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地理学科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学科发展史

第1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思想,同时也是人地关系最高道德水准,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学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世界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继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的匮乏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环境日渐恶化。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开始了新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表明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臻完备。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敦促了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全面化、综合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的变革。公众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内容,同时也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可持续发展参与者的大军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激励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观念上改变自己错误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的参与,使人们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活动中做起。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和生态朝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拓宽了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使其全面化、综合化。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此,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做出贡献。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和改革,许多现代地理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的加入,加强了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改革的时代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3.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3.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的总和。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

3.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3.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4.1积极掌握和充实新的理论性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达到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应重视地理教育发展趋势,及时适当地调整地理教育工作,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头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应密切关注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除此之外,作为地理教育的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便在教学中恰当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

4.2提高思维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和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设计出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的时代使命,最终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五、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发挥优势,最终实现完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继术.浅谈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健.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第2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1、继续深化学习调研。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局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和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化调查研究工作,把开展调查研究与找准突出问题、创新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抓紧转化调研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以“改进作风,创新服务,我们如何行动”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创造性思维,大胆探索、破解难题、创新工作。

2、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局、党总支(支部)、领导班子成员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⑴按照“三个对照、三个强化”(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清醒认识思想作风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强化宗旨意识,切实从“利益本位”中解放出来;对照先进地区的新成就,清醒认识开拓创新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强化争先意识,切实从“小进即满”中解放出来;对照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清醒认识素质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强化忧患意识,切实从“既有经验”中解放出来)要求,围绕“问计于民”大调研征询的问题和意见,重点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思想观念、发展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⑵认真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面临的问题。⑶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宗旨观、政绩观、纪律观等方面入手,认真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3、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委、党总支(支部)领导班子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分析查找问题、开展谈心活动的基础上,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新跨越”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正面教育为主,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重在提高思想认识。班子成员要按照“三检查三分析”的要求,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既要查找班子集体存在的问题,又要查找个人存在的问题,既要主动检查分析自己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帮助班子成员查找突出问题。局党委、党总支(支部)主要负责同志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听取意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注重民主生活会质量,做到问题找得不准不上会、原因分析不透不上会、整改措施不实不上会,努力方向不明不上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可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广大党员要认真参加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1、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起草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前,要系统梳理基层和群众提出的关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法方面的意见,关于民生方面的意见,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意见,使班子的分析报告充分反映实际情况,真实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进一步形成局领导班子和机关、基层单位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共识。

2、起草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重点要写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形成了哪些科学发展共识;二是近年来本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三是局机关、基层各单位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特别是围绕建设“四个水利”目标,提升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有效举措;四是本部门特别是局机关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以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3、开好党委扩大会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听取意见建议,集思广益讨论分析检查报告。通过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清醒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符合实际的发展共识。局党委扩大会议参会人员拟扩大至局机关科室长、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参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汇总梳理,对反映比较集中的突出问题,要专题研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体现到分析报告中。

三、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

1、组织开展“三评议”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评议表等形式,组织开展“三评议”活动,即组织党员群众、服务对象以及基层单位的党政领导,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评议中,要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改进措施行不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要尊重党员群众的评议意见,把组织评议与深化“问计于民”活动有机结合,使群众评议的过程成为上下交流、取得共识、共谋发展的过程。

2、上报和公布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报市委指导检查组初审后,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在充分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内容以适当形式公布,请群众进一步评议。要通过设立意见箱和征求意见电话,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建立意见答复制度,确保群众建议和意见件件有答复、有落实。

四、加强组织领导

要切实加强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分析检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评议。

要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认真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尤其要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找、剖析在建设“四个水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水问题,更好地把资源水利、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环境水利的文章做好,把水利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防止铺张浪费、侵犯群众利益的风气和行为,通过加强考核与监督,不断推动机关作风转变和效能提高。

第3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具有复杂层次的巨大工程。其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人口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同时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细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正好是地理科学的研究主题,也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综合考虑自然、人文因素。一切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又正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思路和方法。由此可见,地理学与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中学地理教育,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具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资格。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就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

中学地理教育要义不容辞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既要考虑局部利益,又要树立全球意识;既要顾及当代的需求,还要照顾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既要追求眼前效益,还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点。使他们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稳定的关系。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经济效益;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第4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将从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查找问题阶段,转入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完善制度阶段。今天,我们召开转段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对第三阶段工作做安排布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议的主要精神

