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第1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自己的独特造园形式在世界的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造景手法,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

1、多样的古典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抑景、透景、添景、夹景等九种之多。

2、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有堆山与叠石、理水、植物配置、建筑小品布局。

(1)堆山与叠石

堆山叠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因此得名为“假山”。假山,是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石可以做主景,也可以和水景、植被配合组景。也可以作为“障景”、“分景”的用途。造景中喜欢做一些又险又奇怪的形态,使石头和石头之间形成涧、沟、洞等多种形态。

(2)理水

水景作为古典园林中的主景之一,水景在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方法有三种:

1)掩:用建筑和植物绿化,对弯曲的池岸进行掩映。2)隔:有的筑堤横跨在水面上,有的架石板类的小桥,有的放置汀步,这样来增加景的深度和空间的层次,使水面有幽深的感觉。3)破:当水面很小的时侯,像清泉、小池,可以用乱石来作岸,并搭配珠子、藤草等,那么虽只是一洼小小的水池,也令人有深邃的感觉。

(3)植物配置

植物是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选择一讲究姿态的美;二讲色彩美;三讲气味香。植物又常常和园的主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系。像竹子就象征人品的清逸、气节的高尚,松柏象征坚强,莲花自古就象征高洁,牡丹、桂花等象征荣华富贵等。

(4)建筑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建筑已经被园林化,园林中的建筑物常常当作景点来做处理,既可以当做景观,又可以用来观赏景色。

二、古典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中的应用

1、古典造景手法的借鉴

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多。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现代的矮墙、孔洞、玻璃、水景和植物等小元素的遮挡、封闭和透明、半透明的效果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2、古典建筑小品的应用

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中,亭、廊、桥这些传统建筑小品的使用频率较高,门窗洞口,花窗这些造景工具也使用颇多。

3、传统植被的应用

植物作为居住区中景观构成的重要部分,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来表达,也是体现思想意境是另一种方式。在现代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所设计的景观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植物搭配,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体现不同的景观寓意。

4、传统造园材料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黛瓦、青砖、石头、粉墙、木材等材料。在使用传统造园材料时首先要赋予传统材料新的使用手法,赋予新意;其次要把传统材料和新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达到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

5、传统游路处理手法的运用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从平面上应追求“曲径通幽”,讲究景观路径蜿蜒曲折所产生的幽远意境,从空间上应追求“高低错落”,讲究景观路径的地形起伏来增添自然情趣。

6、传统符号的应用

我国传统符号有很多,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镶刻于在大门、地面铺装、廊架上、景墙上;或者以雕塑小品的样式来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7、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是借鉴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内涵部分。现代居住区景观的风格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意境”二字。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在注重舒适、生态和开放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体现中国文化的韵味,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居住区的文化品位。

三、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居住区内的有的硬质铺装过多,没有考虑到功能的需求,使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减少。有的小区为了气势和美观,设置大量不需要的设施,忽略了成本的计算,浪费现象严重。

2、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很多景观设计没有和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自然景观被破坏,人造景观又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极不协调。

3、近几年来,很难发现有特色的居住区,感觉每走进一个小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居住区景观设计模仿、抄袭严重,没有特色。

4、现代的居住区设计还存在一个问题,很多的建设者和设计者一味的强调经济效益,整个居住区景观设计品味低下,没有文化内涵。

四、现代居住区的发展趋势

居住区的设计多种多样,好的设计不止有好的景观,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居住区。该小区的设计风格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为主题,将其融入现代的空间构成元素,协奏山水人文雅居,生活其中,可游可品。

1、古典意境与植被的应用

该小区设计在“琴、棋、书、画”四园中搭配春夏秋冬的标志性植被,增加小区的意境。如“琴”园与夏天相结合,种植荷花,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之意。“棋”园与春天相结合,种植“岁寒三友”里的竹来搭配,取其“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之意。“书”园与秋天相结合,种植被誉为“花中隐士”的,取其“傲霜清高,高风亮节”之意。“画”园与冬天相结合,搭配“花中四君子”中的梅花,取其“高洁、傲骨、坚强不屈”之意。

2、传统造景手法的应用

该小区的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框景、漏景、障景等传统的造景手法,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做到步移景异。例如在 “棋”园中,设计了中国古典建筑小品的“月洞门”,在其后种植大片竹林,形成“框景”。在中心景观区设有长廊与景墙,在景墙上开设花窗,使墙面发生变化,也方便观景,形成“漏景”的效果。另外还设有假山及小地形,为了达到“障景”的效果,增加趣味。

