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第1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1.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1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也离不开市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配,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1.2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1.3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山、荒地、荒滩和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1.4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山、荒地、荒滩和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2.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2.1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2.2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第2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措施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整体中的成为重点。加强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已然成为了国家和政府工作的着眼点之一。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化解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促进农业发展走上新台阶。

一、农业经济发展概览

农业在所有产业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催生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发展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当下的多项发展战略都与农业的发展存在连带关系,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脱贫计划等等。放眼世界,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世界,促进农业发展对于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和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此外,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的发展亟待加强体制改革,深化创新实践,以先进的技术水平引领农业发展。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也催促着农业转型的步伐。以农业技术而论,机械化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着眼于制度角度,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实施土地承包制度的前提下得到极大提升,劳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量有显著变化。但是,一些潜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例如,整体的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待于提高;小农意识在某些地区广泛存在,农民的素质不高,乱占耕地、缺乏长远目光等等。有鉴于此,急需升级农业技术,转变农民滞后的观念,促进农业的科学化转型。

二、乡镇农业经济弊端所在

由于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帮扶,乡镇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暴露,主要表现如下:

(一)观念滞后现象的普遍存在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向好,乡镇农业大多数发展速度较快,但部分不发达地区沿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有的则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其次,部分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十分落后,仅仅把温饱作为目标,没有调动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再次,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滞处境。又次,乡镇地区的发展应当立足农业,当时对可开发的自然条件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发展旅游业、餐饮业,这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最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了部分地区文化发展的滞后,因此农民对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技术革新接受能力较弱。

(二)乡镇农民素质不高

在对乡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的技术水平不达标,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的文化水平结构中,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很低,而小学和半文盲的人员比例很高。而经济发展带动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者多数是老年人和小孩,导致劳动力水平急剧下降。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根据目前的情况,少数地区乡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结构也十分落后,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水利设施建设等也发展缓慢。此外,某些乡镇企业的农产品销售仍然按照传统的直销模式,没有进行产品研发和深化加工,不仅竞争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也不能够实现利润的有效增长。

三、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因此,必须采取系统性的改革举措推动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改变乡镇农业经济的传统发展理念

一些乡镇农业经济地区的发展观念极为落后,因此首先应该促进该地区农民的观念转化。突破农民对于政府经济支持的过度依赖的旧习,鼓励农民探索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强化招商引资的实际行动,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次,农业人员要积极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在保证农业发展稳步推进的前提下,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的服务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二)提升乡镇农民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把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在乡镇开展扫盲行动。并且在乡镇建立小型的图书室,供农民免费借阅。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农业知识讲座,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咨询。在农业人员中筛选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推进农民素质建设的实施。

(三)完善乡镇农业的配套设施建设

一些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首先要强化水利设施的完善。并且加大投资力度配备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施。为保障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有序开展,要大力加强厂房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必要的保障。以期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增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力。

四、结语

乡镇农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其给予相应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乡镇农业的简要概述,对乡镇农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的提出阐明了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点建议。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首要一点是加强农民观念的转变;其次要加大力度投入加强农业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要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相信在国家、政府和农业人员的协同努力之下,我国乡镇农业发展必然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第3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时候,很多农民对我国经济转型政策的理解程度不高,无法将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真正落实下来。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采用现代新型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对农村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如农村土地、河流污染严重,绿化面积减少等,会造成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

(二)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科学技术的利用较少,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很多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依然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程度不高,无法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率,对农业经济的进步造成不利影响。

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但是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合理利用耕地面积,就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循环经济转变,需要对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建立并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对回收的资源进行二次利用,使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如对农业废弃料进行加工形成饲料供畜牧业使用,利用发酵的形式形成沼气,提高沼气的利用率,实现农业能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源的消耗,避免造成浪费,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向生态经济是实现农业低碳经济的一项有效措施,发展农业生态经济,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对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保护农业耕地,尽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农业产品符合环保绿色的标准。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鼓励农民采用良性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的生产效益。

(三)重视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

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农业低碳经济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促进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缓解环境压力,有利于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发展有机农业经济,对土壤施有机肥,保护水土,生产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在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新能源,避免燃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相关部门要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循环利用有机物,利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建立并完善作物轮作体系,在农村禁止燃烧秸秆,大力提倡秸秆还田,选择无害肥料进行施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有机农产品生产效益的提高。

(四)引进科学技术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

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目前我国农村难以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加大农业技术的投入,对农民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加深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激励广大农民使用现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建立科技信息站,让农民及时接收农业技术信息,正确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五)发展农村旅游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小,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在农村推广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实现农业低碳经济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加,人际关系不和谐,很多城市居民通过田园旅游的方式亲近大自然,来缓解压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对农村发展旅游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旅游业与农业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第4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从现实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提升农民的收入,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果。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入手,针对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法;途径

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手段和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四)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

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证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三)积极有效地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四)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者,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后,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以及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应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有效的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刘鹏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王俊凤,邹绅,刘松洁.完善黑龙江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要素投入机制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

[2]王文刚,吕晓军.传统文化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探析———对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

[3]杨桦,汪迪.务实创新强基础锐意进取求突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大力提升信息科技工作整体水平[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02).

