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医学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 (2013)02_0133_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间我院心内科诊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 0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60~77(667±68)岁。所有患者均经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3]。根据美 国NYHA分级,Ⅰ级23例,Ⅱ级27例,Ⅲ级26例,Ⅳ级24例。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风 湿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及扩张性心脏病等。选择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男性患者5 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61~79(672±7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有血液系统疾患、急性炎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精神系统疾患者不在纳入范围中。
12方法: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取空腹静脉血检查肿瘤坏死因子_α(TNF_α)及超敏C反 应蛋 白(hs_CRP)。TNF_a检测试剂盒由美国TPI公司生产,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范围15 6~1000pg/mL,敏感性
13观察指标:比较CHF患者与对照组间TNF_α、hs_CRP水平及LVEF的差异,观察不同等 级心衰患者TNF_α、hs_CRP水平及LVEF的不同及患者TNF_α、hs_CRP水平及LVEF间的相关性 。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对其生 活有较大影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由于体内细胞因子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患者心肌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或凋亡, 导致心肌重构,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4]。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发生代谢功能 障碍,最终导致心脏顺应性降低,出现心功能异常。TNF_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合成,具有免疫刺激和炎症反应等生物效应。在慢性 心力衰竭中,TNF_α升高,它可以激活心肌组织金属蛋白酶,导致心肌细胞及心肌间质功能 异常,引起心肌重构,心功能障碍。TNF_α还可以影响心肌细胞及毛细血管功能,影响心肌 收缩功能。hs_CRP为早期时相反应蛋白,随炎症反应程度增加,其水平逐渐升高[5] 。有学者指出,hs_CRP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hs_CRP>323mg/L患者心功 能明显低于hs_CRP水平正常者,提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与体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s_CRP能够激活炎性细胞,促进炎症因子的合成,导 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心肌供血供氧异常,使患者病情加重。研究显示,hs_CRP与动脉 粥样硬化及慢性心力衰竭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且可以通过监测患者hs_CRP水平以评价病情变 化及治疗效果[7]。 本文中,CHF组患者TNF_α及hs_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随 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TNF_α及hs_CRP水平均逐渐升高,LVEF水平均逐渐降低,患者TNF_ α、hs_CRP水平均与LVE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TNF_α与hs_CR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提 示检查TNF_α及hs_CRP水平可以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与左心功能呈负相关性。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TNF_α和hs_CRP水平升高,LVEF水平降低,随心功能水平 的降低,其改变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石伟利,陈瑶.同型半胱氨酸及C_反应蛋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表达及意义[ 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9):1027-1030.
[2]王璐璐,宫海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治疗前后的 变化[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9):591-592.
[3]刘路平,谢晓林,林玎.联合cTnT、hs_CRP、NT_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 判断的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40-42.
[4]黄春秀,刘远智.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XCL16、hs_CRP和YKL_40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 医学杂志,2010,26(23):4410-4412.
[5]徐爱萍.血浆TNF_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 年学杂志,2011,31(20):4043-4044.
[6]吴再涛,李玲,马贞枝,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03-1404.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腺体分泌抑制;血压影响;心率影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15-01本研究选择80例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在麻醉前分别给予阿托品和盐酸戊乙奎醚,在患者用药后对比患者胰腺所受到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程度,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为62-73岁,平均年龄为(65.8±2.5)岁,所选取的80例患者无一例体重超标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胆碱药物过敏史以及前列腺肥大病史和青光眼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62-72岁,平均年龄(66.1±2.3)岁;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63-73岁,平均年龄(65.9±2.4)岁;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阿托品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0.5mg,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接受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成都力思特制药公司出产的长托宁),规格为1mg:1ml/支,剂量为1mg,注射30min后观察患者腺体抑制情况,并比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影响程度。
1.3观察指标患者口干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测定,无口干情况表示为“0”,“10”代表患者口干情况难以忍受。在用药30min后对患者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对患者心率、血压和SpO2每隔5min便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用(χ±s)表示,(P
如下表1为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变化比较表,表2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对照表。
