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第1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我校自从实施课改以来,许多老师都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学科资源。然而,仔细而冷静地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发现,有出现片面地理解拓宽内容的现象,把“点拨发散”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签,一种形式。

“点拨发散”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下面就个人课堂的“点拨发散”这一环节谈谈一些看法。

一、在情感体验处“点拨发散”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傅雷家书》,大家都耳熟能详。在学完这篇文章后,大家都被傅雷的爱子之心所打动。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点拨发散”训练:学完本文,相信你对父爱有了新的感悟。请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细节,仿照示例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理解。父爱是平日不苟言笑却咕咕叫着扇动两只胳膊在屋里一圈圈“飞翔”的身影……有学生写道:父爱是冬日暖阳里与儿子一起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行等。学生的仿写有具体的细节,也有真情的流露,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与延伸。

二、在文本空白处“点拨发散”

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的空白处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些文章耐人寻味,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学设计时可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推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我将“点拨发散”设计为: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场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有学生就写道:菲利普见到衣着光鲜的于勒出现在他面前,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向于勒冲上去,紧紧地抱住他,“啊,我亲爱的弟弟,我好想念你!”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偷偷地看着于勒衣服的品牌,看完后他抱得更紧了,生怕于勒会消失一样。随即叫来若瑟夫和女儿、女婿,大声说:“快……快叫叔叔。这是你们那位好心的叔叔,我的亲弟弟。”

三、在考点关键处“点拨发散”

议论文阅读是语文中考必考阅读之一。记得上中考复习课《议论文之论据复习》时,我将“点拨发散”设计为:请为观点“坚持就是胜利”补充事实论据。学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贝多芬、居里夫人等人物。我顺势整理出这样一段话:“贝多芬面对身体的残疾,依然致力于音乐事业,谱写了音乐史上完美乐章;居里夫人面对着丈夫的去世等灾难,依然继续研究放射性元素,终于发明了镭;王羲之爱好书法,每天坚持练字,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成了‘墨池’,他自己也成为伟大的书法家……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勇于坚持,不断拼搏,一切皆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适用于哪一类型的作文题。有的学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说《成长路上,有你》《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花开在冬季》等作文题都适合。中考考点渗透其中,同时,也为作文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我想如果有学生在以后的作文学习上适当引用这样的例子,一定会给他的作文增色不少。

“点拨发散”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内化吸收,情感升华,也有助于学生磨砺思维,发挥创造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件事,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更深入些,把握点拨发散更有度些,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曹璇,刘晨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亚太教育,2016(4).

[2]闫峰,盛春玲.中小学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3]张德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略谈[J].信息化建设,2015(11).

第2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课堂为什么要重视语言的品味?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1】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于语文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鉴赏力。学生语言感受和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只有依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语文课堂上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感悟力和鉴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可以更深一层地领略文章的“语言美”。陈钟梁先生曾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2】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语言的魅力,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刻地领略到“潜伏在语言深处”的语文的美。

4.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儿,避免语文课的异化。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都较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环保教育”课等,而加强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训练,可以避免这种语文课堂的异化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咀嚼”语言呢?

1.要融于整体教学设计之内。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赏析,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要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思想主旨的领悟等教学环节结合起来,要融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之内。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学的重点是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我的教学设计是紧紧抓住“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一重点段落进行体会的。而在欣赏这一段落时,我又让学生抓住父亲爬月台时“探、攀、缩、倾”这几个动词,来体会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而攀爬之难更显父爱之深,这样就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巧妙地融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人物情感的体会中了。又如教学《孔乙己》,在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时,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引导学生欣赏“大约”和“的确”的含义,并辨析这两个词是否矛盾,把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文章主旨的把握融合起来,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2.紧贴语境品语言。中国汉语的特点讲究的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课堂上的语言品味可能只是较多地关注某些字、词、句,但是不能太绝对化,在课堂实施中应该把这些字、词、句的品味、赏析与上下文结合起来,甚至要放在全篇课文的语境中。只有紧贴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字、词、句的内涵,才能更全面,更准备地“咀嚼”语言。例如在教学《故乡》一课,在引导学生赏析朗读“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句时,我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想一想应该怎么读。闰土“终于”“恭敬起来了”,他竟然把我喊“老爷”,这些说明闰土已经不是把我当作儿时的玩伴、地位平等的好朋友来看待,也说明他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非常深,再联系下文的“我打了一个寒噤”“可悲的厚障壁”,自然就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和蕴含的丰富情感了,再让学生朗读时,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读出闰土那复杂、矛盾的心理来。

