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设备市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期,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一股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试图开启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相较于物联网1.0时代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模式,由可穿戴医疗设备带动的物联网2.0时代,正在致力于突破孤岛,实现各种应用的互联。而在亚健康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观念日益普及下,可穿戴设备也在成为唤醒医疗物联网2.0的潮流先锋。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可穿戴医疗的前景很美,但其价值并未真正显现,已面世产品与用户的实际生活仍有距离。
不得不规划和管理的亚健康状态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人由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首部保健用品蓝皮书《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亚健康状态者所占总人口比例高达77%,即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7亿。人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就极有可能患上各种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肾结石、关节炎、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以说,亚健康就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状态。
欧美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和普及“亚健康概念”,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的“亚健康”人群规模及严重程度,已不容我们乐观,特别是企业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强脑力工作者,亚健康状态尤为严重和普遍。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重大疾病的治愈率逐年提高,即使是癌症,如果及早发现,有效治疗的话也是可以被治愈。那么,如何规划和管理的亚健康状态呢?
幸运的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采用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创新的可穿戴设备,正在打破原来的状态。
例如: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到人体血压、血脂过高时,能警告用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传感器负责监督人体每天的锻炼情况;环境传感器负责监控人体周围的环境状况(如有无吸烟和环境污染等);最终,通过三类传感器的有效配合,很好地控制疾病。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节约费用和人力成本。
正因为可穿戴医疗能够让患者(用户)管理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帮助。因此任何一个慢性病里面,上百万的活跃、专注的用户是完全有可能的,大量的用户的临床数据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可穿戴智能医疗能够协助患者进行经过科学设计的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检查指标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中断病理改变过程。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带来费用和人力成本的节约。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将病人的全部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看医生的时间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的35%。
健康管理理念的兴起使可穿戴医疗有了广泛的需求基础。从苹果UP手环到谷歌眼镜,涵盖了健身、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有人甚至预言“可穿戴医疗革命”即将引爆。
医疗: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
从2013年起,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设备开始出现,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穿戴心电马甲、可穿戴式血压计……这些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后最热门的移动产品。2014年5月,中国(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举办了“可穿戴医疗设备与智慧健康”专场,其设立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展台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2014年5月,可穿戴设备领域出现了几件重大的事情,一是Google 1.3亿美元领投大数据医疗Flatiron Health,以及苹果招募医疗人才(苹果公司过去一年至少已经从生物医学领域挖走了6位一流专家。5月29日上午,英特尔也在Re/Code大会上推出了智能T恤产品。
这款T恤,是由英特尔之前收购的AIQ公司开发的。T恤搭载Edison芯片,采用可拆卸电池供电,方便用户清洗。同一天,三星也了一款名为Simband的可穿戴医疗平台。这款产品与现有的智能手表非常相似,采用正方形外壳和大号的彩色触摸屏,并且配备Wi-Fi和蓝牙模块,可监测心跳和含氧水平。
正因为有如此多种类的可穿戴设备投入市场,2014年也被称为“可穿戴科技之年”。也正因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有专家预测,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是引爆医疗健康领域的一场革命。因为它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也许就在2016年,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一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反馈的信息查看地球另一端某个病人的心电图,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医疗技术革命”。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前心内科医生Eric Topol 在他的新书《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将可穿戴医疗设备和移动医疗列为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破坏性创新技术。
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表明,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是健身和娱乐);Ahadome预测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至少占可穿戴设备的50%份额。可穿戴设备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微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Google Glass可以全程直播外科手术等。
据IDC估计,到2020年无需人工操作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总数将超过300亿个,而能连接上网的各种“小玩意”则会多至2120亿个,其中有近2/5属于医疗领域。根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到2015年这一市场预计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报告显示,未来5年内,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市值将超过80亿美元(约合480亿人民币),主要受益于医疗保健类产品的推动。
探索怎样的商业模式?
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能够有效地协助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医疗领域,一直都是各种新技术觊觎的重点市场,在中国医疗服务大概是2-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占GDP5%-6%的比例左右。美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则达到了2-3万亿美金,占到美国GDP比例的17%左右。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很多突破,可穿戴设备正在通过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低功耗和能源技术、裸眼3D技术、高速无线、人体芯片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始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手环、智能腕表、智能耳套、智能虹膜、智能腰带、智能鞋……各种具备检测体征、睡眠、坐姿、脑电波等功能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也在市场上掀起热潮。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被应用到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居家养老等方面。不过,大多数产品仍处于实验期或推广初期,且价格偏高,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以“互联网基因”来定义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当然目前价格偏高的价格还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如何通过硬件粘住客户,以及如何利用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经过比较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通过设备销售来完成价值转移的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公司开始通过服务模式的改进向用户、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医生甚至保险公司来收取费用。下表就列出了一些衍生的商业模式:
综合来看,寻找可以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尤为重要。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由硬件、应用、运营服务、大数据等组成。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移动医疗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技术层面已经有所突破,但是可穿戴医疗作为未来移动互联新的入口,最大的潜力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过硬件粘住客户,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
