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医学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方法 105名初发性房颤的老年患者,57名需要药物复律,48名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
结果 需要药物复律干预治疗的患者就诊时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自我复律组(508.7±45.7 fmol/L vs 449.8±48.7 fmol/L,P=0.0001)。血浆NT-proBNP浓度与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和房颤发病时间呈正相关。单元Logistic分析显示:房颤发作的时间(P=0.037)和血浆NT-proBNP浓度(P=0.0003)与初发性房颤发作时需要药物复律有关。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P
结论 老年初发性房颤患者就诊时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且能预测是否需要药物复律。急诊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有助于指导房颤发作时的药物干预治疗。
【关键词】 初发性心房纤颤;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ELISA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老龄是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发生房颤时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多数需要及时复律治疗。基于“房颤触发房颤”理论和阵发性房颤自我转复的特性,老年患者首次出现房颤发作(初发性房颤)的急诊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房颤发作时,心房张力增加,导致心肌细胞分泌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初发性房颤患者急诊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与临床处理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
本研究人群为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初发性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在就诊时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房颤发作,随后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45名初发性房颤患者因就诊时出现低血压、胸痛等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应用药物复律(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初诊时未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60名初发性房颤患者中12名患者因在随后住院观察期内出现血流动力学恶化而进行药物复律治疗,剩余48名初发性房颤患者在24 h内自行复律为窦性心律。药物复律组(57名)和自行复律组(48名)在转为窦律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2 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
所有患者均在就诊时立即抽取肘正中静脉血5 ml进行NT-proBNP测定。血标本应用EDTA做抗凝剂,采集30 min内于2~8℃1000xg离心15 min,分离出血浆,测定NT-proBNP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试剂盒(BPB Biomedicals,InC.USA)。血浆NT-ProBNP正常值为<400fmol/L。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变量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离散性变量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以比值表示。非正态分布的两个变量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NT-proBNP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房颤发作需要药物复律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浓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法,入选标准=0.05,剔除标准=0.05。检验水准为P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线资料
药物复律组患者就诊时房颤发作时间较自我复律组患者长(7.3±2.3 h vs 5.5±2.1 h,P
2.2 血浆NT-proBNP浓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药物复律组患者就诊时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自我复律组(508.7±45.7 fmol/L vs 449.8±48.7 fmol/L,P=0.0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与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和房颤发病时间呈正相关。
2.3 药物复律的危险因素分析
单元Logistic分析显示:房颤发作的时间(P=0.037)和血浆NT-proBNP浓度(P=0.0003)与初发性房颤发作时需要药物复律有关。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P
3 讨论
初发性房颤可以转化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一项社区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初发性房颤患者在最初诊断的4月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研究发现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表明了其与房颤发生、发展有关。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在正常机体心房肌细胞有微量的表达,当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的时候,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片段,并将两者同时释放入血循环,发挥生物活性。NT-proBNP分子与BNP分子以1∶1的比例存在于血循环中,两者密切相关。NT-proBNP在血浆中存在相对稳定,易于检测,可以通过检测NT-proBNP浓度了解BNP的浓度。
我们的研究表明:初发性房颤的老年患者房颤发作时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而且与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房颤发病时间相关。房颤发作时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可能与心房颤动时心房细胞肥厚、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有关。慢性心房颤动患者NT-proBNP水平的升高;而不规则的心房节律能引起心房颤动时心脏机械功能的降低,急性心房颤动患者NT-proBNP水平的升高。Inoue等分别从心房颤动患者主动脉、心室大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取血进行血浆BNP的测定,结果发现: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的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室前静脉的BNP水平(P
我们的资料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能预测老年患者就诊时是否需要进行药物复律干预。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心脏病,发生房颤时易加重心脏负荷,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因此,及时进行房颤复律,尽早恢复窦性心律,有助于改善预后。基于“房颤触发房颤”理论,房颤发作时应即时恢复窦律,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自我复律的可能性降低。而初发性房颤转化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多数能自行转复窦律,而不需要药物治疗,少数恶化转为持续性房颤。因此,识别这些可能恶化为持续性房颤的初发性房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钟森等对持续房颤患者的研究也提示BNP与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可作为房颤病情的相对独立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循证医学;老年医学;教学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快、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探寻延缓衰老与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与老年人群卫生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2]。随着时展,老年医学教学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出色的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循证医学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首先由加拿大David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明智、准确、慎重的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结合临床医生专业技能与经验,充分考虑患者意愿与价值,正确应用研究结果指导临床,提供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方案[3]。
