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1 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设计发展更高阶段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因此,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等。
小区景观设计对于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语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做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无论是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2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
2.1 忽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首先,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目前很多居住小区中景观的实用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很多设计虽然具有美丽的表现形式,但其实用价值经常被牺牲掉。尤其是居住小区中的广场,很多没有针对性,不能兼顾不同使用人群,并且只注重观赏效果,供人们休憩的室外家具比较少,致使人们不能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的完善功能。无法停留、休憩以及交流。
其次,植物和水景设计片面注重观赏效果植物设计忽视其遮荫、防护等功能效应,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许多活动场地、交通游览步道没有遮荫树,在炎热的夏天让人只能望日兴叹。对于南方的居住小区而言,南方是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南方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将绿地、绿树的构成元素、周围建筑的功能特点、当地的文化艺术因素等与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多层次、多功能、序列完整地布局,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为居民创造幽静、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得绿化形成系统的重要手法就是“点、线、面”相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让居民随时随地生活、活动在绿化的舒适的环境之中。
再次,“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没有被很好采用。居住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时尚的设计风格,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做到理解和尊重人的思想和行为需求。要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人性关怀的服务理念。
2.2 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都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觉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居住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 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要点
3.1 居住小区绿地设计的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3.2 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划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划式既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
(2)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稳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3.3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绎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3)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条件,便于日后管理。应选择病虫害少,有地主特色的树种,如法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期菊、虞美人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人本观念;不同年龄段人群;建设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选择住宅时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重视环境是否舒适、安全、卫生、方便。只有人性化的居住区才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现在有很多人提出了“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等理念,就是要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应突出地方特色,还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并满足日常生活所要求的舒适、自然、健康的要求。如此高的对我们设计者提出居住区的设计的要求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人居生活共同认可的发展趋势。
1.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追求,我国的住房制度也由福利型体制向商品型体制转变,居住水平也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为“人”服务这一基本宗旨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深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所拥有的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越来越多小区规划设计从单调的平面布局向立体化发展。在景观设计中,应把人放在中心地位,充分满足人的需要,给居民创造宁静、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
2.设计概念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设计,设计首先要符合国家的规范及法律法规,规范是人性化设计的最低标准。然后就是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做到绿化景观与环境功能相结合,把更多人性化的设计也体现了出来,如照明灯具、阅报栏、留言板、交通信号、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箱、公共座椅、健身设施、娱乐设施、售货亭、安全系统、无障碍设计等,强调居民住环境的使用性、活动性、安全性、文化性、发展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更多的关注居民本身,为居民提供更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应把人本化思想深入人心。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构建中,对居民的需求考虑得相对较少。居住区楼盘虽关注绿化率,但是很多并未考虑到无障碍通道的设计,忽视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居住区园林景观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考虑不充分,并没有为老人和儿童设计足够的活动和玩耍场所,居住区园林的构建管理过于僵化,使人们不能自由享受园林景观带来的自然乐趣,如在绿地的管理方面,禁止居民在绿地逗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空间,使园林景观设计最初的设计参与性思想大打折扣。
4.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人本思想的要求