普及尚需时日
医疗穿戴设备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位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的特点为医疗穿戴设备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除了用于个人医疗保健和生活运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外,用于医生护士临床治疗和监护的移动式可穿戴设备仪器,也在陆续应市。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6月末),中国投入医疗穿戴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达到420家左右,国际上则达到2000多家。但是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很多公司推出的可穿戴医疗产品销售状况并不乐观。比如浙江嘉兴统捷科技研发的针对中老年人的手机手表式健康检测远程跟踪监护器“腕宝”,因自身产品因素,通过网销及直销的模式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如三星智能手表的销售数据显示,其日销售量仅为800~900台,远低于预期,其中价格昂贵是主要因素。九安医疗为了提前布局前端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曾重磅推出的iHealth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这种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并不大。九安医疗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07亿,同比增加14.46%,其净利润为亏损834万,同比下降219.52%。其主要是外销的iHealth产品账款坏账达到383万。
同样在美国,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利润也并不乐观。2014年1月份曾有报告称有1/3的用户在购买可穿戴设备之后6个月内即停止使用。美国的一些医生指出,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功能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都集中在记录步数、估算消耗的热量以及跟踪用户的睡眠质量等方面,还有一些可穿戴设备能够跟踪记录许多用户的活动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最终却难以帮助人们针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耐克公司就在前不久宣布裁减可穿戴硬件团队。
可穿戴设备,是指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连接和云服务等交互及储存技术,以代替手持设备或其他器械,实现用户互动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设备(眼镜、手表、腕带等)。
可穿戴技术,是指被整合进可穿戴设备中,以实现各项功能的科学技术,是可穿戴设备应用的关键。它主要包括嵌入技术、识别技术(语音、手势、眼球等)、传感技术和连接技术和柔性显示技术等。
1 发展概况
1.1数据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
(1)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 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2)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
(3)2013年中国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不高,只有约32.1%的受访消费者听说过或者了解过可穿戴设备,67.9%的消费者则从未听说过可穿戴设备。数据同时显示,在了解过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中有52.5%通过网络浏览了解到可穿戴设备。
(4)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感兴趣的功能在于运动健身和休闲娱乐,分别占比59.5%、57.1%。接下来是智能开关(42.9%)、医疗健康(33.3%)、远程控制(31.0%)、个性推荐(27.2%)等。
(5)有购买意愿的被调查者表示功能性是其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最主要原因。相应地,影响其购买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功能性,占比42.9%;其次是价格,所占比重为33.3%;质量也占一定的比重,为14.3%。其他如款式、品牌并非影响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
(6)在对可穿戴设备有所了解的用户中,有68.9%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可穿戴设备,只有31.1%表示不会购买可穿戴设备。
(7)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有较强的消费欲望,在愿意购买的消费者中,35.6%可以接受的可穿戴设备的单价在300元以内,300~500元之间的占28.6%,500~1 000元之间的占16.7%,有19.1%表示可以接受1 000元以上的可穿戴设备。
(8)对于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34.4%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56.5%表示中立,持观望态度;9.1%的受访者对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不看好。
1.2观点
(1)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日益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全球核心。不同形态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将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生活。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在不同阶段将会有不同的需求,可穿戴设备如能通过发掘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将会有存在的空间。
(3)可穿戴设备对于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冲击作用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但未来几年内,这种冲击将可能给其他形态的产品带来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是颠覆式的、革新性的。
(4)未来几年,可穿戴设备将从概念热真正走向产品热,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将趋白热化。
(5)可穿戴技术目前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可穿戴市场广阔的前景已经引起部分巨头的高度关注,英特尔等已经开始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
2 2012―201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预测
2.1市场出货量
图12012―201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预测
图1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 000万部。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渐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增长,而中国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不同形态的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将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可穿戴设备接下来将会成为市场热点。
2.2市场规模
图2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达到114.9亿元。
图22012―201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升温将逐渐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其产品兼具时尚性与功能性,可穿戴设备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2.3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图32012―2016年中国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图3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渐升温,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也将取得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度的增加,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3 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消费者调查
3.1消费者的认知度
图4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不高,只有约32.1%的受访消费者听说过或者了解过可穿戴设备,67.9%的消费者则从未听说过可穿戴设备。数据同时显示,在了解过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中,有52.5%通过网络浏览了解到可穿戴设备。
艾媒咨询调查显示,相比于业界目前对可穿戴设备概念的热捧,可穿戴设备厂商对消费者的宣传推广显得较为薄弱,用户真正能体验到的可穿戴设备更是屈指可数,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未来,随着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用户认知度尤其是网民认知度将不断提升。
3.2消费者期望的功能
图5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潜在消费者期望功能占比
图5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感兴趣的功能在于运动健身和休闲娱乐,分别占比59.5%、57.1%。接下来是智能开关(42.9%)、医疗健康(33.3%)、远程控制(31.0%)、个性推荐(27.2%)等。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在不同阶段将会有不同的需求,可穿戴设备如能通过发掘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将会有极大的存在空间。
3.3消费者关注的因素
图6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潜在消费者关注因素占比
图6数据显示,有购买意愿的被调查者表示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是其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最主要原因。相应地,影响其购买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功能性,占比42.9%;其次是价格,所占比重为33.3%;质量也占一定的比重,为14.3%。其他如款式、品牌并非影响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尚处于孕育阶段,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需从产品功能性上发力,注重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价格、款式等其他因素。
