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1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监管

Abstract: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economic output has surpassed Japan,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 but the flipside i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s very serious, which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How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to break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becomes suspends in fro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环境监管工作现状

1.1 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管体制

我国现行监管体制,在横向上已经形成了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在纵向上已经形成了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1.2 我国目前的环境监管机构

我国的环境监管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二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法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管;三是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资源保护实施监管。实际监管中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为主,其他部门监管为辅。

1.3 环境监管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环境监管的依据主要有四类。一是综合类的法律,如《宪法》、《环境保护法》等;二是污染防治类法律,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等; 三是资源保护类法律,如《矿产资源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四是行政执法类法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二、目前环境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体制尚有欠缺

一是现行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制欠缺。现行政绩考核体制主要是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考核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承受的代价。因此,不惜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掠夺性发展本地经济的情况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存在。为了加快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监管干预较多,时常打着“招商引资”、“绿色通道”等旗子建设上马违法或高污染项目。二是环保管理体制欠缺。环保部门大都是政府组成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官员,都是地方政府任命和管理的,当环保监管遭遇地方政府干预时,往往话语权不足。三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机制未得到有效发挥。由于各环境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主体工作目标不同、利益冲突和交叉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往往作为其他部门的次要目标被忽略或放弃,环境统一监管缺乏有效机制和手段。

2.2 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环境监管需要有法律予以支持,现有环保法律、法规虽然很多,对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普遍偏软、 可操作性差。一是违法成本低。现有法律对企业违法行为主要是经济处罚,且处罚数额受到很大的限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很多企业宁愿接受违法排污也不愿意主动进行污染治理,使得区域、流域环境难以得到逐步缓解。二是执法措施和执行手段不完备。尽管除了经济处罚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执法措施,如限期治理、责令停止建设或生产、限期拆除等,但因权限限制、缺乏强制执行措施等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2.3 基层监管能力急需增强

环境监管最终要靠环境保护部门去落实,目前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在机构、 编制、装备、培训等方面与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不相匹配。环境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偏低。部分环保机构还是事业单位,编制不足、人员不够、装备简陋。很多环境执法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干边学,大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监管培训,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对企业生产工艺、治理措施缺乏深度认识。特别是近年来,新建企业类别多、差异性大、工艺流程和治污技术都在发生着快速的进化,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技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三、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3.1 理顺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

一是建立绿色政绩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要指标,将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成本纳入JDP 核算指标中, 将环保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中,促使各级地方官员都将环境保护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二是改革环保官员任命机制。实行环保官员双重领导机制,地方政府任免环保官员要充分征求上级环保部门意见,更进一步的话可以实行环境保护的垂直管理体制,从中央一直到乡镇,一竿子插到底。三是提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级别,强化统一监管职能。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放在同一高度,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统一监管态势,明确各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四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从源头强化监管。继续以环评法为依据, 充分参与到政府和各部门的规划、项目中,实现环境监管关口前移。

3.2 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相关法律

一是应当加快立法进程,特别是修订一批旧法律(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出台一批新法律(如《国家环境政策法》、《生态安全法》等),把一些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如“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按违法次数计罚”等法律责任纳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发挥其普遍性的威慑作用。二是强化环保行政执法措施和执行力的法律授权,把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权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权有机地衔接起来,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力。三是制定一批环保经济政策和机制。把市场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环境税费、产品出口、企业信贷、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证券上市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使企业对自己的环境行为真正负起责来。用市场经济的机制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环境危害和风险大的行业、企业,降低环境监管风险,实现经济转型发展[2]。