1循证医学与老年医学发展密切相关
循证医学是有别于传统临床医学的以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个人诊疗意见为主的模式,循证医学强调的是新的临床诊疗决策模式,其更加注重对一个临床问题的最佳研究证据总结,可以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双盲\单盲试验、交叉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等,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审慎的制定临床决策。传统医学是经验教学,对疾病理论知识掌握理解来诊治病患,通过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课堂学习与考试,经典教材阅读与掌握,来学习临床医学。而循证医学更加强调医疗决策的主体应该建立在大量的临床数据、科学的研究证据之上,可以是横断面调查研究数据,可以是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也可以是回顾性研究等等的数据,总之是有据可查,有据可循,以科学的视角评价临床数据从而得出的临床决策结论[4]。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远程医疗、云计算等等都为循证医学储备大量的数据基础,为科学的阐明问题提供可能。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探寻延缓衰老与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与老年人群卫生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老年医学强调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患者为中心的全人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老年医学的发展得益于循证医学的大力发展。为老年医学的发展、提高、推广提供科学保障[5-6]。
2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的方式
2.1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首先是要在教学环节中的教师群体中得到重视与推广。通过循证医学科研培训、专业知识学习、授课经验交流,让广大授课教师具有雄厚的循证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授课,传道授业解惑。为提高学生学习老年医学教学效果提供可能。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与专业水平及授课技巧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建立至关重要。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已经有研究及文献报道,建议从确定临床实践问题,检索文献,评价文献,应用最佳证据,检验临床决策五步执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探索提高教师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7]。
2.2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
对学生循证医学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建立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成败,教学的好坏,以后的发展方向,都直接或间接与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相关。教学相长,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可考虑先采用试点工作,或讨论式授课,让学生先储备掌握必备的循证医学基本概念,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基本步骤[8],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深化培养科研兴趣,建立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发现临床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加强循证医学思维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寻找研究热点,学术前沿,能更好的、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快的进入临床工作,更好的把握临床思维,是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的进展[9]。
2.3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建立
循证医学的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教育管理体系是教学环节中的承载者,有着为教学活动助力的作用,需要教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共同协同努力将整个教育体系规范完善,若想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需要大家为之努力,规范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的具体工作流程与规范,如授课教师需懂得文献检索,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并将其与教学重点结合,启发、引导学生,具体工作的时间、地点、教学效果评估方法等。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需要明确考核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用途等。这些有助于更好的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体系中。
3小结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适合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符合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现状,能够更有力的培养医学生学习老年医学,掌握老年医学学科前沿,为培养优秀的老年医学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可通过教师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学生循证医学学习方式的建立、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建立3个方面努力,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真正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为培养思维敏捷、与时俱进的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常晶 孙倩美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Goodhealthaddslifetoyears:GlobalbriefforWorldHealthDay2012[J].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April:1.
[2]RajahMN,BastianettoS,Bromley-BritsK,etal.Biologicalchangesassociatedwithhealthyversuspathologicalaging:Asymposiumreview[J].AqeinqResRev,2009,8(2):140-146.
[3]夏晓东,章义利,徐永安,等.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40-42.
[4]冯艳铭,夏晓燕,王公平.循证医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2):51-53.
[5]彭晓霞.循证医学的实践模式与学习资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7):477-479.
[6]卡比努尔,周晓辉,帕力达.循证医学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2(6):128-129.
[7]姚阳,周传伟.循证医学在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124-126.