3.4消费者的购买力
图7数据显示,在对可穿戴设备有所了解的用户中,有68.9%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可穿戴设备,只有31.1%表示不会购买可穿戴设备。数据同时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有较强的消费欲望,在愿意购买的消费者中,35.6%可以接受的可穿戴设备的单价在300元以内,300~500元之间的占28.6%,500~1 000元之间的占16.7%,有19.1%表示可以接受1 000元以上的可穿戴设备 。
3.5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态度
图82013年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态度
图8数据显示,对于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34.4%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56.5%表示中立,持观望态度;9.1%的受访者对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不看好。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暂未出现明星级引领市场的可穿戴设备,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可穿戴设备也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识也将不断提升。
4 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
如图9所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可穿戴产品形态各异,主要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臂环、智能腰带、智能头盔和智能纽扣等。
5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展望
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反馈,以及最终对人的行为的改变。可穿戴设备的真正意义,在于这些设备要比手机这样的终端更加融入人体和人的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
未来几年,可穿戴设备将从“概念热”真正走向“产品热”,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将趋白热化。
可穿戴设备概念渐现,资本市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相关厂商将会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将促进可穿戴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在微型化、材料、续航、交互、感知等方面将有所突破。对于可穿戴技术相关专利的布局与争夺,将极大地影响企业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表现。
未来,患者在家里利用手机在线,就能让大夫远程看病,而医生利用手机软件,则可查看患者的各种体征进行诊疗。业界专家认为,远程医疗将成为21世纪7大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4G”,为无线远程医疗提供可能
4G时代,移动通讯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全球公认4G具有四大特点:传输速率高、时延短、容量大、图像高清。4G速度有多快?4G将是目前3G传输速度的50倍,下载一部电影只要3分钟。4G图像有多清?相隔千里一样会诊,手术者心脏起搏和血液流动都能高清可见,甚至患者对方的神态、气色等信息都能准确捕捉与传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优质的医疗资源与人民不断提升的健康服务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型综合医院排队难、挂号难、看病难,患者难于有效就医问诊,尤其是偏远地区,因医疗资源少,患者看病常要走上百公里的路程;另一方面,大量本应发挥作用的社区和本地医疗机构利用率不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今,4G网络能实时传输高清图像和大量数据及现场图像,这为远程快速医疗的实现提供可能。以后,患者在家中或社区医院,通过4G网络就能与专家进行高清视频问诊,省时省力又省钱。这对于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我国而言,现实意义很大,缓解了边远地区缺乏高端医疗人才的难题。
传统的远程会诊,无法实现介入影像资料的实时、清晰和便捷传输,只能是专家之间进行口头交流,但对于冠心病之类的诊治,必须依靠高清造影作为诊疗依据。以往这些数据远距离传输成本高、清晰度差,专家往往需要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时下,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的“4G远程医疗系统”正式启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冠心病高清造影影像的实时数字化采集和远距离视频传输,以及高清影像的多移动终端实时接入会诊。利用这套系统,专家不需要亲临现场,只需在远程观看实时诊疗视频画面,就能指导偏远地区的医院进行冠心病远程会诊,双方医生可通过视频“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针对病患的CT影像共同商讨、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专家会诊模式。
以华为智真远程会诊系统为例,据称其采用真人大小的还原远端图像的技术,借用高清清晰的手术过程的实时编解码,甚至可使在手术室外场所的专家能观看到与现场主刀医生看到相同效果的整个过程。
4G远程医疗系统远不止在手术之用,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可大大减少患者在医院的候诊时间,提升医院的接诊效率;通过移动通信、物联网的技术,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利用4G技术,可用手机实时监测身体体征,高血压、心脏不好的患者,还能通过佩戴4G装置,在家里接受远程诊断,实时把血压、血糖和心率等健康数据传输到医院,让医院全天候检测病人变化。
远程医疗:最有前景产业之一
对于远程移动医疗的发展而言,2013年是一个有意义的转折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24亿元,比2012年增长30%,移动医疗市场呈现爆发式的迅猛增长。2014年在2013年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专家称,远程医疗将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产业之一。
如今,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远程医疗产品的不断创新,移动医疗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远程医疗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下一阶段将逐步普及到社区,并最终普及到家庭,从而让居民尤其是居家的老人更加方便地获取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当前的“病后求医”逐步过渡到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服务。还有,将来远程医疗平台将与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做更强的整合,实现更强大的综合功能,并与区域医疗一起作为医疗保健的神经末梢,服务更多的人群。
未来,远程医疗的合理应用将实现“保健不出家,小病不出社区,社区不出大病”的长远目标。
尚有不少坎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远程医疗在思想认识、技术水平、人才准备和经费投入以及营运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症状,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真正投入使用的还不足10%,远程医疗尚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
我国60岁以上人口目前超过2亿,占比16.1%,中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前景潜力巨大的国家,这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巨大商机尚待挖掘
我们国家人口占比最大的是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正在渐渐变老,未来的老年人商品需求将是跳跃式增长。
2014年出版的《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称, 据预测,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人民币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我国老年人商品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日本市场的老龄用品超过4万种,我国只有2000多种,是日本的1/20。老年人房产、养老、休闲等市场都很不够完善,甚至存在很多空白。
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老年人行列的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与建国前出生的老年人相比,消费观念和购买力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消费观念上,更多的人从传统的勤俭持家攒钱留给下一代的观念转而花钱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购买力上,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完善,这些人的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让进入老年的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越来越现代化。如今,更多的中国老年人最常去的购物地点是大的连锁超市,其次才是菜市场这样的传统场所,有更多老年人通过网上购物。
在中国传统的尊敬老人的大背景下,遇到传统节日或生日,给老人送礼物庆贺祝寿是人之常情,多数子女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在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人在春节、端午、母亲节、中秋、国庆、重阳节等节日,给父母长辈购买礼品,而这些节日就成为了老年商品的销售旺季。
对于已经有闲钱的老年人退休以后有了很多空暇时间,他们需要通过合理安排自己的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消费生活质量, 来实现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
涵盖服装、食品、家居、助行用品、药品、保健品、康复及护理品、视听辅助用品、美容品、文化娱乐用品、智能用品、医疗器械等等的老年商品,将在5年内成为最刚性需求。现在,中国城市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外出旅游的支出大多已占到总消费支出的40%以上。在中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对老年产业开始分类:如老年日用品市场,包括食品、服装、家庭用品、药品、保健品、辅助医疗设备等;老年服务市场,包含卫生保健、医疗护理、老年公寓、托老所、心理咨询陪伴服务、婚姻介绍等;老年文娱市场,包含老年人旅游、老年兴趣爱好学校、老年职业培训等。
专家预测,老年产业将成为同汽车、房地产等产业共同构成的21世纪最赚钱的十大行业之一。