[4]刘道兴,牛苏林,李怀玉,等.2015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本刊评论员.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系列谈(四)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论全面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水平[J].农村工作通讯,2016(03).

第5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1.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将农业资源和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的过程,它将农业的活动看成是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过程,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以及浪费的问题。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效应。

1.2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低碳经济时代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说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生产绿色环保农业产品。坚决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积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积极发展良性的农业种植方式,实现农产品的附加效益。

1.3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所谓有机农业经济主要是指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自然发展规律等,在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积极使用有机物质,实现自我循环,运用天然植物性的农药和杀虫剂以及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措施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且建立农作物的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人畜粪便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保持养分循环,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有机农业经济能够将农业生产发展归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中去,因此属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且能够降低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机农业通过使用人畜粪便以及生态系统自我循环的方式,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利于实现绿色环保型农业产品。积极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和贫瘠化的问题。有机农业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民劳动收入,且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农产品的要求,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进而也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4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应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科技技术。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时了解市场上关于农产品的信息,降低农民盲目跟种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局面,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1.5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

农业经济不仅仅具备了食品保障的功能,还应该具备原料供给、生态保护以及观光休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生活压力日趋增加,城市居民更加趋向于走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放松生活压力、增进朋友感情的的生活方式。因此,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还应该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能够拉近城乡居民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还能够积极培养城市儿童尊重农业生产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都市休闲农业还能够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结语

第6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1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低碳经济时代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说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生产绿色环保农业产品。坚决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积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积极发展良性的农业种植方式,实现农产品的附加效益。

2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所谓有机农业经济主要是指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自然发展规律等,在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积极使用有机物质,实现自我循环,运用天然植物性的农药和杀虫剂以及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措施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且建立农作物的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人畜粪便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保持养分循环,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有机农业经济能够将农业生产发展归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中去,因此属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且能够降低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机农业通过使用人畜粪便以及生态系统自我循环的方式,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利于实现绿色环保型农业产品。积极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和贫瘠化的问题。有机农业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民劳动收入,且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农产品的要求,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进而也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应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科技技术。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时了解市场上关于农产品的信息,降低农民盲目跟种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局面,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4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

农业经济不仅仅具备了食品保障的功能,还应该具备原料供给、生态保护以及观光休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生活压力日趋增加,城市居民更加趋向于走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放松生活压力、增进朋友感情的的生活方式。因此,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还应该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能够拉近城乡居民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还能够积极培养城市儿童尊重农业生产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都市休闲农业还能够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

第7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业经济;探讨

1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在以物质、能量梯次和循环流动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在遵循生态学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增大环境的包容量。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倡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即循环农业经济,遵从我国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并在此模式下充分利用当前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和废物排放降到最小量,发展良性的循环经济模式。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2.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季节性的变化会使农作物有不同的需水量,必须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农业灌溉,我国的很多地区对农作物的浇灌方法有很多,漫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是,这一方式由于不能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从而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再加上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导致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推行循环发展经济,势在必行。2.2环境污染问题明显。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很多农业生产厂家只追求产品数量,不重视产品的质量,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一些农药、化肥,并减少了对农畜家禽粪便这些有机肥的应用,造成了农村产业之间的分离,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这一状况还在日益增长。2.3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我们大力发展农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获得可供社会服务的农产品,农业发展的标志也是农业产业化。当前我国的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促使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提高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所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2.4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导致我国的国情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多地少是最基本的体现。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经营模式,仍然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经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无法预防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以,我国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必须要解决现实存在的国情与矛盾,并发展集约型循环型生态经济。

3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3.1出台政策,加强指导。为了更好的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们一定要解决好农业生产模式之间的矛盾,出台相应的农业立法政策,并制定出限制性和补偿性的政策,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民群众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遵从企业和政府的规定,完成自己的农业生产任务。当然,我们也应该发挥政府的补偿和支持作用,加强政府的指导工作,建立农业生态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3.2技术创新,提升能力。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开发,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开辟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在科技与政府、农户间搭起一座桥梁,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促进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支持与开发、农业服务等几大部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在各自领域内的特长,促进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改变每户农民”小而全”的耕作方式。3.3资金投入,完善体系。我们建立农业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最基础的支持力就是相应资金的投入和保障。如果不能很好的保障资金投入,就很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以,各区域政府应该建立农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长久循环。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工作,招商引资,发展个人与集体社会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完善多元化与多层次的投资体系,将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深入贯彻与落实,遵从相关的农业发展制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

第8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经济;农业高科技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农业经济必须也要获得同步成长,但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调查来看,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关系到我国国民收入,[1]因此必须对于农业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在新形势下对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改善当前农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设备,为农业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趋向。

1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多地区制度改革上并不完善,而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和产量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我国较为偏远的地区来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产量相对较低、成本低而且效益低的主要问题,这对于农产品生产质量来讲影响较大,与一些发展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同样,由于基础设备较为落后,并没有办法投入到目前经济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仅仅依靠人力投入,并不能够达到高效益的产量目标。

