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经济关系问题 改善建议

前言:我国作为世界级农业大国,全国大概有65%的人口源自农村。因此,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首要突出问题。而同时,农村教育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者尤为积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的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更是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早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之一。

1.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

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良性系统。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系统循环不畅,影响到国家到农村的整体规划,良好发展。因此,农村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部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互动机制。

从农村教育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实行情况好坏的重要条件。农村对教育改革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以经济水平作为最基础的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也完善了经济结构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使农村面临更多的经济业务范围。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农村教育体系中,缺乏美育教育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值,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缺失,严重造成农村素质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做到想协调。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造成农村教育的缺失

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局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索花费的费用,但是让然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

3.1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3.2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因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受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的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

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良好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21世纪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井仁. 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J].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3) .

第2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人口流动;区域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度;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5033-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71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Flow to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Qing1,JIAO Qing-xia1,2

(1. School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2.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labor flow effect model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labor flow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rey theo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flow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abor flow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very obviou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mean of 14.7%. It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popul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ternal flow popul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rural labor and the internal flow rural labor flow to economic growth was basically sa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urban labor to economic grow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al floating urban labor.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flow;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labor flow effect model

1 文献综述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固有的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1]。因此,许多学者对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的视觉来看基本可以分成以下三大类。

1)从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视觉研究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人口流动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的结论不一。许召元等[2]、严超等[3]认为人口流动可以改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段平忠等[4]基于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果得出省际人口迁移扩大了东部、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三大地带间差距以及中国整体的地区差距,只有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因为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而显著地缩小了;逯进等[5]运用内生人口迁移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近10多年来西部各省区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省际人口迁移伴随有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

2)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王桂新等[6]考察了1995~200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来劳动力弥补了东部地区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GDP增长了10%以上,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15%。而且迁入人口规模越大,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段平忠等[7]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之间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得出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显著,但这种作用在不断地减弱;赵翠红[8]研究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1979~1998年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约22.43%,而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1999~200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还高达20.43%;杜小敏等[9]的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整体来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人口流出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如预料的明显。

3)从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区域内和区域间流动视角对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研究的地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如李东[10]利用重庆市40个区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重庆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且重庆市区县内人口流动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贡献高于流入人口但低于流出人口;马金龙等[11]和刘美蓉等[12]对宁夏固原市和民族自治区的研究也得出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的结论,但前者的研究表明区域间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而后者的结论则刚好与之相反。

纵观已有文献不难发现,学术界关于人口流动这一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家研究的角度、方法、区域、时间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而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特点各不相同,再加上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很难被河南省直接借鉴。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有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尝试性地测度了进入新世纪来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变化,并对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的计算与比较。

2 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测算

2.1 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测算模型

假定国民经济中只有农业(第一产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则全社会总产出GDP(Y)和全社会从业人员(L)可以表示为:

Y=YA+YN (1)

L=LA+LN (2)

其中,YA、LA分别表示农业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YN、LN分别表示非农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

对(1)式两边同时除以L得:

■=■■+■(3)

即(3)式可以改写为:

P=PAγA+PNγN (4)

式中,P、PA、PN代表劳动生产率,γA、γN分别代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

对(4)式两边关于时间求导并同时除以P得:

■=■■+■■+■■+■■(5)

即:mp=■mA+■mN+■mγ■+■mγ■(6)

式中,m代表增长率。由(6)式可以看出总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等式(6)右边前两项要素投入效应,一个是等式(6)右边后两项劳动力流动效应,即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效应。若劳动力流动效应用N(P)来表示,则:

N(P)=■mγ■+■mγ■ (7)

又因为γA+γN=1,所以对此时两边关于时间求导可得:

γAmγA+γNmγN=0 (8)

将(8)式整理代入(7)式得:

N(P)=■γNmγ■ (9)

由(9)式可以看出,只要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劳动力流动效应就会始终存在。

2.2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为了解河南农村劳动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利用(9)式来计算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然后再来测度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1列出了经过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上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状况和就业状况,由表1可以算出,从2000年到2011年,在这10多年中总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了216.59%、509.01%和130.87%,劳动力流动应为37.11%。劳动力流动对总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17.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4.72%;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分别为28.41%和28.35%。由此可见,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是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经济增长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表1中的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各个时点上劳动力的流动效应以及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上经历了先增大而后又开始减小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在新世纪的初期,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的增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变小。

由此可见,农村人口流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那么,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又如何呢?下面从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 省内、省际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比较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劳动力流出对流出地来说影响较小,所以,关于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证分析重点放在流入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选取反映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记为X0;选取各地市的常住人口数、省内农村流动人口数、省内非农村流动人数、省内总流动人口数、外省流入农村人口数、外省流入非农村人口数、外省流入人口数、总流入人口数作为比较序列,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X8。计算所用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数据来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经济发展状况指标来自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

