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地理信息技术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技术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信息技术学

第1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并不高,要深入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要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因此,笔者选择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较大意义。

1重视讲与练的结合,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讲解与练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无论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还是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教师利用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了解,再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体会地理信息技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将讲解与练习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对这种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给予重视,使得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正面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讲解与练习的灵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关注度更高,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遥感技术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界的水循环问题进行观察与了解。在相对真实的高中地理学习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任务的提出,会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讲,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运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提出,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理解并其完成,对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学习经验。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使得传统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被冲破,更能够帮助学生减小地理信息技术学习的压力。

例如,在教授《海水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针对高中地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学习任务:熟悉中国几大洋的海水运动情况,分析海水运动的规律与趋势。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任务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让学生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一学习任务中加以应用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中都具有一个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使其带动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地理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进行提高。在这样的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培养。

3利用地理主题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学生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主题出现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师在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主题确定时,要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解,使其确定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具有较大的匹配程度。主题的确立要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信息采集与整理能力在主题学习中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高中地理学习内容,设置“城市化”这一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主题,让学生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将选择地理信息技术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使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对其学习最有帮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与加工,加强数据的整理,更好地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存在的重要意义。主题式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笔者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当代高中地理教师加强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林培英.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7):58-62.

[2]孙汉群.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1-115.

[3]李淑梅.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0):115.

[4]潘立新,黄成林.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8(2):90-93.

第2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 综合图解 存储和显示 编制 评判

地理信息技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

地理信息技术是研究地理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技术工具。GIS可以使呆板、静止的数据、图形变得形象生动,直观可视;可以使运动的场景,变化的数据,统计图、分析表灵活转换;可以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盘活共享,方便检索,分析查寻;这一切都便于教师去创设情景,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非常浓厚。地理信息技术所展示的科技含量高的RS遥感图片,GIS不同图层的对比分析,GPS的准确定位,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具体探究一下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用于综合图解地理分布现象

地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填绘、分析地图的能力,而且地理教学问题中有关地理分布的知识随处可见。以往的教学手段是运用教学挂图、课本附图以及复合投影片来讲授地理分布知识。教学挂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教学目的,但是在使用上会占用一定的空间,给教师板书带来不便。复合投影片的使用较教学挂图方式稍方便一些,但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和维护投影片。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的针对性非常强的课件,通过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来讲解,效果就好得多。

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的相应课件具有以下优点:

1.图形比投影片更准确,比挂图更清晰。特别是地图注记和符号规范、清晰、易读。

2.可以复合叠加呈现,并可以灵活地动态显示。既可以像复合投影片一样一张张显示,还可以用几个圈层分绘组成一张综合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3.易于存储。计算机以数字方式存储信息,不会损坏。教师能够节省出更多时间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4.可以把分布图与信息数字结合起来,给学生以量的概念。

例如,世界洋流分布与世界四大渔场。洋流可以用红、蓝两色分别表示暖流和寒流,并可实现动态演示。在流动的寒、暖流汇合处形成渔场,同时通过标注与其相关的文字、数字信息。学生既可以形象直观的理解渔场的形成、渔场的位置,又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料。

二、用于地理数据的存储和图形化显示

地理教学中常涉及到很多地理的数字信息,如世界主要国家小麦产量、世界七大储油区的石油产量等。以往采用绘制投影片或挂图,以柱状图、折线图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显示地理数据具备简便、准确、多样化等特点。

1.简便。减轻教师工作量。无论是制作投影片还是画板图都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准确。计算机处理数据准确,显示图形标准,给学生以正确的量的对比。

3.多样化。不仅可以以柱状图、折线图的方式显示,还可以以饼状图、三维立体图等多种方式显示地理数据,而且可以实现各种显示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可以更多的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并且地理数据可以与地理分布图相结合创建相应的专题地图,把单调、空洞的数据空间化。