如何抓住商机
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的潜力目前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还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生产企业和商家应该尽早挖掘这些商机,抢得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与老年人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供求存在极大不对称,导致老年人很难买到适合的产品。许多商家虽发现了老龄用品商机,但由于缺乏市场研究,导致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商品较少、品种单调,抑制了老g用品消费需求。
老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身体、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饮食、旅游、医疗保健、文体娱 乐等方面都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特殊需求,但是,目前老年消费市场中,为老年人推出的商品不是保健品就是药品。商家们过分重视了老年人惯有的生理保健的需求 而忽视了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 而忽视了其他需求。
从养老设施成本上看,除土地成本外,养老地产涉及领域广泛,在社区配套、服务质量、硬件设施上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商品住宅。另外,慢速电梯、无障碍通道等特殊设施的建设也增加了养老地产项目的投资成本。
作为生产企业和商家,必须了解老年人消费的的两个特点,一是老年人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在购买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常常多方搜寻所需要的商品信息,了解市场行情,经比较后再三思量消费。二是他们的心理惯性比较强,一般不会冒险试用新产品,比较偏爱以前经常购买的商品,一旦某种品牌赢得他们的青睐,就会成为消费的惯性,会一直保持对该商品的强烈消费愿望。
生产企业要想占领老年人市场必须满足老年人消费的需要和特点, 注重其方便性、 保健性、舒服性和实用性,符合老年人消费心理需求,以刺激购买欲望。老年产品的开发要以质量为本,不断创新,以质量赢得信誉,以质量树立品牌。 在包装策略上,要考虑到多数老年人属理智型消费者,应避免产品外形奢华,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在特性,包装说明应简洁明了,应尽量用大号字和图案说明。
在价格方面,生产企业和商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消费者之间的购买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对市场进行合理的细分, 并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价格策略。对收入高的有相当高的购买力的老人,要在精细上下功夫。对普通收入老年人,要在物美价廉做文章。在促销策略方面。 要考虑到老年人最怕孤独,渴望与人接触得到尊重的特点,营销人员要处处为老人着想,以老人利益为出发点,要在销售过程中要处处体现对老人的尊重,不欺骗老人,服务应细致周到,热情为老年人提供商品介绍、购物咨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电话预约购物等。
移动医疗的发展正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来。
依托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医疗通过在传统医疗行业中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互动的同时更实现了健康信息的快速互通——医生可以通过此类服务更好地获得同业和市场的信息,将自身的服务进一步提升,而病人则可以通过移动医疗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然而对于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而言,这种“泛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做医疗要守得住寂寞”
现今,医疗服务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网上预约挂号、建立电子病历档案、远程问诊、远程监测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春雨医生、好大夫、丁香园等APP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趋势更是将医疗推上了智能科技移动服务的大舞台,快捷方便的轻问诊模式迅速得到了患者的青睐。
但是,在轻问诊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泛大众化的服务模式,患者在软件一端进行简单的病症叙述或检查资料的上传,在另一端的医生在几分钟内即可给出初步诊断,这看似简单而美好的结果,在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德恒门诊创始人杜明伦(左)和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文辉(右)。
曾有一位医疗机构的市场人员(无医生执业资格)在某个知名线上移动医疗APP上进行了医生身份的尝试性注册 ,迅速的注册通过通知让他颇感意外,然而更意外的是在随后的五分钟内他接到了一个患者的常见疾病的问诊需求,他通过百度搜索出了解决办法,然后复制、粘贴,发送给了患者,为此他甚至还得到了五块钱的问诊费。在迅速扩张,圈用户的移动医疗市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据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在2015年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网络医疗尚存疑虑,对网上的医生缺乏信任,担忧“医生资质难核实”的网友高达57.1%,认为网络医疗“难以替代面诊”的患者达到了58.2%。
移动医疗的最大价值并不是一个提供各类服务信息和咨询的平台,而是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隐私医疗,以及让真正的医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实现服务。“移动医疗不能沦为百度的搬运工,更不能成为庸医甚至是非医人士的赚钱平台,移动医疗的本质终究还是医疗,做医疗要守得住寂寞,要做实,做透,医生资质的管理、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一对一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和后期跟进等等,这些都需要系统性的纵向深入,迅速的商业扩张和融资违背医疗的专业服务初衷,这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思维,不是医疗的思维”,德恒门诊创始人杜明伦先生如是说。
移动智能私人医生为健康而生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基层和区域医疗薄弱,患者健康意识普遍不足,分级诊疗举步维艰,医学信息化薄弱,医院效率整体偏低,医疗成本上升比GDP和就业还快,慢性病负担已经超日赶美,未富先老问题突出,不可能靠扩建医院,扩招医生来解决问题。移动互联网遇上医疗就像是干柴遇到烈火,移动医疗的高效、低廉、广覆盖、信息流、超体验等优势,非常契合国情。
然而,面对如此红火的市场,很多人却断言移动医疗90%的项目最终都会死,对此杜明伦表示,“这与先天导向有很大关系,一是移动医疗大多是技术创业导向,硬件技术没问题,但是缺乏医疗行业的操作经验,很容易导致后期服务跟不上,或者变质成为一个医疗电商平台;二是医疗应该是健康为导向,为患者的身心健康负责,这需要配置专业的医疗团队和长期的医疗跟踪服务,创业型的公司很难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做,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地用户积累量来对投资方有个交代;三是庞大的医生资源是对用户的核心吸引点,线上注册制相比于线下的推荐制能更迅速地积累医生资源库,但是却无法对在线注册医师进行身份的准确核实,这些是移动医疗创业者应该思考的地方。”
如今,在传统医疗行业沉淀10年之久的德恒门诊带着自己的强大医疗团队和资源将服务延伸到了移动医疗领域——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
据杜明伦介绍,这款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并不是手机APP,而是与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强强合作,在“小鱼在家”(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的终端平台上接入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的入口,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依靠小鱼在家平台的音视频功能实现医生与患者的直接视频沟通,避免了“百度文字搬运工”现象和其他一些不信任问题的出现,实现了医生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和面对面的沟通;二是依靠德恒10年积累的数千位的国内和国际专家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服务医生资料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三是以健康为导向,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的服务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采取的年度服务模式,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健康进行深度跟踪,每个医生需要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任。
不同于其他移动医疗APP,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可谓是一款由医疗机构做主导的“先天发育充足”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
中国家庭私人医生时代到来
德恒智能私人医生采用私人医生的模式,即一对一私人医生定制健康咨询指导,多对一专家围诊、三甲医院权威专家综合会诊的三级医疗支持系统,以家庭为单位,层层把关健康。联合三甲医院、涉外医院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开设专家门诊,为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率就医开通世界顶级医疗资源绿色通道。
这个曾经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健康的守门人”的家庭私人医生高端服务,其实早就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但因其昂贵的医疗费用而令很多中国家庭望而却步。如今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以平民的价格出现在了线上,它通过客户端和医生端的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为客户及其家庭进行私密、细致、耐心、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时,杜明伦表示,家庭是中国人的根,医疗的核心是个人,更是家庭,现代人生活节奏非常快,陪伴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就医和孩子健康问题突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就医、总是排不到的专家号、异地就医困难重重……这些问题让家庭陪伴和医疗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小鱼在家是一款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由摄像头、主屏幕和机体组成,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小鱼帮帮忙’, 通过德恒智能私人医生的接口,足不出户即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呼叫私人医生,预约专家医生,而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孩子父母也可以通过相连接的手机端APP进行远程操作,实现三方或多方视频连线,参与医生诊疗方案的沟通和制定过程。”小鱼儿科技董事长袁文辉介绍说。