7月6日,全市召开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议,市委副书记杨毅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全面开展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毫不松懈地抓好理论学习,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精神,把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市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心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与有机结合起来,坚定改革开放方向,坚定攻坚克难信心,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转化学习成果,努力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严格按照“四个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和整改落实方案。要立足于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责,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以整改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为基本要求,认真制定能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整改落实方案。整改方案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对整改落实做出公开承诺的工作要求。三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求围绕服务基层和促进科学发展,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抓整改、多措并举抓整改、上下联运抓整改、求真务实抓整改,特别要切切实实做好大学习就业工作。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要从实际需要和真正体现群众意愿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要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时间认真做好政策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及时废止不适应科学发展形势、阻碍科学发展观的制度规定,修改完善总体较好、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定,抓紧建立和充分论证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制度,沟通协调和联动解决涉及多个层次、多个部门的制度,着眼长远地探索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最后,杨毅副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分类指导、营造良好氛围,科学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紧紧抓在手上,毫不松懈扎实推进,有始有终抓好落实,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人民满意工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杨毅副书记的讲话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按照市委安排,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从5月初起转入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查找问题阶段。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局严格按照市委指导组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规定动作”,做到了认识上水平、分析有深度、问题摆充分、提高有目标、发展有方向的活动效果,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是继续深化学习,牢固树立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把学习贯穿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突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采取中心组专题学习带动各支部集体学习,通过举行交流座谈、专题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在全省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学习省、市关于加快扩大内需水利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抢抓机遇、加快水利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现实全市水利工作的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准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局紧紧围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这一主题,采取拓宽渠道“群众提”、座谈走访“当面问”、问卷调查“多方求”、总结经验“对比找”等方法,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走访、诚请群众进机关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组织召开6场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向各科室、局属各支部、五县区务局、基层水利站、工程建设单位、水利服务单位以及离退休老干部和全局干部职工等征求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函200份,回收195份。经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成7个方面共159条意见、建议。找准了我局在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建设“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要求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了影响和制约全市水利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了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是深刻剖析,认真撰写了领导班子分析报告。紧密联系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和推进水利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具体实践,紧密联系当前水利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市水利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初稿后,先后召开了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支部负责人座谈会,同时主动征求五县区水务局、基层水管单位的意见。按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局党组先后3次对分析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全面总结了我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7方面成效,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6点共识,查找出了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析出了3个方面的主观原因,理清了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7项主要思路,制定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四是精心组织,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指导组关于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局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通过采取座谈、发放征求意见通知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和服务对象对局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向班子成员进行了通报。局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调研和认真对照检查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全面反思,撰写了个人发言提纲。6月19日,召开了局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局领导班子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全面实现全市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紧密联系个人实际和分管工作,认真开展“四个对照检查”,重点分析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局班子成员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主动吸取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畅谈了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水利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局班子科学发展领导水利工作的水平。

五是征询广泛,认真组织开展了群众评议。向基层单位、服务对象、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市级有关单位等5个方面的代表发送了评议邀请函,在充分讨论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式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共发出测评函60份,收到回函60份,满意率为100%。

六是注重实践特色,切实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工作,以工作引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抓好扩大内需水利工程建设和安排部署好全年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水利建设管理目标任务。按照“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我局始终把“三个一”贯穿于分析检查阶段全过程,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引导机关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努力把全局工作思路和重点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局领导班子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全身心投入到抢抓机遇加快建设的中心工作上来,上半年共争取资金1.4亿元,完成投资4.2亿元;局领导班子结合前阶段调研成果,科学谋划了下一段时期水利建设与发展的工作重点,努力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在年内再开工12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总体上看,我局分析检查、找准问题阶段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活动都按照时限规定,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边整边改的力度还不够大,整改措施的落实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个别科室对问题的剖析还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参学单位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要继续进行分析检查“回头看”,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改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准确把握整改落实阶段的总体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整改落实阶段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最为重要阶段,中央、省委和市委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整改落实阶段也是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活动能否总结出经验、创造出效果、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阶段。

按照市委部署,我局整改落实阶段时间从7月初开始到8月底基本结束。本阶段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我们要把加快扩大内需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最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抓实抓好,紧紧围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这一活动主题,着重抓好整改落实“四个环节”的工作。通过加快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饮水安全、干支渠防渗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成效,下功夫解决好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办成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好的实事,研制完善一批当前迫切需要的制度措施,更加重视抓实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一是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根据领导班子分析报告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措施,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工作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和制度化。整改落实方案要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对整改落实方案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要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归类,对需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在什么时间内解决、达到什么效果都要心中有数、一目了然。要从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完善监督等方面细化整改措施,提出完备的工作步骤和办法,增强整改落实的实效性。尤其要明确责任,由谁主管、由那个科室办理、由什么人来完成、什么时间完成,都要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根据整改落实方案,坚持把行动整改、制度整改同思想作风整改结合起来,把上下联动整改同左右配合整改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水利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住1-2件群众反映强烈并能够通过努力在近期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向社会作出整改承诺,集全局力量下功夫解决和寻求突破。要切实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力求在活动期间取得一批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特别是要鼓励工程建设单位增加就业岗位,系统内有条件的单位要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召录毕业大学生,扎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三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过去出台的有关水利工作发展的制度、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件和规定,要坚决废止,对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规定和规定,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制度,要抓紧建立、充分论证。抓住加快水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调研专题,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市水利局工作制度。抓紧对一些现行制度特别是关系水利发展大局的政策性文件、法规性文件进行清理、修订、完善,继续加大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督促力度,创新水价、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和水资源流域管理。

