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文化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地产综合体;文化旅游地产综合体;景观设计;对比分析
商业地产,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又叫商铺地产。以区别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住宅房地产,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地产等。广义上通常指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从经营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房地产形式。国外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是零售地产的概念。泛指用于零售业的地产形式,是狭义的商业地产。目前国内大量房地产开发商均有此类开发项目,常见名称多为“某某广场”。
文化旅游地产,就是以文化产业为基础与核心切入点,嫁接区域文脉资源,放大地方特色文化,把脉时尚文化需求、创意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的提升,将文化、旅游和地产有机地结合,打造新的生活空间,倡导新的生活模式。国内近2年此类项目开始出现,并有快速扩大之势。目前,大连万达集团投资的无锡、哈尔滨、南昌、青岛、合肥、广州、南京、南宁、上海等多个文化旅游项目相继上马。
作为商业地产及文化旅游地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对提升商业地产价值、增加文化旅游地产利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整合室内和外部商业空间的空间资源,还影响着商业业态布局和人们的购物心理。决定景观设计成败的因素众多,有产品功能定位、地域因素、项目所在地人文习性等。
1万达广场和万达茂概述
万达广场是大连万达集团开发的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产品。为大连万达集团独创的商业地产模式:将国外室内步行街与中国商业大楼结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巨大的城市综合体,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代表作有武汉汉街万达广场、上海松江万达广场、武汉万达中心、武汉中央文化区等。
万达茂是大连万达集团在世界首创的大型室内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所有项目完全室内,一年365天娱乐全天候,彻底解决气候对娱乐项目的影响。项目内容包括各类室内主题公园、电影科技乐园、国际影城等。作为万达集团创新的第四代产品,万达茂与万达广场相比发生根本改变,不再以商业为主,而以文化娱乐为主。
万达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文化旅游产业转型,20多年里万达产品已经历4代创新,从第l代商业地产单店、第2代商业地产组合店到第3代城市综合体,再到现在的第4代文旅商综合体一万达茂,每一次模式创新,景观规划设计也都紧跟步伐、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万达广场和万达茂综合功能对比分析
本文从“综合功能、景观空间、文化体验”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万达广场及万达茂,通过所涉及的景观部分元素数据的整理和对比,见表1。
从表1中很容易分辨出,万达广场是以商业为主。以室外金街的方式增加建筑边界的长度来提高沿街底商的密度,通过销售物业来缓解资金投入,这样的模式作用到景观设计上,则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流通达度,增加停留空间与建筑出入口和商铺的开放程度,从而需形成主界面的沿建筑边的带型广场景观。同时,为保证主要出入口的广场效应(方便大型活动或室外营销的预留空间),主题雕塑与景观小品类标识物的运用也应作为设计元素重点考虑,以此强化区域可识别性和提升购物环境的心理品质。
而万达茂的功能定位则以文化娱乐为主,商业为辅。强化文化娱乐氛围,弱化商业氛围,从而禁止店招的建筑设计,多样性的顶级主题娱乐业态(如室内水公园、主题乐园、电影乐园等),奠定了万达茂的文化娱乐功能。所以,在室外景观的功能考虑上,延续万达广场商业界面式的景观显得捉襟见肘。则需要根据万达茂的定位及对本地城市和文化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从文化的角度来创造以体验为主线的人文景观,延展和创新室外景观的功能空间,形成与室内功能的互补和加强,旅游娱乐效应将作为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目标。如图2。
3景观空间对比分析
万达广场的城市中心性质决定广场面积受到相对控制,主界面店铺沿街布置,同时适合城市空间的紧凑型布局,强化“金边、银角”效应,多以带状边界布局,形成沿街、沿室外街,以及沿区域内街的边界空间街区。广场空间多围绕室内街的两端出入口进行布置,重点显而易见,丰富的景观层次必定会在广场边界区域重点设计。而连接2个广场的沿街带状区域则是另外一个空间变化的次重点;与此相呼应的是室外街(金街)的入口空间和室外街的节点空间。多以带状和点状形成类似于“珍珠项链”一样的带型空间。如图3所示。
而万达茂相对应的边界空间则相对弱化,街区概念也同时弱化,广场空间的尺度成倍加大,景观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可设计包括大面积的地形、造景、室外功能活动区,景观的空间也更纯粹。相对于建筑形成的边界空间更少,大面积的空地,留给了景观发挥更多的“虚空间”机会。
当然万达茂必定也延续了万达广场的血统,2个主广场的景观空间结构便是之一,沿街带状广场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了万达茂室内布局与万达广场的类似,然而缺少作为商业主体的功能。而万达茂的带型广场则较少被沿街商业的出入口破环,对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影响降低。如图4。
4文化体验对比分析
万达广场更多的是以停留休息空间为主,配合体验与参与性室外景观。体验参与性景观呈组团和点状围绕大商业及室外街商业进行分布,由于室外街和大商业的不同,室外街所展现的文化符号会相对独立并契合建筑元素。而大商业景观传达得更多的是商业景观的现代设计语言,在文化主题的指导下进行主景雕塑和小品空间的造景,尊重烘托商业广场景观氛围和呼应建筑形式语言为原则进行设计,文化元素有时来自建筑主题,有时则相对独立去挖掘本土文化。如图5所示。
万达茂的建筑更单纯,文化地标性更高,要求景观也需要契合建筑氛围,强化与建筑理念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同时可加大体验景观的营造,创造更多的不同类别的参与性景观。而这些参与性景观的选择也与本地文化有着联系,通过对文化符号语言的设计表达,融入与体验景观之中,让感悟与体验贯彻始终,是万达茂所需要营造的体验型景观的目标。如图6。
关键词:商业街道;文化;景观设计
城市商业街道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步形成,是由人和经济社会的生活和发展需求而建造,因此商业街道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在现代商业景观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对于交通、交易、购物、餐饮娱乐等方面的要求,还应当注重文化景观的设计创造以完善城市商业街道。
一、商业街道与文化景观
商业街是一个外来词汇,由外文直译。从现代观念来说,商业街道是商业企业聚集的某个街区。在农业时代,由于手工业和农业发达,商品交换大多是在集市上进行,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商业发展的需求,大量用于买卖的门店出现,使整体经营状态呈现一条街的形式,这就是商业街的最初模型。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出现,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的商业街逐渐无法满足人类需求,其范围和面积逐步扩大从而形成了如今的现代商业街道。它可以分为商业步行街和金融商贸街道,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块状、地下等形式。商业街道景观包括建筑、道路、绿化和公共基础设施为主的实体和街道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及内涵两部分。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速,现代主要商业街道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建设改造,已经出现许多著名的商业街道,在利用现代科技满足现展需求同时,充分结合了历史文化因素和人文内涵,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海陆家嘴金融商贸街、北京王府井大街等。
二、商业街道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让商业街道和其景观设计也迅速发展,但在现代城市化加速,城市房地产对于土地的利用,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快速发展全球化带来的西方建筑思想冲击,人们对于标准化的追求加强,以及商业街道景观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商业街道文化景观设计存在许多问题。
1.文化景观未融入商业环境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于商业街道景观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功能需求,对于精神文化氛围里也做出了要求,目前商业街道中商业街道和文化环境没有充分结合。一方面,在追求商业利益的道路上,城市在发展的道路上对于现代化盲目的追求对于城市商业街道大肆进行改建,传统和时尚因子不合理的碰撞导致文化氛围和商业利益都只减不增。另一方面,文化景点大量堆砌,致使许多商业街道过分浓郁的文化气息掩盖了商业氛围。商业街道还是应当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商业街道的文化景观必须存在能够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同时发挥商业街道的主要功能。
2.未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在商业街道文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城市本身拥有的历史文化是景观设计者一个重要的创作灵感来源。我国历史悠久,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着具象或者抽象的历史文化。在商业街道乃至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只是将具象的传统元素和标志放在建筑物、雕塑、铺地纹样之上,而寓于物体之中抽象的历史文化往往得不到利用,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未能表达出来。3.缺乏人文关怀商业街道景观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而创造,也为人类所观赏利用。商业街道文化景观设计,通常情况下忽略了人对于商业街道景观的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刻板无生气,没有体现出人文关怀。4.时代性不强,且缺乏文化延续性现代文化景观设计应当在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的之时,尊重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展现时代性。体现在商业街道的文化景观作品往往是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单纯推崇传统文化而忽略时代元素,思维方式落后,最终致使商业街道的文化景观未能得到大众认可;第二种,商业景观的设计只是现代流行元素或者西方景观风格进行简单的模仿,忽略城市独特的文化,这些景观也就难以延续下去。5.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留存下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化过程中房地产开发、道路建设等对于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且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一些文化古迹就在现代化建设中遭到破坏。
