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经济危机的阶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的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危机的阶段

第1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关键词 经济发展;协调性;主成分分析;投影寻踪;降维

中图分类号 F205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117-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20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由2000年的98 000.5亿元和7 858元增长到2008年的302 853.4亿元和22 698元,GDP增长速度常年保持8%以上,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一时期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外进出口总值也均相比2000年增加了3.58倍,其中进出口总值2009已达22 07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由于中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采与矿物能源的消耗,因此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往往同时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随着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中国已经不能再将发展目标局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应该追求经济、环境、资源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文进行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评价指标涵盖了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因素,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与环境、资源的协调程度。

在之前学者对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中,并没有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列入协调性评价的范围,而更多的是被零散地分布在经济指标中,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为了更全面地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用,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将人民生活水平(以下简称生活)作为一个子系统引入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体系中。

本文对中国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协调性评价,不仅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活等相关方面的协调程度,能够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1 协调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1.1 评价方法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大类,其中定量评价方法中目前常见的有层次分析法[1]、模糊数学评价法[2]、主成分分析法[3-4]、投影寻踪方法[5-6]。在这些方法中,层次分析法存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缺点;模糊评价法得到的结果不够明确,而且同样受主观因素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在得到各主成分的分解结果后,没有合适的加权计算的方法,不能给出合理的综合评价值;投影寻踪方法要求选择的指标之间相关性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最终投影评价值的失真。因此单独使用这些评价方法进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都存在其各自的局限性。

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都是对高维评价指标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方法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最终评价值,但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进行投影寻踪处理前对评价指标进行人为的筛选;主成分分析方法不能直接得到单一的评价值,但可以将相关性较强的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不相关的少数主成分。由此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在评价特点上具有相互补充的优势,主成分分析可以弥补投影寻踪方法在评价指标选择上的缺陷,投影寻踪方法可以解决主成分分析无法得到单一评价值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了结合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的两阶段降维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

本文采用的两阶段降维方法,可以结合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各自的优点,减小评价指标选择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尽可能多的相关指标进入评价指标体系,在更全面的数据基础上评价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主成分分析[7]能够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坐标轴的旋转变换,将多个变量转化成较少的新变量(主成分)。在本文的研究中,主成分分析作为两阶段降维的第一阶段,其得到的主成分将作为新的指标数据,利用投影寻踪方法进行第二阶段的降维。

投影寻踪方法[8]通过将高维数据向低维空间投影,分析低维空间的投影特性来研究高维数据的特征,是一种处理多因素复杂问题的统计方法。投影寻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高维数据通过某种组合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中,对投影得到的构形,采用投影指标函数(目标函数)衡量投影暴露某种等级结构的可能性大小,寻找出使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的投影值,然后根据该投影值对样本集进行相应的评价。投影寻踪方法与其他评价相比,在指标权重的赋予上能够通过挖掘已有的数据信息,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客观明确[9]。

1.2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为了对中国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建立了包括四个子系统(经济、环境、资源、生活)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这三个子系统进一步细分,建立了三级指标体系。各指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本文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本文所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了4个子系统,9个子项目,112个评价指标,涵盖了经济、环境、资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各个方面,保证了研究中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减小了指标选择中主观因素的不良影响。

2 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第一阶段降维

为了使降维后的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对经济子系统及另9个子项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经济子系统和其他三个子系统的9个子项目的评价指标数据的主成分,共计10组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有: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确定主成分个数、确定主成分表达式等四步。

由于投影寻踪方法要求确定指标是正向指标还是负向指标,因此为了方便之后的投影寻踪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就先将负向指标数据取其相反数,确保所有进行两阶段降维的指标数据都是正向指标。

在此不赘述主成分分析的具体计算步骤,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10组主成分共21个主成分因子,其中居民生活子项目只有1个主成分因子,污染排放子项目与水资源子项目有3个主成分因子,其余各子项目均有2个主成分因子。

2.2 投影寻踪―第二阶段降维

投影寻踪方法的主要步骤有:评价指标值的归一化、构造投影指标函数、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和排序分类四步,由于其算法已较为成型,本文不予以展开描述,具体可参考之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及著作[10-12]。

将主成分分析得到的21个主成分因子作为新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投影寻踪分析后得到表2所示的各指标权重值。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指标都具有一定的权重,只出现极少数指标权重较小的现象,反映了投影寻踪方法根据样本数据信息给予各指标权重的适用性。同时可以看出生活子系统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均较为显著,体现了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体系中的必要性。

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与各评价指标经过归一化处理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可以获得各年各评价指标的相应评价值,经过加总计算后得到2000-2008年各子系统及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值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00-2008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协调性有了大幅提高。

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趋势都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发展趋势较为吻合,其中资源子系统的发展趋势波动较大。

由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四个子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发展与四个子系统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每个子系统都对经济发展协调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表明为了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也证明了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2.3 子系统发展因素分析

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均有细分的子项目,可以根据各子项目的评价值分析各子系统的发展情况。环境、资源、生活子系统及其各子项目的2000-2008年的评价值如表3所示,其中环境子系统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其各子项目的发展趋势比较接近,表明各子项目的发展对于子系统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在环境子系统的四个子项目中,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评价值提高较快,污染排放与污染治理的评价值提高较慢,表明中国的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其发展的滞后抑制了环境子系统的发展,为了加速环境子系统的发展,需要对污染问题给予更高的重视,各相关单位需要更好地落实贯彻已有的排污治污政策,需要同时做好减排和治理两项工作。

