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管理的出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然而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旅游安全事故的增加,旅游
>> 智慧旅游下烟台旅行社的发展研究 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的创新研究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行社实习的思考 与游客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是旅行社的法律义务 面向散客旅游服务的旅行社敏捷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 《旅游法》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 关于旅行社品牌建设的研究探讨 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义务 基于SCM的旅行社管理对策研究 中国旅行社危机管理的误区研究 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行社相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浅谈旅行社连锁的管理 浅议旅行社的存货管理 中小旅行社的出路研究 分析旅游者选择旅行社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旅行社应对旅游黄金周和旅游淡季的促销策略 基于景区视角的旅行社与景区关系分析 浅议新《旅行社条例》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影响 旅游法的颁布对旅行社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8-20。
[2]新浪网.今年“五一”黄金周时,一些景点相继发生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让旅游保险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旅游保险为何无人买账?[EB/OL].http://.cn/c/2006-05-14/01288917675s.shtml,2013-8-20。
[3]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精髓诠释(下)[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20。
[4]奚晓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269。
1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1开展专业认知与应用技术的实验教学。专业认知与应用技术的实验教学是旅游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专业认知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旅游企业基本工作项目、环境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职业素养;应用技术实验教学是专业认知实验与相关理论教学课程进行内部纵向综合后,进一步与实践相接轨的基础性实验教学。该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探究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对旅游企业所需基本操作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中西餐宴席摆台及服务、酒吧服务与调酒、客房综合服务和模拟客房预定及结算系统实验等。应用技术实验应该在重点、反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基本功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将现代旅游企业中最新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以实验的形式加以介绍。实验的方法主要是演示、观察、验证。
1.2加强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是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旅游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一系列旅游企业运营中比较常见的实例,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并运用在专业认知实验和应用技术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学识完成相关实验。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应该较多的涉及行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向纵向综合发展,重点训练学生对解决具体实例的探究能力。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有:旅游团队接待的综合服务、模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中西餐宴席设计及制作、平衡膳食菜单设计及菜品制作、冷餐酒会组织与服务和酒吧主题活动策划与服务等。
1.3拓展开放型实验教学。开放型实验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最高级别。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开放型实验教学则是具有验证、综合和研究三个特点。开放型实验教学不仅是实验室、时间、空间和仪器的开放更重要是实验项目的开放,其实验项目应该是教学计划以外的,由教师和学生精心设计的更具开拓性、创新性、应用性和研究性的项目。在实验项目研究中学生可以观察某种现象或验证某种设想,也可以能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并且实现具有一定科研开发价值的旅游项目。教师由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管理开放实验项目有:餐厅布局与服务动线设计、鸡尾酒调制创新、客房清洁的动作研究与工作效率提高等。
2建立健全开放性的酒店管理实验教学模式
以实验室开放为契机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是“酒店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应该是开放实验的主要特点。开放“酒店管理”实验不仅仅是指实验室设备、场地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科目、实验项目和研究课题的开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实验和研究的优化环境,通过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自觉探索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为学生真正成为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打下基础。为此,开放“酒店管理”实验应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机制:
2.1教师制定并提供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培养要求,将所讲授的专业课程中若干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提出一系列明显高于基础实验教学要求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由选题,并独立设计实验直至独立操作完成。这类实验课题一般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重在与酒店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联系,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
2.2教师团队把关学生自拟的设计性实验。自拟实验课题的选题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因此必须经有关课程所属教师团队审查认可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且每项设计课题要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和起止时间,要分阶段提交设计报告、实验准备进度书和实验结果报告,有关课程所属教师团队和实验室要对实验活动进行考查和评定。这类实验更多的是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观念启发;思维发散;资源整合
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是河南省旅游局指定的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必须在每年的11月份导游资格证考试之前讲完这门课,以便学生考试之用,然而这时才到了学期的一半,考完之后课还得继续上,这就给任课教师出了难题,如何解决摆在面前的困难,如何把学生的思维留在课堂之上,期冀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案。时间老人的脚步进入了21世纪,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也面临着与时俱进,不得不进行变革的抉择。其原因在于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河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一直延续着大二的学生考完全国导游资格证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继续上课的困扰,尤其对于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导游业务、旅游法规、全国旅游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分析和亲身感受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安排与现实出现冲突
传统的教学计划要求考完导游资格证必须继续上课,现实是学生没有心思再上课,但是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环还得把学生留在课堂,矛盾产生了,冲突出现了,问题就摆在面前,给教学管理提出了难题。如果停课意味着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为了考取导游资格证,拿到导游资格证就等于毕业证,这就歪曲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本质。
(二)旅游管理专业等于导游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涵盖了管理、导游、接待、计调等相关内容,如果就简单教会了学生导游知识那是不够的,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需求,开阔不了学生视野,适应不了社会企业对学生技能要求,从而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是一纸空文,一张文凭。长期以往出现恶性循环,最终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就是考证专业,就是导游专业,导致学生对办学方向和专业认识进行歪曲。
二、解决问题的出路
在以上所述背景下,需要对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变革,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授课水平,启发学生观念,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整合课程内容,实行专题教学
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涉及到河南的历史、地理、气候、文化、科技、发明、风俗、名人等内容,知识面广而碎,知识不难易于理解,不宜按逻辑记忆,这就给教师按照传统的章节授课提出了考验,传统的章节授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显得授课比较死板,达不到应有的记忆效果,尤其在考导游资格证之前学生更难记忆。基于以上因素考虑对其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打破章节。全书分为六个专题:河南地理环境、河南社会文化发展、河南自然景观、河南古都、河南人文景观、河南民俗宗教武术,实行专题教学,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在考导游资格证之前有重点的实行专题教学,讲授关于考证的知识点,考证之后继续沿着原来的专题思路讲授知识,这样既能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又能解决考完证之后教师无从下手的窘境,从而摆脱老师课堂讲学生不愿听的局面。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两不误,既迎合了学生口味,又能让学生学到东西,转变学生考完证之后万事大吉的惯性思维,最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课堂的教学、完整的体系,保证了旅游管理专业和教学安排的统一性。
(二)补充相应知识,引入实践教学
实行专题教学就是为了拉大知识框架,只要框架有了,剩下的就是看教师的知识面宽与否,需要教师往里面填充与河南旅游基础与文化相关的知识。考证之前书上相关的知识点已经基本讲完,学生一般有这样的习惯,翻过的的东西不想从头再看,这时就需要老师补充相关的知识,给学生传授新的东西,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转贴于
