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改教学;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学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从而倡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落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知识框架清晰简洁,课程内容丰富翔实,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便于增强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全面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收获终身受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下面,笔者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初中地理教学工作。
一、注重图表结合讲解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地理教科书较之其他教科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除了详尽的文字讲解,还会配有相应量的图表作为辅助教学的资料。事实上,读图和识图的能力也是我们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空间想象力,通过读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字讲解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和联系。尤其是对于一些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更是奏效。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这一节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去分析认识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读气温曲线图,分析某地的冷热状况(全年高温、全年寒冷、全年温和、冬冷夏热、冬暖夏凉);读降水柱状图,分析某地的干湿状况(全年多雨、全年干燥、全年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只有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一般方法,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分析出某地的气候特征,从而认识到影响气候分布的重要因素,进而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
再如,学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完整版的中国地图,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整体的印象和了解,将有利于细化讲解的时候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而不会一头雾水。单纯通过图像进行讲解也是略欠效果的,因为有一些地理知识存在着许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时候一幅图表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形成新的事物联系。
二、精彩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开始
个人认为“课堂导入”是新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的作用,而非课堂主导者。课间的休息使学生的思维非常涣散,因此,在上课伊始,许多学生思维还是比较涣散不集中,或者还停留于上节课的思维情绪当中,这种情况如果置之不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所以,课堂导入的作用“如序论于书,又如前奏于曲”。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如,学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时,可以利用人民币作为教具引入教学,人民币上蕴藏着许多的少数民族知识,例如“旧版壹圆币正面是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旧版贰圆币正面是维吾尔族和彝族妇女头像”“旧版伍圆币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的头像”“旧版拾圆币正面是汉族和蒙古族男子头像”,还有现行的人民币中印有“蒙、藏、维、壮”四大少数民族的语言,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追溯到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无一不体现了我国的多民族性质。
再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这一节时,上课伊始,我把随身带的一张报纸撕成了几片,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老师的身上,涣散的思维也都集中起来了,在全体学生的一片诧异中,让一个学生上黑板再把这张报纸拼合完整。这时导入新课:现在我们把一张报纸撕开后,又能重新拼合成一个整体,而现在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是自古就如此的呢?还是像报纸一样被撕裂成现在的海路分布模样?这样自然而然地导入到“海陆的变迁”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总而言之,我相信在新课改探索的路上,只要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定能收获教育事业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孟念彬.地理,我开心的朋友:地理课改有感.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2011(6).
[2]张华.浅谈初中地理课教师的教学技能.新课程:教师,2011(9).
本节课不仅是借校借班,而且该班学生从未接受过翻转课堂的学习,但笔者仍然按照微课程教学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其主要内容是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内容不仅是该章的重点内容,还与前一章《人口的变化》中“人口的空间变化”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入城市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反之,则为逆城市化。
达成目标发掘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目标管理式的学习,学生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执行人,达成目标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微课程教学法将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侧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课中侧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根据“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课程目标,笔者把教材内容按课前和课中进行分割,把课程标准转变为可量化的课前和课中各有侧重的达成目标。
课前准备
1.设计课前学习任务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学习任务必须与达成目标配套,学生完成任务即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先把学习内容进行细化,再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阅读教材,发现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中,教材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阐述了“城市化对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过快的城市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只用了两行字一带而过。再细心研读教材,能发现教材在“什么是城市化”这一部分内容中,只用三行字说明了城市化的意义。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过多,这样容易导致一些学生过度放大城市化的个别问题,走极端,而忽略城市化对个人和地区的积极意义。因此,笔者设计了学习任务三,以表格的形式和分类比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强化学生要辩证地看待“城市化的影响”,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有过度的城市化或不合理的城市化才会出现严重的“城市病”。