三、用于示意图的动态演示和模拟动画演示

这一部分功能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水循环、褶皱与断层、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大气环流、锋面与大气、气旋与反气旋等。这些知识反映了空间现象的基本原理,用一般方法和平面静止图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地理信息系统动态演示功能则可以实现地理现象的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更形象化的认识,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如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的位置、流向、强弱、带来的天气等,都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演示功能,形象地为学生讲解。

四、用于课堂练习题的编制和成绩的评判

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课堂练习穿插于讲课之中,随讲随练,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机交互性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很大帮助。用计算机评判学习成绩公平、快速,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可根据成绩循序渐进安排学习,达到教与学双向沟通的目的。

例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时,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一套练习,让学生随堂进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填注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等,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可以增强人机交互性,还可配以相应的画面、窗口或声音提示填注是否正确。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成绩进行评判,使教师很快得到反馈。用计算机配以大屏幕投影设备可以代替板书。教师备课直接用计算机进行,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巧妙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字体、字号、设置背景图案、调节明暗程度等,以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并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用于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3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最新出台的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规定,较之以前的地理课程学习内容有较大的区别,同时由于之前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没有接触,学生对此是陌生的,而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地理信息技术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值得探讨,尤其是作为一门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的学问,它能促进学生对高中地理及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上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为配合教学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配备专业的设备设施,强调师生都重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这一举措,更好地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为更好地透彻地了解地理知识及将来从事相关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地理信息技术的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及GIS(地理信息系统)。三者虽然相互独立,但是通常在应用过程当中又互相之间有联系,需要同时派上用场,一般情况下GPS负责定位,RS负责对数据或者信息进行采集,GIS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现阶段,3S技术应用在我国交通、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当中,并且作出巨大贡献,它对测量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在工作中解决许多难题,取得极大的成就,在全球都得到极高的重视及关注,是现如今的一个炙手可热的一门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球、实时及全能的特点,完全不受天气的干扰,能连续不断地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测速及定位等,目前应用于全球的各个范畴。RS(遥感技术),能通过传感器将在远距离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处理成可供人类适用的图像或者其他计算机信息,具有感应距离远、感测范围大的特点,目前被广泛推崇和关注。GIS(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呈现出为人类所用的状态。

三、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RS(遥感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到土壤土质、土地利用现状、河流情况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使学生更细致透彻地领悟到在土地农作物生长环节的变化,如果配合遥感图像,学习也会更具有趣味性。其次,天气预报正是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得到的,通过监测感应天气变化信息及数据,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将其转化为可以读取的图像和信息;同时它还能监测出自然灾害的变化,时刻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通过RS技术的应用,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原理,更形象化地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效果。

2.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相对RS及GIS,学生相对比较熟悉一点,因为它较多应用在生活当中最多的应该各种地图导航及应用在交通工具上的智能导航等,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应用GPS的相关原理进行模拟教学。例如,从世界地图的一点到另外一点,通过GPS技术让其自行导航多条路线路线、直线、最合适的路线、最省时的路线等,然后通过遥感技术将整个路途中的环境及天气变化监测出来并通过图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3.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生可能没有很明确的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将其引导到那上面。例如,在地理教材上会出现一些立体的或者三维的景象图、气象变化图等,告诉学生这些图都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加工处理而产生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产生认知,并且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并且是如何转化而来的。同时,通过上机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采用这些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及地理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各个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四、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就现阶段而言,地理信息技术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探讨地理问题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大势所趋。

1.提高教学质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要求自身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结构,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活跃。

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并且将计算机上级实验操作运用到其中,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同时创新教学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单一无聊教师口传,有利于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使学生更细致全面地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及地理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利用探索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深奥有趣的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并且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并且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并且通过知识掌握体验到成就感。

五、结语

第4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1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概述

就我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在教学改革开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中学地理课堂采用了图示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图示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并分析各类型示意图以及实地图像,分布图等,使知识内容更为直观,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开展,中学地理课堂需要更多的引入网络手段和信息技术等教学方式,但由于部分地理教师缺乏对应的教学能力,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学地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此外,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案及大纲等内容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修改,也造成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忽视,从而影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 中学地理课堂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形式

