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第1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会议将评估全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进展。目前来看,在经济发展层面,全球许多地区经过了良好的发展,提升了生活水准。但在环境层面,生态破坏的速度反而加快,使得许多普通人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可以预见,未来二十年环境对于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能源、食品、水资源等各方面的诉求将超越以往。差异将带来许多变化,包括新法规制度如碳税,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自然资源价格的大幅提高等。

对企业来说,“里约+20峰会”将是一个思考环保趋势的很好机会,可以借此评估一些将来会变得更重要的因素,考虑其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毕马威最近了新的报告,从20多份研究报告整理出来企业应重视的十大变化趋势,包括气候变迁、能源诉求、原料短缺、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城市化、中产阶级的成长、食品诉求、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森林毁坏。

对于每一个大趋势,企业当然可以有技术层面的回应,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从策略层面做调整。对此,企业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应对趋势变化调整产品及生产技术的研发;二是是否应与相关组织多一些合作,并投资公共基础建设。

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随着资源供应压力的增加,企业必须研发新技术或生产方式以降低资源消耗,而更大的机会在于为其他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技术。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观察以上几大趋势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研发更适合未来需求的产品。例如,城市与能源短缺之间的互动将带来一些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在大城市内,人均居住空间不大,再加上居民一般都想降低电费,所以家电制造企业应该特别重视研发能源效率高、规格小的冰箱。

第2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税收国际协调会计准则全球趋同

一、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正在对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各国经济活动产生着日益深刻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同时存在着的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这两大趋势就是明显的例证。

所谓税收国际协调(International Tax Coordination),或者更全面意义上的“税收国际竞争与协调”(International TaxCompetition and Coordination)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一方面通过税收政策和税制设置来达到吸引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在国际税收关系中进行多方位协调与合作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所谓会计准则全球趋同(Global Convergenceof Accounting Standards)则指受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国国内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在国际强势集团的推动下,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这样一种动态过程。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对这两个并行趋势的影响,把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这是本文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两大趋势的发展,我国应如何在税收制度设置和税收政策运用、在会计制度安排和会计准则制定等方面有所回应,如何协调税收制度与会计安排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我国竞争力的提高,这是本文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显然,本文讨论的是一个关于税收与会计国际发展趋势关系的跨学科问题。虽然有关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在国内外税收和会计界都较少,但却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是关于税收与会计在微观层面上的密切联系,学界已有深入的研究(冯淑萍,1999;曲晓辉,2003;魏长升等,2003);二是在宏观层面上,财税学者对税收国际协调已进行了较长期研究(靳东升,1994;邓力平,2000,2003;钟晓敏,2001),会计学者则已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全球趋同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葛家澍,2001,2002;冯淑萍,2001,2002;曲晓辉,2001;曲晓辉等,2003)。笔者认为,现在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上的交叉研究,这是一种把税收与会计相关国际化趋势联系起来的探讨,是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的探讨;二是将宏观与微观层面结合起来的研究,既为有关部门制定规制提供导向支持,又为提供应对之策。本文仅就宏观层面的交叉研究进行初步尝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角度。

二、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并存

对两大趋势并存的把握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主体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地说,经济全球化具有四种形式:贸易自由化、全球化、投资国际化、生产要素流动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跨国公司(企业),宏观主体则是主权国家(邓力平,2000)。在研究税收国际化和会计国际化时,必须考察经济全球化对此的影响,必须跨国公司和主权国家在这一进程中的作用。

(一)税收国际协调及其表现形式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减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中,各国的减税就形成了税收国际竞争。税收国际竞争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关系的主权及其协调这一对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邓力平等,2001),并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一方面,适当的税收国际竞争可以促进资源向税负低的国家流动;另一方面,过度税收国际竞争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以致各国之间持续地降低税负,最终导致各国税收主权的丧失。这样,适当的税收国际协调就成为必要。

概括地说,税收国际协调采取五种依次递进的形式:其一,税收合作(Tax Cooperation),即国家间通过交换各自税制结构和纳税人信息,防止和打击国际逃避税行为;其二,税收协定(Tax Agreements),指国家之间通过签订国际税收协定,寻求解决税制之间相互冲突引起的重复征税问题;其三,税制趋似(Tax System Approximation),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相近的国家,通过规则的约束,使各自税制具备相似的特征;其四,区域税收一体化(Regional Tax Integration),指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之间通过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相互协调以缩小各自税制的差异。这是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背景,税收国际协调的较高层次;其五,拟议中的国际税收组织(WorldTax Organization,WTOⅡ(1))(Tanzi,1994),这是最高层次的税收国际协调,显然须与较高的经济全球化水平相对应。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有两个趋向值得注意。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按照“低税率、宽税基、简税制、严征管”的原则进行了税制改革,这一税改浪潮迅速波及全球,从而使各国税制呈现主动和被动性趋似;二是区域性税收协调是以一国主权的部分让渡为前提,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国家间协调的内在要求。从的情况看,在全球范围内,要求各国在税制设置与税收政策运用方面进行更大让渡,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进展。

(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及其表现形式

与税收国际协调相似,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也源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依次递进的形式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提出升级的要求。贸易自由化引发各种国际会计业务,客观上要求有适当准则与之相对应;金融全球化促进了跨国融资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要求会计国际合作以建立相应的规则;投资国际化对特定会计、会计信息生成及其可比性提出要求;而在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下,跨国公司内部及其与关联公司的定价在很多场合下难以找到市场参照,需建立相应的会计规范,跨国经营活动也需相似乃至统一的会计准则(曲晓辉,2001)。

从目前的情况看,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存在依次递进的三种形式。一是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这是资本市场国际化与跨国公司发展的结果,是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最初形式;二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InternationalHarmonization),这是以提高财务信息可比性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必经阶段,1973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经过不懈努力,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IAS),并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实施,此外,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也做了大量工作;三是会计准则全球趋同(Global Convergence),这是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LASC在2001年实施了重大改组后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的方向。

然而,与税收国际协调相类似,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主导力量和基本特征是发达国家利益导向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财务信息需求,这里同样存在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设立的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目标(IASB,2002)能否实现尚需时间来检验;以欧盟(EU)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区域协调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关系