在生活子系统的三个子项目中,城镇生活的评价值发展速度较快,反映了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显著的,相比之下农村生活的评价值发展速度相对较缓且波动较大,表明中国目前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依然是重要的课题。

资源子系统分为矿物能源和水资源两个子项目,经过趋势分析发现资源子系统的评价值发展趋势与水资源子项目的评价值发展趋势基本吻合,都是在波动中逐渐提高,而矿物能源子项目的评价值基本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这表明由矿物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于矿物能源的过分依赖,目前矿物能源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为了改善能源现状,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能源技术,发掘可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减轻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的过分依赖。

3 各子系统间协调度分析

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经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的主要矛盾体现在经济的超前发展对其他各子系统的不良影响上,并未发展到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或生活子系统的超前发展能够导致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的阶段,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应该排斥其他子系统相对经济子系统超前发展的现象。

在之前学者的研究中往往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13]衡量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各子系统评价值间的相互回归分析,但这样的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础并不牢固,经常存在虚假回归的现象,或是出现无法解释回归曲线的情况;而且当其他子系统相对经济子系统处于超前发展的状态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会得到较小的协调度评价值,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各子系统评价值逐年的提高幅度上的差异衡量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

现阶段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资源、生活子系统的驱动作用较强,其他子系统对于经济子系统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小,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Test)对此进行了验证。在此验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以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值增长幅度为基准,计算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分析其他各子系统相对于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情况。在现阶段若其他子系统相当于经济子系统发展越快,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协调度越好。

由于各子系统所包含的评价指标数量有一定的差别,为了减小评价指标数量的差异对于协调度衡量的准确性的影响,本文利用各子系统评价值的增长率而不是增长值来计算协调度,计算式如(1)所示:

Uij=[(Si, j-Si, j-1)/Si, j-1]/[(Sj-Sj-1)/Sj-1]

(1)

Uij 表示第j年i子系统相对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

Si, j表示i子系统第j年的得分,Sj表示经济子系统第j年的得分。

由式(1)可知,Uij越大意味着该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越高,当Uij大于1时,表示当年该子系统的发展速度超过经济子系统,处于超前发展的状态;当Uij小于1时,表示当年该子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子系统;当Uij等于1时,则表示当年该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

根据式(1)和各子系统2000-2008年的投影寻踪评价值,可以计算2001-2008年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经济―环境、经济―生活、经济―资源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发展趋势均比较类似,其中经济―资源子系统的协调度波动相对较大。各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都是先经历迅速提高的阶段,再逐渐回落波动至平稳,其最终协调度都稳定在1.0附近。2008年经济―环境、经济―生活、经济―资源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分别为0.759、0.927、1.279。上述情况表明经过这几年的改进与调整,各子系统间逐渐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趋势,但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情况总体上依然稍微滞后于经济子系统。

4 结 论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相结合的两阶段降维分析,利用112个相关指标数据,对中国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弥补了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提高了评价数据的完整性,并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新的子系统引入协调性评价体系中,提高了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的全面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协调性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污染问题、农村生活水平和矿物能源问题是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需要针对现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大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强污染排放与治理的政府监控;关注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提高能源技术开发力度,逐渐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等。

本文提出的子系统间协调度的衡量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在对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进行了协调度分析后,反映了各子系统间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就现状而言三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发展趋势较为接近,且发展趋势良好,但环境、资源和生活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依然略微滞后于经济子系统,需要保持对环境、资源和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全方位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宁小莉.包头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 (1): 32-35.[Ning Xiaoli. Evaluation on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aotou City[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22 (1): 32-35.]

[2]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 110-114.[Qi Xiaojuan, Tong Yufe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Population,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Area of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2): 110-114.]

[3]桑秋,张平宇,苏飞,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 (2): 115-119.[Sang Qiu, Zhang Pingyu, Su Fei, et al,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Population, Economy, Space and Environment in Shenyang Since the 1990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 (2): 115-119.]

[4]李鹤,张平宇,刘文新.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J].地理科学,2007,27 (4): 486-492.[Li He, Zhang Pingyu, Liu Wenxin. Assessment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China during 1990-2003[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27 (4): 486-492.]

[5]姚奕,郭军华,倪勤. 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 100-103.[Yao Yi, Guo Junhua, Ni Qin.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environment[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10(1): 100-103.]

[6]赵晗. 基于投影寻踪的区域协调发展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74-77.[Zhao H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PP Model[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20): 74-77.]

[7]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He Xiaoqun. Modern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3.]

[8]付强,赵小勇.投影寻踪模型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Fu Qiang, Zhao Xiaoyo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9]王久顺,张欣莉.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 19(6):53-55.[Wang Jiushun, Zhang Xinli. 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2002, 19(6):53-55.]

[10]方必和,程志宏,刘慧萍.投影寻踪模型在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5,14(5):85-88.[Fang Bihe, Cheng Zhihong, Liu Huiping.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in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J].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2005,14(5):85-88.]

[11]张玲玲,王宗志,顾敏.房地产风险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研究[J].水利经济,2005, 23(1):20-22.[Wang Lingling, Wang Zongzhi, Gu Min.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to Decision Making on Venture Investment in Estate[J].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2005, 23(1):20-22.]

