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安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

第1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定位在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之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的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要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应用,开展一些脱离书本固有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基本技能进行提高,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本文首先对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地理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创新地理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高中地理老师要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地理知识的识记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

1.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对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高中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普遍不高,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副科,无论在教师的课程安排中还是学生投入的精力上都明显不如其他学科。

1.2地理教学没有与生活相结合

地理学科本身的理论知识单纯理解起来颇有难度,但是,地理是来源于生活的,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那么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中,并没有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而是单纯的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费力,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2.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针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上述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迫在眉睫。提高学习以及高中师生对地理教学的重视度,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课堂教学的中心从教室转为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地理教学发展的方向。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进行学习,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多媒体教学方式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来看,创设情境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创设出一个教学情境,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化,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完美进行结合,用地理知识对生活常见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解释。同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加深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地理信息会,这是创设情景的活动之一。教师还可以将对媒体技术引入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辅助手段进行情景的创设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2降低地理知识的识记难度

对高中文科生而言,地理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偏科,甚至出现放弃地理的念头,这都与地理学科的识记难度大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透彻的进行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内部总结之后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锻炼学生的勇气。同时,教师要给与肯定,即使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也要给予鼓励之后再进行纠正。这可以在加深学习对知识的记忆深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其地理成绩的关键。

2.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息息相关,这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丰富,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巩固地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地理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增加学生进行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边操作边思索,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迫切的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的识记难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基本技能进行提高,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的推动,教育需要创新,教师要勇敢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主动的探索教育的新路径,顺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为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3,(97):47-48.

[2]张永.浅析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上),2011,(12):70-71.

第2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08-01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味的将地理知识灌输给学生,枯燥的高中地理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兴趣点放在第一位,在地理教学中加入生活化情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改变目前教学现状,本文就当前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缺乏灵活性

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高考这一关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为了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这种以高考为目的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分数为目的教学方式严重的和生活脱节更和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探究地理知识脱节。同时在人文区域地理区域这种落后的授课方式操作性不强,落后的授课方式打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阻碍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2、重结果轻过程,为了学习而学习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许多授课老师一味的追求高分,采用高压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变弱。例如:在自然地理部分内容较为多且复杂难记,但是由于授课的课时安排和老师自身素质和知识教具等客观的限制,使得地理教学变得教授知识为主,启发为辅。

3、地理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高中学习知识的复杂性和紧张性,再加上有的学校过分注重高考成绩,许多教师不得不用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教师也从不考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课堂气氛枯燥沉闷,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对策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多而且杂,如果只靠学生单纯的死记硬背,高中地理的知识并不能使学生深刻的记住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若想要在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教学材料,将知识与生活中的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例如,在学习台风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回想一下在家里洗衣服时,洗衣机甩干衣服的过程像不像台风眼的形成过程,而学习地转偏向力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洗手池里的水流旋转方向,来思考地转偏向力的体现过程。通过在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并引导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观察,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创造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地理老师在教授地理课程时应该巧妙的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原型,积极的诱导和引导学生走进学习新课程中来。同时,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形象化、简单化。比如:在学习人文地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实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国家人口,进行独特的对话,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培养学生对地理生活化内容的观察能力

高中地理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平时养成多看、多读、多探究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增长知识和生活实践,而且能使得学生能够自己积极的投身到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平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在每堂课的结尾挑选一名学生进行分享,如有的学生通过自己在课下收集材料,讲解了关于宇宙的知识原理;有的学生通过玩开心农场等种植游戏,发现了农业种植的产出与收入;还有的学生通过观看2011年日本海啸的视频,了解到了地震与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因此,通过平时的观察与积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

若想要实现地理教学情境生活化,那么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创设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相似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比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告诉学生这些是重点或许学生根本不在意,然而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将地理中的一些知识点创设成贴近生活的内容,这样将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为了更早的实现新课标的改革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不仅需要每位老师精准的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每位老师积极的运用自己的开放性的思维“开创”独特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 梦.“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11)

[2] 吴世友.浅析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

[3] 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5(01)

第3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1.可以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热情

高中地理学科内容较杂较多,特别是理论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十分枯燥,不易理解,一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不合理,将会进一步加大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厌学心理,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将多媒体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极大地对理论部分进行形象化展示和说明,图文并茂地向学生生动阐述地理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地理知识,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之处,激发和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途径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对于很多扩展性知识缺乏学习的途径,导致学生不能对地理知识本质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探索能力的提高。将多媒体充分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增加一些书本上没有但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和视频,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调动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教学中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引起相关教师的高度重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画面呈现和声音、图像传递,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意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当中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地理知识跨度较广,涉及诸多领域,学生很难对这些内容进行较快掌握,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分化和综合处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易于理解,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水平。

