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72-02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将数字图书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资源。它通过科学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处理和存储,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满足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 数字图书馆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空间
数字图书馆呈现出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式的状态,它利用存储空间小、信息集中而安全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存储和利用,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信息,使学生在数字图书馆的阅读领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阅读和学习,利用数字图书馆强大的搜索功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实现知识的资源共享和利用。
数字图书馆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中心,它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创设优良的语文学习氛围和环境,在这个数字化平台之上,学生可以无须担心资源缺乏问题,只需要进行自主的、开放式的、个性化的学习。在数字图书馆之中,它包括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对话,从而拓展学习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2 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实践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参与,创建了小学语文师生互动平台 数字图书馆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有利于转变原有的单向教学传输状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借助数字图书馆功能可以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对话与交互。在这个平等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浏览室,实现对小学语文知识的采集和利用,并通过网络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互动式学习。
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促进课程改革 新课改和标准之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突破教材和文本的限制和禁锢,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照本宣科式的固定教学思维和方式,借助于数字图书馆平台,有利于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利用,可不受场地、环境的限制,增加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信息量,学生可通过数字图书馆查阅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资源的主动搜集者和开发利用者,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通过这一平台,方便地通过自主学习和管理的方式,实现与学生团队的合作,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数字化平台,实现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真正展示出丰富的大语文学习观和教学观。
注重与生活的关联,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化解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进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突显出学生的自主阅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行为,唤醒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经验,产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出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兴趣和体悟,从而实现对语文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文本内容之中,不能简单地、表象地对语言进行阅读,而要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和内涵,探索作者深入生活、体悟生活的心境,并在学生将文本阅读与自主生活体验相链接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思维。
数字图书馆可以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利用其强大的数字化检索功能,实现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呈现出开放式的、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情感体验,运用既有的生活化知识,实现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独特解读。
整合数字图书馆资源,实现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阶段。运用探究式的、自主创新式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和整合数字图书馆的语文教学资源,将其融入学生课前预习,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锻炼思维,更好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查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素材,结合课程,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知识要点形成良好的认知,有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情感内容和知识难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突破难点、加深理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体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查找和搜索相关的文章、图片、诗词等资料,这些资料要与济南的趵突泉密切相连,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济南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认识和了解趵突泉中“大泉”和“小泉”的特点,感受和体验趵突泉的美,激发学生的爱美之情。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课外阅读能力 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阔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丰富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思维能力,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电子图书、网络期刊、社会新闻等网络资源。学生的语文阅读通过数字图书馆得以延展和丰富,不局限于任何时间、地点,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数字图书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意要点
要把握好数字图书馆与教师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具有突出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数字图书馆能否有效应用有很大影响。
要把握好数字图书馆与语文教材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应当是语文教材的辅助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注意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辅助作用,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探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数字图书馆整合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构建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素琴.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01.
[2]尚学林.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4(4):6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力度逐渐加大,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从数字故事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数字故事的特点,分析了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希望给有意于将之应用于教学的教师以启发。
关键词:
数字故事;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0引言
数字故事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新的教学方式,在欧美中小学的各个年级中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本研究在借鉴前人对数字故事分析论述和实践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数字故事的内涵
1.1数字故事的概念