三、商业街道文化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商业街道最终塑造的景观是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商业街道所要求的功能,以及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文化角度来说,其文化景观塑造应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塑造出满足人们功能需求和文化需求,具有地域特色性和时代认同感的景观作品。
1.文化景观塑造坚持以人为本
人类作为商业街道文化景观的创造者、观赏者,其各方面的需求必然成为景观设计的核心。商业街道的文化景观就应坚持以人为本,利用现代科技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观念为景观赋予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商业街道的景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在着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与环境和城市文化资源的关系,在文化景观设计建设过程中合理开发有序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使商业街道景观的文化延续性增强,实现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展现人文美和时代性
城市中商业街道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商业街道的景观设计应当在时代背景下,构建出具有人文氛围的景观作品,充分展出城市的人文色彩,树立城市的美好形象,传递城市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结语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现代城市受历史和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商业街道的文化景观也因此而大相径庭,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城市不同的发展状况,利用多元的城市文化,塑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作品。
作者:丁权辉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季.城市的文化特性对商业景观设计中构成元素影响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商业综合体景观也在各大城市中应运而生。商业综合体既集合了商业和娱乐的功能,又节约了城市中的用地,也可以缩短商业和娱乐的交通距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发挥了商业与娱乐投资的整体效益。我国现阶段的商业综合体基本都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设计师要充分挖掘城市和区域文化,对城市的美观化、生态化、活力化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重要性
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商业综合体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概念,通常与城市综合体名称混用。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居住、办公、餐饮、会议、旅店、展览、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几项进行组合,各部分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助益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功能与高效率的综合体。在国内,主要以酒店功能或写字楼与购物中心功能为基本的组合。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具有混合的空间两种身份。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融合了城市空间设计与建筑空间设计的优势,强化了人们的空间感受。
2.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商业设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代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的交通、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形象等都起了极大的影响。城市商业综合体室外的景观空间不仅仅是商业空间,而且还是市民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场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复杂和多元的人类活动空间,才诞生了混合型城市空间的理论,在建筑学中也认识到了商业综合体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设计起到了延续城市活力、城市建筑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作用,也具有景观地标性。
3.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早期的一些商业综合体设计只重视了建筑单体的本身,或者讲究豪华气派,或者讲究新颖奇特,而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建筑的载体,却被忽略了。商业综合体的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密集的人流活动场地,与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人们对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感受也就更清晰。在商业综合体方向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满足城市各功能的同时,又要发挥出地标性和艺术性的特色,这就需要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将其提炼和整理,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体现出商业综合体室外景观空间。
二、商业综合体概述
1. 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所谓的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复合型的表现与复合型的地产,其中包括传统的商业、会展、办公、停车等多种的相关产业,每一个产业都可以单纯做主力。并可以形成明显的业态组合形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商业综合体可以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区,也可在城市的开发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选择在商业街区和商业集群的地方,此外也适用于休闲设施和会展设施较全的地区。
2. 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通常来说,商业综合体大多数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和城市功能较集中的区域,具有可达性,拥有与外界紧密联系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商业综合体应具有高密度性和集约性,因整体区域人口的密度较大,从而在不同时段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形成互补。商业综合体还具有整体统一性,其中包括建筑风格的统一,而功能具有复合性和配套性。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补充。
3.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规划标准
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外空间比较大,既可以和城市的规模相匹配,有可以与建筑功能的多样性相之匹配,也是多功能的聚集焦点。同时,内部交通和公共空间相互贯穿起来,可以与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更好的联系,组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标志物、小的饰品以及各种植栽、照明和铺装设备等,从而形成宜人的环境。建筑规划标准是高科技与高智能的集合,先进的设施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也体现在建筑形式中。
三、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要点
1. 城市中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
城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可以采用一种开放式的休闲消费场所的设计模式,这会成为都市休闲旅游的核心项目,也可以被建设成为城市的地标性的建筑,成为城市商业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难点在于文化的活化以及休闲业态的市场化,此外还有注意商业地产的盈利化等。城市中的文化、休闲态是建设的关键模式,而盈利是商业综合体建造的核心。商业综合体可以培养出城市中的新型的消费意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商业价值的提升。
2.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与城市空间相融合
近些年来,商业空间的设计逐渐呈现出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的特点,而且要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相连接,进而形成大型的综合商业体的模式。例如在地铁的出入口与大型的购物中心相融合的组合模式。大型综合体的景观设计是城市中公共交通集散的广场,同时也是街道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和屋顶花园等各类景观场所的大融合,体现出层次丰富的特征,实际的建造意义与规模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商业空间中景观设计的范畴。
3.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的人文因素
在商业综合体的公共性设计的操作过程中,要倡导一种体验式的商业消费环境。将它定位为城市中必然的目的地,去感受商业综合体的吸引力和魅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使其区别于商业中心的建筑和环境的设计,提高人们的好奇心。商业中心应该充分触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在设计中注意个人的感受,使其融入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材料以及颜色的设计之中。此外,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还要有参与性。尤其注意在设计中创造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提供相应的设施,使人和环境之间有所互动。
参考文献:
[1]李函儒.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5.