2.录制微视频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自主学习”“所有的学生都是在懂了的前提下开始课堂学习”,主张“课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理解与经验来确定学习任务中的困难部分,并录制成配套的教学视频作为支架,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中“城市化的概念、标志、水平衡量指标和动力”等知识在教材上都有讲解,但是都分散在图文中,没有作系统而清晰的归纳。为了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并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笔者录制了一个以“城市化概况”为主题的微视频1-1。
对于学习任务二中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教材是通过两张图来呈现的,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因此,笔者以“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解读为案例,录制了一个以“城市化进程阶段”为主题的微视频2-1。其目的在于:一是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二的第一个任务;二是教会学生阅读流程图的方法和思路;三是让学生在掌握读图方法后,完成学习任务二的第三个任务。
对于学习任务二中的“城市化进程的现象及原因”,教材是通过“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案例来呈现的,但静态的文字和图片难以表达动态的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现象。因此,笔者以教材案例为脚本,录制了一个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主题的微视频2-2。其目的在于: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任务一中的所有知识;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形成原因;三是让学生在掌握比较说明的方法后,完成学习任务二的第三个任务。
3.设计课堂活动任务
微课程教学法对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有以问题为导向、环环相扣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以自主学习需求为导向的配套教学视频,而最有特色的当属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即问题引导的课堂“四步法”,尤其是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微项目学习”。微课程教学法主张微项目的探究主题要来自真实情境,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笔者从苏州乡土地理入手,搜集整理近10年苏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据,创设“苏州城市化”的探究主题。首先让学生绘制苏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使得主题具体化和可视化,感受“苏州城市化”现象,内化“城市化”进程;其次让学生以“苏州城市化,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糟糕”为辩题,展开一场辩论活动,使得“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象化和立体化,使学生辩证认识“城市化”,展望“城市化”;最后让学生以“苏州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形式,为苏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献计献策,立志投身于“苏州城市化”建设。
4.设置评价反思平台
“微课程教学法”贯彻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注重差异性,强调和谐性,突出创新性,对每位学生都抱以积极而热切的期望,寻找并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每位学生的潜能。因此,笔者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设置了“评价收获”和“反思困惑”。设置“评价收获”一栏,旨在让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学习任务中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同时,在构建中检验自己自主学习的达标程度;设置“反思困惑”一栏,旨在给学生一个反馈自主学习成效的平台,以便教师掌握课堂上需要一对一指导帮助的学生。
课堂过程与反思
1.检测
内容:7道单选题。预设时间5分钟,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长负责进行小组内交流,最后选一组展示答案,其他组评价。
生成:3分钟内所有学生全部独立完成;2分钟组内交流、互讲。
经组长统计结果显示:第1组、第2组、第3组、第5组和第6组是所有成员100%正确;第4组有1人的第2小题在组内交流时得到纠正;第7组有1人的第3小题与组内不一致,但没有接受组内同学的说法,最后主动提交到全班展示。
反思:①用时超过预设,说明学生对组内交流互讲过程不熟悉。②第7组组内有分歧且没有协作好,说明:一是小组成员的组合搭配欠妥,没有领头羊,这也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的普遍症结;二是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三是学生之间缺少信任感。③对于大胆主动展示与同学结论不一致的学生,教师要表扬该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护他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在小组交流时细心观察,及时介入,一对一指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2.进阶
内容:“苏州城市化”的特点和表现。预设时间10分钟,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绘图和分析图,然后组长负责进行小组内交流并汇总一份组内进阶成果,最后全班开展“展示―质疑―回应”。
生成:3分钟内,所有学生都绘制好曲线图;接着约用2分钟,各组组长都能及时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协作评价,并绘制一张代表本组共识的曲线图;随后约用5分钟,各组组长召集本组成员分析所绘“近10年苏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展开“苏州城市化进程特点和表现”协作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展示单上。
意外:教师发现第4组有两位学生的图位置偏上且超出了规定区域,在全班交流结束后让其查找原因,这能让学生明白制作地图时比例尺的重要性。用时2分钟。
反思:①本环节的协作交流过程顺畅,说明学生学会了组长负责制的协作评价与展示交流。由此看出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大的。②及时捕捉到学生活动中的意外,并开发成学习资源,目的在于:一是帮助出意外的学生及时诊断;二是让全班学生有了意外的收获。尽管比预设时间多用了2分钟,但学生的收获是极大的,印象也是极深刻的。这可以看出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3.探究
(1) 辩论:苏州城市化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糟糕?(15分钟)
学生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三,静思2分钟,选择正/反方,梳理理由;2分钟后,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开始自由辩论,要求正方、反方交叉进行陈述或辩驳。