表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变化对照表(χ±s)
组别1n1用药前1用药30min后观察组1401(75.9±25.8)bpm1(73.6±21.8)bpm对照组1401(74.8±19.1)bpm1(84.6±22.3)bpm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对照表(χ±s)
组别1n1用药前1用药30min后观察组14012.1±1.815.2±2.2对照组14012.1±2.015.3±2.1表1中清楚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心率为(75.9±25.8)bpm,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心率为(74.8±19.1)bpm,两组患者用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接受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后,患者心率为(73.6±21.8)bpm,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患者心率为(84.6±22.3)bpm,观察组患者用药30min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心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口干程度评分为(2.1±2.0)分,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口干程度评分为(2.1±1.8)分,两组患者用药前口干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口干程度评分为(5.2±2.2)分,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口干程度评分为(5.3±2.1)分,两组患者用药30min后口干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3讨论
长托宁是新型抗胆碱药剂,其对乙酰胆碱受体(M)的亚型M1、M3受体的选择性较高,但其对M2作用不明显,通过本研究显示,长托宁对老年腺体分泌有着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老年人的迷走神经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抑制作用,相对于阿托品对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1-2]。
相关研究资料中还证实,长托宁对中枢神经还有着良好的镇静作用,但对分布较为分散的M2受体无明显抑制作用,长托宁应用于各类诱导麻醉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心率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在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后要及时为患者注射阿托品,阿托品的注射能使患者心率增高,注射之后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患者血压的降低幅度不宜过大,防止患者心率因为血压骤降变得更低,在患者心率血压都较低时应及时使用麻黄碱,在提升患者血压的同时也能够对心率进行轻度提高[3-4]。
通过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在麻醉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后,腺体分泌能够得到有效抑制,并且患者心率几乎不受到影响,是临床麻醉前用药较为理想的选择[5]。参考文献
[1]田波.口腔颌面病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对血压心率和腺体分泌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2):99-100.
[2]伍剑锷,郭善亮,喻惠芬,等.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用于小儿术前给药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1):61-62.
[3]刘涓,郭建荣.盐酸戊乙奎醚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腺体分泌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27(7):803-807.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脂达标,特别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之一【1】。目前,临床上运用最为广泛的降脂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但该类药物会增加患者肝脏的负担,增加患者肌肉毒性的风险,使得治疗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近些年来,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吸收性药物的出现,联合他汀类药物能够帮助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参数变化,使得患者血脂等情况达到正常指标。本文通过选取58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简单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中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共计5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其中,男性患共计41例,女性患者共计17例,年龄在61-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9.4)岁;病程在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1±1.4)年。两组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均确定患有冠心并合并高脂血症,且排除了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器官严重病变和家族遗传病等,且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mg,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详细剂量如下: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4个疗程;依折麦布,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mg,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2】。
两组患者需严格按照剂量服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其他病变。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相关指标,还有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比较分析。
1.4疗效判定
参照钟幼玉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为显著(TC下降幅度>20%,TG下降幅度>40%,HDL-C上升幅度大于0.26mmol/L)、有效(TC下降幅度在10%-20%之间,TG下降幅度在20%-40%之间,HDL-C上升幅0.10mmol/L-0.26mmol/L)、无效(TC、TG、HDL-C无明显改变,甚至有恶化趋势)。
1.5统计学意义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明显有所变化,治疗效果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患者在治疗后MACE对比情况相对较好,观察组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同时,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暂均未发现有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mmol)
组别
例数
TC
TG
LDL-C
HDL-C
对照组
29
5.4±0.2
1.9±0.5
3.4±0.3
1.1±0.3
观察组
29
4.1±0.4
1.6±0.4
2.5±0.2
1.4±0.2
注: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9
10(34.4)
12(41.3)
5(17.2)
22(75.8)
观察组
29
15(51.7)
13(44.8)
1(3.4)
28(96.5)
注:P<0.05
表3 两组患者MACR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心肌梗死
心脏性死亡
缺血性卒中
共计
对照组
29
5(17.2)
2(6.8)
2(6.8)
9(31.0)
观察组
29
2(6.8)
1(3.4)
3(6.8)
注:P<0.05
3.讨论