2.对抽象地理知识进行具体化处理

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对一些抽象内容缺乏概念,即使通过教师讲解,也很难真正对这些抽象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一知半解。采取多媒体教学,对这些抽象知识进行动画设计和视频播放,能够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地理知识的演变过程和来龙去脉,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3.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图文统一

第4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和核心,将视听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型技术。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授课模式。通过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将地理知识形象直观、立体全面地进行展示,进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降低高中地理的学习难度

地理是高中文科中难度最大的科目,这是由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高中地理的知识点非常繁多,这就给学生进行全面的掌握理解造成了不小的难度。通过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地理授课过程中,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多种形式将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展示,突出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影响,有效提高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三圈环流和热力运动等难度较大的地理知识,仅通过书面上的有限讲解,很难让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解,通过多媒体将教材知识点与图片声音等多种素材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授课质量。

(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料

由于高中地理课本页面非常有限,仅能够展示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学生仅通过学习地理课本所能够获得的地理知识非常有限,不利于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也就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展示讲解更加丰富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充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存量,逐渐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系统,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进而大大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地理的授课质量。

(三)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授课往往只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通常是枯燥乏味的,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保障地理课堂的授课效果。通过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引入到地理课堂之中,借助视频、图片以及声音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授课中,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培养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授课质量。

二、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实现多方式的媒体教学

在实际的地理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适当的地理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引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材进行系统全面的掌握,并结合教学目的搜集相应的教学素材,再通过多媒体将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确保多媒体素材能够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其次,在地理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地理学习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地理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授课效果。

(二)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多媒体地理实践活动

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不仅限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的要求,选择有特色的地理内容让学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可以从旁进行指导,但是不能进行过多的参与,要让学生自己去搜索相关的多媒体地理素材。学生通过独立地进行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够有效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借助于多媒体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为了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必不可少,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多媒体微信技术的有效运用,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安排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参与课堂评价空间,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地理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为地理课堂授课质量的不断提高指明方向。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授课质量,可以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地理授课过程中,进而不断提高地理课堂的授课效果,为高质量的地理教学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赟.探讨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06):51.

[2]胡婷.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7(05):23.

[3]曾远志.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新课程(下),2017(03):87.

第5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69-01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这种所谓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顾虑心理甚至是极度的排斥心理。很大一部分学生和家长担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会降低考试分数。对小组合作的理论更是陌生之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地理作为高中基础教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课程改革急需采用新型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自主性地位的提升,鼓励学生积极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基于这种情况,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合作学习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施,切实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个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但合作学习属于探究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比较耗费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全都拿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探究,而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合作研讨。例如,一些简单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图表的判读,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些地理规律的总结和地理原理的剖析,以及在复习课和作业评讲中主要错误的剖析,比较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及评价机制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前提,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应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学习小组的划分应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综合去考虑学生的情况,切忌以某单一方面为标准进行分组。分组尽可能使各小组维持在相近的水平。高中地理学习小组的划分在此原则下往往采用 6 人一组为宜,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交流,不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则保证不了有足够的时间每个人都参与,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人多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2、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是离不开教学评价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并使高中地理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达到更好的以评促学的目的。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哪种评价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否则,这种评价就有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消极力量。划分学习小组,使小组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实行小组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在预习环节,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进行探讨,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都比较抽象,缺乏真正的实践体会,而合作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注重创设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记忆更深刻。

2、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开展专题活动。在不影响地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和教材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这是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开展专题活动时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合作的意义不大,难度过大的问题,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创新教育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努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2、改进备课方式。紧扣课标要求,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是原则性的课标多版本的教材,它给老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选择的难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创造性的劳动,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该结合课标,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相关地理原理与规律,明确其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理清层次,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有序的状态注意改革教材内容,改进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促进知识的迁移,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才能真正的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军.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究,2013(8):192-193.

[2] 杨友军.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策略探究[J].江西教育,2015(12):53.