3.灵活运用多种“咀嚼”语言的方法。品析语言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换字法”“漏字法”“添字法”“调换法”“比较品味法”“朗读体会法”等,使用哪种方法最好,这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进行选择。如教学《春》时,教师问:“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能否换成“叫”呢? 教师采用“换字法”和“朗读体会法”, 让学生把“闹”和“叫”分别放在句子中,反复地朗读比较。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闹”比“叫”要好,“闹”字有繁忙、热烈的含义,更有画面感,能更好的表达蜜蜂采蜜紧张忙碌的情景;同时,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形象具体,而“叫”则没有此效果。

4.设计问题的角度要小,尽量曲问,避免直问。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品味语言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提问的方法。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化大为小”,把较大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理解大问题;要“化直为曲”,尽量从侧面、从对立面进行曲问,尽量避免直问,通过一个个问题逐步深入地理解。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于勒叔叔原来是一个怎样的人,父母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等问题,指引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咀嚼”语言,体会情感。在一个个又“小”又“曲”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既深入对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进一步地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

在琅琅的读书中,教师引领学生“含英咀华”“咬文嚼字”,逐步深入地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的课堂,语文“味儿”更浓,更香!

【参考文献】

第3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72—01

目前,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对话模式是“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模式。这种理性的观察和反思的模式,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话的有效性,而质疑作为教师抛砖引玉的环节,是整个课堂对话的关键。那么,怎样在深入挖掘教材之后,提出高屋建瓴的问题呢?

一、掘地三尺,力透纸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新课改的理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实际状况做好灵活处理;有的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功于课外”这绝非老生常谈,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苦心经营,吃透教材,对课上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准确的估测,学会换位思考,用学生的思路去阅读。具体点说,首先要针对文本的重点、难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精髓。其次,问题设计要精当,要有启发性。最后,要善于在学生熟视无睹的地方设疑,预见性地设计与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左的问题。

二、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很多时候,教师必须要拿出老学究的态度去“刨根问底”,在适当的时机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精髓,让学生进得去,出得来。不钻研,不挖掘,就不能身临其境,也就不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如,笔者在教学杜甫的《登高》一文时,先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悲情,学生根据杜甫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谈到杜甫的艰难苦恨。然后引导学生再读第五、六句,分析这两句写到了几重悲。学生再次将视线投入第五、六句时,经过深入讨论,一下子融入了悲秋之中,仿佛身临其境,不禁为杜甫黯然神伤。

三、推波助澜,层层推进

笔者在教学《游西山村》一文时,用了两个问题来提起全诗的朗诵和讨论。问题的提出,轻而易举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讨论热烈。《游山西村》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本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在学这句诗时,个别学生质疑:“全诗都在写人写事,为何第三、四句一下子写景了呢?”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第三、四句,让学生体会到这两句是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写人。

四、独辟蹊径,大胆取金

第4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一、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在创新教育中地体现

传统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是演员,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是配角。教师上边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代教学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现在的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得知识,发展智力。由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源,渗透创新知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激情。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育媒体,利用其内容充实、形象丰富,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宽教育空间与知识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颖、有趣、富有艺术性与综合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化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课文《黄果树瀑布》中,可通过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信息,制作成CAI课件,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在兴致盎然中走进课堂,走进奇妙的大自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在讲授《生物进化》这一课,也可以通过CAI课件,跨越时间的限制,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信息教育技术,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题。所提供的丰富信息有助于学生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回忆、迁移、产生联想,促进想象的创造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式学习和主动探索,“如果于勒认出了哥哥,哥哥会和他相认吗?想象力的进一步发挥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当老师引导“假如于勒是一位百万富翁,又会怎么样那?”这时,计算机进行模拟表演,立刻引发了学生无限的遐想,有利于孩子们展开想象、拓宽思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们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想出了种种有意义、与众不同的奇思。