3.3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争取各级财政、人事等部门的支持,做到机构设置规范、人员编制到位,执法经费充足,执法装备齐全,职能运作顺畅。二是提高队伍素质。严把进人关,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选到环境监管岗位上,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培训,使其对主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治理特点全面了解,对污染物产生、处理和排放环节熟悉,掌握较多的监管方法和技巧。三是依靠科技监管。传统监管方式往往对中小企业效果显著,对重污染企业和大中型排污单位而言,常规监管方式往往难以奏效,难以应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充分依靠科技,设置污染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建立高标准数据监控平台,实现在线监测数据和视频图像的采集、储存、分析和应用的一体化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四是推动联动执法。加强部门联动,明确职责、义务和配合方式,保持经常性联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污染事故联合调处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形成强大监管合力。五是强化公众参与。提倡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环保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使公众有效参与环境管理。通过开通环保热线,保证群众举报渠道畅通;通过定期环境质量和曝光违法企业信息,保证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探索聘请公众代表监督员等多种公众参与方式,让公众成为环境监管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总之,环境保护建设是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如今仍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整个建设工作中会受到国家政策、地方市场经济体制、区域行政单位等的共同影响。因此,在环境监管工作体系中的一切组织事务开展,必须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提升组织领导观念、加强法制教育,这样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新元.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第2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公路的建设也会随之不断地增加。公路的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环境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更加地注重环境的保护,树立环保意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监督体制,从根源上制止公路施工过程中给环境保护带来危害的行为。

1公路施工中存在的典型环境问题

1.1噪声污染

施工期噪声来源主要是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等。由大功率的施工机械和大马力的运输车辆产生的。运营期噪声主要是由公路上过往的车辆产生的。这种噪声对生活在公路周围的人们造成一定影响。

1.2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在建设路基期间,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桥梁架设、取土、采石采砂、临时设施等一系列工程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生态系统产生较强的影响,不仅原地表形态改变,而且使表层土地的抗蚀性能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产生。由于不成熟的施工防护条件,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而被冲毁、基础开挖土方也被雨水冲散,在此阶段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但是在开始运营后,会减小降雨水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3施工中的空气污染

公路的施工必然需要一定的材料,而作为公路施工的材料如石灰,沙石,沥青或者水泥混合土等都会带来一定的灰尘。而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的不断进出也会引起灰尘的扬起,从而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在较为干燥的季节里,由于水分的减少,公路施工中的灰尘会相应地增加,而那时的空气污染也会更为严重。倘若居民在污染的空气里生产生活一定的时间,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问题,严重时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4严重破坏自然景观

土石方工程是道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活动。为了修建平直的公路,有时甚至需要开山平路,附近路基的铺垫需要挖方段土石,有时可能需要大量开凿山体防止填补不平衡。开山取石对山体的破坏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植被遭到破坏,岩石露出地表,在较短时间内。植被是十分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由以往的施工经历来看,这样的现象也同样易出现在公路建设上。并且随着植被保护对山坡的保护作用,当雨水冲刷山体,山体滑坡发生的几率大大提升,自然景观由此更易被破坏。

2加强公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减轻噪声污染

在居民区的公路施工一定要控制好施工的时间,尤其是在夜间,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地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倘若是工程真的很紧急,需要连夜的赶工才能完成的话,相关的负责人一定要照相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同时要严格地加强现场的管理,尽量把施工声音降到最低,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2.2减少水土流失

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根据要填挖的土质,合理地设置边坡的坡度,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及时地疏导雨水,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击。其次,对于已被破坏了的地表,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地采取绿化措施,尽量把破坏降到最小。同时也要注意料场的弃土弃渣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施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在选择土石堆放位置的时候,多余的废土可以用来建造坡面,废物利用,从而减少水土的流失。

2.3防止空气污染

公路的施工相应地会带来泥沙的运输,重型机械的挖掘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沙土的飞扬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公路施工中对空气的污染。首先,施工现场的废料要及时地清理,洒上少许的水减少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以尽可能地使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等材料以减少道路的灰尘,同时,对于破损的道路要及时地进行修补,防止浮尘的产生。

运输沙土的车辆应该严格地控制运输的数量,不可超载,同时,在运输的过程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泥土沙石的运输要用帆布或者其它可以遮挡的东西裹住,减少沙石泥土因运输震动而撒在道路上。要及时清理进出施工现场的的运输车辆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时扬起洒落在地上的沙土,造成空气污染。