[2]赵亭,徐晖,程赟.商业综合体设计[J].山西建筑.2012,19.
商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是商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商业企业文化作为商品流通领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括,它不仅渗透于商品流通领域各个过程、各个商品、各个行业,而且融汇在一切商业企业营销活动和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从思想上指导和控制企业的行为和发展方向,企业管理是对企业业务活动往来和各流程的细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两者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达到共同的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引导,对发展趋势进行控制,都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运作与发展。商业文化的内涵凝聚和贯穿于商业企业管理人才、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及各项管理职能当中,并表现为商业文化发展和商业企业管理进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推动。因此,借由企业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管理效果的实现,是一举两得的举措,推进和实现商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与商业企业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一、商业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崇高目标指引职工向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它体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和经验。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目标记录了企业在过去生产经营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及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和企业前景。可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导向。卓越的企业文化规定着企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为企业实现目标服务,并会发挥“文化导向”功能,使整个企业和全体成员在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指引下保持统一的行动。拙劣的企业文化使企业鼠目寸光,最终会导致企业破产。
国内以“华为事件”、“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跳楼事件,是值得企业反思的因企业文化过于激进而造成的悲剧。在众多讨论中,质疑华为和富士康企业文化的声音最为“响亮”。通过华为事件、富士康事件,类似企业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文化,在激发员工生产力的同时,应尽量采用更健康、更人文的管理模式。
本人所服务的企业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把敬业友善、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工作方针,更多的从关心员工的成长、培养员工忠诚度、提高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操入手,把员工收入的增长作为领导的工作目标,同时给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企业内部刊物《百司潮》成为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一年一度的职工同乐会、运动会、书画摄影展,更是把员工凝聚到一起,使员工把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已的事业,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自觉努力的工作。员工以成为百司人为荣,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无疑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二、商业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社会和企业协调一致,使企业自觉地为社会服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己,以适应公众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跟上政府新法规的实施。从文化建设的层面看,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回报社会,无形中给企业带来宣传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五星商业大厦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向灾区捐款捐物,多年来,在贫困地区学校成立“五星班”,帮助山区孩子完成学业,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后,在公众心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优秀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剧烈的竞争关系,企业文化协调功能的一种表现是促使现代企业的竞争走向文明竞争。企业文化是剂,使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保持沟通,减少人为拖延不配合现象的发生,提升企业执行力。
三、商业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文化,是先进积极的工作思想和态度的代表,非常关注内部员工的个人修养和工作态度,是对员工的一种精神支持。企业文化通过其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支持有积极先进思想和工作能力的企业员工,更加关注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员工在企业内部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让企业内部员工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荣誉感。积极向上的风气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企业管理的成功,也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精神力量对于企业管理行为的激励作用。
四、商业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有同化作用、约束作用和融合作用,三种作用的综合效果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性作用是指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自觉形成的内部有序的行为意识规范。企业文化对员工思想及行为的规范性约束,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有效率,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拥有更强的执行力,更有助于实现管理效果与效率。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思想行为的约束作用是推动企业管理执行力实现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念一旦转变为惯例化的程度,就会产生强制性的约束作用,大大加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同时能够对员工产生极强的融合作用,从而显示出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通过设定目标将企业内部人员紧紧的团结在一起,通过自身精神式的凝聚力量将企业内部形成一股统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具有向心力的企业,工作效率将事半功倍,管理起来也会轻松自如。来自灵魂力量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此外,企业文化还具有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总结上文,以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企业文化的功能展示如下图1。
图1 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功能展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凡的意义,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2表示。
图2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商业文化与商业企业管理的组合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在最初阶段,企业管理对文化只是局部认识和利用,文化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在不具备整体文化素质的氛围中,这种选择和运用带有很大的试验性和盲目性。这就要求二者组合起来,而不是简单的结合,这种组合必须是整体的有机组合,不能若即若离,只图眼前利益。这需要在企业文化的整体构筑上下功夫,培养现代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文化素质和人员的文化素质,为文化与管理的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为上升到文化管理的高度而准备好“软件和硬件”支持。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商业企业巨头,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的完善,比如沃尔玛,它以其薄利多销原则、日落原则等一系列的理念构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树立人才观念,努力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管理的具体运用,文化的管理是对管理的大发展,然而同时是文化的大发展,也是对人的大发展。从文化的角度讲,它同时上升到管理的文化的高度。
关键词: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物质环境;矛盾;调整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70-(3)