两大趋势的发展轨迹表明,二者在发展动因、影响范围、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内在联系,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是两大趋势并存的背景;二是世界市场经济是两大趋势并存的体制基础;三是微观主体的利益要求两大趋势之并存;四是宏观主体的活动促进了两大趋势之并存;五是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对税收国际协调的基础作用;六是税收国际协调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制约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是两大趋势并存的时代背景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两大趋势并存和发展的时代背景。这里仅从投资国际化角度举两例加以佐证。其一,资本市场国际化使资源配置超越一国限制而纳入国际范围。资本市场的原则是公平和效率,运作基础是信息披露制度,而财务信息则是最重要的信息。由此,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在资本市场国际化下更显其重要性。同时,会计确认和计量作为税务体系的微观基础,其国际化进程势必对税务体系运作发生影响。而税收法规的刚性及其与财务会计规范的大量重合,又使国家税收不可避免地制约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其二,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在跨境资产重组中,对有关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十分重要,这其中必然涉及不同国家间的会计制度安排和会计准则协调问题。另一方面,各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的协调对跨境资产重组也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国家对跨境资产重组的不同税收取向直接影响资产的国际配置;而一国税收政策直接决定着跨境资产重组中资产定价、股息政策等,因税收政策不同而造成的跨境资产重组决策中的分歧须通过税收国际协调进行缓解。

(二)现代世界市场经济是两大趋势并存的体制基础

市场经济与税收和会计之间的密切联系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经济具有两个新特点:一是世界性,即是在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二是现代性,即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把握两大趋势的内在联系。

就现代世界市场经济与税收国际协调的联系来看,税收国际协调的发展依托于现代世界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理想税制原则是市场经济对一国税制内在要求的体现。市场经济下税制设置主要遵循效率、公平、易于管理三原则,而现代世界市场经济更强调经济的开放性和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反映在税制原则方面,效率和公平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更加凸现,要求通过对税收杠杆的运用有效吸引流动性较强的生产要素(如资本)。此外,如果各主权国家的税制都遵循规范、透明、易于管理的要求,税收国际协调将更具有操作性。总之,税收国际协调趋势的发展同时也是各国税制不断按照现代世界市场经济内在要求进行调整的优化过程。

同样地,现代世界市场经济也为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提供了体制基础。会计信息作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表述,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引导着经济资源的流向。从这一意义上看,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种宏观经济行为和程序,政府的介入在所难免。政府通过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进行管制,以配合宏观政策的实施,继而与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协调,并最终演进为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趋势。从实践看,无论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政府对本国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均施加一定的政治影响(冯淑萍,1999)。

(三)微观主体的经济利益(活动)要求两大趋势之并存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最根本动机是谋求其全球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会计是企业经营的“语言”,而税收则是进行跨国决策时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企业的立场出发,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协调一致是理想状态,这样,企业以会计标准进行处理后无需再进行纳税调整。当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下拓展时,如能建立起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将降低企业活动的交易成本;如果各国税制之间的差异可以完全被克服,企业将无需进行基于全球的税收筹划;进而,如果两大趋势共同发展甚至完全重合,企业的跨国财务和纳税的调整成本也将大大减低。由此可见,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代表了跨国企业经济利益的要求,并且从企业利益出发,企业倾向于将这两大趋势发展至极致。然而克拉尼斯基定律存在的必然性(魏长升等,2003)决定了在一国内部,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分离的必然性,这种分离只可调节不可消除;进而在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与税收国际协调之间也存在着无法消除但在程度上可以缓解的分离。因此,跨国公司的切身利益要求(进行调和的动力)和克拉尼斯基定律的客观约束(分离的硬约束)共同决定了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与税收国际协调互相兼顾,既协调又异步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作为企业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差异进行调节的应对之策,跨国公司采取了全球范围的财务(纳税)筹划,进行了各种转让定价操作,这些都是明证。

(四)宏观主体活动和利益促进了两大趋势之并存

一国税制设置和税收政策运用、会计制度安排和会计准则制定最终都将体现国家利益。会计准则(无论是一国的或国际的)具有协调经济利益的作用,在国际层面上则隐含着各国的主权和利益,会计准则全球协调和趋同过程中的讨价还价及各种阻力实质上是各国利益之争(冯淑萍,2001;葛家澍,2002)。而税收是一国税收主权的直接表现,税收国际协调下的国际税收关系代表了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和调整。因此,两大趋势之所以有许多共同之处,源于两者都与国家主权和利益有着深刻的联系。

但是,准则全球趋同和税收国际协调同国家主权利益之间的联系程度又不尽相同:会计准则通过微观主体活动与国家主权发生间接联系,因此国家利益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步伐的制约相对疏松;而以税制和税收政策为表现的税收主权,直接关系本国对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是一国经济主权中最难让渡的部分,其受经济全球化的波及往往最小或最迟。因此,较之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税收国际协调所面临的阻力更大。与此相对应,二者的国际化进程(即发展的步伐)也将有所区别,可以预计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发展步伐会快于税收国际协调: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在经历了国际比较、国际协调之后将有望实现某种程度的全球趋同;而税收国际协调从税收合作、税制趋似到区域税收一体化已近极致,全球税收一体化似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愿望。

(五)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对税收国际协调的基础作用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对税收国际协调的基础作用主要涉及税基的确定、应税金额的核定、税款的正确性和确认及解缴时间的合规性。如前所述,税收国际协调不仅体现在税制的协调上,而且涉及税收征管。这样,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就会到税收国际协调的效果。譬如,在我国现行税收实务中,财产税的计算就是以财务会计的折余价值为基础的,因此财务会计的折旧的选择、折旧期间和预计残值的估计,都会对财产税负的计算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讨论财产税的国际协调,与财务会计确认密切相关的税基的计算就比税率显得更为重要。再如,虽然在当前税收实践中,所得税是严格据税法计算的,而财务会计税前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由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是在申报所得税时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因此财务会计中有关所得税税基的确认就成为所得税的计算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金额的计算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实际上,在存在财务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在实务中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纳税数据的生成是财务会计信息产出后的局部再加工而已。这样,财务会计和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会在税务计量上反映出来。同理,国家财政收入的计量和税收公平原则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受财务会计理论、准则和实务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国际协调势必受制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同时,应当承认,以税收中性化为目标的税收国际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税种的简化和税率档次的缩小,但仍只是一种潜在的趋势。各国对税基的不同处理方式构成了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而且形式更为隐蔽,足以抵销税收中性化的效果。而恰恰在税基的具体确认上,税收与会计的交叉和融合几乎达到极致。