【关键词】老年医学;成功老化;综合评估;老年共病;心血管病
作者:范利(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我国社会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趋势。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报告,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0%。与此同时是家庭小型化、空巢化趋势的逐年增长,这将势必使社会医疗、养老保障的需求迅猛增加。因此,发展现代老年医学在中国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大多地区的老年保健医学体系仍停留在以单纯疾病诊治为主的传统专科模式,缺乏现代老年医学知识理念。老年科医务人员缺乏系统规范的老年多学科系统训练。因此,推广现代老年医学理念、更新老年保健医学知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当务之急。
1转变老年保健医学服务理念和模式
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理念由老年健康的定义和老年疾病的特点所决定。1996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包括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无慢性肺部功能不全,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还要有一定的视听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情绪稳定,能恰当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及具有社交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多使用成功老化的概念[1,2]。因老化是排除了疾病因素以外,随年龄增长不可避免而发生的生理、社会和认知功能下降的状态。成功老化是指生理功能、认知功能正常,无抑郁,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状态。能够获得成功老化的老年人,就可以积极享受生活,维持身体功能和身心健康、避免疾病。成功老化不一定没有疾病;对于患有老年疾病也可通过多方面的干预帮助其达到成功老化。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更加强调评估老年健康的标准应侧重于功能而不是疾病。
老年疾病的管理亦有不同于成年人疾病管理的特点。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器官疾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疾病表现不典型[3]。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目前针对许多疾病指南的研究证据大多来源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缺少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老年人患有的常见慢性疾病大多难以彻底治愈,致残率较高,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当代老年医学的理念是全面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维持老年人的功能,降低不可治愈的疾病引起的机体不适,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模式也应随之转变。服务目标除了传统的防治疾病外,更应强调维持老年生理、认知功能和心理康复治疗,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康复照料,促进老年独立自主地生活。在处理老年疾病问题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病情,明确患者每次就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预期存活寿命和保证老年生活质量确定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对象应由传统的“患者”扩展到所有老年人。老年保健医学服务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治病”,还应该给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体检和健康咨询。老年医学服务、管理机构应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多学科合作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培训;应根据老年的不同年龄段制定具有不同侧重点(帮助老人成功老化、防治慢病、给予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管理策略,建立动态的、终生的医学管理模式。
2重视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健康的现代概念和老年疾病的特点决定了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内容[4]。它通过由老年科医生为主导,组织药剂师、营养师、心理科医生、康复科医生、护理人员等多学科团队对老年人在医学、功能、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达到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判断疗效和预后、合理安排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的目的。老年综合评估的内容涵盖医学问题、躯体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跌倒评估)、认知情绪问题(包括痴呆、谵妄、抑郁和焦虑)、社会支持、环境因素、信仰医疗意愿等多维度。医学问题里又包括老年合并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管理、多重用药问题、老年综合征(跌倒、痴呆、抑郁、睡眠障碍、疼痛、营养不良、尿失禁)的评估。通过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对于医疗机构可以减少对医院资源的占用,提高成本效益比;明确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时转诊、出院。对于医护人员能够避免漏诊、误诊,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家中居住时间,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减少残疾、促进康复,减少医疗费用[5,6]。目前,国外对于社区的老年人和住院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已开展了大量有关老年综合评估的研究报道。有研究表明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可以降低近期老年人死亡率,延长家中居住时间[7]。
改善躯体和认知功能。澳大利亚的研究开展了边远地区在线老年综合评估系统的使用[8]。我国已有关于社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的研究报道,以医院为基础的老年综合评估研究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尚未见到有关在线、远程老年综合评估的报道。未来还需要开展针对我国医疗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的研究,评价特异性量表是否较普适性量表作用更佳。应扩大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范围,对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和社区老年人开展不同侧重点的老年综合评估。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量表的有效性及其作用,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远程评估系统和随访、干预、管理体系也将是老年综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3重视老年共病问题
老年共病是指老年患者中同时患有≥2种慢性疾病的现象,不同研究表明老年共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达55%~98%[9]。最常见的合并疾病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一项亚洲研究报道[10],老年人中的四种最常见的合并疾病类型是(1)心血管病+代谢综合征;(2)关节+肺+眼部疾病;(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肿瘤。高龄、女性、社会地位低者共生疾病发病率增高。目前,老年共病的危险因素不明,遗传背景、生物学因素(血压、血脂、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社会环境)可能都参与了老年共病的发生。老年共病的不良后果是导致机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因此,老年共病现象是老年保健医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目前关于老年共病如何发生、发展,在同一个体发生的显著不相关的共生疾病的机制是什么,在这一事件链发生之前早期识别手段,以及减少或阻止多种共生疾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还都没有定论。因此,老年共病问题研究的未来方向是探讨多种共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机制,探讨生命阶段、人格、焦虑与共病发生和进展的关系,研究老年共病的早期诊断技术、疾病预防策略、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保健医学管理层面,探讨针对共生疾病的健康护理模式和保健医疗机构,建立以老年科医师为主、多学科专业科室、专家协作的老年整体医学模式、和将医疗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整合的持续医学模式将有助于减少老年共病对社会、老年个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4重视老年多重用药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多重用药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复杂。因为老年人的药物使用适应证和药物剂量均可能与成年人的标准不同;且老年人常罹患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的用药管理策略应结合老年保健机构、内科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多方意见,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11]。一项研究显示[12],根据Beers标准,老年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在23.3%,女性、过多给药、反复就诊与不合理用药显著相关。
还有研究发现,面对临床医师、药师和其他人员或宣传途径推荐的药物,多数老年人更加信任从内科医师与药师处获得的药品有效性及其药物价格的信息;因此,临床医师和药师的合理呼吁有助于改善价格因素所致的药物依从性差的现象[13]。
5掌握常见老年疾病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基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防治老年常见疾病仍是老年医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因此,掌握常见老年疾病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对于提高老年保健医学水平、延长老年患者的平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美国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14],6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78.4%,控制率仅48.0%。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西方人,心血管死亡率及总死亡率高于同龄正常人,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痴呆、糖尿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15]。目前对于高血压病防治的理念是越早进行综合评估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越早干预,获益越大。高血压防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1)如何早期识别高血压,早期预防;(2)如何开展有效社区防治;(3)开发血压检测器材和动态血压实时传送技术,进行有效的血压管理,保证血压达标;(4)如何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5)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血压管理“云服务”。不但可收集海量的临床数据(心血管风险、资源消耗、生活质量改善),为临床治疗与管理大样本患者群体提供技术平台,还可为临床研究、进行长期随访奠定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或脑卒中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心血管病是美国的首位死亡原因(死亡80万/年),美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是4440亿/年[14]。在我国,每年有250万新发卒中病例和750万卒中生存患者,脑卒中超过心脏疾病,是中国老年的首位致死、致残原因。