1 温州历史街区概况
温州是浙江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温州古城由我国东晋著名舆地学家郭璞选址规划营建,是古代天人合一整体思维和“以象制器”创作方法的结晶。古城“通五行之水”、“连五斗之山”、“凿二十八井”,根据“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进行布局。温州古城以河渠为骨架,是基于“井田制”基础上的方形城制,街区方正,子城在中央,成“回字形”格局。
根据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遗存,划定历史街区。五马街—墨池坊历史街区位于古城东南,为古城格局中“南市、东庙”的主要街区和规模最大、风貌最完整的历史街区,总面积达63.08公顷,是温州古城最主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城西街历史街区总面积20公顷,因位于原钱氏子城之西而得名,历来是商贩云集的商业区;庆年坊历史街区位于古城的西侧,是“西居”的代表,街区总面积达28公顷;朔门历史街区位于温州古城北面,是“北埠”唯一保留的历史街区,总面积21.78公顷,由于临近瓯江,是为交通要道,也是温州对外商业贸易的窗口。温州历史街区内历史遗存丰厚,拥有大量的宗教建筑、名人故居、近代望族大户宅邸及古树、名木、古井等。街巷格局呈鱼骨状,以低层建筑为主的传统或中西合璧建筑,里面尚保留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温州市政府在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遗存方面做了很多实践工作,2001年起又对庆年坊、朔门街、纱帽河等历史地段和传统街巷进行了修整和街景整治,然而这种仅由政府主导出资的修补和维持,除了少数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转化为公益性的纪念馆、展示馆等而得以较好的利用外,历史街区里大部分建筑仍处于年久失修、自生自灭的状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功能区布局的调整和部分传统功能的转移,历史街区渐渐变为廉租房和低端商业的集中地,街景风貌混乱无序,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居住环境和周边新建的高层住宅有着鲜明的对比。有着千年建城史的温州古城亟待凭借自身的优良区位条件和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寻求新的发展地位,并和城市的其他区域一起参与到整个城市发展进程中。
2 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的矛盾
2.1 植入新功能的困难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都还没有对整个古城开发利用的布局进行统筹研究。旅游和商业往往是通过导入新功能来克服街区的逐步衰败,在温州早期的旧城改造过程中,沿街店面的商业置换比较容易开展,受政策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那些需要更大投入的功能置换往往被搁置。因此,基本上每个街区都是先从沿街建筑的整治入手,带来的问题就是业态重复,没按照原先的功能定位去发展,一些街区成了布景式的民俗展览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一条街,人气不旺,没有了商业的持续动力,经济价值的重新提升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反过来抑制了街区后续的保护和发展。
近年有些街区内的风格较为独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被用作小型博物馆、特色茶室,此外还有几处老工业建筑被改作创意办公建筑,但基本集中在少数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段,大面积有序的更新计划尚未形成,历史街区的发展还没能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功能里去。
2.2 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局限性
温州历史街区内大量的可供再利用的历史建筑中,大空间工业遗产或其他公共建筑较少,民居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传统民居建筑开发利用的限制体现在现有的建筑特征和空间形态、建筑结构、空间尺度等方面。
历史街区要拥有新介入的使用功能,需要改造原来的外部公共空间,如建设硬质广场和集中绿化、拓宽道路、新建停车场、改造地下市政设施等等,而这些体现现代功能空间场所的增加,和代表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背景的院落式空间及街巷空间特征有很大冲突,历史文化信息随着空间载体的改变也在渐渐丢失。
2.3 对街区本身历史价值的损害
收益高、见效快的新产业往往是开放度较高、娱乐性较强、带来大量人流车流的商业,如餐饮、酒吧、特色零售等,这些休闲娱乐设施或休闲消费场所对原来相对封闭的社区生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干扰。居民生活的日常空间被割裂或开放,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失去了完整的物质载体,就很难维持历史的原真性。若带来新活力的商业或休闲产业和居民之间没有互动,居民又没有得到直接的收益,冲突就会产生,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如上海田子坊改造初期,居民、艺术家、商家之间因为相互干扰形成的冲突,就是典型的案例。
目前历史街区改造的建设集中在政府部门和极少数的民间建设主体,他们关心的重点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这种街区改造往往是一次性到位,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商业的自我调整和业态的自我发展,反过来影响了社区环境,与保护的初衷适得其反。功能置换势必需要调整与其相适应的建筑物质空间,如立面整修、室内装饰、内部的结构改造等,损伤性的改造很难控制,且风格趋同化、材料非本土化、建造工艺工业化、构造简单化等成了常见的现象。
3 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调整路径分析
3.1 对各历史街区新功能植入的统筹分析
温州历史街区在保护规划中明确了各自的核心价值和保护发展主题。五马街街区是以五马步行街为中心的商业性历史街区;墨池坊街区是以墨池历史公园为核心的传统居住风貌为特色的文化性历史街区;城西街历史街区是代表温州传统的街巷商业模式,以高品质居住服务功能和商业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复合历史街区;庆年坊历史街区是代表“西居”主题的生活街区;朔门历史街区则是代表温州北埠商业历史的街区,历来是富商集居之地,还以居住为主,辅以与古街相协调的商业和公共建筑。
虽然规划建设、旅游、文化等政府部门及一些政府投资企业、社区住户等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但是达成的共识是明确的——一定要利用历史街区本身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环境特征来重置街区的综合功能。历史街区功能定位的共性是基本遵循各自的街区历史特征,且保留了作为居住的主功能。由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古城完整的山水格局,温州的这几个街区目前仍是最适宜居住的黄金地段,这也使得历史街区承受着巨大的“效益压力”。占历史建筑大部分的民居建筑需要更新和维护,社区环境需要改善,如何在保护物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居住品质,合理改造或开发与传统建筑共存的新型住宅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路子。
五马街街区作为温州地区最核心的商业地段,可以进一步扩充其商业;墨池坊街区因其深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民居和狭窄的街巷,就不合适引入服务面过大的旅游商业,而应当引入与文化相关的小产业,采用宅院式空间类型更为合适;庆年坊街区作为生活街区,也可引入旅游商业,但更适宜的是小规模密集型的地方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类;城西街-沧桥街一带延续传统的前店后宅的沿街商业特色,延续服装、首饰、书画等业态;朔门街区大宅院较多,更新利用的物质空间条件较好,尤其是朔门街改造后经过几年的市场发展与磨合,新植入的商业和原住民的生活已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仍以朔门街为基础,继续扩大街区的更新利用范围。
功能置换规模需经细致策划和多方论证,像上海新天地这样的整体商业植入的案例都是早期的实践。保留居住群体空间和作为商业文化的开放空间的规模要根据每个街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并进一步划分街区内部的功能区。以代表“西居”的庆年坊街区为例,除了历史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大部分的普通民居建筑经过了居民无数次的自主修建,建筑本身携带了各年代的建筑工艺的痕迹;庆年坊的街巷作为民俗活动及邻里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街-巷-弄空间是历史文化和物质空间结合最紧密的场所,必须严格的保护。引入商业功能的地段要尽量集中在开放度高的商业街上,利用开放广场、公共绿地或相对安静的写字楼、工艺作坊等作为居住和商业之间的过渡地带。
3.2 街区内复合地下空间的利用
大部分的历史街区面临着新功能的需求和物质空间的矛盾。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已经通过挖掘历史街区的地下空间来突破因保护带来的空间限制。历史街区内复杂的街-巷-弄空间格局和密集的建筑布局很难满足现代城市的交通、消防、停车等需求,利用拆除的零星空地、硬质广场和公共绿化、下沉庭院等场所作为地上地下的空间衔接点,组织起合理的地下空间系统,可弥补历史街区在消防、交通、停车等公共空间的不足。
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大型空间场所,如影剧院、商场、展示馆等,都可以通过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来满足需求。对应历史街区改造后的不同功能分区,结合居住、商业、公共绿地等,制定不同的地下空间利用措施,来适应街区综合功能的开发利用,并利用地下空间协同地面的历史建筑改造和开放空间打造来共同承担街区新的整体功能,从而激发起街区的新活力。
3.3 新功能的引入要与街区文化体系相协调
历史街区的根本价值在于其稀缺的历史文化价值,新功能作为现代生活文化的承载者无疑会带来整体物质空间和文化体系的改变。现行的保护规划着眼于对原有的物质空间和文化体系的保护,对改造后的历史街区很少做综合功能体系的梳理。本文建议在现有的保护框架下,深化城市设计内容,根据历史形成原因、空间特征、建筑类型、自然文化环境等,细分保护单元,避免造成新功能导入引起的风貌特征、建筑语言等历史信息的遗失。进行系统的地方建筑史的研究工作,如建筑类型、空间语言、建筑细部等的专门研究工作,建筑构造、建造工艺等也要作为相关的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内容。大量的传统砖木结构历史建筑,要有专门针对整治改造的建筑技术体系,加强小开间砖木建筑的大空间改造、结构加固、设备改建、防灾措施等等技术课题的专题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Z].2005.