2.1 强化理论基础知识

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囊括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项内容。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必须着重强调情景创设,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情境的模拟,帮助学生强化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在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结构的认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习中,实现地理知识架构与具体内容的有机融合。教学理论则着重强调了地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中心,地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的讲授,更要强调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2.2 构建启发式的实践情境

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借助情境创设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中学地理教学中,图示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信息技术的运用则会在地理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利用地理数据等信息内容创建出虚拟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真切地认知地理课堂中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巩固学生地理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其知识的运用与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创设的情境还能够促进课堂角色的转化,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探讨中,能够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进一步推进中学地理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3 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3.1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初具规模,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得以有效的实现。中学地理课程知识的内容涉及到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类型的媒体信息类型,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更为全面地烘托出地理问题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的探究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工业区位选择》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预留给学生观察工厂发展变迁的作业,并通过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当课程讲解时,安排学生对所做录像进行讲述,进而加强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知。教师在讲解钢铁化工等企业的区位变迁时,还要结合国家及地区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针对化工厂向江河下游的扩张加以展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厂区区位选择的具体要求,实现地理课程知识的有效深化。

3.2 网络课程教学的开展

网络课程是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够进一步拓宽课堂的知识讲授范围,从而更为广泛的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首先收集中国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视频,并通过整理突出视频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在地理课程的讲解中,教师要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提出对应的问题,如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拥有量和市场需求量等,并提供学生对应的网址进行查询,以此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网络课程的开展,还要注重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在地理课本课程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的有机融合。

3.3 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等手段对知识内容进行加工,从而有效地处理实际地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应用的深入,地理信息系统也逐渐受到中学地理教师的关注。在讲解我国省市区位关系的课程中,利用GIS技术,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我国任何位置的图片,通过不同省市特色图片的对比,教师能够更为详细地讲解城市的分布特点,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不同省市的风土人情,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兴趣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第5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科学也在迅速发展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地理课程教学带来便捷,人们在研究和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的地理课程的教学,应对地理课程教学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学习地理探究水准相对比较低,致使地理课程教学不能如愿以偿地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但地理课堂教学是否就是无有实现有效的路径?应当完全不是。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地理教学,实现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容量

高中地理的教学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学习地理的爱好者。但喜好地理学习的原因有别,有些学生就是冲着对地理课程的钟爱学习地理的,但所占比例不大。有些学生因为智力原因选择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以为地理只需要去死记硬背即可,这些学生所占比例极大。如此阵容的学习者,导致地理的教学只能就是那样的少慢差费地去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为了每个学生的成功,平时的地理教学,每堂课的课堂容量都比较小,甚至就是小得不能再小了。教学容量的小,能够实现课堂效果的大?当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可能。既然不可能在原有的条件下去提高教学效益,那么,就必须另辟蹊径,应当说信息技术为我们铺设了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的路径。如教学《海洋地理》的相关内容,所学生去做的,不仅仅就是去观察海底地形图,还需要学生去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这样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目的,所需要我们学生去做的就是那样的包罗万象,如果所包罗万象的内容有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好,相互之间的环节就不可能联系得比较紧密,学生也就不可能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就从海底地形图的观察去看,如果我们采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涉猎到相关多的海底地形的图片和画面,并在相关图片、画面欣赏的基础上,看到一些有启迪意义的文字说明,那学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一定的切合事理的观点,解释正确海底地形的形成和相关分布的规律。

