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自然灾害的成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灾害的成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灾害的成因

第1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同课异构,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学及备课模式。“同”是指相同的“课程标准”,“异”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的差异。同课异构,是同在目标,异在过程,异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特色化。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迥异的教学个性,表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造性要求,凸显课堂教学“构思”与“结构”的差异。

一、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构思

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教师对整节课的设计思路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案例的选取及呈现的方式、时机及教学的侧重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湘教版地理必修Ⅰ教材中《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节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其成因与危害”。笔者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讨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因此对于教材中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应该弱化处理;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教学中不可能一一列举,选取哪一种自然灾害,需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或体验,并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不同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案例,如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干旱,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地震……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选择的是当地学生(启东中学)感受最深刻的一种自然灾害——台风,让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及生活体验,尝试分析台风的成因及危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归纳自然灾害形成的共性的成因和危害。

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传统教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而现代教学模式则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探究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地理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学习对生活、对个人的成长有帮助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赋予地理学科新的发展动力。本节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科特色,同时也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危害,尤其是对生命造成的各种伤害,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些必备的逃生自救的技能,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要达成的重要能力目标。

二、课改理念的差异性认知与课堂流程的个性化处理

教学过程的差异,直接体现教师教学思路的差别。从课堂的导入,到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再到课堂的总结,各个环节都能展示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学理念、驾驭和管理课堂能力。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展示的是百度贴吧出现的在台风“菲特”影响期间当地的相关留言及图片,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展开,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经历、感受、所见所闻,进而总结台风造成的危害,除了强风、暴雨、风暴潮之外,还对生活、生产、生命及财产造成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探求台风的成因。在台风造成的各种危害中,城市内涝是当地学生感触最深的次生灾害,学生在分析成因时,直接就能想到强台风带来的暴雨是内涝产生的自然原因。关于内涝的成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人祸”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从水循环的环节入手,分析城市建设过程中天然河道的填埋、植被的破坏以及混凝土地面的广泛覆盖对下渗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治理城市内涝的一般方法。关于洪涝的成因,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特征、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展开,最终让学生掌握分析洪涝灾害问题的一般思路。

传统课堂往往按部就班,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同课异构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打破常规,采取各种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可以分组讨论,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自问自答……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正是同课“异构”的一种表现和追求。

板书设计是容易被很多老师忽视的环节,也是最能直观体现“同课异构”功能的环节。大多数老师都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尽管也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却不能反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零散、混乱。如果教师能够以知识框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素养的差异性养成与教学境界的个性化达成

教师的教学素养差异,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把控能力。本节课的素材最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及生命安全教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科学的人地关系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人类在“天灾”面前显得非常渺小,但这类天灾可以“防”;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有些自然灾害由于“人祸”加剧了成灾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这类自然灾害可以“控”;只要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就能造福于人类,反之也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观,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最终的升华所在。

本节课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应该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在有的老师看来,生命安全教育似乎“偏离”了主题。其实,我们研究自然灾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趋利避害,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对生命的伤害。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刻意利用如皋中学优秀学子赵晓婷的事迹,结合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自我防护及逃生技能的相关教育,这也是“异”于其他老师构思之一。

自然灾害对人类而言,常常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例如洪水泛滥带来肥沃的泥沙,促进农业发展甚至孕育了古代的文明;再如火山、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而言是灾害,但是站在自然界的角度,破坏的同时却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样体现出对同一节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

第2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第3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兴趣是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

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有些教师教地理没有积极性,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乏味,没有充分发挥地理的教育功能。有些学生轻视地理,不愿意学,厌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改变中学地理教学的被动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地理的兴趣,达到我爱学的境界?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趋势提高中学地理的地位和教学质量?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的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节形式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首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在教材的章节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紧紧的吸引住学生。如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应用价值,教材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要求掌握自然灾害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得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转换和加工,引导学生获取新的灾害学知识。以1998年的特大洪水为例,首先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该流域灾害多发、损失巨大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链发性、群发性等特征。在分析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成因的基本理论知识,可由学生自己分析西南地质灾害多发区、华北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从而了解我国灾害的地域性。