第5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一、关注学生,活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突显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与实践性,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而主动地探究知识、汲取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常常紧扣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灵活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充足的探究时间,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等收集相关的图文资料,提前预习课文,以便突破因生字生词以及背景知识等造成的学习障碍。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利用录音、视频、PPT等,拓宽教学空间,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采取整体感知与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如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梳理课文结构,把握小说的三要素。然后再次研读课文,思考问题:故事发生在哪里?“我”家的家境怎样?作者为何要渲染“拮据”的生活状况?当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引导他们自主探究:1)分析于勒。①文中的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菲利普他们会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②使菲利普夫妇觉得“恐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③为何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④对于“于勒”,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对其评价前后截然不同?⑤对于于勒,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奠定基础,打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2)分角色朗读遇见于勒的段落。然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阅读之后,我们会感觉菲利普夫妇真是善变,你们说说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变化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变”与“不变”?思考后完成如下表格。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反映出两人内心的变化,而内心变化又是由于勒经济状况的改变而展开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金钱。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我们如何能看出菲利普夫妇内心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汇报结果。最后,教师用投影列出学生思考的结果,并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分析与修改。

二、强化指导,教授学习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6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数学课前备课的有效性李海涛

初中数学习题训练的有效性龙江艳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有效性研究和焕玲

"互批作文"模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张洪伟

用快速作文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李春兰

初中英语教学测试诊断的有效性研究梅广宇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备课的有效性郭宏博

初中物理教学讲解的有效性研究甄洪斌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张玉岐

《木兰诗》教学实录与评析朱小红,孙雷,邹兰春

《端午的鸭蛋》导学设计高玉霞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反思肇亚娟

寿镜吾先生为什么不回答鲁迅的问题——兼谈文本解读和背景资料呈现的关系刘宏业

加强课堂评价提升教学效益陈锋

三角形全等的教学案例与分析陈芳

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数学课堂文继志

"不愿","不复",还是"不用"——李白《将进酒》中一处疑点考析李小军

藤野先生对匿名信事件究竟是什么态度汪茂吾

简约,是语文课堂不能缺少的李冬梅

硬笔写字教学调查研究与方法措施程灿

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对一节市级公开课的课例研究王丽娜,徐峰

数学学科评价应力求促进学生发展董诗林

数学课应对学生加强发现思维训练文辉

构建"情境引探五环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红香

摩擦因数一定小于1吗李志强

《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中『行之辨音佟百成

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学物理课堂杨福松

几何计算型综合题在中考中的命题特点韩春见

2009年中考物理光学力学作图题分析王桂梅

给"爱"设置防线王旭红

上课总是分心怎么办章睿齐

对待小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邓立

和"双面"学生"过招"王国伟

『不差钱的学生差什么何广茹

教师,先从自身找原因邱官钦

我想起了小丁……高兆华

少女变形记周仁满

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刘春莲

谁扔的纸团袁桂利

呵,张良曲传靖

魏书生给学生增讲的课外文章赵忠福

清塘荷韵季羡林

硬朗朗的生命礼赞——《清塘荷韵》赏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沈永生

难忘那一年于郑庆

校门口的那棵老柳树郑春哲

请家长周毅

丑小鸭的"丑"与"美"陈蕊

心灵的成长人生的启示张蕊

入情入境入味的品尝孙红

以《最后一课》教学为例谈爱国教育刘宏业

《教师教学用书》应该如何用——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教学为例符礼科

《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板书教学崔悦

《社戏》中的"呐喊"程云花

孔子在乎得可爱沈永生

《马说》研讨练习题的变更建议史峰HtTp://

在探索中享受快乐王爱生

关于"三角板"操作讲解六例何树生

提升英语"话题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EEC教材第9单元第2课为例的课例分析吴岩

大道至简妙得解——对一道中考试题的探究齐安德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质疑李祥燕

中考数学复习要点指导李成康

根据光学作图题特点进行物理中考复习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崔胜春

方案设计问题在中考中的命题特点及主要解法(上)韩丁

那个倾斜的易拉罐刘卫杰

漫画后的漫画臧玉霞

小孩子怀何伟

我与小凯关于情感问题的对话张雪梅

窗内窗外郑春哲

馒头与我的大学黄军英

爷爷的智慧——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的一些感悟王文治

体验知识发生的教学过程不能省王爱生,张文光

好的开始一定能成功一半吗——《浮力》教学案例许洁

『在洞庭一湖的『一字究竟作何解释徐宏寿

是"感人的亲情"还是"快乐和自得"——对《散步》主题的深思侯守斌,陈明

项羽自刎为哪般李小军

如何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段祖明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张林德

2010年中考物理新题面面观刘桂英,崔胜春

新学期给新班主任的几点建议王旭红

一座弯弯的小石桥石铁权

求阴影面积的常用方法郭连元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几个策略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钱跃华

对教育领域几个经典修辞的理性思考赵惠,刘涛

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设置情境施晓微

英语课堂上的关怀不可忽视严雪青,欧阳锡龙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思考王冬梅

分析中考教学中的多答案考题郭丽华

中考物理信息给予题分析王桂梅

第7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狭隘的"单科"思想,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和融合的意识,为学生