[12]张欣莉,丁晶,王顺久.投影寻踪在岩溶水水质分类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1(5):26-28.[Zhang Xinli, Ding Jing, Wang Shunjiu. The Use of Projection Trace in Classification of Karstic Water Qualities[J]. Geoti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2001(5):26-28.]

[13]门可佩,魏百军,蒋梁瑜,等. 基于经济系统的中国协调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0(9): 37-41.[Men Kepei, Wei Baijun, Jiang Liangyu, et al.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Based on Economy System[J]. Technology Economics, 2010(9): 37-41.]

Evaluation on Coordin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nce Based on Twostage Dimension Reduction Method

LIU Ruijie ZHANG Zhihui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第2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关键词] 经皮肾镜;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9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62-01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一般采用传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治疗方法,但是疗效多不理想,尤其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1]。近年来我科运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石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就诊住院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0例为对象。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5-68岁,平均45.8岁。包括单发结石30例,多发结石48例,鹿角形结石32例,完全铸型结石10例。病程1-5年,平均.4.2年。X线片显示结石位于第4腰椎上缘水平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泌尿系B超检查和KUB加IVP检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1.2 手术方法 应用德国WolfF8.0/9.8硬性输尿管镜、液压灌注泵及国产科瑞达钬激光机,应用美国GE公司C臂X线为定位设备。采用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患者先取截石位,膀胱镜经尿道逆行向患侧输尿管插入输尿管导管(5F或6F),并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然后患者改为俯卧位,腹部下垫枕,使腰背成一平面,常规消毒铺单。经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入复方泛影葡胺液(30%),以显示肾盂肾盏。选择腋后线和肩胛下角线之间、11肋间或12肋下区域为进针点,18G肾穿刺针在C臂X线透视下向中盏穿刺,进入中盏或肾盂后,拔出针芯,有尿液流出证实穿刺成功。经穿刺针置入斑马导丝,从8F筋膜扩张器开始,以2F的增幅递增,逐级扩张至16-18F。推入peel―away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通道。WolfF8/9.8硬性输尿管镜经pee1.away鞘进入集合系统,通过肾盂输尿管移行部进入输尿管上段,发现结石后用钬激光(功率设置为0.8-1.2J/20-30Hz)击碎结石,将结石打为细沙状。一般不用取石钳钳取,而是采用液压灌注泵和输尿管导管注水冲洗的方法将结石冲出。碎石后全部患者常规放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后2-4d拔除肾造瘘管,2-4周拔除双J管。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在碎石术后3-4d复查腹部尿路平片显示无结石残留,术后3-6d待手术创口部位出血完全停止后拔出肾造瘘管,术后7-9d拔出导尿管出院,输尿管内双J管一般在全部疗程结束后的20-30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拔出。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12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Ⅰ期手术成功118例,2例Ⅱ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48-120min,平均70min,手术中出血40-100mL。手术5-9d后对患者行KPU检查,结石清除率为91.7%(110/120),对未清除完的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碎石或二期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KPU,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10例出现手术侧腰部疼痛,5-10d后症状明显减少,术后15d后均症状消失。对120例病例随访2-10个月,无复发病例,见表1。

表1手术人员手术基本情况表(X±s,n=120)

3 讨论 钬激光不仅具有切割息肉和肉芽组织,还具有汽化及凝血功能,对合并狭窄、息肉、肉芽等复杂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有独特的治疗优势。由于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避免了因手术时间以及开放手术导致的脏器暴露在空气中或内脏器官形成瘢痕等,而且操作过程不受输尿管的扭曲、结石下方息肉或者滋生的肉芽组织的包埋、远端输尿管狭窄等影响,具有结石一次性清除率高的优点,受到不少患者的青睐。本组运用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120例患者中,Ⅰ期手术成功118例,Ⅱ期成功2例。1个月检查碎石率为100%。本组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34例输尿管镜下见息肉,呈粉红色或苍白色,16例为有蒂,18例为无蒂。在手术中要注意几下几点:①不能够环形灼烧息肉或者肉芽组织;②如果息肉或肉芽组织灼烧后的碎片过大可以选择用鳄嘴钳钳出。本组34例有息肉或肉芽的患者均通过一次切割或烧灼炎肉和肉芽组织成功碎石。MPCNL可能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包括手术过程中的严重大出血、术后延迟出血或持续出血、创口延迟愈合、周围脏器的损伤,以及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等[2]。对于大出血患者应立即停止手术,进行止血和输血抢救,待其止血结束修养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期手术。对于术后延迟性出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输血等保守治疗[3]。对于发热患者用广谱抗生素进行保守治疗,在本组中有30%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于38℃),手术后2d内均自动消失。由于肾脏血供丰富且手术区域脏器相对集中,所以穿刺点应选择在肾脏后部的“无血管区”,以保证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少且不伤害到其他脏器[4]。手术过程切勿夹取肾及其周围组织,以免造成出血。如果大量出血,应马上停止手术进行止血。如果不能止血,则考虑肾脏血管是否栓塞。本文认为MPCNL可在B超引导下清楚看清手术中的针芯方向、结石部位的整体情况及马尾导丝置入肾脏的深度。穿刺时尤其要注意进针的深度、角度,使皮肤最接近肾盏。使用扩张管要求每次扩张的深度不能超过穿刺定位的深度,以避免穿破肾盂和损伤靠近肾门的动、静脉,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逊,雷鸣,袁坚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7):388.

[2] Guohua Z,Wen Z,Xun L,et a1.The influ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on renal pelvic pressure in vivo[J].Surg Laparose Endosc Percutan Tech,2007,17(4):307-310.