3、传统造园材料及建筑小品的应用

在该小区的造景材料的选择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青砖、石头、粉墙、木材等。游园小路多用青石板,鹅卵石,及颜色古朴的碎拼,以达到古典的韵味,对亲水平台及亭、廊、桥的材质,多选用木材,使其达到天然的感受。该小区的景观建筑小品多样,有常用亭、廊、桥,门窗洞口和花窗等,使其形式多样景观丰富。

该小区设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人性化,生态化的处理,使之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人居住,有特色,有文化,有品味的现代小区。

近几年,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开发商和小区居民的重视,在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传统造景手法将重新受重视

中国的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学习,推崇。近几年的居住区设计,为了体现意境与文化气息,园林中的传统造景手法被广泛借鉴,也适合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环境设计,在今后的设计中也会被重视。

2、人性化、多样化的景观设计

现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处理,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的需求,营造休闲舒适的景观,创造适合人居住的生活环境。而且,由于现在的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居民的喜好以及居住的文化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将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不再单纯的追求大片的中央绿地,而是更加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让本原的自然景观资源充分的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丰富,博大精深,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现代的住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元化的风格,但最终的景观设计的表现是以人的不同需求和时代的特征为基础的,要实现它们就需要景观设计师们不断的对古典造园艺术的精华进行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古代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张莉莉,刘雁琳,苏允桥.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创造之艺术手法深浅[J].设计与教育,2007:216―218

第2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志写意”之说,寄情于山水,陶冶情操,更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终身追求。可以说,中国古人无论是对山水的描绘还是对山水的再创造,都是一种性情的陶冶,都是自身追求山水、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的寄托,都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乐趣。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山水写意,寄情于景,这一点和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中国历史上画论、园论是混为一体的,很多绘画家也是古典园林的设计者,其在绘画中的写意、构图等元素均体现在园林的创作中。基于以上所述,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园林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1)意境的相通

在山水绘画中,可以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来创造出画面独特的意境,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又很容易引人入境,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则可以通过山水、植物等空间缔造手法,营造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2)崇尚自然

两者都体现出自由、不受约束的自然理念,无论是对山水的描画,还是对山水的创造,都体现出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很难在山水绘画以及古典园林中感受到有异于自然的违和感,整体都表现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尊重自然”的创作和设计理念。

2当代园林设计对古典园林设计的承接

当代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设计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当代园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具体表现如下:

(1)布局结构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继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移步换景的结构布局,以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有限的空间内赋予景观多层次的变化,在表现出重点景观的前提下,采用“峰回路转”的处理手法,完美体现整体的园林景观。

(2)情景交融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一样,都注重“意境”的运用。现代园林设计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新材料将山水加以更高程度的提炼,抛去刻意的模仿,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以及心理寄托,如放松心情、缓解生活压力、追求自然等情趣追求,不仅高度融合了建筑、美学、文化等,更是加入了设计师个性化的思想追求,以抒发人们心中的真实情感。

(3)自然观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同样重视自然规律、崇尚自然,并将生态自然的理念融入到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在考虑生态适应性的同时,重视对空间格局以及过程的控制,不仅体现着自然资源的价值,更是融合了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3传统山水绘画对当代园林设计的美学影响

传统山水绘画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美学影响,并结合时代特征,呈现出现代园林的美学特征,具体如下:

(1)传统山水绘画和古典园林都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珍品

其艺术设计手法和美学内涵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来讲,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代园林的发展不仅要求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出发,亦要实现自然美和人工再造美的完美结合。在当代园林美化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而美化作为一项功能,应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环境、自然生态成为一个完美的有机组合,体现综合美。

(2)纵观中国大家的山水画

可以得知,没有哪两幅画是完全一样的,既表现在立意的不同,又表现在绘画构图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所描绘山水的特色所在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不同。体现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就在于现代园林的设计应突出体现特色化,因地制宜,做到与当地文化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园林设计的空间布局中,一方面要结合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文化内涵、民族特色等进行构造,再者在山水的布局缔造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建筑特点、色彩等空间布局手法,如江南园林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传统设计手法等,设计出集生态、文化、使用为一体的艺术园林,体现特色美。

(3)在当代园林的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对新科技、新材料的应用

如音乐喷泉等塑造园林的动态景观,为园林营造出勃勃生机的景观画面,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建筑材料的质感、轻盈性、色彩美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从而极大的提高现代园林的观赏效果,体现现代园林设计的灵动美。

