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榆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优质马铃薯、地膜玉米、名优小杂粮、无公害大漠蔬菜、羊子、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杂果等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主导产业规模扩大,优势产业格局形成 目前全市草地保存面积73.3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2%,羊饲养量达到605万只,占全省饲养总量的37%,位居全省第一。红枣种植面积7.4万hm2,产量5.6万t,分别占全省面积和产量的67.6%和42.7%。马铃薯种植面积18.7万hm2,产鲜薯280万t,面积占全国5%,全省50%。绿豆种植面积2.6万hm2,产量近1.8万t。面积占全国2.8%,占全省44%。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带四区”的格局,即210国道沿线农副产品加工带;以榆阳、神木、横山等县为主形成的北部风沙滩畜牧和制种产业区;以佳县、吴堡、清涧为主的东部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区;以米脂、横山、子洲为主的南部丘陵沟壑小杂粮产业区;靖边、定边为主的西部白于山优质马铃薯产业区。“一带四区”优势产业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带动“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和绿豆、荞麦、谷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
1.2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有各类注册完善、手续齐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1家,省级4家。截至2011年底,全市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1亿元,销售收入4.8亿元,净利润64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带动农户21万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有效对接,加快了基地建设步伐,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1.3 企业农户联结紧密,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强化对基地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许多农民进入了农产品运销、加工领域,利益联结也日趋紧密,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1.4 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涌现,农业增收步伐加快 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达276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0个,中介组织带动型有80个,专业市场带动型28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值达4.5亿元,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7980人,其中农村经纪人有1000多人,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工、营销企业不断兴起。全市皮毛及其制品加工企业达到112个,淀粉加工企业102个,红枣加工企业140个,肉类蛋类加工企业10个。农民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不断加大,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2 榆林市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科技基础薄弱,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2.2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还不够完善 订单农业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履约率较低,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断关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2.3 资金严重不足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收购原料占用资金时间长,一般商业贷款难以满足收购需要。
2.4 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与国际标准对接工作有待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率较低。
3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3.1 强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这些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一批龙头企业群和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根据当前榆林市产业和企业现状,要在红枣、马铃薯、玉米制种、小杂粮、外向型蔬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上,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改组、改造、改制、联合或引进等方式重力打造出枣业、薯业等优势特色企业集团。重点龙头企业在发展上要以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率先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要力争把陕北羊子、陕北洋芋、黄河滩枣、大明绿豆、沙漠蔬菜和三边荞麦六大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要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所有产品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部分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认证。
3.2 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农业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使榆林市更多的农副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必须按标准建立基地,组织生产。一是对市场上已确定的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在保证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出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对已有一定规模的名、优、特出口创汇产品,如大明绿豆、三边荞麦等小杂粮,要坚持改造、提高、创新,不断优化。要以横山、佳县、米脂为中心,建立6.7万hm2优质绿色杂粮杂豆出口创汇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使之真正成为稳定的创汇产业。三是对具有明显开发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外向型蔬菜、中药材等新型产业,要进行重点培育,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点投入,使之健康稳步发展。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和价值、利益机制的调节,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3.3 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针对榆林市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效能低的局面,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扶持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重点要充实其职能,强化其职权,使其有职有权,在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监督、制约、协调和指导上有所作为,以改变目前合作经济组织无职无权的“空架子”局面,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4 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当前各级政府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发展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也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只有采用“企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应重点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收购,确保农户利益,要使双方在共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要通过整顿市场秩序,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提高诚信度,提高合同履约率。这样既可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也可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关键
>> 山东省发展机采棉的前景与对策 湖北省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路与对策 湖北省杂交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湖北省水稻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研究 安徽省发展机采棉的探讨 湖北省温泉旅游的发展环境与对策研究 论湖北省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湖北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对策研究 湖北省奶水牛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舞龙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北省奶水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北省十堰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高校足球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 湖北省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7-09.
[4] 郝付平,韩增德,韩科立.国内外采棉机现状研究与发展对策[J].农业机械,2013(31):144-147.
[5] 陈雪梅,张晓洁.山东省发展机采棉的前景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107-111.
[6] 中国棉花杂志社.全国机采棉现场观摩暨中棉所棉花新品种展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J].中国棉花,2013,40(11):23-24.
[7] 孙 丽.东营市政府召开机采棉现场会[J].山东农机化,2012(6):12.
[8] 张雪林,彭凡嘉,张兴平.湖南机采棉新品种选育初报[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汇编[C].河南安阳:中国棉花学会,2013.
[9] 代建龙,李维江,辛承松.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13,40(1):35-36.
[10] 石建军,徐隽铭,李淑能.运城棉区发展机采棉大势所趋[J].农业技术装备,2013(22):50-52.
[11] 羿国香,段银庭,王琪娥.不同密度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与经济效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3):2996-2998.