第3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关键词】 欣维宁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病理改变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基础上破裂继发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所致,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 b -Ⅲ a 受体拮抗剂因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已写入临床指南,我科自2009年10月开展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治疗以来共19例患者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 受体拮抗剂—欣维宁,效果满意,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共19例,其中男18例,女1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4±3岁,从首发胸痛症状到就诊时间7小时内,从就诊到冠脉开通时间2小时内。初发心梗17例,再发心梗1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合并高血压病者5例。

1.2 方法:全部患者同意介入治疗后在心内科病房即开始给予阿司匹林300mg、70岁以上者氯吡格雷450mg, 70岁以下者氯吡格雷600mg,欣维宁剂量为10μg/kg在3 分钟内推注后,以0.15 μ g/kg·min 维持静点,其中6人因造影并球囊扩张后显示血栓负荷重,遂于冠状动脉内10μg/kg注射,全部患者均以0.15 μ g/kg·min维持静点18-24小时。于导管室冠脉造影时予肝素100U/kg动脉内注入,余药物治疗按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

1.3 观察指标:术中TIMI血流情况,出血并发症,术后缺血事件再入院率,心衰,心血管死亡情况。

2、结果

2.1造影结果:前降支近端闭塞5例,前降支中段闭塞3例,回旋支近端闭塞2例,中段闭塞2例,右冠开口至近端闭塞6例,中远段闭塞1例。

2.2 治疗结果:13例患者开通血管后使用1枚EXCEL支架治疗,5例患者使用2-4枚EXCEL支架,其中6例患者球囊扩张后显示血栓负荷重TIMI血流0-2级,经冠脉内注入欣维宁6-10ml后10分钟左右,前向血流恢复TIMI血流3级4例,2级1例,仍为0级1例;经支架置入后17例达到前向血流恢复TIMI血流3级,1例TIMI血流2级,TIMI血流0级者未植入支架,抗凝治疗送回监护病房。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20天至12月不等,出血并发症为0,术后缺血事件再入院率为0,心血管死亡率为0,心衰1例(5.2%)。

3、讨论

目前,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首选急诊PCI,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获得有效的再灌注,保护心肌梗死区功能并降低病死率,各种介入治疗措施都伴有斑块内高度致凝脂质的释放或暴露,激活血小板和形成凝血酶,诱发血栓形成,血小板糖蛋白GP IIb/IIIa 受体抑制,剂欣维宁作用靶点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阶段[1],通过RGD(精氨酸- 甘氨酸- 门冬氨酸)序列占据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的交联位点,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或vWF(血管假血友病相关因子)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欣维宁是目前国内现有的唯一一种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其临床效果已被一些小样本临床研究证实[2][3]。Kunichika 等[4] 研究发现替罗非斑还能减少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本文中19例患者在造影前即使用欣维宁首剂静脉推注后维持静点,术中13例患者PTCA后未见明显血栓征象,考虑与之前使用欣维宁有直接关系,仅见6例患者血栓负荷重在冠脉中再次推注欣维宁可见TIMI血流明显改善5例达3级,有效率为83%,且术中及术后随访均未见出血并发症,进一步证明其静脉及冠脉内注射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与国内王鹏武等研究结果一致[5]。由此可知静脉内及冠脉内直接注射欣维宁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可增加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改善TIMI 血流,可能成为更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手段。但由于病例数较少,确切的疗效及欣维宁的使用剂量和时机有待于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Ferguson JJ, Zaqqa M. Platelet glycoperotein IIb/IIIa a receptor antagonist: 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direction. Drugs, 1999, 58:965- 982.

[2]杨新春 徐立等.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影响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6,1(7):4.

[3]尹秋林,洪浪,王洪,李彬,李林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TIMI 血流的影响.实用临床医学,2007,2(6):39.

第4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关键词]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078-03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突出症和后纵韧带骨化症所诱发的严重颈椎退行性病变[1]。该疾病可导致患者脊髓受压迫,出现供血障碍情况,最终形成脊髓功能障碍。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最初由Hirabayashi等提出,当前已被广泛应用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且其近期、远期疗效均获得公认[2]。本研究对6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且已经X线片和MRI或CT等影像学检测明确诊断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3例和34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2~81岁,平均(66.7±3.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2~81岁,平均(66.7±3.6)岁;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以四肢麻木、双下肢行走无力、走路不稳、漂浮感和胸腹部束带感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参与本组研究前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麻醉后取俯卧位,将前胸壁和骨盆垫高,在颈部正中取一切口,暴露双侧椎旁肌后,咬断C3~7棘突,应用骨蜡封好骨面,并分别于双侧椎板C2/3水平至C7/T1水平和侧块内缘交界部位使用磨钻磨除骨质,将病变相对严重一侧作为开门侧,应用1 mm枪状咬骨钳纵向咬除开门侧C2/3水平至C7/T1水平椎板和侧块内部边缘交界处骨质和椎板下方黄韧带组织,充分暴露其脊髓组织,将C3~7椎板向对侧开门,测量开门间距,先后应用颈椎后路的微型钛板固定于C3~7侧块和棘突间,使用自攻螺钉予以固定。术中患者脊椎复膨,将活动性出血清除后清洗切口,将咬下的脊椎被椎板骨质制成颗粒状,并植入C3~7门轴测的小关节周围。应用明胶海绵与生物膜补片妥善覆盖到椎板后方,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取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其麻醉、切口、以及暴露等步骤同观察组。于棘突基部钻孔,在椎板外部边缘开骨槽,在病变严重一侧作为开门侧,完全切开后,在棘突打孔引线,并缝合到关节囊肌腱的附着点,将椎板掀起10 mm左右,保持椎板角度为30°,给予创面止血。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脊椎压迫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曲率恢复正常,活动自如;②有效:患者脊椎压迫症状明显改善,颈椎曲率有所降低,颈椎活动范围受限;③患者脊椎压迫症状毫无改变,脊椎曲率明显降低,颈椎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康复锻炼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高于对照组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16.1±2.2)d,对照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26.6±6.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0%(32/3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3%(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属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伴随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其患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3]。目前,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因前路手术无法直接去除脊髓致压物,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不佳,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后路治疗[4]。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但能扩大椎管的容积,实现减压目的,还不会过度破坏患者颈椎稳定性[5],目前已成为后纵带韧带骨化症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而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要求术者使用传统缝线缝合固定椎板于门轴测椎旁肌或小关节囊上,若门轴测骨性愈合不完全,施加于椎板上应力和椎板弹性回缩力则可引发关节囊松弛[6]。同时,颈部缝线对于四周软组织形成切割,易引发再关门、颈椎轴性症状[7]。