广泛联想、移植、改组所掌握的知识,从而产生新念头,提供丰富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尝试

各种各样的新组合,激发其新思想的诞生。

【关键词】新课标有机组合新课堂

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对教师

来说,课堂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

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新课程实施近一年,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一种与

往不同的教学意识突现出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

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从这个

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寓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探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流过程,换句话

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

一、 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

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

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指在教学中,教师从备课开始就

未曾或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不根据课堂情境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所谓视学生为客体,是指教师把学生当成一只可以随意往里面

填充东西的容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不知道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

在,教师只在方法的层面考虑问题,只能围绕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等方面组织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只追求形式,不讲究实效。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与

之相适应,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

2、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前面列举的诸多现象都源于没有从尊重生

命的高度来认识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和少年。这个时期,对于

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

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

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

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

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

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

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 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构造师生互动平台

在使用新教材后,师生常常有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对课程改革前后的课堂教学情况做一个对

比,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课堂气氛非常激烈,同学们各抒己见的积极性空前高

涨,讨论问题有时激烈得象开辩论赛一样;课堂不再是老师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老师和

学生能在平等的地位上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教师已成为同学们的学伴;现在我们感到,在上课时思考问

题、参与讨论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也有不少学生提出要求,希望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相互的,不能局限于

教师问,学生答这一种形式,应该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勇于质疑。

一个负责任并谋求更大发展的商家,就会重视顾客的感受,并根据他们的的需求,不断更新经营理念,提

高服务质量,因追求对应平衡,这两者之间呈动态上升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收益者。虽然我们不

能把为商之道与教学问题相提并论,但是,"教学相长"的古训忠告我们,教师只有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

学的意见和感受,才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长此以往形成摒弃"教师本位"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观

念的彻底转变。

二、 注重全方位互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 控制教师讲授时间

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使之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甚至更

高的比例。也许有人会质疑:教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够理解呢?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

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其中深刻的内涵,足以说明教学过程

中,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多做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所花时间虽不多,而课堂教学效果会呈现

质的变化,学生对知识有兴趣了,思维活跃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

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活动"是可以做到的。表面看,时间优化降低教学强度,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

求更高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的综合实力不仅未削弱

,反而得到加强。

2、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

要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这一过程的设计。通过设计观察、操作、实验

、猜想、归纳、类比等活动,提供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对

这一过程有充分的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体

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

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

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嘎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

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 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

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

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此外,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

"等等,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3、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

目前,教师们比较热衷于分组讨论这一课堂教学形式,不过仅流于形式的课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表现为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教师要设计优秀的、恰当的、有必要的问题

供学生讨论,同一问题还可设置讨论的层次和深度。当有了一种解决方法后,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让学生

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解题有一种反思,首先验证,然后找原因、甄别、类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的

研究方法,也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战胜困难,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团队精

神的重要性,最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许多课文都存在不同观点与见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课文的特点,组织全班进行讨

论后,展开辩论。在授《杨修之死》时,关于杨修之死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

身之祸;第二种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学生对两种观点互相辩论,引经据典,旁征

博引,各抒己见,引出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及历来对曹操的评论和曹操的其他言行来分析杨修之死

的前因后果。从而调动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能

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家经历了小组讨论、小组与全班交流、个体与个体交流和个人与全班交流的全过程。这期间教师不是无

所作为的,而是全面巡视小组活动;捕捉各种信息;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解答学生的问题。

充分发挥教育智慧还应表现在:当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

定,让资源共享;及时判断其正误,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并迅速加以有效指导,用适当方法点拨和引导,让

学生恍然大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

叶澜教授说得好:"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

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和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

魅力。"我们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超越自我,超越过去,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构

第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一、课前小组合作预习

大部分的教师都习惯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成课堂中学生们热热闹闹的课文内容讨论。然而,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在课前的预习同样重要,教师可在小组分组合理、科学的情况下布置学生根据课程安排预习课文,收集课文所需资料,或者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和质疑。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解读疑点,大大提高预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课前预习时,笔者对小组成员的预习进行了干预,为每个小组提供“小组预习学案”,具体内容如下: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及其关系。2.拟出内容提纲。3.选定文中某个人物进行形象分析。4.品味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描写、景物描写)。5.各小组提出1个比较有价值的“最佳问题”,小组成员口头交流、并做出书面解答,在课堂上全班评定是否为最佳。这篇文章情节结构较为复杂,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因素都难以掌握,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更是让读者难以理解透彻。通过以上小组任务的完成,学生预先对整篇文章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通过小组合作得以释疑和学习,定能为课中获取更多知识做好铺垫。