二、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地理课堂学习兴趣

从相关意义上讲,高中学生具有高中学生的学习特质,他们有着在课堂上尽快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欲望,而且就是相当强烈的欲望,他们是亟需获取成功的。因为他们深知,高中阶段的学习虽然就有比较漫长的三年时间,但与历史长河相比,那简直就是一瞬间。虽然学生不是那样的质量超群,但对学习的要求还是颇高的。如果我们不在课堂教学效率上去考究,那是很容易丧失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我们再凭借自己声嘶力竭的讲授,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就是那样的枯燥乏味,那根本也就建立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课堂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不会高,更谈不上就是某些意义上的很高。所以,为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就是高效,为了真正建立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还应当去努力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如教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我们需要学生能够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产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即让学生进行调查,学生经过调查可以获取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但那样显得比较费时、费力和费神,学生对此劳民伤财的做法显得不感兴趣,也不大容易产生高效果。如果我们将学生生活中较具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制作成课件,并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呈现给学生,那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立马建立起来,再经过相互之间比较激烈的争论,则完全可以形成比较合理和具体而又科学的保护、治理措施。

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地理课堂创新探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在围绕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的高度,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学生学习地理就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听听背背地理了,而应当需要学生去探究,去比较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形成地理学习的活力,形成地理学习的创新力。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创新力怎样去建立,首先得建立学生创新探究地理的兴趣。应当说高中地理文本中的相关地理问题的解决,赖于一般性的思考就可以得以解决的,无需让学生去做出创新性的思维。但有不少比较实际性的地理问题,就是一般的科学家还没有能够得以比较充分的解决。也许人们会这样以为,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怎可去攻克科学研究人员还没有能够攻克的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播下科学攻克地理问题的种子,让创新探究能够从现在起就在学生的心灵去生根、发芽,好让学生也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开出创新研究地理的花朵,结出创新研究地理问题的果实。如教学《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应当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大矛盾,相关的化工企业就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如果我们能够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乃至就是比较日益尖锐的矛盾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比较广泛地罗列起来,那学生所获取的就不仅仅就是一些印象性的认识,而就完全可能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心灵震撼,就是一种意义上的科学解决经济与环保问题之创新种子的播下。这虽然不是现在就可以实现的,但学生可以比较创新意义上去关注环保问题,甚至就是比较实质意义上的创新研究环保问题。

作者:杨敏 单位:四川省雅安中学

参考文献:

[1]白文新.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第6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指的是现代教学工具、互联网、信息教学平台还有其他的教研工具,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需要坐在课堂中,通过教材展开对全宇宙的地理信息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当前的学生而言具有刻板性,同时对于想象力日益浅薄的高中学生而言,想象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势特征、环境特征等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遇到抽象的地理知识课堂教学时,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也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难题。因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大势所趋同样是学科使然。

一、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信息化的特殊性

从上文中我们可知,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对于教学信息化的依赖性较强。一是因为地理这一学科是依赖于信息技术所构建起来的,在地理教材的编写中,不想语文、政治、历史等是根据传统文化再添加一些时代意义所编写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现实存在的地理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再根据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地理素质的需求所进行编写的,即高中地理是基于信息技术所展开的一门学科,因而信息技术从始至终贯穿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二是在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养成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如对于地球自转产生时差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站在信息化的角度,将这一知识点进行扩展学习,而不是单单对“地球自转产生时差”这几个字进行记诵。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具体应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最基础也最常见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互联网、投影仪等的使用。在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地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对地中海气候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地中海这一地区的温度变化进行查阅,发现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夏季的时候温度高,但是降水量不足,而在冬季时却降水充沛,当地常见的植物的橄榄。通过这一系列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学生对地中海气候特征及当地的生活习性,经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掌握,对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2.GPS、GIS等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GPS、GIS是最常见的地位系统,能够对当前的全球的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系统的掌握。如台风的形成的学习中,某沿海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对台风路径图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台风的成因,这一举动有效地拉近学生地理知识生活化的距离。另外GIS、GPS等技术不仅仅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资源参考,引起学生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理性的地理思考能力,即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以GPS的视角来俯视地球运动,使教学活动动态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专业水平。