二、贴切的过渡

教学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间的衔接,必然自然贴切。这种进度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点上,教师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点睛话,就将整个教学过程沟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海陆变迁一节,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二是大陆漂移假说;三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三个目标,应该这样的过渡:成语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的含义。由此可见,海陆之间的不断变化。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经过反复的观察,经过实地的考察,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如果让学生再观察地图,设想自己会再地图上发现这一现象吗?20世纪60年代,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火山、地震、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吗?这种过渡既有趣、有自然,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避免了教学过程的冷场和学生思维的中断。

第4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地理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阐述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地理学科必须承担灾害教育的神圣使命。

(一)中学地理教育在灾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中学地理课作为中学各学科中唯一的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教材渗透着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是学生获取自然灾害知识的首要途径。从教材结构看,它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学生认识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从课程内容看,前四章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分别涉及到自然灾害中的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的有关内容;第五章到第八章,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着眼,着重讲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涉及社会灾害较多,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分析,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或者鼓励学生试探性提出具体防灾减灾策略,化害为利,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

2.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谈及成功经验,就源于这个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一次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进行的安全教育管理调查,共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学生是易受灾的人群,他们年龄较小,防灾避灾的知识和经验缺乏。而且,当灾害发生时,学生多在教室内上课,极易造成群体性的受灾。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是说,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从自然灾害角度说,在地理教学中既要介绍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更要将防灾减灾的各种方法、措施、原则介绍给学生,加强学生在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最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在突发性的灾害中抗灾救灾和生存的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人类对于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的预测精度还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高度。地理教学就是要将这种自然规律性和科学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精神教给学生。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这点来说,地理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唯物主义思想的一门重要学科。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灾难教育的实施途径

1.重构知识体系,实施“灾害与预防”专题教育。从目前地理课程的教材来看,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4)天文灾害:如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强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可引起卫星运行、通信、导航以及电站输送网络的混乱,危及人类的生活和生命,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这些灾害涉及到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等,而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地球表层系统,包括了这几个圈层。

2.立足课堂教学,传授预防灾害的正确方法。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生命财产而言的,但对自然本身,有些则非常重要和必须的。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污染带到大海从而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能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与技巧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增多。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处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的副极地的大陆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

要让学生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结合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相互救助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传授措施,预防和减小灾害的发生。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开始形成之时,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破坏能力。如果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是完全能够预防和减小其破坏程度的。例如,水旱灾害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自然界的水资源分布本身是不均匀的,如果能人为地干预其过程就完全的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是要注意结合有关内容提示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学媒体,通过录像、录音、投影、幻灯片和电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增大教学容量,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通过网络教学,更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播放地震、火山、火灾、海啸等灾害的录像,搜集大量正面和反面的资料与图片加以形象对比,从而会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全球环境问题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播放了美国灾难电影《后天》,学生对此印象就非常深刻。

第5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围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主题: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结合安徽灾害实际,为了有效减轻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和火灾等人为灾害的易损性,拟在今年10月10日前后一周在全省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具体意见和方案如下:

一、宣传活动的内容

本次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总结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例子,深入宣传减轻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滑坡、火灾等

各种灾害的易损性的必要性及其具体途径、办法。其中,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在减轻灾害易损性的作用,重视提高建筑物抗灾能力,重视发挥地方社区和科学管理在减灾中的作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应结合行业的实际,宣传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减轻灾害易损性的规划、计划、活动和取得的进展、效益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了解减轻灾害易损性的科学知识,增强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二、宣传活动形式

宣传活动可采取人们喜闻乐见易有成效的广播、电视、报刊报道和街头咨询等各种方式,既要有一定规模、又要扎实,不搞形式主义。初步计划:

