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地理课堂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课堂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课堂笔记

第1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三板”技能;地理课堂

地理教学中的“三板”指的是板书、板图、板画。地理“三板”是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进程的技能和手段。板书有利于学生理清课堂教学主要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路,板图是对地图的提炼和加工,却又比地图简洁凝练,板画则直观形象,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运用“三板”技能,实现其联系师生互动纽带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三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突出重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但它不便于长期牢固记忆。而“三板”是教师教学语言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它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地展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直观形象的结构造型、简明扼要的语言信息、丰富的色彩标志和文字符号,传递视觉信息,弥补了有声语言表达的不足。学生在对照“三板”整理笔记时,既可以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又可以加深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梳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从新课改的理论要求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的模块和内容来看,地理知识是纷繁复杂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零碎的知识点,根本无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设计的“三板”,其主要意图就是呈现给学生一个主干知识框架,然后经过学生的精心修饰和雕琢,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为深入学习、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3.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地理技能

“三板”上的各种图像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师运用“三板”进行知识的传递,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转换知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学生通过“三板”不仅能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而且还能分析出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运用“三板”技能,在拓展学生地理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迁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留有深刻印象,便于课后复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无异于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走马观花,课后对所学知识记忆很少,甚至在短时间内完全遗忘。而课堂教学中运用“三板”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进行艺术化的概括,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记忆、整理,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对所学内容记忆犹新,使课堂情境历历在目,重点知识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三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地理板书的运用策略

(1)书写规范,主副分明 一堂课的板书一般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一般占黑板的1/2至3/4,副板书写在黑板两边。地理课堂教学有时需挂地图,会占据一定的黑板面积,所以教师应考虑周全,事先设计好主、副板的内容。做到板书工整,书写规范、准确,以便于学生做笔记。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地理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要求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线清晰。教师所选择的板书形式应与地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致。重点内容包括:便于学生记忆、联想的内容和能贯穿学生思路的内容、问题的核心点等。好的板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清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路,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

2.地理板图和板画的运用策略

(1)强化互动,愉悦课堂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好区域图,让学生仿照在笔记本上画出,并在图中用相应的图例标出该区域的地形、河流、资源、城市等地理要素,然后老师用多种方式检查落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

(2)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一直以来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内容,由于大多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所以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好多地理原理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应该把有些抽象难懂的立体图转化成直观易解的平面图,如:在学习日出日落方位问题时,教师可以把抽象难懂的太阳视运动图转化成平面的侧视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突破教学难点。

(3)吸引注意,激发兴趣 有效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越有价值和意义,其专注力越集中,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根据这一理论,教师运用“三板”展开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努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充分感受地理的魅力,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乐于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4)创新教法,促进教研 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地图辅助下的教师讲解,因此地理教师应改变满堂灌或过多板书的呆板教法,充分运用板图板画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将图、画、讲相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围绕如何有效运用板图板画,展开丰富的教研活动,实现板图板画的有效利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一、了解教学目标

(一)学生要充分了解学习目标。对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重难点能够把握的话,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强,效果往往会得到大的提升。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认识教学目标,并养成习惯。(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主体一学生,通过批阅学案、作业和课下辅导、谈心等途径和方式充分了解学生,让自己的授课有的放矢。

二、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上课认真听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发现课上有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一定要及时提醒;如果有特殊情况,课后一定要及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一节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的课堂,学生往往很难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上下功夫。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其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听讲,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有的时候,光听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做笔记也是我们提高听课效率的好方法。做好笔记的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知识点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或是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还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图。千万不要只抄教师黑板上的板书,要知道,很多时候教师的板书提纲主要是告诉同学现在讲到哪里了。另外,课堂笔记是供自己学习用的辅助材料,不是供展览用的作业,因此课堂笔记要不求工整但求准确快速。

三、理论结合实际、独立分析问题习惯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很少能自觉地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把自己所看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联想、分析、综合,也很少能自觉地利用地理语言阐述这些地理现象。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比如在高一地理必修二学习城市的功能分区时,郇老师就把临沭县的简图放到课件中,让学生结合道路、风向等内容进行分析,在讨论结束后把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投放给学生,让学生对比、总结,效果非常好。

四、积极表达自己见解习惯的培养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上课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很好的给予解决,切不可置之不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自己也不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实在的跟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而且要鼓励学生发问。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法鼓励他们发言。

此外,教师加强即时评价,做到奖惩分明。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置一言或者评价不合适,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课堂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不断减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断下降,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是不利的,所以课堂即时评价在一定程度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小组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

我们学校目前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以下情况:要么,个别学生“不负众望”,大包大揽,多数学生往往心甘情愿当听众,一言不发;要么,你说我也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课堂秩序极为混乱,别人说的谁也没听到;要么,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准备不足,无从下手,无论怎么引导,都一言不发;要么,总结汇报的时,常常说:“我觉得……”、“我认为……”而不是:“我们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等。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合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一学会交流与合作。