反思:①本环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时间限制,发言人数受到限制,需要改进。②由于辩论的主题来自真实生活,学生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知识点在辩论中越来越清晰,得到渗透和内化。
学生观看新闻“智慧苏州”的视频和“苏州风貌”宣传片,感慨城市化对苏州的积极影响。
反思:动态的视频、及时的新闻,让学生的体会和认识立体化和可视化,从而产生强烈的震撼。但这要求教师有广博的学识、精湛的素养和深厚的功底。
(2) 献计献策:苏州新型城镇化建设(8分钟)
内容:学生先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再归纳3条以上的可行性措施,时间为4分钟。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呈现苏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些举措。
教师归纳学生的计策:①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苏州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让苏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③加强打工人员的管理,并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④对苏州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绿化,增加绿地覆盖率;⑤加强苏州的交通运输建设,合理规划道路,增加公共交通;⑥加大科技的投入和开发,打造智慧苏州。
学生观看视频“苏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举措”,当看到与自己不谋而合的计策时,兴奋不已。
反思:该环节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事实素材的呈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但教师需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才会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预设。
4.评价
内容: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预设时间2分钟,要求学生思考本节课的中心词是什么,围绕它涉及了哪些内容,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出师生良好情绪氛围。其对于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与现实生活有关,有明确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探索行为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创设的问题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真实情境,能够揭示学科思想的活动情境。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创设情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重视培养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
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既可以在试卷上获得高分,也可以在很多问题上一针见血地从学科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出于对学生的熏陶,地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显得就更加重要了。比如笔者在新近的工业区位选择复习中就发现了这样两个“小问题”。对有大气和水污染企业的布局,主要考虑风向和河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这里涉及对“上风向”和“下风向”的理解,以及对风玫瑰图的认识。在分析回答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企业布局时,笔者看到了“分布在季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字样。笔者可以理解“季风对吹”是什么意思,但显然,这不是地理专业术语,输入百度查找,果真没有这样的组词方式。但这样写的同学不止一位,很明显,这是受到了先前老师的影响。上课一问,果然这样。
对于有水污染的企业,布局时一般选在河流的下游。笔者在很多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印染厂布局合理是因为“位于河流下游,污染少”(这里的下游当然是指区域河流的下游)。“但这句话有问题吗?”笔者问学生,他们回答不出来,并不以为然。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描述不准确!企业在河流下游生产就会“污染少”吗?显然是不准确的。是因为有水污染的企业布局在了河流在这个区域内的下游河段,对居民区(城市)影响小了些。污染有,而且并未减少。我们地理教师的语言要做到随意、准确。不仅对学生地理语言的使用影响明显,如果能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还可以不断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变得更扎实,教学语言表达更到位,当然也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和性格是无关的。
三、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地理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地理,探索、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活动。教师是课堂学生学习的“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在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在交往中思索、探索、练习、掌握并应用,以建构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能力。教师应明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交往过程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则意味着人人皆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内容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并将之内化“自己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地理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四、利用图像学习
图像是各种地理知识综合而具体的体现。它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以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图像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图像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中学地理课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几乎都能在图像上反映出来。图像比文字叙述更准确、更直观,而且对比性强。不管地理事物多么巨大,只要通过图像,就能一览无余。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图像把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对照,显示不同地区的类同和差异,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性。同时,图像还可以延长人们的视野,通过它可以了解远方的地理事物。考查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往往是考查一个人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地理学习中认真掌握好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课堂是学生独特体验相互撞击而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某个特定时空因为相遇而绽放出动人光芒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李瑞娥,赵培河.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2012(09).