对于施工现场泥沙的等建筑材料的存放,尽量地存放在室内,若要露天存放,应该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的搅拌设备必须进行封闭式的围挡并安装相应的喷雾防尘设施。对于施工现场要制定相应的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门的洒水设备和洒水人员负责现场地洒水和除尘的工作,及时地清理浮尘,减少空气的污染。

2.4施工工序的安排

对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精细调配。土石方的施工在进行之前,要认真分析合同段及其相邻段,用路堑切方来对弃土的数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对临时用地的占用。而挑选临时用地时,最好以荒地和洼地为主,用浆砌来保护废土场边坡地段,用种植草皮的方法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2)合理堆放。由于存在施工与通车同时进行的施工路段,所以在路段上堆放的位置以及进场筑路材料数量就迫切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往车辆的通行由于材料堆放不当而受到影响他。当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时,对组织人员与机械进行合理调控,避免沥青混合料产生的烟雾造成污染。

(3)及时清理。当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时,要回收多余的沥青混合料。及时制止造成了浪费,并且对施工环境有影响的现象。在施工完成之后,组织人员保持路面的清洁,已完工的沥青层面上严禁进行拌和砂浆,避免路面二次污染。

2.5施工过程根据要求进行

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乃至社会环境均受到公路施工阶段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正确制定施工计划,将占用土地的时间和面积压缩到最小。使用完后要及时使土地的原有功能得到恢复。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不能用推土机沿公路两侧就地取土,也不能由于方便就四处取土,要根据设计文件到标识好的地方取土。使用完取土场之后要平整好的土地上种上植被。而对于废方的处理,也要集中到指定的地方,进行集中丢弃,同样种上易于生存的植被。减缓了水土的流失,同样也使施工路段的环境得到了改善。环保项目要受到与主体工程一样的认真看待,保证环保项目的质量。

2.6培养员工的施工环保理念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之中,施工阶段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施工阶段之中,要进行排水构造工程的修建,路基土石方的填挖,以及征地和拆迁的开展。而施工单位对环保是否重视及其管理水平基本上都体现在工作完成的质量上。

所以公路施工单位不仅仅要对自身严格管理,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环保意识必须牢牢根植在公路施工人员心中,并且能够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3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从项目前期审批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阶段,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做到项目前期有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有环境保护组织设计,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近年来,随着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土地、水体、野生生物等生态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原则,采用有效且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公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中南公路工程,2011.

第3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到经济和科技、从政府到企业等都在探讨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应该看到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产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在发展中来解决。笔者认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与行为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紧密相关。就人为因素而言,与认识程度密切相联,人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而每一面当中都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情况,组织和人对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高后将会把更多的无意识行为变为有意识行为,把不友好的行为变为友好的行为。

宣传与教育

环境宣传是为了提高认识,解决的是想环保、要环保的问题。因此,要在向全民宣传的基础上实施重点宣传,重点宣传的对象:一是各级有决策权、决定权的人,这些决策决定对今天的环境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青少年,这是未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抓住了青少年就抓住了未来,所以环保工作要从幼儿园抓起。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始终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则双赢,处理得不好则双输。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产物,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旧的环境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共有四种模式:一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相协调、相和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经济得到了暂时的发展,但环境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三是环境得到了保护,但经济却没有发展。四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冲突,两败俱伤,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政绩与考核

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与国家对各级组织和干部政绩考核的不全面性、不科学性有很大关系,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只注重考核GDP,这样就必然导致组织和干部重点关注GDP,而不注重其他。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区域内、特定的产品生产中短期是可以的,但就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这样的发展只能是不和谐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对地区、组织、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必须进行全面修订,使之更有利于双赢和多赢的发展。