居住区园林景观不仅要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同时要把人本理念深入设计的过程中。要区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真正把居住区构建成适合人们居住的场所。不能年龄段人群对居住的有着不同的需求,不仅仅限于有一个安身之所,而更应注重居住地环境的优美、居住的便利性以及和自然互动的层次上,那么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构建中,就要从不同年龄段人群出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的景观空间环境,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以此发挥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人本思想的作用。
5.居住区园林景观观基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建设要点
居住区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人群,从年龄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人群:儿童、中青年和老年。这是一种模糊的划分概念,但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区分作用。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来说,他们对景观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居住区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设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5.1对儿童的考虑
居住区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面的考虑构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要点,儿童更多的注重园林的趣味性,所以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就不能过于死板。比如可以从园林道路的设计上考虑,可以铺设一些有彩色卡通人物的石子路,这样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儿童大多钟情于彩色动画和卡通。其次,要给儿童游玩专门设置一个场所,要安置必要的活动器械,以此可以吸引儿童玩耍的兴趣。针对园林树木,可以种植一些花色或叶色鲜艳并有季相变化的树种,增强树木的观赏效果,增添园林的趣味性,禁止种植带刺有毒的树种,避免儿童受到意外的伤害。这些改善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居住区园林对儿童的吸引力,使其在居住环境中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而且可以有更好机会和同龄儿童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宜、安全、健康的户外活动空间环境。
5.2对中青年的考虑
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构建中,中青年更注重环境的品质和生态绿色效应,因为舒适、绿色环境更能使人身体和精神放松。针对中青年的要求,首先要加大园林绿色的覆盖率,多设置一些休闲场所,可以使青年人更好的进行户外交流。其次,在道路的铺设上要方便中青年进行户外锻炼,比如散步和跑步之类,还要设置一些运动器械,比如乒乓球台的设置和篮球场的预留等等,让中青年人享受居住区的便利性,促进身心健康。其次,要注意居住区充分与运动场所的隔离,要使休憩场所的空间距离有着一个合理的尺度,这是对不同性格中青年人的考虑。有的中青年人比较外向,喜欢广泛性的交流,设计上可以考虑一些能形成群体效应的交流空间。而对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中青年人来说,可能更需要相对私密的沟通空间,所以休憩场所的空间尺度尤为重要。个人的亲密程度决定了交流的舒适度,这是这类人群的性格特征。所以要充分考虑中青年的接触尺度和心理感受,注重尺度空间的衡量,使不同的户外交流空间能满足中青年性格需求不同的要求。
5.3对老人的考虑
老人更注重身体的舒适和休闲,更加要求生活的趣味性,以此打发时间。老人更关注沟通的无障碍性,同时对安全性的方便性要求更高。所以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想要的构建中,要给老人开辟一个专用活动场所,不仅方便老人运动和健身,更是老年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可以保证老年人的沟通乐趣,满足心理方面的感情缺失。其次,园林的道路建设要保证无障碍通道的设置,增强场地的可达性并保证老年人户外的安全。最后,老年人大多注重群体效应,老年人喜欢和其他同龄阶段的人进行沟通,以此来消磨时光,所以要设置群体休息区域,尤其是类似木质的休息区域。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老人健身区应该设置在更安静的区域,从而方便老年人休息,顺应其对安静环境的需求。
5.4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的协调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考虑,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就要做到科学合理。因为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看管儿童,并乐意享受天伦之乐,儿童活泼好动,但是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把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场所合并在一起;而青年人通常工作比较忙,时间并不充裕,且青年人活动幅度比较大,容易造成碰撞,所以要把青年的娱乐场所分离出去。在室外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设置多种不同功能和氛围的室外空间,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爱好有多种选择。在休息区的设置上,可以设置部分群体休息区和相对私密性休息区域,以此来发挥园林景观不同空间的作用。除此之外,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吸收足够的阳光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城长,而老年人由于自身年龄因素,也需要保证足够的日照,所以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场地应多设置在户外空间的向阳面,少设置在建筑日照的阴影线范围内,从而使满足他们对日照的需求。其次,在器械的设置上,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老人和孩子的安全。而青年人处在身体素质的良好阶段,活动场所的适应性更大些,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进行整合,设计出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园林景观室外空间。
6.结语
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要求尽心设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的核心思想中,从不同年龄段人的需求着手,使园林景观的设计真正兼顾不同年龄段人群生活、心里需求,做到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的合理分配和体现,重视不同年龄段人群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感受,以此构建出真正适合人们生活、居住的室外空间场所,使居住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只有这样,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文主义功效,从而进一步挖掘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对策略