无论在男性、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男性发生率分别为36.67%、30.09%、67.43%和26.69%;在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4.79%、63.98%和23.62%[15]。老年保健医学研究在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6]是帮助老年评估、干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缺乏体育活动及吸烟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卒中单元,组织卒中后随访、康复训练,开展健康宣教,积极检测和管理血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我国2型糖尿病在60~70岁的患者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8.1%和20.3%,在超过70岁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分别达到21.8%和22.0%[17]。但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低,不足40%。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显著增多,但“三高”控制率低于15%,而且新型糖尿病药物尚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老年医学工作者在糖尿病防治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加强糖尿病的标准化管理;推动如何将指南研究进展迅速转化为社区实践;重视糖尿病筛查,开发早期筛查工具;帮助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建立多学科管理模式;还有与专科研究人员配合推动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开发。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育;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60-02
一、老龄化社会中护理人员短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2014年,德国老年人比重上升至21.1%,法国老年人比重年上升至18%;美国由于移民政策相对宽松,社会老龄化程度达到13.5%。即使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的美国,也面临着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及人员短缺问题。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美国约有280万护士,其中80%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的平均年龄为45.2岁,社区护士的年龄相对较大,在加利福尼亚有83%的医院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1]另据美国医学会统计:“全美有12.6万护士空缺,到2020年将会有40万护士空缺。”[2]英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近年来英国的社区护士人数下降了6%,卫生防视员人数下降了0.4%。1990年以来,30岁以下的英国护士人数减少了17个百分点,从26%减少到9%,而55岁以上的护士人数则上升了6个百分点,升至15%,2003年有28000个护士职位空缺”。[3]由此可见,英美发达国家老龄人口和患者增多与护理人员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1999年已成为跨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4]然而,据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49.7万人,这些护理人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患者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大多数老年人采取居家养老模式。无论家庭中的子女还是聘用的家政服务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老人护理教育和培训,即使养老院、老年公寓和托老所也缺乏专业护理人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的社区护理体系,以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和老龄化群体,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护理人员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自理需求和健康保障,这是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的严峻挑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老龄化社会中社区护理教育对策
(一)国家出台扶持养老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首先,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国家需要制定老龄人口养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国家、社会机构和家庭子女在老人养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养老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强化老年护理教育和培训,帮助学校和社区建立全方位的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护理机制;第三,在国家相关养老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龄群体的不同需求,促进养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护理人员培养数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加大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取得可喜成绩和阶段性成果。据我国国家卫计委统计,至2014年底,我国各级各类医护院校,已经培养并完成注册的护士达到300.4万人。根据我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其中,注册护士将达到314万人,基本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
(三)增设老年医学和社区护理专业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各类医护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专门的老年医学和护理学专业,难以培养专门的老年护理人才。因此,培养的卫生人才无法全面掌握老年医学和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影响了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类医护院校要设置老年医学和护理专业,开设老年医学和护理的相关课程,编写老年医学和护理类的教材,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临床实践,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四)建立老年护理实习基地
国外社区护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占据医护教育相当大的比重。实践教学基地众多,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康复中心、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疾病控制中心等多种类型的护理技能培训基地。老年护理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与社区居民联系和沟通,同时医学生定期参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用药指导、精神支持、语言治疗、健康访问及不良行为的干预等多种服务。[5]
(五)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在国外,社区护理必须持有社区护理资格证书,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护理资格证书的获得必须在经过正规护理教育基础上,再接受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和社区实践,考试合格后方能成为社区护士。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一方面可以采取医院工作的护士转型到社区工作的方式,实施转岗培训教育,以弥补社区老人护理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收护理学员,采用业余或全脱产的学历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一大批具有社区护理知识和技能,热心从事社区老人护理工作的、合格的、有资质的社区护士,以提高社区老年护理的质量。
(六)强化社区护理的服务意识
人步入老年后,身体器官逐步老化,各种疾病不断出现,性格、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该了解老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与老年人多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身心变化,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并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意外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相关护理、医疗措施,全方位、全天候地为老年人做好身心护理工作,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七)加强家庭子女、家政服务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教育
目前,居家养老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自由性、隐私性较强,舒适度和成本方面也有优势,所以居家养老是比较普遍的养老方式。但是,居家养老也存在着安全性、突发性身体意外等隐患。因此,居家养老离不开老人子女或家政护理人员的关爱和护理方面的相关技能。老人的子女和家政服务人员应当接受老年医学知识和老人护理医学方面教育和培训,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护理、康复与保健知识,了解和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
(八)培养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
培养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提高全体居民的参与度,这是全方位社区护理实施的基本条件。通过报栏、展板、宣传画和区域传媒、现场健康讲座等多种途径,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护理措施、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让居民对社区护理产生信任感,乐意接受和主动寻求社区护理服务。有了社会的认同和全体居民的参与,社区护理才能全方位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仅为老年人,而且让所有人享有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
总之,在当今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并激发医疗护理人员的需求。这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医学院校重视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社区应建立规范的老年护理实习基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加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调动和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社会养老事业中,从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Donley.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s.美国妇科、产科和新生儿护士协会(AWHONN),2005.4.7.