第3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课方式 做笔记 读书 关注 控制课堂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59-01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最关键的渠道。减轻学生负担,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是素质教育对每位任课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地理学科作为结业学科,授课时间由原来的三年缩短为现在的两年。内容不变时间却缩短了三分之一。任课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精讲,突出重点,又的让学生掌握和熟练。下面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说备课。全面而又深入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是人所共知的。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在仔细研读教材写好教案之后一定要提前做做本节的练习题。如《目标与检测》《地理填充图册》等。通过做题对本节的重难点问题会更清楚。有时还会发现遗漏的问题。这样使教案更详细更完整。在课堂上我们才能有备无患,处理问题才能游刃有余。

其次注重导课方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所以一定要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导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问题导入式。设计几个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举两得。如在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我问学生谁爬过山?有几个学生举手,我又问爬到山顶时的感受怎样?“冷。”有的学生回答。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山顶上为什么比山脚下冷?学生沉默。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了。2利用实事或新闻导入课堂。平常多关注实事新闻,把与地理相关的材料搜集下来,可以用到导课中去。例如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可以由介绍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入手(或出示两地地震后的图片,更能感染学生。)由此抛出问题: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由此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3.联系身边的生活中的现象设计导语。如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就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感受。由此让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点,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多地图。抽象性强。好多知识点课本上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所以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总结的知识点。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理,

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非常需要老师的指导。课堂上一定要及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记忆巩固。

第四点,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有人认为地理课不是语文,语文课要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所以我们强调阅读。而地理课本文字少,没有高深的道理或思想在里面,不需要去“阅读”。但地理课本图多,文字少,很抽象。如果没有适当的阅读时间阅读课本理解文本内容,无论是老师讲解的多么精彩,学生讨论的多么热烈,结果都会事倍功半。因此我建议课上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思考时间。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再辅以老师的讲解,效果会很明显。

第五点,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效控制课堂。要让学生都认真听讲,参与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我们要观察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注意他们的动态。如果发现异常表现的学生,如在听讲是低着头,坐姿不正,手里做小动作,讨论时不参与或说笑,等等。我们要及时制止。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严惩,让学生明白上课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要培养起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坚持不懈,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止。

第六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都动起来认真参与学习,必须用好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必须是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对于一般问题小组讨论就可以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只有好学生能掌握,那么好学生可以当老师给其他成员讲解。小组与小组之间又可以竞争,对于积极参与学习的小组,如回答问题积极,作业完成好的小组要给适当的奖励,如发奖状。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第4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一、加强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次,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最后,经常开展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观察等能力。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生应用课堂学习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巩固、理解。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找到答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真理、追求真知的精神,可以使他们愉快学习。

3.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改的重要目标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从教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目标转变,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这种转变的核心。地理课外活动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手段。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地理课外活动的过程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强德育效果。

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地理课外活动中,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间能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情谊,老师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原则

1.积极引导与学生自愿相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多宣传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学生体会到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积极意义后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绝不可强制学生参加,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能包办代替。

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教师要精心组织每一次的地理课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以免地理课外活动流于形式,使学生觉得乏味。

4.内容丰富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选择地理课外活动的内容,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要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三、地理课外活动实施的步骤

1.列出活动计划表。

地理课外活动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所以,列出活动计划表是地理课外活动按时进行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计划表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

2.合理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地理教学计划而定,要为地理教学服务。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做到有的放矢。

3.加强活动过程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除实施方法得当以外,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在参观时要做好笔记,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会适得其反;制作地理剪报汇编应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既要反映地理特征,又要对资料做一定的加工提炼。活动准备充分,教师督导得当,活动效率就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4.成果检阅与归档。

要使地理课外活动有蓬勃生机,除了内容具有吸引力、组织得当以外,做好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开展有地理课外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符合地理课程标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要求。地理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好这项活动。

参考文献:

第5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图像教学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类型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地理图像,而且种类繁多,所以图像的教学方式也分为多种,下面来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种类。第一种是地图教学,这是地理课堂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非常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第二种是示意图教学,它主要标明的是地理环境与一些地理事物的形成现象,从而得到地理想象的形成过程与规律。第三种是景观图教学,其中主要包含一些描绘图和摄影图像,地理中复杂辽阔的地域通过景象图可以更直观、渐变地对地理现象和事物进行分析研究。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步骤

1.利用图像导入新课

地理课堂教学一般都是先导入课程,这也是提高全班地理成绩重要的环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像来进行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活跃地理课堂气氛,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在导入图像时,教师要选取一些前沿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像的理解分析能力。

2.利用图像设置问题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像来设置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好胜心,从而激发学生去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解决问题。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不可太简单也不可太难,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正面影响。

3.分析地理图像

在图像的学习过程中,分析图像是至关重要的。分析图像的目的主要就是将图像中涉及的地理知识点提取出来,获得各种地理信息。在分析图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去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像,理解分析图像的要领,掌握其中的精髓。

三、实现图像教学的几种措施

1.不断完善地理教学的图像

在地理图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知识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地理图像来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把握其中的关键。同时,教师要丰富学生对地理图像的了解。教师要向学生多讲解几种图像,在不断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完善地理教学图像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剖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建立专门绘制图像的笔记本