【 abstract 】 this year to Chinese urbanization deepening, urban landscape design of getting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and the city landscap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is the way all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city landscape design center. People on city environment landscap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and more high, in this case,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ity requirements, and fully consider the beautiful, comfortable, health, convenient and safe, as far as possible improves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en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scientific.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 key words 】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本文首先指出当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是未能重视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未能贯彻绿色生态理念以及在设计中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然后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指出小区景观设计应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要求,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要重视互动化。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设计居住小区景观时未能重视水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室外环境的设计缺乏艺术性和独特性。在个别居住小区中,由于缺水导致许多水景成为旱景,使大部分水景成为了一种摆设,严重的甚至使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受到破坏。此外,一些居住小区的水景由于在日常使用中疏于管理,导致水质恶化现象的出现,水质浑浊不堪,气味难闻,使居住区景观效果遭受严重破坏。某些居住小区的室外环境缺乏艺术性和地方性,不重视情感依附,缺乏本土文化,照抄照搬现象严重。
其次,居住小区设计未能贯彻绿色生态理念,人工景观过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环境,“注重生态”的口号在很多小区规划中也是多次被提及的,但在实际中却大都沦为一句空话。在一些居住小区的绿地设计规划中,缺乏从保护环境,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造景设计和合理配置职务。
此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未能体现出来。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化的方便的居住环境是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但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在这一点上却是差强人意。虽然许多楼盘通过设置绿地作为隔离带也增加了绿化率,但很多却没有考虑到人们步行的便捷性,使原来较短的路程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完;有些小区的绿地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将绿地景观,花坛和草坪等用围栏包围起来,导致其娱乐休闲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造成居民心理上产生不适感。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化的设计理念
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必须得到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呼应,软质景观如绿化等和硬质景观之间要相互协调。景观配置效果应该根据居住区设计风格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现代景观造园手法适用于现代风格的住宅,具备历史舞台和地方特色的造园手法和思路适用于拥有地方风格的住宅。当然,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具有的一般规律如对轴线、景、路径、节点、空间的开合以及视觉走廊等都是通用的。此外,人性化景观设计还要对空间的私密性和开放度加以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组织空间。
整个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最具画龙点睛性的莫过于点的设计。通过相互交织的铺地和道路等线性元素将各个点元素贯穿起来,使居住区的空间通过这些点线结合的景观元素变得井然有序。线与线之间的碰撞和交织又会在居住区的中心或入口地段形成面的概念,而面是居住区中景观汇聚的。实现景观与人之间的有机融合是现代居住区规划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亲地空间,亲绿空间,亲水空间以及亲子空间。
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选用应该尽可能地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选择那些在当地比较常见的材料。地方特征和当地自然特色应该在人性化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地域和自然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对于这些特点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加以充分把握,才能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小区环境。与此同时区域内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应该在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塑造出极具个性和创意的景观空间。
居住区景观的均好性也需要在人性化设计中体现出来,人工景观的创造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自然环境,使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和优美景色能为全体居民共享,从而创造出安全,优美,温馨安静的居住环境。充分满足居民的多元化审美需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坚持可持续的生态发展道路。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过程要实现互动化
美学内涵丰富和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其设计要求是要注重文化内涵和美学风格的统一。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绿化植物的配景和景观的设置分别由园林绿化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负责,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化优势,但缺点是两者之间必须沟通协调完美,否则就很可能会割裂园艺,景观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导致景观设计和建筑之间的不协调。有美国“景观之父”称号的阿姆斯德首先提出 “景观建筑”设计概念,从1957年开始景观建筑逐渐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该设计概念的特点在于其提倡在设计规划的初期阶段就构思和策划好居住区的整体风格,做好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专题研究工作,保证从一开始就把握好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开发商、建筑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要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做好协调和沟通,确保居住区的整体设计能够融入景观设计的具体风格。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应该是建筑师,开发商,城市居民和景观设计师这四方的互动过程。
结论
总而言之,居住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自然延伸。“人性化”的特点要在规划设计中加以充分考虑,要对人们的潜在居住需求进行充分挖掘,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务实的态度思考居住细节,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精神和物质等多方面的需要,努力创造出又安全又舒适的小区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勇. 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设计[J]. 知识经济, 2011,(03) .