3.2农村人口流动与河南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原理可以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矩阵见表3,然后再利用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得到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人均GDP的关联度分别为:(0.6429,0.5625,0.6029,0.5957,0.5730,0.5204,0.5265,0.589 3)。

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流入人口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流入人口与人均GDP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外来劳动力已经成为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之一;但是流入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为0.589,仍低于常住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64,这说明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人口流入还不太频繁,常住人口仍然是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流入人口对经济的推动力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省级流入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526 5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595 7,说明河南省吸引外省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还不够强。

2)河南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0.562 5)与省级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0.573 0)相当。2010年河南省内流动农村劳动力的人数为808 924人,外省流到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10 772人,省内流动农村劳动力是省级流动农村劳动力的7.3倍,但是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小于省级农村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虽然人口流动有助于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是省内流动人口分布及其不均衡,流动人口多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区。如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省内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常住人口的0.86%,且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入郑州市的高达总农村劳动力的30%,而流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数较少,例如流入商丘市的仅占总人数的1.2%,省内流动人口的规模相对较小且不平衡导致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促进人均GDP增长的作用有限。

3)省级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省级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于省内城镇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外省城镇人口流入河南省的数量远小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其数量仅为省内城镇流动人口数的1/20,这再次说明河南省在吸纳外来人员就业方面的能力较差;二是外来流入城镇人口的质量低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的质量,2010年在外来城镇流动人口中,读过高中的外来城镇人口占流入人口的比例为22.4%,比省内城镇流动人口低近11个百分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流入人数的24.9%。这说明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省人口更倾向于流向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的地区,河南省吸纳进来的就业劳动力的质量偏低。

4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各部门以及总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小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而且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流动人口低于常住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且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为了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吸纳高素质、高技术水平人口流入的能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人口流入还不够频繁,流入人口规模较小且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不高。为此,河南省在消除影响人口流动壁垒的同时还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计划,建立更加合理、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改变流入人口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逐步提升吸纳高素质流动人口的能力,充分发挥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建立健全区域内人口流动的管理措施,积极组织协调和引导区域内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在区域内部的流动规模较小,仅占常住人口的0.86%,再加上人口流动分布得不均衡,大大影响了农村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不断加大对人口流动的组织和协调,合理调控人口流动的规模、积极引导人口流动的流向。在促进区内人口流动方面可以借鉴重庆市的做法,即逐步将在城镇具有相对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市民化,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大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关于人口流动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采取政府部门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政府部门对于流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可以给予一定补贴,降低他们的流动成本,对他们的流向给予一定的鼓励;另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流入人口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人口流入。

参考文献:

[1] 赵润田.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69-173.

[2]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38-51.

[3] 严 超,常志霄.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1995-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1(6):19-29.

[4] 段平忠,刘传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60-67.

[5] 逯 进,朴明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3):117-123.

[6]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1):19-28.

[7] 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12):99-111.

[8] 赵翠红.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3):73-76.

[9]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5):77-88.

[10] 李 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西北人口,2009(3):4-9.

第3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渝西经济走廊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40-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由于城市的喧嚣、交通的拥挤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开始怀旧,追求自然和心绪的宁静。如今,寻求安静祥和、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向往、需求和趋向。正是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开始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又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能直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同样,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也不一定能直接带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亦即乡村旅游不等于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两者的互动发展需要一些条件辅助支持,且需要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动发展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运用旅游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两者的互动发展模式展开论述,着重探讨乡村旅游与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结语

乡村旅游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展的旅游项目,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方式。但各个国家的乡村旅游各有特色,其地点都在农村,内容则大不相同,因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而异。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认识到乡村旅游产业与发展好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积极奋进,为我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孝胜.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2004,11(12):62-64.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经济年鉴[Z].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实,2007,(1):42-44.

[4] 白洁.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C].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作品选登,2006.

[5] 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

[6] 杨振之,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4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萝岗区;经济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34-02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找准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1.“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根据时展的要求,必须将“创新”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力求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村市场化、农业工业化。离开了“创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2.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内涵。生产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扩大。同时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内涵。在农村,文明之风若不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腐朽的东西就会侵蚀人们的心灵。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内涵。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使广大农民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二、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政治原则。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加强新农村建设。

