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第1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宏观经济

国家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由于受特定国家层面事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履约,从而给国外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或其他相关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由国外债权人无法控制或不可抗拒的国家因素所决定,通常与债务人所在国的政治外交、经济金融、制度运营和社会安全等密切相关。国家风险是企业与资本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必然面临的系统风险,也是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所承担的基本风险。

一、国家经济实力遭削弱从而抬高全球整体风险

2009年以来,金融危机进一步演进及深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程度不断加大。目前,发达经济体已全面进入衰退状态。其中,美国、欧盟及日本经济均出现大幅度衰退,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幅放缓。部分国家也陷入衰退。与此同时。虽然多国中央银行均在放松货币政策,但全球信贷市场仍然未见明显好转迹象。金融市场与经济基本面相互影响与牵制,使得当前经济困局复杂难解。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全球多个重要行业,如钢铁、汽车、房地产、船舶、纺织品、家电等都开始进入不景气状态,面临产量萎缩、价格下跌、开工率下降等不利局面,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企业倒闭的情况。同时。行业整体盈利也大幅萎缩,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亏损。部分国家政府已经在采取行业救助措施,对一些重要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受宏观经济基本面、信贷市场情况、行业景气度的综合影响,诸多企业及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逐渐恶化。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企业及金融机构是经济的微观主体,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稳定和改善,全球经济的复苏在短期内将难以实现。

经济整体实力是判断一国国家风险高低的基础性因素。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出现衰退,这也使得全球经济的系统稳定性及整体实力遭到削弱,从而推高全球整体国家风险水平。

二、各国经济及金融系统脆弱性加大

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五年,世界经济处于欣欣向荣之中。发达经济体维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新兴市场国家及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均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同时,全球信用扩张也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顶峰,由于美国和日本多年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水平日趋升高。大宗商品价格、股市、楼市等领域也因全球流动性过剩而受到追捧,因而出现过度繁荣的局面。整体而言,从实体经济到金融领域,再到投资领域,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均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过热迹象。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信用扩张的泡沫迅速破灭。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随之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信贷枯竭及流动性紧缩的严峻困境。尽管各国政府大力向金融系统注资。但恢复程度非常有限。信用系统的崩溃随之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世界经济终止了增长的步伐,并逐渐陷入衰退之中。

同时,外在环境的迅速变化也使得各国经济与金融体系难以在短期内回到正常增长通道,其经济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在极端情况下徘徊,而不会很快恢复稳定而温和的增长模式。具体到目前的世界经济而言。各国在流动性过剩之时。面临通货膨胀的局面,纷纷收紧货币政策。而在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枯竭之后,又通过多种渠道放松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天量资金。同时,各国为刺激经济增长也纷纷放松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加大投资规模。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均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矫枉过正”的特征,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解决部分问题,但也为未来埋下更多隐患。因此,总体来说,未来几年内,即使金融危机得到解决,世界经济也难以很快回复到温和而健康的增长模式,而各国经济依然会在不利的系统环境中碰撞、徘徊。在不同阶段,世界经济系统件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将有所不同,可能是金融危机之前的过热,也可能是金融危机时的过冷,还可能是“后危机时代”其他潜在问题的抬头。未来若干年系统环境的不稳定无疑将增加各国经济的脆弱性,从而抬高各国风险水平。

三、大规模救助行动使信用风险向风险转移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保持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正常运行,多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救助计划。诸如向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注资、购买金融机构债券或股权、向实体企业注资、或直接将部分金融机构及实体企业国有化等多种方式,这些救助行动挽救了一些金融机构及实体企业于绝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及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稳定与促进作用。但是。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本应由金融机构与企业承担的风险转嫁到了政府,导致私营部门信用风险和政府部门风险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使信用风险整体向国家风险转移,由此抬高了部分国家的国家风险。同时,将私营部门的亏损、不良资产或债务收归政府部门后意味着公共债务负担将急剧升高。这一方面来源于直接的债务转移,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为提高危机处理能力。也将发行更多的政府债券,由此产生的债务负担及利息支出又将形成新的巨大压力。

2009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金融白皮书”。该方案从机构、市场、消费者保护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对美国金融监管做出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之前如果银行破产的话。需要先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而在新的提议下。政府将可以直接接管银行。而对于美联储,该计划提议。授权美联储解决威胁整个系统的风险累积问题。核心机构和金融市场将作为美联储的关注重点。美联储将保留对数家最大型银行业控股公司的监管权。在美国这一“70年来最大改革”的方案巾,政府及美联储被赋予了随时接管金融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从法规上打通了使私营部门的信用风险向风险转移的通道。

在部分国家中。由于对私营部门的信用风险向风险的转移持警惕态度,政府在对金融机构救助的过程巾也明确表示。将不会对金融机构原本的债务负责。2009年2月2日,哈萨克斯坦政府向其第一大商业银行图兰一阿列姆银行(BTA银行)和第四大商业银行联合银行分别注资17亿美元和2亿美元,实现国家对这两家银行的控股。2009年4月。由于经营形势恶化,这两家银行先后宣布对到期债务暂停支付本金和利息。目前。虽然BTA银行由政府主导的基金控股,但政府拒绝承担银行外债,并宣称BTA银行的债务偿还将完全依赖于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政府不会用外汇储备为BTA银行或其他银行偿还外债。哈萨克斯坦政府的这种做法虽然加大了银行系统的风险,但降低了政府自身的风险。

