的内心感受。在讲授大学生人格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质类型测试,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二、较高的教学素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1.授课要热情饱满
姚利民教授认为,饱满的热情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真正的兴趣,教学时流利、兴高采烈的言语表达,炯炯有神、动人的眼神,惊讶、兴奋的面部表情等。积极的情绪对有效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饱满的热情能够让课堂充满张力与感染力,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放下压力,全心全意投入课堂的学习。
此外,教师授课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不同的语音语调,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课堂提问艺术上,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提问,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综合运用“全班集体提问”“小组提问然后派代表回答”“同学个别提问”“小组提问,请同学个别回答”等提问方式。对学生评价要尽量正面,对于正确的回答要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不尽如人意时,教师要采取鼓励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勇气和自信,使他们(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60页)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评价,而是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建议,引导其再次思考。有研究表明,教师多对学生肯定而非否定,对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较高的教学素养可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恰当的课后作业与考核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恰当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素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怎样的课后作业才是恰当的?笔者认为,恰当的课后作业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章的课后作业,可以采取“请你分析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对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的作业类型。总之,该课程布置的作业要起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认为考核的目的是以考促学。当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上,有的高校考试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彰显应用作用。考试题目偏易,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轻视学习过程。考核试题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难度应适中,应更多采用应用型的题目,如采用案例分析考核题型,让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上。再者,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大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只从最后期末考核中检验,应该由多部分组成,如“综合成绩=课堂上的平时表现30%+课后作业20%+期末考核50%”。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性,教师就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使自己教学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与技能,课后要有恰当的作业与考核等。当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具备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含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13.
[2]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3]姚利民. 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23-26.
[4]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78-01
一 课程目标及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2)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3)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自身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已体现出普及化的趋势,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却还存在教法单一、课程实施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就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按照教学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学时为24学时,由于受学时和课程性质的限制,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要对此门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1.采用案例教学法
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以视频或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观看完毕后,就视频或PPT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特征以及矫正方案等发表意见及展开讨论。授课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通过案例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透彻。
2.课堂讨论法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法、辩论式讨论等。如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这一章节,教师要求学生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一话题展开辩论。辩论环节中,教师静观其变,把主角交给学生。主持人、辩手都由学生推选,辩论规则和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教师只在最后做出总结。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扮演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所以,在课堂上可以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情境扮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如在讲授情绪管理这一章节时,在黑板上写出20个生活中情绪表情,要求学生在讲台前表演,其余学生进行竞猜。教师在环节结束时进行总结,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4.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
遴选出某一章节,要求学生按照章节的重要授课内容,提前备课,做好“授课教师”的准备,并在下次课堂上以“授课教师”的身份,进行课程讲授。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备课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学学生心理健康课,更全面地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学生对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一个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趋于成熟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对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心理知识,注意防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积极培养良好性格和心理调试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意义上,对于群体和整个社会它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调查和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将其作为开发大学非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哲学社会科学课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开展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群体,心理特征相对统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实行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由于高校教育时间有限,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尚需在课外进行。课外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开设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组织,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必须建立新的工作体系。当务之急应建立测评体系,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社会文化条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测评标准,并认真组织测评工作,设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应建立心理问题高危人员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体系,在学生工作系统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必须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下力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同时,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应该由多方人员组成。除了一支由德育、心理、医务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外,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建立由校、系、班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校领导的协调下,组成一支由德育教研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医务人员和学生等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承担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数量,又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身体自尊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7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身体自尊量表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OPSPP),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锻炼态度量表
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认知与行为情况,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三项测试的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f=1参照李虹报道[3[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Ir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SCL-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SCL-90总分<<270为中度心理障碍,SCL-90总分〕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对SCI-90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占总人数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57人,占总人数的9.2%;具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32人,占总人数的1.93%;有173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3分,本次调查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0.1%。通过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问卷中的9项因子分项统计,笔者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些症状均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致使其处于忧郁、苦闷的情感之中,从而导致其在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和竞争性活动项目,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少兴趣,反应迟钝。