学生在考导游资格证之前的状态可以说是自己的二次高考,都在加紧备战,不敢有丝毫懈怠,恐怕自己的辛苦没有回报,在这种氛围下老师对一些实践教学只能放下,一心围绕着导游资格证而转,可以说师生高度投入,无暇顾及实践教学。考证之后,教师要主动的牵着学生鼻子走,把丢失的实践教学补回来,学生兴趣极高,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比如:参观旅游管理系实验室的河南旅游概况沙盘,通过声光电教学让学生对河南的旅游概况有个直观的认识;组织参观地质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实地考察,让学生对河南文化更深的了解;利用旅游进入淡季,景区人少的特点,组织学生进驻相应景区,了解河南的自然、民俗、宗教等旅游知识。
(三)以点带面,注重兴趣教学
学生考完导游资格证之后,心思基本已经不再课堂上,学生自我调节和评价很重要,考的好坏可以从他们的举止、状态、行为、言谈观察出来,这时有的学生想回家调整、有的想逃课、有的失去目标,出现颓废、懒惰以上情况的出现对教师提出了考验,要想吸引学生必须所讲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按摩,及时疏导,重新树立目标。老师在授课时必须调动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把课堂顺利进行下去,否则会出现你在上面讲,下面没人听或者走神的状况,最终出现出力不讨好。比如:征求学生意见想听那些相关知识;让知识面广的学生也上讲台讲一讲;实行情景再现或小组团队教学,以上方式都能达到留住学生“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
(四)提高自身授课水平,结合学生特点专研技巧
传统的授课方法目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渴求,作为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课程的老师,必须平时注意收集知识,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能受到启发,接收到新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信息。作为主导地位的老师,必须结合自身的语言、特点、方式、思维等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这就是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制胜法宝。考证之前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心中对授课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占领统治地位,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学生,争取学生的认可,从而让学生喜欢你的授课方式和技巧。
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要不断根据学生年级的变化、年龄的变化、知识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要想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之上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是必须做的,这也是一个老师的魅力所在。要想提高技巧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多听课、多学习、对思考,结合众人之长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用心了解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多媒体授课、现场体验授课、图示授课、参与性授课、小组授课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相互穿插,相互调节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共鸣。
导游资格证考完之后,学生出现了大起大落,心思不在课堂一门心思关心自己的成绩,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特点留住学生的心,提高授课技巧就成了获取学生心知的途径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导游资格证考试前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前几年大家都比较头疼,感觉考完学生没心思停课,教师就没心思授课,这样就打乱了整个教学计划,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就等同于导游资格证专业,从而不利于整个教学安排,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影响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本文通过以上四点的论述,期望找到一条解决的办法,为了学生,为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当之无愧的要面对,提高整个专业的授课环境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青,引领课堂教学要学会超越技术层面,中国教育报,2008-02-19
[2]殷宗霞,新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2009-05-28
[3]卢鹏程 周耀威,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思考与探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 第04期
[4]孔青,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互动,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 第05期
[关键词]旅游教育;本科;萎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5-0013-05
引言
以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为标志,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到2008年,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已走过了30个春秋,回顾这30年来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在为教育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旅游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忧虑:大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可度不断走低,本科生旅游行业内就业率不高,企业不敢用本科生、留不住本科生,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确存在着严重问题。关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已有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过论述,并且提出了各自对策,但是上述问题在不同的大学里的表现及严重程度是不同的,譬如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和中国最先开办旅游本科教育的大学以及其他综合性大学,由于校情的差异,他们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旅游本科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
1、中国大学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现象
本文所说的旅游本科教育萎缩,指的是学生专业认可度低、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低、旅游专业教师数量相对减少或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相对降低、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降低等现象。在此没有把旅游招生规模作为衡量因素是考虑到目前高校仍处于扩招态势,学生人数的多寡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对于同一学校来说,招生规模的纵向变化可以部分说明旅游专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为了使问题呈现得更加清楚,分为著名大学、最先开办旅游本科专业的大学和其他大学三类分别阐述。
1.1中国著名大学旅游本科教育情况
“著名大学”是一种模糊说法,为了便于考察,这里以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前10位的大学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2-2007中国大学评价》的研究成果,近6年里进入前10名的大学一共有12所(因为有的大学并非每年都进入前10,所以不止10所大学),它们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这12所大学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办学水平,分析旅游专业在这些大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有利于我们了解旅游专业在利用优势教育资源方面的情况。旅游专业在这些大学里的发展及处境可以分为以下5种情况:
第一种:没有旅游及相关专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种:有旅游及相关专业但已停止招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三种:虽然未停止招生,但是学科地位有所下降――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第四种:偏重于旅游文化或历史、地理某一方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第五种:设有旅游学院的大学――中山大学。
这5种情况的产生都是由其校情和专业发展的背景造成的,具体来说: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知名的两所高校,立足于发展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没有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理工类大学,自有其专业定位。最著名的大学里往往不设旅游专业,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譬如美国有旅游相关专业的大学排名较靠前的也在10名左右,如康奈尔大学(Connell University)和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旅游及相关研究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研究者的视野。但是,根据吴必虎和蔡利平的研究,“旅游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向这些最高学府渗透”。
西安交通大学曾经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但是现已停招,其原因是2003年实行按照工商管理专业统一招生,由于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少而停招。与旅游管理专业萎缩乃至消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校管理学连续6年获“管理学”学科门类排名全国第一。这种情况似乎说明:置于管理学院下的旅游专业并不会因管理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甚至强大的工商管理专业有可能“吞掉”旅游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等4所大学虽然未停止招生,但是学科地位有所下降。下降的表现有:第一,旅游专业在学校教学机构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如浙江大学,由合并前的杭州大学旅游学院一级教学单位下降成新浙江大学商学院下的一个系,属于二级教学单位。第二,招生规模有所下降,如复旦大学旅游本科招生人数,从2002年的41人下降到2006年的30人。第三,旅游专业在横向师资力量对比中居于劣势,如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有教师5人,仅占管理学院教师总数的4.8%。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不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而是分别在人文学院、地理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与历史、地理、文学类的专业相比,其“管理学”的特点更有吸引力,所以旅游专业在这3所大学里的招生规模没有大的下滑,南京大学2006年、2007年旅游专业的学生数量甚至还有所上升。但是这种专业安排方式是否有助于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还值得商榷,毕竟旅游专业与历史、地理和文学等专业的学科差异性较大。
在中国排名前10位的大学里,中山大学是唯一有独立的旅游学院的大学。最初旅游专业也是在管理学院,2004年成立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后,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均有旅游专业。
中国排名前10位的大学是中国优势教育资源所在,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著名大学的旅游专业大多数处于萎缩状态或萎缩状态的边缘,这将影响旅游高等教育和旅游研究未来的发展,并进而对行业的发展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1.2最先开办旅游本科专业的8所高校的情况
1981年,由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杭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长春大学、中山大学8所院校最先开始开办旅游本科教育。由于起步早,这8所大学在旅游本科教育方面较其他高校有一定的办学优势,但是即使如此,现在这8所大学里旅游专业的境况也不容乐观。
1.2.1招生规模相对于其他专业没有增长甚至还有所下降