四、中长期看国家风险总体水平有望趋于降低

在金融危机影响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家风险整体水平仍将不断抬升。同时,更要引起我们密切关注的是,金融危机对国家风险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隐蔽性和反复性。国家风险整体水平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并非在某一时点瞬间提升,而是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深化、经济危机的逐步体现而逐步提升。表现形态各异。演化路径复杂。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前期国家风险水平升高的国家可能会通过多种形式将这种累积风险逐渐释放或体现,国家风险的表现形式将更为具体和直接,对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经贸合作的影响将更为明确和深刻。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表现形式上看虽然具有一定的突然性,但究其本质仍是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内在矛盾长期酝酿的综合体现,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货币体系不健全以及信用过度扩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矛盾通过激烈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风险也就逐渐得到释放。因此。从长期看来,相对全面、深刻的金融危机爆发对世界经济发展会是新的契机。世界各国通过携手合作。以及反思修正本国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秩序,将会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矛盾,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体系更为健康,运行更为顺畅,如此全球国家风险水平则有望趋于降低。

总体来说,无论在特定危机阶段,还是在常规发展时期,无论在所谓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风险都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在客观认识国家风险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加以规避。则有望更为有效地推进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进程,使中国经济既能有机融入世界经济,又能利用世界经济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我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保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就目前形势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对此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3月起连续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以期降低通货膨胀率。2008年中国应该继续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第3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 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13.7

1 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

(1)金融危机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

由美国次贷“多米诺骨牌”倒塌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新的方向转变。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为负增长3.8%,创下了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的纪录;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花旗银行与美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出现82.9亿美元和153.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花旗银行面临被肢解命运。如果说次贷危机第一阶段是从产品危机转化为产业危机、行业危机进而形成世界范围金融大海啸的话,那么次贷危机第二阶段的最主要特点则是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全面经济危机,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和持续的破坏性影响。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它对世界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2)全球金融危机颠覆了过度泛滥的金融创新模式。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信用的滥用。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金融衍生品泛滥无度,与经济本体发生了重大偏离。创新的红利被拿走了,创新的风险却留给了市场。过度金融化、过度证券化、过度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种下了一个个无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却只能是政府和纳税人。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投行甚至华尔街的震荡,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重大灾难,这种灾难的最直接承受者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

(3)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寒三日也非一日能够解冻。尽管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救市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如果把这些救市措施本身的负面作用也考虑进来,那么世界经济所面临的状况就会更加严峻。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中还会出现新的危机源,危机本身也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全球金融危机还主要出现在次贷领域,但优质贷款的危机也已经若隐若现。如果危机深化的过程不能得到有效阻止,那么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与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源就可能会进一步扩散,整个金融体系就可能会面临更严重也更剧烈的动荡局面。

2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1)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速增长。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1―9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

(2)外贸领域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

①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净出口贡献率降低。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新兴经济体发展也受到拖累,其中俄罗斯股市大幅下跌,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印度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减速;越南、印尼等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运行波动较大。1~9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234亿美元,增长14.7%,同比下降69.8个百分点;对印度出口244亿美元,增长43.1%,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869亿美元,增长28.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中国对新兴经济体主要国家出口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2008年出口下滑趋势。

②进出口实际增速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2008年中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中国长期实施外贸导向型战略,鼓励企业积极扩大出口,相应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二是过去人民币实际价值长期被低估,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低廉,“中国制造”产品性价比高,导致出口数量迅速扩张。三是工业制品出口比重上升,不但没有改善贸易条件,反而起到了恶化作用。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目前主要工业出口品种为附加值低的纺织品、家用电器等,而进口产品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资源、能源产品。以上因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表现并不明显,而在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凸显。

③企业经营压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降低。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银行利率提高等方面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整体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利润严重降低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在下调出口退税、汇率升值背景下,出现大面积破产倒闭现象。其中,玩具行业已经有3631家出口商破产,约占总数的52.7%。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企业倒闭、出口放缓,对社会就业形成了严重压力。二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由于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加工制成品出口销售价格增长幅度,企业利润被压缩;另一方面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经营活动受限。这导致部分沿海地区如广东省等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被迫停产,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持续减缓。

3 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我国与美欧等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特别是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其中,美国启动案件数量居首,仅反倾销案件就达13起,占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的21%。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

(2)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

受全球范围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劲、部分资源产品供给公司垄断以及航运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以及粮食、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而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也将向下游传递,这对纺织品等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较大。

(3)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2007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截至今年3月底,5个月累计升值了5.4%,这比2007年前10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9个百分点。2008年,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

4 中国如何应对危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当前,对我国经济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危”中有“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要处理好保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方面,当务之急是防止经济严重下滑,确保经济增长在8%以上。另一方面,在保增长中要重点进行结构调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是机遇,使我们过去长期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能再继续了,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从我国长期发展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必须要靠国内的大消费市场拉动。结构调整同时包括价格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都应进行调整。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贯彻结构调整意图,这是对政府有关部门最大的挑战。

(2)要把握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机遇。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高储蓄,低消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历史性机遇。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们是被“逼”着解放思想,搞改革开放,想方设法谋发展。现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一次“逼”着我们解放思想,采取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如果处理得好,会“逼”出一个经济增长新格局,“逼”出一个大好的国内消费市场。当然,这需要时间。今明两年世界经济最好的可能是在衰退中复苏。我国经济只要内需市场繁荣,仍然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对此,我们要有这种认识和信心。

(3)要把握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给了我们清醒的认识。2008年11月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着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我国这30年财富的积累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我们也需要参与。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我国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然,我们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综上所述,中国外贸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对着挑战,总体机遇大于挑战,危中见机,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正确认识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完善政策,加强企业管理,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坚定信心,有效应对,努力化解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

参考文献

[1] 夏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党建研究,国际经济评论,2009,(2).