[2]丁俊清.论永嘉郡城的规划思想及学术意义[J].中国名城,2012,(7),46-51.
[3]都铭.街区共生型地下空间——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再生与活力激发[J].华中建筑,2013,(3),85-90.
[4]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1),43-55.
[5]李博韬.消费视角下的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以中美联合设计重庆十八梯历史街区改造为例[J].福建建筑,2012,(12),11-13.
关键词:旅游商业街;景观;建设;千岛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内部逐渐演化出一种新的功能区——以旅游服务为主导的旅游商业街。旅游商业街的出现,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旅游商业街建设的重要性,并引起了全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建设热潮。全国各地以建设旅游商业街来实现城市旅游功能的定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旅游者,逐步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商业街的建设对于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改善千岛湖旅游购物环境,提高城市活力,挖掘更多的旅游资源,促使千岛湖旅游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从而提升千岛湖旅游业的整体功能。千岛湖所在地淳安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9月在千岛湖游人中心建成了千岛湖秀水街,作为千岛湖风景旅游的一个延伸与补充。千岛湖秀水街通过布置休息椅以及公共设施标识牌等公共设施,开辟休闲广场,设置绿化、水景、园路、小品等景观元素,集浓郁的商业氛围、娱乐活动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成为来千岛湖观光的国内外游客必到之地,对千岛湖旅游及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 旅游商业街与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的定义?
旅游商业街是通过两边的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传统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于一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具有吸引力,是市民和游客集中的场所。它既是市民体验性购物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场所??[1]?。?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主要由园路与铺装、置石与水景、园林小品、植物绿化及其他功能设施等构成,是旅游商业街文脉的表现载体。?
2.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的特点?
2.1展现地域文化。游客希望看到的是与自己生活、居住所在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展现。为此,在商业街景观建设时应该充分把旅游所在地域最本质的文化通过园林景观元素表现出来。千岛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锦山秀水、文献名邦”的美誉,是徽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地,孕育了鲜明独特的新安文化。秀水街的淳安三雕(木雕、砖雕、石雕)、铜桥、照壁等都是新安文化的缩影,向游人展示会取得良好的旅游效应。?
2.2浓厚的地方特色。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都力图把能够代表本地区最突出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推销给观赏者。千岛湖秀水街承袭淳安传统的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吸收江南建筑典型的雕塑、牌坊、街道、溪流等景观元素,基本保留了淳安民居传统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气息。?
2.3与游憩、商业相结合。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将园林景观与游览、休闲、购物、娱乐结合在一起,给游客以可赏、可游、可乐的高质量的体验,以起到群体环境综合效应。千岛湖秀水街园林景观的功能、色彩、大小、风格等与周围的游憩、商业环境融为一体,为秀水街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与商业环境。?
3.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2]??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可以融阳光、绿树、铺装和街灯一体,配以花池、喷泉和雕塑小品,街头穿插表演、展览、商贸和游戏活动,使之成为游客休息、闲逛、玩耍等有活力的公共空间,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富于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在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生态性原则。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要结合自然环境,对环境的破坏性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园林景观建设中多运用乡土材料,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利用原有的自然植被,创造生态意义上的“绿色”景观。?
3.2整体性原则。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既要从城市整体出发,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又要从旅游商业街本身出发,将整条街道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从街道的整体性出发,统一考虑街道的建筑物、绿化、园林小品等景观建设。?
3.3连续性原则。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既要考虑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又要考虑时空上的连续性。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主要通过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功能、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时空上的连续性主要是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尊重历史、创造新形象的同时注重商业街园林景观的时空连续性。?
3.4功能性原则。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必须满足旅游商业街特有的功能,要适应其商业属性,明确其商业定位,与整个旅游、商业大环境协调一致。?
3.5艺术性原则。园林景观建设不仅仅满足功能性,而且要具有艺术性,达到视觉美的效果。因此,旅游商业街的景观建设时不能片面追求其功能性,还要创造优美的风景,成为美化城市的肌肤。?
4. 旅游商业街的园林景观元素?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元素由地形改造、植物、园路与铺装、置石与水景、园林小品等组成。?
4.1地形。p; 旅游商业街园林绿地地形具有满足园林功能要求、改善种植条件、解决排水问题等作用,其地形改造包括外缘过渡部分的自然与起伏流畅及平整场地和自然地形的起伏,是整个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环境的骨架。它直接影响着外部空间的美学特征、空间感、视野、小气候等,是其他要素的基底和依托。千岛湖秀水街绿地地形改造成自然起伏流畅,用地形的变化起伏来突出植物景观的变化。?