数字故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WinslowAtchley)被认为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发起人,他用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成了一部自传体电影,并在公共场合播放,得到了人们的好评[1]。之后数字故事的概念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并受到了许多教育者的关注,并在教育中加以应用。数字故事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声音、视频来讲述故事的,它融合了声音和视觉两大元素,使学生从音画中获取故事内容,并能够得到直观的感受和体会[2]。
1.2数字故事的特点
(1)数字故事具有真实性。数字故事不同于童话故事和民间神话故事,它是基于真实的故事,需要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创作数字故事作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一些知识和相关问题的观点。(2)数字故事具有较强的故事感。故事感就是围绕故事的主题,有效组织信息,并结合语境,有感情的表达出来。人们在一定的背景或内容中去讲述故事,在设计故事情节时,要注意寻找故事的冲突点和感人的地方,并且情节设计要跌宕起伏。(3)数字故事具有多种感知方式。传统故事往往以口头讲述、书面记载或录音等形式流传,缺少感动和震撼的氛围。数字故事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它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使故事的聆听者可从声音和画面中同时获得故事内容,比传统叙述形式更具体、直观,信息量大[3]。(4)数字故事的共享性较高。数字故事是传统故事和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为数字故事爱好者提供了许多交流、学习、共享的平台,数字故事作品的传播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另外,一些Web2.0模式的多媒体工具也支持在线制作和分享数字故事。
1.3数字故事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及优势
(1)教学内容故事化,丰富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数字故事不是简单的“镜像”生活,它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围绕课文主题,通过对现实素材的探究、提炼、概括来完成[4]。由文字、图、声音组成动态的故事,学生在观看数字故事的同时,既会接收到来自视觉的信息,也会接收到来自听觉的信息,视听信息融合后,则可以使故事更加丰满。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字故事创作者的内心,更能体会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2)语文课堂数字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数字故事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相整合,将语文课堂数字化。画面、文字、背景音乐的完美结合,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氛围,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3)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通过数字故事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人文、社会、自我的整体认知。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2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教师运用数字故事辅助教学
教师运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辅助时,需要了解数字故事制作的一般流程,结合语文课文,制作相应的数字故事进行教学。(1)数字故事应用于导入环节。设计数字故事,应充分展示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性格或事物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到将要展现的故事中。这里的数字故事可以是语文教学中整篇的课文,也可以是课文中的一个点、一个自然段或是一个片段。比如:选取初一语文上册中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将数字故事运用到教学的导入环节。在数字故事的开头引出故事的主角狮子和蚊子,再描述寓言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提出疑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同时添加录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数字故事导入环节的理解。这样的导入环节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能很快地进入思考状态。(2)数字故事应用于讲授环节。讲授环节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讲解语文课文时,往往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得到整体感知,为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主旨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准备。如果把数字故事应用到讲授环节时,应该把整个课文作为故事内容进行设计,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把课文展现出来。①运用数字故事进行整体感知。数字故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呈现方式,有效组织信息,把学生较快带入到数字故事创设的课文情景中,达到整体的感知。②运用数字故事渲染气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而数字故事中的背景音乐或解说,更能渲染故事所表达的氛围。③运用数字故事产生情感共鸣。把课文用数字故事的形式展现,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利用生动的图像、声音,将学生吸引到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了较深的初步印象,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初一语文上册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中,将数字故事应用到讲授环节。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为理解重要的句子和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在讲授环节设计数字故事时,把整个课文内容作为故事来进行设计,将学生带入到数字故事创设的课文情景中,达到整体的感知。在讲授课文时,先播放数字故事,把“我”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故事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丰富的视听效果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渲染故事所表达的氛围,让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初步的印象,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结合数字故事中的图片和文字来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或者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故事情节。具体作品如图1所示。(3)数字故事应用于拓展延伸环节。在语文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去学习作者所表达的人文情怀和真正用意。在某些语文教学内容结束后,如寓言故事,就需要拓展延伸环节,将寓言故事含有的寓意联系到生活实际中,理解寓言故事所表达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将寓言故事的联系到生活和自身,从而进行反思,并有所收获一些感悟。所以,在初中语文寓言教学中,数字故事形式的拓展延伸环节是教学所需要的,将生活中的事情与寓言故事情节用数字故事的方式演绎出来相比较,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教学内容内化。
2.2学生制作数字故事进行小组学习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数字故事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针对某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数字故事作品,展开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如:在初一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中,教师在课文讲解之后,让学生制作关于课文内容的数字故事或者围绕课文所表达的“友情可贵、情义无价”叙述一个关于友情的数字故事。具体过程安排参考如下:(1)活动目标。通过数字故事再现课文的画面或者围绕本篇课文表达的主题叙述一个友情的故事,来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对本篇课文“友情可贵、情义无价”有更深的体会。(2)活动一般流程。确定主题,主题可以小组讨论确定或按教师指定。制定计划,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组内讨论选出组长及分配各成员的任务。数字故事制作,各组选择主题,收集图片、背景音乐、编写文字字幕等,最后利用PPT编辑合成。作品展示,学生根据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完善作品。(3)活动总结。将课文制作成数字故事的过程,对于课文内容学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情意的难得。除此之外,学生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锻炼了收集资料能力、合作能力等。
3总结与反思
数字故事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小组学习的好伙伴。本文的研究中,数字故事的制作是由教师或学生来制作的,对教师和学生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能力有更高要求,如: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必须能够使用PPT等软件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编辑合成数字故事,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共同创造数字故事作品的过程中。为了使数字故事与语文课程结合更紧密,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更多的实践和研究,使得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郑江艳.数字故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8.