第4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我们有信心

我们的信心不仅来自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短期宏观政策的调整空间和余地,不仅来自于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且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优势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2009年,与外向型经济、中小企业、制造业以及金融、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中,最不需要看国际资本脸色的就是我们的城市化。

在过去30年,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1978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为1.7亿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仅为17.92%;1990年、2000年和200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0亿人和26.41%、4.6亿人和36.22%、5.9亿人和44.94%。30年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了3.2亿人,所占比重提高了两倍多!

我们已经走过了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初级阶段,先期的大量投入不仅拉动了当年的GDP,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增长,而且快速聚集起了数亿城市人口,形成了极为巨大的城市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为今后经济增长不断快于投入增长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

在过去30年,特别是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已经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初步完成了集约化生产、交换和广泛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所必需的人口聚集、固定资产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已经造就了数亿人口享受城市化生活方式的社会物质基础。

中国有句成语,叫“厚积薄发”;经济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边际效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城市经济“边际效益迅速递增”的发展阶段,即少量追加投入将不断诱导出“产出投入比”迅速提高的阶段。前期大量投入所形成的大规模生产力、消费力将会随着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集中地、爆发式地形成和显现出来。一个明显例证是,2009年春节,各地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启动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大规模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基础是什么?就是此前长期投入形成的城市资源和城市人群。

其实,2008年前人们热议的“奥运经济”,过去几年为社会关注的房地产业,正在建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快速轨道交通网以及京沪“高铁”项目,国务院陆续批准的“成渝”、“武汉”、“长株潭”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海2010年的“世博会”和广州2012年的“亚运会”,这些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人们很容易理解,北京在奥运之前进行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建筑和民用住房建设必将成为新一轮生产与消费扩张的起点。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源于资本过剩。在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完成之后,发达国家经济走到了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来说资本过剩阶段。一方面,实业领域已经无法容纳过度庞大的资本,不断积累的过剩资本变成了“热钱”,涌入了虚拟经济层面的股市、债市、汇市、期市、油市以及种种离奇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工业化阶段的“生产无限扩大”变成了脱离实业生产领域的“虚拟经济无限扩大”。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钢价等大宗产品价格也呈现为资本市场特征的巨幅波动,这绝不可能是短期实物层面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只可能是投机性的过剩资本过度涌入的结果。过剩资本不断累积的风险造就了今天的危机。这种资本过剩的难题绝不会因为各国政府短暂的“救市”而能够轻易化解。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力图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他所能想出来的扩张投资领域,也只是重修城市公共建筑、学校和完善宽带设施。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区别就在于,我们面对的是新兴的、朝气蓬勃的城市化,而发达国家面临的是过度饱和的、老化的、衰退的城市化。广阔的城市投资空间和城市投资持续递增的边际效益,这就是中国信心的重要所在。

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快速升级区间

人们共识,扩大内需是中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关键。中国能否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

首先需要说明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道理。扩大消费需求,关键不在于人们是否愿意把已经挣到手的钱花出去,而在于人们怎样支配未来收入的钱,特别是未来收入中增长部分的钱;不在于简单地在原有消费构成上花更多的钱,而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在于伴随着收入扩张消费领域,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消费需求,实现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的基本体现,是社会普遍的消费结构中,高需求收入弹性的需求占有明显比重。需求增长速度远快于社会收入增长速度称为高需求收入弹性。

我们判断,中国扩大内需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已经基本形成。这个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就是,伴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存在着大量新增收入集中指向的新消费需求领域,也即高需求收入弹性领域。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就在于,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快速升级的区间。

要说明中国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从而体现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的明显优势,需要通过恩格尔系数所表达的消费需求潜力。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指吃穿用等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1978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54.2%、39.4%和36.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国际经验,大致说,恩格尔系数降到50%左右时社会进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普及阶段;降到40%左右时购买劳务性、服务性产品成为社会普遍的消费行为;降到35%左右时“买车购房”就会形成规模;降到30%左右时,社会可有70%左右的家庭达到住房消费支出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30%,也即大多数人可以基本依靠市场化的方式买得起或租得起房。

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已经普遍达到30%以下,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这些国家的消费结构已经相对稳定,社会消费水平的波动只能依赖于短期的社会经济景气状态。而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正处于明显变化期。可以用通俗语言概括这二者的区别。美国刺激消费的政策最多只能形成短期的消费规模扩大,而中国的优势就在于,“保增长”的调控政策有形成新消费热点的广阔操作余地。

第5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20世纪70 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贸易逆差与经济滞涨随之出现,美国开始中断二战以后一直奉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转而实行以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从而掀起了战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并延续至今。为了区别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以关税壁垒为主要保护手段的各种贸易保主义,人们将这一思潮及其政策表现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区别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通常是由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国家设置,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被动接受;其主要通过比较隐蔽的手段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1]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新贸易保护主义在保护原因,实施主体,保护对象,保护形式,保护手段方面有如下特点。[2]