四是认真做好总结、测评和考核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并对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做出安排。总结报告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通报。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学习实践活动满意度测评的方法内容、人员范围,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工作要简便易行,测评结果要真实可靠。满意度测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坚决防止盲目攀比,片面追求得高分的倾向。要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对测评满意度过低的单位要进行补课,限期整改,真正把测评过程变成听取民意,促进整改,推动发展,创建群众满意工程的过程。

五是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当前水利重点工作。抓好在建5件水源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隆阳红岩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年内完成扩大内需投资任务,龙陵三岔河要加快导流隧洞的开挖进度,力争8月底贯通基础毛洞,腾冲甘露寺要按期完成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9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抓紧隆阳大小海坝、梨树岭岗等22件中型及重点小(一)型病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龙陵八0八要力争年内竣工验收;加快规划内12件重点小(一)型病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编报工作,做好年内新开工准备;加快实施5.5万人的中央扩大内需饮水安全项目;继续抓好施甸旧城二号大沟等干支渠防渗、腾北中型灌区、龙陵平达小礼山节水示范项目和龙陵帮焕大沟、大红坡节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当前已进入主汛期,要切实加强水情、汛情的预测预报,全面落实防汛应急预案和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加快腾冲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建设,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的防汛安全,为国庆60周年营造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举措,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我局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全面转入整改落实阶段。各支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紧紧抓在手上,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抓好落实,毫不松懈地扎实推进“四个环节”的工作,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整改落实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和见成效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把解决问题、完善机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切实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各支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打消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拿出比前一阶段更大的力气、更强的劲头,扎扎实实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支部(总支)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带头实施好整改落实阶段各环节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各科室领导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用饱满的热情、足够的精力带头开展整改落实工作。局班子成员要经常深系支部,加强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要精心组织好本阶段各个重点环节的工作,及时掌握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符合各项要求。

三要抓好宣传营造氛围。要继续运用简报、信息、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手段,进一步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加快推进扩大内需水利工程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大力宣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提高水利保障和促发展、保民生的做法、主要成效和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宣传学习实践活动尤其是整改落实阶段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强大的宣传力度,继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广泛开展。

第5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一、我国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1. 研究美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到90年代基于标准、生活化地理为地理课程教材编写依据,体现美国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逐渐由注重理论向突出实用转变;内容组织由注重表述向重视探究转变,内容表达更加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地理实验设计与过程强调多样性、实用性、探究性与层次性,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概述、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观点等。实施过程中重视地理课程对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凸显地理核心技能培养、地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等特点。美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虽未材,但注重通过地理活动以获取经验、强调体验式问题解决,并采用专栏形式组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和学生地理素养。美国生活化地理课程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州对课程标准执行参差不齐、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地理课程地位不高等。

2.研究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为教学目标与说明、关键阶段1~4学习计划、地图三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特别强调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国际(草案)》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系统地理知识为主,区域地理比重相对较少。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反映当前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新趋势。

从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可以看出世界地理课程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世界地理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教育整体设计以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差异;突出能力培养和重视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及时反映地理科学最新成果,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目前,英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正处于危机时期”。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英国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甚至出现大量非专业教师任教。外部因素:官方教育政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及文化重建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国家地理课程文本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教育系统内部国家课程政策、地理教师和学术团体之间没有达成协调一致关系。

3.研究德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德国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地理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德国的实科中学、综合学校与完全中学等各类学校都开设地理课程。从5~13年级均有地理课,其中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为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中学高级阶段则为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且整个中学阶段连续开设地理课程强,课程地位较高。中学初级、中级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穿插专题地理,中学高级阶段以专题讲述人文地理为主,结合区域地理实例。德国地理教材编写由地方负责,类型多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贯通,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专题相互穿插,实用性强。但地理教材使用有限期,5年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更新、修改和完善,出版供应新的教科书,利于提高教材质量。

4.研究加拿大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加拿大地理课程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由于加拿大只有指导性教学大纲,尚未材,教育部只对中学课程设计提出最低限度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其目的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加拿大地理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体验学习为主;以质性评价为主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研究日本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日本于2003年4月全面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且教材版本多达20余种。目前日本地理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突出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重视学生自身体验,强调学生调查、考察及分析与综合能力;重视区域性与区域联系;加强“近邻国家”学习,内容表达丰富鲜活;由近及远,结合身边事物学习世界地理知识。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最新的《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处理建议等,将地理分为A和B,这三部分在A和B课程中各具特点,其中课程目标注重态度、能力等多维目标达成;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注重现实感与爱国心培养,课程内容更多体现生活气息、突出实践运用;重视知识联系、注重综合性学习。这些特点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特点及研究中存在不足

通过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相关文献研读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理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地理课程内容组织重视地理经验学习,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特别强调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课程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且地理课程开设年限较长;地理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003年我国新课程施行以来,加强对国外地理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国外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研究,对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国外中学地理整体研究,对具体某一地方或某一教学过程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对国外地理课程的质性研究分析,而对量性研究分析较少;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方法更多集中在历史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未能很好对其深入研究。