本文以县域城市寿光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变动、SWOT分析法、数据回归检验等方式检验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区际贸易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寿光;区际贸易;产业结构
1 寿光市区际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1.1 寿光市区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国际分工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外贸范围为,优化贸易结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年寿光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6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总额为14.4亿美元,进口贸易总额为7.2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12.7倍、17.6倍、8.2倍。在国内贸易方面,2011年寿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第二产业产值分别为149.6亿美元,280.6亿美元,相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5.3倍和6.7倍。
1.2 寿光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寿光市经济水平、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农业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逐步发展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并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次要地位。截止到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累及542.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8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9.6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为21.6亿美元,相比2000年分别上涨了4.67倍、5.89倍、5.03倍、17.12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3.4:51.7:34.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3 寿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0年至2011年这12年间寿光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寿光市产业结构并没有遵循产业结构“三二一”的发展规律,产业结构的“超前化”现象非常严重。根据现有的数据,可将我市产业结构归结为“二三一”。
2 寿光市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的选取
我们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货物总额作为衡量我国区际贸易的主要指标,来论证区际贸易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选取第二产业是因为它不仅能较好地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以及变动方向,而且第二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对GDP的拉动和贡献都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突出性。
2.2 寿光市区际贸易和产业结构间的回归分析
我们以寿光市第二产业产值为因变量(Y),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贸易额和货运周转量为自变量(X1、X2 、X3),回归结果如表1:
回归方程为:
Y=-11.55645+1.622035*X1+2.856328*X2-16.5439*X3
F-statistic=176.9265 PF=0.000
由回归方程可知,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一个单位时,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1.6个单位;进出口贸易额增加一个单位时,第二产值增加2.86个单位。
由回归结果可知,修正后决定系数为97.96%接近1,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高;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0.000
以上各指标均通过了检验,说明寿光市区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促进关系。
3 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3.1 结论
根据寿光市县域贸易级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结合本论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大力开展国内区际贸易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3.2 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工业立市的方针。以政府的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强工业。发展和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实现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方针。
第二,继续深化国内区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科技兴农为指导,以信息化为纽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第三,以产业创新为主,进一步强化服务业。优化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门槛,实施重点开发,大力发展服务业。
【参考文献】
[1]Arthur,W R.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2]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05-245
[3]焦军普.试论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利益的关系[J].经济经纬,2005(4),26-29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将对未来整个广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96-01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产业结构的发展情况反映了经济区内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产业结构变动的统计年据来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变化。1992年以前,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远低于农业与第三产业;1993年到1999年,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开始超过农业;2000年至今,农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产值平稳增长,第三产业也得到明显增长。现在三次产业基本形成“三、二、一”的结构,与同期全国三次产业“二、三、一”的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产业结构在不断的趋于合理中。要优化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在了解其发展现状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其产业结构的因素。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消费导向的影响
由于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居民消费总体上从满足生活需求向重视生活质量转变,对自给自足的食品消费逐步下降,对营养、绿化的新型工业化食品的需求会不断上升。在消费需求的引导下,北部湾经济区应重视工业的发展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北部湾经济区轻工业的发展可以把大多数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重工业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区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
2.2 资产投资的影响
当前的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这里主要指固定资产的投资。从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固定资产的投资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投资最少的是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基础建设的发展会起到实质性的转变作用,更会优化各产业的内部结构。
2.3 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
任何产业和部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都必须靠科技创新,包括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在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不够发达,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根据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构建北部湾生态技术保护屏障,促进各产业形成良好的循环圈。
2.4 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布局是对各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个整体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对资源的利用、劳动力的分配、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产业的规模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大作用。
3 优化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对策
3.1 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主导地位,工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的发展,可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导向与产业结构良性循环。在全力推进石油化工、能源、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轻工业的发展,尽快完善临海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在优势产业中培育出更多的强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产业集群。
3.2 完善资产投资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决定各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产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是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保障和其它产业的发展,要稳固对第一产业的投资。第二、三产业是该区域发展的支柱,也是关键,加大对它们的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3.3 提高科研开发的能力
经济的发展要保证新兴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而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靠科技。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高端技术的同时要扩大中间适用技术的覆盖面。此外,还要建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相互合作的创新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对已有员工培训同时广泛引进高级人才,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来加大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和在创新的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3.4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北部湾经济区的长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在南宁可以选择金属冶金及制造业,生物工程制造业及各种加工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北海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外资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科技企业,如生物制药业、电子业、海洋生物业等。钦州港应围绕港口建设,发展临海型的重化工产业和能源产业。防城港是广西的第一大港口,也是东盟走向中国最便捷的通道,发展港口物流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发挥热带资源大省优势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大省——广西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国——中美欧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行为研究之三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研究