二、课中小组合作讨论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一直是教师体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忽视其无用性,仍然将其付诸形式。教师要把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自然地与课堂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小组学习任务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创设便于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在活动中激发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担当好指导的角色,积极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互动,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比如,教学《新闻两则》,第一则《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生对文章体裁、内容都有了基本的掌握后,在“品读作品”环节时,教师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即“三路大军”,然后让三路大军“根据图中提示,复述三路大军渡江情况”,每个大组的同学都专注于自己大军的渡江情况,之后向全部展示阅读成果,表现出来的效果果然比要同学全文掌握好很多,可谓收效颇丰。

三、课后小组合作实践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好好利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在课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小组实践活动。新课标的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最后设置了专题活动,这些综合性的学习便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开展,例如知识竞赛、举办朗诵会、制作画报、进行校外实践、调查问卷、举办成果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这样明确地给学生安排了教学任务,学生不但目标清晰,小组合作意识亦会大大增强,在不断提升自身学习效率的同时,小组间也会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对培养学生必须的生活实践能力和提高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例如,笔者在进行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的活动课题:“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时,笔者以住址远近为依据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让这些小组在放学后相伴去家里附近的超市进行“新商品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新上市的商品名称。2.现阶段上市的原因以及趋势。3.价钱及影响因素。4.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笔者只是将大概方向告诉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在调查中获得自我和小组集体结晶,汇集成报告在课上展示。

第9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一、多元解读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世所公认了的教学原则,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似乎还只是遥远的星空。落实在课堂上的不少还是教师个人观点的单纯陈述,学生的思维被逼着在往教师预先设定的套子里钻。在“多元”“个性”的时代,新的课堂却无意识地在“独创”的旗帜遮盖下,错误地引导着教师走向本质上依然是灌输式教学的“教师一元”。

《“无用”之时方显“大用”——〈那树〉教学设计》(载《中学语文教学》2012第7期),教师在设计思想中明确表述:“《那树》一文,在主旨上,可以有多种解读,但不管什么样的解读,都绕不开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生态批评理论’。……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将本文的主旨定为作者对人类膨胀物欲的无奈,以及对人们对精神家园漠视的慨叹。”[1]在设计教学操作之前,作者就已经预先确定了“本文的主旨”,在设计成品之中,“他一直努力以‘生态批评理论’的框架梳理文章中的树、人、事及其间的关系,力图用这种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让学生领悟那树命运所蕴含的对‘物质化空间挤占了我们原本拥有的精神世界’现实的批判”[2](何立新)。何老师在肯定其对作品重构的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个事实:整个课堂都围绕着让学生接受教师既定的观点在设计。既然此文的主旨“可以有多种解读”,为什么学生非得接受教师的观点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知识背景有个性化的理解?

无独有偶,《赤壁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13第1期),课堂的主体是第二部分:“细部探究,感悟‘圜道’思想所达成的超越路径。”[3]有三个步骤的“探究”:1.“水月之喻”——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2.“日月轮回”——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3.“圆融通变”——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严华银老师评论说:“卫老师引进《吕氏春秋》中的‘圜道’思想,巧妙而令人信服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点(指苏轼‘自释’的‘内力’来源等——笔者注)。”“这样的解读已然不只是新颖的问题了,更可以说是一种启智生慧的‘慧读’!”[4]确实,我们对卫老师的解读钦佩,但这毕竟只是卫老师自己的解读。这种解读对学生来说与其说是“探究”,不如说是“听讲”,学生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探究”的水准和实力,事实上也没有学生活动和思考的余地。整个“实录”无非只是卫老师巧妙地运用了“主客互答”的论文表现形式罢了。如果说这是一堂课,那么,充其量也只是一堂学生听老师宣读论文的讲座。连严老师也说: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定位上,“高于学生阅读理解的实际”,所以“参与的‘学生’毕竟只是班级中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5]。那么,这又究竟是谁的课堂?