2.点面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系统性工程,需要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既不能均衡用力,更不能盲干蛮干,应不断探索经验,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3.统筹兼顾原则。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以人为本原则。农民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缺一不可。经济学家把新农村建设当做扩大内需的策略;社会学家把新农村建设当做缩小城乡差别的机遇。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二是结构变迁。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三是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缩小地区、行业间的贫富差距。四是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对此,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萝岗区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一届八次全会部署,坚持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主线,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载体,寻求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1.明确定位,科学规划。如果说广州的西关代表过去,珠江新城代表现在,科学城则代表了广州的未来。萝岗区2008年GDP 1 003.9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居全市第一。萝岗区是2005年广州市区划调整后新成立的一个区,地处广州市东翼,面积389平方公里,人口约31万,下辖五街一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市萝岗区区域发展规划的通告》,萝岗区的发展定位是:华南现代制造业与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创新基地,保税加工与现代物流中心,发达的现代服务产业与适宜居住的城市居住生活区,现代高新农业研发与种植基地。同时,对萝岗区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一城”(萝岗中心城区)、“三心”(水西南行政体育中心、元贝高尚休闲商业中心、萝岗文教商业中心)、“五片”(岭头居住片区、元贝居住片区、二环西居住片区、萝岗西居住片区、萝岗东居住片区)、“七区”(科学城、东区、西区、永和、黄陂、镇龙镇、九佛镇等发展区)的空间结构布局。

2.以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聚焦十项重点工程。包括萝岗新城建设工程、科学城北区建设工程、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现代服务业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工程、先进制造业工程、家居环境工程、社会发展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等,也是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尤其是要大力推进科学城北区规划和建设,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做好征地拆迁等相关工作,以提升广州科学城的集聚与辐射扩散功能。

以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国际化生态型新城区、网球中心、国羽中心、中心区路网、NBA体育馆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永龙隧道、科学大道大观路隧道工程、天鹿北路改造工程、广汕公路改造工程等一批主干路网建设。协调市有关部门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天鹿湖省级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天鹿湖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新加坡合建的“知识城”“选址广州科学城北区,是一座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知识城”。“知识城”项目对于提升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成为广东产业升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3.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加快农业科技试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都市型农业产业化基地。统筹规划农村住宅建设,妥善解决农民依法建设房问题。同时,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发挥好区农村经济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的作用,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整合盘活现有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提高集体经济收益和土地的利用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第5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 学校体育

农村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的主战场之一。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经费紧张等诸多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南部安康、商洛经济欠发达的15个县区268个乡镇(125乡,143镇)的30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对陕西省南部安康、商洛经济欠发达地区30所农村学校的30名学校领导、90名体育教师和600名学生发放问卷720份,回收问卷606份,回收率为84.2%;其中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93.9%。

访谈法

对陕西省南部安康、商洛地区30所中学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广泛走访,获取了最新情况资料。

数理统计法

根据统计学原理,运用EXCEL2000和SPSS12.0对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为本文提供数据支持。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校领导重视程度

对30所中学的90名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1.2%的体育教师认为本学校领导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反映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缺乏重视。究其原因还是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与低、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长此以往,学校体育工作被淡化,学生体质下降、肥胖、近视等一系列问题相继而来。

(二)体育器材、设施现状

调查的30所中学体育器材、设施数量与国家教育部2005年10月1日在全国实施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还相差甚远,体育器材设施条件不仅影响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训练,而且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表1)。

(三)体育教学管理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47.2%的学校根本没有体育教研组,61.1%的学校任用非专业教师负责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导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不科学问题;88.9%的学校体育课的检查与督导不重视。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与监督,体育课教学松散“,放羊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体育课被调换或挤占现象十分严重。

(四)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由表2可知,陕南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与国家规定的中学5~6个班应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标准有一定差距,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流失较多,教师队伍不稳定。

(五)体育经费投入

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经费投入的多与少直接关系学校体育开展快与慢(表3)。

以上数据表明陕南城镇中学和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并且两者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城镇中学尽管也处于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相比农村要优越一些,农村学校资金紧张,个别学校也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问题,更不用提用于学校体育的经费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受传统观念影响学校体育地位不被认可,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偏低,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教学不被重视,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与监督,缺少正确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学校整体体育经费严重短缺,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差,无法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

受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体育教师流失较多,教师队伍不稳定;体育教师学历层次低,高职称体育教师少、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科研能力不强。

(二)建议

经济欠发达山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导应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的位置及重要性,合理公平对待学校体育教育。

完善山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加强学校教学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学校体育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投资,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为学校体育教育过程提供物质保障。

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伟.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从“小”抓起[J].中国学校体育,2006,3: 30-31.

[2]李艳茄,汪普健.陕南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中学体育发展制约因素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5-37.

[3]段海俊.甘肃省学校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x):88-90.