4结语

第3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现代园林 意境 营造

园林意境营造的是一个充满暇思的空间,由营造出的景观和与其能产生互动的观赏者,以及两者所产生的氛围所构成。这个意境并不是时时都存在,却因人而异,他与人的情感,四时不同的情景以及相关作用下的环境元素密切相关,这种由若干元素所构成的,又确实能营造并引发人共鸣的景观氛围,称之为意境。园林意境的创造是人们渴望寄情于山水的产物,于是园林意境的发展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并赋予艺术内涵,通过各种艺术意境的融合与升华,使得有限的景观空间向无限的人类精神世界延伸[1]。

1、 各种营造手法体现的园林景观意境

1.1模山范水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既是作为一种物质财富,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享受和居住上的享乐,又是作为一种艺术的综合体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追求幽美的自然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野趣的目的。它把建筑、山水、植物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融合为一个整体,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景色,并经过人为的加工,提炼和创造,把自然美和人工美进行艺术的重构,形成“ 可望,可行,可游,可居” 的艺术环境,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以达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艺术境界。因此,“ 一勺带水,一拳带山” ,“ 模山范水” 等造园手法,“ 一池三山” 等布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直接模拟自然的造园意境。

1.2空间划分与承接

划分空间的手法,是巧妙地利用地形、树木花卉、景墙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部分,使得各个部分既都有自己的意境特色,又能突出这一区域所要营造的意境特色。

园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常运用对比、相似、重复的手法,进行景点的起、承、开、合的承接,并运用巧于因借与相互辉映和烘托的手法与主题意境相呼应,这其中蕴涵和所要表达的许多意境,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和园林中的空间布局交融在一起的,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

1.3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应用

好的园林建筑和小品,必然与山池、花木协调,其体形、色彩、大小位置均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长廊云墙、曲廊漏窗,使之巧妙而和谐的安排,层次丰富、 主次分明,起到构成园景的作用。

园林建筑小品的造型非常丰富多彩,不仅能够起到“ 点景” 与“ 引景” 的作用,而且能够综合运用意境营造的各种手法,综合和聚合园林景观意境和神韵。如中国园林中的桥,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创造出了很多的名胜美景,甚至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再如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形式各异的漏窗,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妙用“ 漏” 景,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 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2]。

2、营造现代园林意境的策略

2.1领悟古典园林深蕴,加深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

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是对于古典园林意境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在实际对于古典园林的考查过程之中,常常可以发现,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过程之中,往往透漏出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与追求。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领悟古典园林的深蕴将大大的增加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同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将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领悟,这样将大大的促进我国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作为现代园林设计与实践工本人,应当加强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的学习,这样才有利于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与追求所在,进而将其精髓简单明了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2.2充分领悟与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的内在含义

在园林设计实践过程之中,发现对于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一方面在对于古典园林的考查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园林构建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表现在具体的园林设计之中,则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花草树木“形”与“神”的结合。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之中,对于意境的营造其中很大一部分即是通过对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而实现的。进而在游人视觉、嗅觉等感官上进行积极刺激。充分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的内在含义将对于意境的提升以及园林构建的成本的降低将有很大意义。我国现代园林的构建通常的作法是以原有的或者是历史上的景观为基本依托进行更为深入的开发与保护。如果能够合理的将花草树木进行配置,将常常会形成古典与现实的综合体,这样往往比那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所谓的“意境开发”,更为直接与简洁。

2.3现代园林意境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园林设计人员的能动性

现代园林意境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园林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将人们的能动性积极的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够使现代园林在设计、施工以及后续服务过程之中更好的为现代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便利。在一些较为具体的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之中,可以充分的注重到园林景观的某些较为突出的特征,使游人充分到体会到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例如,对于古代的一些传说、故事等等,园林设计人员应当能够进行深入的解析,同时,可以通过对于某些景观的较为夸张的设计或者塑造进而更好的加以表现。这主要体现于现代园林意境开发的创新性。同样的地砖,在不同的排列铺设下却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同样的花木在不同的景观映射下却有着不同的新意。同时在具体的园林设计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现代园林设计,但是对于古典园林经验的学习与把握将会更好的促进现代园林意境的深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园林设计人员发挥能动性的结果。

3、结语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提出了很多关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要发扬中国园林传统,努力将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引向现代城市建设。因此,研究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第4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美学; 现代园林; 设计