(一)保护原因具有深层次性

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源于美国金融海啸和虚拟经济的破灭,它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度消费,新自由主义泛滥以及金融监管不严等多种因素组合长期积累的结果。从长远来看,战胜金融危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必须避免单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然而,欧美国家被短期的国内政治压力所迫,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武器保护自己的眼前利益。

(二)实施主体具有广泛性

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点燃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之火,其他国家不能袖手旁观,造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多米诺骨牌"效应。据世界银行的监测统计,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政府与贸易有关的建议78例,其中66例与贸易保护有关,同比增长84.16%,而在66例与贸易保护相关的建议中,47例已执行。

(三)保护对象具有多样性

在经济危机中,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贸易利益,保护国内产业,促进就业,保护对象从商品市场扩展到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四)保护形式具有欺骗性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许多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推出了带有保护主义倾向的措施。一些世贸组织成员国口口声声要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事实上肆意歪曲世贸组织规则,肆意使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这些措施似乎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实际上是以科学和合理的名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高度的欺骗性。

(五)保护手段具有综合性

从不同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贸易政策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手段相互结合,都采用了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支持本国的出口,这实质上是一个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贸易保护主义。

三、我国应对当前国际新贸易主义的对策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在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的情况下,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相应对策:[3]

(一)扩大内需,保持增长

当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时,首先要扩大短期内需,抵御世界经济衰退与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我们不能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前途完全寄托在国际环境的好转上,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这种恶化的环境对我国经济的中短期影响,消化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促使我国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实现经济增长。

(二)国内价值链的重新构建

国内价值链是指从产品的研发、金融服务、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物流、分销渠道、品牌等整个价值链全部或者大部分由国内企业分工完成。强调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就是要求尽可能增加国内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加工贸易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具有明显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首先是拉动为其配套企业的产品升级。比如在下游企业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供应商就必须相应地生产出适合新产品要求的零部件才能保证其供应商地位。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使得国内价值链延伸加长,意味着这种升级的拉动作用将传递给更多的供应商,在这一进程中,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

(三)加强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国际贸易的拉锯战中,要迅速对其他国家的政策做出反应,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西方国家贸易保护政策、法规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的研究,及时向相关企业通报有关信息,引导企业避开贸易壁垒。国家应认真总结各国在应对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时的应对策略,吸取相似的经验教训,建立相应的贸易人才储备。对于其他国家贸易政策以及执行标准的变更要保持高度警惕,即时做出反应,调整政策,帮助国内企业即时突破贸易保护障碍。

(四)利用WTO规则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尽管WTO规则及实施机制尚未完善,但仍是各国所必须遵守的推动自由贸易的协定,当然也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底线。我们应充分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规则来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利用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特殊措施和补救措施来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所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4]

参考文献

[1]金缀桥.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发展特征[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 2011,(16).

[2]李连根,范 悦.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应对[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第6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过去三十多年,在新兴市场国家和欧美等国陆续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已经告诉我们,在虚拟经济领域滞留着大量的货币资金,它们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总之,货币资金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并随时在虚拟状态与真实资产状态中间转化,这就是虚拟经济流动性储备池的基本功能。虚拟经济越大这个功能就越是不可忽视。流动性储备池功能也派生出两个其他重要的功能:一是资金配置功能,它已经先于价格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序的机制;二是虚拟经济起着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功能,或者说虚拟经济是隔在货币冲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货币能量吸收器。

美欧发达国家核心经济变化,就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相对衰落,和以金融创新为显著特征的虚拟经济成为其核心经济的过程。南开大学刘骏民教授指出,虚拟经济扩张的动力是资本化运行方式带来的巨大利润。虚拟经济的具体机制就是“杠杆化”,美国在国内将几乎所有能够资本化的收入流都纳入了其创造货币收入过程,次级贷款及其证券化就是将低收入者的收入资本化。这种“杠杆化”被推向整个经济,将“金融脆弱性”引入到整个美国经济,随着金融全球化又将这种脆弱性带到全球经济中去。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是两种表现形式不同的金融危机,但是背景和根源如出一辙,均是依赖美元和欧元国际货币地位支撑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结果。

中国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中国已经不能继续这种高能耗、高污染、廉价劳动力和出口来维持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依靠内需的战略就需要提高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这需要虚拟经济的合理发展,需要完善和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首先,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发挥其流动性储备池和资源配置第一序机制的积极作用;第二,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避免过度杠杆化造成金融脆弱性广泛恶化的结果。

目前,中国金融业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银行业务高度一致,高度依赖息差,金融系统融资效率低,监管机制不完善。国有股份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融资效率低,银行贷款流向房地产等行业,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缺乏资金,地下资金泛滥,缺乏有效监管,风险日益恶化。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远不能支撑当前的中国经济需要。长期以来中国高增长依赖出口实现,所以近年来中国的货币增量是外汇占款造成的,用外汇换来的人民币收入只有很少的部分会进入消费,其余资金除去流入实际投资的部分资金之外,大部分会转变为金融投资。中国金融资产的品种贫乏,数量有限,缺乏放大机制,当货币数量持续增加就会首先引发快速的房地产泡沫,因为只有房地产有一定的金融杠杆,在房地产价格遭到多重政策打压的时候,人们就会自行寻找其他金融投资,炒作从大蒜到各种艺术品、文物等各种资产。