第6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循环经济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支撑,环境治理难度更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消费习惯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环境问题更加明显,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张红凤(2009)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刘兆征(2009)专门研究了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表明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已经越来越明显。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解决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尤为重要。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和经济的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或边缘地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和内部循环来看,“低水平陷阱”仍然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来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

(一)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农村污染主要是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已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

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全球有30%-50%的地表水体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Dennis,1997)。美国60%以上的地表水污染问题是由农业污染引起的(贺缠生等,1998)。在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呈现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Batie,1989;Norton and Alwang,1993;Ellen Wilson,1994)。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最大且利用率极低和严重过量的国家,残留和扩散污染严重,来自农业源的CH4和N2O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0%和90%。每年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300亿元以上。据统计,我国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万洪富,2005),平均为35%,农业生产中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的则流失到空气、土壤并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中(万洪富,2005)。散失在自然环境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参与生态环境系统循环,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水体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在环保总局对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的检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20%-45%。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约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来自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据测算,到2005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达到固体废弃物的4倍以上。到2009年,这个数据又有了大幅度增长。

对淮安市而言,生产污染方面,主要污染源有化肥、农药、农膜、秸秆燃烧、畜禽粪便等方面的污染。根据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数据,2008年末,全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分别达到6944吨、343191吨、5543吨。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评估,我国乡村人口人均年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分别为:0.812吨、0.255吨和22吨。淮安市农村人口314.6万,年人均排放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别为:2554552吨、802230吨、6921.2万吨。

淮安市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柴草。其中,主要使用柴草的有77.73万户,占81.7%;主要使用煤的3.27万户,占3.4%;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13.24万户,占13.9%;主要使用沼气的0.42万户,占0.5%;主要使用电的0.46万户,占0.5%;使用其他能源的0.01万户。由于大量秸秆被用于作为燃料,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同时燃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镇只有总数的13%,有垃圾处理站的镇只有26.1%,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只有8.8%,有沼气的村只有28.4%,完成改厕的村只有37.8%。由于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大量畜禽粪便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从而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急剧恶化。

(三)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滞后。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年末淮安市户籍人口53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55.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57元。

二、现有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制度创新理论充分肯定了制度对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现状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对于由此造成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关注度不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专门涉及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制度非常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专门制度缺乏

我国现在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比较缺乏,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从全国性的角度设计的。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缺失,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更加缺乏。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自身特点,无法完全参照适用于全国的制度执行。结果导致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环境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二)现有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许多地区环境保护监督部门明知到有些单位、有些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严重性,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角度考虑,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更是如此。

(三)现有财政、税收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税收制度使得绝大多数的税收集中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越是基层政府,财力短缺状况越是严重。由于财权上收,而办事还要实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放任本地区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而集中精力抓本地区经济增长。在这种思路指引下,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本地头等大事,往往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淘汰的、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结果更加加重本地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制定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度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欠债运营的状况非常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欠债达到40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努力有所改观,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各个省市政府应该针对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从财政投入上加以保障。如可以规定每年要拿出多少经费,从哪个渠道支出等,用硬性的制度约束来保障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充足的财政经费,治理当地资源环境问题。

(二)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已经不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农业还是当地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所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的考核应主要关注当地资源环境指标。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指标的重要性。只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加大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土地制度创新步伐

以淮安市为例,农村地区平均每人耕地不足1.5亩。现有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分散经营状况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家庭耕作再少的土地,也要购买相应的农机具。很显然,这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的好处。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将土地志愿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但是,一方面,这些制度还没有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实行土地流转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流转后种什么,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土地环境问题归谁治理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2、刘兆征.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3).

第7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劳务经济 民族贫困地区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

[作者简介]吴格娥(1968- ),女,贵州天柱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贵州 凯里 5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贵州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GH5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14-03

黔东南州的劳务输出工作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三穗县是黔东南州最早进行劳务输出的县份之一,也是黔东南州劳务输出工作成绩最突出的县份。在较长时期内,劳务输出将继续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的传统型状态及其原因,如何使民族贫困地区的劳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的长效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笔者认为,以智力扶贫为重点,以农村职业教育为突破口,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

一、劳务经济的贡献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目前,务工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就医、衣行、人情来往、房屋修建等家庭开支。2011年黔东南州259.79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04万人,外出务工人数72.39万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86%,农民人均收入3949元,其中务工工资性收入1563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9.58%,比来自农业经营收入1183元多380元。三穗县外出务工人员43773人,占农业人口的22%,每年能为家庭提供5000元以上收入的31954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3%,10000元以上的19698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45%。劳务经济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劳务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直接增收的经济效益上,也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效益上: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以三穗县为例,不到30%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造了40%的农村经济,有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比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在生活条件上有更快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对劳动力进行了重新分配和调剂,解决了输入地劳动用工紧缺的难题,实现了输出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截止到2011年,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07.29万人,其中,出省务工人数达58.41万人。三是有利于缩小农村家庭的贫富差距。外出务工人员为务农劳动力赢得了更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对没有务工人员家庭增收功不可没,使两类家庭(有务工人员家庭和没有务工人员家庭)的收入在自然条件下得到了一定的调控,对预防农村的“第二次剪刀差”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二、劳务人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显露出了劳务工作持续发展的先天不足,导致农民工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和突破的问题。由于环境、社会、劳动者本人等多方面的原因,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障碍更加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选择空间小。由于务工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少知识、缺技术,多数人员只能从事一些纯体力、技术含量低、报酬低的职业。三穗县务工人员统计信息显示:超过2/3的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他们流向经济发达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就业,必将遇到更大的就业压力,多数只能进入到一些小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建筑、装修、餐饮、服务、加工、电子等行业,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苦、累、脏、安全隐患大是岗位工作的明显特征,繁重的工作还体现在不能享受到法定休息日,日工作时间长,单位时间劳动报酬低。