成本与核算

环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长期以来没有进入生产和消费成本,这是政策上的缺陷,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人们拼命地向环境索取,而不向环境回报,这样才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应按照时间价值、区域价值、总量价值而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成本,实行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通过货币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各种环境的价值到底应该是多少,国家应该通过综合研究后确定。

体制与管理

体制和管理是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我国环保管理体制和管理现状而言要进行如下改革,将会更有利于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和谐。一是环保系统实行全国垂直领导;二是排污费的征收不能下硬性指标,更不能一刀切的要求每年增加;三是认真解决基层环保系统人员超编问题;四是提高环保系统人员素质问题;五是解决真管与假管问题,对环境问题只有真管真抓才能真见效;六是解决区域排污总量和环境容量科学确定的问题;七是解决好从环保部门单独作战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问题,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八是解决好体制和管理不断创新问题。

产权与归宿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的产权归谁所有应该明确,产权归宿明确后可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产权交易,在交易中把环境的价值通过市场价格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就会通过环境的改善和环境容量的增加来创造更大的财富,起到一种示范效应,让组织和人都会感到环境改善也能带来财富。同时,非产权拥有者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是一种侵权行为,从《物权法》的角度对拥有者保护,对侵权者处罚并要求赔偿。

现在与未来

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现在与未来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既要考虑局部,更要考虑全局;既要考虑个体利益,更要考虑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经济,更要考虑环境。也就是解决好健康、生命与经济之间到底谁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就是处理好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科技与进步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始终存在,旧的环境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问题又会出现,要在始终不断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同时也应看到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环境问题,但最终科技及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法律与追究

第4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河流;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对策

就目前而言,水利工程的施工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够产生大量和电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能解决农业灌溉的问题,因此,水资源的使用是现阶段社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不正当的影响,其产生了重要的负面问题,水资源浪费、污染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河流水资源的健康和其经济效益的发挥。下面笔者对其进行浅析,希望对其水资源生态问题的解决进行有效的帮助。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渐近性、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复杂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河流蓄水引起水量损失,枢纽下游水质恶化,污染混合能力减弱,对无脊椎动物的危害,库区淹没与移民以及引起库区内小气候改变等等。

1.1河流蓄水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的蒸发量、渗透量、降雨量的改变,继而引起水流流态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造成了无脊椎动物的不适应,一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逐步走向稀少或灭绝。其次,水库对水温具有调节作用,同样也改变了某些生物完成其生命循环的周期规律,给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异。第3,由于下游河道的冲淤,河床质变化,改变了无脊椎动物生存所伴随和依赖的微生物环境。第4,水位(或水深)变化和河道冲淤,将造成滩地等浅水区扩大,引起细菌、蚊蝇、蝗虫、螺等生物繁殖,传播病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动物对河流原有的水深、流速、流态、温度等环境早已习惯,因此,最先反映的是不适应,随之是难以生存,或迁徙,或减少繁殖,最后,造成无脊椎动物种群减少。

1.2蓄水淹没与移民河流

在雨水前期过多和降雨量加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河流的流量增多等情况,河水会产生蓄水的情况导致上游出现淹没的情况,并且其淹没的面积要比蓄水的高度大的多。并且,这种情况在平原发生的危害要比在地势地形所产生的危害要大很多。由于蓄水淹没的情况出现,导致其淹没与域内的居民要进行搬迁,远离他们长期生活的环境,放弃原先的耕地,并且在淹没区域内的名胜古迹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淹没区域内的损害情况,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尽量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这些变化当中,居民的迁移是最为严重的影响之一,居民进行迁移不仅仅是改变居住环境的原因,还与很多的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居民搬迁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其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居民搬迁严重影响了其生活的环境和心情,并且包括居民的就业、补偿、房屋的建盖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同时迁移之后面临的各种问题很难的进行解决。居民进行移民之后,其放弃了原先的生活环境,要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建立七个崭新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这样就对居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蓄水淹没和移民的问题必须在工程建设之后进行有效的解决,尽量减少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对居民带来的重要的影响,减少遗憾的产生。