(六)税收国际协调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制约作用

税收国际协调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两大层面:首先,与国家主权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国家政府在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两大趋势中的不同参与程度。税收国际协调是以各国政府为参与主体推进的国际趋势,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推动力量主要为国际职业组织和强势集团,其背后隐含了国家主权和利益(特别是涉及税收和保护本国投资人的合法利益等政策方面)。从这一意义上看,税收国际协调通过直接影响国家主权利益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产生制约作用。其次,从制度运作层面上看,税务对会计的制约作用在税收国际协调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进程、范围、程度和效果的影响。鉴于绝大多数国家政府把会计准则归结为法规和主权范畴以及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税务确认和计量对会计准则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税收国际协调的将会影响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内容;税收国际协调范围的扩展也将进一步充实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内容。

四、结论与启示

(一)“一体化三难”:两大趋势并存与联系的本质

上述两大趋势之间的种种联系,就本质而言,是所谓“经济一体化三难”问题(Economic Integration Trilemma)在国际税收和国际会计领域中的表现。“经济一体化三难”指的是存在于经济全球化、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国家主权三者之间相互竞争、难以完全彼此兼顾的关系,即一种矛盾发展中的状态。在现实中,同时满足或兼顾其中两项目标而忽略第三项目标是可能的,而同时实现三项目标却极其困难,甚至是无法企及的(Summers,1999;Bagwell&Staiger,2001)。

将对“经济一体化三难”问题的认识思路扩展到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领域,有助于认识这两大趋势并存和发展的本质。税收国际协调是经济全球化下的趋势,但税收主权又因其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无法完全让渡,税收制度和政策必须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此相似,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迎合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体现了市场经济对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要求,一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间接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主权。因此,“一体化三难”在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领域既有明显的共性,又因其覆盖领域而各具特点。两大趋势中的“三难”在一定“度”的范围内可能得到调和,对这种“度”的把握程度决定了“三难”三个目标之间在这两个关联领域的协调程度。

简言之,无论是税收国际协调,还是探讨会计准则全球趋同,都应该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审慎地把握维护政府管理和国家主权的程度,致力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税收国际协调的难点在于税基的协调,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进行税收国际协调必须考虑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特点、程度和趋势,实施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则必须考虑税收国际协调的宏观约束作用,二者的进展又必须以主权国家的活动和利益为基本前提。

(二)应对两大趋势之启示

面对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进程,我国应采取积极与稳妥相结合的态度,“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冯淑萍,2001)。这里,笔者仅谈谈对政府、学界与企业的三点启示。其一,政府在制定国内政策时应把握趋势并注意协调。税收国际协调、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政府对这两大趋势参与和干预的必要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转轨国家,不能够无条件接受以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这两大趋势不是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是各国博弈的过程(贾亚锋,2003)。我国应找准位置,研究税收规范和会计准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利用趋势以增强本国的竞争力,又要确保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国还应联合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与强势集团和国家讨价还价,使这两大趋势最终沿着符合绝大多数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其二,学界应加强在宏微观层面对税收与会计的交叉学科研究。如前所述,本文仅基于宏观层面对两大趋势的交叉研究进行初步探讨,而就两大趋势的宏微观层面之结合,本文尚未涉及。因此,未来之研究还需要学界,特别是税收和会计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开创性思考和研究。其三,企业应充分了解趋势,把握规则,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两大趋势效应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对此进程的把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对企业而言,要与外资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必须有效了解外资企业居民国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而要走出去,则更要充分了解投资目的国的税收制度和会计标准。总之,当企业经营活动突破国界时,要密切关注税收国际协调和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发展,以获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利益。

主要

冯淑萍。1999.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1

冯淑萍。2001.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11

冯淑萍。2002.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11

葛家澍。2001.国际会计的一个新动向——近几年美国SEC FASB和IASC在提高会计准则质量方面的努力。中国工会财会,6

葛家澍。2002.财务会计理论方法准则探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贾亚锋。2003.对会计国际化的几点认识。财经前沿,1

靳东升。1994.略论国际税收协调发展总趋势。世界经济,9

魏长升,陈晓坤,荣延权。2003.探讨克拉尼斯基定律的必然性——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理论。涉外税务,5

钟晓敏。2001.竞争还是协调:评欧盟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财经论丛,5

邓力平。2000.经济全球化、WTO与税收发展。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邓力平,陈涛。2003.西方国际税收竞争理论研究新进展。税务研究,7

曲晓辉。2001.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会计研究,9

第3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陈超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政策退出与经济转型,将是2010年中国经济的政策主线。

政策退出意味着政府投资的下滑,意味着传统周期性行业估值中枢的不断下滑。

经济转型带来的则是另一种图景。经济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华丽转身”。国际金融危机中断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

2010年,我们应当回到这一轨道上。首先,GDP的“三驾马车”要更加均衡,整体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增长模式。

其次,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传统的过剩产能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培育,节能减排、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

再次,区域的协调发展再度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反映了宏观政策的这一取向。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的则是区域板块、战略新兴产业板块的相继登场和估值中枢的不断抬升。

纠结于“政策退出”与“经济转型”的资本市场则是在冰与火的二重浴之中。政策退出带给市场的是“寒冰上的煎熬”。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微调、房地产政策的出台都是对传统周期性行业的一次沉重打击,周期性行业市值占比占绝对优势的大盘一路下跌。

随着政策退出力度的加大,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和代表战略新兴产业的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的巅峰,人性的恐惧再次主导了市场。

在冰与火煎熬中的投资者肯定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敢问路往何处去?