[2] 贾斐.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J]. 价值工程, 2011,(06) .
[3] 吴向东,蔡丽芬.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探讨[J]. 山西建筑, 2011,(12) .
关键字:居住区;发展趋势
导言
近年来,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上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一时的“欧陆风格”逐渐失去的昔日的光环。以我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中式楼盘越来越得到人们期待。同时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居住区景观设计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景观设计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二是,四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同时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但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甚至开始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他们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与均好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宏观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体现出我国历史及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微观上,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更多的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
[2] 俞孔坚《“反规划”途径》2005
[3]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2000
[4]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1998
[5]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6]顾姚双. 姚坚. 虞金龙. 《住宅绿地空间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
[7]赵锡惟.梅慧敏.江南鹤《花园设计》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
[8]美.马斯洛(A.Maslow)《动机与个性》1954
[9] 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明日的城市》1922
[10]罗宾·威廉姆斯.乔爱民译《庭园设计与建造》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8
关键词 新型住区;景观设计;生态功能;美感;活动场所
中图分类号 S7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43-01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社会三大主题,其中居住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现代居住区大多成片开发,形成群落,其中单体建筑――住宅提供人们庇护场所,其群落间隙――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的从事交通、交流、休息、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另外,在同一场所,人们在期间目的各异,逗留时间长短不同,行为丰富多彩,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活动场所――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多功能性、多义性、多元性和空间与时间的多维性、兼容性,这也是居住区景观这个特定场所的特性所在,所以其设计的侧重点也大大有别于一般园林设计。居住区景观的设计要仿照生态学原则展开。小区规划不单是小区功能、道路系统等较多单一意义的设计,更是小区生态与人文的多重含义的综合设计。同样,建筑设计也不应是单纯建筑学,而应与景观设计相互映衬,建筑是所处景观中的建筑,景观使建筑生辉。
湟中县辖属的总寨镇,近几年归西宁市城中区管辖,现已发展成为西宁市新的住宅小区。小区建设规模宏大,但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不容乐观。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途径,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人的一生约有2/3的时间在居住区中渡过,在新建的住宅区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具有绿地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国家对建设住宅小区提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并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这是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生态小区的绿化系统提出生态环境、休闲活动和景观文化功能的指标,具体包括工程建设、植物配置等,这就要求居住区建设必须树立新观念,走生态化道路。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
居住区景观设计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等多项生态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根据日本与西德的实验报告,居住区每人有10m2森林或25m2草坪就可以自动调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例,使空气保持清鲜,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它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吸收烟和粉尘,还能散发出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绿量成正比,强调环境生态,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量。
我国居住区建设数十年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规划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详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指标体系,规定绿地率最低为30%,小区人均公共绿地最低为1m2,相对于许多国外居住区而言,我国的绿地指标是明显偏低的,对西北地区的西宁市来说更低,但由于我国地少人多的现实,过多增加绿化用地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改善种植结构,从提高绿化三维量和绿化覆盖率入手来改善居住区环境绿量,这是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必由之路。