“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
市场社会的鱼与熊掌——效率与公平兼得的理论图景
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工作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
安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开放的实证研究
新疆兵团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三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思路
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SA8000对广东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
我国企业战略并购的风险研究
浅析企业的并购与管理整合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实证研究
试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探索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目标的抉择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稿须知
广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中药东盟发展对策初探
浅析我国的贸易摩擦问题
中国应走以消费为主导模式的发展路子
山东省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探讨
增强创新理念 发挥市场优势 努力打造“纺织贸易第一城”
借“两廊一圈”平台,促南昆经济共同发展——南宁、昆明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分析
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以上海为例
优化投资环境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重庆打造长江上游物流中心的思考
关于融水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垦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利用外资对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体育旅游广告的问题与策略
我国汽车4S店经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升我国便利店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价值工程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企业合作研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
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之作——《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评介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实践构想
实施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进口贸易国际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研究
浅谈近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的合作博弈分析
西部山区农村贫困成因的经济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厦门能源战略研究
论武陵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完善蛋鸡养殖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湖北省京山县为例
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些思考
广西林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以田林八渡笋为例
高校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应对之策
寿险人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探讨
从海尔的发展看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以企业精神重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后全能主义”视角下的思考
关键词 一村一品;发展经验;现状;对策;农村经济;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69-01
近年来,陕西省高度重视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纵向发展,陆续涌现出一批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专业区域。本文针对陕西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国内外一村一品发展经验
1.1 国外发展经验
一村一品运动于1979年发起于日本,产生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村一品的目的在于弥补资金外流、人才流失,以及农业萎缩等不利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锐意创新、自主自立、培养人才、面向未来”是该运动的基本理念,培养出一批既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又能扎根本地的人才,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开发出大批量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并成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为日本农村经济复苏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2 国内发展背景
一村一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具备特定的历史背景,其发展理念具有一定传承性,且因地域、社会、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创新性[1]。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陕西省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意义重大[2]。
1.3 省内发展经验
陕西省是全国发展一村一品较早、发展成效较显著的省。在充分吸收借鉴日本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内外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出适合该省发展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具体体现在“126”模式以及六大生产模式2个方面。首先,“126”发展模式包含1个基本单元+2项评价指标+6个建设方面,其中,以一个村为一个基本单元;从事主导产业农户占比高于70%、主导产业收入占比高于70%是2项评价指标;标准、规模、特色、品牌、组织、人才为6个具体建设方面。其次,六大生产模式包括服务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农村能人带动型、特色资源依托型、民俗文化开发型。
2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分析
2.1 发展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7年初,陕西省共计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4 973个、特色主导产业产品860余种,经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1个;一村一品从业农户数为134万户,从业人员达439万人。二是产业布局加快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由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结构转型。其中苹果为陕北、渭北的特色产品,猕猴桃广泛推广于秦岭北麓、南麓浅山区,设施瓜菜为关中的主推产品,花椒则盛产于渭北旱腰带及凤县地带,魔芋、茶叶等是秦巴山区的代表,各区域化特色优势明显,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三是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品牌化发展优势效应不断彰显,一大批产品和品牌闻名省内外。10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获有机食品认证259个、绿色食品认证315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591个,并且注册商标多达792个、名牌产品多达222个。
2.2 主要做法与创新模式
2.2.1 创设政策、营造氛围,在提升定位中强化推力。首先,强化政策导向与定位。陕西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多项部署文件,专门针对一村一品规划、建设与实施。其次,健全加强职能管理建设。以机构精简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一村一品机构体系建设。最后,争取更多财政预算保障,自2017年起,陕西省将每年列支6 000万元作为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建设的专项资金。
2.2.2 聚焦特色、内拓外延,在活化资源中激发动力。首先,不断激活潜在资源,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借助陕西省区域性资源优势,加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特色产品升级。其次,通过优势主体力量带动整体发展。以发展一村一品为目标,招商引资,引导并培育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专业村中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村企有效对接、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目标。最后,进一步拓展延伸链条。以一村一品发展为契机,着力发掘其中的增效增值潜力,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功能链,将产品进一步包装升级,提升产品价值。
2.2.3 规范引导、深化服务,在提升素质中加大拉力。首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机结合区域特色品牌与市场主体品牌,深入挖掘品牌价值,同时以绿色认证、品牌打造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特色品牌的市场形象。其次,加强引导,规范发展。在标准化生产方面下功夫,规范生产流程,提升品质。最后,重视示范和典型的带动作用。按照“村新、景美、业盛、品优、人和”理念,组织开展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
2.3 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业规模小。示范村镇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商品性低,水平不高,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其次,产业链延伸度不足,产品增值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最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会各界关注程度不够,社会服务化体系以及有效组织形式不健全。
3 对策
3.1 龙头结对,牵动发展
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与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对接工作,吸引龙头企业向特色产品生产方面倾斜、向规模化经营方向推进,共同实现村企的互利共赢目标[3]。
3.2 做强市场,引导发展
一村一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农产品只有依靠市场拉动、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才能生存和发展。认真研究市场发展动态,并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平台,充分重视市场引导在一村一品发展中的重要性。
3.3 做长链条,持续发展
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部门通过利益机制有机联结起来,有效推动示范村镇经济发展[4]。
3.4 抓好发展规划制订
加强对一村一品发展现状的统计调查,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一村一品发展方向规划[4]。
3.5 抓好项目资金扶持
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外资投入为辅助,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资金投入体制,各级政府不仅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对一村一品进行扶持保障,还应当引导金融信贷部门对一村一品相关项目进行优先支持,通过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吸纳社会投资,大力推动股份制经营,通过股份制进行筹资[5]。
3.6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按照“统筹协调、各计其功、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着力改善一村一品示范村的道路、通讯、电力、人畜引水、沼气及农田基本建设等基础设施,推动一村一品工作深入开展。
4 参考文献
[1] 秦富,张敏,钟钰,等.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理念创新与有效推进:以“一村一品”为例[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4):3-7.
[2] 安P春,杜薇薇.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C]//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农学会,2011:81-85.