风物长宜放眼量。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谋求穿越时空的阿尔法收益(预期可获得的超额收益)。让我们静思默想,穿越时空,把目光转向3~5年后的中国。中国将经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公司利润,进而传导到市场估值?

首先,老龄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左右消失殆尽。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逐步走向衰退。而医疗保健、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

其次,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的一项挑战。为实现中国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发展节能照明、智能电网、建筑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将是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第三,资源瓶颈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对资源瓶颈,发展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在内的新能源、推动煤电一体化建设,改变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施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政策。

第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路网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五,城镇化仍然是具有“二元结构”的中国需要大力推动的重要国策之一。城镇化带动了二三线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展,再进一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

第4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摘要】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传统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形式单一、功能局限等问题日加明显,转型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公然成为影响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对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业态融合发展将是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转型的方向,并提出与之促动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 商业地产 转型路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形态调整布局,是实现三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式。表现最为突出的即是商业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的提高。如下图1所示,2007年――2016年,我国住宅、办公楼和商业地产三个业态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趋势图显示,商业地产类地产业态的开发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住宅地产业态的开发投资增速。由此可见,商业地产区域间的合理布局调整已成为我国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而区域内业态转型发展是重新布局后商业地产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因为只有区域间完成合理布局,区域内实现转型发展,才能保证商业地产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符合特定区域经济趋势。

二、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现状及未来转型方向

(一)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现状

纵观当前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1.业态形式相对单一。零售业态至今都是我国商业地产开发的主要业态形式,根据零售业态功能的不同,有连锁商超、购物中心、家居中心等。这种以零售业态为主的商业地产,随着地产上市的逐渐成熟,逐渐在周边圈内开发出小型辅基础设施,如医药店和其他商店,但零售依然是商业地产的主线。

2.业态功能相对局限。大型商超购物是传统商业地产的主要业态形式,而在业态功能上,大宗百货购物占主流,医药、健身、体验中心等功能相对欠缺,虽然目前这些功能实体经济已陆续进驻商业地产,但相对于商业地产规模而言尚存在缺口,从整个商业地产业态上看,功能相对局限。

(二)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未来转型方向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成为趋势下促动三驾马车作用的经济新动力,像虚拟电商交易、在线交易等虚拟经济成为消费大趋势,实体经济逐渐淡出消费主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业增速放缓影响传统商业地产业态正向需求。意味着在未来,餐饮、零售、住宿等传统商业地产单一业态形式已很难满足当今“快”时代的消费理念,网络交易逐渐侵蚀实体经济下促动传统商业地产业态只有向“轻灵”、“综合”开发方向转型,打破以往纯粹地产开发思维定式,依托于传统商业地产基础上,将具有养老、医疗、生态休闲、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产业功能通入传统地产,将传统地产开发形成产业复合型业态,换言之,传统商业地产上延伸出除商业住宅、消费购物用途之外的其他医疗、休闲等辅、保障性多产业功能“混搭”式业态或许是未来传统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转型路径

未来“混搭”式发展业态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下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作为行业趋势,发展业态转型需要从顶层设计、市场运作和人才保障三方面综合入手。

(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商业地产业态组合

在商业地产开发初期,进行缜密的调查研究是必要,但在地产业态上也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使单个业态形成业态组合,升级传统商业地产单一业态形式,产生小集群效应。如在商业地产开发初期,确定地产主线为百货购物型,围绕主线规划,结合区域人群特点和消费特征,诊断在主线业态之外的该区域欠缺或需求较为旺盛的其他产业或功能业态,并确定其为第二业态和第三业态。以此类推,形成基于主线业态之上的适用于该地块的商业地产业态组合,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其他非主线业态时,需要将各业态之间的相互辅助和竞争考虑其中,不能重复发展从属业态,以免负面影响主线业态发展。

(二)市场运作,促动商业地产业态间融合发展

商业地产在上市后,合理配置资源,是有力促进业态间的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市场化运作是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的天然促动剂。因此,在商业地产投入上市后的一定时段内,吸引不同业态进驻,完善地产功能要充分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力量,主动淘汰不适宜融合发展的业态形式或需求不大的功能产业,加大力度引进那些适应经济形势、契合消费趋向的业态,寻求业态间经济平衡点,促进业态间的融合发展,并最终使商业地产发展成为融合多经济点的综合型地产。

(三)人才建设,支撑商业地产业态转型发展

传统商业地产转型发展路径上,保持专业人才供给和智慧贡献是支撑商业地产转型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因此,传统商业地产在转型过程中,要着重加强专业人才的引入与培育,细化商业地产业态发展人才队伍分支,能够系统、全面、多面、辩证的分析地产业态发展问题和不确定性因素,支撑商业地产业态转型良性发展。

四、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促动下,传统商业地产业态“混搭式”发展趋势明显。要保障传统商业地产的有序转型,顶层设计上科学规划地产业态组合,并需要依靠市场化运作手段促动业态间的良性融合。同时,持续的专业化人才供应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刘寅; 孟昕; 余华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房地产业态的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2)

第5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1984年,中国的化学工业总产值为465.6亿元,2013年中国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8.1万亿元。仅从数字上看,中国的化学工业30年增长了174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石化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北美页岩气革命对石化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页岩气化工对石油化工的冲击也许很快就会到来。整体而言,未来企业市场策略必然要围绕低成本能源、高科技技术、市场需求及环境需求来展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认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可以重点选择五大战略领域:即传统产业优势的巩固和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领域的开拓和突破;现代煤化工创新优势的突破和发展;化工新材料的高端技术突破和重点发展;环保新产业和生产业的技术培育和跨越发展。

对于跨国巨头而言,中国市场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将何去何从,他们会有怎样的战略,他们的困惑又是什么?