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不断扩张的趋势相反。这 8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普遍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上述大学中的多数,近年来每年招生规模维持在30人左右。
1.2.2师资规模和职称结构27年来变化不大
伴随招生规模下降的还有旅游师资的变化,虽然旅游专业教师绝对数量在增加,但是相对规模仍在缩小。旅游专业教师规模最大的浙江大学,教师人数22人,教师人数最少的长春大学仅有2名旅游专业教师。而且教师的职称结构经过27年的发展也没有很大改观,仍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为主,教授人数较多的有4-5名,大多数学校的教授人数在1-2名,与各自学院其他专业的差距较明显。
1.2.3专业特色不明显
除了外语类大学强调外语特色外,各高校并没有依托师资和研究优势进行特色化专业设置,仍采取高度雷同的专业划分模式。
1.2.4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行业内就业比例“双低”
旅游专业一度是“就业率高、收入高”的热门专业,但是随着就业层次的走低,选择专业时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学旅游专业,毕业生越来越不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譬如某大学2007年30名毕业生中,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人数仅8-10人;大多数大学近年来选择行业内就业的不足50%。学生旅游行业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看来,至少是高校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职业期望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和人才使用策略三方面共同造成的。
1.3其他综合性大学
在上述8所高校率先开设旅游专业后,随着中国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和高校扩招,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旅游本科。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762所(包括开设旅游本科的综合性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学校及专门性学校),与2005年相比,旅游高等院校增加了69所。旅游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而盲目开设旅游专业,办学条件和师资状况难尽人意,因此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旅游教育规模的扩大不能视为旅游教育真正的繁荣,这种盲目开办旅游专业带来的问题更多,以至于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就限制批准高等院校新设旅游本科专业。
从对三类学校旅游本科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旅游专业的整体招生规模在扩大,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正逐渐淡出那些著名高校,连最早开设旅游本科教育的8所高校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所以旅游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总体而言是非优扩张。这种扩张正把旅游教育从优势教育资源中挤压出来,转入其他不具旅游本科教育优势的学校,这不仅进一步降低旅游本科教育的声誉,还会对旅游的研究生教育和旅游研究带来不利影响。
2、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原因分析
旅游本科教育的萎缩有部分原因是原来盲目扩张后规模上的正常回落,但是通过对旅游高等教育和旅游行业发展两方面的审视,我们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下人才的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矛盾,即旅游高等教育体制下人才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这种不适应最终导致旅游高等教育萎缩。其实这种矛盾从旅游本科教育开始之初就存在,只不过在过去统一分配的体制下,加之旅游本科生人数较少,矛盾没有这么突出。扩招后,尤其是实行自由选专业以来,矛盾一下子尖锐起来,现在到了不得不正视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了。
2.1矛盾之一:旅游人才需求的分层化与本科教育人才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行业对人才需求有潜在定位,这对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著名大学的旅游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差异化的要求。旅游行业对人才分层需求的潜在定位是:
(1)初级人才:劳动力市场或者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2)中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和普通大学毕业生。(3)高级人才:著名大学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和具有旅游本科教育优势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这种潜在定位是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所需要具备的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眼界视野而形成的。一般来说,拥有优势教育资源的著名大学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能使他们拥有胜任高级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较高的综合素质。但这一潜在定位在实际中却难以实现,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的都是同一层次的旅游从业者,行业需求的多层次人才中需要高校提供的,高校却提供不了。
在顺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方面做得较好、值得我们借鉴的是香港理工大学。该校通过对旅游业用人需求规律的长期摸索,将本校的饭店及旅游管理的毕业生定位在旅游行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招生人数限制在香港每年新增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数量内,并通过课堂学习和实习,使学生毕业时能真正达到行业对中高级管理者的要求,学生的就业层次很高,实现了高等教育定位与行业对人才需求定位的对接。
2.2矛盾之二:行业的专业化要求与“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无疑对工商管理的一般专业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却存在明显的弊端。按照上述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而存在,因而课程体系突出了工商管理的基础理论而掩盖了旅游的特色,由此导致学生所学的旅游行业知识只能是泛泛而论而缺乏行业针对性。不管是饭店业、旅行社业、会展业、航空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这些大的行业,还是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管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等细分的行业领域,行业特性都非常强,都不是工商管理专业“统一尺寸”的学生所能胜任的,甚至也不是传统的“饭店+旅行社”的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所能应付的,所以培养模式与行业的专业化要求不适应,自然难以帮助学生在旅游行业发展。
2.3矛盾之三:行业对理论和经验的双重要求与本科教育中实习缺乏之间的矛盾
旅游行业对于从业者的经验非常看重,一般来说,企业对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要求是理论可以弱一点,动手能力要强,要有实习经历,对本科生的要求则是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要强。所以行业对本科生的要求是双重的,但是目前高校旅游本科的培养方案普遍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实习,培养的是单向度的理论型学生,使得旅游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难以与职高生竞争。
由于缺乏实习经验,旅游本科毕业生只能从最底层的服务岗位做起,而其他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初级岗位工作则看起来要“优越”很多,这种同一学校、同一院系毕业的学生初次就业后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增强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失落感,打击了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所以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使旅游管理的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有较多实习机会和实习经历,那么旅游毕业生职场上的竞争力就难以提高,即使在行业内就业也 无法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学生的行业认同度和行业内就业率“双低”的局面就无法扭转,旅游本科教育必将因为生源萎缩而陷入困境。
3、解决问题的措施
3.1解决问题的契机
当前旅游本科教育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时候,所幸有利的外部环境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3.1.1契机之一:有利的旅游业就业前景
与旅游本科毕业生行业认同度低和就业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迅猛发展的旅游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70万个旅游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万人。旅游业面临着巨大人才缺口,这缺口既有总量上的缺口,也有结构上的缺口。旅游就业前景看好为我们解决旅游本科教育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旅游本科教育的问题加紧研究,商讨解决方法。
3.1.2契机之二:学生就业观念正在改变
长期形成的“服务行业低人一等”的偏见和大学生“天子骄子”的看法使大学毕业生不愿在旅游行业择业。但是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出现,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转变旧有的择业观念,由“精英化择业”向“大众化择业”转变。这对旅游就业是一个利好消息。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高旅游毕业生行业内择业率。
3.2解决措施
在无法完全改变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只能在体制内寻求问题的出路。
3.2.1强化旅游的专业特色,为行业培养专业性人才
首先应紧跟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业发展进程,将旅游专业进行细化、特色化,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人才培养口径统一、却不适应行业需求的尴尬局面。可喜的是,一部分高校已率先在这方面迈出了步伐,他们通过调研行业的实际需求来细分出恰当的专业来。这其中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从原有的学科设置中细分出一些专业,譬如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除了保持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外,又从中分出了饭店管理、国际旅行两个细分专业,是立足原有专业进行的较稳妥的改进方式。第二种,是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所采取的通过具有实质性的产学合作对专业设置乃至授课内容调整、教材编撰、授课方式和实习安排所进行的较深入的改革。第三种,较为彻底的变革方式,即依托强有力的师资支持成立新的旅游院系,专业设置完全从行业实际出发,如2004年成立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华南理工大学,所设立的专业方向(系)均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旅游人才最缺乏的专业方向。它们的实践给高校在专业设置改革中提供了有益借鉴,那就是旅游管理这类应用型专业必须依托学校的优势进行细分化和特色化,才能适应行业需求,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3.2.2实行实习时间累积的弹性实习制度,缩短毕业生的基层工作时间
已有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具体做法是借鉴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学校洛桑酒店学院的学生实习方案,在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初级、中级实习,将学生的实习时间累积起来记入学分,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对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这样有助于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从事中层管理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3.2.3将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的课程整合,同时增设专业性强的旅游行业管理课程