冠心病(con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因脂质代谢异常,使得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所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得动脉腔狭窄或者堵塞,因此导致心脏血流受到阻碍,心肌组织缺血引发的心绞痛等症状。而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在治疗该种疾病时,需要调整患者的血脂水平,防止斑块破裂情况出现,降低患者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概率,便可以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效果。本文中采用的依折麦布和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在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血脂,防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3-羟基-2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较其他汀类药物有着明显的优势,若要加快患者降脂的进程,必定要加大使用药剂量,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3】。老年人的身体综合素质较为特殊,较大的剂量可能会对老年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依折麦布是近年来被逐渐广泛用于临床的有效的非他汀类胆固醇调节药物,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4】。本文选取的58例患者,通过两组的不同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有着明显的不同,综合来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两种药物在实践中能够做到良好地配合,成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完美搭档,从本文数据中看到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高度重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海丹,徐开联,付延导.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J].论著.2012,4(11):22~24
[2]李丽燕,李雷,杨荣礼.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4):451~452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2-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Luo Zhan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Methods: Choosed 82 patients suffered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from Feb. 2011 to Sep. 2012 to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with 41 cases each other.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the controll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only.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in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led group(P
【Key words】amlodipine besylate, simvastatin, isosorbide mononitrate,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舒张压正常或降低,收缩压升高的症状,一旦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贵导致患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方式较多,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经临床分级证实均为1-2级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2-83岁,平均(73.21±3.05)岁;排除合并心肌梗死、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脏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用药方式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4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用药方式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每日1次,每次5毫克,于清晨空腹服用,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10毫克,晚9点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每日2次,每次20毫克)治疗[1]。
1.3观察指标
加强患者的临床指标监测,采用ABPM系统[2]行治疗前后治疗后6个月24小时监测,记录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等变化。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脉压等均发生明显改善,均达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规定的标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高血压类型,随着其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效控制该病症是临床面临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大量文献中均报道收缩压与患者的脉压和心脑血管并的发生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是其一项高危因素。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较困难,在降压治疗时收缩压降低的同时,舒张压也降低,而当舒张压低于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所需水平时,心血管事件增加,故它的合理治疗应是设法改善大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和/或设法减少心输出量。同时,高血压及血流的长期冲击等切应力能促使内皮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血管收缩造成血栓形成。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效药物,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增加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提高大动脉顺应性[4]。与此同时,钙离子拮抗接还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抗氧化等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辛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辛伐他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如下:①直接激活NOs,引起内皮细胞NO的释放,通过转录后机制使内皮细胞NOs mRNA表达上调,提高NOs活性。②增加LDL―c氧化阻力。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一作用与其亲脂性有关。④抗炎以及促进斑块稳定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ISDN在体内代谢生成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后者释放一氧化氮(NO),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动脉和静脉扩张,对静脉的扩张作用更强。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治疗,收缩压下降明显,但是观察组患者联合他汀类药物和硝酸类药物治疗,显著的改善大动脉的弹性,使舒张压水平不致于过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丁跃有,张维忠,邱慧丽,吴美枝,范明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管弹性的临床观察[J].高血压杂志,2011,18(07):109-110.
[2] 叶达平,时霞飞,王宏俊.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13(04):198-199.