第6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探究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育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要求渗透德育

当前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网络信息广泛传播,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化趋势愈来愈快。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它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形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都起着奠基作用。高中地理学科渗透德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学生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培养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升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2.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渗透德育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别提到,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即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乃至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课标要求,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适时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心基本地理国情。

3.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渗透德育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有效措施。中学地理德育的价值目标主要包括: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观和发展观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有效体验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提升关注国情、热爱家乡、放眼世界、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因此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对地理学科渗透德育认识不到位

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德育是政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事儿,淡化和忽视了本学科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职责。有的地理教师虽然对本学科要渗透德育有所认识,但实施极其简单化,在课堂上往往只是停留在片言只语的层面上,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敷衍塞责。事实上,在新课标下,地理学科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德育因素和环节,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重大失误。所以,我们应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好书的同时实现育人这个根本使命。

2.教学难度偏高影响德育渗透

在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而严重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教学难度偏高,多数学生深感地理是一门学习难度极大的学科,有的学生出现严重偏科现象,甚至产生放弃学习地理的想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地理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地理知识理解难度,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有效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流于形式

有的地理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我国的高考模式决定了学科分数的重要性,考核和评判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基本上是以学科达标率、合格率为基础,致使有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弱化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据我所知,在很多学校排课中,一个班一周才安排两节地理课,且一个地理教师要担任多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备课中就忽略了德育渗透环节,在课堂上也只注重灌输地理学科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1.用心研究教材内容,精心策划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城市规划》一节时,教师如果单纯讲授基本原理,就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研究教材内容,结合本地城市规划巧妙地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其中,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城市的规划布局现状,懂得怎样才能实现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发展观。

2.积极开展探究教学,提高德育渗透实效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趣味性强的探究性问题,组织开展主题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调查等方法,在合作探究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理学科的无穷魅力和人文思想。比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内容时,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调查、搜集材料,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展示调查结果,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引领学生积极讨论发言,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辩证地看待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热学生爱家乡的责任感。

第7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

在高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都是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们统一制定的目标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全学校的地理课程的进度,但是却只能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老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更加重视课程的建构性和生成性特点,并且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学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逐步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老师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扮演着课堂主体的角色,掌握着学习进度和讲课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扮演的是沟通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因为新课程下的地理有效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理信息传授的过程,所以说老师要在课前把上课要讲的知识进行熟悉和梳理,再利用一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传播者的角色,而老师除了负责传播知识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老师根据传授的知识来创建一些情境,借此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纠正和补充,以保证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地理知识的正确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沟通者了。

三、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策略非常重要,老师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保证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有效的地理教学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基础,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量放低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话要和蔼,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要少批评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就不再是老师给学生灌输一些地理知识,而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并且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学生也会觉得地理课程并不是那么地枯燥无聊,更自觉地学习地理知识,促进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高中地理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或者任务的时候,都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而学生要学会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学生可以自己查找答案,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得出答案,或者询问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不要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变成“填鸭式”教学法。(三)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在进行地理的有效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出问题,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大多是采用问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探究能力。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地理基础能力来设计问题,并且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和渐进关系,以便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结论。老师在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的时候,要克服两种倾向:第一种是让学生自己随意讨论,不加以控制和引导;第二种是在同学讨论之前先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或者暗示给学生。最后老师让一名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让别的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老师点评每一个小组的观点,并且进行总结。而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教学,毕竟有时候老师的描述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并且想象出情境画面来,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和情境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们对这个情境有所了解,最终想象出问题情境。(四)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老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们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解“保护地球”这类课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有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让学生们在下一节课上积极发言,而且老师可以为学生们补充一些现实中有效的保护环境的做法,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而在讲解案例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同学们展示案例,通过形象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是现在的地理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完成的目标,因为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说,老师们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作者:李莉 单位:西和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个理念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提问的具体实施也不到位。【1】

一、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基础知识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引导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地理课堂的提问方法是多样的,针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分类。记忆方面的提问是对地理知识中需要学生记忆的部分的提问,这是课堂提问中的基础部分;观察方面的提问是利用地图和图形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理解方面的提问是在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来看待地理学科中的知识;应用性的提问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察,根据实际的环境问题,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解答,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现状

1、对于问题的设计比较没有针对性

虽然高中地理课堂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教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够成熟的。首先是在制定教学计划上面,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不够具有针对性,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提出来;而另一方面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就是一节课都是在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提问;教师对课堂提问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问题提出的时间以及问题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缺陷。【2】