在这方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课程改革进行得较为成功。该校与首旅集团进行新的校企合作办学,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深入听取企业方的意见,将课程体系完全与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并通过深入的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达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这样的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与别的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要从基层干起相比,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毕业生却被企业早早聘为管理者。
3.2.4充分发挥旅游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提高旅游在其他强势学科中的主导地位
在目前“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多设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但是与工商管理专业比较,不管在学科成熟度上还是在师资方面,旅游管理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只有依靠学科带头人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作用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立独立的旅游学院,旅游专业才能获得较多的办学资源,摆脱旅游专业附属于工商管理的不利地位,真正实现“旅游人”领导旅游专业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法治
一、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人治与法治
(一)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人治
1.人治现象
民族村寨旅游人治现象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人文三个方面,其中又夹杂着国家法与民族村寨习惯法、民族村寨习惯法与人治的缠斗,主要表现为:
神判。在黔东南州,古老的民族村寨还仍然保留着古朴的神灵崇拜习俗。在苗族村落社区人们普遍相信参与了“呼清”神判后若反悔必遭恶报。利用神判的“内在约束力”来规范村寨旅游行为。但是,民族村寨“村给公共权力的运作缺乏制度规范和程序约制,容易形成人治型管理。”
风俗习惯。黔东南州从江县岜沙苗寨、占里侗寨,依然信奉民族风俗习惯保护着他们的青山绿水,维持他们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然而,“对那些一时不可解释的现象、超人及超自然的力量,进而成为他们心目中各种各样的神灵”。神灵的意志往往为少数人所控制,其实质还是人治的内核。
环境伦理。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黔东南苗族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环境伦理思想。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只是从感性层面出发去把握,并利用本民族世代传承的行为准则,如宗教戒律、习惯法乃至禁忌习俗等自发调节或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因此,黔东南苗族环境伦理表现出直观、朴素、自发的特点,甚至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由于杂糅了迷信色彩,这种朴素的环境伦理思想缺乏法制要素,最终还是会滑入人治的深渊。
2.人治困局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不可持续。民族村寨旅游的人治是建立在思想、文化、信息等相对较低水平基础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治正逐渐丧失其赖以生存的这一基础。
民族村寨旅游在发展中艰难前行。由于人治的随意性、不可预见性、短视与局部逐利等缺陷,民族村寨旅游并没有搭上法治规范化、长远化的快车,只能在人治本身所固有的各种痼疾的羁绊下,艰难前行。
民族村寨旅游健康发展难以为继。毋庸讳言,民族村寨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法治的理解与尊重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形成了与现代文明法治的一道看不见的鸿沟。人治已经像毒瘤一样滋长在村寨旅游发展的机体内,如不彻底拔除,村寨旅游就难以健康发展。虽然拔除人治毒瘤难免有阵痛,但如不拔除,只会后患无穷。
(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法治
从实用主义角度考量,人治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暂时还较实用,这与当前村寨的实际相吻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合理并不等于合法,实用并不等于有用。很大程度上讲,这些人治只局限于局部利益,不考虑整体利益;只局限短期利益,未顾全长期利益;只顾及个人荣誉,未考虑公共利益。村寨旅游的发展建立在脆弱的人治基础上,没有国家法制的强有力保障,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就纷至沓来,难以招架,人治的痼疾也就昭然若揭,还谈何发展。旅游品牌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管理等,这些靠神判、风俗习惯等人治手段,能够行得通吗?法治才是村寨旅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法治路径的战略构思
(一)村寨旅游法治思维的构建与培育
一是必须凝聚众力,形成研究村寨旅游法治的浓郁氛围。首先就必须努力锻造一只专注于村寨旅游法治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队伍,为法治提供强大的智力和学术理论成果支持。其次,加强有关民族村寨旅游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的立法工作,彻底根除目前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不系统、不规范的痼疾,为法治精神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全面培育民族村寨旅游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法制教育, 群众要喜闻乐见,形式要丰富多彩。开展法制教育,内容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三是着力解决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问题,确保村寨旅游的人治逐渐向法治平稳过渡。
四是亟待革除村寨旅游法治的利益导向与参与痼疾。民族村寨法治的根本出路在于是否为大多数村民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官员的政绩服务。国家法只是从宏观层面上给予了村民旅游利益的法律保障,因此,要将实实在在的旅游利益分配到村民手中,就需要将国家法与民族自治法良性地结合起来,制定利益导向于村民利益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有将民族村寨旅游的利益归结于村民,村民才会自觉地遵守法律,法治才会被实行;只有将民族村寨旅游的利益归结于村民,村民才会积极参与法治,才会认识到法治是真正维护自身利益的利器,从而自觉抵制人治,接纳法治,使村寨旅游走向法治的康庄大道。
(二)村寨旅游基础要素的法治
村寨、村民和游客构成村寨旅游的基础要素,村寨旅游的法治重点在于基础要素的法治。法贵简明,制定专门治理基础要素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将游客法治融合于基础要素之中,形成村民、村寨与游客这一对矛盾体和谐共生共存的良好局面,构建利益共同体,助力村寨旅游健康发展。村民、村寨表面上与游客是矛盾的,村民、村寨一方出售服务,而游客一方购买服务,服务质量与服务价格在法治道路上由价值规律决定。但是,如果缺乏法治思维,村民、村寨一方以为自己是地头蛇就漫天要价,不但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更是饮鸩止渴,使游客望而却步,造成村寨旅游无以为继的灾难性后果。游客一方也要有法治思维,不得随意破坏旅游设施或增加不合理甚至违法的服务项目,或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刁难村民,或举止粗俗等等,阻碍村寨旅游健康发展。村民、村寨待游客如亲人,热情周到,服务明码标价,不宰客,不黑客。同时,也可适时增加温馨可人的服务项目,让游客疲惫的心灵得到村寨旅游的慰藉,使游客流连忘返,触发其再次或多次重返的冲动,再带动一大批游客前来光顾,村寨旅游何愁不长盛不衰。游客则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融入当地习俗与文化当中,与村寨、村民同乐,乐在其中,诗情画意,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当然,在这一对矛盾体中,游客往往属于弱势主体。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我们就要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经济法的任务是,对强势主体进行限制、对弱势主体予以保护,使它们重新回到市场机制的轨道上来”。形成村寨、村民与游客良性互动的动态平衡局面,村寨旅游发展就可持续。在这里,法治是保障。
(三)村寨旅游市场的法治
村寨旅游管理的法治。村寨旅游管理应遵循政府主导――政府扶持――政府逐渐退出的发展路径。在起步阶段,单靠民族村寨现有的各种要素(既无大量的资金支持,又无丰富的管理经验),民族村寨旅游就可能被市场扼杀在襁褓之中。这时,政府应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肩负起资金支持与人才管理的重任,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在村寨旅游市场中起中坚力量。在熬过艰难起步阶段,村寨旅游市场有一定发展以后,此时市场还较脆弱,必须防止政府走两个极端:一是继续主导,使得旅游公司缺乏自主造血能力;与民争利,以政府名义抢夺旅游市场的红利,严重削弱旅游公司的生存能力;二是撒手不管,由于忽然缺乏支持,刚有发展的村寨旅游市场可能再一次被打回原形,彻底崩盘。在这个阶段,政府应该走中间路线,由政府主导逐渐向政府扶持角色转变。当村寨旅游公司能独立游走于市场,形成品牌与规模效应以后,政府应渐次地全身而退,不得干预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政企分开,村寨旅游公司完全市场化管理操作,村寨旅游开发的“果实”应该由人民来采摘,政府及时恢复其监管角色。在主导-扶持-退出角色转换的各个环节,必须配套有相应的法制特别是行政法、经济法予以规范,防止政府前期不作为、后期侵吞村寨旅游利益的腐败行为的发生,将村寨旅游管理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村寨旅游长远发展。
村寨旅游宣传的法治。目前,村寨旅游宣传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宣传乏力,碎片宣传,恶性竞争,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恶意或变态宣传。有些村寨旅游,为了招揽游客,壮大自身的旅游市场,不惜采用恶意或变态宣传方式。三是缺乏凝练民族文化成分的特色宣传。村寨旅游宣传不只是几张民族村寨照片、几个民族典故就叫特色宣传,村寨旅游宣传应着力于“凝练”与“特色”,“凝练”就是要对民族村寨文化价值、生态环境、民族风俗、村民文化素养、历史文化渊源、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进行量化的综合评价,根据量化指标确定不同的等级,然后按等级进行宣传。“特色”不只是宏观地大谈特谈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来忽悠游客,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分析文化旅游到底在哪里,有哪些文化,要分门别类,一目了然。要克服这些流弊,民族村寨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制定相应的单行条例或自治条例,将村寨旅游宣传纳入法制化轨道。
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法治。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要采取辩证思维方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开发而忽略保护;也应防止畸形强调保护而轻视保护性开发。开发与保护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没有静止不动的保护,它总是在时代车轮的滚滚洪流中动态保护。这种开发与保护必须走法治化道路,依法推进,避免出现人治造成的开发与保护走极端化的现象。
村寨旅游品牌的法治。首先,旅游品牌要具有浓郁的民族村寨文化气息,有典型的地方性与显著的特征,便于游客识别记忆;其次,旅游品牌前期需要政府的前期投入,前已述及,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村寨旅游品牌的建立很可能胎死腹中;最后,旅游品牌并不是只是一个牌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与民族内涵,涵盖村寨古代文明及其演化史和现代文明的程度。璀璨的村寨古文明无疑为村寨旅游品牌的建立增光添彩,为外地游客打开了一扇窥探古文明的天窗。民族村寨的现代文明程度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旅游品牌的建立,如果村寨村民举止下流、语言粗鄙、观念陈旧,缺乏现代文明,不但为游客带来不便,而且还会使游客顿失好感,厌恶之情油然而生,旅游品牌何以建立?因此,旅游品牌的建立需要制定地方特色单行条例予以规范,走法治化道路。