1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行的重要医学培训,是保障医疗安全及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可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是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关键项目之一,是每名住院医师都面临提高的技能。目前我国人文医学课程相对不足、人文医学技能培养欠缺,这此有待提高和改进。人文医学是对生命终极关怀和内涵丰富的医学哲学,人文医学技能是将对人文医学知识升华为精神和信念,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是医师临床实践能力中不可分害的重要部分,这里面强调厂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老年医学科多接诊和收治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存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等特点,同时,老年患者又是肿瘤等疾病的高发人群,也是终末期患者集中的人群。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有厂更高的要求,对死亡有厂更多的认识,那么如何在老年医学科合理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和终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对待终末期患者的各自诉求,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如何让住院医师掌握和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这此是我们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责任所在。有必要在有限而紧张的日常工作中,对住院医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工作。
2老年医学科进行人文医学培养的方法
2.1住院医师培训前的基本特点
住院医师在进人临床进行规范化培训时,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存在很多临床问题,也可能存在很多人文心理问题。当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终末期疾病患者,如肿瘤、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患者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终末期患者,有可能会产生不安和压力,避免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属等不良情绪。我们带教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指导。
2.2老年医学科人文医学培养内容
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进行人文医学培养时,可参照缓和医疗教育进行规划和带教。缓和医疗是人文医学在终末期患者中的集中体现,是为厂提高终末期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内心平静,做到生死两相安。对终末期患者照护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生理、心理和灵性。其中灵性照护是指帮助患者接受生命是有限,协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从而获得内心平静、生死两相安的境界。通过培训使住院医师正确理解死亡观,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2.3具体教学与实践方法
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进行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内容讲座及教学查房,讲者由经过专业人文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及缓和医疗培训的医师担任。可设置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和临床实践三个部分。
首先是理论授课,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讲座为集中授课,2学时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普及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理念与核心原则。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评估终末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心理状态;如何照护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理解于什么是正确的死亡观。只有自身理解,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
然后安排教学查房,为理论授课之后的两周内完成。选取住院的典型病例,依据理论授课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答疑,回答住院医师问题,时间可设置为2学时。
最后是临床实践,这部分可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由3一6名学生和1名带教教师组成。小组内相互演练,由1名住院医扮演患者、1名住院医扮演家属、其他的住院医师则运用所学的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进行医患沟通演练,深人理解人文技能培训提出的照护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也就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疼痛等(生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倾听陪伴患者痛苦、苦恼如为什么会得肿瘤、为什么治不好、“走厂后”子女怎么办等由其经历带来的问题(灵性)。带教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然后在2个月的具体管理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对临床遇到的病例进行实践,由带教教师指导。
3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
关于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可采用客观与主观两方面进行。客观的方法,可请临床医师选取典型病历,如胰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与患者及家属商议进一步诊疗方案,为考试题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考官,对每名住院医师进行一对一的人文医学技能考核,每名考生的考核时间可设置8一10分钟。考核流程为学生阅读病历摘要,由考官扮演患者或家属,被考核的住院医师为其主管医师,进行病情交流,运用所学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评估其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商议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达成一致的治疗意见。评估项目分为:医患关系建立、告知患者谈话目的、表达共情、对待“患者”反馈、达成一致意见。主观的评价方法可考虑问卷调查法,为住院医师自评问卷,询问住院医师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的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感兴趣程度、实际沟通能力、人文医学技能提高与否、对待终末期患者能力、愿意接受进一步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等。客观与主观的评价方法均在人文技能培训结束后一周内统一进行。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主管单位:中国总医院
主办单位:中国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5403
国内刊号:11-4786/R
