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指明灯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文字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启发作用,其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创新即创造,但不是刻意求新,小学语文创新要求教师的讲解在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同时具有个性和特色,把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知识灵活化。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创新

(1)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创新。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对教材充分重视,创新和优化都要围绕教材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把握新课改之后新内容的思想和人文内涵。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课文的人文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介绍,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他们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提高理解能力,丰富知识积累。但是有一项要把握好,就是一切的延伸和扩展都要以教材和教学内容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实现教学内容最大化。

(2)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语文学习重在理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自己获取课文阅读的第一感受,在课堂上,教师就课文的一些简单问题和学生的阅读感想进行提问,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方法有利于创造课堂的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3)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录音机的单调乏味的课堂,形成一个涵盖声音、文字、图像、影像内容的课堂环境,整体性的环境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包含尽量多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跃的语言学习环境,小学语文学习本身应该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负担,多媒体声、像、图、文并重,对于语文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利用多媒体声音给学生播放富有感情的朗读,利用动画和视频给学生再现课文描写的场景等,生动的阅读、直观的画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其对抽象的文字有一个具象化的认识,让学生循着老师的引导去自由想象,这些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扎根文化和育人。语文教学要注意扎根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文化品位。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社会提倡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传统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词汇、语句、思想内容等基础性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文的深层意义,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文章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审美境界。

小学的各项课程中,除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之外,语文是最能够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取得高分数,而是要通过学习学会做人做事。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学习体现自主性和合作性,可以在预习中为学生分好组,三五个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互相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帮助理解,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小组方式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教师自我学习,不断创新。创新对于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作,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的创新,就要不断加强学习,给自己充电,通过网络和自我学习接受新思想和新的教学手段,了解国内外新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角度,只有思想新颖,才可能实现方法的新颖。

三、结语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语文教学需要改革,也必须改革,改革就需要创新,创新是改革之源,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从自身、方法、思想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在帮助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境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转变;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66-01

创新,英文是“Innovativn”,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未来的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语文创新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更有效更高层次的教育,我认为当今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创新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虽然教育改革很多年了,但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讲,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是条件限制,硬件设施跟不上去,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观念没有改变,很多老师依然是“一张嘴,一块黑板”,课堂依然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看不到学生思维跳跃的火花,这样的传统教学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呢?当务之急是转变教师观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双基训练,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创新

经常听到周围的老师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讲什么都不喜欢听,上课时没精打采的,一下课个个像猛虎下山。其实我们在埋怨学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老师自己呢?学生为什么对我们的课堂不感兴趣?什么样的课堂才会吸引学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我认为民主的、和谐的、充满挑战、充满创新的课堂才是同学们想要的。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江苏省徐州市在2013年12月全面推进“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这种“学讲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老师、学生的地位完全变了,老师由传统课堂中的“主宰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协助者,要站在学生的后面,适时地“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中去,发现问题,一对一解决。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时而沉思,时而争论,时而又豁然开朗,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在跳跃、在闪烁,因为这样的课堂,学生是真正的主人!

三、改进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新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我们课堂的科技化、信息技术化。现如今,即使在农村,也有大部分家庭有了电脑,接了互联网,很多学生的电脑技术已经超过了老师。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是无论如何也提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更别谈什么思维的创新了。在语文课堂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会给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以很大的刺激,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石头书》一课时,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化石的图片,当我课堂上一一展示时,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张圆了嘴巴,不时发出惊叹时,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有位同学说:“说石头是书,我认为不仅因为课本上的几个原因,更因为石头记载了时间的推移、万物的变迁。”我带头鼓起掌来。这是我在备课时都没有想到的,这就是创新!写景的文章我们可以用动人的音乐、美丽的风景图、深情的朗诵,把同学们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无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就会体会到风景的优美以及作者的生花妙笔。学生喜爱的课堂,学得轻松、愉悦,时不时就会有精彩的一幕呈现!

四、改革教学评价,鼓励大胆创新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注意发挥评价这些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要笼统,“你读得真好!”“你真棒!”等等,到底好在哪儿、棒在哪儿,被表扬的学生不知道,其他的学生更不明白,如果这样表述为“你把自己当成抢营养的小稻秧了,所以你读得真好!”“你能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真棒!”这样的评价不久鼓励了回答问题的孩子,还给了全班同学一个学习导向,他们都会朝着这个正确方向努力。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切记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表情、没有感情,僵硬的口气,这样的评价学生不会有任何喜悦的。教师温和的语气、真诚的态度、恰当的评价会让回答正确的同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会让回答错误的同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前进的目标。这样的评价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创新,呈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生成!