[2]Peter Buerhaus.Experience the qualifications attestation of CGFNS.美国医学会杂志,2000,(6).
[3]Mohr WK.Partnering with families.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2000,38(1):15.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炎性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051-02
糖尿病肾病(DN)会造成患者肾功能衰竭,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因素很多[1]。目前,临床对于它和血清炎性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2]。本文主要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HF-α)、红细胞沉降率(ESR)、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关系展开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男53例,女37例,年龄61~78岁,平均(64.7±4.3)岁。所有患者均无肝脏、心脏及其他感染性疾病。依照UAER对其进行分组,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 mg/d)、微量蛋白尿组(UAER为30~300 mg/d)、正常蛋白尿组(UAER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受试人员于清晨进行空腹采血,并对其进行离心处理,对血浆分离后以备用。对患者进行为期3 d的尿液收集,并于2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2 ml上清于-70 ℃条件下进行保存,对其MCP-1水平进行集中检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红细胞沉降率(ES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的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3 讨论
近年临床实践与研究得知,血清炎性因子对DN病情的发生发展作用很大[3]。作为机体反应炎性的一种敏感指标,CRP增加表明患者内皮功能出现障碍[4]。ESR指标能对患者炎症疾病与免疫活动情况予以反映[5]。THF-α有助于MCP-1加快分泌,使其单核细胞增多,进而增加细胞外基质,使肾脏发生慢性炎症,最终引发DN。
近期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CRP与ESR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在本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CRP、THF-α、ESR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CRP、THF-α与UAER呈正相关,表明THF-α过量改变患者肾小球部位微血管的通透性,产生蛋白尿。CRP可致DN慢性炎性,进而对肾脏器官造成伤害。
本研究中DN患者MCP-1升高明显,且较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更早,并伴随UAER提高而增加,表明MCP-1对DN的发生发展是有作用的。且本研究显示MCP-1同UAER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是DN的危险因子。
文献[7]研究报道,DN患者中TG指标比正常人明显偏高,TC则无明显差异,且LDL-C也显著偏高,HDL-C显著偏低。DN患者的LDL很有可能被转化成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进而通过刺激系膜细胞而增加MCP-1含量[8]。本研究中,MCP-1同LDL-C呈正相关关系,与TG、HDL-C、HbA1c不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炎性因子hs-CRP、THF-α、MCP-1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作用明显,可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检测来预判DN的发生发展,ESR指标能对患者炎症疾病与免疫活动情况予以反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素芳,李华,李天艺,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7):569-573.
[2]黄虹,李红,郑芬萍,等.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4):967-971.
[3]金启辉,陈怀红,禹华良,等.睡眠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相关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5):357-361.
[4]詹燕华,周世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23-25.
[5]郭立新,马靖,程洋,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4):286-289.
[6]陈哲,苗莉,高春英,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2):1235-1237.
[7]霍素华.血脂检验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171-172.