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营造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构造;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到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造园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故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以小见大、一步一景的艺术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这些方法既可以作为造景手法,也可作为观赏法则。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表现形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国园林恰是利用了山石、植物、建筑,因地制宜,对大自然之美进行再现,体现了一种怡然、闲适的自然之美。中国园林也追崇“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髓的美学范畴。园林中的意境美讲究“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正如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谈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这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所以,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所在。

3 在继承中发展中国现代园林

3.1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思维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追求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恰恰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破坏自然环境是独特的手法,强加线条于其中,大搬西方“一览无遗”的园林风格。其实,现代园林设计应从古典园林的造园观念出发,在提倡生态学、自然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上建造园林的观念,可以善意地去改变和重塑自然界。设计师要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溶于大自然,尊重自然才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法则。另外,在设计时应充分去分析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认真校正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合理性,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3.2 抱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虽是人为,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科学性。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但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正如《淮南子・本经训》上“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典故,指出发展经济以不能破坏山林、水体等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所以,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园林设计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

3.3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意境

第5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传承;发展;现代景观设计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深远,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造园活动,先秦时期出现供帝王眺望和游玩的“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供帝王狩猎享乐的“囿”,这一时期出现了古典园林的最初形式,经过隋唐的发展期,到宋朝时,已经臻于成熟,最终形成了三大古典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经过圃――囿――园3个阶段的逐渐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形成了都市的区域化现代景观设计。

2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精神需求:园林中设计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院、美人靠等为了满足休憩、观赏等物质需求;园林意境上营造的自然、淡泊等主题满足其精神需求。中国古代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为本,将自然山水作为创作源泉,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人类与大自然是互惠共融、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膨胀,现代工业化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取之自然,建筑只是古典园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典园林着重渲染自然环境的美,“虽为人作,宛自天工”。

3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3.1 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选址的地理位置因素,以小见大,从整体出置景点。

3.2 水体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利用水景,以静水为主,主要表现水的静态之美,将人工之美融入自然之美当中,两者恰如其分,相得益彰;虽以静水为主,但也追求动静结合,利用溪流、瀑布、涌泉等将水体的自然动态之美营造于园林之中,大面积的水体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延伸感,形成大空间尺度感,水体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通过掩、隔、破3种方法运用水体。

3.3 曲折迂回、曲径通幽的人工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人工环境的营造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形成曲径通幽的园林布局,通过对内部空间进行隔断和划分,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产生了巧妙的园林布局,极大地调动了游览者的想象,使中国古典园林“取之自然,而高于自然”。

3.4 一步一景,移步于景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有处处皆景,移步于景,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苏州退思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移景手法的实例,退思园集结了清代园林的优势,园内的景观相互渗透,既可单独形成景色,也可以与其他景观形成景色,园内景观看似独立,其实与其他景观形成整体,形成移步于景的妙趣。

3.5 园林中植物的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上主要看重植物的品格,注重植物的“韵味”,能够营造深远的意境,如有君子气节的竹、具有高洁情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坚贞不渝迎风雪绽放的梅、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等,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生命力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形态、色彩各不相同,同时也能产生园林景观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变化代表着四季的更替、生命的延续,是大自然最珍贵的回馈。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配置最关键在于植物的配置能与园林中的建筑、水体、山石等形成统一的整体,构成和谐的园林意境之美。

4 现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代景观设计往往忽略以小见大、因地制宜的原则,盲目的追求新颖独特,造成景观设计的比例失调,使其尺度过大或过小,违背居民使用的需求;现代景观设计缺乏文化底蕴,设计思想过于苍白,设计者往往是为了建造景观而进行景观设计,没有形成景观设计思想,使设计出来的景观缺少文化内涵,不利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推进。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空间的比例尺度适宜,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变化相宜,利于相互空间的穿插、渗透,而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感薄弱,过于平面化,往往造成了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游览者产生距离感;现代景观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联系薄弱,往往形成孤立的人工景观,现代景观设计为了寻求视线上的最佳、周边环境的最适宜,往往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更可能形成景观污点。

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仍处于发展阶段,可供其直接继承的优秀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十分匮乏的,更没有深刻地认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缺少自己特色。

第6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园林意境;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

1 前言

中国园林设计历史悠久,园林意境营造出的景观和与其能产生互动的观赏者,以及两者所产生的氛围所构成,是园林意境的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带给人的一种惬意和舒适。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地说,意即是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是客观的生活、景物。本文就现代住宅中园林意境的设计进行探讨。

2 园林意境概述

2.1 关于园林意境

我国园林的发展可以说是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主要是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园林的深远意境,实现情与景的统一,意与象的统一,进而形成意境。因此,我国园林自古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美称。园林意境的发展,源于我国传统文艺思潮方向的转变即开始崇尚自然。