2.高龄农民工就业机会少。由于多数农民工职业技能的缺乏,当他们年龄偏大、体力下降后,转移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多数只能进入到小型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差,收入更低。2011年三穗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43773人中,40周岁以上的12563人,占务工总人数的28.7%。用人企业对劳动力年龄的要求,促成了农村劳动力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有规律的流转:20岁左右开始外出务工,直到35岁左右是他们务工的黄金年龄;35岁以后,他们的体力开始下降;40岁后,在年龄和体力上的优势已渐渐失去,父母已经年老,子女处在读书最关键的时期,这时他们又返回农村赡养年老的父母和管理子女。

3.制度保障缺乏。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关注和倾斜到农民工这个最大的弱势群体,但在制度的落实上与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农民工感到最没有保障的就是保险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制度,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单向利益驱动下对农民工制度保障缺失明显,农民工还无法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他们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条件差,出现工伤事故的隐患很大,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多数只能被动协商解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4.融入城市生活的难度大。除有一技之长的部分人员可以获得较稳定和不低的收入外,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较低,生活仅处在养家糊口水平,还不能真正融入城镇过上体面的生活,他们大多数只能将孩子送回农村的老家,由父母来照看。务工周期的形成,证明了大部分农民工难以从农村居民身份转变为城镇居民身份。

三、劳务经济持续发展难的根本原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主导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分析劳务人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综合素质低、非农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使农民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多数只能进入到城市初级劳动力市场,从事的行业、岗位多局限在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型职业,衍生出了从业年龄限制问题、低收入问题、需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收入问题、农民工受歧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发展空间受限制问题等。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在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4%,高中、中专、中技占13%,大专及以上占3%。三穗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43773人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大专以上占7%,外出务工劳动力与留守劳动力比较,总体文化素质略高,然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高达69%。全州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占劳动力人口的10%,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90%。由于文化素质低,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少,在贫困地区还存在着许多难以从农村转移出去的青壮年劳动力,在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常年从事体力劳动或一般性劳动的比例高达90%以上,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小。不同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在收入上有明显差异。据统计,在两年务工期内,受过中等层次教育的比初中以下的年收入高17.5%,受过高等教育的高21.5%,而且文化程度低的很难获得待遇的提升。可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制约着转移结构的提升和务工收入的增加,要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促进贫困农民的非农就业,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努力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智能型转变。

四、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举措

1.改变观念,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核心工作来抓。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往往是说得多但落实少,想得好但落实难,有些工作还处在低效率的模式上。如何让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更快、更符合民意,关键还得改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利益行为,而且也是国家利益的社会行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合,国家利益的实现从根本上是通过人民利益的兑现而实现的,民富则国强。农村职业教育反映的虽然只是农村教育的一个侧面,但关系重大。它关系到人力资源是否被有效开发利用,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本能否增值,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长期的稳定,关系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①。农村职业教育靠谁来发展?单靠农民的自觉觉醒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民族贫困地区。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要积极贯彻实施“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②。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应从国家层面上全盘考虑,把职业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来做,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化。从平衡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帮扶西部、重点倾斜落后,民族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才有可能得到跨越式发展。民族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原因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文化教育的落后,农民智力贫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落实。

民族贫困地区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核心工作,切实抓好农民的智力扶贫,树立“给钱给物不如给教育”“治穷先治愚”的观念,实现从政府的“输血”转化为农民自身的“造血”。通过抓村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黔东南州麻江县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2002~2006年由县委、县政府挤出资金把麻江县90位村干分三批送到黔东南州农校进行为期两年的阶段性培训,为麻江县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麻江县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走在了全州前列,这与加大对村干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队伍素质是分不开的。在培训的90位村干中,现在继续担任村干的有30人,成为各种农业产业协会主要人员的有4人,有35人成长为农业产业带头人。近年来,县委更加重视对村干的培训,每年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观摩,鼓励支持参加大专学历教育等,使麻江县的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有了强大的后劲。