朗盛化学、巴斯夫等跨国化工巨头的决策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为读者阐释了他们企业未来的战略,整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未来投资仍会维持相当水平,但产能过剩的忧虑有增无减;企业将更加关注成本控制、盈利性。

巴斯夫 转向智能增长

口述|巴斯夫亚太区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侯宇哲

中国是巴斯夫全球第三大市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

2013年巴斯夫宣布了亚太区的“智能增长”战略。未来,巴斯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从规模增长转为智能增长和质量增长。目标是将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在2020年提升到120亿欧元。到时候,巴斯夫全球25%的研发活动将在亚太地区进行,亚太地区75%的销售额来自本地化生产。这样可以确保可靠供应并加强与本地客户的合作,并且通过整合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减少产品运输的消耗。

为了实现2020年的目标,巴斯夫将在2013―2020年间在亚太地区投资100亿欧元,其中约有一半投资在中国。

拜耳材料 必然面对的四大趋势

口述|拜耳材料科技中国区总裁苗伯乐

人口增长、城镇化深化、机动化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将是未来化工产业必然要面对的四大趋势,直接影响是原材料和能源的短缺。

在中国市场,我们正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拐点。过去15年,拜耳在中国处于建设期,但在2015年或2016年,拜耳将进入发力期。这与中国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通过环保和追求更高的效率来实现新一波的成长相吻合。

中国经济的GDP增长正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内需拉动,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重大利好,这将对产品的需求量产生直接的拉动效应。特别是IT、汽车、建筑和涂料行业的发展都将带动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全球50%的汽车业、60%的家具业、80%的鞋业生产在亚洲,这意味着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短期的产能过剩现象可以理解,长期的过剩会带来较大的问题。我们从三个视角来看待产能过剩问题:第一、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产能上的调整,尽量保证行业的产能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第二、产能过剩是投资过热的体现;第三、有关部门仍需要继续加强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

索尔维 关注新一轮并购机会

口述|索尔维大中华区总裁朱铭岳

索尔维的经验说明:一家跨国企业乃至一个大的行业,必须顺应大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而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研开发是驱动力。

如今特种产品商业化、大宗化的速度非常快,技术秘诀的破解周期变短,技术壁垒越来越低,如果不具备持续科研创新的能力,单纯依靠产品优势建立领先优势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企业规模和总体实力对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

近十年来,化工行业中的特种化学品的企业基本都被收购了,而体量在60亿-80亿欧元规模的公司正成为大企业并购的一般标准规模。化工行业这种新一轮整合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中国企业可以关注跨国公司在业务调整过程中产生的机会。

未来索尔维将采取三大增长手段。一是有机增长,既通过加强内部技术改造、推进结构调整、提高成本效益,进而实现自生性增长;二是外延增长,即通过兼并收购,有效加快整合过程;三是创新增长。

三井化学 首要解决化工结构问题

口述|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中国地区总代表得丸洋

中国经济发展一有风吹草动,日本媒体就大惊小怪,不是说中国经济发展过热,就是说中国经济开始减速。尽管今后可能不会出现像过去那样超过10%的增长,但至少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保持7%―8%的稳定增速。由此,中国今后化学制品的需求还会继续上升。

现在的中国,已经迎来了国家、产业、企业携手致力于解决化学产品结构问题的最佳时机。

对照日本石化业的发展,从在华日企角度来看,石化工业需要面对以下课题:其一、有一部分产品今后可能遇到更大规模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二、中国需要一个符合中国社会经济的需求调整计划;钢铁、水泥、玻璃等领域,政府级别的对策已经开始实施,化学领域同样也需要政府和业界团体的积极应对。

朗盛化学 原料供应是短板

口述|朗盛化学大中华区总裁钱明诚

未来全球发展面临四大趋势:绿色机动化、城市化、洁净水需求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朗盛尤其看好机动化和城市化。

对化工企业来说,目前来自原材料的压力很大。原料和市场决定投资,在中国,原料供应是短板,市场需求是优势。朗盛很关心政策未来的开放程度,混合所有制将是关注重点之一。回首过去,2004年朗盛化学的业务从拜耳分出的时候,亚太区的资产只有5%,而到2015年该数字将达到35%。

空气产品公司 深度关注煤化工

口述|空气产品公司全球副总裁菲利普

中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其中煤制天然气、煤制油是中长期最被看好的煤化工项目类型。煤化工装置须配套大型工业气体供应设施。预计未来世界70%的空气分离装置将销往中国。

空气产品公司等企业正在全力适应石化原料多元化、轻质化的趋势,一方面在适度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把握煤制烯烃项目的机会,一方面其蒸汽甲烷重整制合成气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随时抓住页岩气化工的发展机遇。

面对煤化工及配套空分项目投资额较大的挑战,空气产品公司实行审慎投资;一方面将年均20亿美元投资预算中的较大比例投入中国。与此同时,通过设备的本地化等手段不断降低装置建设成本,在过去的三年中,空气产品公司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其大型空分装置的成本下降了30%。

道康宁 尽快实现生产率革命

口述|道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张康明

未来有机硅行业发展面临三大重要挑战:一是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有限,预计增速与世界经济增速持平,在中国和中国GDP增速持平;二是有机硅材料从高科技产品转化为大宗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产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三是中国有机硅产业政策尚不明朗,一方面全产业链均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低迷,另一方面能耗高、效益低、环境风险高的地方性金属硅、单晶硅生产或粗加工企业,常常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和补贴,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优胜劣汰。

道康宁对公司内部、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调研显示,成本、劳动力短缺、工作环境和劳工权利、环境、能源与节能、地理扩张等已成为在华外资制造业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资金密集型行业,中国的投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但在市场规模、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方面优势明显。日益升高的生产经营成本、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日益紧缺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要求中国尽快推进和实现生产率的革命。

塞拉尼斯 增加可盈利性业务

口述|塞拉尼斯亚洲事务高级副总裁欧博礼

中国市场正呈现出三大趋势。首先,随着GDP增长速度的放缓,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在中国市场寻找机会比之前要有难度。此前塞拉尼斯醋酸业务的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中国GDP增长速度的1.3―1.5倍,但今后将很难维持这么高的增速。

塞拉尼斯在进入中国之初主要看重两个因素:市场空间和具备价格优势的原材料供应。但目前与美国和中东相比,中国原材料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退。例如煤的价格是8-9年前的两倍,而美国天然气的价格降低了一半。