[3]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00-101.
[4]李雪薇,张筱兰.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要义[J].中小学电教:上,2015(4):32-34.
[5]杨艳艳,杨高云,杨晓哲,等.数字故事的创作、设计及技术实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6):11-13.
[6]魏振英.于数字故事中挥洒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J].中学课程资源,2012(7):21-23.
[7]黎加厚.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6):8-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职高语文 教学 整合
一、教学观念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首要层面
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的整合强调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特别是素质教育观与整合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整合中的学习对象、学习中介、学习材料的角色和功用,必须基于语文学科教育的本质和理念上,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所必需的五种基本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整合的根本基点。
二、教学目标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第二层面
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中,教学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原来教材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更包括职高语文原有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目标有机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两层含义。整合后既包含传统语文的听、说、读、写的知识与能力,又包含信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利用的能力;不仅包括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知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能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了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整合是学生不断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整合后的教学能够比传统教学更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既节省教师“教”的时间,又减轻学生“学”的负担,从而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和创造。
三、教学模式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第三层面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总是会带来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旧有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中,以教师引导为主、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和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将成为整合教学的基本课堂活动方式,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从而为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的情境,从而可以有任务驱动法、探究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集体讲授式、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得教学生动活泼、平等民主,达到主导、主体的统一。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环境可以建立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协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发现学习模式等等。
当然,因学生职业特点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也各不相同。整合后,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一般将具有“情境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的共同特征。
四、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的整合还包括教学资源的整合层面
数字化的资源环境是开展整合的必要前提。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它包括数字音频、数字视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教师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丰富的资源,然后将获得的素材和资源通过删改、重组等,使它们变成适合学习者学习的资源。信息时代里,学生学习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课本,他们可以通过上述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但是,要想获得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也才能保证学习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学才有活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基于“辅助”的概念,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成为学习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发挥学习环境的作用;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与技能的掌握,都可以基于这种包含信息技术要素的环境达到统一和谐地完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引起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让学生转变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这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而这也正是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关键所在。
深层次的改革必定涉及教学结构及其要素的革新。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结构的一个要素(教学媒体),与其他要素重新整合后,必然会带来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在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过程中即教学的整合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革新,这正是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深化教学改革的根本意义。
实践证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对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电化教育研究,2002, (1)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构建了全新的广阔平台,多媒体技术融合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媒体信息为构建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平台和硬件条件。初中语文教学颠覆传统的读、写、记、背、考模式,开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为提升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质量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使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资源充分感受文字描述的场景,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进行语文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得到了充分的刺激,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描述的场景不再仅凭教师的语言描述,而变成了直观的印象,学生更好地理解与直观地学习,学习兴趣得到了满足,学习效果在极深刻的印象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既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又是信息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场景
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图片、影音、功能和情境再现功能,而语文作为用文字描写场景和叙事的科目,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情景再现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叶圣陶描写的苏州园林风景如画、引人入胜,许多学生没有去过苏州园林,凭空想象,难免不解其意。而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苏州园林的图片和影像资料等一一在课堂上呈现,学生必然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在感叹苏州园林的美景和魅力的同时,对作者用文字描述的苏州园林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一步一景也有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比学习,学生深刻体会了用文字描写景色、场景中如何运用文字的准确性和深层含义,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呈现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描写风景、场景、人物的文字表达,能够满足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数字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深情并茂的多媒体情境,其效果远远好于教师通过自身的经验向学生描述、讲解,这对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和学生的带感情朗诵都有极大帮助。例如,在学习竺可桢的名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沙漠中的茫茫沙丘和杳无人烟的场景,加深了学生对沙漠中的直观认识,同时结合文章描写的沙漠中的各种现象,用多媒体视频技术呈现其中场景,将多媒体技术与课文进行有效的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学习效率。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应用,需要教师长期地坚持与积累,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一、农村语文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对于农村初中而言,由于受到多方条件的综合约束,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因素,相对于城市初中的学生而言,在知识视野、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都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学方法、有限教学资源的组织和利用等则直接影响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 教学主体存在问题