中学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学习的天地,虽然不排斥教师对教材的二度解读,也完全能够容纳教师的新说异解,但绝不仅仅只是教师发表个人论文的平台,也不仅仅是教师施展个人才艺的舞台。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解读作为多元之一端出来供学生选择,而不能让学生以为就只有这一道也许并不是十分精美的菜,更何况也不一定合乎学生的口味。

二、多元解读是否可以沿用前人的观点?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个什么形象?《鸿门宴》中的项羽有什么性格特征?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备课,会首先研读文本,努力获得对文本的原初认识,而且,对人物的形象也会有个感性的认识和粗略的了解。但是,他不会直接将这种懵懂解读鲁莽地倾倒给学生,他还需要寻找资料,了解别人的看法,比较差异和优劣,选择最合理的解说和最合宜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是一个教师起码的良知和责任。这时,他往往会发现,教参上的解读是最全面、最精到,也最合宜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教师个体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事实上不可能在全部领域都对文本有独到精确的解读;另一方面,教参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集大成者,虽然不可避免还有疏漏甚至错误,但总体来看,不是任何一个普通教师都可随便超越的。即使教师偶有一些不同于教参的见解,他一般也只会作为一种参考论点提出,供学生选择,加上“我认为”式的说明。这样做,一是这种观点本身只是“一家之言”,并未获得求证和认可,将这种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灌输”给学生是不负责任的;此外,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未必一定比已有的传统解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让学生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进程,更是基础性的教学任务。那些期望一线教师课课“独创出新”的高论,无疑只是一厢情愿的苛求。而那种想当然的、脱离传统的课课出新招的说教,无非只是专家学者们的不切实际的“理想”罢了。

桑地亚哥的形象可能有多种解读,可是,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能够替代和超越前人已有观点的结论。所以,陈老师将老渔夫看成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也将作品主题理解为“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期)并没有什么错,他只是认同了或者说切合了大多数人的观点而已。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解读。陈老师即使对文本细读过百遍还是得出这个结论也毫不奇怪,不然,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词条怎会也这样说呢?难道暗合了,或者认同了前人的观点就是“教条”?就是“掮客”?[6]对每一个文学作品的解读,教师都非得搞一个哪怕是并不存在或并不完全合理的自己的“独创”吗?王屹宇老师对陈应德老师执教《老人与海》的这一批评是欠宽容的。

谭梦诗老师执教的《鸿门宴》(载《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7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透过‘语言’‘体会’出项羽的性格特征:‘狂妄自大’‘不善用人’‘自负、狂妄、轻敌、直率’‘目光短浅、寡谋轻信’。而这种解读与教参关于项羽‘自高自大’‘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骄横气盛’的评价相比,并没有任何‘突破’,同样是说明项羽性格上的诸多缺陷,同样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安杨华老师在《错误的设问理据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载《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1期)中如是评价说。这个结论是否错误姑且不论,学术总是有争论的,何况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属于主观理解的范畴。只是奇怪,何以学生“透过‘语言’‘体会’出”的项羽的性格特征就不能和教参一致,还非得有所“突破”呢?自司马迁开始就存在着的“自矜功伐”论为什么在谭老师这里就该中止和否定?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不是可以在课堂中并存?

三、教师只“一元”,学生是否可“多元”?

“假如教师只是知道一个‘多元’的目标,却连自己都无法‘多元’地理解作品,那教学的‘多元’又怎么可实现呢?”[7]有学者认为教师必在学生之先“多元”,否则,学生便不可能“多元”。这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论,夸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对作品有新的解读当然是好事,这也是多元解读的一端。但有时事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教师受种种条件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可能没有更新的解读,或者预设不全,只要教师定位得当,操作得宜,学生依然可以“探异求新”,出现“多元”化状况。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成长之路”载了周颖老师的一个教学案例。周老师教《我的叔叔于勒》,引导学生对已删节了的课文和未删节的原文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原以为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原作’”,“结果他们的回答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从原作中读出了母亲‘可敬可爱’,并不只是‘自私冷漠’,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有的学生则读出了教材编者对课文删节的深意,即从‘孩子的眼光’,更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势利、金钱至上。”[8]教师的预设是“一元的”,可学生生成的解读是“多元”的。

多元解读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探究,形成开放的思维,才会产生多元的结果。在多元解读教学化过程中,更重要的不是教师自己的解读,而是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露和必要的养分,只有这样,学生智慧的种子才会开出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师延峰.“无用”之时方显“大用”——《那树》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2(7).

[2]何立新.沿用与重构:教材内容教学化过程中的两难选择[J].中学语文教学,2012(7).

[3]卫建云.文本解读与课堂深度《赤壁赋》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4][5][7]严华银.文本解读与课堂深度观察者语[J].中学语文教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