1、由省政府发明传电报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求在国际减灾日期间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2、要求各市、县组织有关部门在10月10日(前后)联合开展城市街头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展板、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省会合肥市由省灾协和合肥市灾协联合组织。

3、在省电台组织相关报道,由水利、农业、地震、地质、建设、气象、林业、消防等部门撰写专稿播出。各地也可仿效。

4、由安徽日报、省电视台组织一次对相关减灾部门的深入采访报道。具体部门待告。(如水利、地震)

5、在省灾协刊物《减灾与发展》上组织专题宣传。

第6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广饶县;洪涝灾害;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1 基本概况

广饶县南北长46.2公里,东西宽60.1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137.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76万亩。县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底,地面高程在29.0—1.6米之间。水系分布以小清河分洪堤为界,以南为小清河流域,支流多以南北向汇入小清河后入海,流域内地势比降大,受山洪暴雨影响,汇流急,易积涝成灾,农田灌溉南部以井灌为主,北部以引河灌溉为主;以北为支脉河流域,支流多以东西向交汇入支脉河后入海,流域内地势平缓低洼,地下水位高,受海潮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农田灌溉以引黄、引河为主。

广饶县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集中、气温湿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降、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3.3℃.多年平均风速2.9m/s,实测最大风速28m/s。多年平均降雨量562.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96.56mm。降雨与蒸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汛、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是制约工农业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多年来,广饶县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兴修水利,狠抓抗御自然灾害的基础工程建设和防范措施的完善,修建、疏浚、治理了以12条主要排水河道,2座平原水库(中型),10座拦蓄滞洪闸坝和3条防潮堤为骨干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农田防洪除涝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2 历年洪涝灾害状况

据记载,建国前广饶县洪涝灾害主要来自于黄河和山洪,1856—1937年间,黄河决口25年次,有8次流入广饶县;淄诃大的山洪广饶县成灾4次,其余11次主要是境外客水流入所致。解放后,1964年小清河、支脉河、淄诃、阳河流域暴雨成灾,境外客水下泄,内涝成灾,河水无不漫溢,全县5.67万公顷土地受灾,损失严重。1996年支脉河、小清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支脉河倒灌漫溢,花官、陈官、丁庄三乡镇1.7万公顷农田受灾,27个村2.6万人被水围困,倒塌房屋4000余间,损失严重。

广饶县涝灾约5—6年一遇,以夏涝、夏秋连涝较多较重,春涝较少。有记载的43年次大涝中,夏涝较重的年份有1961、1962、1964、1974、1978年,其中1964年为历史罕见。年内春雨不断、夏雨暴猛、秋雨连绵;09年5月10日大到暴雨,历史同期罕见,花官、陈官、丁庄三乡镇农田积涝面积达11.7万亩,损失较为严重。

3 洪涝灾害的成因

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变化气候影响和地理位置、地势条件等因素影响,广饶县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境外客流、河道漫溢决口、海水倒灌、暴雨急聚所引起决定了广饶县洪涝灾害以夏季发生多见,秋季极端性突发灾害时有发生。[1]南部的大王、李鹊、广饶街道、稻庄、乐安街道等乡镇(街道),多以山洪、暴雨连续降雨积聚下泄,防御不利而成灾;北部的花官、陈官、丁庄及东部的大码头等乡镇地势低洼多以境外洪水下泄、漫溢倒灌,暴雨连续性积聚,受海潮顶托影响,洪涝、渍涝、风暴潮倒灌,强排能力低所形成。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洪除涝工程标准低。广饶县现有主要防洪除涝工程多是六、七十年代所建,设计建设防洪除涝标准多是三至五年一遇,仅有小清河、支脉河、淄河中上游段、预备河、武家大沟等干流河道按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疏浚治理,但仍存在建筑物不配套,堤防不达标,下游河道未治理的问题,现状只能防御一般洪水,难以适应抗御极端性洪水灾害的发生。