1.3蓄水对库区小气候的影响

由于河流蓄水之后其形成了更加广阔的存水区域,水量面积大并且通过大量的吸热和调温的处理,会引起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周围的温度、降雨等,其变化的方式还会出现滞后。延时等。很明显,库区周围小气候的变化在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还会影响库区周围植物生长、动物的活动和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2相应的策略

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解决,以此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长久发展。在进行河流水资源处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建立科学的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并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加强科技的投入和研究,在解决目前问题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日后出现的其他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1开展理论研究,建立学科体系

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长时间的进行经济建设,而忽略了一些生态问题,因此现阶段对于河流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河流处理的过程中,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现阶段我国首要要研究的问题。在以往,进行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其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大多是充分地突出有利的一方面,没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对与日后由于不合理或者不正确的使用手段而产生的问题没有进行研究,与此同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其问题和弊端逐渐的显露出来,这时候人民群众的这生态环境的白保护意识逐渐的加深,这也引起了专家的研究和关注。

2.2采取得力工程措施,保护水资源

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河流的生态问题进行和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或者减轻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减少水量损失方面,首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资源向大气水的转化,减少水分地蒸发和损失。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加强库区的绿化面积,保护植物的覆盖率,发展水库的渔业和相应的水产养殖,并且还能开发上游的旅游景点,这写不仅能够遮挡水面,减少水分蒸发的面积,降低蒸发的效率,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保护库区的生态平衡,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库区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的提高其社会效益。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较少渗漏的情况发生,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植被等情况,减少渗漏面积和效率,进而降低渗漏的损失。在进行水资源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采取得力的工程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水资源,近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2.3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增长,对问题的认识将会不断加深,且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新的问题还将出现。因此,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十分重要。首先,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模式或水利工程自身的水库生态环境模型,在建模中产生并提出一系列重点攻关课题,以供研究。如怎样进一步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河流水质,构筑无脊推动物的模拟生态,做好移民安置等等。其次,是通过科研攻关活动的连续不断开展,推动解决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工作的不断向前,开创新思路,寻求新途径。同时,通过科研攻关,提出生态环境的改良或再造措施,不断引导生态环境从不利向良性转化。

2.4必须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政府投入

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因此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上的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建立必要的引水工程,将部分水资源从富裕地区调往贫水区,或将优质水调往劣质水区,以改善缺水地区或不良水质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西北地区在过去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远远满足不了西北地区的需求现状和未来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输入,和努力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通过市场调节,以吸引外资进入领域和社会,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2.5依法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制度

水和生态问题往往是经济建设的问题。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项目都在影响着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在这些领域特别大,这些地区的影响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尤为重要,政府多部门的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不遵守法律很多是目前我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增加,水在贫穷国家资源和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建设项目审批可能会导致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6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现有的员工培训和相关学院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从沿海发达地区招聘有经验的资深人员的需求,引进外国专业人士在必要的时候,当然,最重要的仍是合理的使用人才,人才的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才的合理运用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3结论

河流水资源利用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公益事业,是为子孙万代造福的事业,但在发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量损失,水质影响,生态改变,淹没与移民等。随着水资源利用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必将得到更广泛深人的揭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通过工程措施、科学研究和全民意识,使各项对策得到真正落实。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兆龙,赵建宇.尼尔基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5).

[2]王雪蓉,周厚贵,雷骊彪,晋良海.水电工程施工用电的漏电保护分析[J].科技资讯,2010(33).

[3]杨勤荣.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河津市探寻现代农业发展之路[J].中国乡镇企业,2009(Z1).