2.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经费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该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黔东南州2011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499.7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1761.5元,恩格尔系数为50.33%,说明黔东南州农民生活水平还处于温饱阶段。对于大多数农民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的民族贫困地区来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很多。在限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资金是“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如果缺乏上级财政的支持,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很难接受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在民族贫困地区筹措资金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较低,财政充其量只能算是“吃饭财政”。在对教育的投入上,能用于发展基础教育的资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很难有资金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例如,三穗县22余万人口,2010年财政总收入才突破亿元关,而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仅为19③。在如此拮据的财政收入中,难以与发达地区和省份并驾齐驱,能用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少之又少。二是农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劳动力接受自费的职业培训。据调查,很多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愿意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技术培训,但如果是自付费用,近2/3的人将会选择放弃,原因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三是由于教育的投资见效慢,再加上贫困地区多种客观条件的弱势,很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职业教育上。

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投资对象的重心应向下移,投资主体的重心应向上移,以省、中央投入为主,以县投入为辅。中央财政应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力度,以扶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地方政府要保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倡导节源开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有增无减。

3.当地人民政府要统筹好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服务“三农”的职业教育,包括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根据农村劳动力不同方向的就业需求和转移就业的职业能力现状,需提供分门别类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这就需要有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制订培训计划并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此来引导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是当前在农村实施较成功的两项工程,培训机构主要是职业学校和农业部门。项目的实施为农民的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没有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培训还处于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计划,内容单一,实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的水平,特别是这些培训机构在法律法规、帮扶政策方面的培训能力受到明显的局限。要增强项目实施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政府的统筹管理和监督工作。

从全局性和宏观性的角度来看,统筹工作应由当地人民政府完成,州县共管,以县为主,两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认真履行好统筹职责。州级政府重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县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分清先后、主次,分类编制年度计划。政府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整合培训资源,由科技、教育、人社、扶贫、农业、财政、司法、金融等部门构成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县级资源,在出现县级资源不足或薄弱的状况下,由州级资源来填补,这就要求县级年度计划要具体化、明确化,便于对州级资源的科学分配。通过州县两级政府统筹管理,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4.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要取决于教育对象的需求。根据调查,农村劳动力流向的规律如图所示:

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其内容要取决于受教育对象的需求,不能“一刀切”。依据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和流向的不同,农民会逐渐被分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随之分化为农业教育、农业工人教育、进城务工教育、创业教育等。对期望转移就业的要帮助他们走出去,对期望留下来的要帮助他们满怀希望地留下来。除了对他们进行相应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外,对于留守劳动力,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的低重心发展和推广工作④;对于外出务工劳动力,重点抓好非农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走得出去,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帮助他们融入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回乡创业的,重点抓好创业培训和创业跟踪指导,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回报率,使一部分劳动力率先从谋就业转为谋发展,为本地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对于创业成功者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抓好在经营管理、信息预测、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尽可能提供外出参观学习机会,使这部分人能走得更快,在当地成为学习的榜样和典型,增强带动和示范功能。

受农民长期形成的观念、习惯、文化基础的影响,非农职业教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中任务艰巨而基础较薄弱的一个部分。因此,在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内容时要把握好非农职业教育既不同于农民的农业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职业教育。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是针对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是农民学习非农社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非农社会化过程,是农民增加其个人社会资本的过程,其教育的内容既要突破目前劳务人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又要引导和培养他们进入新兴行业的就业能力。

5.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的应对措施。由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职业教育是目前教育体系中最落后、最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部分。与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相比,非学历职业教育更是弱中之弱,还处于蜻蜓点水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很难落到实处,与农民期盼的、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教育极不对称,与总理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差距还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学校师资短口大,没有更多的老师有时间、精力到农村第一线作技术指导和培训。民族贫困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能力差,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艰巨。在庞大的需求面前,师资短缺是很突出的问题。以黔东南州为例,2011年全州有乡村从业人员240.08万人,2004~2012年全州“阳光工程”累计培训人数为11.59万人,连续9年受培训人数仅占2011年乡村从业人员人数的4.83%;全州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40962人,专任教师1019人,除去顶岗实习学生数,师生比约为1U27。无论是非学历职业培训还是学历职业教育,师资不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首先要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各部门共同的事情,每一个部门都应该主动承担起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责,向农民提供生存、生活、发展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政府统筹好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部门,制定好“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并做好执行和落实的跟踪工作。第三,建立教师资源库。组建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教师资源要按专业方向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第四,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教学点下移。农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主体部门做到有需则应,主体教师按需上岗,教师流动,送教下乡。这样既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又把方便留给了农民。

6.把服务于经济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根基。农村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农村职业教育能否立足于当地农村和市场经济,关键要看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力。凡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凡是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凡是能帮助老百姓转移就业的,就是受欢迎的,这样的教育就有生命力。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形式必须符合人们的意愿,必须符合地域特点和需求,必须与农民的期望吻合。这就给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思考给多少教育还不够,还应更多地思考给什么质量的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稳定就业、体面就业提供帮助,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为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职业教育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民族贫困地区往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欠开发的良好生态,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和资源。农村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帮助农民在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改变他们的价值理念、劳动模式、市场观念、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开发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抓好教育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地方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使大多数人由农业转入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源。努力做到发展一项产业,培训一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注释]

①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Z].2011-10-25.