(二)防洪除涝工程老化失修,淤积严重,阻水障碍多。由于受资金投入等方面原因制约、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不及时,老化、退化,淤积严重,特别是支脉河马楼闸以下,淄诃大营村以下,及跨县区以上的河道边界河段淤积阻水问题极为严重。近年来,南部季节性河道行洪道内植树、占用公路边沟,建房经营的问题给行洪排涝设置了阻水障碍。降雨与蒸发年际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汛、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是制约工农业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农田排水体系不配套,强排能力低。近年来农田排水沟渠灌排混用,致使排沟淤积、乱扒乱堵,排水功能降低的速度加快,原有的小沟通大沟,小沟通大河的排水体系难以实施。行洪渡汛期间干流河道要上游洪水下泄,下游受海潮顶托,加上河道淤积阻塞的影响,高水位行洪,支流内涝排不出,河水满溢倒灌,强排措施能力低的问题,是造成农田积涝成灾的主要原因。

(四)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人水争地,围垦造田,水患意识淡化,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社会效益的问题,影响制约着农田防御洪涝灾害的进行。

(五)防洪除涝社会保障化体系薄弱,经营投入单一,设施保护滞后,极端灾害应急反应处置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避险防灾、抢险救助装备有待加强。

5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全面规划,增加投入,综合治理,提升防洪除涝基础设施标准。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财政投入,社会筹集,受益者按比例负担的资金投入方式,本着“先急后缓,分期逐年实施”的办法,逐项综合达标治理,提升防汛除涝基础设施标准,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极端洪涝灾害防御的需要。

(二)理顺完善防洪工程管理维护体制,建立健全维护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养护维修管理队伍和经费渠道,强化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管理,不断更新、配套,维修老化退化病险工程设施,切实解决好河道淤积、填堵和清障问题,确保行洪排涝畅通。

(三)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为主,重点抓好水网绿化,植树造林。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和保水能力。[2]根据广饶县地形的具体特点,选择植被差的降雨量大地方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四)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构建避洪、耐涝复合高效生态系统。依托资源优势,从防灾、抗灾、减灾增收和不损坏生态功能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生态工程原理与水边湿地景观结构,把地理学研究空间关系与生态学研究结构功能所用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适应型景观生态设计,分别建立适应浅水水体和渍害田的多种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3]

(五)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对小流域进行田、林、路、水综合配套治理,切实解决灌排沟渠混用、乱扒乱堵,工程设施功能降低、报废快的问题。在北部主要排水河道两岸,重点支流入口和低洼地域增设强排泵站,提高应急强排能力,切实解决农田积涝成灾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维护管理、保护防洪除涝工程设施,落实“三预”(预防、预警、干预)措施,推广抗涝作物品种,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水患意识,促进防洪除涝设施安全运行和团结抗灾,维护大局,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宗敏,张杰,赵红领,杨海波.城市暴雨内涝计算中降雨插值算法的选取[J]. 人民黄河. 2012(08)

第7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灾害教育不仅仅只有防震灾害活动,我认为,每个学校和地区,往往存在多种灾害,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灾害教育者,要把本地区危害、影响较大的各类灾害作为中学灾害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当地相关部门,配合学校教学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校师生的灾害意识,提升其规避灾害,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最终达到减轻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第8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应急管理,完善对策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政府加强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应急主体单一 ,机构设置不合理;应急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急管理预警监测机制尚需完善

首先,预警监测机制不健全。在危机爆发后的处理过程中,政府往往“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形成“消防队员”式的被动反应模式。其次,风险指标评估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备,国家减灾委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先期级别反应是二级,级别不够到位,当天夜里又改为一级;地震级别一开始是7.6级,后又改为7.8级,最后确定是8.0级,所以自然灾害的相应级别标准还需完善。