第5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 发展;环境治理;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32-01

0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近几年已经连连取得突破,人均GDP水平正在稳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各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目前国内的污染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和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国策,为促进国内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仍是现下需要研究的重点。

1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分析导致国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从人入手。

首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发展观已经走入了误区,政府单纯的认为经济发展就等同于社会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够解决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问题,才能够追赶发达工业国家的脚步。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单纯的经济发展缺乏成熟的政治文明做后盾,导致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目前仍旧有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先发展再治理,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路径[1]。但是这一观点并未从中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深入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各种资源相对紧张,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很可能在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前蜂拥而至,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环境压力。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长久利益的远大战略,也是必然要求。

其次,国内目前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现有的法律规范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的保护。目前国内的许多法律法规的侧重点是如何防治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但是却很少提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漏洞[2]。而且,许多法律规范仅仅对如何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源做出了相关对顶,忽视了由根源引发的区域性污染的治理规定。总体来说对于污染后的治理进行了规定,但是忽视了最根本的环境保护规定。

最后,环境污染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污染性较为严重的物品被发明和使用,虽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为环境的发展制造了沉重的压力。空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都与科技发展有紧密联系,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整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2 提高环境治理新途径

提高环境的治理,需要从环境污染的根源入手。因此,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还是要从人入手,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总体来说,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是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为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力量,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影响程度。因此,政府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向大众宣传环境发展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营造整体保护环境的氛围[3]。加强政府的强制性只能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然措施,对违反相关法规,污染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律从重处罚,对各级执政单位的执政策略也要进行监督,发现以牺牲环境换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律严肃处理。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阶层,具备管理社会行为的权利和责任,只有正确意识到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权利,才能够实现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环境的保护不能够仅靠政府采取措施来完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行为的主体,当然更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正确进行经济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目前,许多国家都发起了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公益性活动,掀起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热潮,国内也大力宣传低碳生活,提倡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环境保护的效果[4]。

最后,重视对企业行为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工业化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严格审查企业的废气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从重处理,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度,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整体角度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新时期政府需要引导和大力支持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提高环境治理新路径的实施,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为进一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J].桂海论丛,2005(6).

[2]楼苏萍.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与机制[J].学术论坛,2012(3).

第6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贸易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 解决措施

贸易与环境间存在的问题一直都是国际上的热门话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除,各国对外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然而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贸易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人们认为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将环境问题加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间,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话题。的确,贸易与环境间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影响,有时二者的关系并不协调。但不能笼统的认为是贸易活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贸易与环境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着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相互间的正面影响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然而贸易与环境间的负面影响就成了贸易与环境间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抑制贸易与环境间的负面影响,保证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贸易与环境间所存在问题

环境贸易是指以环境物品与服务为内容的贸易活动,而物品是从环境中汲取而来,贸易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贸易与环境关系得不到协调,随着贸易与环境的不断发展,两者间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难以协调,其中最关键原因就是两者存在的冲突性。

1、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需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而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又需对某些国际贸易进行限制或者禁止,这就使得两者间存在冲突。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限制影响。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本国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力求得到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虽然贸易自由化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采取各种方式去排除各种贸易障碍。由于贸易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基础上,要想实现贸易自由,就必须大量开发环境资源。如果对环境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使环境资源遭到肆无忌惮的掠夺,就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从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在世界各国追求最大限度贸易自由的同时,贸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纷纷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然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就必须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进行限制或禁止。随着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增多,环境保护措施日趋多样化,极大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

解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性问题,首先要明晰其实质所在。其实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冲突。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世界各国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世界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有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分,不发达国家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对自然环境资源大量开发利用,导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些不发达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环境保护政策不完善,加上国家经济水平落后,难以抑制环境的恶化,缺乏改善环境的能力,其综合经济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对于那些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水平的发达,使之有能力加强关于环境保护各项制度的完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高,在各项事务中都时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环境的破坏,保证了环境的良好性,使得自身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规则的冲突,因贸易与环境冲突引起的国际争端案例时有发生,在各方争论中,其自身制定的规则成为各自阵营辩论的基础。而由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政策上,以及规则的制定上有所不同,在争论中双方往往利用规则的差异寻找对方的漏洞为己方进行辩解,相互间难以协调,导致各国间争端日趋激烈,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