2.2 我国传统文化对园林意境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形成导致了我国人的艺术心境转向与自然的融合,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的园林设计开始把建筑、山水、植物等有意识的融为一体(图一),基本上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模仿自然美景,然后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提炼,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创造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尽乎“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道教最初发展以老子的“道”为最高范畴,经庄子的继承发展形成了“道法自然”即“无为”思想;认为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原因就在于它充分的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古典园林开始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再到对潜于自然之中“道”与“理”的探求,形成了以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

图一 建筑、山水、植物融为一体

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禅宗美学兴起于中唐时期,禅宗思想的引入,成功的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了“意境”。

3 住宅空间意境美的营造方式

3.1 住宅空间意境美的营造方式

3.1.1 光影的运用,增加韵律

因为光线的存在,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了人们的视线及心灵。住宅中的光线来源于人工光和自然光,在住宅意境的营造中可根据空间功能的划分,合理地安排自然及人工光源,通过光与影的微妙变化营造空间氛围。

3.1.2 绿色植物的引入,为住宅增辉

由于城市人口的激增,人均可享用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6.5m2,随着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增强,对自然的渴望度越来越高,住宅空间增绿是一种发展趋势。因为现代住宅空间通透性的增强,室内外环境的关系联系紧密,通过窗户或者室内镜面折射等手段可将室外的园景引入到室内,为住宅增辉。

3.1.3 因地制宜,突显人文气息

人类主观的意识能动催化了各种相应文化的投射及表现,大到国家、小到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脉络,住宅也会因为气候的差异在构造、朝向及空间分布上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地将区域特色文化注入到室内,增强了空间文化气息。

3.2 营造手法体现的园林景观意境

3.2.1 模山范水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既是作为一种物质财富,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享受和居住上的享乐,又是作为一种艺术的综合体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追求幽美的自然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野趣的目的。它把建筑、山水、植物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融合为一个整体,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景色,并经过人为的加工,提炼和创造,把自然美和人工美进行艺术的重构,形成“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艺术环境,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因此,“一勺带水,一拳带山”,“模山范水”等造园手法,“一池三山”等布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直接模拟自然的造园意境。

3.2.2 空间划分与承接

划分空间的手法,是巧妙地利用地形、树木花卉、景墙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部分,使得各个部分既都有自己的意境特色,又能突出这一区域所要营造的意境特色。

4 营造现代园林意境的策略

4.1 领悟古典园林深蕴,加深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

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是对于古典园林意境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在实际对于古典园林的考查过程之中,常常可以发现,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过程之中,往往透漏出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与追求。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领悟古典园林的深蕴将大大的增加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同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将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领悟,这样将大大的促进我国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

4.2 充分领悟与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的内在含义

在园林设计实践过程之中,发现对于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一方面在对于古典园林的考查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园林构建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表现在具体的园林设计之中,则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花草树木“形”与“神”的结合。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之中,对于意境的营造其中很大一部分即是通过对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而实现的。进而在游人视觉、嗅觉等感官上进行积极刺激。充分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的内在含义将对于意境的提升以及园林构建的成本的降低将有很大意义。

4.3 现代园林意境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园林设计人员的能动性

现代园林意境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园林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将人们的能动性积极的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够使现代园林在设计、施工以及后续服务过程之中更好的为现代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便利。在一些较为具体的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之中,可以充分的注重到园林景观的某些较为突出的特征,使游人充分到体会到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例如,对于古代的一些传说、故事等等,园林设计人员应当能够进行深入的解析,同时,可以通过对于某些景观的较为夸张的设计或者塑造进而更好的加以表现。这主要体现于现代园林意境开发的创新性。同样的地砖,在不同的排列铺设下却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同样的花木在不同的景观映射下却有着不同的新意。

5 结束语

中国园林的意境设计应顺应自然,表现自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借鉴,营造出一种人与空间相融的意境美,将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引向现代住宅建设,因此,研究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蔡蕾.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J].建筑界,2013.