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融合了新课程理念。
“培养现代公民的必备的地理素养”,以此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新课标的最基本的理念。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一种能力,一种终身受用的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对地理知识的传授,经常会出现老师和学生这样交流问题:这个内容你记住了吗?你掌握了吗?这个地理原理你明白了吗?这个问题你听懂了吗?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大量地背教材内容、记原理,以及归纳做题的方法。而这些问题是重在落实知识点的把握上,重在知识本身,同时也体现了教师是以讲为主,而没能体现让学生形成地理素养和能力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的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依赖性强。很多学生都是张口等“食”来,而有的学生“食”来也不张嘴。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这么久,这样的课堂还存在,并且比较多。很多老师在赛课、优质课和公开课时才会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才会使用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过程,而平时因为课时不够往往是教师包办的多,学生思考的少,舍不得放养式的教学。
要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而不能一味地去研究如何应试。所以教师的理念首先要站得高,而不能只定位在应试上,要在兼顾应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即各种能力的形成。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和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符合新课程资源、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比较轻松中学习,并能运用地理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只要做一个有心的生活中的人,就会发现身边地理知识丰富多彩,而身边的地理取材方便、易懂,可操作性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即学到有用的地理。教师可根据需要将其开发为地理课程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后,老师还要舍得放手,把获取的资源和学生一起分享。然后教师就要充当导演,兴趣的激活者,引领问题的设计者,带领学生运用这些资源,首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进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再给予评价和更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突出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引领为主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改变以前的“教教材”为根据需求“用教材教”的目的。同时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精心地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地理的愿望和能力。
在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我们地理教师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每一节课是否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本着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养,素养的形成要从培养兴趣开始。
一、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里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合理,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正确性与重要性。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深理解,并巩固、扩展知识,形成多种技能。也只有在应用地理知识中,才能真实地验证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识。
二、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三、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去分析,怎样才能更合理的促进学生内在素质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正直的品质、开阔的胸怀、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果断的决策力和创新能力。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才更能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现状,才更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应该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信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民主相处,你会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你配合,更能够吸引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
五、对地理教学反馈的反思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新课程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43-01
地理课程教学是高中必修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教学中务必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加强地理课程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无论是从国外,还是国内来说,教学反思已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地理教师来说,积极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学反思的特征:
1.1 实践性
实践性是地理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教学的本身就是社会实践活动,期活动的属性就带有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主导传授,也有学生的及思考与效仿,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是通过时间来完成。
1.2 针对性
教学反思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教学艺术的解剖分析,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针对性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带有针对性,教师教学的对象就是学生,他所作用的过程就是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1.3 反省性
反省性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自己从思想认识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内化、觉悟的过程。
1.4 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教师对当下存在的非理、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即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缩短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
1.5 过程性
教学反思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内化提高,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而过程性特征贯穿于地理教学反思的全过程。
2 地理教学反思:
2.1 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总体方向与要求,也是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实施,而只制定教学的总体目标,其具体的事项过程没有提及,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简单,计划的编写过程中也缺少重难点的突破预设,这严重影响地理教学。在新课程要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而要实现这些内容,教学目标也就有所变化,制定具体、可实现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而这些都要求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要求详细、实际、可行、有效,以此来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2.2 教学过程与组织安排的反思。
地理教学反思就是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的,在其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中重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是否得到突破与提高,对于这些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反思,然后再回到教学的实践中去探索新颖有效的措施,使自身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课的组织与实施也很关键,它是决定地理教学是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组织安排合理科学,教学的进行过程就顺利,效果也明显,反之,影响教学效果。而新课程要求:“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而过程评价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教学过程及其组织安排也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质疑、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去思考和完善教学,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
2.3 教学反馈的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而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对于部分问题的独断讲解,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将大气变暖问题时,有些学生说是二氧化碳的作用,有些同学说是其他原因,不是二氧化碳的原因,举例时,列举远古也有二氧化碳,却依然有很多生物。对于这个问题,反馈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广阔,而不能独断说是错误的。另外,对于作业及其考试的反馈,也应重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反思探索,加以解决,这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亦可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4 教学资源与环境的反思。