邮发代号:82-40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中国总医院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本刊已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2004年起(用刊为2003年)收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要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能尽早发现血压升高。高血压病的早期患者大部分是体格检查时偶然发现的,而定期或不定期到医院测量的诊所血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容易漏掉峰值血压从而漏诊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引起的误诊。因为血压受情绪、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的血压在诊所测量时升高,而在诊所以外的其它场合测量则正常,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家庭血压监测排除了医院特殊环境所造成的焦虑、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反映了血压的真实水平,减少误诊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还有助于鉴别难治性高血压、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评价降压药疗效及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如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可以自测血压或由家庭成员代为测量。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正常值是多少?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超过135/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如何做好家庭自测血压笔记?
家庭自测血压笔记应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
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需经常到医院复诊?
高血压一经诊断即需监测血压及合并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疾患的进展;开始治疗后,需要评估治疗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多长时间复诊一次?
根据患者的心血管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由医生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应该每1~2月到医院随诊一次。
高血压患者一经药物治疗就要终身用药吗?
绝大部分高血压可以预防,可以控制,但却难以治愈。高血压患者一般须终身治疗。患者经确诊为高血压后若自行停药,其血压迟早终将回复到治疗前水平。但患者的血压若得到长期控制,可试图小心、逐步地减少服药次数或剂量,尤其是能认真改进生活方式的患者。
I关键词l虚弱;老年人;虚弱指数;综述
虚弱状态是降低老年人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的重要因素。虚弱与疾病发生、功能丧失和死亡的关系开始引起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人口学等领域研究兴趣,并被列为现代老年医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1飞1虚弱的概念虚弱(自ailty)是一组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1.0%14.9%,特别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非常普遍[3]。与青壮年期的亚健康状态不同,老年人虚弱常常是一系列慢性疾病、一次急性事件(如跌倒、意外伤害等)或严重疾病的后果。虚弱不仅与年龄、衰老有关,也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2J。
衰老是分子、细胞、器官多水平生物学改变与行为学改变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实际年龄不足以预测疾病预后或死亡结局,而虚弱概念的引人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衰老过程和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句。虚弱的核心是老年人生理储备减少或多元异常,导致个体在应对外部不良健康干扰时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维持困难或丧失,从而使得老年人的医疗处理与康复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坷。作为老年健康状况的综合表现,衰弱不仅应包含肌肉骨锵功能、代谢能力、营养状况等躯体功能状态,还应包括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度等方面的内容。
2老年人虚弱状态评估方法虚弱状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评测,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叫。
2.1生理表现型虚弱评测 这一方法由Fried等首先提出川,认为虚弱的典型表现包括非自主性体重下降、疲劳、体力下降、可测量的握力下降和步行速度下降5项内容,评估方法包括量表评估或简单设备测试,一般需由医务人员完成评 0当阳性指标;:.3个,则提示存在虚弱状态;12个阳性指标则提示虚弱的临界状态,即虚弱前期。这种虚弱的界定方式包括活动能力、肌肉力量、耐力、营养等躯体生理和行为功能的衰退[町,对于健康状态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缺陷是忽略认知功能和心理因素影响。
2.2累计型虚弱评测它由Mitnitski等首先提出凹,将虚弱作为老年人口个体健康的累计损失,其内容覆盖症状、体征、疾病、残疾等多方面内容。虚弱程度的评价指标称为虚弱指数σrailtyIndex,FI),是指个体在某一个时点潜在的不健康测量指标占所有健康测量指标的比例[2J即:虚弱指数=取值为不健康的指标数老年人健康指标数之和从建构方法分析,虚弱指数可以理解为老年人健康缺失(healthdeficit,或称健康赤字)的积累,因此有学者又将其称为累计健康缺失指数(CumulativeHealthDef?citIndex,CHDlyw-IIJ。
建构虚弱指数的变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以及社会参与等多维健康变量。通过建构虚弱指数,可反映个体目前潜在的所有健康测量指标中不健康指标所占的比例[1飞虚弱指数具有累积性、最大限制和年龄依从性的特点,能够定量描述机体的易损性[12]。
虚弱指数表现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虚弱指数与巳有的其他虚弱测量指标、残疾、认知受损以及多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40.8[I)J0一项为期3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当虚弱指数增加0.1水平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ADL)评分增加0.499,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增加0.6日,住院天数增加4.57d[1付。虚弱指数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不同国家以及研究小组得到了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结果。虚弱指数对于具体健康变量并不敏感,目前对于建构虚弱指数的健康变量的数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应用中,变量数通常
3070个,不同研究机构存在较大差别,但其研究结论接近一致,这说明虚弱指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当建构虚弱指数的变量运10个时,具体变量的选择变得更为重要[斗。
相对于其他指标,虚弱指数对虚弱状态的评估更为宽泛[9]。采用虚弱指数测量老年人虚弱程度,突破了用单变量描述生物进程的局限性,将多种复杂的健康信息集中起来构成单一指标,可以更好地测量老年人健康的整体状况,也增强了估计结果的统计效力!15lo近年来,老年医学、人口学等领域关于虚弱的研究已表明,虚弱指数在反映健康变化、健康服务使用、公共卫生管理和干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ló-17]
3老年人虚弱发生的凤险因素虚弱是由年龄、生理功能、疾病状态、心理因素和社会保
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健康累计损失的结果[18J。病因学研究显示,高龄、跌倒、疼痛、吞咽困难、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多病状态、教育水平低、活动功能下降、焦虑抑郁状态等均与躯体虚弱相关[.1,\9]其中多病状态及其药物应用可直接导致虚弱,在此不再赘述。
3.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功能受损将不可避免,个体健康储备不断被透支,导致累计健康缺失随之增长,虚弱程度加重[2J。香港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虚弱指数随年龄增加I趋势明显口IIJ但两者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虚弱指数与年龄的平方成正比[叫。在相对健康的群体中,虚弱指数呈现偏态分布;随着年龄增长,虚弱指数的分布特征逐渐趋于正态分布li.21]