五、精心设计作业,体验创新快乐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

1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文字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启发作用,其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创新即创造,但不是刻意求新,小学语文创新要求教师的讲解在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同时具有个性和特色,把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知识灵活化。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创新

2.1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创新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语文接受和学习方法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对教材充分重视,创新和优化都要围绕教材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把握新课改之后新内容的思想和人文内涵。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课文的人文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介绍,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他们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提高理解能力,丰富知识积累。但是有一项要把握好,就是一切的延伸和扩展都要以教材和教学内容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实现教学内容最大化。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老师在设置课文的创新点时要从课文的具体特点出发,寻找创新和教材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在讲解《养花》一文时,要引导学生对劳动和生活进行理解,让他们知道幸福的生活需要劳动进行充实,让学生与作者一起体会劳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在讲解《葵花之最》一文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边防战士为了祖国人民乐观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2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语文学习重在理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自己获取课文阅读的第一感受,在课堂上,教师就课文的一些简单问题和学生的阅读感想进行提问,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方法有利于创造课堂的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2.3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录音机的单调乏味的课堂,形成一个涵盖声音、文字、图像、影像内容的课堂环境,整体性的环境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包含尽量多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跃的语言学习环境,小学语文学习本身应该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负担,多媒体的声、像、图、文并重,对于语文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利用多媒体声音给学生播放富有感情的朗读,利用动画和视频给学生再现课文描写的场景等,直观的画面、生动的阅读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其对抽象的文字有一个具象化的认识,让学生循着老师的引导去自由想象,这些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暮江吟》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江畔日落景象的图片,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体悟。同时,在小学语文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转变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需要思考,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字体颜色、重要图标等加深印象,或明确重点,也可以锻炼学生对学习速度和课堂节奏的适应能力。

只有对多媒体进行恰到好处的利用,才能给学生的思想以启迪,使小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更加明确、方法更加科学。

2.4扎根文化和育人

语文教学要注意扎根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文化品位。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社会提倡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传统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词汇、语句、思想内容等基础性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文的深层意义,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文章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审美境界。

小学的各项课程中,除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之外,语文是最能够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取得高的分数,而是要通过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理解和洞察,学会认知和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利用创新精神来带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去开放学生的视野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学习体现自主性和合作性,可以在预习中为学生分好组,三五个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互相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帮助理解,通过一起整理使问题的答案明晰化,从而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小组方式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锻炼语言表达,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5教师自我学习,不断创新

创新对于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作,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的创新,就要不断加强学习,给自己充电,通过网络和自我学习接受新思想和新的教学手段,经常转换思想,学习国内外新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角度,只有思想新颖了,才可能实现方法的新颖。教师的教学创新必须从自我完善和创新开始。否则,创新很有可能就变成了耍花样,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优化。

以上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要创新路径分析,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创新时要注意“度”的把握,既要做到“新”,又不能为了“新”而“新”,一切的“新”,其目的都应该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3结语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推动下,需要改革,也必须改革,改革就需要创新,创新是改革之源,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从自身、方法、思想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在帮助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境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廖荣生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J],中学教学参考2011(4).

[2]赵莹.YingZhao.语文教学创新探析[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22).

[3]张晓霞.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0(8).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学生;语文教学;创新;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97-0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我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2、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三、主体“活”,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1、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小学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2、注重实践活动。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按我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试举我执教的《落花生》为例。第一步,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写法,知道是把落花生与苹果等对比起来写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找出对比方面,学生找到了“理”与“挂”,“枝上”与“地下”、“高高”与“矮矮”、“一见就生……”与“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等四组对比词语,感受落花生与苹果的鲜明区别。第三步,让学生自读自谈,体会落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格。第四步,师生相互品读,先由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品尝,体会师生读得好在哪儿,哪儿需要改进,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析中提高。

二、构建全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但是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也不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也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了。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我在教学《赠汪伦》时,让学生初步自我解释诗句的意思后,我对小朋友说,我看小朋友们哪个能发现小的问题,哪个能发现大的问题,如果谁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为师。

听了教师这一番充满激励的话语,小朋友个个小眼发光,纷纷埋头读书,思考问题。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呢?

几个问题后,再也没人举手了。我看没有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便鼓励说:“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只见小朋友眉头皱了起来,又埋头默读起来,窃窃地议论起来。

五分钟后,班上的小手又举得更高了。

“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孩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一位女孩疑惑地问。

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价值,他们发现了书上写的与生活实际的不同,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猜猜看,汪伦为什么等李白上船时再送?为什么汪伦要欢欢喜喜踏歌相送?

同学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热烈地展开讨论,想象,发表着自己的“高见”。

有的说: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李白担心汪伦知道自己要走是会伤心难过,因此就不辞而别。汪伦知道后赶来相送。

有的说:老师,可能踏歌相送是当地的风俗。

听到这入情入理的解说,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显然,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三、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而言是一支支兴奋剂

当前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教师不作评价,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止。问题之二是教师假评价,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统一的模式,在全国各地以的一致,真像同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一样。

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1)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说:“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2)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从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向着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前进,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理念陈旧

在开展创新工作时,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传统的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课标对当前的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然而,许多地方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仅仅向小学生灌输语文理论知识。笔者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考试制度,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未能关注学

生的个性。

2.教学模式传统

阻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学模式比较落后。现阶段,很多小学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

3.教学方式与教学技巧使用不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未能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创新效果。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水平的对策

开展创新性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也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实现创新性的教学: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把握清晰的奋斗方向

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时注意保持小学语文的本质,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人文性”是非常浓厚的。通过语文教学,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对自身的人格不断地健全。总的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毛笔字课程。在练习毛笔字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会逐渐显现出来。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可以端正态度。

2.教师要勤于发现问题,创新教学方式,学会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学习等。具体来讲,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交流,从而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要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敢于突破常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主置,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以现有教材为基础,使用一些非传统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其次,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了解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并加以应用等。

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讨论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性方面的困

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16-18.