[3] 朱砚.荔浦县“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关键词:大同县;荞麦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87-02
大同县作为山西省最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之一,盛产莜麦、荞麦、小米和绿豆等20余种特色优质的小杂粮,以绿色、环保、安全、健康而名扬华夏、蜚声海外。近几年大同县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中,把小杂粮确定为全市农业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
一、大同县荞麦产业发展的历史
荞麦是大同县2001年引进种植的荞麦新品种。全县苦荞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引进推广阶段。2001年大同佳明食品有限公司引进蜜蜂头进行试验、示范,2002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示范推广。二是政府推动阶段。大同佳明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后,最初生产苦荞系列食品的原料来源于山西省广灵县、四川省等地,为改变这种状况,县政府拿出专款,调运苦养优种,支持农民种植苦荞,由佳鑫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农民签订苦养收购协议,按保护价收购,使苦荞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三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形成阶段。由于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年生产能力不断增加,苦荞种植业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生产,由单一品种发展为多个品种,带动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大同县荞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高
大同县当前面临的困难,有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叠加的外部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的集中反映。一是单一的重型化产业结构本一身附加值低;二是政府缺乏对荞麦或者其他小杂粮产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宣传意识不强。由于宣传意识不强,宣传手段落后,消费者根本不理解大同的荞麦产品。
(二)荞麦产业生产模式不合理
大同县荞麦栽培管理十分粗泛,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一是乡内地广人稀,播种后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二是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科技生产观念淡薄;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荞麦抗逆性差,经常造成大面积欠收甚至绝收。品种布局不合理;四是科技投入不足,县内没有联合教学科研单位进行新品种的开发研究,没有解决近年来大同县的荞麦质量逐年下降的问题,从而导致荞麦的销量日益下降。
(三)荞麦产业经营模式不合理
大同当地群众食用荞麦与销售作商品的荞麦之间的比例为7:3。荞麦销售主要是自由渠道,一是销售于周边乡镇的荞麦定点收购商贩;二是销售给这些乡镇的小酒厂用作酿酒。另外,有的农户还将荞壳制作成保健枕头销售于市场。从长远来看,原生态型绿色荞麦产品正逐步受到市场的青睐,荞麦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当地主要将荞麦加工为荞面粉用于制作各类食品,加工时将荞皮(荞麸)去除主要用于饲喂牲畜。深加工企业只有极少的小型酒厂,效益不是很好。另外,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导致荞麦销售渠道及范围狭窄,荞麦没有得到很好的深度开发研究和深加工利用,荞产品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弱,荞麦产品销售一直处于被动和劣势。大同县没有建成一个集科研良种良法和商品化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名优荞麦基地和产业带。
(四)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荞麦种植分散、商品量小,而且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为收购和流通带来障碍,同时,随着小杂粮作为口粮的主要用途发生重大改变后,迫切需要开展以综合加工利用为主的增值新途径,才能促进荞麦的发展。目前,大同县的荞麦产品及附产物加工利用较差,导致效益低下。
此外,大同市无一家教学科研机构对荞麦生产进行专门研究,生产上沿用原地方品种,品种优势逐渐退化,尤其荞麦生产表现为颗粒饱满度差、不完全粒、同品种大小不均匀、颜色不一致等。加之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量极低,年际间和各乡间单产变幅极大,产量变幅为54—122公斤/亩。
(五)荞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
近年来,大同县的荞麦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贸易问题有:一是外资利用水平低,推动性差;二是出口份额小,农业外向度低;三是出口主体分散,竞争实力弱; 四是出口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五是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低。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大同县的荞麦产品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不强。
三、大同县荞麦产业发对策研究
(一)政府重视,挖掘荞麦产业的潜力
山西荞麦主要种植在经济较为落后的高寒山区,大同县农民受长久生产习惯、生产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苦荞的生产管理方面,常常是粗放管理,致使苦荞的产量、质量有些欠缺。因此,政府要重视苦荞产业化各环节的技术进步,把发展苦荞产业化同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进步结合起来。
一是要加大荞麦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力度,努力提高荞麦的单产和品质。
二是及时抓好荞麦植株与子粒的深度开发研究,对荞麦进行深加工,使荞产品能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及工业等各个领域,让生态荞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体现其适用价值。
三是切实抓好伍寨优质生态荞麦的宣传工作,不断提升荞麦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努力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四是通过乡人民政府的积极引导,以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为载体,组建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让群众在栽培即经营中进一步形成合力,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变粗放、分散的栽培经营为集约化、专业化的栽培与经营,进一步提升荞产品的优势竞争力。
五是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苦荞药用价值的认识,必须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宣传工具,进行全方位的的宣传报道,增强人们保健消费意识。
(二)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
大同荞麦研究基础薄弱,研究力量分散,品种创新、改良工作远远滞后于当前荞麦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建议把荞麦品种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并建立国家荞麦品种改良中心,组织全国有限的科研力量,开展荞麦品种改良工作,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进行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
大同市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中,把小杂粮确定为全市农业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所以,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引进、研制、推广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新机具、新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推进小杂粮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议农业、财政和科技等部门加大支持小杂粮生产机械的开发与研制力度,鼓励促进科研院校、生产企业和高新技术人才深入实际,潜心钻研,创新技术。农机管理部门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加大对杂粮生产机械的补贴力度。加快完善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技术体系,让农民对小杂粮生产机械有买处、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三)转变经营模式,发展荞麦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农村现行的为基础农民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成为市场竞争的优势主体。在这种形势下,成都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扶持涉农企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做大“龙头”、做强基地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大力推广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为主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商标+农户”等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为专业村特色产品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服务,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这一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把从事同一类生产的农户、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按市场规律组织起来,传递科技信息,统一配置生产资料,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开拓市场,统一协调农产品价格,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强化基础建设,保障荞麦产业的发展
做好荞麦优势区域,一是规划搞好品种、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积极建设优质荞麦繁种基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走产业化开发之路;二是在优势产区,按照适当集中、规模发展的原则,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生产;三是统一基地建设的生产标准,确保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四是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实行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加强质量检测,做到产品安全、优质;五是围绕增强荞麦产业开发创新能力,支持和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外贸等行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荞麦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荞麦产业化发展。
(五)积极拓展外销渠道,做大做强荞麦产业
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农业将同国际市场和国际自由贸易体制逐步接轨。针对山西省农业对外开放和绿色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大同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小杂粮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型优势产业基地,转变农产品出口方式,调整出口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迈进,努力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拓展外向型农业道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对外开放环境;三是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提高质量和水平;四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荞麦出口标准化;五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培植外向型龙头企业。
结束语
随着荞麦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的逐步开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麦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荞麦产品将成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有的40万吨苦荞资源将不能满足全世界65亿人口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培育苦荞产业,让苦荞产品行销天下。
参考文献:
[1] 刘宇虹.提高山西绿色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8):156-157.