与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专门使用微型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强度及韧度均较高,外形独特,符合人体椎板结构的要求[8]。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在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通过增加患者椎管前后径,并扩大其容积,通过“弓弦原理”将脊髓往后避让,从而间接解除脊髓的前方压迫,最终改善患者脊髓微循环灌注,实现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目的。同时,该手术还可切除患者患侧的关节突,并扩大其神经根管和椎间孔,解除其患侧的神经根压迫。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适应证较广泛,目前主要适用于:①脊髓压迫阶段>3个者;②颈椎后的纵韧带骨化发生脊髓受压症状,而通过前路手术难以减压者;③颈椎脊髓受压来自后方的黄韧带钙化或肥厚者;④前路手术后仍然存在脊髓压迫症状者;⑤颈椎脊髓前后受压,且椎管的前后径绝对值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时间较短,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观察组手术方案有促使患者早日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作用。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印证了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未发生螺钉松动、钢板移位等内固定松动情况,进一步证明了该术式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黄春辉,吴益奇,卢海川.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2-14,18.

[2] 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等.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1):973-978.

[3] 严晓云,李玉伟.颈后路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2):83-84.

[4] 韩向荣.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悬吊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3):47.

[5] 韦敏克,尹东,梁斌,等.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 22(19):1751-1755.

[6] 汤志兵,杨惠林,王根林.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6例[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5):34-37.

[7] 彭秀儒.骨科护士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16):302-303.

[8] 朱江军,张冬生,沈泉,等.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间隔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690-691,694.

[9] 占蓓蕾,叶舟.经肌间隙入路椎板下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15,28(9):815-819.

[10] 江帅,卜海富,隋聪,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1):18-22.

[11] 高琦珂,元占玺,董丽军.锚定钉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784-3785.

[12] 孔鹏,徐展望,郝延科.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5):506-507.

[13] 李文峰,韩德韬.颈前路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39-42.

[14] 唐超,黄金承,程旭光.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不同椎板开门角度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608-2610.

第5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答:现阶段我国的辊道窑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向超长、大产量方向发展。坯体的烧成周期一天天被刷新,据了解,目前有些砖坯厂的烧成周期可控制在35min左右,这在几年前是抛光砖烧成望尘莫及的。在快烧的前提下,抛光砖坯在辊道窑煅烧阶段的反应与变化,对比昔日的慢烧控制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就简单地分析透晶微粉砖在烧成阶段出现的一些特征:

透晶微粉砖坯在1050℃至最高烧成温度阶段的主要特征:

(1) 由于所用原料、配方不同,坯体在辊道窑内的最高烧成温度也有所不同;

(2) 此阶段坯体中出现大量的液相,并填充到石英莫来石骨架中,使坯体气孔率下降、强度增加,从而达到瓷化,体积收缩最大;

(3) 此阶段如果玻璃相产生过多,又会软化坯体的骨架,从而出现高温变形现象;

(4) 此阶段如果控制不合理,很容易出现生烧、过火、毛孔、熔洞、变形以及阴阳色等缺陷;

(5) 烧成阶段各区间的温度要均衡,不宜相差太大,否则坯体容易产生波浪变形;

(6) 在透晶微粉砖坯中,透晶低温料的烧结温度与坯体中其它原料相差较大,透晶料加入量的多少,对坯体的烧结温度和坯体的平直度有很大影响;

(7) 在相同的煅烧温度条件下,如果将面料透晶料的用量加大5%~10%时,砖坯会出现龟背变形增大现象,同时坯体抛光后的熔洞缺陷也会随之增多;

(8)因为透晶低温料的钾、钠含量比较高,其在高温煅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玻璃相,如果坯体中透晶料的使用量过多,则会降低坯体的抗折强度,铺贴时脆性大,同时也会造成运输的破损崩角现象;

(9)坯体面料中的透晶料与白料的烧结温度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将造成坯体中的透晶料过烧,易吸污,或白料欠烧吸污,或出现入库后的二次变形等缺陷;