三、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交流与合作逐渐加强,人类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地理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深对地理课程开发研究、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地理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研究。为此,可作如下探讨。

*逐步提高地理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中地位,促进中学地理课程连续性,解决九年级与高三年级未设置地理课程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特别是对地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应进一步深化,使地理课程标准更具操作性。

*编写地理教材过程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生活中地理知识为主,鼓励多版本教材发行,处理好教材使用与教学考试间关系。

第6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宇宙体系各层次的物质发展都是辩证的过程,人类利用农业资源的历史过程亦如此。农牧业的生产是人类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辩证发展史中的第一个飞跃,它完成了只能以“天然产物”作为食物的“攫取经济”到能进行食物生产的“生产经济”的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的农业起源于何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认识尚不一致图。但现有考古学、民族学和古文献资料清楚地表明,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到耙耕农业,再到犁耕农业萌芽的辩证过程阁。纵观整个农业资源利用史,可清楚地看出从“手工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生物化时代”的辩证过程川。人类农业的辩证发展史,必然决定了其认识史和科学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画6]。目前,传统农业正探索着向现代化、生物化农业的新时展,而现代农业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因此,在农业资源利用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地理学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应尽快充实、调整和发展,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认识史和科学方法史辩证发展过程的简要分析着手,初步探索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表1中概括的历史事实和趋势表明,人类利用农业资源的生产历史已经历了三个时代,发生过两次农业革命。第一个时代是农耕起源前的攫取经济时代,人类仅仅为了生存被动地采集、猎取自然资源,历经近360万年;约距今1万年前后,发生第一次农业革命,人类从此跨入有目的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阶段,进入以维持生计为主要目的的手工农业时代,延续达万年之久闭;十八世纪农业机械化的萌芽,标志着第二次农业革命开始,进入了以生产商品为主要目的的工业化农业时代,延续了近300年,在1970年前后发展到了顶峰,现在正酝酿着第三次农业革命,探索着向综合化、生物化农业的新时展。

自从原始农业出现以来,人类主动、积极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三个时代的顺次出现,标志着农业资源利用在否定之否定的变革中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农业是作为手工农业的对立面出现的,而生物化农业又是作为工业化农业的对立面出现的。工业化农业取代手工农业是人类利用农业资源的巨大进步。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采用一整套工业化方式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生产系统与城市消费系统分离,破坏了物质循环,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和系统科学理论在农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目前被视为“高度现代化”的工业化农业的技术系统必然转变为综合化、生物化的农业技术系统。

2农业资源利用的认识史

人类对农业资源利用认识的发展是沿着螺旋式轨道进行的,即对农业生产由直觉的整体认识过渡到经验的细分化认识,再到经验的细分化认识与理论的整体认识相结合。农业经验知识,是把农业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而得到的,包含有天才的思想,孕育着现代以至未来农业科学各种理论的胚胎。1840年李比希的经典著作《有机化学在农业化学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发表,标志着农业认识史进入了以实验为依据的农业经验科学知识阶段,即把农业生产中各种技术问题、经济间题和生态间题,从农业生产总体中分离出来,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农业经验科学以单科单项的细分化深入探究为特点,大大提高了人类对农业的认识深度,从而创造了工业化以至高度工业化的农业技术系统,使农业资源利用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工业化农业的技术措施、设施和手段,在按单科单项知识加以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互不协调、互相干扰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因此,经验农业科学必然向系统农业科学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的出现,为开展农业综合研究,实现经验农业科学单科单项知识的系统化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农业系统学就是在农业整体水平上把各农业学科的知识予以系统化[]3〕,其框架关系如图l所示。

3农业资源利用的方法史与生产史和认识史一样,作为精神生产工具的农业资源利用方法发展史,也必然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i正过程。即从直觉方式分析方式分

析与综合相结合方式的辩证发展过程(表2)。

4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农业资源的利用,在生态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及其结构上,都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当前,第三次农业革命正在酝酿,综合化生态农业时代即将来临这种特色尤为突出。地理学在农业资源更高层次合理利用的研究中是大有作为的。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地理学应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拓宽研究领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更新研究方法,通过科学实践及与相邻学科交叉、渗透、协作配合,不断充实和发展其理论基础。

4.1从农业结构的变化看农业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拓宽

从农业资源利用的辩证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农业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的经济,已形成具有复杂产业链的多层次结构。农业结构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应是地理学的研究课题。现代农业地理李应突破只研究生产结构的旧观念,遵循农业系统学原理,拓宽其研究内容。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发展农业不能要求单一模式,也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是要遵循农业资源利用的辩证发展规律.切实依据各地域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农业目标结构和农业模式结构,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使之不断周整和优化。

4.2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更新

农业资源利用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表明,经验农业科学的分析方法已不能适用于现代综合化生态农业的研究,因为农业生产整体结构或功能上并不存在各学科之间的明显区分。因此,现代农业地理学,必须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采取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多学科综合描述、多指标综合评比和多因子综合实验的方式来建立其学科研究的方法体系.综合描述,是将所有有关经验学科对局部和片面的现象、外部联系的观察和记载加以系统化。