在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中,存在两大不良倾向。一部分是老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深谙语文教学中的考试重点,有高效地指导学生应试。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这部分老教师往往很难适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一部分是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敲定不准,虽然在教学媒介、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创新有余,但是很难做到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很难达成高效课堂。
2. 教学方法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求
对于老教师而言,往往习惯于“讲授+问答”的方式,这种语文教学结构模式陈旧,教学过程呆板划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做到教学相长。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过分重视在教法、媒介等层面的创新,忽视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介、教学方法等外在物质的有效嫁接与融合的研究,一味追求没有内容的创新,这也势必会造成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流于形式。
3. 教学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应用
一方面,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等资源在广大农村的普及,农村学生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易获得性都在空前的增强,网络、影视等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极易获得的资源,这为农村初中语文学习资源的拓展提供了物质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教学资源时存在个人偏好,加之教师自身素质原因,网络资源的复杂性对初中农村语文教师对于网络等资源的组织和运用能力提出了考验,很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在相关材料的准备和运用上也难免偏颇;初中生处于求知欲极强的时期,自控能力较差,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运用网络资源等进行语文学习时则不能正确把握方向,导致很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随意性很大。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双主体的教学相长等来提高初中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将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对于老教师而言,要转变应试教育背景下“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起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由原来的知识单向灌输形成教学的双向互动。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要注意“过犹不及”,在创新方面,要将外在形式的创新与教学内容的需求做到有机相融,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还有优化教学结构,精编训练程序,提高课堂效率。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要提高对信息的整合运用能力。在运用影视、网络等信息资源时,要充分了解农村初中学校的校情和学情,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奇,旁征博引,不知所云。
其次,要提高对先进教法的应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除了教学观念有所创新之外,教学方法也有多创新,课堂教学已经由教师的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很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被逐渐导入课堂,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导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应用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对先进教法应用能力的增强更多地是要靠教师的实践与反思。
最后,要提高对资源的借鉴应用能力。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巧借优秀资源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应尽快加强在资源应用方面的能力。对于农村语文教师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能借助的语文教学资源丰富,例如经典作品、媒体资源、(音)视频简介、课件资源、精品报刊等。针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的现状,根据教学的需要,除教材资源外,将不同渠道的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巧妙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把课堂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3. 增强双主体的教学相长
要改变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主体”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也正是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能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好的语文课,应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为每个学生多提供充分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做到双向沟通与互动。同时,“提问”不再是教师的专属权利,语文教学应体现学生的自主发问,引导并激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整合
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平台随之出现。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学,鼓励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传统,并积极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这就需要教师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加大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
1.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初中语文不是逻辑自然学科,而是人文学科。它对于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及知识积累程度要求很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将目光集中在书本学习上,否则只能学到表面,而无法得到深入提高。这就需要学生将目光拓展到信息网络平台,开阔自己的语文眼界,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2.基于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一般是十三岁至十五岁,他们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活泼好动依然是他们的天性。而传统枯燥的书本式语文教学,很难长时间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数值模拟和信息仿真特点,可以将抽象枯燥的事物通过仿真进行形象化、直观化。通过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对感官、视听、思维等全面的进行信息技术仿真刺激,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1.创设校园网
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创建网络平台,将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及名师课堂分模块上传。创建学习专区、讨论专区、分享专区等多维度立体框架学习模式。课文的重难点、复习目标也可以上传到学习专区。而关于学习后的总结,可以上传到讨论专区及分享专区。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强同学之间友谊。
2.基于数字图书馆,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要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一般规定阅读量在200万字以上。但是很多学校的中学生阅读量远远小于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中学生年龄还小,对枯燥的文字阅读难以提起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新型教学辅助手段,来刺激学生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数字图书馆,然后每一个学生创建一个登录账号。在新课内容展开前,教师搜集相关资料,设置教学内容,然后上传到班级图书馆,让学生登录账号查看。海量的资料可以很好地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量。而后在课堂中要针对上传的资料信息进行班级小组讨论,使学生去主动地阅读资料,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
3.基于网络平台,强化专题讨论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很高。很多题目往往没有定性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创建讨论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大胆设想。例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教师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可以创建专题讨论。讨论的主题就是围绕“克隆技术的利弊”。然后基于信息网络平台,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然后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在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利弊时,便会主动地去搜寻资料以强化自己的论据。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及交际能力就会得到飞快提升。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鼓励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三、总结
综上可知,在当前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地整合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创建数字图书馆、专题讨论、校园交流平台等策略。强化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效果甚好。
参考文献:
[1]李 涛.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学周刊,2012(02).