(10) 烧成阶段的前端面温升得过高时,容易导致该坯体出现龟背状变形。相反,该对应区域的辊下温度升高时,坯体则会出现凹心变形;

(11) 由于透晶砖的底、面料温度差异大,要求辊上面枪开启数量少于辊下底枪,同时辊上面温要低于辊下底温20~30℃左右。如果将喷枪的数量上下取平衡,辊上、辊下温度比较接近,坯体的平整度很难控制。

(潘雄)

关于陶瓷数字喷墨打印喷头的分析探讨

在喷墨打印设备中,陶瓷墨水的喷出是靠脉冲电压控制,控制系统是喷墨喷头技术的关键。

工业喷头都是压电喷头,墨水是由压电陶瓷“挤压”出来的,喷墨工艺既受墨水的物理性能、喷头孔内径的影响,又受脉冲电信号控制。譬如赛尔公司的1001型喷头,有1000个喷孔、有两态、8级灰度,墨滴可以从6pl到42pl,与脉冲电压和喷头孔内径有关。如图1的两种喷墨图,其实是两种相同的墨水,两种墨水的物理特性相同,其粘度、表面张力一样,但实际从喷头里打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图2为示意图,右图是完美的墨滴,而左图就是有缺陷的墨滴,有散墨和漂移墨存在。所以喷头、喷头控制系统是喷墨的关键,它关系到墨滴量、下落位置精度和下落直度精度。

继上届陶瓷工业展喷墨技术成为亮点后,2011年广州国际陶瓷工业展再次将喷墨打印推向,本次展会共展出喷墨设备、墨水以及相关产品的国内外企业近30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新景泰、泰威、美嘉、科越、希望、彩神、精陶、锐颜等八家亮相的喷墨打印机全部实现国产化。其中,新景泰推出全套喷墨打印机设备;希望推出数码彩喷印花机;彩神推出高速陶瓷数码喷墨印花系统;美嘉推出数码嘉年华喷墨打印机;科越推出KM46BZD型喷墨打印机;精陶推出陶瓷喷印机;锐颜推出喷墨直喷机。这8家喷墨打印机,它们使用的喷头也是五花八门,譬如希望陶机和未参展的北大方正都是用赛尔1001喷头;精陶是日本精工的SPT510喷头和508 GS灰度级喷头;泰威、彩神和新景泰原本计划也用赛尔1001喷头,后来由于赛尔供货紧张改用FujifilmDimatix(北极星喷头)。

在我国使用最常见的三类喷头,主要是赛尔公司1001喷头、日本精工510/80pl二态喷头和508 GS灰度级喷头喷头、FujifilmDimatix(北极星喷头)。英国赛尔XAAR1001/GS6(6~42pl)(见图3),打印条宽度70.5mm,喷嘴密度360dpi,墨滴流速6m/s,点火频率50kHz。XAAR1001/GS6(6~42pl)喷头能实现8级灰度,且墨滴较小、喷孔密度高,可大幅提高喷印质量和清晰度(在横向可实现360dpi)。但是墨水必须使用赛尔认证的陶瓷墨水,且目前喷头供应紧张,造成后期生产成本较高、维护保养较难。XAAR1001/GS6(6~42pl)喷头最早应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性能较稳定,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但是目前货源紧张,因而我国的部分陶瓷喷墨打印生产厂家改用FujifilmDimatix。

FujifilmDimatix的产品和营销策略赢得了我国客户的尊重。FujifilmDimatixt推出了系列齐全的打印喷头,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Spectra polaris-512(15pl/35pl/85pl)能提供可调墨滴的大小从15~150pl的512个可独立寻址的喷墨喷嘴射流与显著的直线墨滴。PolarisPQ-512/85AAA,墨滴尺寸80~150pl,其中,80pl时,墨滴流速为8m/s,点火频率20kHz,打印条宽度64.897mm,单色打印喷嘴密度200dpi,双色打印喷嘴密度100dpi;可使用墨水粘度范围为0.8~2 Pa・s,可使用墨水的工作温度上限为60℃。而PolarisPQ-512/85AAA,墨滴尺寸15~50pl。其中,PolarisPQ-512/35AAA的墨滴尺寸为35~80pl,均可实现8级灰度喷印。

第6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危机都是因为生产能力突然大过了市场需求,所以需要调整。危机本身是市场的自我净化和循环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应该是正常的。也就是说,生产能力过剩带来了调整。

如果从指标上来看,危机的发生主要在于存货问题。以前几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是一边把牛奶往大海里倒,一边工人由于失业买不起牛奶,这就是存货太多的问题,而牛奶本身又是一种容易过期变质的东西。经济危机的发生、发展,不能只看价格走势,价格走势并不是市场的先行指标,而是市场显性因素的反应,存货才是主要原因。

钱货比例失衡引发存货恐慌

所谓经济危机爆发于存货恐慌,就是当危机爆发时,手里的钱和货的比例不对称了。货一旦发生积压问题,企业就运作不下去,进而体现在金融上出问题。金融问题其实也与存货有关,这不单指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发生问题也是太多的钱买了虚拟的货,像债券等,然后突然贬值,银行发生危机。虚拟的货和实体的货相比,虚拟的货缺乏监管,秩序也尚未探讨明白,所以引发了这次危机。而实体的货本身是清楚的,过多了必然有问题。