第7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多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教材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可是《旅游地理学》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关于《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拟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选取典型《旅游地理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以社会文化地理学等视角思考《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

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发展

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成为国内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科学研究的标志。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起步于1979年,1980年杭州大学招收了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而地理学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学科背景之一。1982年中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的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和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面世。与此同时,旅游地理开始走进高校,后者就是陈传康在北京旅游学院授课的讲义。1988年卢云亭编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和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以及1990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成为《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的开始,并逐渐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步入大学讲坛。1993年由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成为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的标志性教材,该教材的评审委员认为,该书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容新颖,系统清晰,综述了国内外很大比例的文献,又有独立开拓和深入浅出的特点,是一部成功的教材。陈传康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会推动高等学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旅游地理学其他方面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增设旅游专业,由此催生了对旅游教材等的旺盛需求,作为旅游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旅游地理类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不论是在地理科学专业,还是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主干课程,同时,对《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笔者统计,截止2013年,国内共出版了高等院校《旅游地理学》教材(不包括高职高专)31本。1988年至1999年的12年间,出版《旅游地理学》教材10本,2002年至2013年的12年间,达到21本,出版教材数量比之前增长了1倍。特别是翻译出版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有助于拓展国内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二、《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体系的类型

Stephen Williams(2010)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区域旅游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从欧美国家到发展中地区;另一种是关于不同区域旅游地理的问题及讨论。在国内,由于教材编者的学科背景、编写目的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各个版本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差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本文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的视角,将《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

1、系统论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旅游是一个空间系统,以系统论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结构,被很多《旅游地理学》教材编写者所采用。Leiper(1979)旅游空间体系模型具有代表性,如图1所示,旅游的地理空间要素有三个:旅游客源地(tourist-generating areas)、旅游目的地(tourist-receiving areas)和旅游通道(transit routes)。这些要素置于不同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中。Leiper旅游空间体系对于后来的地理学者认识旅游的空间性产生深远影响。保继刚、楚义芳在国内最先采用了该系统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框架。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旅游流预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特殊旅游地(城市、主题公园等)、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规划等;旅游通道的内容主要是旅游交通。该教材所建构的内容框架体系对以后编写的教材影响很大,如吴国清(2007)、李悦铮(2009)、崔庠(2006)、陶犁(2007)等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见图1)

另外,还有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从系统论的不同视角进行教材内容的建构。在李永文主编的《旅游地理学》(2013)教材中,编者强调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入手组织教材内容;张林等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基于系统论和新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借用李蕾蕾(2004)从新文化地理学角度提出的从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的人文地理学ASTAW研究框架,建构教材内容系统,包括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地域资源系统、旅游媒介系统和旅游地域系统等;谢双玉、胡静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则借鉴皮尔斯(Pearce,1989)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论述――“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供给的空间模式、需求的空间模式、旅游地地理、旅游流、旅游影响和旅游空间模型”,同时根据旅游要素的特点,将旅游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子系统,即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流和旅游影响,讨论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2、部门论

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的系统,地理学向来有部门地理学的传统,即分别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一系列分支学科。按照地理学二元划分,又有部分自然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显然旅游地理学是部门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从旅游地理环境各要素考虑,同样也存在部门旅游地理学。因而,部门论也成为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建构的视角。在冯学钢、黄成林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中,以旅游者(T)、资源(R)、环境(E)和发展(D)为主线,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部门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框架――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发展等;冯淑华、田逢军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分别从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文化地理、休闲旅游地理、旅游景观地理、旅游环境地理等不同部门地理要素的角度和领域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朱创业主编的《旅游地理学》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主线,采用部门地理学的思路,将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地理,第二部分旅游环境地理,第三部分旅游经济地理,第四部分旅游社会地理。

3、资源论

20世纪80年代,在旅游地理学发展初期,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导向是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和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这也反映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中。1988年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是国内高校第一本教材,编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论证其发展条件,为正确开发和合理布局旅游区、旅游点,科学地确定其发展方向,有条件地组织客流等提供理论和数量依据。正是基于这种资源论的视角,该教材内容结构以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为主线,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地与旅游观赏、旅游规划等;同年,卢云亭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既是一本学术论著,也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被许多高校使用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的旅游三要素统筹内容架构,但仍以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论、风景区与旅游区、观景与构景原理、自然地理造景要素分析、人文地理造景要素分析等,资源导向的内容占全书各章的60%以上。另外,1989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区规划为主要内容,其内容体系也具有资源论的特点。至今,这种资源论导向仍然影响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在2009年郑朝贵、胡善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中,旅游资源概述、旅游开发、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仍是教材内容体系的主体。

二、教材内容体系存在问题

从旅游专业视角来看,《旅游地理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许多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重叠,使《旅游地理学》正面临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挑战。如图2所示,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旅游者行为、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规划、区域的旅游影响和旅游GIS等内容,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概述性质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均包含了这些内容,还有相应地更深入的课程,如《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统计学》、《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