绿色植物是居住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态要素,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这是生态环境意识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相对稳定的自然植物的生成是气候、土壤、生物等外在因素和竞争,生存、迁移等内在因素影响下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居住区绿地设计应注意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居住区中常见的植物搭配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乔木+灌木+草花+草坪、乔木+草坪、灌木+草花+草坪、常绿树+灌木、单一草坪。其中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的结构的综合生态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养护管理投入之比为1∶3,这种模式最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提高叶面面积和绿量,并且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应作为居住区绿地的主要结构模式。
由于乔木、灌木和草坪在人们的视野中所占比重是不同的,所以对于站在地面上的人来说,多植乔木、灌木或使草坪倾斜、起伏,都会增加绿视率,提高环境色彩中绿色比重,提高绿化三维量,从而提高了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
在注重居住区地面绿化的同时,经济发达的城市正在探索发掘小区空间的绿化,使绿化向主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面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主体绿化形式如棚架、墙体、阳台等都在绿化系统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小区应注重东、西两山的绿化和小区空间的绿化,应按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要求和“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建设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2 植物景观设计应给人以美感,求得人与自然和谐
居住区绿地不仅应考虑生态问题,还要考虑居民的审美要求,强调景观环境需要的是鲜明而优美的视觉形象,突出
建筑与外部空间的有机联系,以多种处理手法,塑造丰富多彩的外部空间。植物造景远比建筑造景丰富而生动,植物色彩的季相变化是建筑物所无法比拟的。北方植物比不上南方植物繁多,但北方植物也有北方植物的特点,北方园林植物同样会给人们以充满生命活力的美感,“绿色植物”使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浓荫葱郁,秋季红叶斑斓,冬季枝桠凝雪,是居住区环境中最能体现时间、生命和自然变化的要素,给人以健康和美的享受。在这个人工建筑的大环境中,应充分发挥植物的优势,去创设与建筑景观相协调的绿地景观与道路景观。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为居民提供闲暇时交往、聊天和进行多种活动的场所,使得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居住区的公共场所是理想的人际交往场所,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也在增多,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向室外活动场地,他们需要运动、休息、文化娱乐、人际交往,因而对居住区活动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时应该要考虑居民的生活与休闲的要求,留有一定休息、活动场所,结合小品、园路、小型绿地,设置休息座椅、遮雨廊等公共设施,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用各种方式来促进居民和自然的亲和性。
4 结语
总之,居住区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应以生态学为基础,以园林学美学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设计出与审美观念和休闲活动相符的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和适用价值。
5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住宅区环境景观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园林景观特点
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2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作用及效益
目前,房地产业正日益成熟,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提高商品房档次,使其便于营销已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但在一定的投资标准下,土建方面已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唯一可能提高房屋卖点的只有外部环境的改善,所以房地产商都十分重视小区的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便是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区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1经济效益
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
2.2景观环境效益
由于地处住宅区内,小区园林景观以其自然、宁静的环境而成为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的金融办公环境的缓冲器。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心理和行为。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感受。
2.3生态效益
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近几年一些“绿色小区”、“生态小区”不断涌现。“生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需求。
3 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作用体现
3.1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功能作用。
民留出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建造小区园林满足其需要。所谓景观人性化就是指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多考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休闲广场中,设计散步的林荫道、人造的小园林、休憩的池塘,健身运动设施等等。而所谓运动的景观化就是指将许多运动设施作为一个景点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景观化运动,从而也就将运动及休闲设施作为一个景观有机地组织到了居住区绿地系统中,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独到之处。
3.2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空间作用。
现在的小区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更重视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各类空间有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是供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场地,静止空间是供居民室外休息、交往、观赏用的空间,常与各级绿地结合设置,有的可在院落绿化或组团绿地中,进行人工的园林绿化建造,形成居民交往活动、观赏、消闲的中心地带。园林绿化重视室外空间层次的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更要注意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小区的空间序列更为完整,也使得人性化设计能够贯穿始终。