村寨旅游的战略布局的法治。村寨旅游不能只局限于战术层面,更要有战略思维。黔东南州属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各村寨都有丰富的苗侗文化旅游资源。但是,不能普遍撒网,各自为政。应该根据村寨人文、历史和区域特点整体布局,整合旅游资源,防止村寨内部恶性竞争,凝聚合力,从战略高度来布局村寨旅游。目前,黔东南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沪昆高铁横穿而过,为沿线的短期游、假日游提供了大量的客源,建立“高铁沿线旅游带”正逢其时;同时,黔东南州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再镶嵌以苗侗文化,为建立“红色旅游区”提供了可能。因此,从战略高度构建“一带一区”民族村寨旅游,可以助力黔东南村寨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村寨旅游的战略布局,都需要法治思维,依法推进,防止朝令夕改。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法治。要做好详尽的规划,土地、环保、税务等政府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助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民族村寨旅游要根据这些法律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使村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麻勇恒,范生姣.神判与“村治”――基于贵州J村共有资源开发利用权丧失的案例分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04)
[2]周克勤.民族风俗习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理思考――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占里侗寨为视角[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04)
[关键词] 江西;旅游饭店;品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33-03
[作者简介] 樊盛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左 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
黄 刚,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江西 南昌 330100)
一、江西省旅游饭店现状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饭店业发展壮大的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适合接待境外客人的饭店只有137家,客房2万多间,现在我国星级酒店有11828家,客房13300万间,固定资产3756亿元,年营业收入1347亿元,星级酒店的就业人数152万人,饭店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江西省与全国一样,改革开放前,能接待境外客人的饭店只有江西宾馆等少数几家,客房数不过一、二百间。而如今江西全省接待境外旅游和国内游客人数分别从1979年的4381人和2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49.73万人和6000.23万人次。江西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在旅游基础建设,尤其是饭店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省拥有星级饭店500多家,其中五星级饭店8家。但由于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江西缺乏中高档饭店的情况仍然很明显,尤其是部分地市遇到当地举办大型活动就捉襟见肘。因此,江西省旅游管理部门计划到2010年,全省要新建高星级饭店50家,其中南昌市要新建5家以上五星级饭店(其中建成1家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的五星级饭店)15家左右四星级饭店。与此同时,重要城市和主要旅游区力争建设1家五星级饭店,各县级市和有条件的国家4A景区至少建成1家四星级饭店,各县至少建成1家三星级饭店。
在饭店业飞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江西省旅游饭店目前存在的问题仍很多很大,集中表现在:
1.有特色、有品位的旅游饭店少,饭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饭店专业化程度低下;
2.管理不规范,服务模式、服务手段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3.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服务质量和服务技能水平较低,客人投诉多;
4.全省饭店数总量(尤其是南昌市)相对过剩,出租率、利润率偏低,有相当多的饭店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5.大多数饭店市场定位模糊,饭店之间的竞争还只停留在最原始、最基本的价格竞争上。
二、江西省旅游饭店业必须走集团化、职业化的道路
中国的饭店业目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全国平均出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合资饭店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国营饭店,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集团经营、规模效益、质量与品牌。因此,组建饭店集团追求规模效益是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组建饭店企业集团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改善饭店的经营效率与提高饭店的国际竞争力。自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由香港半岛集团管理以来,世界各国饭店集团逐步进入中国,到现在,世界顶尖的饭店管理集团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如我们熟悉的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假日、凯宾斯基、凯悦、大仓等。国际化饭店管理集团通过其品牌战略、网络营销、专业化管理,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加快了我国饭店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大批饭店管理人才,缩短了我国饭店业与国际饭店业之间的差距,使我国饭店业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最先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也就是在此影响下,我国本土饭店管理集团也逐步产生、发展、壮大,形成了如锦江、新亚、建国、东方、开元等饭店管理集团,这些本土饭店管理集团规模已达到国际饭店的300强标准。《饭店现代化》杂志刊登的国际排名中,锦江第22位,首旅建国第85位,海航第105位,粤海第110位,金陵154位,凯莱第181位。根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统计,凡是饭店管理集团成员的饭店,无论在品牌经营、市场占有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明显高于非饭店管理集团成员的饭店。全国饭店连锁化管理程度高的前十名省、市、区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四川、云南、重庆、辽宁、山东。这些省、市、区都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连锁经营的饭店多少,与当地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程度、旅游业发达程度及饭店业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
据报道,世界最大的饭店管理集团――最佳西方(BEST WESTERN)的发展计划不仅关注在我国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也同样关注我国西南、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这样就为江西省旅游饭店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从兄弟省的成功经验看,加入饭店连锁集团,借助品牌提高本省饭店品牌影响是最佳的捷径。当然,就江西省实际情况而言,一下子就加入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的条件似乎还不成熟,但如果运作得好,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加入国内的饭店管理集团,如江西省的锦峰大酒店、锦江皇冠大酒店加入了上海锦江集团,瑞都大酒店参加了金陵饭店集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政府要积极鼓励大财团进入饭店业,组建饭店集团,但进入的方式应以兼并、参股、改造已有的饭店为主。在目前饭店供给总量出现过剩的时期,饭店业供应的重点是结构调整而非总量扩张。择优扶持意味着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就江西省情况而言,也可与北京的新世纪集团、浙江开元集团联系。如浙江开元集团,其所处地理位置离我省近,其管理的饭店档次大体与江西省差不多(中低档),开元饭店前身是一家政府招待所,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旅游集团,目前共拥有酒店19家,资产16.8亿元,是中国饭店集团20强之一,被同行誉为“创造了近年来国内旅游饭店的奇迹”。它的成功经验是:“以品牌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以市场为先导,以人本为宗旨,以文化为风骨”。
饭店集团发展的人才条件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入世对专业的饭店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求有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群体。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饭店人应运而生。作为一个饭店集团经营活动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在对集团的发展方向、经营范围、客源的组织和吸引、集团内各企业经营活动的分工协作、集团及其内部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等日常经营工作的组织方面,职业经理人必须有过人的胆识和对市场敏锐的反映能力,还必须有能够控制集团及其内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能力及很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如果一个饭店集团的高级经营层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饭店集团则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源竞争、价格竞争、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旅游局顺应市场竞争和发展潮流的需要,明确推出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并把2004年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年。
根据掌握的资料,江西省目前在岗的、真正符合饭店“职业经理人”条件的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很少,笔者认为这是江西省旅游饭店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高的最基本的原因。
三、旅游饭店营销模式要创新,服务理念要更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对人们种种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新挑战。相对于传统的饭店营销,对于现在的饭店营销来说,是要定位准确,要市场创新。市场创新要注重市场细分,要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发现消费者新的需求,寻求最佳的目标市场。江西省很多饭店对自己饭店定位不清,盲目攀高,长期以来拿不出自己的特色,创不出自己的品牌,营销不对路,生意无起色。笔者比较欣赏赣江宾馆的做法,它坚持自己的定位,只想把自己的“三星”做好,做突出,而不高攀“四星”;鹰潭华侨饭店之所以十几年如一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能取得突出成效,原因就在于它营销定位准确,根据饭店所处的地理位置始终把中转、旅游接待、会议接待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饭店营销的正确定位应分三步走:1.对市场进行细分,解决饭店可能要进入的细分市场所应了解的各种问题;2.对目标市场进行选择,解决饭店要在细分市场上经营的问题;3.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解决饭店在目标顾客头脑中留下顾客认为重要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具有显著优势的利益形象问题。
大家知道,南昌市社会餐饮业一直十分火爆,生意相当好,与之相反的却是所有饭店餐饮生意都较萧条。笔者专门就此问题作了调查,发现现在的社会餐饮价格并不便宜,装修条件并不十分特别,其地理位置也不十分优越。如高档些的沿江路的“远东半岛”、榕门路的“独一处寿福城”、洪都北大道的“相思林”,中档些的福州路“0791”、洪城大市场的“家常饭”等,大众些的二七北路的“玉兔”、“过桥米线”等,长期以来,以上餐馆长盛不衰,到以上餐馆用餐非得提前半天,甚至提前一天预订才有座位。其成功的原因在哪儿?反思我们饭店营销定位对吗?目标市场选择对吗?饭店对社会餐饮了解吗?饭店为什么不可以引进社会餐饮进店经营呢?