目前,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和小鱼在家终端机已经进入市场,反响强烈。在2015年12月的温州白麓城楼盘销售期,搭配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的楼盘被抢购一空,国人对于家庭健康的需求可见一斑。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放在前面可见其重要性,放到现在来讲,修身、齐家还代表着个人身体和家庭的健康稳定状态,健康并不仅仅是治病的过程,它还包括我们生活中的食、睡、身、心、性、息六大方面,简单来讲就是对于饮食的调理、睡眠质量的跟进、身体状态的调整、心理情况的干预等等。科学的对生活进行全面的管理,对健康负责,这是私人医生跟其他治病医师的根本区别,所以德恒智能私人医生除了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外,还将对家庭成员的饮食、睡眠、心理等情况进行关注、指导和评估,使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实现由医生到家庭成员的转化,进一个家,爱一个家。”杜明伦说。
未来,智能私人医生或许不再仅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存在,作为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平台,它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比如健康管理师制定家庭健康计划、运动指导师为每个成员制定运动规划、营养搭配师从吃开始调理家庭饮食健康……一个中国家庭私人医生时代正在到来。
动感激昂的旋律响起,一组小机器人和着音乐跳起的开场舞,让4月12-13日在京举行的2011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显得活泼不少,同时也彰显了英特尔急切要超越PC的决心。但是这种转型对于英特尔而言,已经有些迟缓。
的确,对于英特尔而言,迈出PC领域的时间正变得越发紧迫。回望2010年IDF峰会,英特尔便已经给出了向移动互联转型的信号,MeeGo就是其中的利器。就连去年的世界通信大会上,MeeGo的受关注度都盖过了微软Windows Phone7。但是原定去年下半年基于MeeGo手持设备上市的计划却一推再推;节外生枝的诺基亚联姻微软,则更让MeeGo变得遥不可期。iPad的横空出世则让英特尔的PC大本营受袭,搅乱了其进军移动互联的阵脚。
年复一年的IDF大会也让英特尔经历了时间和商业环境的演变。当他迟迟没能准备好行装出海之时,竞争对手们却正在迅速地抢滩着移动互联阵地。
不过,虽然缺乏了诺基亚的鼎力支持,今年IDF上,英特尔仍旧异常坚挺地支撑着MeeGo。毕竟,面向智能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广泛的设备类型的MeeGo是英特尔深入嵌入式市场的脚踏板。急切“超越PC”
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人数正在急速赶超PC,来自PC产业链上的变故也接连发生,同时以iPad为首平板电脑帝国的崛起,都给英特尔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压力,犹如飞来横祸。随着各种关于PC出货的负性数据接踵而至,英特尔急需在暴风雨欲来的前夜做好防护甚至是迁移的准备。
在2011IDF峰会上,英特尔高管们的演讲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用了浓重的笔墨,挥洒在英特尔的平板电脑战略、MeeGo以及嵌入式方面。
据了解,此前的一年间,英特尔已经积极进行新一轮的移动市场布局,英飞凌无线部门、TI电缆调制解调器业务、收购迈克菲,都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动作。2010年底,英特尔专门成立了平板和上网本设备事业部,由之前负责移动和笔记本电脑业务的道格・戴维斯负责。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平板和上网本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道格・戴维斯在其主题演讲中指出,如今市面上的平板电脑都不是完美的产品,英特尔将重新定义平板电脑。
大举嵌入
英特尔的“嵌入式”虽然提出有段时间,但是相对于此前的“小打小闹”,这次似乎动了真格。英特尔已经在今年的IDF上发出讯号,要全面大举地进军嵌入式市场。但是,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MeeGo却让英特尔的嵌入式大打折扣。
嵌入式对于英特尔而言,依旧是个绮丽的梦想,确实美好,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英特尔架构事业部副总裁、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唐迪曼在IDF峰会上表示,“嵌入式技术就在我们周围,城市中的数字标牌、DSS监控、基站以及销售POS机都涵盖着嵌入式技术。而英特尔也在嵌入式领域与合作伙伴一同改善着用户体验成果。”他还表示,“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个大环境与嵌入式业务密切相关。英特尔希望为物联网的打造,提供相应的平台及解决方案。”
唐迪曼对于过去一年中英特尔的嵌入式技术取得进步感觉良好。他表示,英特尔一向认为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英特尔的远景目标有三:首先,实现各种终端的互动和通信,例如PC、平板电脑、汽车、POS机之间的联通,让各个终端上的体验是一致的,并且信息安全保密。其次,内部信息要通过调配达到内部共享。再次,英特尔还要致力于嵌入式技术标准化的推广。
此外,唐迪曼还介绍了英特尔在智能电网行业中的企业合作,他表示:“嵌入式的技术使得智能电网的部署实现端到端的建设,并达到进一步节能的效果。”另外。唐迪曼也介绍了英特尔在中国医疗设备、移动影像与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AppUp中国“化缘”
凭借便捷易用的操作系统以及丰富多彩的应用,苹果iPad在全球大获成功。面对势头正猛的苹果iPad以及AppStore,英特尔选择迎难而上,并且砸下了大手笔。应用商店方面,英特尔的AppUp也在去年9月份正式上线,今年正式登陆中国。
IDF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詹睿妮宣布了就AppUp中心以及AppUp开发人员计划在中国达成新台作。英特尔携手东软、海尔、神舟和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局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试图壮大AppUp的生态系统。操作系统领域,英特尔去年就推出了MeeGo操作系统,通过本次IDF大会,英特尔试图传达“MeeGo时代已经到来”的讯号,但其实目前搭载MeeGo的设备依旧停留在工程机阶段。
同时,英特尔还宣布了一系列平板电脑新架构,以及围绕平板电脑而搭建的产业生态系统,希望借此在迅速壮大的平板电脑市场重获市场份额。
2010年以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迅速爆发,让英特尔统治多年的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市场出现下滑。本届IDF,英特尔终于扬眉吐气地拿出了针对平板电脑的较为完整解决方案,但已时隔一年,英特尔对自身的反击力度能够发挥的作用似乎也并不十分确信。
英特尔面向上网本和消费类笔记本电脑推出的AppUP应用商店,目前已包含数千个应用程序,其中不乏在苹果iOS、谷歌Android平台上名噪一时的愤怒的小鸟等游戏。詹睿妮表示,AppuP将支持多操作系统,包括微软的Windows、英特尔的MeeGo,乃至谷歌的Android。未来APPUp还将进一步扩展,以支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产品等。
英特尔还与诸多本土厂商在应用服务上进行了合作。如与腾讯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专注于三网融合与多屏移动平台技术,该实验室目前拥有大约60名来自英特尔和腾讯的工程师,未来预计将增加至200名。腾讯联席首席技术官熊明华称,双方的合作不局限于平板电脑,车载系统、智能电视等领域也是发展方向。
同时,英特尔的MeeGo系统自然少不了本地应用提供商的支持,目前,新浪微博、腾讯游戏中心、搜狗拼音、人人网、开心网、暴风影音等应用已在MeeGo系统上实现。
广泛互联计算+个性化计算
英特尔希望推进从硬件、平台到软件和服务全面的计算解决方案,将计算的智能扩展到更广阔领域,促进个性化“互联计算”体验的普及。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个性化互联网时代,这将从根本上改变IT公司提品、内容和服务的方式,从而带来产业形态和软、硬件创新模式 根本的变革,”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英特尔致力于创新和扩展计算技术,连接世界上每一个人。”
去年初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英特尔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阐述了个性化计算如何从PC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从而改变英特尔和整个产业。保罗-欧德宁最近也表示,搭配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将于今年年底前面市。然而,与PC市场不同,智能手机拥有大量的芯片供应商。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高通、德州仪器和三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合计为87%,其中高通份额最大。缺乏移动市场经验的英特尔,目前很难与这些厂商一较高下。
“智能设备,演绎个性化计算未来”这是道格・戴维斯对于个性化计算的论断。同时,戴维斯在主题演讲中探讨了包括上网本、平板电脑及其它便携式计算设备通过个性化、移动、互联的体验。他介绍,英特尔在未来三年将以超越摩尔定律的速度开发和生产凌动产品线,以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高的性能和全新的计算特性,实现更卓越的用户体验。
戴维斯还宣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英特尔凌动Z670处理器和英特尔s M35Express芯片组平台,并介绍了一系列创新的平板电脑和其它新设备。这些由领先厂商从5月开始陆续推出的设备,可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Windows 7和MeeGo。
生死竞速
英特尔急切超越PC的任务,让其承担了极大的心理压力。PC世界里称王的英特尔,由于wintel联盟的瓦解,变得孤立无助。微软选择用户诺基亚更让英特而尔措手不及,自己两个“盟友”,却背着撇开自己,做了历史性的握手。
英特尔仍然持有一个渴望制定标准的霸主心态,然而在超越了PC之外的世界制定标准,显然困难不少。英特尔要学习IBM,超越IT硬件的束缚,因为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中,IT硬件厂商的生存之道早已发生了变化。
MeeGo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都是英特尔企图跨越硬件束缚的举措,但曾被十分看好MeeGo却在一推再推的背景下,光彩渐失。并且MeeGo的延迟,也直接波及到英特尔在嵌入式上的进展。
应用商店方面,业内人士指出,“在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上,苹果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英特尔要叫板苹果,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可以说,今年的IDF上,英特尔的转型是迟缓的、仓促的。脱离了PC领域竞争优势的英特尔,变成了一个“学徒”。当移动互联的市场已经被高通、ARM、英伟达、联发科等厂商深度占领之时,英特尔将如何跨界?