二、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措施

为了协调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应解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的冲突性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的协调途径。

1、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本

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矛盾在不发达国家尤为突出。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国国情采取切实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扶持环境保护技术的利用,加大环境无害技术的开发,坚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本的策略,采用环保工业技术,加大环保产品的生产,这样即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又协调了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各不发达国家应加强彼此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经济与环境保护政策,相互间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不发达国家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汲取其开发经验,并将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至本国,针对本国事情进一步开发利用,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协调。

2、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相应的贸易机制,通常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协议及惯例和贸易规则等。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没有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导致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等国际领域的矛盾更加深化,并造成国际贸易冲突频繁发生,各国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更加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推动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日趋迫切。世界各国应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不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不发达国家应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本国的发展。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中,世界各国都应积极参与有关环境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共同制定基于各国平等的环境贸易政策。只有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调整现行多边国际贸易制度与多变环境条约之间的关系,从而协调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才能最终实现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尊重各自的国情

由于世界各国间存在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国国情各有不同。有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分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能力去发展各方面事业。而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制约着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发达国家变得更加发达,并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比不发达国家先进。贸易是建立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当经济贸易不断得到发展时,环境问题就会出现,而要想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就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当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时,发达国家能够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侧重于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控制和改善环境问题。但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要想舍弃经济的发展而去解决环境问题显得很难。在许多不发达国家中,认定经济发展是国家最基本国情,从而忽视了环境的问题,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世界各国共同协调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同时,需尊重各国国情,从各自国情出发,解决贸易与环境保护存在的冲突。

4、进一步完善基于环保的国际贸易机制

各国应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诸如碳排放交易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国际贸易机制,使经济发展的收益与环境消费的成本挂起钩来。一方面,促使基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效率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低,从而,降低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使环境保护措施的成本从国际贸易中得到补偿,推动各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由此,建立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琴,张志辉.国际贸易与环境相关假说的评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5,(9):73-76

[2]刘力.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及相关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5,(1):20-23

[3]沈荣珊,任荣明.贸易自由环境效应的应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7):66-70

第7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5)23—0006—01

近几年,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的发展战略。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孕育环境。环境,是一个地方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生态保障。近几年来,为了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西部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加大环保这一项目的投入,推进和改善关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更新的过程,稍不注意如果加快了发展速度,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有必要思考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战略的保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1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的不恰当的开发等因素,该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1农田污染

根据全国污染全面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土地污染最大的贡献者是农业污染,而农业污染最为严重的则是农田污染。由于滥用化肥,已经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土壤污染、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的食品安全。农药的不当施用,也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组织。

1.2水环境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干旱地带和半干旱地带,水资源紧缺。缺水最主要的是水源性缺水。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人均的10%左右,而且西北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时候甚至连人畜饮用水也难以得到及时的供给。加上多变的气候和复杂多样没有节制的人为活动,西部民族地区许多大河一度出现断流。

1.3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的繁荣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快速的发展总是会带来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西部民族地区亟待发展,放宽了各种化工企业进入的门槛,加上当地政府没有充分根据企业的性质来规划布局,导致了企业分布布局不合理,使环境问题更加恶化。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以光一样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透支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甚至威胁到了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1.4发展旅游经济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经济在近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也抓住当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当地农户对环境的不重视导致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有的景区甚至为了效益,不顾当地环境的承载量,连续超量的接待游客。