3.2性别虚弱程度和寿命的男女差异表明性别也是老年人综合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之一[21-2飞在老年人中"男人活得好,女人活得长"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问。相关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尽管两性的虚弱指数有相似的年龄分布模式,但男性虚弱指数显著低于同年龄段女性,且男性老年人虚弱指数的年增长率为4%-5%,而女性的年增长率为6%-7%川;但在一定时间内,女性的死亡风险比相同年龄和虚弱程度的男性低20%[211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初步研究显示,老年人虚弱的发生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血清游离宰酣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与老年男性虚弱状态显著相关问。心理行为学特征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多样化的虚弱表现,而男性由于其功能障碍阔值较高而表现为更好的生理功能状态,但其健康储备却较女性差,所以男性健康缺失的累积更为严重口3J
3.3精神心理因素和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负性情感、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因素均与老年人虚弱状态有关[18,26]。研究证实,患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患是导致老年人虚弱的风险因素之一(OR=I.23Y27Jo睡眠障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节律紊乱、睡眠维持困难、入睡困难、睡眠效率下降、睡眠呼吸暂停等,不仅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也是导致其虚弱状态加重的原因之一(OR=1.28-1.42,95%CI:1.09-1.82Y"J0
3.4肌肉-骨倍功能及运动干预老年人虚弱的重要表现之一是骨憾肌能力下降。体力下降、慢性疾病和残疾等原因造成老年人活动减少,肌肉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称之为骨锵肌减少症arc。openia)。与非虚弱老年人相比,虚弱老年人存在肌肉密度和质量减少,而肌肉脂肪量增加[吁:步态和平衡功能损伤可导致虚弱和跌倒[29]。另一方面,虚弱状态与骨质疏松显著相关[叫,维生素D不足与老年人虚弱的相关性也值得注意:25-经维生素D低的老年人,虚弱指数增加(仰OR斗=10.74,何95%Cα1:2.60~44.31ylη运动可以改善多个系统功能状态,增加力量和行走速度,减轻年龄所致的虚弱,不仅在虚弱前期,即使对已经出现虚弱的老年人亦有助益[18.30J。有证据表明,运动提高膜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受,控制体重土升,调节炎症反应和激素功能,从而改善老年人虚弱状态川。
3.5体重指数与肥胖尽管体重下降被认为是虚弱的重要表现之一,但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与虚弱的相关性呈现"u"型曲线,即当BMI为25.0-29.9时,虚弱指数最低;BMI过高或过低时,虚弱指数都会增加;研究也发现,虚弱状态与腰围成正比,这一趋势还表现在低体重老年人群中,表明向心性肥胖与虚弱的相关性更为直接[丑]。
3.6社会因素和经济水平在控制众多干扰因素的前提下,医疗保障服务、种族、受教育程度、社会功能角色、经济地位等社会因素也对老年人虚弱影响显著[川34J.低收入或单独生活的老年人虚弱状态更加明显,而经济地位较高的老人虚弱指数较低,可能是因其能享受各种护理保健服务,从而减少健康损失[20,331;有色人种和低教育水平的人更容易表现为躯体功能衰退问;良好的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对虚弱状态有积极影响问;城乡差距、及日常运动者E与虚弱状态相关[22,3(1]。政策指导和干预措施介入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叫。
3.7其他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炯造成老年人虚弱指数升高,虚弱程度加重,死亡率增加阳飞虚弱指数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炎症反应因子呈正相关,而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39lo
4老年人虚弱评估的意义及价值虚弱程度作为度量老年人躯体、功能、心理、营养和社会维度的综合指标,不仅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和治疗效果评估,有很强的临床参考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老年人口的预测寿命及生命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叫。
4.1对老年人健康及干预的影响
4.1.1对衰老过程的影响老年人口在健康状态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异质性是人口健康动态变化的结果,而基于人口队列分析的寿命表方法常常会忽略这种差异。与反映存活时间的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age,CA)比较,生物年龄(biologi由calage,BA)更能客观、准确、定量地反映个体的健康状态和衰老过程[叶,并预测死亡风险[21J。研究发现,高龄老年人可以具有与低龄老年人相近的虚弱指数,提示通过有效干预,帮助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aging)具有现实可行性。老年人虚弱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q叫。通过虚弱状态评估能很好地区分衰老状态,反映老年人真实的健康状态,预测残疾、意外伤害(如跌倒或骨折)、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甚至死亡发生阳叫,还可以解释疾病(如心衰)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差异问。虚弱指数正被应用于老年康复保健服务,成为评估老年人健康状态和医疗需求的新指标。
4.1.2对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寿命老年人虚弱指数的分布模式基本相同,这表明虚弱指数与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和死亡风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1叫。危险分析表明,虚弱指数是一个稳健的死亡预测指标阳明,不仅可以很好地预测死亡,而且老年人的死亡质量与虚弱指数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飞与非虚弱老年人比较,虚弱老年人10年死亡率的危险比(HazardRa?tio,HR)为1.81;虚弱指数越高,不仅死亡风险越高,而且痛苦死亡的可能性也越大[叫。
4.2公共卫生学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虚弱与老年人健康状态和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使其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老年人虚弱指数的建构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基础间,开展多学科、多因子的综合干预可降低老年人入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和费用。针对老年人虚弱的研究将有利于公共健康政策制定和社会医疗服务评价系统的建立,对实现我国老年人口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老年虚弱研究正成为国际老年学、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有独特的卫生医疗体系和并不发达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研究我国老年人虚弱状态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积极探索阻止或推迟虚弱程度进展的干预手段和治疗方法,是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
[1]范陈豪.老年人虚弱综合征[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9,(5):232-234.
[2]梁荫基.虚弱指数在老年人健康评估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12):1144-1146.
[3]ChangCI,ChanDC,KuoKN,etal.PrevalenceandcorrelatesofgeriatricfrailtyinanorthernTaiwancommunity[1].1For?mosMedAssoc,2011,110(4):247-257
[4]RicouB,MerlaniP.Whatlimitsforacutecareintheelder-Iy[J].CurrOpinAnaesthesiol,2008,21(3):380-385
[5]曾宪新.老年健康综合指标一一虚弱指数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1):3220-3223.