从地理学专业视角看,《旅游地理学》只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地位远逊于《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与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现实地位不相匹配。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大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足,缺乏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研究新思潮的响应,这或许是影响其在地理学专业教学中地位的原因之一。(见图2)

三、《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思考

20世纪90年代,人文地理学出现两大转向:一个是社会的转向,一个是文化的转向,这样的转向将人文地理学进一步拉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轨道,也使得人文地理学成为影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先锋学科和重要基础学科。人文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空间分析和空间过程的解释,出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研究取向,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移动、时间等成为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逐渐摆脱先前资源导向的影响,出现社会转向、文化转向的趋势。从原来被划归为经济地理学,转而归属在社会、文化地理学之列。在Stephen Williams(2009)编著的《Tourism geography: a new synthesis》(第三版)教材中,增加了旅游对地方的塑造、遗产、旅游的地方认同形式等内容。C. Michael Hall和Stephen J. Page(2006)在编著的《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Place and Space》教材中以环境、空间、地方作为内容建构主线,并指出新文化地理学对于分析作为生活主题的旅游和休闲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可见,为了避免与旅游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对于地理学专业来说,响应旅游地理学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趋势,本文思考在Leiper旅游空间体系框架下,如何结合社会、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如表1所示,以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和旅游媒介(旅游流)作为内容建构的脉络,采用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第二种模式,即旅游地理的问题和讨论模式,以发展史、旅游者、流动、空间、时间、地方、环境、区域、规划作为各章的核心概念,主要篇章架构包括:导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旅游者行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旅游地的时空演变、旅游中的地方建构、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涉及到旅游者体验、旅游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地方依恋、旅游流空间扩展及对国际旅游系统影响、旅游空间生产、旅游空间与权力、地方与地方感理论、凝视中的旅游地方建构、社区旅游的地方性、低碳旅游、旅游生态足迹、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旅游反规划等比较新的旅游地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及现象。(见表1)

四、结语

第8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 重庆 401331)

【摘要】地质学是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总结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分析了地质学在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体现。为发挥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保证。

关键词 地质学;地理科学;实践性

Study on the Role of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LIU Yong-lin

(Geography and Tourism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Physical geology is an important introduction cours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which is the basis to study other course. Through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geology, the status of geology in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system is analyzed. It is provided assurance for playing the role of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Key words】Physical geology; Geographical science; Practicalness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构造运动、地球的演化历史及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的一门学科。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球发展演化史及地质学的应用。除了地质学之外,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的一门学科。因此,地质学与地理学在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上具有明显的差异[1-4]。

1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1.1地质学教学内容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结合地质学在地理科学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将地质学教学内容分为:地质学绪论、矿物岩石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壳演化史及地质学的应用,并结合地理学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设置了一些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内容(表1)。结合地理科学专业特点,目前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选用的教材为宋春青等主编的《地质学基础》。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扩展学生的地质学知识,推荐夏邦栋的《普通地质学》做为参考教材。推荐英国学者罗纳德·路易斯·勃尼威兹著的《宝石圣典》和许靖华著的《地学革命风云录》做为课外延伸读物。

1.2地质学教学特点

1.2.1内容多

地质学研究内容为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壳演化。物质组成涉及到元素、矿物和岩石三个层次;构造运动包括褶皱、断裂、新构造运动及板块构造理论等,涉及面及其广泛;地壳演化从老到新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5个地质时代的地球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因此,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地质学教学内容及其丰富,知识点及其多。

从涉及的基础学科来看,理解地质学的一些概念,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知识[3-5]。比如晶体的形态,就需要有较好的几何知识和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再如构造运动部分需要有一定的力学知识。

1.2.2地质学实践性强

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岩石圈,也涉及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而为了认识地球,必须进行野外调查,收集标本和地质测量,只有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的分析和加深理解一些地质现象,这些决定了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学的发展史,表明地质学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形式。再如:矿物和岩石的鉴定,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掌握,若只通过理论学习,将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慢慢就会失去学习地质学的兴趣[1-5]。

1.2.3理论抽象

地质学中的多数理论十分抽象,若没有见过实物,单凭想象是很能理解地质学的知识点。比如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等。若能结合实验和多媒体手段,为方便学生理解地质学概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宋春青等主编的《地质学基础》教材,图件少,文字多。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影响。其次,可以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正断层形成的动画视频等。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掌握地质学的知识点。

2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体现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发展观及其地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又不能采用地质类专业一样的教学模式,毕竟地理科学专业和地质类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突出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特色。

2.1突出重点

因为地质学研究内容丰富,而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于地质学专业,不可能每一个地质学知识点都需面面俱到,且都讲的十分透彻。比如:矿物晶体就不需要讲的很透彻,只需学生掌握晶体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即可。再如:地球的外圈层结构,在地球概论中会涉及,因此这一部分不需要细讲。但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需详细讲授,如:构造运动的概念,形成原因等。这是学习地貌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2.2注重与地理科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关系的叙述

前面已经叙述,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圈,而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关系最为密切。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如: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和植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灾害学等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些地质学知识,才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后续课程中的知识点。因此,在讲授地质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地质学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地质学的重视,才能使学生明白地质学在整个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3地质学与地理学实践结合

地质学和地理学都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分支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结合最为密切,在地质学野外实践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通过地质学知识来讲解地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及其产生机理。如重庆师范大学在地质学野外实践过程中,通过讲授四川盆地的地壳演化史,来讲解四川盆地在地貌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机制。

3结束语

地质学基础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地质学中的矿物和岩石、构造运动及地壳演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以后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地质学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并结合室内实验、野外实习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深入浅出的讲授地质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常华进.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1:60-63.