1984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学习北京建国饭店的先进经验活动,标志着中国旅游饭店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迈进,标志着开始从招待所的服务模式向标准化服务模式进军。20年来,随着外国饭店集团,尤其是国际顶尖饭店集团进入我国,我国的酒店业管理迅速上升到国际酒店管理模式,对饭店的服务质量、优质服务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把标准化服务作为优质服务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我们把它作为优质服务的典范,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进一步把它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
“观念决定行动,思想决定出路”,一个理念的定位差异,将会产生绝然不同的结果。江西省的饭店要想真正改善服务状况,提升服务价值,就必须有正确的优质服务理念。
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在江西省旅游饭店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笔者因工作需要,几年来在江西省接触了近百家饭店,各种类型、等级的饭店都有。总的感觉,星级越低,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服务意识越淡薄。其主要表现:对客人缺乏笑容,即使有也是十分勉强的,有的甚至是装出来的。对客人的第一次询问一般态度还可以,但对第二、三次提问就不耐烦了。电话总机服务员能在规定的二次铃声中及时规范回答客人的不多;一些饭店洗手间的恭桶上放着“已消毒”字条,实际却完全不是那回事;有的服务员甚至对着客人大喊大叫……
强化服务意识就是要让员工穿上工装,一上岗,就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就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所担任的角色职责,而这种责任是发自内心的,是自觉的,是条件的本能反应。
其次,要树立优质服务的新理念:
1.培育饭店的服务文化。服务文化是服务性企业在长期的客服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理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传统的认识只把服务当作是一种技能、一份职责、一些程序的组合体,这对服务标准化的形成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最佳服务”。而服务文化概念可以以其强大的渗透功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些问题。
服务文化可以在服务质量的控制上做到三个持久(服务知识的持久学习,服务实践中的持久改正,服务管理中的持久创新)。同时,服务文化还可以做到“四个统一”(服务标准的统一,服务理念的统一,服务宗旨的统一和服务效果的统一)。
2.饭店服务必须充满个性化。随着饭店业发展,人性化服务以它鲜明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它产生的客人与饭店间的亲和力也是饭店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法宝。充满个性化服务就必须做到“用心”服务。用心观察客人的举动,真心提供真诚的服务,就必须注意在服务中和客人进行感情交流,充分了解客人的需求,在服务中能做到“投其所好”。客人总希望以尽量低的代价换取自己所需的服务,总希望在饭店的消费能得到有品位的、高质量的享受。为此,饭店的服务就不能有失客人的身份,而应凸现和提升客人的身份和地位,让客人处处感到饭店每一项服务好像总是专门为他提供的。
3.饭店服务必须科学化。饭店服务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饭店有形设施的数据化、无形服务的有形化、服务管理的制度化、做到服务过程的程序化、服务行为的规范化、服务结果的标准化。对此,饭店首先要正确认知客人的需求,并能正确认知客人评价服务的因素,如饭店应明确提供给客人的核心服务、相关服务和辅助服务的内涵,并把握好每个层次质和量的关系。如客户的核心服务是给客人安全、舒适、宁静、温馨的住宿设施与环境。为此,饭店就必须在这几个关键问题上力求完美。其次,把认知的客人需求转化为服务质量规范,即对多个服务环节分析、规范、量化后,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变无形为有形,变概念模糊为可衡量,使无形的服务变得有章可循,有律可评。如对员工进客人房间的次数、整理房间的程序和要求,温度的高低,光线的明暗等有所规范,从而使“安全、宁静、舒适、温馨”变得可衡量。
4.饭店服务必须情感化。无论是规范化还是个性化的服务,都必须体现出饭店员工对宾客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客人心中真正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情感化服务对增强饭店的好客性、提高顾客满意度、强化顾客忠诚度、促进饭店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从历史文化的渊源分析,情感化服务不是我们向西方学习的问题,而是要把我们中国自己传统中的精华保存下来,发扬光大的问题,是要弘扬东方文化的问题。若能将情感化服务融合到我国饭店业已趋成熟的规范化服务和已经凸现的个性化服务中去,那就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魏小安.饭店业的新起点[EB/OL].中国旅游饭店网,http://省略.cn/2007-02-15.
[2]“创建绿色旅游饭店万里行”报道组.创建绿色旅游饭店万里行――南昌红土地上风景独好[EB/OL].中国旅游饭店网,http://省略.cn/2007-04-11.
[3]邹统钎,吴正平.现代饭店经营思想与竞争战略[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
2005年10月,全国十大策划大师之一的陈放教授,应邀在新郑举行黄帝故里开发讲座,再次阐述了河南旅游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一直以来,文化牌就是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
早在1992年,我国向国际旅游市场推荐的14条国家级旅游线路中,国家旅游局就把“黄河游”线路列为第一条,它的全称是“黄河游――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
以河南段为核心的“黄河游”,自西向东横贯河南,连接着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四座文化古城。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既代表着河南旅游,又代表了河南文化。
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黄河旅游开发面临着诸多困难。
黄河沿线景点众多,游客看什么?在整个黄河之旅的线路中,既有郑州境内的黄河风景名胜区、汉霸二王城、大河村遗址等,也有开封的相国寺、铁塔、龙亭、包公祠、宋都御街、山陕甘会馆,还有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以及三门峡的虢国墓、车马坑、黄河三门峡大坝等众多景区(点)。
长期以来,各个景点都各自出招,力气不往一处使,以致造成了此处热一时、彼处热一段的现状,白白浪费了很多优势资源。
就郑州来说,游客到黄河风景名胜区走一遭,应该是体验和观赏黄河的最佳视角,但是在实际组团过程中,有些旅行社往往会从个体利益出发,撇开门票价格相对较高的黄河游览区,把游客带到只售10元门票的花园口游览区。
游客至此,与黄河草草一晤就匆匆别过,哪能感受得到黄河文化的厚重?依附黄河旅游的河南文化,似乎更是无从谈起。
从这一点上来说,黄河在河南段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起旅游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曾经指出:文化与旅游是相互包容、不可分离的,旅游业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文化性的产业;同时,文化也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徐光春表示,河南文化与旅游的依存度很高,关联性很强,文化对旅游带动力也很大,在加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深度挖掘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充分发挥文化效力,重视旅游中的文化“含金量”,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跟省委高层的这种主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把河南丰富的地域人文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把河南的特色文化旅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进而实现河南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恐怕是当前河南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最有效率的战略决策之一。
围绕这些思路,一些具体的实施工程,正愈来愈清晰地呈现在大众视野。
生态工程的构建设想
2005年10月13日,河南省首次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把云台山、黄河小浪底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生态旅游精品”。
12月10日,经专家评审,由河南省旅游局和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该规划确定了河南省2006年至2025年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并重。
据了解,河南省的主题旅游形象及其理念定位是“中华之源,锦绣河南”。“中华之源”代表河南历史文化的特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根源、文源、武源、商源和佛道之源;“ 锦绣河南”代表中原壮丽秀美的山水风光。黄河文化旅游是海外营销的主要推介产品。
此次规划的要点是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根据规划,郑州为全局性旅游发展核心。其中,沿黄旅游发展带成为“两带”之一。
规划要求,打造沿黄河文化长廊,形成河南旅游发展脊柱。
组织沿黄河南北洛阳旅游线和三门峡――小浪底水上旅游线、三门峡金三角黄河生态与文化洛阳产品群等产品群,并确定了以嵩山文化旅游区为首的五大文化旅游区。
少林,自然是五大旅游区的“头牌”,它肩负着打响“至尊中岳”品牌、形成以少林寺为核心的强势旅游产品的重任。
而在重点旅游线路组合上,“黄河之旅”再次被列为重点。
规划表明,水域和湿地休闲度假系列将以大中型水库和主要河流为依托,在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前提下,重点开发小浪底水库、黄河滩涂湿地等。同时,以黄河文化和先秦文化为主体,建设豫晋陕金三角历史文化与山水特色旅游城市,开发承东启西的黄河文化节点旅游。把建设虢国文化博物苑旅游区,整合黄河山水旅游资源,办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作为打造黄河旅游文化线路的重要一环。
黄河浪花上的旅游文化
拥有296平方公里巨大水域的黄河小浪底水库,无疑更是黄河旅游文化线上闪亮的一点。
规划专家介绍说,黄河小浪底在滚滚的黄河干流上形成了“北方千岛湖”的壮丽景象,它已经开发和未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与世界上同类旅游景区相媲美。黄河小浪底水库和黄河湿地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旅游资源,品位高,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课题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认为,黄河文化旅游带是一个由黄河串联起来的结构性旅游产品群,它对沿黄城市的包容和依托,以及它对沿黄生态要素的整合与串联,都将构成展示河南文化大省形象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目前,在河南省的精品旅游线路中,郑、汴、洛“三点一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最大,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以最能体现黄河风景、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被国内旅游业界称为“三点一线”上的“珍珠”。
但这些年来,多头管理的缺陷,也让这颗镶嵌在黄河河南段的珍珠面临灰尘的侵扰。
黄河小浪底两岸分属洛阳、三门峡、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和水利部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多年的不协调,使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2004年年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景区调研后认为,小浪底的品牌含金量下降,旅游市场日益萎缩。
2004年年底,崔益铭就任河南省旅游局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局长以后,确立了最重要的工作方向,便是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利益。
“只有团结一致,黄河小浪底才有出路。” 崔益铭说。
2005年3月9日,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召集与小浪底大坝库区旅游有直接联系的相关单位开会,重新整合风景区行政资源和旅游资源,对景区统一品牌形象,共同打造“小浪底”品牌;统一市场管理,逐步实现无障碍化区域旅游。另外,景区内统一规划实施,避免景区低层次、重复性、破坏性开发建设。
同年6月16日,水利部正式把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宣布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黄河小浪底很美,资源具有唯一性,我们对黄河旅游开发充满信心。”崔益铭陪同专家参观完小浪底水库后对专家表示。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崔益铭引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的话说。
2005年10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河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人文资源之多在全国罕见,遍地都是文化。少林寺如果没有少林文化支撑,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寺庙。
同样,人们有理由相信,用规划的方式明确了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战略地位之后,河南,一定会对黄河文化产品的整合、开发与营销提出贴近地域特色的解决方案。当地人亦能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享受文化大潮带来的成果。
小众的文化从来都是自娱自乐的。玩大了,就是百花齐放。
这点,很像河南的豫剧、少林。
当这些代表着文化的概念和符号,跟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日比一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时,它与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也就越来越清晰。
它所带来的有目共睹的变化,体现在河南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就能让人感觉到,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省份,其现代文明程度正在以让人惊讶的速度提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域,大部分属于我国传统农区,具有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偏低等特点,同时它又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为此,中原经济区在规划之初,就提出要探索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也因此,使得中原经济区具有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主体功能区的独特发展定位,其预示着该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那么,一个以传统农区为载体的新兴经济发展区域,应该怎样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三化”之间如何实现互动协调发展?其中联结“三化”发展的共生性关联产业又是什么?确实值得认真探讨。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工业化就不只是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情。早期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现代工业化的重点则在“化”。化者,乃变革、改进、创新之意,是某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实践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促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入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等等。通过现代工业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城镇居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是工业化的真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年也曾提出了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但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也指出,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定义应该是把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大量地吸纳到工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去。