3.微信等社交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发展,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也广泛的利用社交网站来展开信息共享、小组合作、集体讨论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微信来分享前一天的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并要求对第二天的课堂进行预习,这相当于一个导学案的载体作用。如,各大高中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微信群,教师每天在群里分享一些地理知识竞答题,并通过一些奖励形式让学生投入到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延续了地理教学课堂活动内容。

总之,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的全方面的,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因而在未来需要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创新,保证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未来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创新运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未来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妥善的处理方式,正确引导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缺少系统化的教学信息平台,即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应用是碎片化、零散化的,这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在未来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地理资源共享平台,将所有的信息技术都归纳其中,保证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全面、系统的发展。

其次,是当前更多形式的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利用,一旦学生自控能力降低或是使用不当,很容易使信息技术成为阻碍地理课堂学习的最大对手,因而要求能够规范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即能够使地理教学课堂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仅先于地理学习。换言之,就是形成独属于地理学科的搜索app。

只有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的不足和缺陷,才能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达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利大于弊,教师、学生都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更为浅显易懂的地理知识。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中,最基础的信息技术在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图等的制作和运用,使学生对地球运动、全球等大概念有了初步的掌握,其次是GPS、GIS技术的运用,通过GPS、GIS技术教师能够轻易对全球各地进行定位,展开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学生也能在脑海中形成类似于GPS定位系统运行规律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最后是对微信等社交技术的运用,微信加强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使学生能够对地理课堂要学的、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或是提前预习。在未来,还可以构建地理教学平台,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林.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牟琳.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的实践与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旋晓伟,王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25-128.

第7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一、构建区域地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以应用平台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是建设信息技术平台,从而保证信息技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可以共享区域间如教学方法、教学课件、考试试卷等地理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双赢。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快地理教学资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能共享优秀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数字化地理资源库中主要包括地理视频资源(在线地理课堂、教学视频点播、地理资料编辑)、常规地理资源(地理研究素材库、地理教育素材库、地理网络资源库)、地理资源库管理系统(用户资源库、地理资源管理系统、地理检索系统)。建立区域数字化优质地理教育资源平台能降低地理教育成本,还可为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提供良好的参考,同时也便于区域地理教育学校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推动地理教育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二、多媒体信息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学习地理时借助耳朵和眼睛实现听与看,相关研究也指出,听与看相结合能有效提高信息接受效率。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课时,某高中地理教师考虑到刚入学的高一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有点困难,如近日点与远日点、线速度与角速度、太阳日和恒星日等。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能加强学生记忆,同时能培养学生思考和读图能力。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2014年春节晚会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景色图。提出问题:“就像歌曲里面唱的一样,时间都去哪了?”“为什么会出现白天和黑夜?”“四季中哪个季节昼短?”利用课前导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待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后,展示地球运动课件,让学生总结公转和自转的区别,多媒体课件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形象化,降低新课学习难度。再次,运用动画演示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播放长江入海口的淤泥堆积方向并提问悉尼和上海的地转偏向力是否相同。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培养比较分析能力。最后课堂小结,运用幻灯片总结本章节学习内容,演示本课知识体系,使学生直观复习学习重点,节省课堂时间。

三、地理教师人才技术培训

第8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建构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67-02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很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发地理学习资源,丰富地理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观察地理事象,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降低学习地理的难度。再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表现地理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初中地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方式,学会利用地图分析相关区域的地理情况、气候温度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高度,而信息技术通过声像技术、视听技术等,将图文、动画、视频等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更为直观和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地理发展变化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二、目前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然而,由于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二者的整合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科学融合。很多教师都误解了课程整合的概念,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就是进行了课程整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运用,不能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二是过度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盲目追求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三是忽略教师的课堂组织功能,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误区,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达到设备与教学的优化组合。四是用课件演示来代替学生的实验活动,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忽略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互动的缺失。五是地理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较低。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理论分析