[2] 张姣芳.山西主要绿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5,33(2):3-7.
关键词 都市农业;量化模型;发展路径选择;云南安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63-04
Abstract Urban agriculture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city,serves for the city,meets the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and brings in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As a new agriculture form,urban agriculture belongs to multi-function agriculture which is highly merged with primary industry,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2-1″ element balance of urban agriculture was giv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nning City.Final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griculture belonged to the ecology-dominated,life-production com-pound urban agricultur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nning City.
Key words urban agriculture;quantitative model;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Anning Yunaan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发展,都市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业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城市建设和农业用地之间,及城市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之间出现巨大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城郊型农业向设施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围绕城市发展的新型农业业态――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宁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化在云南省名列前茅,但工业区建设对周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安宁市“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镇化推动”等战略的实施,以及滇中大经济圈的逐步形成,安宁市发展正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态势,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比重日益下降。对于如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发展,在以昆明为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打造出不同于全国各地新兴的市民农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高科技农业园区、森林公园、民俗观光园、民宿农庄等都市农庄的模式,并能提高安宁市八街、青龙、温泉等地的农业优势,成功转型升级安宁市都市农业名片,研究新型都市农业的功能性要素选择“2-1”概念和适合于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评价模型,探索安宁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最终提出解决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的方法及对策值得探讨。
1 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安宁市距昆明主城32 km,国土面积1 321 km2,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作为云南省最大的钢铁、磷盐化工基地,安宁市的工业化程度高于云南省全省平均水平,列西部百县(市)第5名,连续3年位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2008年,昆明市提出了到2020年要初步实现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格局的构想,安宁市的区位优势,以及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是安宁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安宁市作为昆明主城副中心和安宁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安宁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仍然处于农业区位理论下的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过程当中,早年主要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其他)为区域支柱产业,按照安宁市的土地使用划分,传统城郊型农业突出的生产功能依然非常突出,比如其种植业中,粮食、油料、烤烟等低产值作物播种面积依然不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粮食生产逐渐被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取代,“滇之红”红梨、安宁浅水藕、安宁弯葱、八街食用玫瑰、县街甘兰等特色果蔬生产逐渐成为安宁农业的名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经营方式。
1.2 存在的问题
当前,安宁市都市农业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整体农业产业依然没有完成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都市农业的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引领,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尚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不尽合理,安宁都市农业发展未充分考虑服务自身和昆明主城区的双重功能,都市农业的分区存在一定误区;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有差距,缺乏现代都市农业所需的体制和组织形态,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性体系缺失显著,尤其是以鲜活农产品食品安全体系和快速物流缺失问题最为突出。
2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模型
都市农业基本含义为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新型产业。在三大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融合与加减,而是三大功能的平衡与制衡。现代农业生产中,生产功能始终与生态功能是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一对因素,农业产业化必然挤占现有生态资源。同时,农业生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一个农业区,如果强调其生态效应,则农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比如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直接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种植品种、养殖规模等也将因为生态要求受到限制[1]。而强调生产功能,都将对区域生态圈带来损伤,譬如设施农业对生态的影响,现代耕作技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将对当地土壤和自然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等[2-3]。而都市农业突出的生活功能,也与生态功能有一定的相互制衡因素,生活功能需要良好的生态功能作支撑,生态功能则反过来对生活功能提出了较高要求[4]。
2.1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概念
都市农业与都市息息相关,是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型农业,农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其生产功能,即依托都市资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都市第三空间理论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市民生活的重要性,突出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5]而生产功能次之。从三大功能产生的经济价值来说,是存在制衡关系的,其中生产、生活功能更多的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个体收益带来直接增长效应,而生态功能则是弱化了经济因素,突出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许多例子表明,生态功能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简单来说,可看作经济的负增长。因此,在都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中,可以认定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说,三者之间是“2-1”的关系,即生产、生活两大功能带来的效益将被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抵消(图1)。
以昆明地区为例,在昆明主城区周边农业发展过程中,早期强调农业对都市的生产功能,其特点就是滇池水体围湖造田的工程,周边大量的农田出现,生产功能突出到最大,但带来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后期,农业产出已经不能满足都市的需要,生产对当地政府和生产个体带来的收益也被成本上升所抵消,生活功能开始得到重视,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大量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出价值,而这些都是以牺牲生态功能为代价的,随着理念的变化,滇池周边的生态功能被高度重视,种植、养殖大量退出滇池流域,而地方政府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改善生态环境,单从经济价值角度看,都市农业生产、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存在负关联关系[6]。