由于国民经济是高度复杂的整体,而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完全认识经济发展内在的复杂联系,无法顾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比例关系,割裂了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严重脱节,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形成了有“工”无“化”的格局。相比较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和贡献而言,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明显薄弱。从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无不存在一种自我循环演进又良性互动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其中工业化是主导。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缺乏产业就缺乏市场,就只能唱“空城计”;没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缺乏手段就缺乏产能,就只能练“空手道”。而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就只能建“空中楼阁”。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都曾有过一场农业革命,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农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后者出现了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工业化难以为继。
中原经济区提出把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作为本区域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农业发展工业(含服务业),通过工业(含服务业)带动农业,进而提升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仅符合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表达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诉求,而且,这一模式一旦奏效,将在理论层面上为产业经济学关于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规律性分析,提供有益的补充和生动案例。
那么,“三化”之间如何实现互动协调发展?换言之,从实践层面上,选准“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力点、抓好互动发展项目的落实,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出联结“三化”发展的共生性关联产业是什么,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发现接口和桥梁,进而通过培育关联产业,为“三化”的互动发展提供支撑。
二、农业旅游是中原经济区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直接关联产业
产业结构是有层次的,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也是相互关联的。所谓产业关联,就是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一是产品、劳务联系。即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互提品或劳务。二是生产技术联系。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产业部门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产品或劳务,而是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而这一要求使得产业之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三是价格联系。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投入”与“产出”联系,必然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关系,它不仅使得生产具有替代性能产品的产业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产业间的联系注入了竞争活力,从而有利于成本费用的节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产业间比例关系分析等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手段。四是劳动就业联系。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间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虽然不同性质的产业,其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制约程度不一样,但是某一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些产业的发展,或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导致另一些产业的发展,这种各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产业间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就有了必然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会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而该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使这些相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集聚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就业结构的变化起着更大的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打破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提高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只有通过“农转非”,流向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较高的非农产业,才能保证收入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但这种转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要素。从传统农区的生产习性和惯性考虑,目前最现实的转移区域是近农非农领域。而农业旅游恰恰处于承农启工、以商带农的近农非农领域,在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关联效应。所谓农业旅游,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活动。农业旅游与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区位、农村文化关系密切。应该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最初只把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作为农业旅游的吸引物,后来加入农村的建筑、农村的习俗,然后又加入农村的文化等等。
农业旅游以传统农业为载体,通过工业化、市场化运作,逐步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不仅使传统农业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找到了出路,更由于其从农业第一性产业中生长,与传统农业存在着天然的产品、生产技术等联系,同时又运用工业发展理念来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性价比,充分体现了农区工业化的显著特点。发展农业旅游,只是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给城镇化之后的广大农村注入了“自然而然”的新型产业,可以大大方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尤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是,农业旅游建立在农业生产和自然、人文环境融合、协调基础之上,提倡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完美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倡导的是绿色农业、绿色消费和绿色旅游,在和谐之中进行旅游活动及旅游资源开发,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的排放,所以,它不仅带来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极大地唤醒了旅游者、开发者和管理者保护农业生态景观的意识和自觉性,对于缓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缓解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旅游发展的路径思考
1.充分利用沿黄河滩涂地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带
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倡导生态、绿色、休闲、高科技农业理念及模式,地处都市及其间隙地带,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服从于都市需要并为其提供服务。都市的高节奏生活带来对休闲旅游的高需求,近几年休闲旅游的发展倾向于自然和回归,青睐田园、自然、舒适兼具的成熟农业景观,如郑州丰乐农庄,就以其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绿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度假模式成为都市人们的首选休闲景区。沿黄河滩涂地位于中原经济区腹地,贯穿区域内多个大中城市,城市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兼具独特的大河风光,具备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沿黄地区可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和黄河滩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积极引入外来资本和经营者,在现有开发项目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层次,规范经营管理,兼顾生态和休闲两大功能,力争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
2.认真凝练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乡土民俗资源,着力开发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概念里包涵了自然、闲适、乡土、新鲜、有趣等元素,旅游者之所以青睐乡村旅游景区,是因为乡村旅游可以给予他们需要的这些特定体验。也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顾客群具有明确的目的:一是忙里偷闲希望感受不同生活节奏;二是希望给孩子都市以外的生活情趣和体验;三是怀旧。和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一样,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仍然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影响人们进行旅游的诸多因素中可以看出,游客反映最多的就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是否有独特的旅游产品是制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首要因素。中原地区是我国黄河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古都的聚集地,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乡土民俗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厚条件和环境。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应当把乡村旅游纳入到区域旅游开发的总体战略中,对乡村旅游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开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乡村旅游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线路安排、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则应通过专业化的市场运作加以解决。围绕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分别以赏花、摘果、种植、养殖、民俗、节庆风情为主题的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中原经济区乡村旅游带,在保持资源自然状态的前提下进行景区功能配套和旅游品质提升的建设开发,使景区既可观赏又能体验,景区项目具有吸引力,食宿条件也能跟满足都市生活要求标准。
3.加快农业旅游产业链中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农业旅游者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对乡村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往往情有独钟,会购买一些价格比市内便宜又新鲜的农副产品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带回家。所以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应建立以当地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企业,引进先进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对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既可以拉动市场需求,又可以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还可以增加多样化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民还可以采用旅游与果园、菜园、经济作物、家禽家畜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旅游经营模式,向游客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粮食、蔬菜、家禽,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吸引游客进行餐饮消费,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降低经营成本,例如郑州市郊区的樱桃沟,每年在樱桃成熟季节,举办樱桃节活动等,效果十分明显。
4.培养农业旅游管理人才,大力吸纳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
农业旅游需要既懂农业生态管理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现在,我国主要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项目,大多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有限,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差。中原经济区既然要打农业现代化这张牌,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如组织培养符合农业旅游的管理人才。可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引进管理人才,同时重视培养、使用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培养当地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家乡自豪感,获得当地农民对旅游区的认同与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旅游;对策
农业旅游,又称观光休闲农业或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是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1]近年来,农业旅游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很多地区崛起。农业旅游的发展,无论是从发展模式、管理组织、经营手段还是产品服务大部分都是和信息化联系在一起的。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农业旅游发展的意义