[2]程先富.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8(2):238-241.

[3]韩国栋.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课程教学计划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4:76-79.

[4]刘护军. 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09-210.

第9篇:地理学科发展史范文

一经济地理学概述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虽然经济地理学家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看作是如同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等一样的地表现象,但该学科的宗旨却是研究如何使经济活动更符合自然、地理的规律,符合亘古不变的发展原则,如何在固定的地理因素上发挥其效用的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教育也不外乎是一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并已经纳入“准公共产品”的范畴。从这个角度考虑,用经济地理学来分析不同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区位差异、资源差异乃至水平差异等等就理所应当了。这也可以说明笔者为何将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区域性教育发展战略视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加以解释了。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应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国内外已经有先驱在进行尝试,并衍生出“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的思想,力求将高等教育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正如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罗伊·拉坦(RoelRutten)曾经所作出的断言那样:“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研究正徐徐拉开帷幕。”

二经济地理学六大原理对长三角高教区域特征及战略规划的解释

长三角地区的这一高教一体化战略是从针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系列创新性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开始的:三省市率先进行区域性教育合作法律法规建设;率先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办学模式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据库、网络平台;建立高水平教育资源对等开放联盟、共建长三角地区高校课程联盟;在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市场,鼓励民间投资等等。

基于以上具体措施,长三角高教综合改革试验区计划通过教育联动区域覆盖面的“三次扩张”战略,以逐步扩大长三角教育合作及联动发展区域。即从主要城市的率先合作和联动发展,逐步扩展到长三角全区域;从部分领域的单项合作扩展到众多领域;从提升区域内部的联动发展水平,通过扩大合作及辐射范围,形成教育联动发展上的“泛长三角区域”,从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重要核心理论,包括区位理论、区域空间结构(集群)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之一是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理论,一般用于解释普通地理实体经济活动。同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高等教育尤其是空间集聚的高等教育组织行为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论证。因此,本篇文章关于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经济地理学阐释便从以下几个理论进行。

1区位理论———长三角占据优势区位,有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区位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名词,不同于“位置”,是在其上兼有“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强调空间概念。[1]区位理论是该学科的核心理论之一,其思想在于两个方面,即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对于这些活动场所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引申至教育领域,排除能源、资本等区位条件,高等教育活动同时具有其区位因子,如人口、生源dylw.net 、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信息等。综合二者,一个具有良好区位因素的区域会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分布等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地区土地、人口、GDP分别占全国的1%、6%和20%,可谓富庶之地,其区位条件可见一斑。

高校生产与分配的是知识,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从空间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说,高校应该是一个综合指向型的部门,这与工业布局中单纯根据其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特点而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等部门很不相同。[2]省域间的高校布局也就往往综合考虑将文化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因素、政治导向因素以及人才供需因素、信息流通因素、科技创新因素等区位因素作为前提,集生源指向、师资指向、政策指向、市场指向等为一体,并因此造就了诸如江苏、浙江的文化大省和上海这样的高科技人才聚集地。江浙沪三地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各省市前列,三地拥有“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7所,约占全国总数的18%;国家重点实验室34个,涉及学校37所,占全国高校的30.1%;拥有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1/4;另外还分布着130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20.7%。[3]长三角地区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将促进其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提速,同时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协作联动发展,为高校间的合作提供契机,为三省市的高教一体化进程奠定良好的区位基础。

2集群理论———试验区构建高校集群,有助于促进高校校际协作

集群理论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美国商学院的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集群的概念:“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同样,高等教育的集群不仅要表现出如上述概念所描述的极强的空间效应,还要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集群中的各组成要素建立了充分合作机制并形成复杂的地方网络,既提高了整体的协作效率,又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了“群”的优势,从而增强了集群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则正是符合了这样一种集群的思想。试验区的构建,实质上是力求达到让学术资本形成集聚效应,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的实际,在努力寻求教育教学的生产要素交集最优化前提下,使合作与竞争共存,实现学术资本的充分共享和流动,从而有效缓解集群内资源的结构性不足,提高资源的整体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率,使得在人才培养、人才开发、科研创新等等方面实现长三角地区的“高教一体化”与协同、均衡,实行跨省(市)之间的师资共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合作共赢,建立跨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三省市高校间的联合博弈。