经济危机的爆发体现在生产能力过剩。存货多就不能再生产,不能再生产就导致不能购进原材料,同时还可能要裁员,这就是“存货恐慌”。首先,大家不进货了,使得包括钢铁、水泥、石油等在内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能力也随之过剩,接着就导致全部产业链过剩;第二是裁员,被裁的人们更不会买东西。

为什么经济危机一发生很多企业就倒闭呢?这就是钱货比例失衡。经济危机一开始出现的问题肯定是钱少货多,企业要度过经济危机,现金流成为主题。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消费萎缩,所有的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不能活下去。凡是现金流没问题的,都活下来了;现金流有问题的,就开始倒闭。这是钱货失衡的直接体现。

存货与房地产走势

经济危机爆发后,企业会自动进行存货调整。存货调整就是把存货降到一定的比例。

存货分两种:一种像牛奶这类存货,过期卖不出去就要倒掉,这被称为供给弹性不足。这种存货调整就是所谓的硬调整,价格非得硬着陆不可。再比如酒店的房间,也是供给弹性不足,价格下跌,但房间数目不会减少,因此存货调整对价格影响较大。另外一种存货的供应弹性大,价格跌了就供应少一点,价格高了就供应多一点。

房地产的存货,大家一般认为供给弹性不足,房子一旦建起来必须建完,因此普遍认为房地产的存货需要3―5年的消化期。其实,中国房地产的供货弹性与大家所想象的不太一样,比如“两年不开发收回土地”的政策如果坚决执行,必定会减少供给弹性,但目前事实并非如此。

从房地产的开发周期来看,从拿地阶段到规划阶段,从施工阶段再到销售阶段,里面包含了分期的问题、开竣工延时或调整的问题、土地规划的问题,因此,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尤其是新房的供给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一存货概之。

再比如,开发商的现金流确实受到银行贷款的自有资金比例限制,受到施工单位垫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是中国特色,建筑公司如果产能过剩,愿意垫资的人就会多。

此外,房地产存货的供给弹性在不同地区也不一样,有些地区是楼封顶才能卖,有的地区是挖地基就能卖。所以存货问题在各地不是整齐划一的,不能对各地区的存货量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存货调整后的补货

当钱与货稍微平衡之后,存货的“货”本身就需要分析了。有一些货确实是需求摆在那里,比如说全世界的日常消费,这个消费量一般是恒定的,大家总要吃饭,虽然调整一下吃得好或坏,但最基本的粮食、蔬菜、猪肉等差不了多少。中国的外贸为什么不如人家想象得那样损失很大?因为中国的出口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而且成本低,省钱。在存货调整的阶段,大家都紧张,但一旦钱货平衡,必然会补货。目前石油价格开始涨,说明这些基本的东西不可能下降太多,也就是说抹去炒作的那一部分之后,正常需求量是稳定的。就房地产来说,婚房、换房等刚性需求可能会推迟一些,但不会减少,更不可能彻底消失。

要研究货的问题,还需要分析在经过了急剧的存货恐慌、存货调整之后,哪些货该补、哪些不该补。中国的车市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超过美国,非常火爆,说明有些货是需要补的。

目前房地产市场,基础原材料在经过一次存货恐慌和调整后,价格非常低。第一季度全球没有通胀,各央行大量印钞也没有出现通胀,过了恐慌期和急速调整期以后,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宽松。货币政策一旦宽松,比如调整自有资金比例,大家就开始正常运作了,各企业就要找适销对路的产品。所以,这个时候研究适销对路产品、抓住时机补货,就成为一个基本战略。

钱货矛盾的“危”与“机”

恐慌期和调整期结束的标志,就是企业的钱或者能拿到的钱,与资产比例相适应了。这时候再说出货,货可能会有问题了。当然有些公司的货本身就不对,像美国三大汽车厂的存货就比较麻烦;而中国面向大众市场的东西,问题都不是太大,我们绝不能走极端。在市场高涨的时候,大家走了极端,认为市场无限好,借钱拿货;在底部时期也不能走极端。这就是“危”与“机”的对立统一。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央行实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由政府带动投资,4万亿的效果还没有在实体经济中全部显现出来。

房地产企业在这个时候检讨存货问题和理清存货概念,对制订公司的发展规划十分必要。要根据具体的地区和市场情况,决定什么样的货需要补,什么样的货需要卖。如果因为对经济危机的过度恐慌而不敢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是不明智的。在这个阶段讨论是不是反弹抄底并不合适,有点赌博的意思,因为每个人的资产和存货概念不一样,最好不谈这个问题。

第7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关键词:《资本论》;手稿;经济危机理论;整体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4-006-07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对资本运动规律的一种整体分析,具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的整体性结构,但是,过去很多研究者只把《资本论》第三卷的某些有关章节看作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从而得出了经济学没有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的结论。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是贯穿于他的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的。要认识目前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探索应对这些危机的科学方法,有必要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整体性做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整体性的形成和结构

在18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注意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矛盾不断尖锐化和比例不断被破坏的运动中进行。恩格斯在他早期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批驳了当時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否定,他指出:“经济学家用他那绝妙的供求理论来证明‘生产绝不会过多’,但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驳斥他,这种危机就像彗星一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各种比例关系问题,发现资本主义经济“由于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生产一定要经过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等周而复始的更替”。

随着研究的深化,马克思逐步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经济危机的整体性结构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表达了要对社会问题做整体分析的想法。在1840年代后期,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形而上学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時又提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单凭主观臆断的“运动、顺序和時间的逻辑”,根本无法理解这一切客观存在的“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1857年下半年,马克思尝试建立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开始撰写事实上是《资本论》第一部手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他从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的辩证关系研究入手,对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很多问题做出了卓越探索。