第7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差异;造园手法

园林设计艺术是一门听起来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门类,因为在规划设计园林时不论规模的大小,每一处园林景观里面都要将山、水、植物、建筑和道路等等要素在不同的美学影响之下进行有机结合,涉及建筑学、植物学、景观设计与哲学等多个领域。园林艺术不仅仅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也是造园者在陆地上设计建造的理想之地,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寄托。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两大类的园林景观类型: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式再现自然山水式古典园林,另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规整式几何古典园林。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之中,中西方的古典园林由于所经历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园林风格。

1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1.1园林风格的比较

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私家园林都极其强调自然山水的重要性,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会尽量依附于当地情况,尽可能再现“自然山水”的模样,例如颐和园就是仿照西湖的风景在本身已有的地形上进行设计的,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别开生面之处,“自然美”就是当时人们所为之追捧的审美最高标准。根据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的分析,他曾经提出过中国古典园林有4个特点:①本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蕴涵。[1]在中国众多古典园林中,我们能看到造园者做到了“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在有限的狭小空间内将无限的自然山水的意境表达出来,让游览者所到之地都能感受到一种自然美,园子虽然小巧,但却做到了小中见大。以颐和园为例,园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为设计,但却做到了和江南水景如出一辙,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艺术追求,让观赏者在北方也能亲眼欣赏到南方的自然景色。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自然韵味的“意境美”,造园者将一座座中国古典园林打造为一幅又一幅的中国自然山水水墨画,使得人与自然发生联系,产生共鸣。与中国的古典园林相比,西方的园林设计则是截然不同的,园中几乎看不到丝毫自然的痕迹,因为西方人自古就崇尚“形式美”,认为自然生长的事物不够完美,只有在人类的加工之后才称得上美丽,并且艺术家们将这种形式美运用在了各个领域之中,所以在西方的园林中,本应该是自由生长的花、草、树木都有着明显的人为印记,都被统一修剪为各式的形状。观光者在进入每一处西方的园林中,都能够清楚地见识到整齐划一的人工设计。以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为例,一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园艺师修剪整齐的灌木与乔木,紧接着由有秩序的植物方阵所构成的迷宫花园,甚至连草坪的设计都是方方正正的各种几何形状,园林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地展现了西方人的“人为改造自然”。

1.2总体布局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在一座园林中尤为突出的景观主体是什么,景观小品和主景虽为一体,但是主景决定了整个园林的基调与意境,也是园林的灵魂所在。在中国的众多古典园林中,主景当然是自然山水,那么造园者在设计总体布局时自然而然会将山水这一要素构思在整个景观画面的主要位置,用其他的花、草和建筑来衬托山水,烘托氛围。这也与当时的人们喜爱“自然美”有很大关系,园林毕竟是一个属于人为设计的独立环境,但是要在这种环境下凸显“自然美”,造园者就必须将“人工美”融入进“自然美”之中,这也就是为何我国有着数量不少的园林都是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拥有极佳的观赏感受。在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二都是山与水,而建筑只占一小部分的比重。以景明楼为例,它所在的位置属于颐和园的偏南边,而建筑群落是在北边,为何景明楼建造在此处呢?在颐和园的布局图中不难看出,景明楼邻近昆明湖与养水湖,从西堤走到景明楼的路上不仅可以欣赏颐和园壮丽景观的全貌,还可以享受从昆明湖阵阵吹来的凉风。在颐和园的设计中能够发现,造园者在整体和细节方面都时刻遵循了“山水为主,建筑为从”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在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往往是主景,其余的景观都是依附于建筑所设计。以法国凡尔赛宫花园为例,在园林的平面图中就能看出,所有的花坛、水池、绿植、喷泉、道路、雕塑等都是根据园林的中轴线分割进行对称设计的,整条中轴线长达3km,而在这条中轴线的最高处或者中心点都是会坐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凡尔赛宫正是如此。凡尔赛宫宫殿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它的造型庄重而又雄伟,是西方理性美的代表之一。在宫殿周围还会有草坪和其他绿植的布置,用来映衬建筑的宏伟壮观。相对比凡尔赛宫宫殿来说,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就显得不是那么精致了,园林设计更注重的是几何图形化、对称化,整体上用最基本的矩形和圆形表达了一种秩序的美感。