相信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常有类似的遗忘事件发生,会禁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了?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严重的认知功能缺损,约占老年总人口的5%~10%。认知功能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过程,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空间解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应用等多方面。如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记忆丧失,往往会给照料者带来负担(如不愿配合检查、不愿服药),也会增加自身的安全风险(如外出迷路)。针对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患者,给予及时干预,即可延缓病情进展。针对不同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群,有不同的干预措施。
“成功的老年人” 近年来,在老年医学概念里,一般认为有良好的自我健康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正常、客观神经心理测验得分高(至少在正常范围)和躯体功能无残疾的老年人被定义为“成功的老年人”。成功老年人是健康的模范,医院难觅其踪影。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功老年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50%。
轻度认知损害 轻度认知损害被认为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5%~20%,它对于痴呆早期诊断或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轻度认知损害”有上下限,准确识别需要一系列检查,不是简单根据主诉确诊。笔者针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优化各种神经心理测验方法,提出一系列认知功能评估手段,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
认知抱怨 部分老年人经常抱怨自己记忆减退,有的表现为不能命名和概念形成障碍,被称为“认知抱怨”,社区老年人中约30%有“认知抱怨”。一项持续15年以上的随访研究发现,那些貌似微不足道的主诉是有意义的。当然,也有调查结果认为这些“认知抱怨”仅是心理障碍如抑郁、失眠和人格改变的反映,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或脑脊液检查可预测是否会转化为痴呆。
老年人可能属于成功老年,也有可能属于认知抱怨、轻度认知损害,如果后两种情况持续发展,还可能患老年痴呆,而及时识别、诊断、干预决定了不同的预后。回望文首的遗忘事件,是不是轻度认知损害,还需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确诊。及时发现记忆减退的病因,可早诊断、早干预,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希望更多老人成为成功的老年人。
长寿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但是,如果不懂得抗老保健的知识,不按照抗老保健的原则去身体力行,那么,愿望与现实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两个对立统一的生命活动――生长和衰退所组成。在青、壮年时期,生长过程是主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衰退过程就逐渐出现。年龄增长是一个持续过程,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衰退发生时间和发展速率参差不一。人的营养代谢功能在幼儿期最旺盛,至20岁左右转入了平衡阶段,70岁以后又逐渐降低。男女的生育功能在20岁左右很快上升,但女性40~50q就逐渐转入更年期,而男性则没有明显的更年期,即使有,也比女性晚5~10年。人的体力和脑力在出生后持续发展:体力最初发展比脑力快,到20岁前后达顶点,而后就逐渐降低;脑力则在20岁后仍持续提高,一般到40~60岁最成熟。此后如需保持脑力的活跃,必须依靠两个因素:一是尽量保持原来的脑力活动,不要突然终止;二是防止脑动脉发生硬化。前者主观上能够做到,后者则是个难题。
衰退的发生发展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它的发生和发展,而在于延缓其发生的时间和发展的速率。
二、老化与衰老
人的机体在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结构与功能方面出现的种种进行性衰退变化现象,称为老化。其特点为: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衰老和老化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尽相同的概念。老化是衰老的前奏,机体不断老化,最终导致衰老。
老化现象的出现,各生命个体间差异很大:各器官老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也不相同。一般人在三十多岁就开始老化。骨、软骨、肌肉、皮肤等对维持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组织,较早出现老化:而心、脑、肺、肝、肾等担负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老化较迟出现。
一般认为,衰老是生命的后期现象,衰老的最终结局是死亡。人在45岁以后便进入初老期,65岁以后才算进入老年期。如果在45岁以前就出现身体外表形态及功能活动方面的老年性变化(如耳聋、眼花、脱发、皮皱、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则称为早衰。从理论上讲,衰老有两种:生理性自然衰老和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两者的界限不明显,难以区分。实际上真正无病而终者极为罕见。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原因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总的来看,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以下依次为心脏疾病、意外事故,以及肺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这表明具体的死亡现象是随机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因为疾病或意外事故损坏了生命攸关的部位。也许并不存在特异的老年性疾病,但机体的衰老可以增加老年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因此也可以说,衰老是老年性疾病的真正病因。
三、衰老与遗传
有关衰老的学说和假设很多,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认识。一种认为衰老是生物固有的,随时间而演进的退化过程的结果(衰老的自然演进学说);另一种则认为衰老是随机损伤导致组织崩溃的结果,包括衰老的非自然演进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代谢产物学说、内分泌学说等等。各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曲线(通过对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绘制而成),而且比较稳定。从不同人种的生命曲线也可看出,客观条件的巨大差异并不影响曲线的基本形态。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的平均寿命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但对最高寿命却没什么影响。衰老的自然演进学说派认为这些事实是寿命受遗传影响的根据之一。
中外都有不少关于长寿家族的记载,这的确是遗传因素在决定寿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力佐证。例如清代无锡秦氏,兄弟9人,合共600余岁,其中4人的年龄分别为90、87、85和70岁;另有人曾研究国内某一家谱,共19代,计1945人,全面了解了他们的生卒年代,得出的结论是:“儿女长寿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的寿限。”国外一些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资料也表明,人的寿命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倾向性。此外,人们发现单卵双胞胎的死亡年龄比双卵双胞胎接近得多,这也是遗传学上的证据。这些事实均表明寿命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从整体上看,动物的寿命是受遗传控制的,但衰老和死亡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纯属遗传因素,有的认为纯属机遇性因素,或者两种因素兼有。影响人体发育的因素也很多,有的是先天遗传的,有的是后天环境影响的。衰老本身可能受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即所谓“多因子遗传”)。对于高度复杂的人类要区别“先天”和“后天”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流行病学调查所作出的结论,一般只能是初步的印象。
不同人群的老年变化,其基本规律大致相同。但是有些特殊的老年变化的遗传基础是有种族特异性的,如某地印第安人极易得糖尿病(25岁以上的人发病率占42%,大于35岁者占50%)。又如美国的黑人,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症比美国白人少,65岁以后发生股骨颈骨骨折的也较少。
相反,也有很多老年变化是环境影响所致,如儿童和成年期的营养、教育、职业、家庭生活、疾病及特殊嗜好等,这些对以后的老年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抗老与益寿