地理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而教学资源对于地理教学来说作用重大,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充足的教学资源,可有效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情境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适宜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对于教学环境的创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地里的地域教学,有了充足的地图,可清晰的了解其纬度,地貌概况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中做好教学资源与环境的反思,由此查找教学的不足,实施改进,形成特有的教学模式与特色,有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在我们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当下意义深刻。改革就意味着要创新,就会有问题出现,出现了问题在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因此,为了查摆在新教改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成效,我结合在高中地理课改的实际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反思自己的角色是否转化到了位
新课改下,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更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 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 “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 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同时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合理按排,尽量变讲授内容为探究内容和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反思学生是否学会了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性,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新型教学模式应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地理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从“学会”走向“会学”,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反思是否结合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学习地理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地图是教材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更是强调了运用地图的能力。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作为教师,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四、反思活动课教学开展的是否成功
活动课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时机。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思、做有机配合,培养学生各种习能力。地理新课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有 34 个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小制作、模拟演示、读图分析、动脑思考、填表、计算、绘图、谈感想看法等。我特别注重活动课的教学,每一项活动内容我都结合当地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每一项活动内容都注意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我对活动的总结,重点并不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引导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这样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五、反思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
要结合地理学科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记得前些时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 一课时,我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绵阳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学生的创新意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座金矿,急待老师去发现、挖掘。
六、反思是否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关键词】中学地理;优质高效;教学实践和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全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都寄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深厚的希望。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地理教师,在深感任重道远的同时,我也清楚的明白,想要在日新月异的教改大潮中站稳三尺讲台,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重新打造自己的课堂,让其更富有新意、创造力和活力,始终与优质高效的理念相伴同行。
“优质高效”,即指在预定的时间内,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通俗的理解就是,用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进步和提高去检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不断反思,现就课标、学科特点、教学环节设计和信息技术运用几个方面,谈一谈在打造优质高效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一、前提条件――以独特的学科魅力感染学生
地理是一门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征。因此,突出学科特点,以丰富的图文信息为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现象,教会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地理思维,就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切体会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形成对学科本身的“活性”认识。只要这种学科兴趣被激活,那么优质高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就能有发挥的温床和施展的根基。
二、理念引领――以全新的课标要求定位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和检测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只有紧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的制定立足知识,讲究方法,培养情感,三者相互联系,层层递进,从知识形态逐渐走向能力要求和精神领域。应该说,把握好目标,准确全面的吃透教学内容,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有效的将学科特点、学科内容、学科体系和三维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双边活动,让学生既学会又会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三、具体实施――以精心的课堂设计展开有效教学
1.重视课前导入的铺垫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小说、一首歌曲、一场电影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住人的眼球,开头部分十分重要。一堂好课亦是如此,设计精彩的课前导入是上好地理课的第一步,也是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展开的前奏。
在教学中,导入的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选择何种方式,还要视教学内容而定,力求两者能够相得益彰。
例1:电影导入式。在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理想的导入效果,我经过反复挑选和寻找,最终将目光定格在电影《后天》中的一段下冰雹的片段。因为这部电影当年震撼一时,人气很高,相信很多学生应该看过。果然,视频一开始,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熟悉感,从而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解气温及其特点对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促进其求知欲的高涨。
例2:游戏导入式。在学习《日本》一课时,我选用一个flash地震逃生小游戏作为导入。游戏中设置了5个生活中的常见场所:家庭、影院、野外、商场、户外,考察学生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不同场所,利用最短时间,应做出的正确逃生方式。这个互动游戏让学生激动了许久,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随后提问:“生活在东亚的哪个国家的居民最需要掌握基本的逃生方式?”,学生脱口而出“日本”,教学便在激动和欢快中顺利开始。
可见,导入的选择和设计对一堂课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而学习情绪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高效与否。可以说,精彩的导入是精彩课堂的良好药引,颇具抛砖引玉之效。
2.重视教学活动设计的组织和呈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的问题设置、自主探究的活动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选择都是实现课堂优质高效的重要保证。它既要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要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还必需保证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因此,无论是宏观上的教学构架,还是微观上的细节处理,都要仔细斟酌。
例1:《新疆》的地形特征――问题引导式探究活动“一读、二思、三画图”。
《新疆》的地形特征“三山夹二盆”是新疆自然环境部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这部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层面,包括山脉和盆地的名称、山脉走向特点、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掌握技能层面,即学会用简图表示该地区地理事物的分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先列出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读图、探讨、绘制,最终展示成果。通过“一读、二思、三画图”的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使知识、技能、方法三者得到了综合的运用和发挥。问题设计如下:
①读图观察新疆有哪些重要的地形?