2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战略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下滑趋势,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原因。根据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调查表明,在西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环境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而环境问题丛生的地区,恰恰是贫困的地区,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具有较高的联系性和重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直视这些问题,面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形成的互相影响的怪圈,我们必须要综合统筹,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1环境战略形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逐渐具体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问题的严峻性,西部民区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认可度在整个国家环保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一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足以说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基石。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断的落实和发展,这一计划又为新农村建设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2.2环境战略思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用办法综合统筹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已有的问题,又要积极防治出现的新环境问题。运用创新化、多元化的各种办法,落实生态保护战略和当地自然环境保护战略。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建立环境保护法律,用法律的形式来构建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不断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2.3环境战略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发展战略,解决残留的环境问题,提高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环境战略重点环境保护战略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生态保护战略,二是具体地区细分的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应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之中,让环境和经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形态各异,所以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坚持创新化、多元化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将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要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解决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工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既要解决老问题的复发,又要积极地预防新问题的产生。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要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开拓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方法和路径。不单单只是从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着手,也要对当地的企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对生产技术型企业进行指导,开展技术创新,从而建立多管齐下的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格局,落实环境经济的协同推进成长战略,建设成为自然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于绍良,叶俊东,等.收复“失地”———西部退耕还林大扫描[J].瞭望,2000,(19).

[2]易沓.环境保护举全民之力,兴全民之利[J].瞭望,1999,(34).

第8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无论是空气治理还是污染治理都是社会的热点,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一大难点。怎样看待环境问题、怎样确定指导思想、怎样分析问题寻求发展路径需要一个逻辑的起点。我认为这样的逻辑起点有四个:第一,人的任何生产和生活行为都要消耗资源,都要对自然有索取;第二,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人类取得了进步,但在自然面前毕竟是沧海一粟,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第三,人对大自然、宇宙、地球演化以及对人自身的认识都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对环境的认识不要为没有严密逻辑的公众舆论所左右;第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始终是我们的诉求,但实现这个诉求需要支付成本,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核算。这四点是我们研究环境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

首先,从消耗资源的角度讲,任何人类的生存都以消耗一定的物质为前提,这样就相应地会有“三废”排放。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增加资源消耗,增大环境压力。“三废”排放超过自然的净化能力就会造成污染,尽管中国加大了“三废”治理力度,环境状况并没有随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相应的恶化,但“三废”的排放量还是有增无减。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很严重,并且在向农村蔓延。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所谓污染问题本质上是发展和环境容量的平衡问题。

其次,从污染产生的原因看,中国污染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历史的,有自然的,有人为的,有体制的。例如雾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这些综合性的结果造成了今天的雾霾,由此解决雾霾问题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

在污染产生的原因中,自然地理的原因应是顺应、适应、因势利导的问题,而不是改变的问题,这也是我前面讲的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只有人为的体制、制度设置以及国家的发展路径才是我们应该进行调整、改革的问题。

接着,从环境问题的认识角度讲,中国现在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所以要强化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的效率。但即使做到这样,消耗总量、排放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也难以降下来。所以中国的污染治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治理污染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我们现在要提高健康权重,但治理污染是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统筹安排的问题,而不是一票否决。我们治污的目标和标准也不是越高越好,越快越好。目标过高过急过快,是会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而且能够鼓舞士气,但是成功率较小,成本高昂,是得不偿失的。比如北京的雾霾治理,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但这恐怕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机会与成本把握问题。另外,从目标层次上看,北京治理雾霾,是环境治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环境治理的全部。

治理污染是个全局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从指导思想上,我们已经不缺乏自觉性,但仍缺点治理污染的自信,有些急于求成。这一点自信就是要对以往的污染治理的得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不是全盘的自我否定。要相信在人类的发展中环境问题、污染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中国的环境问题,污染问题也只能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治理污染是个技术进步问题。解决污染问题,需要条件成熟,一个个解决。比如我们把北京主城区所有的燃煤锅炉全拆了,20年前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仅条件达不到,也没人意识到燃气比煤好。现在,绿色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已经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期的前景。对此,我们应该给自己增加一点治理污染的信心。

最后,就是治理污染的成本和收益的核算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差异非常大,治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条件制宜。任何的治理措施都是需要条件的,我们治理污染的措施应该是如何进行措施组合、对症下药的问题,同时更要讲究时效,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核算。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是随着产业转移而转移到其他地方的,先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东南亚诸国和地区,再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现在又开始向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

第9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