1.3造园手法的比较

在造园手法方面,中西方的古典园林设计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强调意境美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讲究含蓄、曲折和变化,反对僵直单调、有法而无式。[2]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整个园子总是会被小桥和长廊还有道路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范围,放眼望去,不但连接了各处景色,而且更加突出园林主次景观的分明,每一处景点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色,将移步异景这一传统设计手法描绘得淋漓尽致。以颐和园的知春亭为例,在知春亭看向万寿山的建筑群落时,这些建筑处于眼帘的中心位置,而远处是玉泉山和西山作为背景衬托着,将近景和远景拉开距离,次序分明;但是往南边移动,从东堤的位置欣赏万寿山景色时,知春亭又成为一个最显著的主景出现在观光者的视线里;如果从乐寿堂看向南边,知春亭又增加了湖面的层次感,波光粼粼的湖面与屹立不动的知春亭是典型的动静景对比,别有一种乐趣。知春亭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仅仅是成功的观景点,也是颐和园众多景色中的点景之一。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手法上追求一目了然、主从分明,以建筑为中心,园内其余各部分关系明确,在中轴线的两边分别对称设计有人工化的景观样式,这些设计手法营造出一个严整有序的园林空间环境,游走在园林中时,处处都透露着理性美,给游览者一种井井有条和秩序严谨的感受。西方古典园林的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是着重于强调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3]

2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的探析

2.1文化差异

由于各个国家的最初信仰与礼教的影响,中国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园林中所有的元素几乎都是从自然中模仿提炼而来。[4]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占主流地位,儒家思想注重“自然比德”和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这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可想而知。中国人从古至今十分重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趋势,也正因为如此,产生了以自然山水为主景的中国古典园林,始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为明显的特征。如果说中国人比较感性,那么西方人大多较为理性,他们一直推崇科学,崇尚数学,认为天然的事物都是有缺陷的,只有人造的才是最美的。西方的造园者们一直在和大自然进行对抗,并且企图改变自然,来打造他们所喜爱的人工和谐美,所以他们直截了当地将园林中的一切景物都人为的修整为整齐而又统一的形状。

2.2环境差异

中国的古典园林大多都在城市内部,尤其是一些在南方的私家园林,这样环境下的人们由于见惯了城市内的车水马龙和建筑丛林,对于不常见的自然风光十分向往,正是因为如此,园林作为表达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环境艺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大量的“师法自然”山水式中国古典园林。而在西方的古代时期,城市规模范围通常很小,房屋随着地形分布,道路也是自由变化的,所以园林的选址大多都在城市外部较为空旷的地区,西方的园林主要是为了彰显皇权、讲究排场,而不是让人们可以入内悠闲观赏的。

2.3其他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的实际设计者多是些文人墨客,他们有很高的艺术涵养,并且将自己内心的诗词与画作都在园林中体现了出来,打造了艺术气息浓重的氛围,将诗情画意充满在园林内的每一个角落里,满足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而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师多是建筑师出身,以工科设计的方式布置园林,自然没有诗人的艺术情怀,而是以建筑物为主园林为辅的原则进行园林设计。

第8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关键词:现代艺术;园林设计

艺术具有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在创造的同时重新认识其本身,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为基础且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项目,是园林设计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艺术。

1 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我们知道现代艺术是美的结合,美的象征性手法运用,现代艺术影响现代园林设计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其次,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最后,园林设计能够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

2 现代艺术应用到园林设计

2.1 从现代艺术的自然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为美的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模仿自然生成的景观。不管是古典的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表达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天地万物为元素来进行设计都要围绕自然,尽量回归自然,这也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大优点,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也应当传承下去。

2.2 从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时刻考虑到园林与周边现代建筑物的匹配度以及园林周边的人文环境,毕竟现在时代不同,建筑风貌发生变化的时候,园林设计就要跟随当代艺术的潮流设计入流的园林。当然园林设计也要考虑园林周边的交通状况和人们的社会习俗,甚至也要兼顾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另外,设计师也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形象、材料质地和色彩有不同的偏爱或禁忌,这些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园林作品。

2.3 从现代艺术的前沿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考虑当代艺术的流行趋势,人们的喜好,了解人们对于园林真正的需求。设计理念应当偏向当代艺术前沿思潮,往往前卫而又独具风格的设计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园林设计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别具一格,严格把握前沿脉搏,打造出具有前卫色调搭配的园林景观设计。

2.4 从现代艺术的试验性出发

园林设计师应当大胆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富于实践,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往往这样总是会收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试验是对前人的批判性地继承,全面继承前人总是会一成不变,而彻底前人又显得更加不成熟,因此,设计师通过试验性地加入现代艺术中的各种手法,将真正的艺术通用化,能够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新的亮点。

2.5 从现代艺术的传统性出发

园林设计可以加入一些适合本国、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元素,比如,中国园林往往可以加入中国元素为园林加入标志性色彩。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剪纸、中国戏曲脸谱、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等,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加入到园林设计中,相信中国园林一定能够收到园林爱好者的特别青睐,这也许是每一个设计师比较喜欢的创作手法。