第7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1-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引起如此的关注,原因在于,其一,鉴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金融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体系中几乎每个部门都造成了损失。其二,现有的有关金融危机理论能否解释金融危机。对前几次金融危机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对前几次金融危机的研究结论大都是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原有的金融危机理论能否解释金融危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三,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前几次金融危机大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这次却为什么会发生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里?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和探讨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从多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就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研究来说,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张明,2007);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美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导致(巴曙松,2007);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信用评级制度有关。本文试图从美元本位制和美元霸权的角度来探讨金融危机的发生机理。

二、美元本位制与美元霸权

所谓美元本位制,是指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经由贸易与货币关系而实际形成的一种国际货币体制。之所以称其为美元本位制,是因为在这一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已经取代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和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储备――黄金,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本位制与以前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相比,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一个国家必须以黄金为储备货币,必须以黄金来支付进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虽然是用美元来支付进口,但美元可以与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因此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储备的是美元和黄金,但美国必须储备黄金。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地位。在一战期间,美元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开始崛起。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英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元的地位和影响随之上升,但是,英国仍是“日不落帝国”,对外贸易仍稳居世界第一,美元未能撼动英镑的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然而,二战却重创了英国经济,也动摇和撼动了英镑的霸权。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不断打击英镑,抬升美元的国际货币作用,终于在二战结束前夕,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初步取得世界货币金融霸主的地位。

虽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地位,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并没有实际改变美元霸权地位,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可获得如下收益(好处):(1)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广为其他国家所接受,因此美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可以直接用美元进行结算,这样就避免了外汇风险和汇兑风险,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进行套期保值的成本。(2)美国可以获得大量的铸币税。由于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美元,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并输出美元来征收国际铸币税。据美国经济学家Frankel的估计,在2005年,被外国居民、企业和政府持有的美元数量至少占到流通中美元总量的60%,按照这一数字进行推算,每年美国可以征收高达120亿美元的铸币税。(3)美国政府还可以获得通货膨胀税。对于本国货币并非国际货币的国家来说,本币贬值虽然可以促进商品出口,但是却要承担外债负担增加的代价。然而对于美国而言,由于美国的对外债务是用美元计价的,那么美联储扩大美元发行所导致的美元贬值则可为美国带来刺激出口和减轻外债负担的双重好处。(4)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其他国家承担美国经济调整的负担(财政赤字、经常项目赤字)等。美国储蓄在1996年至2004年之间呈下降态势,储蓄率则从16.5%下降到略微少于GDP的14%,而美国投资率仍然保持在大约GDP的19%的水平不变。国内投资不通过国内储蓄进行融资的部分必须通过国外的资本流入来填充,确实,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大幅增加伴随着相似的净资本流入的膨胀。①

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的表现形式是中心―框架体系。在这一框架体系中,美国处于核心位置,而位于这一框架体系的是两类国家:一类是以出口导向为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东亚国家;另一类是欧洲和拉美国家(包括一些OPEC国家)。东亚国家向美国输入世界资源,美国向东亚国家输出通货(美元)。欧洲和拉美国家购买美国发行的金融资产,并通过出售这些金融资产融入大量的真实资本用于国内建设和国际FDI。在这一框架体系下,国际货币体系有三大特征:一是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以及美国外债不断积累;二是东亚地区的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三是欧洲国家的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以及储备资产基本不变。

三、美元霸权与美元本位制的内在不稳定性

为了维持美元本位制的稳定运行,美国在获取美元霸权所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金德尔伯格认为,美元霸权地位的维系要求美国必须履行如下义务:(1)美国必须为剩余的世界产品提供市场,以及美国需要和其他国家分享稀缺资源;(2)美国必须保证资本流向可能的借方;(3)在货币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应该承担全球最后贷款人的角色;(4)维系全球汇率结构的稳定;(5)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并没有完全承担上述义务。比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包括IMF)消极对待,甚至完全置身事外,没有很好地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因此备受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质疑。在协调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则更多地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制定和推行一系列“损人利己”的金融政策,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方面乏善可陈。结果是,在中心―框架体系中,中心国(美国)与外国国家(东亚、欧洲和拉美各国)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称,地位严重不对等。就因为这种不对称和不对等,才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元霸权的地位,从而也从根本上影响着美元本位制的平稳运行,使得美元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在中心―框架体系内,除中心国(美国)与外国国家(东亚、欧洲和拉美各国)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称,地位严重不对等之外,还具有内在的不相容性。在这一体系下,中心国享受了更多的权益,而国家则承担了更多的成本。这种权益和成本的不对等分配使得国家日益被边缘化,并且把维持系统相容性的任务过多地集中到中心国家身上。而作为中心国的美国,在享受美元霸权带来权益的同时,却经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和义务。这种以美元本位制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衡就使得国际金融体系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这集中体现为该体系下多次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比如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

四、美元本位制与金融危机

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使美国从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和金融往来以及与欧洲和拉美国家的金融往来中获得收益,比如,通过输出美元获得实际资源,这既满足了国内消费需求,又有利于维持国内价格稳定即低通货膨胀。再比如,通过创造美元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以吸引美元的再流入,这一方面保证以较低的成本为经常项目逆差融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常项目逆差的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由于国内储蓄不足而导致投资不足的问题。