在地理图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图像融入地理学习中,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图像,并利用图像来解决地理问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好习惯,在学习地理图像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绘制图像的笔记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将遇到的重要的、难懂的图像都摘抄到笔记本上,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对图像的运用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二次利用,在忘记的时候回头在笔记本上查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让学生利用黑板绘制图像

教师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理解能力,而让学生利用黑板绘制图像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端正学生对地理图像学习的态度,在全班面前绘制图像能让学生知道对于知识应该保持严肃性。现在的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比较抽象难懂的文字叙述,在处理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和深入思考。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能够独立绘图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一些文字性的描述将图像绘制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印象。

4.培养学生用图看图的好习惯

在地理图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制图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在授课时对地理图像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图像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然后再教学生怎样使用这些图像,让这些图像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绘制图像的能力,教会学生能够通过图像来把握地理事物的特点、位置和一些分布情况。通过利用地理图像,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理解,让学生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更得心应手,为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地理图像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像,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成为优秀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20世纪末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相继建立了一整套电教设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以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各学校相继开展了各种教学软件设计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为多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基于教育形式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

一、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极其不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地理教学软件,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学生不必十分精通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即可获取大量地理知识,这对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

3.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课中一些难点,如地震的产生、地震波的传播,地壳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不同等,内容较抽象,即使有模型也难理解。而通过看电脑模拟过程,学生能直观地反映这些地理现象,那么难关就可以攻下。同样道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可运用电脑软件,突出重点的知识,便于把握重点知识。也可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4.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的容量,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问题,不可能学到什么地方,就去到当地亲身体验。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学生觉得知识是抽象的,有时还因国外的地名多而弄得晕头转向,从而害怕学习地理知识。通过电脑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以前差不多要用两节课的时间,应用多媒体教学后,用一堂课的时间就可学完,还可进行相关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反馈的信息得知,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这方面知识。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1.多媒体运用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老师演戏。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出现,教师成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员的现象。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由于学校的鼓励而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

4.课件的制作应适用,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课件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一种手段,不一定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多媒体。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然景观图进行突破。如在讲“沼泽地”时结合沼泽地的景观图,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形象再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照样可以上好一堂课,幻灯片之间不一定都得联系在一起。另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5.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第7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03-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时代性突出,更容易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对它的创新改革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并将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使之能够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发挥创造力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的经验,浅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以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极其不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通过制作地理教学软件,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学生不必十分精通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即可获取大量地理知识,这对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2.以多媒体辅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3.以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

3.1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利用气压高低判断气温的高低,利用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推知气压的高低等等。

3.2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4.以多媒体的运用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老师演戏。多媒体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出现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解说员的现象。

5.以多媒体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地理教师,要使学生乐于学你所教的地理知识,主动地进入“乐学”境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使其了解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将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和研究,再加上教师的认真辅导和鼓励,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持久、更深人,从而达到促进其思维发展、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讲地理故事、观看录像、演讲辩论、增举时事、联系热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6.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第8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常常在认识地理特征与理解地理概

念、规律、原理时产生障碍,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大为减弱。要知道,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是学生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必备心理条件。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课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节课,让学生谈谈身边的地理知识,教他们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又如何从地理中体验生活。在我上这节课时,有的同学就说到了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夏天为什么会下雨;有的同学说到气候;还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夏天,能游泳什么的,一节课气氛很活跃。所以说在地理教学中,插入生活知识,既能用来构建本节课堂上的地理知识,又能避免枯燥的教授、被动地听讲模式,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

知识,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大胆质疑,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入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基本的例子,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本地最基本的地理

知识,如在“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框题中,我引用了我们渭源的“伯夷叔齐庙”,附近的“马家窑文化”等,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搜集本地其他的名胜古迹来进行交流,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了解了很多本地的地理知识。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坚信能逐步树立起“以双基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我在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的

实践过程中,改变了以往那种老师讲授、学生听课和做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如在上《世界地形》这一课时,为了增强直观性,我用多媒体演示了陆地地形的五个种类: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和平原,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五种地形的认

识,还领他们去野外观察当地的地形地貌,一路上学生和我有说有笑,争论不休。这样的课程既增强了地理这门学科的实用性,也加深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师生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9篇: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地理;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4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如何使教师教的得心应手,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提高教学的效果?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正确认识并发挥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高中阶段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较多的理论性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对知识的学习尤为不利。在这一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地理教学软件,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之感,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

2.应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以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

3.应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地理课中一些难点,如地震的产生、地震波的传播,地壳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不同等等,内容较抽象,通过看电脑模拟过程,学生能直观地反映这些地理现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可运用电脑软件,突出重点的知识,便于学生把握。也可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由于它有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方面,效果尤为突出。

4.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通过电脑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

二、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显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因而,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在看老师表演。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解说员的现象的发生。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所无法取代的。黑板及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多媒体要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部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由于学校的鼓励而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例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

4.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适用,不要出现“画蛇添足”现象。

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过度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一大段一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把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显然,多媒体课件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一种手段,但不一定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多媒体。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然景观图进行突破。例如,在讲“沼泽地”时结合沼泽地的景观图,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形象地再现抽象教学内容。此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5.着力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很少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者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能一味抢时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