人的正常寿命到底有多长?根据近年来细胞老年学的研究,人至少可以活到110岁,平均年龄可以达到120~150岁,真正的自然衰老要到100岁才开始。但是由于受各种各样不利因素(包括各种疾病和现代的“文明”生活)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人不能享尽天年而“夭折”。既然寿命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尽量防止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岂不可以延年益寿吗?确实如此。讲究养生之道,预防疾病发生,是防止早老、争得应有天年的有效办法。
抗老益寿的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内经・素问》就系统地记有养生之道。随着后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摄生学”。它包括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神旷达、动则不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抗老良方等。国外老年学的研究始于1830年,当时主要研究一些有关衰老的一般性问题,1920年以后才开始老年临床医学的考察,1940年转为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近年来,人类机体衰老的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老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康复和护理,以及老年人社会医学等,已经逐步融合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个专门学科――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研究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忍受病痛和各种精神折磨中苟延残喘,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精神饱满、生气勃勃,在身心两方面都够得上健康愉快,还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在体内早已存在十几年了。这些病,如果能早期注意生活、饮食、运动和卫生等,到了老年期就不至于发生,或即使发生,也不会发展得很快、很重。因此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长寿,有必要把40岁以上的人(可称为老年前期)都包括在老年医学的研究范围内。
通讯作者:郭建政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对氧磷脂酶1;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oxonas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vascular complications GUO Jian-zheng. Handan Peoples Hospital, Handan 05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paraoxonase 1(PON1) activity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he elderly.Methods Serum PON1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using paraoxonase as the substrate among the elderly with type 2 diasetes and the normal healthy people.Results PON1 activity was much lower in the elderly group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and PON1 activity was much lower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combined with macroangiopathy and microangiopathy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P
【Key words】 Paraoxonase 1;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diabetes; Diabetic angiopathies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02
对氧磷脂酶(Paraoxonase, PON)于1953年被发现,因能水解神经毒杀虫剂对氧磷(Paraoxon)而命名为对氧磷脂酶。PON1是PON的同工酶,90年代初发现血清PON1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PON1活性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符合WHO(1999年)的DM诊断标准[1]。其中男49例,女59例,年龄60~81岁,平均(66.81±4.59)岁,病程(8.60±5.01)年。根据有无DM并发症分为三组:2型糖尿病组29例,DM并心脑病变组37例,DM并肾脏病变组42例。心脑血管病变确定依据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曾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或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Holter证实为冠心病者;有脑血管意外病史,颅脑CT或MRI扫描有缺血性或出血性病灶。糖尿病肾病的确诊依据Mogensen等[2]的诊断标准。
健康对照组为体检健康的老年人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60~79岁,平均(66.02±4.37)岁。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推荐的健康老年人标准[3]。健康对照组与DM各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各组患者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用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空腹血糖(FB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PON 1活性测定[4],空腹取血,离心分离血清,-20 ℃保存,以对氧磷为底物(paraoxonase),3周内同批测定。用血清10 μl、对氧磷应用液0.4 ml、甘氨酸缓冲液1.2 ml、0.1 MEDTA在25 ℃分别配制对照管和PON 1活性管。准备完毕后置于5 ml比色杯中,412 μ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读取吸光度A值。由光密度换算为活性单位。PON 1活性管A1与对照管A0差值查标准曲线得血清PON 1活性单位。酶活性在0~1600单位内与吸光度值呈线性。以每分钟每升血清水解生成对硝基酚1 μmol为1个国际单位(IU/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多样本两两比较q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情况及FBG、血脂测定结果 DM各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FBG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PON1活性、PON1/HDL-C活性 健康对照组与DM各组患者PON1活性及PON1/HDL-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ON1是一类钙离子依赖的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芳香酯酶,PON1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紧密结合,通过水解脂质过氧化物,保护HDL与LDL免受氧化修饰[5]。90年代初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PON1活性显著下降[6]。本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PON1活性显著下降,且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者其PON1活性更低。为避免HDL浓度影响,采用PON1/HDL-C比值来标化,该值也显著下降,提示PON1活性的减低参与了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中糖基化水平较高,PON1与HDL结合部位被不断糖基化修饰,必然影响该位点的构型,进而降低PON1活性。同时体内LDL被糖基化,使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ox-LDL明显增多[7]。不断增加的高浓度ox-LDL可以灭活部分PON1活性[8]。
尽管在糖尿病状态下多种机制使血管损伤,导致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引起心、脑、肾血管并发症,但其中更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无疑是糖尿病时存在的血脂异常。糖尿病时血脂异常的特点常见为血中TG升高、LDL升高、HDL降低。而PON1活性降低正是涉及上述3个环节中的2个环节,即PON1活性降低使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增加,使HDL减少。因此,PON1活性减低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能否通过提高PON1活性来改善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2] Mogensen CE. Manangement of early nephropaphy in diabetic patients[J]. Annu Rev Med,1995,7(2):46-79.