3 对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展望

首先,在与西方园林文化共同成长的今天,中国园林的设计想要在国际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应当做到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敢于吸收西方园林设计中有益于中国园林设计的精华元素,并且加以应用,当然比较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舍弃。同时,中国园林本身所拥有的优点和特色一定要传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真正地将中国园林推向世界。

其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处理好现代艺术性与民族特色性的关系,使现代中国园林的整体精神引申到人类普遍关心的意念上。合理应用现代艺术特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可望像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再度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继续出色地引导国人以积极的态度与大自然交流,与优秀的文化交流,与先进的科技交流。

最后,现代园林的发展前景是广阔和多元化的,应该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处于国际一体化的时代,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准。它需要一些设计师在接受不同文化之间横向联系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纵向脉动,发掘中式园林中的精髓,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扬,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

园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文明社会发展最完善、最复杂的人工艺术,它涵盖了相当数量的知识、经济和物质资源,它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期望,使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受益。当然作为现代园林的设计,真正将现代艺术运用到园林艺术设计中来,将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前卫化,这也是每一个当代园林设计师们所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引言

人们创造园林,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处理想家园。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作为历史珍贵遗产,中国古典园林有其世界地位,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而且还远及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由农工文明过渡至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经济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论不谋而合。园林学作为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一部分环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园林设计领域工作,园林设计作为一门必修课,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近年来,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学科融合,学生在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上要求认识园林、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造园的原理、技巧、方法、中外园林之间的组成要素和差别,南北园林的形成和差别,更好地把握其要点,以便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

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

加强多媒体教学可以令景观类课程事半功倍。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课堂讲授景观实例,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更能说明问题,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再者,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视频资料,比如江南园林,动态的资料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条很久说不清楚的定义,也许视频资料几十秒钟就讲的很明白了。

任课教师应摆脱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与主观性为教学目的。例如,鼓励学生分组作分析报告,以ppt分析多媒体汇报演示的方式阐述本小组对知名园林中的主要手法,造园特点进行的分析,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陈述,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现场提问,汇报组答疑。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表达能力,方案汇报现场的应变能力。

2.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

传统园林的魅力在于移步异景,小中见大,利用有限的空间造出无限的意境。课堂教学教授的是园林的历史沿革、园林的手法、与现代园林的关系,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很大部分从未去过江南园林,或者仅以游客身份去游玩但为留下深刻印象,对古典园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照片上。学生在课堂上对于传统园林的理解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理而不解其意,设计上仅限于模仿而不能灵活运用。因此,笔者认为,园林设计的教学应采取理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上将园林课分为古典园林史论课与园林考察课两部分。在考察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到实际的名园当中去,直观与全面的了解传统园林的魅力,教师通过现场讲解亦能使学生更能从宏观至微观认识到传统园林造园上的具体技巧,达到由表及里的融汇贯通。

同时,现场教学也可以采取小组记录-测量-绘制平面布局与竖向图纸的方式,教师在课堂讲授园林景观的测绘方法,在实地考察课上,学生分组测绘,硬件允许时可采用仪器测绘的方式,将一个完整园林分组分块测量,并现场绘制草图记录数据;返校后分组进行平、立面的绘制;最后合成一套完整的园林分析图纸。通过此类方式,学生从数据细节上理解传统园林的造园技巧,同时掌握一套详细科学的测量、认知方法;对景观设计中的场地设计,竖向设计,扩初设计等也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达到了园林理论到景观设计的过渡。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空间尺度,置身作品其中,最终根据现实测量尺寸,绘制平面图,并对不妥之处加以改进,学生对传统园林中借景,抑景、框景等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中的设计应用也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进而融汇贯通,做出自己的创作作品。

3.考核方法改革

园林设计课程在学生成绩的考核方面,不仅要考核学生最终分析成型的设计作品,更要将园林设计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的调研报告、课堂讨论、草图生成,同学之间合作及现场实践能力等加入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教学的侧重点由最终作业打分变为作业的过程占主要分数,作业结果占次要分数的模式。这样能够使学生加强园林设计观念,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增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作业中的园林分析,需要学生在前期调研和绘制草图的基础上绘制,对排版亦有一定要求,要求分析准确、排版富有新意,除了固有园林分析外,还强调自我的创新立意。也可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整个版面的排版设计不熟悉,而作为整个大学四年专业课中后期的园林设计课作业需要自行设计大幅面手绘分析图纸,对整个版面的设计组织好坏,也可做一定分数计入总分,为大四毕业设计的展板制作打下一定基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