(二)灾害应急信息系统匮乏

信息的匮乏是指当前国家缺乏应急救灾信息系统。从信息分析理论来讲,在应急管理中应坚持信息优先的原则,救灾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有效,关键看救灾信息是否准确及时,信息缺乏会造成无法决策,信息错误导致决策失误,信息中断,对于灾情的评估、救灾安排、资源调配、政策调整等都有严重的影响。汶川地震,由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造成信息中断,汶川、映秀、北川等多个重灾区,失去联系,无法施救。同时,在救灾前几天,由于政府没有及时成立专门针对灾害应急的信息系统,造成政府对震中地区信息缺乏,不得不临时收集材料进行决策部署,严重影响了救灾的效率和进程。

(三)应急救灾的物资储备善后恢复措施还需加强

当前,政府在应急储备上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储备不足,储备不全、储备分布不科学。储备不足表现当地在物资储备上,包括食品、药品、帐篷等必须物品,国家没有专门的地方储备;储备不全主要是指,没有相应的救灾通讯设备,没有专门的救灾专家队伍、医疗保障队伍等,使应急救灾工作趋于被动。最后,储备资源管理不科学,在08年南方暴风雪期间,某省舍近求远地调集大量麻袋,孰不曾想到,备灾仓库中就有麻袋,只不过属于国家储备,彼此间储备信息上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协调配合。应急储备工作关系到整个救灾的全局,一定要引起救灾各部门的重视。

在善后恢复重建方面我国政府一直表现突出,每次灾害过后,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帮助灾区恢复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我们还应该在社会保障、保险方面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因为没有相应的善后评估机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对受灾群体的补偿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社会保障的补偿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往往会造成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在善后处理中,只突出经济上的补偿还不够,不能忽视对遇难者家属以及部分承担着应急救灾责任的基层干部的心理干预。灾害发生的当时由于关注人数多,关注面积大,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失衡感较弱,灾后也要有长期的心理干预措施,要为这部分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尽量弥合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防止过激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二、政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的完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规范化应急管理体系

法律和制度保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组织机构、法律规章是应急救灾的前提条件。在规范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为更快更有效的处理突发灾害的事件,我国应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常设的针对自然灾害的的应急管理机构,能够对地震、洪涝、暴风雨雪、等各类自然灾害做出迅速反映、协调运作的部门。

在健全法律法规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备是应急救灾工作顺利展开的保障,对于经常发生的、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指导救灾和个人的防灾自救,法律应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不足,不断总结完善。从整个应急体系来看,要建立驾驭整个救灾系统的法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灾害管理基本法》,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很多细节上需要完善,在救灾过程和方法上还需细化,特别是预警及应急分级的标准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要正确判定突发事件的大小和影响程度,明确救灾措施。

(二)做好防灾知识的学习与信息舆论引导

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自救意识,是有效减轻灾害的重要举措。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及时公开的救灾信息的传播,正确的舆论引导,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实践证明,具有防灾减灾自救意识的公民,面对灾害更能采取科学理智的处置方法,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他人,因此,加强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应当引起各级救灾部门的高度注视。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分类包括:预测、处置、恢复,从运行机构的预警机制 建设来分包括:灾前的监测预警机制、灾中的应急救援机制、灾后的快速反应机制。只有保证三个阶段机制的建立健全,才能使整个运行机制较顺利运转。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就为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的水平,在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政府在各个环节都起到主导作用,但应对灾害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突发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不是万能的,要以“有限政府”新理念,定位政府的职能,在灾害的应急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体现社会团体、公众个人的力量,政府与社会要加强合作、互助,共同体现各自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第9篇: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必要性;教学策略

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肆虐着地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疮伤。自然灾害是高中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灾害教学是地理学和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必要性

1.现实需要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不可预知性,使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而且发生频率高,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预防灾害发生、减少危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培养大众的灾害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灾害知识是人们的必备知识。学校教育的普及面广,高中地理与自然灾害联系紧密,因此,地理学科理应担当起灾害教育的重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强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高中生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甚至是耳濡目染: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日本海啸……是抹不去的记忆。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做好灾害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规范自身的行为。