但是,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也使得国际货币领域的收益与风险处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国际金融风险逐渐在国家或中心国家累积,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危机爆发。若处于的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对处于中心的国家美国来说,也是难以独善其身的。同样,若处于中心的国家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处于的国家也是难逃此劫的。因此,美元霸权主导的中心―框架注定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将导致美元信用扩张、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资产价格膨胀。

首先,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导致美国国内消费信用过度膨胀。暂且不说美元大量发行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就其国内来讲,出于美元发行利益的诱惑,美元大量发行,致使美元利率长期走低,信用过度膨胀。从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情况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联邦基金利率开始大幅度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达到峰值。这种走势与美元本位制确立初期美元挺坚有关。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不断下降,最低下降至2003年底的1.00%。伴随着联邦基金利率长期下降,美元供给不断增加,基础货币和M2双双出现急剧而有力的扩张,M2以每年7.9%的速度增加,调整后的基础货币的增长率甚至超过10%。在货币供给持续增加的同时,信贷规模尤其是消费信贷规模急剧膨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家庭的负债已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上升至78%,而且进入新千年以来,家庭负债持续上涨,最初的几年,负债增幅均超过8%。然而,在消费信贷快速扩张的同时,其家庭收入的增速却在迅速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美国家庭(消费者)偿债负担日益沉重,最后不堪重负,被迫破产,整个债务市场面临崩溃。

其次,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导致美国国内储蓄水平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美国家庭和联邦政府的越来越松弛的国际借款约束,诱使美国国民储蓄落到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非常低的水平上。在2005年,由于美国的国内储蓄率很低,美国经济变得更加脆弱。尽管美国经济从2001年到2002年的周期性低潮中恢复得相当好,但是个人储蓄已经下降到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巨额的政府财政赤字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6%的经常项目逆差反映了这种长期的储蓄短缺。从总体上说,美国需要向世界,特别是向东亚国家大量举债,以防止由于国内信用崩溃而导致全世界对美国投资的急剧减少(通常大约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6%)。因此,美国在需要外国资金以防止信用崩溃的这层意义上已落入了美元本位制的陷阱。②

最后,对于美国来说,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还有一个附加代价:制造业事与愿违地缩减。过分依赖外国借款加速了美国“去工业化”的步伐。不考虑经济周期的波动,美国制造业的就业职位和产量已经衰退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制造业的产出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就业的24%。到2004年,这些数字分别下降到约13.8%和10.1%。对于这种情况,公认的解释有两个: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制造业科技进步速率比服务业更快;由于家庭变得更为富裕,需求由货物转向服务。即便在分配给制造业的资源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现代经济体依然处在消费均衡的状态。这种解释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错,但是,它未能把制造业工作岗位的缩减与美国的储蓄短缺联系起来。严重的外国债务加速了美国制造部门的自然缩减,其他发达工业国家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它们一般来说并不是国际上的净债务国。由于转移到美国的外国储蓄更多地体现在货币而不是服务上,因此,当美国的开支上升超过产出(收入)时,对外国货币――大部分是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净吸收就增加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在制造业的贸易逆差就与经常项目的逆差相仿,也就是说与美国的储蓄不足量相同。

由此可见,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一方面使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导致信用膨胀(或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紧缩,失业增加,经济最终陷入萧条,结果信用泡沫破裂,由此引发金融危机即金融危机的爆发。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首先,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在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同时,由于美国未能充分履行其中心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也给美国带来了代价;不仅引发了国家的金融危机,而且也使得自己最终深陷其中,难逃金融危机。在美元本位制下,金融危机爆发的逻辑是:美元本位制下的美元霸权由于其本身的缺陷导致美元本位制呈现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而恰恰就是这一特征,使得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美国落入美元本位制的陷阱,即美国国内利率长期走低、消费信用过度膨胀、投资过度、美国国内储蓄严重不足以及制造业衰退和失业增加,最后信用泡沫破裂,危机爆发。其次,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讲是美元危机或者说美元信用危机。只要美元本位制存在并不加以改善的话,美元霸权仍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不管金融危机是发生在中心国美国,还是在国家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鉴于此,笔者建议:第一,加强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尤其是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南北合作。这主要是克服美元霸权主导的中心―框架下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内在不稳定性。第二,美国作为中心国家,为了维持美元本位制的稳定运行,必须切实地履行中心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要摈弃“损人利己”的国内金融政策。

注释:

①本・S・伯南克,“全球失衡:最新进展与前景”,在德国柏林德意志银行的演讲,2007年9月11日。

②罗纳德・麦金农,落入国际美元本位制陷阱,新金融,2006.07。

参考文献:

[1]本・S・伯南克.“全球失衡:最新进展与前景”[Z].在德国柏林德意志银行的演讲,2007-09-11.

[2]罗纳德・麦金农.落入国际美元本位制陷阱[J].新金融,2006,(7).

[3]张明.美国金融危机演进逻辑和风险含义[J].银行家,2007,(9).

[4]巴曙松.金融危机暴露美国经济结构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09-11.

[5]安佳.美元本位制与美元危机,[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6]【美】理查德・邓肯著.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M]王靖国,李蔷,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

[7]何帆,张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8]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0).