在马克思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已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范畴作过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往往缺乏整体性,只从想像的孤立个体出发,或者把这些范畴并列起来,使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变成一个无時间秩序的非历史的过程;或者把这些范畴割裂开来,使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成为各环节互不关联的孤立过程。马克思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客观地看作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以整体视角探讨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他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都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这就改变了经济学思想史上以孤立的个人为研究出发点的传统视角。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以后,马克思又相继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并在这些《资本论》手稿的基础上,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的第一、二版和法文版,写作了关于《资本论》第二卷的许多手稿等等,使《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整体性不断完善。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依据马克思遗稿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最终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经济危机的整体性结构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整体性结构极其珍视。1866年2月20日,当马克思刚刚写完《资本论》初稿的時候,他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亲爱的,你明白,在象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决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

第8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刚才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先生说投资1000万元赚了1亿元,又回到零的时候,基本上是止损了。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没有做到这点,因此更多的钱赔进去了,这样的故事一直到今天还在上演。

每次经济的衰退和繁荣,都会带来大宗商品的下滑和上扬,真正的高手会在别人乐观时抽身离去,在别人恐慌时预感到机会的来临。

人们爱用“赌场”形容期货市场,其实期货市场不是赌场,大宗商品的运行是有规律的。研究期货市场最核心的就是研究价格及其波动,找寻背后的规律。

那么,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波动有什么关系呢?从2001年到2008年,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走了一个超级牛市,2008年7月13日掉头向下,一直到2008年年底,最近才出现一个反弹。

1993年到1999年,期货投资者们基本不研究基本面,那时候赚钱了要及时逃跑,否则就会赔钱。2003年到2004年经过一个过渡,投资者们开始注意把握正确的供求关系,开始关注基本面,而且会从全球角度判断供求关系,这时候期货投资者才开始学会挣钱。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商品有过一个小幅调整。因为在那个阶段,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限制下,货币数量很少,商品下调的幅度也就较小;到70年代商品价格经历了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商品价格有一次快速且大幅度下调的过程,下调以后很快到底部,在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商品又是一个增长的步伐;70年代末第二次经济危机使大宗商品又有一次快速下滑;90年代日本发生经济危机,商品也有一个调整;“9・11”事件爆发后,美联储用宽松货币政策带来全球经济的6年黄金期,使大宗商品进入超级牛市。2008年7月份石油见底,商品持续下滑,2008年9月,美国的雷曼兄弟倒闭,商品加剧下滑。

第9篇: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一、现阶段我国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主义蓝图,是建立在大工业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资源极其丰沛的基础之上。?@种社会主义扬弃了私有财产,从而彻底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从源头上消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内部因素,因而是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的。然而理想毕竟不同于现实,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生产过剩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制度的变革只要不以消灭商品经济为目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就依然存在。

(一)我国依然是商品经济社会

我们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现实的可能性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只要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过剩的危机就随时可能爆发。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但存在着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而且就经济关系本质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借助于信用关系,因而同样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所以,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产物,它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只要处于商品经济社会,无论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或者导致生产过剩或者引发需求旺盛,矛盾的不可调和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二)我国不是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从源头上消灭了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盲目、无序的生产,因而引起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也就不复存在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不平衡性,使我们的经济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且私有制经济将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不广泛地存在于全社会范围内,但毕竟仍在一些行业和部门内小范围长期存在。因而,在我国依然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面向市场,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独立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依靠取得的收入来抵偿用于消费方面的所有支出,并获得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公有制企业逐渐蜕化成尽可能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这时企业的生产首先表现为一种局部劳动,而非社会劳动,因而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只要认为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借助于外延式扩张手段不断膨胀生产规模。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浪费行为。同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体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释放出的新能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微观经济效率,加速了经济发展态势,但由于缺乏宏观统筹和统一指导,其生产往往具有更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甚至有些企业在地方政府设置的隐性壁垒庇护下,有恃无恐地在商品销售市场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这种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后果使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对过度膨胀的生产能力实现有效的挤出,从而为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埋下隐患。

其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造成了国内总体消费需求不旺盛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二元化现状。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对中高档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广大农村居民由于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导致这些中高档耐用品无法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汇集了我国当今较大部分生产业的消费缺口。二是城镇高收入群体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趋于饱和,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两种情况的矛盾运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协调。

(三)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影响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比从前更加密切。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现代科技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因此,我国要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参与到国际经贸活动中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样一来,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经济波动难以避免。

二、我国防范经济波动的根本措施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了世界经济波动的蝴蝶效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我国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条件日趋成熟。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优越性,使我国不惧任何外部挑战,完全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避免或减轻世界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一)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

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的盲目性、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滞后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主体在制定发展决策时难以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保持一致,难以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机构优化,难以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外部不经济问题,因而经济波动也就无法避免。为了避免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我国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刺激方案,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与国家计划相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的研究和制定,科学引导市场要素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只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克服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从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不难发现,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比较弱,投资和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切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才是防止我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稳定器。因此,我们必须要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公平,从而缓解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继续增加社会投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征收和监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缴扣标准,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压力。努力调节过高收入,严格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的分配制度,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二,促进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和实施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和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切实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努力把扩大就业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重要位置上来,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企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还应当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能够广泛吸纳就业人口的中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逐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