塞拉尼斯在亚太区的发展有三个目标:增加业务的盈利性;在亚太区必须重新布局,尤其是在目前没有涉足的业务领域;建立更加高效运营的组织架构。

英威达 希望更加公平

口述|英威达全球高级副总裁柯若楠

过剩产能重复建设屡禁不绝,化纤行业某些产品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已低至趋近于零,但新增产能却仍不断上马。

以“技术自主”和“市场自给”为由实施短期市场保护,一些企业热衷于针对国内技术空白、进口依赖度高的产品投资建设“首台首套”装置,这些首台套装置往往成本较高、效率偏低、市场竞争力不足,促使企业强烈要求政府对相关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而这样,一方面会对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造成损失,一方面会在短期内为更多的落后产能建设提供空间,导致长期产能过剩问题加剧。

第6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2012:寒流与烈火

文摘

数字

欧洲移动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日益重要

LTE全球推出必须解决频谱分段问题

企业亟需信息优化新方法

“带自己的设备上班”渐成趋势

蓝牙推BLUETOOTHSMART新商标

中国企业投资IT技术的意愿加强

中国供应商力拓新兴市场

超越社交网络成就社交商务企业

预测2012:ICT产业发展趋势

2012年亚太ICT产业10大预测

2012年通信与协作解决方案需求将强劲增长

2012年及未来IT产业重大预测

2012年亚太企业IT支出增长领先全球

2012年全球移动行业10大预测

互联网已进入“后PC时代”

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10大预测

移动互联网元年?

“竞”与“合”

文摘

数字

电信运营商遭遇数据中心带来的危机和转机

2010年中国微博市场竞争格局仍存变数

未来5年LTE难以取代HSPA的优势

未来3年手机半导体市场营收将持续增长

2010年全球10大半导体厂商排名出炉

中东和非洲成为欧洲运营商的重大机遇

JuniperResearch:2011年无线产业10大预测

YankeeGroup:2011年4G市场预测

IDC:2011年IT业预测——欢迎加入新主流

Gartner:2011年及未来8大预测

Ovum:2011年亚太区IT产业10大热门趋势

瑞银:2011年上半年亚洲本地GDP增长将放缓

智能手机可有王者?

移动互联网:加速变革和创新

物联网:中国移动的蓝海?

Google创新论坛:畅想未来互联网技术

“免费”的移动互联网?

是否升级到Windows7:企业应重点考虑5大问题

文摘

数字

回顾

外资公司入华看好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产业

LTE:商业部署加速推进

移动互联网抓住碎片时间

诺西:挥出“组合拳”以图业务增长

F5中国的“三级跳”

Gartner:2010年10大战略技术

移动互联网产业未来6大趋势

影响手机游戏市场未来发展的6大因素

谁将成为中国应用网店市场最终赢家?

从M2M到物联网——智能化的未来

英美CIO:缺乏管理解决方案阻碍云计算发展

云计算的安全性

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的忠诚度提升策略

第7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04-03

作者简介:王晓芳(1978-),女,山西太原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经济学与国际服务贸易。一、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低碳化日益受到各国重视。2009年6月美国在其《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增加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即美国有权对来自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并从2020年开始实施。法国也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前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提出,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能达成协议,将考虑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化深入发展,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在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使发展低碳贸易成为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须采取的外贸发展模式。因此,我国从国情出发实施节能节排,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低碳贸易模式,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是当前化解现实压力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迫切需要。

二、国际贸易低碳化研究综述

低碳贸易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的主要贸易发展议题。关于低碳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低碳贸易的理论研究

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影响时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建立了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Chichilnisky(1994)认为实行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会得到改善,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将会加剧,全球总体环境也将趋于恶化。Copeland和Taylor(1994,1995)最早利用南北贸易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他们假定各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可以改善环境,发展中国家则会加剧环境污染,而世界贸易从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低碳贸易的实证研究

Wyckoff和Roop(1994)研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1984—1986年间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发现,OECD国家进口制成品中隐含碳排放量占其总排放量的13%。Antweiler等人(2001)利用4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与二氧化硫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技术的正效应要超过规模的负效应,自由贸易有益于环境的改善。Frankel和Rose(2002)利用工具变量估计双边贸易引力模型,发现环境和贸易之间相互影响。Ahmad和Wyck-off(2003)测算了24个国家货物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证实了产业地理转移对全球排放的影响。Peters和Hertwich(2008)的测算结果表明2001年全球国际贸易的二氧化碳隐含排放量达到53亿吨。Nakano等(2009)对OECD 41个国家和地区17个产业的可比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1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逆差。

(三)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现状研究

Shui和Harriss(2006)计算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7%~14%是由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造成的。Wang和Watson(2007)的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净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占中国当年总排放量的23%。You Li和Hewitt(2008)发现,中英贸易使得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17亿吨。Weber等(2008)研究发现,2005年中国1/3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7亿吨)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陈迎等(2008)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的隐含能源问题。刘强等(2008)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4.4%。齐晔等(2008)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孙小羽等(2009)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闫云凤和杨来科(2009)测算了1997—2007年中美贸易的隐含碳,并深入分析了商品贸易和隐含碳双失衡的原因。

(四)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1.增加新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内容。在传统的资本、劳动、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又增加一个碳要素,将使国际贸易内容发生改变,贸易结构发生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产品的比重则趋于上升。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像劳动、资本、技术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自由流动,将很有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

2.改变现有国际贸易格局。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将会发生转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具有优势,将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则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分工——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严重,而且存在路径依赖,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随着碳要素被引入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上可能出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差异,国际产业链面临重构。引入碳要素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短时间内不足以扭转当今国际贸易的流向——发达国家出口仍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

3.低碳经济将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建立起新的贸易壁垒,获得垄断与竞争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严格的减排标准是一种技术性歧视。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这有可能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个借口,借此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严峻挑战。由于起点不同,征收“碳关税”将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关系更趋复杂化,不利于全球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难题。