[6]LucicesareA,HubbardRE,FallahN,parisonoftwo企ailtymeasuresintheConseliceStudyofBrainAgeing[J].JNutrHealthAging,2010,14(4):278-281
关键词:脑灵汤;老年性痴呆大鼠;淀粉样前蛋白;β-淀粉样肽
中图分类号:R749.1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4―0310―03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ID)是一种以进行性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斑是其主要病理性特征之一。临床表现为记忆功能丧失、智力减退和行为人格退化。脑病理研究发现,β淀粉样肽(Aβ)是老年斑的核心成分,AD病人脑组织内Aβ明显增多,并形成大量的老年斑。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血管壁淀粉样变是AD大脑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而Aβ是老年斑和血管壁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1,2]。为此,本实验从益肾健脾、祛痰清瘀立法组方,观察脑灵汤对AD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及其脑内淀粉样前蛋白(APP)、Aβ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防治A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AD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4月龄SD(Spragu-Dawley)大鼠72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180 g~220 g。合格证号[(湘)-2004-0013]领回后在实验室动物房喂养,喂养期间自由饮水和进食,保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
1.2 实验药物及主要试剂脑灵汤浓缩液(由何首乌、白参、红景天等八味药组成),湘雅二医院制剂科配制,每毫升成药液含生药2.9 mg。舒降之(辛伐他汀片):用前用双蒸水经超牛细胞粉碎机制成浓度4 g/L的混悬液,药物配制后置4℃冰箱保存备用,用前摇均(杭州默沙中制药有限公司,20 mg×7粒)。APP的N末端抗体由Sigma公司生产;Aβ试剂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血清TC试剂盒首都医科大学首医临床科技中心提供。
1.3 主要仪器Y型电迷宫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神经生物中心提供),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仪器仪表总厂离心机厂生产),微机多探头7计数器(上海泸西分析仪器厂生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荷兰威图Selectrac生产),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分组共筛选出72只SD大鼠,再将这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舒降之组)、中药组(脑灵汤组),每组各18只。
1.2.2 模型制备实验大鼠喂饲高胆固醇饲料(1%胆固醇),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给药组开始给药,持续8周,进行学习记忆测试,然后取血和脑组织,进行各项指标观察,进行学习记忆测试并取血和脑组织进行检测。对照组大鼠喂饲普通饲料。
1.3 观察指标
1.3.1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 行为学测试于AID模型建立前后及脑灵汤/舒降之处理各时间段(20d及30 d)进行,均予Y-迷宫测试,方法:将大鼠放入Y-迷宫箱中,适应5min,使其熟悉-迷宫箱的3个臂的内部结构,然后从1个臂开始随机测试,给(30~70)V,电流(0.5~0.7)mA,电击后大鼠逃避至安全区为正确反应,否则为错误反应。每测1次休息30 s,测10次休息5 min。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连续10次测试中有9次为正确反应时,所需的电击次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越好;数值越大表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越差,记录每只大鼠学会逃避电刺激所需的次数。若次数超过30次则不再测试,并以30次为最大值记数。
1.3.2 脑APP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RTA):实验大鼠采血后,断头处死,手术迅速将脑组织取出,冰台上快速分离大鼠左、右半大脑,除去小脑及脑桥。用Tris-HCI缓冲液匀浆,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检测APP含量(ng/mg)。严格按照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APP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由γ计数器得到校正的APP含量。
1.3.3 脑Aβ含量测定 断头处死后,冰台上快速分离大鼠左、右半大脑,除去小脑及脑桥,加入2.5倍量的冰生理盐水,在冰浴下超声波破碎制成40%的匀浆,4℃低温离心机中10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放免法测Aβ的含量,按Aβ试剂盒方法操作。
1.3.4 血清TC的测定采用生化法:大鼠于末次给药后1 h腹主动脉放血,4℃放置4 h后,3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按国产试剂法,取10uL血清1.0 mL试剂,37℃反应10 min,于荷兰威图SelectraE全自动生化测定仪在520 nm比色,以试剂空白校零,计算公式为:样品中胆固醇含量(mmol/L)=A测定/A标准x标准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分析,造模前后学习记忆成绩与对照组的比较采用t检验;药物对脑APP含量、脑Aβ含量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各组治疗后学习记忆成绩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0.05。
2 结 果