3.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该理论强调学习者是对外来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适当加工的。学习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有时会出现一些冲突,包含着学习就是对这些冲突所导致的对认知结构进行重组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以及地理能力的运用,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为了消除个体所做出的非期待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对个体的反应施以强化。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有七个方面:一是反馈和即时的强化;二是个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做出反应;三是反应从简到繁;四是个体做出的错误反应要逐渐减少;五是回答必须与正确的反应完全相符;六是个体可以自定学习速度;七是必须详细说明终点行为。将该理论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地理信息,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行构建地理问题模型和进行地理探究。

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4.1 改革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只占50%,师生互动产生的内容占40%,学生自行创造发挥的内容占10%。因而,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地理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改为动态的传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增大学生的信息输入,使地理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知识性,从而有效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让初中地理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由被动吸收转为主动思考、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利用好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一方面,现在的初中地理教材融入了很多信息技术知识,比如说火山、地震、人造卫星照片等等,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另外,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解释地理概念、地理现象以及地理规律,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从而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以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讲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时,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地理教师利用地球模型或者在黑板上描绘,有误差的描绘容易让学生形成误解,空泛的理论知识讲解对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也造成阻碍,从而教学目的无法达成。而笔者利用动画演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使古海洋消逝,陆地挤压后隆起而成。学生在动态的图文展示中掌握准确的板块运动知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主动思考、合理质疑、发展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建立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资源库,丰富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地理教育现代化的重难点是建立地理课程资源库,其重点就在于地理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入库管理与检索,地理信息资源库的资源包括两类:一类是地理教材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图片资料以及其他一些校内资源,另一类是各种媒体图书馆专家学者互联网等校外资源。地理信息资源库的资源需要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收集,需要保证资源广泛性有效性和深度性以及代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多媒体为核心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能反映地理科学发展的地理教学内容。

4.4 创造适宜的地理教学环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社会生活环境,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还可以丰富和活跃现有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教学有关“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课题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关于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山区道路交通状况和地质灾害等的相关媒体报道,以及对山区地区带来的经济及环境的影响等,让学生们对山区面积广给当地社会带来的利与弊有了初步的印象;导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开发和保持山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课中,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如九寨沟、拉萨、天山等关于山区旅游点和山区的蜀道、吊桥、山区常见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泥石流等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课后,讲一些山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4.5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多媒体教室讲授演示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讲授。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的课件演示,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二是多媒体网络教室主导研究学习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出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知识辅导作用,教学任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三是多媒体网络讨论研究模式,教师组织引导,提出问题,师生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在线讨论或离线讨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能及时被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看见,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四是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确立学习方向,通过各种资源实现课题的目标,并发表研究成果,形成互动探讨。

五、结论

总之,地理学科是一门思维综合能力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方法和思路。作为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教育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彩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J].教育,2011(36).

第9篇: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一、中学地理教学需要引进信息技术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单就地图而言就包含了静态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等多种,一般地图需要教师根据图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景观图需要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示意图最好是动态显示……这在教室难以做到或难以做得尽善尽美的内容,利用计算机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计算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可以无限延伸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维,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动画将地理教学所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形象、过程、分布、联系等直接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且身临其境,形象、直观地感知和认识地理事物,从而掌握地理知识。这是传统的挂图、投影等电教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别的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更适合于地理学科教学。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情境化、抽象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是研究地理问题、训练分析方法、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置身于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经济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习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而传统方式对情境创设在素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展现方式上都有很大局限性,很难为学生形成直观印象,而地理事物现象的地域性、时代性、复杂性,往往在使板图、挂图、幻灯投影等传统教学手段来表现时显得不是那么自如。而信息技术将计算机、通信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处理,就可以将这些复杂、漫长、跨越时空的现象、演变能够动态、形象的表现出来,给学生建立一种直观清晰的印象、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化训练、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构建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理清复杂知识,建立不同章节、前后内容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有效的提取,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也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已有的知识体系也会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地更新,新的知识会在已有的“知识树”上合理“嫁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地理教学重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这需要围绕一定地理课题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主体,学生需要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来解决问题。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资源空间,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共享资源支撑。

4.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