加强农业旅游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精简办事程序,降低工作成本,加大宣传力度,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信息实效性,巩固国内客源市场,扩张国际客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改变旅游企业传统经营模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从而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素质。
(一)农业旅游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实现农业旅游信息化的基础保障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保障,有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农业旅游信息化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政府、农户、游客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沟通互动的平台,使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旅游信息及时、准确的在政府、农户、游客之间流通,这样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方便了游客,为农户带了经济效益。
(二)农业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是全面打造农业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要实现观光信息化,信息共享是最终目的。具体地说信息化共享就是把景点、景区、旅游线路、饭店、旅行社、旅游消费品、交通、气候等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旅游信息,通过技术手段采集、编辑、处理转换成用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来表示它们的内容或特征并实现共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各类旅游信息的整合、共享、管理,有利于体现本地旅游特色,有利于与同行业的交流和沟通,充分解决农业旅游信息化的鸿沟。
二、国内旅游农业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然而经营成功的事例却很少,就算稍有名气,也只是在其周边城镇。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有90%以上的农业园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没有亏损也大多处于惨淡经营的困境[2]。农业旅游园区效益低下,究其原因,除了存在生态遭破坏、产业化单一化外[3],主要问题是信息化不足影响了其长足发展。
(一)农业旅游网络建设基础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顺应我国农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农村旅游信息化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网络化建设还有很多“盲点”,很大部分观光旅游单位至今还不具备接入网络的基本条件。虽然多家旅游运输企业基本上都配有电脑和上网设备,但其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且这些网站质量参差不齐,大多层次不高,未能在国内外产生影响。也有极少数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或企业内部网(Intranet),用于内部信息查询、文字处理、财务管理、计调等工作。国家旅游局2001年5月对全国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进行的信息系统基本状况的调查显示:仅1/3的机构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而2/3的机构信息化发展缓慢,基础薄弱,仍然还停留在单机、单系统的运作模式中。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建立网站。由此可见,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建设力度[4]。
(二)农业旅游宣传方式落后,网络化营销渠道不健全
国内大部分农业旅游风景地点,对外进行的宣传手段主要是依靠人为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大部分宣传主要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少量的景点通过新闻媒介的方式进行宣传。这样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了解的途径非常少,而且投入宣传的成本过高,得到的收益却不理想。
乡村旅游产品服务生产商网站还不多见,多数是通过加盟的方式进行网络化营销的。目前,乡村旅游网站的类型一般为以下几种:(1)服务或产品生产商网站。比如烟台农博园、北京安利隆山庄网、乡村婺源旅游网、东方(大连)高尔夫乡村网等。(2)综合性门户网站。如:Yahoo、sohu、网易、sina、中国旅游网等。(3)中间商网站。携程网、艺龙网、中宇生活网、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等。(4)其他专业的乡村旅游信息网站。如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网、京郊农家乐旅游信息网、中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网、上海郊游网、乡村旅游网等。(5)研究性网站。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旅游研究所网等。这几种类型的网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交叉。并且随着网络知名度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加必将互相融合,互相联系也更加紧密[5]。
大部分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运作机制还比较单一,除了网站知名度低、品牌不成规模的原因之外就是尚未形成真正专业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农业旅游景区间信息交流不畅
农业旅游业中大多数信息处理没有实现网络化,信息处理还限于局部的范围,没有形成全国有机联系的网络,造成旅游信息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传递,这种情况在偏远地区更为严重。由于国内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际同行,国内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大多数旅游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部门,决策层对技术的应用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深远影响的意识还很差。没有从信息化建设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
(四)农业旅游企业信息共享性差
我国农业旅游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数据库,旅游信息资源分散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并没有集中到一个地方,难以及时更新,也难以实现对旅游数据的共享。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门、区域利益的观念仍然非常突出,数据库建设各自为政,闭门造车,这样做,既造成国家资金的严重浪费,又难以形成信息共享,网络难以向生产一线和公众推广,大大降低了网络的功能,也与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的根本目的相悖。旅游业由于本身具有牵扯面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信息共享的要求也特别强烈,但如同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协调难度一样。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协调机制,特别是各地区、部门缺乏对于旅游业发展信息化的重视和统一认识,旅游信息共享程度差的问题非常突出。出现了“一流的硬件,二流的资源,三流的使用”现象。
(五)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在我国,目前旅游信息技术人才非常短缺,信息化服务、管理和中介机构的力量还相当有限。中国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各产业发展严重的制约因素。“今后五年我们国家需要各方面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可能将达到1500万到2OOO万。”2005年4月20日,在“2005年第一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原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高新民这样说,而目前,国内大专院校每年只能培养约4万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生。中国国家信息化指数为38.46,而信息化人才资源指数仅为l3.43。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农业旅游的信息化发展。
三、以信息化促进我国农业旅游业发展
针对信息化的不足,从全方面着手,上到政府,下到农业主体,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农业旅游创新发展。
(一)要加快和完善乡村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是中国旅游产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因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旅游企业。各类旅游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加快和完善信息化,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生存危机。
就旅游饭店而言,首先,应是实现内部管理的智能化,达到预订、排房、住宿、结算、客源市场分析、财会计划的全自动化。市场目标的确定,客源市场的竞争,都要有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作保证。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收集国际旅游市场信息,使饭店通过多种渠道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站稳脚跟;其次,应大力发展饭店网络,除了内部各业务环节互相联网,还要与旅游管理部门、公安、旅行社等部门之间联网以及实现饭店之间的联网,尤其是预订联网。就旅行社而言,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加快与饭店、航空公司等联网,提高外联组团、散客服务、出境旅游团体定位、结算、财务、接待等所有管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联网水平。再次,要发掘自身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发挥咨询顾问的功能,为游客制定旅行计划和旅游项目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帮助,提供个性化、人情味服务。就旅游交通部门而言,电脑预订系统是关键。它不仅仅是一种销售工具,而且还具有办公自动化功能,并能够通过预订情况分析提炼出市场需求及变化动态。可以在全自动化辅助系统和多路联机订票系统的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开发建设与Internet联网的预订功能。
(二)健全农业旅游网络化营销渠道
1.建立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网页
尽管现在的百度,谷歌的搜索引擎可迅速帮助旅游者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但如果新兴的乡村旅游景点知名度低,或在网上难以查到,就算属于有强烈出游愿望的潜在旅游者也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不到而放弃。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起旅游景点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如果没有能力自建网站,也可通过其他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空间,拥有独立的网页,实现各种电子商务功能[6]。
2.优化乡村旅游网站功能和布局
由于旅游网站要包含的信息十分繁杂,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实现多重功能的对接、综合,就要有多个功能模块,而现在的一些乡村旅游的网站往往功能不全或者将各个信息和功能模块堆积在一起,不仅视觉效果不佳而且使用不便。为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对网站功能和布局进行优化。可对网站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包括对每一个网页进行审查,评估其销售方面的设计和搜索能力;对每一个功能模块进行关联分析,是否和其他功能互相呼应,如要分析搜索引擎的需求、导航因素、营销文本的构成和其他一些必要的网站组成部分的兼容性。
3.创建可搜索的特色图片库
许多乡村旅游网站的图片库都是一些没有文字标注的图片或照片,这些图片库在搜索引擎中是不能被发现的。搜索引擎在进行搜索时只读取文本而忽略图片,带有描述性文字的图片库才能成为一个可搜索的网页,这样才能增加访问量,从而增加潜在乡村旅游者找到或接触该网站的机会。
4.建立联合营销的网络环境
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才是根本出路,而产业化发展必须依靠产业集群。乡村旅游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所以只有同其他乡村旅游景区(点)联合起来互相促进、结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体现在网络上就是在网络上互为辅助,联合营销,添加一个友情链接,增加一个一条龙的旅游项目,形成产业链式开发。
此外,适当开发链接结构是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中的一个技巧性问题,在网站上设立链接会显著提高网站搜索的使用。适当地开发链接可改进网站的可视度,这是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但如较少地在网站首页设置对外链接,会使访问者太早离开你的网站,因此,链接可设在网站的深层页面中。
我国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正处于一个逐渐升温的阶段,尤其是黄金周制度的改革将会带动近郊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这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大好机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推进,乡村旅游也只有借助这个强有力的技术和网络支持,才能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加快各景区(点)管理者的电子商务意识,认清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和旅游业有着天然的适用性,不仅可突破时空界限,实现全天侯,跨地域的经营活动,而且旅游业自身较少涉及物流问题的特点也为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创造了优势。
(四)积极培养旅游信息化人才
旅游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既需要懂信息技术又要懂旅游、管理。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湘西应加强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采取短训班、讲座、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对机关工作人员及旅游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地、有计划地信息化知识培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将有效的推动整个农业旅游的发展。通过农业旅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农业旅游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可以实现我国农业旅游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管理和利用,将信息化融入农业旅游所带来的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辛国荣.农业旅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2]廖萌.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研究.硕士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
[3]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
[4]吴高莉,邓书基.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旅游电子商务[J].中国商界,2008,(7).
[5]张冠军,周春林.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