2.2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要素平衡量化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都市农业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三大功能量化指标体系(表1)。通过三者之间的指标量化来分析其中的关系,并以此为安宁都市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和定位。
在上述量化指标体系中,各因素权重和指标赋值均为主观赋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上述指标分析,来探索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上述功能和要素,需要进行几点说明。
2.2.1 理想状态。当三大功能得分相同时,可视为理想化的三位一体都市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的完美结合,一般情况下,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出现,多数应表现为偏重哪一种功能的三元复合体。
2.2.2 极端情况。任何一个功能得分为0,可视为极端情况,当生态功能为0时,可视为高度发达农业区,即所有可用土地都为农业用地,极端例子可以以色列沙漠中的农田为例。当生产功能为0时,可视为该区域为都市核心区,已无农业生产,仅有个体化的都市种植设施,相当于都市农业类型中的中心区农业类型。当生活功能为0时,可视为传统大农业区,相当于北方粮食主产区。如果其中2项为0分,也是极端情况,比如生产、生活功能为0分,其极端例子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无人区或仅有少量人居住的原始森林生态保护区。
2.2.3 较高分值的决策影响。如果生态功能得分较高,而生产生活功能得分较低,表明该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理念是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农业生产完全服从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要[2],典型例子就是昆明主城区滇池流域的退耕还湖政策。如果生产功能得分较高,生态和生活功能得分较低,除了表面该都市的l展历程是从传统农业区发展起来外,更大的可能是管理者目光聚集在工业立市的理念上,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农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博弈将处于下风,大量农田用地有朝更高效益的工业和居住用地转变的可能。
2.2.4 量化指标分析模型。对于上述指标及赋值方式,提出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QPE、QLE代表功能系数;P代表生产功能;L代表生活功能;E代表生态功能;W代表权重;V代表分值。Pi(Wi,Vi)=Wi×Vi,即生产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Li(Wi,Vi)=Wi×Vi,即生活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Ei(Wi,Vi)=Wi×Vi,即生态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
计算出的功能系数,以QPE数值构成横坐标,QLE数值构成纵坐标,组成横纵坐标轴图(图2),由此来确定该都市农业的功能倾向。
在上述坐标图中,原点数值为0,表明生产、生活、生态3个功能得分一致,数值1代表生产或者生活功能得分值为生态功能的1倍,表面生态功能比较弱,如果按照最高得分10分计算,则此时生态得分为5分,处于中间值。
以数值1作同心圆,如果象限点落在园内,表面生态功能至少为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值1/2以上,越靠近圆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得分越趋于一致,更为接近三者完美结合的理想状态。
在同心圆外,表明生态功能急剧恶化,已经完全脱离了都市农业创造第三空间的理念,此时的都市农业需要采取现代保护性都市农业理论的观点,进行“有计划地保护的农业”的政策倾向。
QPE、QLE 2项数值为正时,代表生态功能得分低于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为负时,代表生态功能得分高于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
QPE,QLE 2项数值落在各象限的含义:第一象限为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态条件较差,生产、生活功能较全,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产生的价值接近;第二象限为以生活、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产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的协调性较好;第三象限为以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产、生产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生产、生活功能在这一地区接近;第四象限为以生产、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活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的协调性较好。
2.3 针对量化模型的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根据上述量化模型和计算结果,不同象限内的都市农业发展策略不尽相同,宏观层面的发展战略见表2。
3 安宁都市农业“2-1”要素平衡量化分析
根据上述要素平衡量化指标的设定,以及安宁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对各个指标要素给出了初步评分(表3)。
根据上述得分,各功能得分:P=5.356,L=6.45,E=5.16
对数据进行分析,见图3。可以看出,安宁市都市农业现状处于生态型都市农业,并略微偏重生活型,可以简单概述为以生态为主的生活-生产复合型都市农业。
4 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根据安宁市都市农业模式和现状分析,结合“2-1”要素平衡模型分析的结果,安宁都市农业已经具备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特征,而且具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单位产出高;休闲观光基础、交通基础、旅游基础好;特色产品较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较大的水源保护区面积限制工业进入;空气污染指数低等。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基础较好,农村劳动力富余,具有部分农业产业组织,农业产业物流基本条件具备,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大,这些都是打造安宁独具特色都市农业的现实基础。
但安宁市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一方面农业本身受土地和水资源的限制,农业基数较小;另一方面安宁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制约,大昆明目标市场还受到来自周边县区的博弈性制约。安宁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将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从优势中找到目标,从局限性中找到突破口(表4)。
可见,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路径应与城市、工业以及与人和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和谐结合起来。能够利用和依托都市圈,合理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以生态为主的都市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特色化和差异化经营,取得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均衡,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都市消费[8]。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以下内容。
4.1 猿稚态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安宁市土地有限,水资源缺乏,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区。当前,要规划好农业高新技术区和有机生态农业区,在生态条件好的区域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并限制影响有机农业的产业进入。同时,在土地资源较为紧缺,不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的区域建设一批高科技农业园区,依托高科技农业设施生产高科技农业产品,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重点发展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提高农业科技覆盖率[9];依托昆明市农业科研院所,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4.2 走生产生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安宁市城市化步伐快,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农业发展要充分依托城市化和第二、三产业。在纵向一体化方面,农业要与生产资料生产联合;在横向一体化方面,专业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可以以合作兴办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经济联合[10]。同时,依托的龙头企业,加速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型、农产品购销企业带动型、农业协会(包括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农户的联合和农民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构建。