4.2植物。
植物是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素材。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高逾百米的巨大乔木、也有矮至几公分的草坪及地被植物;有直立的、也有攀援的和匍匐的;树形也各异,如圆锥形、卵圆形、伞形、圆球形等。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所以街道景观建设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千岛湖秀水街景观建设中用植物来增加景点、遮挡私密空间,创造街道的四季季相变化——春天增添嫩绿的新叶,夏天增添荫凉,秋天增添丰富的色相,冬天增添阳光,让游客感觉到四季的变化,从而体现街道的园林景观价值。利用园林植物营造街道景观时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4.2.1注重表现时序景观。
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春天开花的植物最多,加之叶、芽萌发,给人以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也较多,但更显着的季相特征是绿荫匝地、林草茂盛。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丹桂飘香、秋菊傲霜,而丰富多彩的秋叶秋果更使秋景美不胜收。隆冬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呈现的是萧条悲壮的景观。四季的演替使植物呈现不同的季相,把植物的不同季相应用到街道景观中,就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我们根据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和季相变化,对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与种植,创造一个“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的街道景观供人欣赏,给人同一街道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4.2.2创造街道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优美街道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相结合的群落景观,如香樟浓荫高大,银杏树干通直,气势轩昂,玉兰显富贵,这些树木孤植即可构成秀水街的主景。而秋季变色叶树种红枫、银杏、枫香、黄栌等种植可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杨梅、石榴、香抛、冬青等观果树种可营造累累硕果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同时配置色彩缤纷的草本花卉,或露地花坛栽植,或盆栽摆放组成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店铺窗前环境,创造一种赏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另外,在千岛湖秀水街种植了腊梅、月季等各种香花植物,营造成“芳香园”景观,达到“微风送香,沁人心脾”的效果。
4.2.3进行意境的创作。
中国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诗、词、歌、赋和民风民俗都留下了歌咏植物的优美篇章,并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了人格化内容,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美,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街道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秀水街景观建设中可借助植物抒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桃花象征幸福、交好运,其意境何其高雅。?
4.2.4起到烘托旅游商业街的作用。
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曲线,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着不同差别,街道景观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香樟、银杏、无患子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建筑物的四周,要选栽一些紫薇、竹等枝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另外在溪流周围,种植与山石相配的芦苇等园林植物,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能形成倒影、遮蔽水源,给人以深远的感觉。?
4.3园路与铺装。
园路与铺装是旅游商业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把旅游商业街内的各组成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观景场所,使人能从好的位置去欣赏景观,而且具有景观的组织与联系作用。?
千岛湖秀水街园路建设时,结合当地地形,采用青石板当路面,遇溪流架木桥、石桥,设石磨、茶园石、黄石作汀步,曲折多变、高低起伏、自然流畅,具有曲径通幽的效果。铺装采用青石板、花岗岩、复古砖、鹅卵石、防腐木等材料,嵌成各种图案,图案表面洁净、清晰,色泽一致,具有自然、朴素的特点。?
4.4置石与水景。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城市繁荣繁华、增强便民利民功能、发展综合消费为目标,加快建设国际化“购物天堂”,构筑重点突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并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零售商业服务业网络。
二、基本原则
商业网点布局,应符合**市地方标准《**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和《**商业零售业态规范》,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统筹考虑原则
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立足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充分考虑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特点、现有商业网点布局、旅游景点和交通条件;要研究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相适应,从实际出发,着眼大局,统筹考虑。
(二)各具特色原则
商业网点布局,应当体现层次化、多样化,按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居住区)商业、郊区城镇商业和商业专业特色街不同要求设置。要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将结构调整与业态创新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的协同效应。
(三)结构合理原则
商业网点布局,应当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避免贪大求多、过分集聚和重复建设,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适度超前原则
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瞄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着眼于长远,以满足消费、引导消费,挖掘消费潜力,关注需求变化,创新消费方式,大力发展都市购物旅游。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升起点与标准,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商业发展需要。
三、规划导向
(一)市级商业中心
“十五”期间,列入市级商业中心建设的区域是: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南京西路、徐家汇商城、豫园商城、新客站不夜城、浦东新**商业城、五角场。
市级商业中心,应结合各自的区位特点,提高商业集聚程度,推进经营结构调整,完善经营服务功能,拓展延伸新的经营服务领域,增强繁荣繁华气息,形成特色各异的都市商业氛围。鼓励设置: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限制设置: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菜市场、集贸市场。
(二)区域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建设的重点地段是:老西门、曹家渡、中山公园、虹桥、大柏树、提篮桥、打浦桥、**莘城、武宁新城、彭浦、昌里、真如。
区域商业中心,应以服务于本区域居民消费为主,兼有一定的集聚辐射功能,要结合各个区域的特点,以及商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别突出购物、交易、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服务等功能,形成各自特色。鼓励设置: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生活服务网点;限制设置:菜市场、仓储商店、集贸市场。
(三)郊区新城商业中心
郊区新城商业,要与新城建设和人口导入相配套,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功能开发,形成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鼓励设置: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仓储商店、生活服务网点;限制设置:菜市场、集贸市场。
(四)社区(居住区)商业
列入社区(居住区)商业重点建设的区域是:人口规模达到5万以上的居住区。
社区(居住区)商业建设,应依靠各方力量,吸引多元资本,创新建设思路,以新型社区购物中心为主体,建设发展融合各种新型业态、各种服务功能的现代社区商业。鼓励设置:购物中心(社区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菜市场、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适度设置:大型综合超市、文化娱乐网点、专卖店;限制设置:百货店、仓储商店、集贸市场。
(五)郊区中心镇商业
郊区中心镇商业,要根据其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旅游主导型、现代居住型等各自的特点,构建具有合理经营结构、业态结构和布局结构的网络,满足当地消费需求。鼓励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专业店(农资);适度设置: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专卖店、菜市场、文化娱乐网点、集贸市场;限制设置:购物中心、仓储商店。