另一方面,由于没能完好解决能耗这个关键要素。业内人士分析,英特尔依旧难以在短期内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凌动Z670处理器平台采用的是45纳米技术,在能耗上还是逊于ARM,目前主流PC厂商的平板电脑主要还是采用ARM的芯片。专家指出,如果采用30纳米制程的新产品迟迟不出,英特尔无法在能耗上与ARM展开正面竞争。
马来西亚PCB企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槟城州、雪兰莪州、柔佛州。
原马来西亚PCB的品种以单、双面PCB为主,
近几年在HDI板(包括部分的IC封装基板)、挠性PCB、金属基PCB得到较快的发展。
(接上期)
3 马来西亚
3.1 马来西亚PCB产业发展总述
马来西亚现有人口约2900万,其中马来族占54.6%、华人占24.6%、其它为印度人、其他民族(以上为2012年估计的资料)。国土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正在向亚洲“第五小龙”冲刺的马来西亚,加快发展高科技,并以高科技推动新一轮产业升级。
马来西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到80年代末期,电子产业初具规模, 半导体出口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还加速发展电脑、航天业、汽车工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
1996年1月13日,马来西亚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通讯卫星,使其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在太空拥有自己卫星的国家。此外,马来西亚还加大航空工业投资,实施本国“信息高速公路”和“超级多媒体走廊”计划。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决定将投资50亿林吉特(货币)创办科技学府和多媒体大学,以培养马来西亚所需的高科技人才。
马来西亚的PCB制造业在整个国家的制造业销售额中所占比例很高,其比例仅次于汽车设备制造业,居第二位。根据(2012年6月)有关机构统计公布的数据,马来西亚制造业销售额各领域比例为:汽车设备制造业占25.4%;电子管及电路板制造22.5%;棕油精炼产品20.1%、钢铁制造业9.5%和半导体设备制造业5.6%。马来西亚是第二大的东南亚PCB生产国家。从其PCB产业未来发展壮大的趋势上看,它强于现处于萎缩的新加坡。
据Prismark调查统计马来西亚在2011年的PCB销售额达到4.44亿美元,预测2016年将达到6.99亿美元(见图11)。2011~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CAAGR)为9.5%。马来西亚的这一CAAGR,在亚洲各国/地区(包括日本、中国内地、韩国、台湾、印度等)PCB业的2011~2016年CAAGR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越南(CAAGR为12.3%)。
在马来西亚PCB企业中,有较大数量比例是日资企业。日资在这个国家投资PCB及其PCB材料业,主要是经历两个投资热潮时期。
第一个投资PCB热潮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初中期(1989~1996年)。在此期间有七家日资在该国投资建立PCB工厂。
即CMK马来西亚工厂(1989年投建);コスモ电子公司FPC后期加工厂(1992年投建,2006年该母公司已退出FPC业,此厂已撤离);丸和的雪兰莪工厂(1993年投建,工厂试作及量产FPC,现仍存在);三河精机雪兰莪工厂(1994年投建,此FPC生产厂现在已转为马来西亚内资厂);日本Elna的槟城州工厂(1996年投建,与台企业合资);日本发条在马来西亚的金属基PCB生产厂(1995年投建完成,2012年又进一步投资扩产)。
日本PCB企业在马来西亚第二个的投资热潮,在2008年~2011年期间。主要是日本Ibiden公司于2008年在槟城州投建HDI板生产企业,以及它在2011年进一步投建企业的第二工厂。另外,还有在此时期中,日本三井金属在吉隆坡铜箔工厂的扩建工程启动。目前在马来西亚共有5家日资PCB企业,另还有一家日资的电解铜箔企业。在马来西亚PCB业中的本地资本企业主要有QDOS(生产挠性PCB)、GUH(生产刚性单、双面PCB)、PNE(生产刚性单、双面PCB)等。另外还有美资的Sanmina-SCI Kuching(设在古晋)、新加坡MFS科技公司投资的FPC工厂(设在马六甲)。
马来西亚PCB企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槟城州、雪兰莪州、柔佛州。其中槟城州地区的PCB业发展得更兴盛些。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北的海岸边的槟城(又名乔治城),不仅是最如诗如画及最浪漫的旅游城市,还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明珠,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
槟城也是在马来西亚国内的创PCB产值最高的地区。生产刚性单、双面PCB、多层板、挠性PCB,以及IC封装基板等各种PCB的海内外企业群聚于此。座落在槟城州“科学园区”内的Ibiden马来西亚公司,属世界尖端的IC封装基板大型生产企业工厂之一。此地区PCB发展昌盛,与当地的具有企业经营意识、水平较高的华人比例很高相关。
柔佛州位于马来西亚西部(马来西亚半岛)的最南端。它是马来西亚本国PCB业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有三四家本地资本的PCB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都集中在这里建立了PCB生产厂(当时主要生产单面PCB),到90年代中后期,又有CMK等日资企业在这个地区投建PCB企业,并发展至今。
原马来西亚PCB的品种以单、双面PCB为主,近几年在HDI板(包括部分的IC封装基板)、挠性PCB、金属基PCB得到较快的发展。世界PCB产业、市场研究的资深专家中原捷雄近期经对马来西亚PCB业进行实地考察,得到对该国PCB业这样一个印象:“由于Ibiden的率先投入(Ibiden也将为IC载板建设另外一座工厂)及Elia的新工厂设置,马来西亚的电路板产值将会在几年内翻涨一倍。”
3.2 位于槟城州地区的PCB企业
(1)马来西亚内资的第一家挠性PCB企业――QDOS公司
马来西亚的QDOS公司(Quality Dutstanding Services,在中国内地惯称为“瑞华集团”)成立于1993年。并几乎同时,该公司在槟城建立了马来西亚的第一家挠性PCB企业,即QDOS马来西亚厂。
位于槟城州 (Bayan Lepas)的“自由工业区(Free Industrial Zone)”的这家工厂于1994年建成、投产。它初期创建的资金,来自马来西亚当地大财团的资助。著名的美国Motorola公司成为了此工厂所生产FPC产品的第一个大客户。该工厂最早的技术,来自几位从美资FPC生产企业脱离出来的新加坡籍工程师。
之后,QDOS的FPC事业不断发展:1999年QDOS马来西亚厂为扩大产能,增加了马来西亚的新FPC厂。2000年QDOS公司总投资2000万美元在厦门建成它在海外的第一家生产企业瑞华高科技电子工业园(厦门)有限公司,2001年建立了QDOS印度研发中心 。
2006年QDOS开始生产医疗设备使用FPC的IPC6013三级;并且在2006 年实现了六层FPC及刚-挠PCB的大量生产;2008年多层板Camera Module Rigid开始大量生产;2009年装联BGA&IC的Multi-touch module FPC模块开始量产。2010年QDOS一次性通过TS16949的审核,向汽车FPC市场迈进。目前QDOS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电子产品企业构成的客户群,它们包括:Motorola、Jabil、三星、AVAGO、Agilent Techologies、佳能、松下、Minebea等。目前,QDOS的创FPC产值能力约有6000万美元,它一半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QDOS马来西亚工厂,另外一半是QDOS在中国厦门的投资厂所贡献。
(2)马来西亚内资的单、双面PCB企业――GUH Circuit Industry 公司