③付乐欣.三穗县政府工作报告2011[EB/OL].http:///xxgk_list_1.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20172&wbnewsid=221263,2012-

第8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区域间的差距也随之逐渐拉大,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人力资源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何结合区域特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地方政府关心的焦点。各区域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1.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员工工作知识,提升员工工作技巧,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以达到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目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有进行员工培训、实行激励措施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开发员工内在潜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人才是企业进步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运营中的核心战略,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2.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革,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职业能力的提升成为员工最关注的问题。高水平的职业能力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也就意味着高职位、高薪资、优待遇,是员工追求的目标。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能够为员工职业能力的提升带来机遇,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保障。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回顾企业的发展史,人才往往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尤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人才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后,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但与国际上的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异,而人力资源开发结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强调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恰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融入国际环境的契机。

3.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第一,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初衷,是最基本的目标。每一位员工的进步就意味着整个企业的进步,因此企业利用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企业更高效地运营,实现更大的利益。第二,营造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为员工制定较为统一的行动标准,使员工在统一行为的同时形成对组织的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养成优秀的习惯,从而更自觉地向正确的方向迈进。第三,完善组织职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素养、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完善各部门的职能,从而形成完备的管理系统。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能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进步,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提升区域人才素质。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员工培训、激励措施等各项活动对人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开发,其主要原理是向员工灌输其所在岗位的工作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并辅以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定额、超额完成任务,从而满足企业的运营要求,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各项活动发掘人的才能,通过增强人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技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各项激励措施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有学习能力、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为提升员工工作素养,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2.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优化区域人才结构。

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区域人才的素质,提高区域人才竞争力,更能为区域人才结构的调整提供保障。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的途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开发要与时俱进,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用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不仅需要高数量、高素质,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结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区域经济调整的重要部分必须着重调整人才培养重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配合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3.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是区域经济战略的重中之重。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之中,表现为区域内多种生产要素实现更优的配置,从而为区域经济带来更大的收益。人才素质的提升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对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会更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正是区域内各种要素增长的源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丰富区域内的优质人力资本,提高区域内人员利用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更能够连接生产与消费中的各种要素,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在保证区域人才优势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着手,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人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从教育入手,以人才进步促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正规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加强正规教育,要求政府完善教育体系,增加教育投资,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技巧、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系统性地优化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其次,要强化职业教育,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与正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主要强调职业导向,为满足企业运营管理的要求,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建立区域内的人才开发管理培训机构,不仅要为企业提供管理建议,更要起到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教育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质职业人才。此外,要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培养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素质培养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制度的保障,需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促进,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逐步开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区域人员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开发农村人力,优化主体结构。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最薄弱的环节,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占比较大,且人力十分丰富,给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农村人力数量大、素质偏低的现状,我国应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发挥作用,充分提高生产力。首先,可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机构,整合弱势工作群体,以提升技能为主,集中培养主要工作技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通过就业信息网等途径为农民工展示就业信息,提供就业选择。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求职更多地要通过网上信息来沟通进行,就业信息网能够为农民工提供更便利的信息平台。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的主体结构要积极向第三产业转变,培养更多优质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活力。同时,国家政策要着重向人力资源倾斜,凸显人力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优化人力资源主体结构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合理布局。

首先,区域内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出台有效的规范政策,整肃和厘清整个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完善整条人力资源支持链,为区域经济市场化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保障。此外,完善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布局也至关重要。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内部的推动,也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沟通交流,以培养互补性人才市场结构为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在内部对各产业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员配置,集中对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提供优秀人才,以人才优势推动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结合周边地区农业、教育等产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完备的人员结构布局,优化人才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4.优化经济框架,聚集优秀人才。

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纲,要求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确保自身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经济框架就要求地方政府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发展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结构,提供合理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在优化经济框架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着重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政策要倾向于积极吸引优质人才,更要有意识地完善人才在各行各业的配置。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去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让优质人才感受到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要保障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也必须从人才抓起,要有计划地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培养各产业的优秀人才,将其配置到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发展领域,使区域中的各大行业都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区域必须有意识地聚合高素质人才,将优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的不断进步。

四、结论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营造组织文化、完善组织职能积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在提高了企业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区域人才的素质,完善了区域人才结构,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做到强化人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开发农村人力,优化主体结构;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合理布局;优化经济框架,聚集优秀人才。企业应积极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杰.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4(01):276.

[2]单良.辽宁省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李冰.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5(15):120-122.