5 建议
通过对安宁市都市农业的量化分析,在坚持生态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走生产生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2种可选择的路径下,安宁市应在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高效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领都市农业经营、发展面向“昆明都市圈”的特色都市农业、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都市农业的引导作用5个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新型都市农业体系。
5.1 科学统筹规划,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新经济业态
在安宁都市农业发展定位中,应将安宁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八街、温泉和青龙三地的生活和生态功能优先提出,将农业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结合,将安宁市其他经济业态与农业产业发展相互协调配合,理顺都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应尽快协调解决工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形成互补和良性发展。同时应积极完善形成都市大农业概念。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农业的范畴已经极大地拓展,林业、园艺产业、绿化、农产品交易与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已经属于都市农业统一规划的范畴,其管理已经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商业和工业领域扩展,应协调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完善的安宁都市农业整体规划。
5.2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引领都市农业发展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都市农业,提升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引进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庄园经济)”的经营模式;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3 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发展面向“昆明都市圈”的特色都市农业
重点发展服务现代新昆明的特色农业,依托北部特色观光农业区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休闲区,形成南、北2条特色旅游线。围绕昆明都市圈发展特色农业,发掘利用现有各种资源,进一步推动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融合,结合温泉、青龙旅游观光区、八街生态优良区,促进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和升级。
5.4 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
积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保护县街、八街生态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都市农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农业投资公司;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6 参考文献
[1] 樊长科,吴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3(27):113-114.
[2] 苏艳新.浅论都市农业的起源与特征[J].农业科学,2013,8(5):1-3.
[3] 宋家荣.谈都市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4,3(1):13-14.
[4] 岳晓利.都市农业研究综述[J].社会发展,2010,6(4):61-62.
[5] 张敏,卢凤君,苗润莲,等.我国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阶段性的系统类变量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60-363.
[6] 许慧萍,常荣.对安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西南农业学报,2006,6(19):432-435.
[7] 万潇颖.都市农业发展与都市农业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52.
[8] 蒋玉洁.都市农业的技术特征及其技术创新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3):35-38.
关键词:棉花产业;产业集群;系统分析
作者简介:李豫新(1962-),男,河南唐河人,回族,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任青丝(1977-),女,河南开封人,汉族,现为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研究生,专业: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14-04收稿日期:2007-12-03
近年来,实施资源优势转化战略成为很多地区的首选。在农业产业份额较大的地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有效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延长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链,而且也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棉花产业集群的内涵
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解释。最具权威的是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即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
在对产业集群概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的特点,我们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个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大量有产业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如组织、协会、科研机构、大学、咨询中心等,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而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聚。
为集中说明问题,结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将棉花产业集群界定为以棉花种植业为基点,向前和向后延伸棉花产业链,将从棉花育种、研制等产前服务开始到棉花种植,再从棉花种植业向后延伸到棉纺织业和针织服装业等关联产业以及为棉花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服务的关联机构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群现象。即棉花产业集群的综合性多元体系,是以棉花种植业强大优势为基础的,前向、后向和横向产业延伸的关联化和相关性产业聚合形成的产业群体。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兵团产业集群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已有效拉动了兵团经济的增长。同样,产业集群在棉花生产中的运用,也有力地支撑了兵团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兵团各地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人文环境、生产条件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棉花产业集群。从目前兵团棉花产业集群形成的类型来看,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地域性优势建立的棉花产业集群
此类产业集群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区域性明显,特色性强,它们或集聚于交通便利的交通枢纽,或聚集于资源条件独特的地区,或集聚于种植历史性强的地方。兵团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棉花发展优势资源,兵团利用太阳辐射量普遍较大、光热充足、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气温昼夜差异大等独特的自然优势,成为彩色棉花、长绒棉、中早熟细绒棉等特色棉花种植基地。以棉花种植业为中心,大量互补和关联棉花产业,如棉花新品种的培育与经销、地膜农药化肥、棉花加工业、棉花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及相关机构集聚在一起,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竞争优势。目前由兵团棉花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在种植业中占到79%,以棉花为原料的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29%,棉花及相关商品销售额占全兵团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6%,以棉花为产业形成的增加值达90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33%,兵团棉花产业呈集群化发展之势。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兵团只是初步形成了棉花产业集群的雏形,集群内相关主体仅限于区位上的接近,功能上的联系并不紧密;而且棉花产业的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少;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对棉花产业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