3比较优势理论———试验区积累要素禀赋,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从古典经济学中发展起来并借鉴至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在与其相类似的组织或机构进行对比时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因而常常被用于组织或机构在竞争中的特色比较,其内核在于要素禀赋。所谓要素禀赋就是一个组织或机构由于其内部要素的特征所形成的组织或机构的综合品质。[4]在经济地理学中,比较优势理论往往用来解释由于不同区位的内在差异(不同于区位差异)而导致的部门间生产分工和资源流动甚至贸易差异等等。

与其他参与经济活动的地理实体(如企业)不同,高校是进行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组织,它所“生产”出来的是知识和人才。那么它的要素禀赋包括课程、学科、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政资源、管理体系等。因此,基于不同的要素禀赋,高校的比较优势在宏观角度上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微观上科研又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教学则包括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其中高校最重要的比较优势还是在于学科建设上。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包括公办、民办以及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校,需要所有大学发挥多学科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学科生长点。

从2010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鉴定与上海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特立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浙江省民办教育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的政策视角上看,两省一市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将摒除体制障碍、整合优质资源,给拥有相似优势学科的高校间提供更多交流协作的平台,三省市教育部门将制订统一政策,建立统一的“长三角高校优质课程库”和dylw.net 实时查询平台,使学生随时随地查询不同高校之间的课程和学分交换和共享计划,从而从整体上增强长三角地区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这种高校间内化的比较优势将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其成功经验更可推广至全国,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市场的良性竞争。

4人地关系理论———三地高校融合共通文化,有助于引领多元价值取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人类的参与,地理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这其中,文化的传统对于经济现代化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构建及调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注重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和人文环境建设,这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奇迹的奥妙之所在。因此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

我国也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倡导发展知识经济和增强人力资本累积,并认为知识经济可以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无一不是强调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认为社会文化根植于经济活动,并推动经济制度调整。作为先进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和间接引领了区域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并最终影响地区经济建设。概括起来,高等教育在促进地区文化建设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等对地区的强大辐射作用传播先进文化;二是通过大学的文化批判和反思精神推动区域主流文化的形成并创造新的文化。

江浙沪三地文化相通,同属于吴越文化圈,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社会联系,改革开放后又处于先期经济贸易全面开放的地区,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受到外来思想的浸润,其高等教育也因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元素而蓬勃发展。文化上的高度融合以及学术思想上的相互碰撞,不仅可以为实现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提供人文基础,相应地,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校一体化更可以通过发挥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倡导尊重差异、包含多样的社会文化建设,摒除之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过度注重效率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推进和谐文化环境的形成,使教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力量,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区域产业结构理论———试验区明确高教结构,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完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经济地理学中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资源的“转换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经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就生产出了所需的产品,实现了价值的增值。所以,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区域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布局结构等。要实现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合理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必然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水平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布局结构等,即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要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加强区域内高校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点带面,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利用人力资本实现双赢,而高等教育在这过程中既是输出者又是受益者。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高教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被确立和执行的。

高等教育通过与区域产业的结构互补,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现有经济优势也会为整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强大支持。这无疑是该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一项重要价值支撑。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高等教育投资与产出之间存在空间的溢出效应,应用于此,尽快做强长三角高等教育,就能有效扩大这种溢出效应,进而形成高等教育发展极,实现规模经济,辐射并带动其他周边省市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升。[5]

6全球战略———三省市规划战略步骤,有助于实现教育国际思想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全球化是需要经历从地方化至区域化再到国际化,这是高等教育从封闭的地方教育走向交流频繁的全球教育过程。[6]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其的最佳体现。该进程以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以“促进师生流动、调整学位结构、建立资格框架、加强质量保障、增强社会融合”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宗旨,赢得欧洲46个国家的积极响应。[7]仅就参与国的广泛程度与改革所涉及的深度而言,“博洛尼亚进程”堪称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并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8]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其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环境、人口、政治、经济等的协调发展,这一理念与当前江浙沪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地方化已经较为成熟,实现区域化迫在眉睫。以往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界定,就是在“省”为教育区域的前提下,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其宗旨在于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长三角的试验改革在此基础上又提升为三省市的联动协作,将区域化向国家化推进。由此可见,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dylw.net 提供了启示,国际环境的不断改善,促使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将国内的高等教育融入到国际化中去,而长三角的改革试验区正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总之,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牵头,江苏、浙江两省教育行政部门及研究机构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通过跨区域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实证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是一项立足民生的项目,另一方面又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工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带动作用,必然起到模范作用,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平衡地区间高教资源的不均衡,优化教育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其必然的良好结果足可预见。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只是众多学科视角中的一项。对于如此之意义深远的改革项目,单纯从某一个理论观点出发去解释也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作为强国大计,关系到经济、社会、政治等等方方面面。就此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就应从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生态学等多方进行研究论证,从而更好更合理的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4]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1).

[2]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3]余秀兰.分工与合作: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1):8-9.

[5]龚放.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J].教育发展研究,2004(1):5-7.

[6]蔡克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家化、地方化、个性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