马来西亚大展控股有限公司(“GUH”)目前是马来西亚吉隆坡股票市场主板的上市公司。该公司最早是以生产PCB为主业起家。之后拓展了房地产业务,棕榈油种植业务,并在柬埔寨投资了一个37.1MW发电厂等。GUH的PCB工厂(称为GUH Circuit Industry公司)位于马来西亚的槟城。以生产单面PCB为主。目前这家GUH 槟城厂具有 20万m2的单面板、3万m2双面板,以及小规模的4~6层多层板的生产能力。
世界著名PCB市场专家中原捷雄先生于2012年4月曾到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GUH Circuit Industry公司实地调查。他通过访问谈到了对此工厂PCB生产经营现况的感想:“如同所有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电路板厂现象一样,他们的单面板厂业务都相当差,主要的原因是平板电视的生产量降低了。比较有趣值得了解的是,位于槟城的QDOS与GUH Circuit Industry 两家公司都是由马来西亚的华人所管理。槟城的华人比例超过了60%,这也是为何外资会强力在槟城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0年初,GUH Circuit Industry 公司在苏州建立了一家生产PCB的分公司(这是它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PCB工厂)。这家GUH海外工厂离台湾厂商金像电子公司的在苏州的PCB工厂很近。
GUH苏州厂的主要生产单面板与银浆贯孔板,具有 200,000m2单面板、10,000m2银浆贯孔板、40,000m2的2~6层板月产能。GUH 的“槟城(Penang)”厂也有200,000m2的单面板、30,000m2双面板、4~6层多层板的月产能。在 2011 年其苏州厂的年产值约略在四千八百万美元,而“槟城(Penang)”厂则约为四千五百万美元,或者说是整体产值为九千三百万美元。
2012年5月,马来西亚GUH总公司报告了其2011年收入3.113亿令吉(约合9888万美元)。相比2010年的3.093亿令吉(9825万美元)有些许提高。尽管收入增加了,但该公司录得税前利润是4390万马币(约合1394万美元),总体有所下降。2011年,GUH的PCB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86%,同时扩大了它的双面印刷电路板的产能,产量比上年提高了31%。电子部实现了马币2.6764亿令吉(约合8501.5万美元)的营业额,再上年的数字是2.7894亿(约合8860万美元)。
GUH公司在它的网站公示的2011年经营业绩的文中分析到:“主要材料价格上升是削弱该集团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生产PCB的电子部。客户们纷纷在价格上施压,同时美国美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造成的货币风险,全球不确定性的压力也会影响今年2012年的表现。 ”
GUH公司表示:“为了克服这些挑战,PCB部将不断重新调整其业务采购战略,针对新的和不断增长的细分市场,从而达到更好的利润率。这些市场包括更小的,更高密度和更复杂的电路板。”目前在GUH公司马来西亚和中国两个PCB工厂,实施了增强现有能力的计划,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PCB部分将增加产品品种,增加其双面及多层电路板的能力和获得新的生产技术,以提高其技术能力。此外,近期该集团投资增加了严格的控制和监测的设备,以减少产品缺陷。两家工厂集中采购原材料可以更好进行成本控制。
(3)日台合资的单、双面PCB企业――ELNA. PCB马来西亚公司
ELMA PCB马来西亚公司(ELNA PCB(M)SDN.BHD.)是日本ELNA株式会社与台湾立隆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资建立的PCB厂。
它的主导产品是单、双面PCB。这家工厂坐落在马来西亚的槟城。目前PCB年产值能力为4500万美元。而该公司股东之一的台湾立隆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Lelon Electronics Corp.)于1976年创立。开始以手工制造小型电解电容器。1991年立隆电子与日本TOWA公司技术合作,并为TOWAOEM生产电解电容器。1995年立隆电子与日本ELNA公司合资设立ELNA PCB马来西亚公司,生产印刷电路板。2001年获台湾证券交易所核准挂牌转上市。它是台湾最早的一家在马来西亚投资PCB的企业。
(4)日资Ibiden的高端HDI多层板工厂――IEM公司
日本Ibiden公司(中文惯称揖斐电公司)是世界超大型PCB企业,也是日本最大的PCB生产企业。它的PCB销售额在2008~2011年连续四年居于世界PCB企业排名第四位。2011年它的PCB销售额实现21.26亿美元。
位于马来西亚槟城州的“科学园区”内的Ibiden马来西亚公司,称为“IBIDEN Electronics Malaysia Sdn.Bhd”(简称IEM)。它是Ibiden公司于2008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的IC封装基板生产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曾因世界金融危机而被迫停滞。最后历经近三年后,此工厂于2011年4月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已投入IC封装基板及HDI多层板生产的马来西亚Ibiden工厂具有月产3万m2能力。
就在2011年4月的Ibiden 马来西亚第一工厂竣工典礼上,日本Ibiden公司高层领导同时还举行了同在槟城的Ibiden 马来西亚第二工厂建设开工仪式(日语称“入锹”仪式)。Ibiden公司又于2011年投资300亿日元(约合3.7亿美元),启动建设IEM工厂的第2期工程。此项工程计划在2012年夏完工。
即将建设完工的IEM公司的2期工厂,计划所生产的PCB主导产品,是面向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用的FC-CSP封装基板。这种FC-PCB封装基板(薄型化、无内芯层的HDI多层板),原来一直只在Ibiden公司的日本国内工厂(设日本的歧阜县大垣市的河间事业厂,封装基板现月产能在1.1万m2)所生产,2011年以来,该公司转变了海外工厂生产PCB品种的布局战略,将这类高端封装基板也同时在海外工厂进行生产(除马来西亚的IEM工厂外,该公司现还考虑扩大到在Ibiden菲律宾工厂的生产)。IEM公司的2期工厂竣工投产后,马来西亚的IEM工厂的PCB月产能将达到4万m2,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高端HDI多层板大型工厂之一。
3.3 位于雪兰莪州地区的PCB 企业
(1)马来西亚内资控股FPC工厂――Innovation TS Flex-Technology (M) Sdn. Bhd.
马来西亚内资控股FPC工厂――Innovation TS Flex-Technology (M) Sdn. Bhd.(简称:TS Flex)原由日本三河精机(Inflex)于1994年10月在马来西亚的雪兰莪(Selangor Darul Ehsan )投资建立了一座挠性PCB企业。工厂建立初期,只进行由FPC的冲压到表面贴装工程的加工。2000年新工厂建立,进行全工序的生产FPC,并完成FPC上的元器部件的组装(SMT)。
2003年6月,公司名称改为Innovation TS Flex-Technology (M) Sdn Bhd.。同时设立工程技术事业部,开始接受试产订单。
该公司在2004年8月,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业务扩大,增加了多条FPC生产线,并在2005年正式引入镀金、无铅焊锡电镀及通孔电镀生产设备。该公司分别在2003年10月与2005年在香港、中国珠海建立了海外业务据点。其中香港(Inflex (Hong Kong) Limited)业务据点,主要承担FPC及其STM的销售业务;中国珠海业务据点除承接FPC业务外,还担负FPC的后期检查业务工作。
目前马来西亚的TS Flex公司的股权情况为:荣敏行(马来西亚人)占81.53%;日资的东京兼(香港)有限公司(TOKYO BYOKANE CO., (HONG KONG)LTD)占18.47%。目前有5.41 百万美元资本金,员工有250人。
(2)日资丸和的FPC企业――Denshi Maruma Industries(M) sdn.bhd.