(二)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起来的棉花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集群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棉花育种、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棉花生产基地和农户在区位和功能上进行紧密联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以新疆锦棉棉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02年成立后,依托奎屯、乌苏、沙湾等周边地区20万公顷优质棉基地,年经营皮棉15万吨,拥有七师11个棉花加工厂和南北疆的7个轧花厂,经营“锦”牌棉花及师外棉花、棉副产品、棉种等项目。另外,锦棉公司还积极探索进出口业务,尝试棉花期货交易,扩展开发棉蛋白、棉浆泊等棉花下游产品,延长棉花产业链,增加棉花产业的附加值等。同时,以锦棉企业为中心,集聚了大量棉花加工机械企业、棉花产品的研发部门、棉花中介服务部门、棉副产品企业、仓储运输部门、销售部门等,已经形成了从科研、生产、加工、检测、储存、运输、销售、中介服务等一个完整的棉花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兵团棉花经济的发展。此类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实力上。但兵团的棉花龙头企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自身实力较弱,发展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类棉花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另外,企业对农户提供的棉花缺乏统一的标准,也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三)依靠专业、科技优势建立的高科技棉花产业集群
这类产业集群充分依据当地的农科教整体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示范园区,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如石河子农业科技园区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来,园区按照“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运作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了科技信息网络、节水滴灌系统、棉花检验检测站,园区下设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节水试验站、棉花示范生产基地、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基地等单位和机构。初步形成棉花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普教育旅游基地。目前石河子园区已确定核心区面积440公顷,示范区面积1334公顷,辐射区面积10万公顷,成功研制推广了中棉36号、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新陆早6、7、8号棉花等优良品种。园区的建设发挥示范区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推动了兵团和新疆地区现代棉花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兵团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促进棉花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发挥规模效应,大大提高了棉花产业的竞争力。但目前示范区的农科教整体优势尚且不足,园区内企业非集群化倾向突出,即企业聚集呈现出脆弱性,存在集群内产业配套不当、产业链条衔接不够、对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等问题。
三、兵团发展棉花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一)依托特色资源,科学规划棉花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
突出资源优势,根据市场导向和区域优势,在兵团各地形成不同层次、各具不同规模的棉花产业开发体系,力争形成三大棉花发展区域,进而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一是南疆棉区,主要包括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的47个团场,该棉区光热条件较好,气候干燥,无霜期长,年平均≥10℃积温一般在4000℃以上,非常适宜中熟陆地棉和早熟长绒棉的种植。在此区域集聚了棉花育种企业、13%的棉纺织企业、棉花生产机械企业等,所以应以发展棉花种植业产业集群为主,适当发展棉花加工业产业集群。二是北疆棉区,主要包括农四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农十师、农十二师的56个团场,该棉区光照充足,年平均≥10℃积温为3400-3800℃,无霜期170-185天,棉花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平均为9.2-10.1小时,对棉花种植十分有利。而且基础条件好,资源配套,交通便捷,技术力量集中,集聚了兵团80%以上的棉纺织企业和大量为棉服务的企业,所以适合发展棉花种植业、加工业产业集群。三是东疆棉区,主要包括农十二师221团、十三师的9个团场,该棉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10℃积温为4000℃以上,无霜期200天左右,是种植中熟陆地棉和特早熟长绒棉的最佳地区,所以适合发展棉花种植业产业集群。通过农业集群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形成符合兵团实际的棉花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二)扶植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棉花龙头企业
兵团棉花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通过资金重组、资源整合等手段,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竞争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棉花龙头企业,使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为棉花龙头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并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上重点向辐射力和带动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棉花产业倾斜,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壮大一批以棉花加工为主的企业如银河纺织、昌恒纺织、锦棉棉业、彩棉集团等,促进兵团棉花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实施名牌战略,创立名优品牌
品牌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产业集群的外在形象标识。目前,棉花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打造棉花产业集群,就必须打造棉花品牌,将棉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品牌优势。首先,要大力提高棉花品质,积极推进发展多种类型的棉花,逐步实现兵团棉花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和优质化;其次,做好名牌延伸,把名牌冠以新的地域产品形式或类别中去,提高兵团棉花的整体形象,发挥名牌的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兵团棉花虽然形成了几个著名品牌,如“锦”牌、“银力”牌、“北疆”牌、“新农”牌、“天彩”牌等棉花品牌,但这还远远不够,兵团要利用其有利的优质棉花优势,加强棉花营销和服务环节建设,努力把兵团著名的棉花品牌推向全国市场、国际市场,进一步增强兵团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四)充分利用、积极引进棉花生产的技术力量
兵团拥有一批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如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政府应当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技术优势,加强科学研究与农户间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关系,加快棉花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进程。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省外和国外的棉花育种、生产、加工以及棉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力量和成果,为兵团的棉花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另外,除官办科研机构外,也要鼓励企业及农户组织的各种有关棉花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研发和引进,兵团应给予必要的税收扶持和技术指导。
(五)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集群形成的环境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从资金、技术、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加大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特殊的税收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科技支持政策、出口优惠政策等。总之,要使兵团棉花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兵团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调控手段,并与区域专业市场建立耦合关系,使之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同步发展。(责任编辑:丁肇勇)
参考文献:
[1] 胡洁,史淑芹.兵团棉花发展优势与取向研究[J].中国农垦,2007,(4):17-19.
[2] 刘春玲.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J].科技创业,2005,(6):58-59.
[3] 李辉.中国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6.
[4] 李志春.广东农业产业集群的系统分析[J].南方农村,2006,(4):45-48.
[5] 宋玉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5.
[6]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