2.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rs}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笔者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随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他3个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镶炼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3.1不同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6J: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很显然,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会存在不同呢?为便于研究的需要,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经常锻炼和不经常锻炼两类。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问,将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的学生确定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反之则视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1017人,占总人数的59.3%;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698名,占总人数的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经常锻炼人数的80.73%,有196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19.3%;不经常参加锻炼的698名大学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不经常锻炼人数的68.62%,有219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不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31.4%。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过对经常锻炼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锻炼者9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低于不经常锻炼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将两种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与国内正常同龄人常模进行两两比较阴,发现不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常锻炼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其他7项心理因子与不经常参加锻炼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0
2.3.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每周锻炼的(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锻炼的选择强度、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锻炼的坚持程度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相关系数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由此可知,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起主要影响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从表格的行间数据看,四个心理健康水平的组内均存在着:目标态度、锻炼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而体育锻炼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锻炼意向。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z)从表格的列间数据看,除主观标准外,其余7个因素中的数据都是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评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从各组数据的标准差来看,心理重度障碍组除在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两因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素的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心理严重障碍组的学生在这6因素方面的离散程度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州犬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3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3.2建议
3.2.1以身体认知教育为切人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问题。为此,要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要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各学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么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么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课程改革之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校园周边网吧遍地开花,我国大中小学生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视之为因特网综合症(AD),表现为健忘、沮丧、烦燥、头昏脑胀、胸闷气短、经常走神、心情压抑等症状。在大学生中,主要有网络恐怖、网络依赖(上瘾)、网恋、人际关系淡漠、厌学逃课等,有的学生甚至因上网成瘾而精神失常、自杀。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认真研究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占领网络阵地,让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4.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1.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
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 转贴于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
3.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4.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高校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高校公共课程,该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传统的公共课教学通常包括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教学任务[2],其中教师理论讲解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主要在课后进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了融合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将多种教学方法同台运用在少课时、大班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压力。其次,教师在课前主要围绕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备课,很少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关注的多为普遍性问题,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以及兴趣点和盲点,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再次,知识内化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后完成,而课后师生沟通依然少,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教师引导和朋辈帮助,易于导致知行脱节。如何克服以上难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符合高校师生的网络习惯,又符合师生互动交流的心理需求;既能辐射全体学生,又能聚焦个体学生[3];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理论上,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异曲同工。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翻转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其整个教学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盛行的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方式等也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其目标在于健全人格和幸福心理的培养,其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引导其自我解决问题。此外,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样,不局限于有限的教育空间和时间,而是深入实际生活中促进知识内化,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故而,两者都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单一学生个体和整个学生群体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差异认同和有教无类。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自我潜能和生生影响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自我教育和朋辈引导。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理论上是现实的。从操作上,将翻转课堂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有着时间、认知能力以及网络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而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较之中小学生更为充裕和自由,因此满足了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时间上的要求。不管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翻转课堂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性和自觉性,以确保课前自学、课内讨论和课后反思的顺利进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监控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满足了对学生主体认知能力的要求。翻转课堂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大学生正好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信息、视频课程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偏好,且熟知网络操作,故而满足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网络操作方面的要求。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育模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集中在选择网络平台以及设计教学流程两个方面。