第9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小城镇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前景的重要支撑,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小城镇建设也出现较大差异。“强者愈强”的现象使得一些小城镇迅速崛起,如江苏昆山、太仓等县城。同时西部地区小城镇则“空心化”十分严重,资源匮乏、人口短缺成为常态。可以明确的是,小城镇建设明显地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依赖性。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由于农业经济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经济形式,因而小城镇建设的顺利程度也与农业人口是否能脱离农业生产并转移到小城镇有关,这不仅需要小城镇需要有相应的产业吸引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能力和经济吸纳能力。农民进城之后失去了以往的经济来源,而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入,城镇中对粮食及蔬菜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城镇具有相应的食品加工业和流通产业作为支撑,否则农村城镇化将失去依托。小城镇建设对工业发展的依赖性。从世界各国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助推的城镇化发展大都较为迅速,城镇化发展略弱于工业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0.667,且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产业的集聚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富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速度,导致城市化超过工业化,产生过度城镇化和虚假城镇化的情况。

2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工业依赖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

为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产业升级的过程,随着第一产业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影响性的下降,工业产业成为连通农业及服务业的桥梁,农民进入城镇后有事可做才有可能在城镇中定居,否则便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小城镇建设水平y大致与乡镇企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x(一般用来指代小城镇工业化整体水平)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拟合效果较为一般,回归效果不显著,说明小城镇建设水平虽然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而普遍未能更好促进城镇化,从曲线的波动变化趋势也可发现,在过去的18年间,样本小城镇的整体建设水平呈现波动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城镇建设对服务业发展的依赖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就其行业特点而言,商贸流通业比制造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相比较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小城镇依托周围农村,将农民受众的农产品通过流通渠道转移到城镇中参与更高级别的商贸过程,能够稳定地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因而其促进小城镇产业和资源集聚的效应也将愈发明显。在本研究选择的50个典型小城镇中已经大部分发展起了现代服务业,部分小城镇依托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辐射,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服务贸易基地,并具有成熟和稳定的服务业发展经验。小城镇建设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y)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X1)具有对数函数关系。在样本数据中,服务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拟合度达到96.1%,说明该函数较好地表现了小城镇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小城镇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建设符合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是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外在体现。同时,小城镇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表现为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金融发展。众所周知,区域金融发展是关乎地区综合发展和经济金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区域金融格局具有很强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对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对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等。同时,区域金融发展也与诸多相关要素有关联,比如企业的创新程度、金融的政策支持程度、劳动力良性发展程度等。而小城镇的建设在规模上虽然无法同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媲美,但是在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层面却俨然是核心城市城市化过程的缩影。城镇建设依赖于各种资源的聚集,而以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源首当其冲。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使得小城镇呈现出金融发展速率较快、质量较高的现实特性。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区域内金融结构的合理性。金融结构是金融组织、工具、金融商品价格和金融业务等的组合,不同形态的金融结构体现着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反映了金融部门对地区经济构成的影响,一般而言,金融结构越复杂,即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的配合和组织越多样化就会使得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格局更加高级,金融功能越强,同时金融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就越高。通过对样本城镇的分析,目前以农商银行、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已经在小城镇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小城镇经济的活力。小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及品牌集聚。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是区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消费者能通过该区域的名称联想到这类产品(李世杰等,2009)。而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产业在空间的集聚而形成的。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为品牌的市场扩容提供空间,波特认为“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品牌的建设具有外溢效应,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关联,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建设水平。小城镇建设带来创新人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企业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创新的要素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驱动因素,而深化创新的基础便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一直以来,人才随着产业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的趋势都十分明显。通过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小城镇容纳了更多产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由于小城镇在区位和资源富集程度方面还不如核心城市,因而优秀人才在享有便利的产业资源的同时也不必为高房价压力和环境因素烦忧,因此近年来不断有人才向中小城市及城镇回流的情况。人才的集聚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促进性因素。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城镇人口管理体系建设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是关键的资源,但其同时也具有流动性和较大的管理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在明确小城镇建设关键层面的基础上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应该明确的是,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需要正确的建设理念和相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工作态度作为基本指引。需要相关机构落实完善基础政务服务模式,增加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将居住证办理、数据分析、服务咨询、教育培训、政务宣传等不同部门整合到一起,提高管理制度运行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相当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具备娴熟的政务管理能力与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技能,拥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还应熟悉掌握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个人信誉,以便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综合服务。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集约化发展

在优化小城镇的区域优势、深化经济发展之时,要明确其发展的劣势所在,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与第三产业密切配合,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深化与金融业的相互交流,促进地区资源优势的合理分配与流转,实现地区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同时,小城镇也要改变以往产业发展相对闭塞的状态,积极引导地区优势产业向外发展,如深入学习区域核心城市依据地区区位优势与外部城市或经济体进行合作,将产业集聚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对弱势产业进行相应的经济扶持与金融支持,形成地区产业结构的集约化,进而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小城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立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