1.2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针对农业生产方式来讲,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常常在经济生产方式上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较低并不能够满足当前需要,很多地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要采用劳动力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因此,这导致机械化大生产并没有落实到位。[3]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一体化的链接相对来讲十分短缺,农业生产经济和市场需求之间也不能够达到统一协调,导致市场抵制相对较差。

1.3缺乏农业资金和技术投入

目前对于农业生产来讲资金和技术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在劳动力上必须要注重资金的投入,而目前传统的农业资金尝试以人多为主作为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入相对较低,而现在的农业经济是保持和促进发展的一大状态,所以各个地区之间必须要注重农业基金的投入。

1.4农业资源分布态势并不合理

由于农业资源分布并不良好,因此这成为当前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必须从地形结构上进一步分析,能够保证山地和平原之间达到均衡的状态,而在农作物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农业资源分配和发展模式之间具有较大差距,使得这种分配达不到均衡的目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必须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必须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对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进行改变,强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大细节。[4]其次,在改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农业耕作期间的机器进行更新或投入,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经济进一步支持,只有在国家和当地政府获得鼓励的前提下,才能够解决各项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加强定期维修或养护。同时,在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当前体制改革,很多地方农业劳动力相对来讲十分低下,这对于农民的收入和成本之间,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比例关系,而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材料相对较低,规模变化较大,所以必须要积极倡导农业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流,只有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才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社会效益达到最终提升的目标。

2.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针对当前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转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向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因此,经济社会体制和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对农业经济发展和模式运行不断匹配,只有在保证农业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减少资金或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农业经济在社会体制发展下正常运行。首先,必须要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当前农业经济水平,强化实施手段,促进农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目标。[5]其次,必须要注重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统一化发展,这对于农业和社会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任务,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加开拓。最后,必须要将农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只有在发展模式上更加健康化和优质化,才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2.3加大农业发展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注重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保障农业经济工作的开展。首先,国家必须要对农业发展提供相关的保障,包括各项农产品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农业经济获得更长久的发展,也能改善当前农村经济体制和环境问题。其次,政府和地方必须要不断地重视农业经济资金的投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并开展多方之间的工作,从而能够发扬农业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民自身的科技知识水平,而农民也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从而学会和运用当前的科技手段,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效果。最后,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经济上带来相关的资金和技术监督,只有将各项技术和资金落到实处,才能够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

2.4改善农业资源态势

对土地制度改革来讲,必须要注重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战略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各种农业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从而使其能够突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6]除此之外,必须要重视各项农业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保证资源实现配置最优化,促进农业资源发展应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资源优势,而政府之间必须要注重资源节约问题,加强不断调配,缓解当前社会经济进步的态势保证,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第9篇: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范文

1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得到大力提高,,经过几十年的运作,现在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下面分别给以论述。

1.1农业经济的结构配置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要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要考虑农业经济的整体结构,否则就会造成丰收不挣钱的下场,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和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结合,如经济作物的各类果树、蔬菜等,在种植时要考虑到需求,所占的种植比重要适当。在经济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还要把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如果不能把握住市场的信息需要,一旦失误就会出现农业经济丰收了,但是却卖不出去,市场饱和,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的结构配置一定要全面,千万不能出现跟风种植的问题,如果出现跟风种植,就有可能出现农业经济作物丰收了,但农户由于卖不出去而受损严重,因此,农产品产业结构的不均衡问题,是打击农户种植积极性的根源之一。

1.2 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问题

我国的领土广阔,但可种植土地的人均面积却不大,尤其是我国南方农村,由于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土地的数量很少。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能靠农村经济发展,但在我国农村,虽然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但在农村,主要还是家庭式的手工劳动,它仍然是当前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在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还比较较低,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要提出我国国土面积有一部分,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这些土地属于沙漠、冰川、戈壁等。在现阶段,我国的边远农村,农民的生活还很困难,那里的孩子上学读书,还要克服很多困难,因此,那里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些都对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很大压力。

1.3环境保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问题

环境保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由于人类无所顾忌的砍伐林木、开垦荒,提倡毁林种田,结果林子毁了,但田却难以种植,毁林等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自然也必定对人类给与回报,很多地区由于毁林,使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农业用地被征用,来用于非农业建设。还有些地区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也低,使很多农民放弃种田而进城务工,导致农村耕地被常年抛荒,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之路,因此,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农业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 保护环境与发展农业之路要同步进行

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之路。因此,要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必须保护环境,才能发展农业。同时,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时补救、改善与治理,尚未被破坏的要做好保护措施,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2 提高科学技术之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的进步,必须依靠对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就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虽然为高效,但又不会污染环境,研发更高产、抗病抗灾能力强的种子等等。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千万不能不顾当地自然因素的制约。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保证农业生产,尤其要提高机器的使用率,使用成本更低的机器。

2.3 大力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之路

在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大对专业农业人才的培养,实施农业人才的引进计划,积极改变农业人才匮乏的局面。同时,还要积极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再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农业实践中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2.4 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