U.S. Dollar Standard, U.S. Dollar Hegemony and U.S. Financial Crisis

Yang Xubia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7, China)

第8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不良资产;评估

后危机时代是指现阶段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影响不断加深的时代。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价值评估,在金融不良资产的定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金融市场极具震荡或不在活跃时,市场失去了价值的发现功能,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估值技术,合理反映金融资产的价值,稳定金融资产的价格,避免对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冲击。

一、当前中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面临的挑战

中国之所以没有跟随美国金融危机而发生金融危机,并不是因为中国金融资产评估很先进、很健全,而是因为中国金融业远没有美国金融业那样“发达”、那样“复杂”,而且金融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现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中国资产评估相对落后,而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更显落后。金融不良资产不同于一般的资产,其估值过程远比一般资产评估复杂,其估值难度非比一般的资产评估。

1、金融危机透视出传统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不足

(1)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挑战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中的价值类型包括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包括但不限于清算价值、投资价值、残余价值等。在明确评估目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价值类型对评估结果影响重大。所谓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评估人员应当根据评估的特定目的、被评估资产的功能状态,以及评估时的各种条件,合理选择和确定评估的价值类型。

“金融危机揭示出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中价值类型选择的不足之处,即评估人员误把公允价值等于市场价值,并形成市场价值崇拜。”当金融市场急剧震荡或不再活跃时,市场失去了价值的发现功能,缺乏理性的交易价格又导致金融不良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产生了“螺旋下跌”效应。“危机的产生和加剧,不在于公允价值本身的对错,而在于利用它的人的目的上”“市场高涨时,金融不良资产被高估,公允价值被认为是最公平最合理的,评估公允价值起着助推的作用;市场下跌时,金融不良资产被低估,公允价值又成为危机加重的替罪羊。”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估值技术,合理反映金融不良资产的价值,稳定金融资产的价格,避免对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冲击。

(2)对公开市场假设的挑战

公开市场假设是指充分发达和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一个有自愿买者和自愿卖者的竞争性市场。但在金融危机条件下,这个市场的功能大大受限,交易不再活跃,交易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在市场法评估中,比较案例难以选取且参数修正难度加大,最终使得评估结论不合理,容易误导评估报告使用者。

(3)收益法评估中的各种假设前提条件不复存在

收益法评估的三大基本要素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首先,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在金融危机条件下难以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的收入和成本受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而难以预测;其次,由于取得收益所承担的风险难以预测而导致折现率难以确定;再次,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使得被评估资产预期收益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加,即持续使用假设同样受到挑战,最终导致用收益法评估的结论难以为委托方所使用。

(4)各种评估方法难以相互印证

在理性市场条件下,对于同一评估目的而使用的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得出基本近似的评估结论。但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市场价格扭曲,不同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目的难以得出基本相似的评估结论,甚至出现难以解释的结果。

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如果我们不纠正传统资产评估的失误或不科学之处,那么还将为新的金融危机发生埋下隐患。

2、对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着金融不良资产评估

对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着金融不良资产价值评估。金融企业具有高风险、高负债的特点,单个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价值判断与整个金融行业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因此,对金融企业的评估需要充分考虑未来金融行业和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并确定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价值的影响。目前,我国评估中介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把握,以提高不良资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二、进一步做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设想

由于金融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其评估业务远比一般性资产评估业务复杂,存在着评估对象难以确定、评估程序受到较多限制等特点,不良资产关乎到金融系统的稳定,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模式研究更是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实务界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资产评估行业有信心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为推动我国经济尽快冲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做出不懈努力。

1、注重积累经验

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多年的处置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案例,这些案例是金融行业和资产评估行业的宝贵资源。建议尽快建立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数据库,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案例进行搜集和整理,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处置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估参数体系,为交易案例比较法等评估方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基础,合理体现市场机制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2、延伸服务领域,拓展金融不良资产批量处置的评估业务,与国际惯例接轨

抓住市场机遇,开拓新的服务领域。除做好传统评估业务外,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需要通过打包或批量评估方式进行处置,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着更多从其他商业银行商业化购入批量贷款的竞争机会.吸引外资介入国内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机会也增多。资产评估行业应注重在上述业务领域的业务开拓和研究,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为客户提供更广泛、更专业更国际化的服务。

3、认真评估金融不良资产的真实价值

资产评估能够发现金融资产的真实和内在价值,可为各种金融活动的开展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比较可靠的资产价值基础,是遏制现代金融活动过度虚拟化、泡沫化,防止资产价格顺周期影响的有效手段。在各家资产管理公司逐步实现商业化转型后,资产评估的定价职能将被赋予更高的期望和要求。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业务决策具有更大的难度和风险,资产评估作为定价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使评估结果更符合处置实际、更贴近市场价值,是下一步评估实践的重要课题。《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提供了更多样的评估方法和更宽泛的价值类型,为评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依据,有利于提高评估服务质量和效率。

4、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用合理的评估产权依据

对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中出现的评估资料不完备、资产产权依据不足的情况,应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具体分析。按照评估学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有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因此,对哪些债权人和债务人拥有支配权和控制权的资产,只要事实上给拥有或控制人带来经济利益的,都应该考虑给予评估。操作时可首先按照一般的资产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5、需要注意经验积累和加快评估数据库建设

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多年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案例,这些案例能够体现不良资产价值的一般规律,是金融行业和资产评估行业进行下一步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处置工作的宝贵资源。因此,建议建立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数据库,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案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处置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估参数体系,为交易案例比较法等评估方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基础,向评估师提供“市场上类似资产在强制变现情况下的数据资料”,为评估师的职业判断提供切实的依据。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即使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资料做不到,至少也要形成区域性的典型案例数据库,成立数据联盟,构建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评估公司共同参与的抵押资产评估数据仓库。