(六)专业街
专业街的建设,应注意发挥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商业特色的优势,重点建设信息、通讯、花卉、儿童玩具、家用电器、装潢、汽配、文化用品、小商品等适合现代消费趋势的商业专业特色街。鼓励设置:与该专业特点相关的专业店、专卖店;适度设置:为该专业配套服务的商业服务业;限制设置:与该专业街特点无关的业态和业种。
四、组织实施及管理
各区(县)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本《指导意见》,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认真做好本区域商业网点布局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在商业网点布局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中遇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区(县)商业、规划、住宅发展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相关的市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关键词:空间模式;步行商业街;大唐不夜城
中图分类号:F71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模式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各空间要素内部和各空间要素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空间形态一般也不是以单一类型出现,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类型的复合形式出现。
在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模式分析中,最主要研究的是空间的组构关系。简而言之,是研究影响街区空间基本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步行商业街区中的空间模式都从基本形态构成要素的关系组构而来。
笔者以西安市大唐不夜城为例,从空间布局、空间肌理、空间序列、空间尺度以及空间节点等方面分析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模式。
1西安大唐不夜城概况
1.1 区位情况
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曲江新区内,地处大雁塔脚下,北起玄奘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
1.2建设情况
大唐不夜城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80米,总占地面积64.49公顷,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大唐不夜城自2006年开建,历时三年建设,于2009年9月28日实现对外开放。
2大唐不夜城空间布局
大唐不夜城利用雁南路景观商业步行街这一轴线,贯穿三个主题广场,六个仿唐街区和四大文化建筑,将包含商务、办公、购物、酒店、展览、游憩、娱乐、旅游以及文化等多种功能复合的不同商业形态连为一体,形成相互作用的高度集约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
大唐不夜城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以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为主体的大唐文化雕塑群;二是以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美术馆、曲江电影城为代表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三是以威斯汀酒店、豪享来酒店、新乐汇商业街区为代表的大型酒店商业配套;四是以空中观光轻轨、景观步行街为代表的大型旅游交通设施。
3大唐不夜城空间模式分析
3.1空间肌理
空间肌理包括街区的平面形状、方位以及与之相关的道路骨架等,它反映街道以及广场的形态与走向,同时也反映了建筑的组合方式。
大唐不夜城商业街区的空间构成特征是以平面的空间组织为主,以建筑群体来组织整体空间,用统一的规划与设计方式建造了肌理细密、匀质的街区空间。街道和广场所形成的虚空间与建筑实体互相结合,互为图底,建筑物覆盖密度差不多等同于外部空间,因而大唐不夜城的公共开敞空间和建筑内部都是能吸引人逗留的场所,并且没有密集的建筑物带给人的压迫感,创造出了一种积极的空间。
3.2空间序列
良好的街区空间拥有层次丰富、富有人情味和标识感的空间,而良好的空间又是通过空间序列来组织的。空间序列是一些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它们之间以通道相连带给人不同的空间经历和空间体验。
大唐不夜城的空间序列组织清晰明确,人在其中进行活动,心理感受随着空间的变化而跌宕起伏,给人带来良好的心理感受。从起始空间的玄奘广场,到空间部分的贞观文化广场,再到结尾空间的开元庆典广场,整体空间序列丰富而有层次感,其他子序列组织人们不同类型的空间活动。大唐不夜城合理的空间序列使街区空间具有更多的活力性和趣味性。
3.3空间尺度
大唐不夜城采用鱼骨型街道空间形式,通过六个仿唐街区,在尺度上再现了街巷肌理,建筑主体通过围合庭院形成内向的共享空间,组织成现代商业活动。
大唐不夜城景观步行街的总宽度约90米,步行空间的街道尺度较大,形成了良好的步行环境。步行体系由两侧各12米的人行道和中央40米宽的景观步行道组成。道路中还分段规划了沿街的停车空间。沿街建筑考虑大雁塔的景观控制作用,以二到三层为主。
3.4空间节点
大唐不夜城有八个街道交叉路口,其中两条是主干道,两条是次干道与大唐不夜城商业街相交。对于大唐不夜城商业空间形态而言,存在适当的交叉口空间节点,对于缓解连续性空间相对单一的界面带来的疲劳和破除长时间的单一方向指引的压迫感是有利的。但过度的交叉口导致大量交通,使得大唐不夜城步行商业街的活动受到了一定影响。
大唐不夜城曲江银泰商城(图1)的入口广场作为一个空间节点,在空间形态上而言,是从属于街道空间,为商城后退了一段距离,使空间局部放大,形成了较为开阔的外部空间,使建筑整体与街道空间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公共性的广场。
大唐不夜城步行商业街的空间节点设计人性化,不仅考虑到人的生理要求,更提供良好的活动心理感受。
3.5建筑界面
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用传统的唐代建筑风格来塑造具有现代功能的文化步行商业街区。相对于其他商业建筑,大唐不夜城增大了建筑体量,以表现唐代为了显示建筑群更雄伟壮丽的高台;把唐代大屋顶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信息载体,让它与具有现代审美理念的木格栅或者石材墙面进行并置对话。不同功能定位的建筑在立面上相互联系,材料采用木质、钢材、玻璃和石材等,整个立面统一中有变化。相同的建筑风格保证了街道立面视觉的统一性。
3.6设施和景观
以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为主体的大唐文化雕塑群是大唐不夜城步行商业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雕塑强调广场大空间布局及大轮廓形象,营造出强烈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大唐不夜城步行商业街以休闲广场与绿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布置。绿化采用点、线式的植树和面状绿地(草坪),结合雕塑、水池、休息座椅以及灯柱等小品,通过具有大唐文化特色的符号和元素的展示,将大自然的绿化、阳光、流水引入到商业街中,在城市中心地带营造了一个极富层次感和趣味感的商业空间。
4大唐不夜城发展状况
步行商业街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契合,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商业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大唐不夜城作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步行商业街区,通过盛唐文化为背景、唐风元素为主线、体验消费为特征,将现代商业进行文化集成,在承担传播历史文化功能的同时,以多元的经营模式成功迎合了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城市设计;人文性;消费者
Analysis of urban commercial building facade design
Heng guime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mmercial constructions’ position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By analyzing the shop building’s outer faces, it claims practical ideas and principl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in the commerce, cities plan and human culture, leading to a positive consequenc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Keys words: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outer space; cities plan; human culture; consumer
城市商业空间作为城市中最为活跃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商业建筑在城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概念的外延己包括:经营各类日常用品和生产资料等的零售商店、市场;金融、证券等行业的交易场所及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的商务办公场所;各类服务业建筑,包括旅馆、餐馆、文化娱乐、会所等。所以商业空间已不再是单一功能化的空间,而是与其它功能空间在不断融合、互渗、共生。这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正在改变着。所以在现在的购物活动中,人们己经从简单的功能类的生活必需品扩展到精神需要方面。
在城市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塑造中,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标志。美观大气的商业建筑外观设计能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宜人的视觉冲击,是一种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从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个美观大方的商业建筑会对人们生活空间环境质量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它的设计既要考虑到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域特色的结合,又要考虑环境空间中人的行为,从人的行为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 一切行为都来自于行为主体――人的自身需要和内因的变化。因而,针对不同形态的商业建筑外观设计,需要有不同的设计手法以符合人在其中的心理需求,促进商业建筑的活力与发展。