三、中国开展低碳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仍只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总体上看还比较粗放、可持续性不强,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维系贸易顺差。迄今为止,中国实现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发展低碳贸易对中国既是阻力,也是动力。近些年来,我国在低碳贸易方面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力图通过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07年开始对重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关税等。但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低碳化仍需不懈努力。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0.7%,居第三位。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对中国特别不利:石油的碳排放系数平均仅相当于煤炭的80%,天然气仅相当于煤炭的60%,煤炭消费比重越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明显。中国能源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9.7%。

3.低碳贸易的锁定效应

王晓芳:中国发展低碳贸易的现状与对策王晓芳:中国发展低碳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所谓锁定效应,即现在的决策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因为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一旦投入将成为沉没成本,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以上,其间一般不会采用新技术对其更新。例如,现在投巨资新建的燃煤电厂将被这些投资“锁定”,未来十几年内只能继续沿用传统技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状况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改变。

4.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高耗能、低效率、高排放的重化工业和制造业。受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制约,中国正处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重工业化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自然较高。

四、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例如,符合节能环保的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但我国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国家标准过于苛刻,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利益,对电动自行车出口予以扶持。

(二)发展低碳产业,夯实低碳贸易的基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英国能源白皮书显示,英国近30年中经济规模增加1倍,但能耗总量只增加了10%,这一方面得益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对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大趋势,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也需要用低碳化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低碳化任重道远。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而企业应成为低碳经济的践行主体。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扶持、金融融资支持等引导企业进入低碳产业,研发低碳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激励企业坚持节能优先,大幅度降低能源强度,从而降低碳强度。敦促企业定期企业环境报告书,披露温室气体的产生情况及削减措施等信息,以减少碳排放。

(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维护国家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UK Government.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a Low Carbon Economy[R].EnergyWhite Paper,2003.

[2]Wangxiaofang.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Chinese Low-carbon Trade[J].Energy Procedia,2011.

[3]Bin Shui,Robert C·Harriss.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Energy Policy,2006(34):4063-4069.

[4]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11-25.

第8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业;银行;转型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金融领域不断发生着变革,尤其是金融业和互联网的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对于传统的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和业绩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顺应而生了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借贷宝等结合了支付、理财、借贷等一些传统的银行业务的平台,对银行业务的开展和业绩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体系现状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面来看,大数据、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云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和贸易的发展,从而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大兴起,因此,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导火线。而在对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判断中,许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物联网金融将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颠覆性的改革,将产生新的发展模式,还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发展方式产生了变化。尽管观点大不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确实是对传统的金融业和银行也的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从银行角度对未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进行融合与合作进行思考,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具有现实的紧迫性[1]。

1.传统银行接受互联网经济的必要性。

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来说,以接受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转型升级,将会是商业银行在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变革的成长的必经之路[2]。十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与新型模式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传统金融业势必将面临挑战,如利润大幅降低、存款业绩降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对传统银行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对银行转型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条件下,传统金融业和银行业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转型,以应对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大趋势。第一,银行业进行自我创新、转型和改革是符合宏观经济环境发展要求。就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经济整体运行趋势正处于中高速换挡期,各个领域的经济增速在这一时期会相应的放慢速度,对于处在变化了的金融环境中的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发展态势的变化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在经济整体运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各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银行的利润也随之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则是面对一些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破产后,贷款难以收回,增大银行的亏损程度。信贷业务办理日渐减少,对于传统银行的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严峻的经济条件下,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已刻不容缓。

2.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市场包容度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受众,因此,在市场接受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尽管时代在发展,但是经济始终是关系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投资者和百姓而言,传统的客户更倾向于传统的交易模式,不仅是由于自身习惯问题,更是注重安全的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开始之初人们大多持观望和实验的态度,对于网上金融服务等载体,总是不太信任。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还不够普及,对多数人而言,还没有形成使用网络金融服务的习惯,这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推广增大了难度。在我国,由于互联网金融兴起教晚,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还不够,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做的不够完善,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用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不确定性,导致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趣较低,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是大部分用户不习惯使用网络金融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当下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一系列高科技的骗局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网络金融服务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往往银行的安全性能和防范意识不够,造成用户的资金被转移,使用户对网络产品的安全产生质疑,这就对银行的安全技术和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强调服务品质的今天,能否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关系到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及及传统银行转型

1.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信息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近年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部分业务可以通过手机办理,各个银行推出的APP应用帮助用户完成简单的交易和操作,在移动客户端,用户可以经过简单的几项操作完成查询、转账、还款等业务,方便快捷,“掌上银行”的提出和实行,是银行实行创新的一小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度发展的将来,在用户所需的基本金融服务被满足之后,则会对银行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将会使得各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那么,传统的银行网点发展发到现代网上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快速便捷的网络支付。使得银行的服务渠道日益变宽,服务模式不管扩展,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还使得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次时间表明,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保证自己的发展,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因此,银行应秉持“客户至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坚持创新和学习,做到真正服务顾客,才能使自己获得发展。

2.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

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与时俱进的表现。在这一标准下,互联网金融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市场营销。在互联网金融推进市场营销时,首先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针对特定顾客,进行有效的推广,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既有模式。因为顾客本身具有的理财、存储习惯,对新生事物具有排斥性,因此,作为接触顾客最广的银行业可以承担向用户普及和宣传互联网金融的工作。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普及后,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用户的接受情况并总结经验,以备推出更好的、更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达到顾客真正的接受并使用互联网的目的。(2)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性。在对顾客的访问和调查中,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是顾客所提问和顾虑最多的一项。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安全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不仅需要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而且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执法部门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以及金融业自身的努力。网络安全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环节,银行应该在网络性能和移动客户端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加强和资质审核,保证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还应该不管的加强学习以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保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再者,政府要进行有效的调控,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有效把握。(3)模拟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由于其自身具有广泛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首先应注意的就是客户的体验感,客户的满意度的互联网金融所追求的,良好的客户体验感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所提倡的。假如客户端或者银行网页的操作过于繁琐、程序过于复杂,那这些都将是限制互联网金融取得良好发展的限制。良好的体验就要求银行在进行业务开发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客户体验感,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程序,保证良好的体验感。要达到良好的体验感,还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和业务开发人员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模拟客户体验,切实掌握真实的操作程序,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能够便捷的完成客户所需要的线上业务。通过定时的客户调研,针对客户所提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研发,能够不断的提高产品的性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3.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相结合。