[2]王雅静.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语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77-02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以及"牵牛式"的"满堂问"的教学方式,教师"苦心孤诣",学生却不能"心领神会"。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导致教育目标的单一性、教育对象的片面发展、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教育教学方法的死板僵化。语文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语文教学无效或者低效。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录像等的组合并用计算机和数字通讯网络来处理、控制对媒体信息的存贮传输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若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将能构建成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与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教师-媒体-学生"课堂模式从而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学习。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见普遍,尤其是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因为职高生基础差,学习兴趣都不高,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借助都没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有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么怎样才能让多媒体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地运用呢?这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一下。
2.研究目标
2.1正确认识多媒体在职高教学中的地位。
2.2寻求正确有效的使用多媒体的途径和方法。
2.3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手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会说呢过的全面发展。
3.研究内容
3.1了解目前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1)简单地把多媒体技术作为黑板的代替品。(2)多媒体课件形式过于花哨,杂而不精。(3)重视人机对话,而忽视了师生对话。(4)单一性的答案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变得简单单一。(5)教师制作的课件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6)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恰当运用是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乏。
3.2了解职高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职高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高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不同,它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突出实用性、搞好实践性教学、教学体现专业特色。
目前教学的具体情况是:在重视"职业性"、"专业性"的前提下,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表现在:(1)注重字词句的训练。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试行)》,职高学生要熟练认读3500个字。改变学生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的情况,大抓字、词、句的基础知识训练;(2)强化普通话的训练。面对大多不认拼音的职高生,只得从《汉语拼音方案》入手,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3)注重口语表达训练。根据职高生就业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复杂社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使之能达到据理力争,摆脱在特定环境下欲说还休的尴尬,不是为一项明智之举。(4)注重日常应用文的教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强化应用文的模拟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把我日常应用文的结构和书写方式。抓应用文写作,是因为应用文写作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专业性特别强而又非常讲究实用的学科,是职高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
3.3寻求正确有效的使用多媒体的途径和方法。职高语文教学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只能借助多媒体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借助多媒体不是随便放几张美丽的图片、一首优美的音乐就完事了而是必须让他们在愉悦中有所收获,尤其是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要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授课时牢牢抓住职高语文教学的三个特殊性,成功实现自己的语文教学。
4.研究方法
4.1调查法:充分了解当前多媒体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情况。
4.2个案法:有个案研究中的个性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用以指导研究。
4.3行动研究法:采取这种研究法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行动:行动研究是不断的行动要从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从一系列的行动中逐渐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逐渐改善原有状况。(2)合作:行动性研究常称为合作性的行动。他要求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共同研究特别是本学校的人共同研究。有时也可可以要求其他人员共同研究。家长、学生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可以是合作研究的对象。(3)弹性:行动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一切预定的计划均可以改变。在行动研究重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可能,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死板地坚持原计划不变是有害的。(4)不断考核和检讨:行动研究要利用多种方法与工具,不断考察工作的结果,搜集各种情况改善的证据,测量研究对象发展的程度。
在每一个行动之后,都要予以考核和检讨,以便随时修正行动,促成问题的妥善解决。
5.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讨论制定研究方案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并进行论证;
实施阶段:制定实施计划及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总结阶段:撰写、总结研究结果
6.成果显现
研究的目标主要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后动得到改善。在研究结束时,形成有质量的论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电子白板;作用;对策
G633.3
电子白板由普通白板发展而来,它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实现无纸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极具时展特征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的过程中,电子白板能蛴行У乜朔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不足,电子白板本身所具有的便捷性和强大功能,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将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会极大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般而言,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诚然,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相比较电子白板而言,多媒体多付教学似乎又显得相对落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可以弥补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不足。在这里,我们首先看看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1、注解、编辑功能。电子白板的一大优势在于编辑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编辑可以不受限制,教师可以随时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素材进行灵活地编辑、展示和控制。2、存储和回放功能。和普通的白板不同,电子白板具有存储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写在白板上的一些文字、图画或者其他资料,都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储存起来,并且可以输入电脑,成为学生复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这种记忆功能,是很多教学资源不可比拟的。此外,电子白板还具有绘图功能、放大、探照灯等功能。只是这些功能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用得不多,在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而述。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这种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在教学中的运用,本身就是一个焦点。很多学生在教学中,会被这些高技术的产品吸引住,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电子白板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记忆功能,有助于让教师在教学之余,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这种记忆功能,还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今后的复习奠定基础。