3.3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协调作用。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 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而这些绿色居住区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其次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来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4 结语
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住宅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等一些新概念相继被提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区居住小区的建设规模空前膨胀,虽然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环境整治力度,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过于追求形式、照搬外来设计样式等。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一、中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特点及设计原则
(一)中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特点
从中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的演变过程来看,居住景观的形成不仅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还与当时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以神殿为中心的居住景观形态和以教会为中心的居住景观形态,前者在景观设计上深受古希腊神话影响,城邦精神对早期欧洲的城市建筑影响较大。
中国居住景观形态从传统的里坊制逐渐转变为街市制,景观设计深受传统儒家的传统文化影响,人居环境体现为天人合一的特点,风水观长期影响着我国古代民居样式。近代以来,西方的居民区景观设计理论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区景观设计深受西方景观设计理论的影响,甚至奉行“拿来主义”,对外来景观设计理论照搬照抄,不仅抛弃了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失去了自我的创新性,近年来,这类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1]。
(二)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不仅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应遵循六大原则:第一,功能性原则,居民区景观设计就是要以最好的服务来表现其功能,它承载着居民休憩、娱乐、交往等诸多功能,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第二,以人为本原则,人的需求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还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应从居民的需求出发,满足其多种需要以及体验要求;第三,美学原则,居民区景观设计更应注重人们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第四,生态原则,居民区景观设计要突出地域特色,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第五,历史人文原则,居民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和文化特征;第六,社会性原则,主要包括社会伦理、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三个层次,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更注重营造个性化空间,如“公众自助式”模式,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心理认同感,也充分体现了人与空间的良性互动[2]。
二、当前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的问题
(一)历史人文与现代文明相脱节
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全国各地,“千城一面”,南北方城市已趋于一致,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单元,居民区更是如此,物质空间形式的雷同反映出我国城市规划和居民区景观设计的滥觞。如图3。冯骥才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千城一面”,只能说明我们这一代没文化,而对历史建筑整旧如新,将这样的东西交给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
(二)景观设计形式重于内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城市居民区景观设计也要不断提高环境品质,但是大多数开发商更多的是从获益的角度来对居民区景观进行规划和营造,更注重形式的展现,却忽视了居民区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内容,即居住意义和功能作用。国内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在环境美化和绿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硬地过多、雕塑泛滥,同时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却比较少,难以满足儿童游乐、青年健身、老年休闲等多样需求,景观设计形式重于内容,景观的使用功能并不理想。
(三)忽略了居住者的环境心理因素
居民区景观同质化严重,空间环境令居住者感到压抑,并未突出场所感,也不具备识别性,还基本上停留在简单绿化和小品填充等形式塑造阶段,内容简单,缺乏个性,严重忽略了居住者的环境心理因素。当前国内居民区景观设计都非常强调空间景观环境的视觉效果,却不注重对景观要素的整体整合,空间暗示手法很少运用,对居民者的行为难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的影响,更无法激发居住区一些应用的社会功能。
(四)生态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在多数情况下,居民区景观设计都是在盲目生态化的指引下进行的,如大面积铺设草坪来提高居民区的绿化率,但从绿植的生态功能角度来看,其效果并不如树木,还有的居民区景观规划的水域生态系统,美其名曰地中海风情,就其实质而言,只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而且一潭死水不仅不能发挥水域生态系统应用的功能,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更为严重的是病态审美观的盛行,使得仅有的自然要素也被清除掉,这是对生态系统的直接破坏。
三、改进当前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一)遵循生态设计原则
居民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基址的自然条件,维护其自然特征,在此基础上营造空间环境,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考虑将自然景观作为居民区景观的主轴线,后者沿着自然景观的脉络来扩建居民区景观,传统的中国民居构建就多是依山傍水,沿着山水脉络来规划空间布局。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其关键点就是要运用生态设计手法,景观设计更多体现出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对自然现象的引导,使居住者能够有所体验。生态设计实际上是要发挥居住区景观的生态效益,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人。
(二)继承历史人文元素