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的结合是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中国金融与世界结合越紧密,交流也越频繁,那么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也越大。新兴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开发出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影响着消费,消费者的偏好开始发生变化。顾客在满足了基本的储蓄业务之后,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为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要求更有品质的服务和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在当前的情况下,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和银行业的成功转型。

4.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在技术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期,金融业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银行转型过程中更多的参与基本市场的运营,相关业务的增多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员工不仅要能清晰把握市场脉络,还能够在产品开发阶段提供有效的建议,并能进行风险管理。对于员工的高要求就需要银行能够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足够的重视,在理论和业务实践方面进行定期培训。改变管理机制,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优秀员工提供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和发展平台,为商业银行更好适应改革环境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3]。

三、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银行也的发展也应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自身方面寻找创新点,并不断形成新符合时代的理念和产品,力求满足新时期用户的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传统金融业以及银行的转型,不仅是管理者的考验更是对金融工作者的考验。在固有的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在竞争的同时也在引导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新的金融模式和银行发展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6,1:12.

[2]张伟.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当代经济,2016,4:51.

[3]柴雯斐.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85.

第9篇: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泰尔指数;回归分析;通州

Abstract:Theil index which used for analyz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of Tong Zhou i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ased on this,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nomic disparity among districts is the main part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and it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ward; Economic disparity inter district s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ong Zhou.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适度的差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对区域发展产生危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1】。一直以来,通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苏中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均名列前茅,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了“ 两年争先、四年领先、六年率先”,2016年全面完成省定现代化指标,在苏中率先实现高水平、高满意度的基本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但综观其所辖19镇在经济实力和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通州区域经济发展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该如何对待区域经济差异?

本文选择人均生产总值为度量指标,采用泰尔指数法对通州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揭示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促进通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本文以通州为研究对象。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将通州划分为东南、西、南、北、中5个经济片区。中心片区以南通高新区、金沙镇为核心,覆盖兴东、兴仁、西亭3镇;南部片区,包括川姜、张芝山、先锋3镇;北部片区,包括石港、四安、十总、骑岸4镇;西部片区,以滨江新区为核心,涵盖平潮、平东、五接、刘桥4镇;东南部片区,包括二甲、东社、五甲3镇。

图1和图2 分别为2000年和2011年通州区域人均GDP空间分异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通州经济增长差异的集聚现象随着年份呈加强趋势,经济增长重心向西南移动。西部片区、南部片区最为发达,中心片区次之,东南片区最低。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2000-2011年间,片区间人均GDP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北部片区,由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而东南片区一直处于最后一位。

图3 通州五大片区人均GDP变动

2.2研究方法

(1)泰尔指数法

泰尔指数具有把整体差异分成组内和组间差异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整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2】。计算公式为:T= (1)

T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大表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泰尔指数可分解为片区内部差异 和片区间差异 。

T= T + T = ]+ (2)

(2)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回归模型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模型如下:

Y= +(3)

3 通州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分析

3.1 通州区域总差异测度分析

对通州及各片区的统计数据根据公式(1)、(2)进行泰尔指数值计算,得到泰尔指数表(表略)。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出2000年以来通州区域经济差异演变情况,制作折线图,见图4。

图4 泰尔指数折线图

综合指数表和图4,可以看出:

1、2000-2011年间,通州人均GDP的泰尔指数变化较大,经历了一个从升高到降低又逐渐升高的过程。5个片区之间的差异变化与通州总体差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4个片区内部的差异变化则与总体差异的变化略有差别。

2、横向比较,5个片区间的差异比各片区内部差异要大得多,是构成通州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部分,贡献率高达82.79%。比较5个片区内部差异,中心片区内部差异最大,对区域经济差异贡献率也较高,北部片区和东南部片区内部差异贡献率最低。

通州区域经济差距可能仍旧呈逐步扩大趋势,而片区间经济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

3.2 通州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

根据公式(3),对通州人均GDP增长率和泰尔指数进行逐步回归,剔除相关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Y=-0.865 +1.343 -5.974 +0.148

经逐步回归发现,西部片区、东南部片区、南部片区内部差异变量都被剔除,说明这三个片区对经济发展相关性较小,中心片区和北部片区与通州经济发展相关性较高。并且片区间差异对通州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片区内部差异对通州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说明通州仍处于不均衡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仍需要增长极的带动,同时,在片区内部要采取措施缩小发展差距。

4 结论

由以上可知,通州经济仍处于非均衡发展阶段,片区间经济差异对其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而中心片区和北部片区的发展对通州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因此,首先需要做大做强中心片区,使其成为带动通州城乡发展的龙头。片区内部的差异会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片区内部经济建设,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小片区内部经济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4.1做大做强中心片区,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中心片区虽然目前经济辐射能力较弱,却是未来能确有实效带动通州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必须要做大做强中心片区。片区应以建设南通东部新城为目标,围绕高新区、老城区、空港物流园、进鲜港等发展关键点,充分利用资源、产业、交通等优势条件,积极实施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能级提升等举措,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强化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4.2加快北部片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随着区域发展重心的南移,北部片区逐步沦为发展的边缘地带。然而平海公路的快速化,石江公路的拓宽,S225、通洋高速的建设,将使北部片区的交通弱势得以扭转,加之,石港镇科技产业园的设立,给北部片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片区未来发展应以石港镇为龙头,以规划建设石港科技产业园为契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积极承接南通先进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风力装备、智能电网、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与粮食物流等产业,整合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是增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三是充分挖掘石港镇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自然风光和现代农业,打造特色文化,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4.3 推动东南部片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经济突破发展。

东南部片区虽然是通州经济最为薄弱的地区,但却拥有其他片区所没有的特色资源。它是通州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工商重镇二甲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发祥地,镇区内余西古镇是一座有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该片区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以二甲镇为龙头,以现代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为基础,以台创园、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余西古镇等为依托,重点加快农业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凸显产业特色,深入挖掘旅游潜力,积极培育古镇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和谐互动,实现片区内经济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成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多指标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7).

[2]温瑞虹.广东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异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