1.网络平台的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诞生,网络平台的选择和设计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网络平台承担着资料信息、支持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功能。腾讯QQ和微信是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较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QQ群是基于腾讯QQ的多人沟通平台。QQ群不仅可以供群成员聊天,还为群成员提供群公告、群相册、群文件、群活动等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是进行一对多网络媒体行为活动的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账号类型。其中,订阅号有权限每天为用户推送一条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资讯。大学生普遍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智能手机上只要装载腾讯QQ和微信等交流软件,在网络通畅的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网络沟通。因此,将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具有现实可能性。由此,网络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组成翻转课堂的学习空间。
2.教学流程的设计。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首先,确定每个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每个教学主题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次,构建网络平台。创建QQ群后,教师需要熟悉各项功能的操作;学生加入QQ群中后,以“学号+姓名”的方式修改群名片,以做到实名。教师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后,先熟悉功能、管理、统计等操作,然后邀请学生添加关注。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力求让人印象深刻,并突出课程特色。最后,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PPT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调查和测验、习题以及拓展性知识等。其中,PPT需要精练简单、清晰易懂;视频可以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其长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课堂调查和测验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习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性知识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实验、研究进展等。②课前阶段。课前阶段的第一个步骤是教学资源。教师将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上传至QQ群空间,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并将相关的心理知识和资讯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用户,实现扩展阅读。教学资源之后,教师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推进课前学习,如引导学生通过PPT和视频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完成课堂调查和测验、习题,并鼓励学生在群论坛中进行疑难反馈;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呈现多样性,则可以在线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课前互动、调查、测验、习题等情况,寻找普遍性的焦点问题和个别化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设计或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③课中阶段。教师在课中阶段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实施课堂讨论。课堂中,教师除了讲授、答疑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的标准具有多样性,可以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也可以根据目标主题分组,可以七八人一组,也可以三四人一组。分组后,小组成员围绕知识理解、疑难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讨论的组织参与者、不合理认知的辨别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以启发、课堂参与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态度得以升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组织成果展示。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和个体感悟体会,以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学生个人或小组还可以在课后将讨论结果、感悟心得制作成PPT、微视频、动画等上传到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以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④课后阶段。在课后,教师再次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课后反思的促进者。反思策略可以通过在线辅导或讨论促进学生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情境案例题或实践模拟题提升学生的实践生活能力。在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保持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其生活和实践。
四、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59-0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线一直努力探索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新途径、新办法。在充分了解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在学校系统开展了“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系列活动。该工程紧扣大学生素质教育主题,形式新颖,富有特色,制度健全,体系完善,八年多来收到显著成效。
一、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活动宗旨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特色活动
我校以三大系列的特色活动为主体开展阳光心理塑造工程。
1.应用校园心理剧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进行了校园心理剧剧本征集大赛及演出。对参加校园心理剧剧本大赛的作品进行评选,为优胜者颁发证书及奖品。将优秀作品拍成DV在校园网上传播,并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通过学生演员的角色扮演,为学生们应对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较真切直接的体验与感受,让扮演者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使观众引发共鸣,更加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良好健康的自我意识。
2.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2.1成立大学生阳光心理学会。
该学会是由热心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大学生组成的学术性社团,自成立以来,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多次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功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会会员也成为宣传心理知识、进行朋辈辅导的骨干力量。
2.2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
在本校学生中招募朋辈心理辅导员,筛选出身体健康、无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参加心理咨询知识的系统培训,并邀请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著名专家、著名心理主持人等为其做专题讲座。朋辈辅导员在培训和咨询的过程中增加了才干,改善了人际沟通,提高了工作方法,来访的学生通过咨询的过程减少了心理疾病的发生,解决了心理困惑,防止了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也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获得了可靠的学生心理信息,提高了全校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2.3举办系列主题心理沙龙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我校学生自行策划、组织了系列主题心理沙龙。每一期“心理沙龙”的主题都是以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为蓝本,不但讲解相关心理知识,还穿插心理小测试、提问、采访、游戏等互动活动,寓教于乐,现场气氛轻松愉悦,内容务实,效果明显,创建起“共同寻找心理问题-积极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互动模式,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2.4开展朋辈团体训练
建立具有相近年龄、经验和生活方式的团体,通过预先培训其中两三名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参与下,开展“潜能开发”、“人际交往”等团体训练。主持者和参与者都是同龄的大学生,学生可以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表现和分享。通过朋辈团体训练,最初产生适应不良的学生在适应良好的学生的带动下,不但在训练过程有明显的改善,还能将训练的结果迁移到生活中,训练中建立的同伴关系也顺利延展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了一段时间连续的训练后,原本的参与者也逐渐可以成为主持者。
2.5举办“风筝节”
以“放飞心灵,放飞希望,放飞梦想”为主题,在每年5月25日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日,举办“风筝节”。此活动由于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2.6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我校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策划、开展了一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心理闯关、智慧寻宝”大型户外主题活动,同城高校心理协会联谊活动,阳光心理学会与本校其他社团联谊舞会,与沈阳电台著名心理节目主持人互动、参与节目直播等。多样的活动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关注,学生参与热情更高,参与面更广,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
3.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培训心理委员、心理护航员
我校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阳光心理学会、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护航员,”五级心理保健网络,形成了一支金字塔形的工作队伍,并制定了《沈阳理工大学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紧急预案》,有力地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防御工作的覆盖率和到达率,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通过设立和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寝室 “心理护航员”,有力地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督察和心理辅导力度,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目的。
三、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成效
通过实施阳光心理塑造工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预防与干预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工作体系,广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有所增强,遇到心理困惑时寻求心理咨询的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和学生政工干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及鉴别能力也有较大提高,能发现有心理隐患的学生并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而为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