[3]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对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建议(修订草案,1995年)[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15(1):9.
[4] 周志俊,邬红梅,胡云平,等.血清对氧磷脂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4):303-304.
[5] Topcuoglu A, Uzun H, Aydin S, et al. The effect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and paraoxonase activ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Tohoku J Exp Med,2005,205(1):79-86.
[6] 原淑鸿,杨玉恒,夏岳.对氧磷酸酯酶1与动脉粥样硬化[J].河北医药,2004,26(3):271.
[7] 尹建丽,孙亚威,仇玉明,等.对氧磷脂酶1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29-1131.
先进的诊疗设施
医院建设工程被列为昆山市重点实事工程和锦溪镇重点民生工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下,2014年6月8日正式竣工、启用,实现了转型升级新的跨越。医院占地71亩,一期建筑面积29400平方米,总投资1.98亿元,包括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手术中心等功能区块。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3 个临床病区及3个老年医学病区,开设床位260张。拥有标准洁净手术室4间;ICU设重症医学床位7张;医院拥有电子胃(肠)镜、腹腔镜、螺旋CT、DR、双能骨密度仪、数字胃肠机、彩超、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和一批口腔科、五官科、中医康复科专用设备。
扎实的科研教育
医院秉承“关爱生命,精益求精;呵护健康,业精于勤;诚信服务,和蔼可亲;开拓创新,改革求进”的精神,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现有员工251人,其中卫技人员195人,副高以上职称23人。根据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规范设置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内科、外科、老年科、中医科、检验科等9个科室为昆山市镇级重点专科,拥有昆山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镇级学科带头人6人。医院于2001年成为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锦溪分院,在市一院的对口支持下,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拓展与省内外知名医院的技术合作,五年来派出60多名业务骨干赴上海、南京等地三级医院研修。内科与上海新华医院消化科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同质化开展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成立了科技部973项目――高脂血症脂肪肝工作站,承担着相关科研任务;外科积极对接上海华东医院,腹腔镜微创手术稳步开展、腹壁疝外科技术不断提升;老年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在上海龙华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的专家悉心指导下,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中医虚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折术后及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指导等老年医学特色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院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综合示范,荣获了昆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昆山市“讲理想,比贡献”技术创新“双杯奖”。
深厚的医院文化
医院人文底蕴深厚,员工文体活动丰富,在市、镇举办的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获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昆山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医院着力构建以锦溪文化、健康文化、廉洁文化、中医文化、敬老文化等“五大”文化樵靥宓囊皆何幕体系,引领员工团结奋进、谱写华章。
锦溪自古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看得见农田,望得到湖泊,记得住乡愁”,是中国美丽乡村的缩影。一帧帧水乡照片的巧妙点缀,让人随时都能感受锦溪文化的独特魅力,油然而生出“爱院如家”的亲近感。
医院认真开展“健康班车村村行、便民桥梁户户通”活动,积极传播健康理念,务实开展健康管理,创新开展健康教育,打造了一支健康活泼、亲民利民的医疗工作者队伍。
医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卫生行业廉洁行医相关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建有廉洁文化长廊、院务公示栏,定期组织警示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打造了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医院传承中医特色优势,专设中医文化长廊,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中医内科、伤骨科和针灸推拿科等专科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开展“冬病夏治”“冬令膏方”服务,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