6、要全力推进金融资产评估理论研究

加强评估理论和实践研究,特别是金融危机条件下不良资产的评估技术和参数研究,要关注金融危机带来的金融创新、资产价格等相关理论问题,重点研究资产评估在抵御、化解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和实现形式,金融衍生品的价值确定,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和螺旋式波动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巴塞尔协议下的评估要求等,努力实现评估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加快研究和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准则。

总之,资产评估作为专业化中介服务,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安全的重要工具。不良资产的价值评估是不良资产处置的核心问题和难点,在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又发挥了价值“底线”的作用,从程序上和实质上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保障金融资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程风朝.金融不良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资产评估,2008(3).

第9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

一、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基本情况

2009年全年,我国实现出口总额12018.8亿美元,同比下降16%,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主要出口国出口贸易也受到严重冲击,我国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仍然上升到9%以上,取代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全球贸易总额急剧下滑、各国国内经济发展困难和矛盾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剧。2009年是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全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高达1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102%,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其中,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涉案总额达76亿美元,为上年的5倍多。同时,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在严重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引发贸易战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复苏以及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转型工作才刚刚起步,相当数量的产品和企业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上,片面追求出口数量,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不仅给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巨大压力,本身不可持续,而且极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同时,由于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不多,往往会遭受巨额损失。部分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最终拖累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主要原因及趋势

(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全球出口市场萎缩,经济复苏和就业压力使各国对有限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据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2.2%。2008年三季度至2009年二季度,美国经济连续下滑,至三季度按年率实际GDP环比增长2.2%,四季度增幅虽然有所提升,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2009年10月份以来,一直维持在10%或稍高水平,由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预计2010年失业率还将上升。2009年欧元区GDP下降4.2%,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GDP分别下降5.3%、5.1%和2.4%。进入2010年后欧元区失业率达到两位数水平,创下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

经济衰退,使各主要国家进口量大幅减少,全球贸易量急剧下滑,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下跌幅度达到30―50%,预计2009年全年全球贸易量下跌10%以上。为促使经济回升、保护国内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不断加深,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手段被频繁使用。而由于我国经济、贸易率先企稳回升,势必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同时部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性,产品竞争范围不断扩大,也以各种理由设置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设卡。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各主要国家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

2009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时间维持在6.82―6.83之间的水平。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由于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也被动地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实际有效汇率下跌。近期美元呈现一定的升值趋势,但由于经济基本面等决定因素并未有实质性改善,中长期来看仍存在贬值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我国出口回升的作用。美国政府对美元贬值采取放任的态度,本身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隐性表现形式。

(三)哥本哈根会议后绿色壁垒将越来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新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贸易保护手段不断向着更加多样、更为隐蔽的趋势发展,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障等手段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具战略性的保护手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以后,气候变化成为影响各国之间经贸关系的重要话题,气候变化之争实质是发展权之争,发达国家试图将其与保护主义相结合,构筑新的绿色壁垒。欧盟因不满意哥本哈根会议的谈判结果声称将考虑推出碳关税,美国参议院也拟将碳关税纳入审议中的气候变化法案,如果这些均成为现实,将会给我国大部分的工业产品出口造成强烈冲击,出口成本将大幅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减,并最终使我国本已开始恢复和改善的出口局面受到拖累。

三、应对建议

(一)切实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

除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外,近年来,其它年份中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外需拉动特征,外需波动已成为经济运行中必须面对的风险。因此,要力争将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更多地建立在经济自身和企业内部,坚持主要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一长期战略方针不动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灵活审慎地把握政策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统筹考虑、循序渐进,避免矫枉过正,失去经济发展既得的良好局面。

(二)转变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

积极推动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由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逐步转变,避免片面追求出口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以免激化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矛盾,促使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国内出口企业之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等问题,引导企业加强自律,提升出口产品档次,避免盲目的数量扩张和简单的价格竞争。引导企业加深对WTO规则和贸易救济知识的了解,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学会运用金融工具规避外贸风险,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三)坚持以我为主,积极稳妥地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密切关注各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国际市场上主要出口竞争国汇率政策的走势,积极应对可能因竞相实施汇率贬值而引发的贸易战。坚持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立场,妥善处理发达国家对我国施加的升值压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调控机制,在合理水平上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控制好升值预期。推进外汇市场建设,加强外汇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外汇流动性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开发适用的汇率衍生产品,鼓励出口企业运用汇率避险工具规避风险。积极促进人民币国际储备、国际结算与国际流通进程。

(四)形成部门合力,建立贸易摩擦应急反应体系

建立健全海关、商务、流通、检验检疫等部门参与的应对贸易摩擦应急反应体系,形成应对合力。保持与各主要国家之间的高层经济对话,积极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谈判进程,在经贸谈判中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全面评估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对各主要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跟踪。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抵制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不合理的贸易壁垒。充分合理的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各成员国对我国实施的各种不公平或歧视性的待遇及时提出反诉讼,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定的贸易报复措施,对有关国家施加压力。重视和发挥相关行业组织在维护出口秩序中的作用,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做好预警信息通报、出口风险,以及企业应诉指导和培训等工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避开贸易壁垒,建立自身的全球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

(五)发挥外汇储备充裕优势,适当增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