一、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分析
随着人们对于商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店卖场更为开阔与通透,宽广的门廊、大型雨棚、台阶、休闲广场等设施用来扩展过渡空间。入口前一般都设置休闲广场或庭院,栽种绿化,设置水景,安放蹬椅,以提供人们休闲、小饮、观景等。商业建筑外空间是城市和建筑内部的联结点,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它天然地成为商业建筑对外宣传地良好平台,人们在此获得了对该商业建筑的第一印象。现代大型商业建筑的外空间可以经常举办各种临时性的商业宣传与促销活动、商品展示会、时装表演等,使消费者能够随时掌握商场的动态,了解时尚的变化,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商业建筑外空间的如店前广场、建筑的外“表皮”设计、广告与招牌、店面与橱窗展示等设施带有显著的商业特性,不仅是商业信息的载体,强化商业的主题概念,营造了浓郁的商业氛围,而且是活跃商业空间气氛的重要的沟通手段,向消费者传播商品经营内容和特色,激发消费者的商品购买欲望。
但是作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外立面设计在大型商业建筑外空间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商业建筑的独特景观,甚至成为影响外部空间风格的重要因素。
二、商业建筑外立面再认识
源于生物学的“表皮”概念已经被借用到建筑学领域。所谓建筑表皮就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方式。表皮和空间是建筑本体中相互依存的两个重要元素。建筑表皮作为建筑最外层的要素,它容纳着建筑的空间、结构和人的活动,在充当内外空间媒介的同时,也展现着建筑的表情。
建筑外立面是承担建筑外部维护界面的物质系统,是形成空间的基本物质条件。外立面材质和构造的变化也会对空间产生细微而丰富的影响。同时,外立面也是建筑内外空间转换的介质。在空间体验的转换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视觉特征上来说,建筑外立面可以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建筑美学,科学技术及地域文化。城市中建筑外立面的组合,形成了城市风貌的建筑特征,积累着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蕴涵了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
商业建筑外立面的潜能将从结构、功能、美学、空间和生态中得以发掘。作为设计者应该根据商业企业的营销理念结合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习惯和建筑的地域文化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功能、美学、技术等因素,对外立面的设计方向和方式善加选择,使之不仅满足发展变化的功能要求,而且适应于当时当地的经济和文化。
三、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特点
1、商业性
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包装能刺激观看者的视觉,引起顾客的注意,唤起消费欲望,包装还可以使单纯的技术产品附带上文化的属性,并携带着设计者个人艺术倾向,充满人情味,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潜在追求。
建筑也是一种商品,也要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流行的建材和建筑式样会被建筑师包装进自己的作品里,成为塑造建筑形象、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
2、城市设计协调性
现代商业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它对城市的开发和建设,对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塑造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成的外立面设计必须先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地域文化,立足于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并借助地方材料和吸收当地技术,追求具有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在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同时需要建立不同标高层次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并不局限于依赖地面作为基本连接物,特别是对于大型商业建筑来说,可供交流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包含了地铁,轻轨以及公交车等等,多样化的选择必然也提供出外立面塑造的多种可能性,使丰富、生动的外部空间也能得到实现。
3、人文性
当今社会正朝着人文化社会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空间的主体,人性化和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在商业建筑环境设计中,深入研究人文与商业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并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商业建筑的人文内涵,才可能构造一个成功的商业建筑。首先,在设计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需求出发,重视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提升建筑设计的品味,营造一个体现文化性、公共性、舒适性的人性化商业建筑,使它成为吸引消费者、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位于具体的城市区域中,必然与所在区域的城市环境相结合;与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交通体系有良好的衔接;体现地域文化、城市文脉和自然因素的特点;与周边建筑环境和区域的统一;符合商业建筑的性格特征、功能组织和建造方式等。
在现代城市中,很多商业建筑以满足自身的功能需要为设计的出发点,却极少考虑到和城市空间、和其他建筑之间的交流和协调。建筑外观要摆脱封闭的形象,要和城市空间有交流,和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2、人性化原则
商业建筑具有人文内涵,基础是贯彻以人文本原则的人性化设计。按照人性化设计的商业建筑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表层的还是深层的,都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1)墙面标志物。外墙标志物对吸引顾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商业设施的广告宣传。在设计时,既要注意标志物的式样规格、材料、色彩、安装位置等,还要注意与整个外立面的协调问题,避免失衡。(2)橱窗与广告牌。是一种能够从远距离识别的标志物,是商业建筑重要的特征,对人们有很好的识别性和导向性。(3)墙面装饰物。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液晶动画广告,电子时钟,装饰物被作为一种墙面广告物,安装在各地广场和大型交叉路口上。
3、生态性原则
经济是维持商业建筑现实运转的命脉,商业建筑经营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经济价值,因此,在大型商业建筑外部造型设计时,也必须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
外部造型在商业建筑中有重要的位置,并没有直接给该商业建筑带来人气和利润,但它又直接影响商场的经营和利润,因此引起了商业经营者和设计者的高度重视。欧美的不少大型商业中心外观简洁,其装修材料也很朴实,但是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良,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反观我国的同类建筑,在外部造型的设计上充斥着好大喜功、追求气派的不良心态,虽然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浪费了大量的金钱。
所以,在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中,经济性是一把衡量的戒尺,把握 “适度”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概念非常重要。
五、结语
商业建筑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从其功能还是空间、体量和外观上都对我们的城市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商业空间如何适应商业活动的发展,并与城市开发、公共社会生活相融合,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在前人研究理论的铺垫之下,通过对现有大型商业建筑外观实例的调研和分析,综合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权衡考虑,采用适宜的策略,总结出一些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期达到和塑造一个品质优良的商业建筑外立面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境界――商业场所的人文设计》陈 朱海滨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
2、《商业环境设计》朱力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现代商业建筑规划和设计》曾坚 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城市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塑造研究》林蓉 著.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9
5、《小议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内涵及原则》于冀 著.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