二、电子白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子白板是高科技的产品,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实用性。只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产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与运用。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电子白板的普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对于一些有专项资金支持的学校,电子白板已经被广泛运用。在这里,笔者不再阐述电子白板是否普及的问题,只是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分析电子白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利用电子白板,攻克重点和难点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很多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个问题。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更显著,具有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动画等教学功能,能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一课,一些教师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课本插图感悟山市,从而理解“山市”这一抽象的概念。而由于学生从没见过山市,更不知道山市有何特点,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添加了“山中蜃景”和“海市蜃楼”的优美图片。学生质疑提出什么是“山市”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从资源库中适时地拖出一幅优美的图片及对图片的解说词,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欣赏中,学生明白了“山市”是光的折射的一种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有效地结合Flas,利用Flas动态地展现“山市”的神秘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利用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如《〈论语〉十则》。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个章节的内容时,往往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现象,甚至会有学生出现对文言文的抵触和反抗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利用电子白板资源库强大的这个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的有关资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添加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每涉及一个问题就可以到资料库中去寻找学生自己传送的资料。这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对课文的内容、作者资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学生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有的提供了《百家讲坛》对《论语》的评价; 有的查找了名句的含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还有的甚至找到了孔子的祖籍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朝着高效课堂迈出了一大步。
3.利用电子白板,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而在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进行课堂教学,将会极大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运用电子白板,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具有很大的优势。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一、能够促进教学的目标实现
学习语文对许多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语文中的字词、文言、诗词等相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晦涩,不易理解、记忆。在语文教学中,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是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当今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现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也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快乐学习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选用的动画短片,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小学语文课堂上选用的动画短片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一些课文中所饱含的情感,教师如果讲不出来,就不能达到特定的情感目标。而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情感要靠教师去感染、去熏陶;要靠自己去体验、感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时候选用一些素材先关的情感丰富的动画短片,在动画片里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基本表情,姿势,场景位置、情感等等信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有效地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如小学一年级课本中小马过河的故事就比较的有教育意义,教师就可以把小马过河这个动画短片播放给学生看,短片内容情节简单,而且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在播完短片之后可以借机询问学生有关的问题,以及看过之后的感想,再进一步对学生展开教育。
二、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对语文学习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小学生对语文兴趣不高,逼迫式学习,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等现象。而动画片中各种角色基本都是儿童化了的,其语言表达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孩子的思维发展是平行的,孩子容易模仿容易学。同时,动画片中的语言规范、谈吐文明,易于模仿、复述,自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不能再是一本书,一本教案,一个黑板这样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动画短片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个多媒体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选用应该选择那些有趣生动、画面清晰流畅的动画片。
三、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其他各个学科的基础,更是一门与生活、家庭、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它的教学宗旨不在于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塑造完美的人格,让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中承载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崭新的途径,使有限的课堂变为无限的知识空间。
动画片就其人文性的来说,它所倡导的反映了人类主流文化的一方面,它对学生的人文性熏陶也是不言而喻的。人们有了好故事的点子后,就可以将它绘制成故事版动画。动画片通过动感的画面,有趣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动画片中的言语谈吐、接人待物等把学生带入不同的情景当中,他们可以看到山水花树、鱼虫鸟兽、阴晴雨雪,以及各种角色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的对话,这些无疑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