Denshi Maruma Industries(M) SDN BHD是由日本丸和制造所株式会社(MARUMA)于1993年5月开始投资建设,并于1994年4月竣工投产的挠性PCB生产企业。
公司注册资金1935万元(马币)。它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不同的地方有两个工厂,一个称为主工厂,一个为电镀加工工厂。主工厂占地面积为21500m2,建筑面积9000m2。电镀工厂占地面积为1500m2,建筑面积1500m2。整个公司目前有职工260名(含4名日本人)。
目前的Denshi Maruma Industries(M)的股东构成为三方:Maruwa Corporation (丸和)(日)、Ryoka Sangyo Co., Ltd. (Japan)和Akira Koizumi先生(马来西亚人)。第一股东丸和制造所株式会社在海内外有三家FPC工厂,它们是在日本国内的宫城县的宫城工厂、在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工厂和在印度尼西亚的挠性PCB工厂。
3.4 位于柔佛州地区的PCB企业
(1)日资CMK的金属基PCB企业――CMK马来西亚公司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最大的单面PCB的企业――是日本CMK 株式会社于1989年在马来西亚的柔佛州(Johor)建立的单、双面PCB生产企业(称为CMKS (MALAYSIA) SDN. BHD.)。这是日本PCB业界中最早在马来西亚投资PCB工厂的企业。现在,CMK公司已对这个马来西亚的PCB老厂所生产的PCB进行了产品结构的大调整,放弃了原来生产的纸基单面PCB及双面银浆贯孔型PCB品种,改换生产金属基PCB。 2010年间CMK公司又对该厂再投资5亿日元,新建PCB生产线专门生产金属基PCB,以适应迅速扩大的LED TV及家庭LED照明产品对LED基板市场需求。所投建新线的金属基PCB的月产能达到2万m2。
(2)内资的单面PCB企业――PNE PCB Bhd公司
马来西亚PNE公司(Print N Etch Pte Ltd)于1976年开始从事PCB业。并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建立的单面PCB企业。目前柔佛州PNE厂的单面板月产能达15万m2。PNE于1997 年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2003年PNE公司在广东东莞建立的PCB新工厂完工。
(3)内资的单面PCB企业――Ronnie公司
RONNIE电子(柔佛)公司(RONNIE ELECTRONICS (Johor) Sdn. Bhd)是马来西亚本地资本投资创建的PCB企业。它成立于1988年6月,工厂位于柔佛州。主要生产单、双面PCB,目前其月产能为20万m2。所制作的PCB品种主要有:单面电调谐器板、单面碳膜板、单面及双面主板、单面及双面电源基板。近两三年在承接单面铝金属基基板、双面LED基板、单面导热型CEM-3基板制造业务方面,在不断扩大。
(4)内资的PCB企业――GG电路工业有限公司
GG电路工业有限公司(GG Circuits Industries Sdn. Bhd.)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马来西亚内资的PCB企业。它位于柔佛州首府新山Gembira工业园区。该公司生产单、双面PCB,以及多层板(4~6层为主)。它目前拥有的PCB加工设备水平及齐全程度在几家马来西亚内资PCB企业可居上乘。它在马来西亚国内可算一家从事PCB业较早的老企业。
3.5 位于其它地区的PCB企业
(1)日资Sanmina-SCI的Sanmina-SCI古晋工厂
美资Sanmina-SCI公司的马来西亚Kuching工厂(古晋工厂),原来是由美国的公司Zycon所设立,之后被Hadco并购,接着又被Sanmina-SCI所并购。以生产PCB为主业的马来西亚古晋工厂,1996年由美国的Zycon所设立,之后被美国Hadco并购,接着在2000年又被美国Sanmina-SCI所并购。
Sanmina-SC(中文称为新美亚电子制造服务公司,在中国大陆还惯称“森米纳-四海”)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是美国的一个历史较悠久的电子产品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它的PCB业在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很强大。曾经在2000年销售额实现15.5亿美元,成为世界PCB销售额排名第一位。到2011年Sanmina-SCI的产值达到3.66亿美元,世界排名为41名,为美国PCB业中的第五大企业。近年Sanmina-SCI的PCB业务的发展重点放在亚洲(马来西亚、新加坡的PCB工厂)。
Sanmina-SCI 的Kuching工厂设在马来西亚古晋地区。古晋 (Kuching) 为马来语,意为“猫”,是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它是东马历史上最久、最大的城市、工商业中心与港口。该公司全称“Sanmina -sci Corporation (Malaysia) Sdn. Bhd.”。Sanmina-SCI 的古晋工厂中现拥有很好的设备,可生产高精密、高多层PCB(可制造高达40层的多层板)。
(2)新加坡MFS科技的FPC生产企业――MFSM马六甲工厂
成立于1989年的新加坡KFS科技有限公司(于2000年更名为MFS科技,中国大陆惯称“维胜科技”)在1998年挠性PCB把业务扩展到了马来西亚。它收购了维信集团下属的马来西亚子公司使其成为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公司全称MFS Technology (M) Sdn Bhd,简称MFSM)。
开始阶段主要为在马来西亚槟城的跨国公司客户提供设计和市场服务。在当年着手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州投资建立了FPC生产工厂――MFSM马六甲工厂。1999年该工厂建设完成,并开始生产。它是新加坡KFS公司继在1996年在本国建立第一座FPC工厂之后,在海外投建的首家FPC生产企业。创建初期,它还享受到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给予的投资税务方面优惠政策奖励。
新加坡MFS科技有限公司的PCB产品生产由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工厂和中国湖南工厂完成,新加坡总部主要是从事元器件的组装服务和模块级集成。MFSM马六甲工厂产出产品,主要是完成在新加坡MFS公司的订单。开始它主要为磁盘驱动器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配套,近年又扩大到生产许多汽车电子用FPC。MFSM马六甲工厂目前土地面积为250,000平方英尺、建筑面积85,000平方英尺。它所在的马六甲州(Malacca),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介于森美兰及柔佛之间。这座历史城是马来西亚早期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曾经吸引来自中东、中国及印度的贸易商来此进行贸易活动。在马来西亚的PCB产业中,不像同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越南那样有多家FPC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十几家PCB企业中生产FPC产品的可能仅此一家。
2011年,MFS科技公司在MFSM马六甲工厂启动了新工厂的扩建工程。这项工程计划到2012年将完成40,000平方英尺的建筑面积建设,以增加PCB产能。MFSM马六甲工厂目前主要生产高密度互连(HDI)挠性PCB,高容量的单、双面及多层PCB,刚-挠性PCB。FPC制作线路可微细到100微米间距。工厂具有24小时运作的PCB加工能力,产能每月20万平方英尺。
(3)日资的金属基PCB生产企业――NHK芙蓉工厂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于1994年在马来西亚的森美兰州首府芙蓉市的新那旺(Senawang)工业区投建PCB企业。此企业称为“NHK Manufacturing (M) Sdn. Bhd.(NHK制造(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简称为“NHK芙蓉厂”。”1995年8月,建成投产。该工厂主要是生产金属基PCB。它具备较先进水平的PCB制造设备,以及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产品品质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