[2]刘富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87.

[4]王绍菊.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讨[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会议论文集,2016:1.

[5]尼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分析[J].课外语文,2014(18):55.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学 实践思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中贯彻创新教育,实现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要求教师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握创新教育的方向,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和理想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创新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掌握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在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相关的语文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反思,逐渐发现现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观念比较陈旧

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更加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侧重应试教育,逐渐地,在这样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即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没有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的教育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的模式之下逐渐走向语文学习的误区,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的教学不是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升。

(二)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还由于他们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讲授,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只是听老师的讲授,没有相应的探讨和深入,这样的教学的效果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的效果显著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教师也没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他们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等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之会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和统筹,逐渐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和提升,在这样的安排下,能实现创新教学的培养目标,使语文教学走向新的高度。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影响了创新教育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和解决,真正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必须把握明确的方向

在语文教学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在创新教学中要抓住明确的方向,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逐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核心价值的教育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树立很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增强他们相应的审美的情趣,并善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书写美,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解决问题,逐渐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真正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具体到创新教学中,我们应当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逐渐优化教学的模式,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进而推动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在老师的创新理念的引导下,会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

(三)教师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教法套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顺利高效地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充分研究教材,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吃透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去发现教材中的新颖之处、趣味之处、疑问之处等,这样做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他们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也能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在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逐渐提高创新能力,为之后进入高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创新途径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平台

教育的创新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主动创新的意识、观念以及能力,其结果是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教育创新是对人才观的革新,它提倡学生有创新的思想,依靠创造的大众性和可利用性,指出学生在良好可行的教育手段下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在语文的教学上,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科的基础要求,夯实每一个板块,着重训练学生语言的累积和应用,与此同时,更要在实践中结合理论,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让他们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在评价综合性学习时也有体现:“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1.严格找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发展方向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引入优秀的文化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情操,让他们在发展中完善人格;另一方面,应该正确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加以教育。在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需要大力度地在各部分分析、导引以及指点,把学生自身发展和协作学习思想的培养放在首位。

2.筹划可行的方案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教师要教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索,从实践里获取和应用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可实践和广阔性,大力革新旧的模式,从主要知识的结构设计出发,深度结合能力和水平、思想与情感、手段与途径等,主打引导式和交流式教育。这也要求教师联系好课内课外,凭借校园自身条件以及社会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展示平台。

3.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

正因为语文学科强烈的可实践性和广泛性,所以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语文创新和实践素养这个问题放在首要地位。其方式应为语文教学实践,而不是有目的地笼统灌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要使学生充分接触语文教材,利用重复多次的实践来收获语文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并拓展他们的潜能,还要在教学中,逐步优化现有的教育体系,为教育的改革建设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文

1.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源泉,而教师的创造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农村语文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创新性的教学思维来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坚持对学生的启发性原则,不断向学生设置疑问,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以此帮助学生活跃语文学习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如对《乌鸦喝水》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能先设置疑问:“乌鸦喝不到水,同学们能帮助它想一个办法么?”这样,农村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解决办法进行激烈讨论,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或者讨论的结果进行鼓励和表扬,可以树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中敢于各抒己见,积极参与教学,如此,便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坚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新的学习思路以及新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敢于向教师、向前人提出质疑,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就越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对古文的背诵、课文的阅读或者汉字的识记等有极大兴趣,虽然农村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是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保护和激烈学生探究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灵活生动,无论是遣词造句或者谋篇布局都充满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主动挖掘、研究和应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加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3.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创新的主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课堂教学的优化,重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积极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中,可以进行情景教学,积极创设利于教学创新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融洽、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如可以运用描绘、画图等情境,或者让学生扮演语文课本中的角色,让学生在听、读、说、唱、演中增强学习能力。

另外,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改变教学中“教师权威”、“教师为主”的观点,让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朋友关系,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动手实验时间,为学生创造敢于创新的氛围。

4.建立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须建立学生的创新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品质如何,关系到学生能否拥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关系到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在于具有综合性以及多维性,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典故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点拨和启发,利用贝多芬、爱迪生、李时珍、张衡等伟人事迹涤荡学生的心灵,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品质。

5.改进、创新教学方法

5.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小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并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教师在进行《秋天》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到身边的大自然去,使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再不失时机的启发学生产生对春天、冬天、夏天的联想,这样农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掌握不同的知识。

5.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