居住区景观的品质能够通过空间环境体现出来,但不由空间环境所具有,以徽州古民居村落为例,徽州古村落是中国古建筑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珍宝,其将自然与建筑二者结合的物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转化为审美意象,突出了建筑文化的特有魅力,这为当代居民区景观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即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继承历史人文元素。从环境设计审美角度来看,优秀的居住区景观仿佛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构造、美化,都是在最佳人居环境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不仅建成了一个“宜居”之地,也造就了一个“宜游”之境。
(三)运用现代设计手法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更加关注主题景观的演绎和营造,如对景观中视觉焦点的设计,突出了居民区景观的个性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针对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主题景观演绎尤为重要,既可以使用历史文化的选题,也可以使用自然景观的选题,再或者是一些具有时代色彩或地方色彩的选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隐喻和象征的手法。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居民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并不成熟,在此,结合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当代居住区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王兰.简约主义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而针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研究与设计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浅显,认为园林只是种花草,挖人工湖,造假山而已。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很多人有机会出国深造,看到了欧洲的几何对称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新元素开始在国内的住宅小区不断的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二、城市居住区内园林景观的发展
现在城市小区都比较重视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国外,例如欧美国家,其实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更与城市规划学,建筑规划学并列为设计界的三大巨头了。国外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整体环境规划方面已经应用的日趋成熟,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旺旺被简单的理解为绿化的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旺旺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和具名的重视,也是营造真正高品质住宅小区的基础之一。
国内目前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从古至今的世界园林景观设计基本上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类,各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和特色。西方园林是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式,景观设计的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均衡,常以轴线作引导的几何形图案美为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包括树木也都作规则式造型。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形式,景观设计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为引导的自然式山水园,成为著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形成东西方园林形式各异的原因,都受各自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思想传统的影响。西方园林把美学建立在“维理”的基础上,它还左右着雕塑、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东方园林源出于我国五千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三家崇尚自然的“天人和一”观,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并因借于文学、绘画和建筑诸艺术。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古人又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所以“意境”赋予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对景观设计产生意象含蓄,情致深邃,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玄外之音,画外之境 ,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在体察感受中,让游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提高到深层性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都是建立在内心境界的基础上的“心物感应”和“兴到神会”的审美价值,而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文化唯独缺乏“意境”这一灵魂的审美内涵。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
植物的配置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表达,通过良好的植物配置来体现园林景观的自燃性,艺术性与地域特色。
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色彩季节,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质检的相互搭配,其要点如下:
了解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
根据绿地不同性质和功能选择植物,合理配置,高度搭配要适当。
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
利用光影,四季变化与植物景观合理配置
借助光影,声来营造植物景观,光与影是可以使园林植物景观富于层次。富于深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植物一旦与日光,月光,烛光,水面,冰面,镜面等。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各色各样的光影美,如诗如画,妙不可言。如檐下阴影,梅旁的疏影,树下、花下的碎影,以及水中的倒影;同事,在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丰富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的精粹,色彩可以引起、产生丰富的联想,利用植物色彩渲染空间气氛,烘托主题,可给人一种或淡雅幽静,清新和谐,或福利唐华,宏伟壮观质感,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空间。