②读图说出新疆山脉的具体名称和走向特点。
③读图说出新疆二大盆地的名称,并描述其所在的位置。
④观察山脉和盆地的分布,找找它们有什么分布特点。
⑤用简单的线条绘制这种分布规律,绘图时注意地形区所在的经纬度位置。
例2:《聚落》中聚落的发展和保护――角色扮演式活动“假如我是……”。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可以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创设开放的情景,设置特定的角色,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和时间,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本节教学中,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去留问题,我设计了四个角色:
①北京市长;②北京的老百姓;③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④北京的游客。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角色,在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说说本组成员的想法或对策。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可圈可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其中可行的、积极的对策加以归纳和升华,就自然而然的引出对待古老聚落应有的情感和态度。
当然,话题的选择并非局限于北京四合院,只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围绕学生的生活,他们一定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智慧结晶,并且,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总结要远比教师的陈述和解说来得有效、有说服力的多。
3.尝试用学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是时间紧、容量大。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想做到面面俱到,那重难点就可能不够突出。因此,可以将一些简单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前自主解决。那教师如何能及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情况,同时又不减少课堂的容量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学案教学。
一份好的学案既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整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还可以针对知识点配以相关练习和简单的随堂检测。它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自己的学习方向,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生用好学案,等于多了一个帮助自己“课前预习、课上解疑、课后复习”的得力助手;教师编好、用好学案则无疑是打了一剂推进优质高效课堂达成度的良药。
四、辅助手段――以恰当的教学媒体提升课堂活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难度、扩大信息容量、帮助知识迁移等。而且,很多媒体设备都具有交互性,因而更容易创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鉴于此,将地理课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让教学更加绽放光彩。
例如:工业布局的学习,我选用flas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选一选图标 说一说理由”,在操作中归纳总结工业选址的注意要点。再如:为了检测学生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掌握情况,以交互的Inspiration概念图课件为平台,让学生将相应文字拖动到图中的相应位置,以达到检测与巩固的双重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堆砌,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应该遵循科学选择、有效整合、恰当运用等原则,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综上可见,上一堂课离不开课前的认真准备,而上一堂优质高效的课更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推敲。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教师唯有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探索钻研,不断实践创新,认真反思总结,才是今后最大的出路。希望通过自己常态化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能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努力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在漫漫的探索之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设计背景]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抓住数学本质、展示思维过程、落实主体地位”。根据这种课改精神,再来设计这节市级公开课的内容,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归类为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的问题。对问题的选择也应尽可能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通过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及时归纳总结方法,同时注意通过题组训练来巩固对思想方法的内化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时间和空间来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独立思考,同时还要多给学生展示自己数学潜质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建模、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根据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建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合作交流、演示反馈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情境引入
有一个圆柱状的透明玻璃杯,由内部测得其底部半径为3 cm,高为8 cm,今有一支12 cm长的吸管随意放在杯中。如果不考虑吸管的粗细,那么吸管露出杯口外的长度至少为 cm。
2.学生活动
用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活动: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找出直角三角形后下一步应怎么办?
3.数学建构(初步)
(1)找出直角三角形;
(2)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入课题。
活动二:
1.例题教学
如图,一架长10 m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 m?
■
(1)学生思考交流解题思路,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2)变式: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 m,那么它的底端下滑了多少呢?(学生来完成并总结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将所求的线段转化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通过教师的规范板书,让学生明确解题的书写格式。
2.建构数学
(1)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线段长度计算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实际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建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及时地归纳总结,让学生领会这种思想方法,对于自己数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3.数学应用
(1)有两棵树,一棵高8 m,另一棵高2 m,两树相距8 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m?
(2)如图,圆柱的高为5 cm,底面周长为2 cm,在圆柱下底面有一只蚂蚁,它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对面的点B,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
设计意图:这两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尝试构造直角三角形。第一题实际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而第二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立体图形的表面问题,就要将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这两题都涉及了初一所学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丰富了问题的研究性和趣味性。
活动三:
1.拓展延伸
在一次地震中,一棵20米高的大树被折断了,地震过后,测量了有关数据,测得树梢着地点到树根的距离为6米。这棵大树折断处离地面有多高?
设计意图:本题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和另外两边的和。引导学生通过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渗透方程思想,进而求出未知线段的长度。
2.回顾反思
师生共同总结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活动四:
1.当堂反馈
(1)校园里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4 m,宽3 m,草地旁有路,但有个别同学偶尔会走“近路”,从草地上走。经过计算我们会发现这样只是少走 步而已(假如两步合1 m)。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简单地利用勾股定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注意自己的举止文明,渗透德育教学。
(2)已知,在ABC中,∠C=90°,AC=5 cm,BC=10 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求CD的长度。
■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是检测折叠和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的知识的运用。
2.布置作业
课本第68页第4、5题,第7页第14题。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最后一题是为了让学生探索研究在立体图形中构造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的长度。
[教学反思]
一、增强应用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正如一位数学教育家所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习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从现实中寻找学习的素材,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本节课所选取的问题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体验解决身边问题的全过程,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过程,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会分析比只会解答更有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可见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问题出示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适当采用合作交流的辅助方式,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自己的思考历程,并安排其他学生质疑与补充。这些措施的落实,能进一步拓宽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层次。
三、恰当评价,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彻底解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的始终,并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交流与评价,可以为学生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经常是妙语连珠,积极发言,有时说错了,只要加以引导都能开心坐下来。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呵护。恰当地运用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挖掘问题的内涵,重视教学的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