2、课堂提问的实际执行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高中课程的安排是非常紧密的,高中地理相对于语数外这几门主要学科来说学习时间是比较少的,因此对地理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把主要时间都用在对知识的讲解上面,而对课堂提问安排的时间比较缺乏,还有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甚至将课堂提问的环节省去了,也有很多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短,学生得不到充足的思考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目的也没办法实现。

3、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没有强烈的回应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解而自己听的方式,当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讲,仅仅依靠教师在上面的讲解是不足以全面掌握地理知识的,因此课堂提问有其必要性。但是学生在没有了解课堂提问的基础上,对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没有足够的热情,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现状是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措施

1、设计合适而具有针对性的的课堂提问

对课堂提问做出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实行课堂提问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围绕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而进行的,因此课堂提问的选择要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同时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根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查漏补缺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提问,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3】

2、采取合适的课堂提问方法

在上文中我们有介绍到地理课堂提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提问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有很多版块的,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等方面的分类,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充分发挥每个提问方式的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

新课程改革始终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堂提问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课堂提问中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结论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需要继续进行调整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课堂提问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们需要关注的。针对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潘予弘;浅谈课堂提问的学问――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教师);2010,3(06):23-24

第9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文

1地理思维导图和认知结构简述

1.1地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表等形式,结合文字进行思维整理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关系梳理和层次分析,运用了左右脑功能原理和发散思维原理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助。前者是对学生“大脑”的利用,充分调动右脑的感性思维和左脑的理性思维,其中感性思维包括色彩、审美、空间感、图象、想象等各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包括文字、字母、数字、语言、逻辑、次序等各种具象思维。后者是将传统的点、线、面思维变成三维或四维空间的立体发散思维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造过程。

1.2学生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即对知识进行认知和重构的过程。世界知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提出:学习的过程就是重新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指学生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将新吸收的知识进行重新架构,通过惯有的思维进行知识融合。通过惯有思维与原有知识概念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直接地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从而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即通化形式、图式形式、平衡和顺应形式。

2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1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系统完全融合了自然和社会的内涵,将两个完全不同属性的内容进行教学研究和观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究地理科目的基本特点,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充分实现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记忆图像化、解题模型化、思维可视化以及知识结构化的特点。学习地理知识时,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如探究马六甲海峡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围绕马六甲海峡进行思维导图建立。首先根据探究内容将思维发散,写下脑海中所有与马六甲海峡相关的关键词语,建立思维主线。然后进行二次思维发散,对已写的关键词进行拓展联想,建立思维分支。最后,完成与马六甲海峡相关的思维导图构建。

2.2课程复习中的应用:从某个角度讲,思维导图是概念图殊的一种,对学生进行知识复习更具吸引力。概念图是对知识进行点-线-面的串联,而思维导图是对知识进行环形发散联想。因此,高中地理课程复习过程中,相较于普通寻常的概念图,学生更愿意采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复习。例如对全球五大洲四大洋的知识回顾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要绘制出世界地图,要求学生先确定其中一个大洲或是大洋,从而进行思维发散,联想出相邻大洲或大洋。在思维联想的同时,要求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以初步确定亚洲为例,以亚洲为关键词进行其他大洲的联想,将想到的每一个词语记录下来,在进行二次思维发散。这样的知识回顾不仅具有具体的思维线索,还能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能够“知新”。

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认识结构的构建措施

3.1嫁接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安排相对比较合理,其前后内容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层次性,且知识点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性。因此,这样的教学课程设置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嫁接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黄河水患的内容时,可以收集部分学生可能看到或了解到的黄河水患相关治理报道或新闻,利用事实告知学生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元认知嫁接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图式学习的能力,掌握认知理论中的知识迁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水平和质量。

3.2地图教学:地图内容的学习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包括世界地图、各国地图以及区域地图。除了本身属于教学内容外,地图还承载着教学和学习工具的职责。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由抽象变为具象。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组,还能帮助学生成功构建认知结构。众所周知,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小岛,在对其进行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对附近海域的相邻小岛进行介绍,并告诉学生曾母暗沙背靠亚洲大陆,正对太平洋。通过这种理论结合地图的形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3巩固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主要包括知识结构的形成和重组知识的形成两个部分。然而,知识结构的形成与练习密不可分,适当的练习不仅可以对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检测和巩固,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固有的知识结构。因此,对学生进行巩固教学是构建学生认知结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每天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习题训练,旨在巩固并强化学生已学知识。另外,为了开拓学生学习思维,接触新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针对本地水资源进行分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