2.1 脑灵汤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见表1) 治疗后20 d、30 d各组大鼠电迷宫实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比较,记录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造模前后Y-迷宫学习记忆成绩。结果说明,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提示模型复制成功。但治疗用药后,脑灵汤组和舒降之组可明显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力,而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2.2 各组大鼠大脑组织匀浆APP、Aβ含量的比较在治疗8周后断头取大鼠大脑组织,检测其APP、Aβ含量,结果显示:对照组、脑灵汤组、舒降之组脑APP、Aβ含量和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灵汤组与舒降之组相比较,脑APP、A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脑灵汤对大鼠血清TC水平的影响 造模前受试动物的血脂水平均为正常。造模2周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C明显升高(P<0.01),表明高胆固醇血症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脑灵汤组、舒降之组血清TC均明显降低(P<0.001)。
与舒降之组比较,脑灵汤组血清TC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3。
3 讨 论
中医古籍没有老年性痴呆的病名,根据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应属中医“呆痴”“郁证”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AID的发生多与肝肾不足、脑髓不充,或饮食失宜,气血虚弱,脑神失养有关;此外,中毒、外伤等损伤脑脏,迁延日久火邪、痰浊、瘀血阻塞清窍均可导致AD发生,出现失忆、失认失算、失断(判断)等临床表现。
学习智能障碍是AD的主要症状。目前研究AD所用的模型大多为各种理化方法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如M受体阻滞剂、蛋白质或DNA合成抑制剂、缺氧、电损毁或化学损毁海马、隔区等局部区域等。而本实验采用实验大鼠喂饲高TC饲料(1%胆固醇),造成高TC血症,进而使Aβ生成增多,出现学习记忆能力损伤、Aβ沉积等AD的特征样改变的方法制作复合老年性痴呆的动物模型。高胆固醇致Aβ增高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目前在国外普遍使用[3,4],该方法造模简便易行且有比较肯定的证据表明:高胆固醇能致Aβ增高产生拟衰老反应。故以喂饲高胆固醇方法复制的老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应是研究AD较为理想的模型之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AG在脑内的异常沉积是AD发病较为初始的因素,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关键作用[5]。有关AD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为是Aβ病因学说。Aβ由分泌酶水解β淀粉样前体蛋白产生。AD病人海马区APP751水平2倍高于非AD海马区的APP。APP功能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增加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及参与信号传导,促进细胞黏附[6]。而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对APP和Aβ代谢影响很大,在细胞内转运胆固醇(NPC)脑内,由于神经原纤维改变(AID的核心病变之一),可能与胆固醇异常代谢有关。Aβ在脑内异常凝集分子基础可能与胆固醇参与促进可溶性AJ3的凝集的特异性。Aβ的形成依赖细胞内胆固醇,胆固醇的代谢随着年龄而改变,是AD以脑的老化为基础而发病的分子机制,胆固醇在其中起关键性作用[7]。针对Aβ纤维在AD发病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如何阻断和延迟AD早期Aβ的积聚以及如何消除已形成的Aβ斑块沉积为治疗AD提供了切入点。
因此,根据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特征及痰瘀阻窍、肾精亏虚这一原则,采用脑灵汤益肾健脾、活血化瘀、开窍涤痰,经临床验证,该方在改善老年痴呆病人学习、记忆能力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次实验通过测定AD大鼠血清TC及脑内Aβ、APP水平来探讨脑灵汤治疗AD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该方治疗后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明显改善;脑内Aβ、APP含量明显下降。该方和西药相比,在降低血清TC及脑内Aβ、APP含量方面明显优于西药舒降之组(P<0.05)。提示腑灵汤能够降低AD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抑制APP的产生、减少脑组织Aβ含量从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AD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Masters CL.Simms G,Weideman NA,et al.Amyloid plaque cor-erepten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Down’s syndrome[J].Pme Natl A-cad Sci USA,1985,82(12):4245―4247.
[2] 秦德,王新德.β-淀粉样蛋白及Tao和Alzheimer病关系的研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8,19(4):164.
[3] Marx J.Ahheimer’s disease hadforthe heart,bad for themind[J].Science,2001,294:508―509.
[4] Kojro E,Gimpl G,Lammich S,et al.Low cholesterol stimulates thenonamyloidogenic pathway by its effect on the alpha-secretaseADAM 10[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1,98:5815―5820.
[5] 金万花.铝在阿茨海默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1):7―8.
[6] 郑玉新,梁友信.职业性接触铝的神经毒性研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22(4):198―200.
[7] Rossner s,Ueberham u,Schliebs R,et al.The regulation of amyloid precurmr protem metabolism by chotinergic mechanisms and neu-rotrophin receptor singnaling[J].ProgNeumbiol,1998,56(5):54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