2.地理新课程需要

新课程弥补了过去灾害教育的缺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1中提出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所述标准多达14条。做好灾害教学对于达成课程目标大有裨益。

高中地理新教材都将自然灾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以完整章节的形式呈现,如,湘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鲁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节;有的教材以分散式串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将自然灾害内容散布于各个章节:地理1中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理2中的水旱灾害……选修5更是整书系统地探讨了自然灾害。新教材使灾害教学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也方便了教学。

二、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升华,两者互为促进。自然灾害知识往往以文本等形式直观展现,而人们的灾害观念内隐着,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构建成体系,从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灾害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高中地理的自然灾害理论不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条从“类型、分布、发生机制(形成原因)、影响、预防”等层面进行灾害分析的线索,方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同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关系这一内在线索。例如,在分析灾害发生机制时,要让学生多从人为因素思考,客观地看到人类的诱因,认识有些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进而反思人类的行为。

2.整合教学资源,用好两类工具

高中地理教材多样化,对自然灾害内容的编排与考查也各有所异。例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在“大气环境”一章中设了“台风”和“寒潮”两个灾害案例,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中提及了水旱灾害频繁这一较隐蔽的素材,在教学时首先要挖掘利用好这些现成资源,当堂剖析消化。对于灾害类试题,可归纳成专题学练的形式加以吸收。同时,要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2012年秋季新学期第一节地理上就引入了暑期北京发生的城市内涝事件,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讨论和必要的讲解,相信对于学生的灾害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传统实效的教学工具之一,地图能将抽象的知识变的直观,图表运用能力是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之一。在灾害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某类灾害的分布图和发生频率统计表,让学生分析这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提出避灾建议。又如,从板块分布示意图上读出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同时,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动力。例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景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害等是系统性的理论,灾害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也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教学时需要用整体性思维高屋建瓴地去把握。同时,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思维去分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与震中距、震源深度、地面属性等有关,震级相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不一定相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要让学生用辩证思维认识灾害。例如,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毁坏农业和建筑,甚至夺走生命,但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加快水资源的更新。

建构主义学习论将学生定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保证,是知识内化的根本。同时,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合作学习将为今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石。另外,地理教学离不开案例学习,通过某个典型的案例分析能推导出一类地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案例学习能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灾害教学中,这三种学习方式要合理地开展,一般的,一课时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例如,在新授“地质灾害”时,可选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两个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在灾害专题讲练时,可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小组任务学习来完成。

4.引入乡土案例

乡土地理实际亲切,易于学生接受,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选择。灾害教学的成效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家乡发生的灾害、家乡的防灾救灾工程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巨大。家乡的自然灾害不可凭空捏造,要实事求是。以我们家乡为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学生并不陌生。例如,在讲解寒潮内容时,我引入家乡2008年早春遭受的那场低温雪灾的资料,虽已过去多年,但学生记忆犹新,学习的热情瞬时点燃,“我家车库被雪压塌了。”“你出去扫雪了吗?”……知识点在热烈的讨论、活跃的思维中迎刃而解。同时,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回馈家乡,进行自然灾害教育的宣传和服务,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防灾减灾的公益活动。

5.锻炼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

灾害教学让学生知晓了灾害的成因、危害等知识,但学生更需要有应对灾害、降低危害的技能。人教版教材设有“地理信息技术”一节,重点讲述了RS、GPS、GIS技术在救灾减灾中的应用,使我们明白了科技的发展必将使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更强。地理教学要发挥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一定的防灾减灾技能。例如,讲等高线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与地形坡度的关系探讨山区宿营的安全位置;谈地震时,训练学生的应急能力:躲于桌下或角落,手抱头,出声呼救,有序逃离等。同时,利用主题日、纪念日等机会,开展全员性的防灾逃生演练,如,进行灭火演练等。

自然灾害教学的意义重大,唯有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才能警钟长鸣,让“防患于未然”成为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静爱.《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