【关键词】生态环境;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人性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品味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居住区不再是以往那种只要具备居住功能的心态了,而是开始注重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1]。这一转折说明了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已经从原先的生理需求转向心理需求,甚至也开始倾向于文化领域的需求。因此,以“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为原则创造出来的居住环境才能吸引人们。
1 居住区生态环境设计理念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居住区环境的空间布局与外观形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圈中不仅要以自然科学的概念为原则,更要以社会科学为理论,来满足人们对居住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使其居住得更加舒适温馨且和谐。最终达到人类永恒不变的三大主题――居住、生存、发展[2]。
2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首先,要将“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贯彻到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的设计原则中去,因为它在当今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该思想也成为了现代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建设的生机、源泉。在实施绿地景观生态型的居住区时应把人文景观与绿色景观相交融,使其居住区跟居住区外的结构布局形成网络即绿脉。此外,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还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法则[3]。随着绿地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将植物学、规划学、建筑学以及美学等作为前提,深入了解自然生态景观造景要素;始终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准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其居住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大自然形成一个环境多样化、景观多样性的有机整体。如
杭州金色海岸楼盘,它不仅有园区自身的绿化,还同时享有宽达30米的江大道绿地以及新塘河市政绿化,绿化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具体的园区绿地景观方面。其根据绿地紧靠居住区的特点将其分为三段:第一将街道两侧处理为一个整体的绿地空间,使原有的“负空间”转化成人们乐于在此活动的“正空间”,从而促进绿地的养护管理;第二就是把林带中段的空间打造成一个开阔而又起伏的大草坪,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受;第三便是人工嵌草的地坪,这个部署将与中段的大草坪相区别[2]。又如春江花月绿地:,绿地面积占总地面积的45%,根据生态园林的需求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使用绿色材料将其居住建筑融为整体,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空间,为居住人群营建一个自然朴实而又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因此在设计规划中要选择适宜的开放式绿地,避免将绿地分割得支离破碎。依绿地空间立地的环境条件,采用半开敞式绿化、组合式绿化、垂直式绿化及封闭式绿化的形式,构成别具一格的绿化形态。
其次,要从人们的思维、行为以及非自然造景等方面来规划居住区绿地景观的生态系统,创造一个回归自然、荣誉自然的景观天地,使居住区的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其表面的生存生理需要,而是进一步的让它迈向人们的心理甚至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情的憧憬,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绿地的社会活力,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3 景观生态设计的空间与造景要点
3.1 原生态的地形地貌
原有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数百万年而演化而来的,本身就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换,因此居住区的原生态地形地貌的保持是相当重要的,在建筑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着“保留原始生物地貌,顺从绿脉”的宗旨,这样我们人类才会得以生存、繁衍。
3.2 水景生态的设计与应用
自古以来,水便是生命之本、万物之源。然而自然界中的湿地却是最具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它不仅是人们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同时也是孕育生命的生态系统,在居住区融入水景湿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1)人的亲水性在人的原本心理行为上都会对水产生一种象征着生命的渴望。用模拟自然结合现代园林的手法来制造大自然的缩影,通过人工再现自然水流的人造湿地来满足人们这种回归自然的心理。(2)视觉美感人工制造的水池、喷泉等动态景观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令人们流连忘返,仿佛置身在自然的怀抱中[1]。(3)环境信号在一些大型的居住区建造水体并种上水生植物,养上观赏鱼类,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与亲水性,更能勘测出环境污染的指数。水不但能调节气温,还能让人神态清爽、心旷神怡。人工再现溪流的手法不但体现了水流跌落的效果,也真正的迎合了人们心理上回归大自然的需求。
3.3 多样性的景观配置
植物不仅是生态造景的素材,更是人们观赏的要素之一。因此景观植物的配置必须要以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的发展为方向。(1)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如在江南一带的居住区可种植树种有香樟、沙朴、柳树等;观花性树种有海棠、桂花、蔷薇等;易于管理而又能持续观赏的宿根地花卉有玉簪、美人蕉、醉鱼草等;观果且富有情趣的果树有香泡,柑橘,石榴等;招蜂引蝶引鸟的又有杏梅、晚樱、早樱、腊梅等,这类植物不但能吸引大量的昆虫鸟类,更能为此景观增添生命的气息[3]。(2)生态群景跟植树的合理配置种植树种要以生态原则为基础去考虑植物生态群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及其美观性,力求变化。(3)花、草、乔、灌的完美结合将其植物配置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这样不仅能达到绿量(氧气等有机物)最大化,又能丰富其品种的繁多,让人们在视觉上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3.4 文化气质的体现
居住区规划中应将自然古迹、古树名木尽量保留,它们不仅是历史的积累,文化的象征,更是地下水位规律的里程碑,所以要统一规划对其进行实施有效措施,这样不但能让人感觉到文化的气息,也体现了居住区的独特风貌[4]。
总而言之,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但要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也要能完善人们的人居环境,把可持续发展列为设计主题,树立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理念。根据人们的生态行为规律和心理审美需求,去遵循植物多样性的原则,运用人工造园的手法将其与周围环境融入为自然界中的绿地景观,为现代的居住人群创建一个具有生态型、观赏型,又能体现地域文化气质的居住区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文;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