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产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 榆林市绿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榆林市糜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园林苗圃现状及发展对策 榆林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榆林市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榆林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 榆林市水管体制改革运行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沙区治理现状及对策初探 榆林市“城中村”拆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榆林市路边餐饮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榆林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襄阳市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体系在榆林市的施工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分析 榆林市企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王铁林,高天峰.神木:山旱地谷子和黑豆创全国高产纪录[EB/OL].(2009-10-14)[2014-07-20]..

[5] 张瑜,王慧.清涧创百亩旱地黑豆全国高产纪录[N].榆林日报,2012-11-13(1).

[6] 白世贵,刘惠琳,李宝明.榆林市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陕西农业科学,2008(2):117-119.

第2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自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的申办成功,体育经济迅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的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支柱。农村体育也在体育复兴当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体育经济的支持。本文通过论述农村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希望为我国研究农村体育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村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经济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数量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56%,人们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水平。随着“全民健身”的传播开来,农村体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还有很多的人认为体育健身是一种娱乐消费。这种看法的出现证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足以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

1中国农村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

1.1中国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农村体育产业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良好的大趋势下也在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健身俱乐部、居民园林健身实施的陈设等等都代表着体育产业在农村的发展。而体育产业在农村的传播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的就业和产业扶持项目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表1是调查了某农村进入健身俱乐部和居民居住地健身设施周一至周日居民健身人数,通过健身的人数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势头良好。

1.2中国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是农村GDP增长的重要表现。正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但是相较城市体育经济的发展,农村体育经济发展还是滞后的。虽然体育产业在农村传播开来,但是农村的消费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农村老龄化是农村人口和现状的重要体现,所以相对来说农村体育经济是比较落后的。农村体育经济在农村所有产业当中是占据这种的位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也为农村经济的做出了重要的奠基。

2中国农村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自从申奥成功以后,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很多的体育产业也在农村落户,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农村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落后,人口老龄化和留守老人日益增多,年轻人为了承担经济负担远离农村到城市谋求生存。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表1的调查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还是选择到周边周住地的免费健身场地去健身,极少数的人去健身俱乐部去健身。

3农村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大力发展农村其他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针对于很多农村越来越老龄化,城镇政府应不断的招商引资,吸引开发商到本村落户创业。不但可以刺激你本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很多城市务工人员是因为农村的经济落后没有就业机会才不得已外出务工,如果在自家门口有就业岗位他们可以回村就业照顾老人和孩子。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刺激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让农村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发展紧跟时代的脉搏。

3.2政府出资大力支持和宣传农村体育产业政府应出资搭建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平台,兴建免费健身场地。鼓励广大村民加入到健身的行列,宣讲健身的益处。宣讲有关于国家对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支持,对健身俱乐部的建造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和需求,建设适合和满足居民需要的健身娱乐场所,争取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娱乐提供场所。政府可以多进行体育宣传和体育文化的传扬,让更多的农村居民真正的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季磊.浅谈中国农村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发展现状[J].当代教育,2014,10

第3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宁蒗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39-01

蔬菜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2]。发展蔬菜生产对于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壮大农村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3-4]。笔者多年在宁蒗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为此对高寒贫困山区蔬菜产业发展进行探讨。

1 宁蒗县自然条件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东侧,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海拔1 300 ~4 510 m,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10 mm,年均日照时数2 298 h,年均无霜期200 d,年均气温12.7 ℃,具有显著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全县境内山高谷深,高寒山区占80%以上,俗称“小凉山”,幅员面积6 025 km2,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农业特困县。

2 宁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蔬菜生产现状

截至2010年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 183.33 hm2,总产6 166 t,蔬菜种植遍及全县15个乡(镇)91个村委会,共类,其中:叶菜类542.20 hm2,总产2 573.8 t;瓜菜类167.40 hm2,总产654.9 t;根茎类289.07 hm2,总产1 790.0 t;茄果类57.67 hm2,总产233.0 t;菜用豆类67.33 hm2,总产614.6 t;葱蒜类52.00 hm2,总产266.0 t;其他蔬菜8.53 hm2,总产33.3 t。

2.2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累计建成180 m2的钢架蔬菜大棚150个,共计面积2.67 hm2,竹木简易大棚200个,共计面积2.67 hm2,有效地促进了反季节蔬菜生产,但大棚栽培及轮作面积不多,且呈零星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困难,农户贫困,对蔬菜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生产回报率低,效益不明显。二是蔬菜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技术偏低,商品意识淡薄,对蔬菜生产和市场需求问题研究少,在生产和计划上具有盲目性,使蔬菜市场供求季节性非常突出,淡季明显。三是全县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散而乱,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坝区,而江边河谷和山区种植较少,且蔬菜产量低、质量差,与市场需求不统一。四是缺乏有效引导、扶持和政策倾斜,蔬菜生产协会、合作社组织和专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有限。五是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市场流通环节不畅,生产与技术脱节,生产方式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

4 发展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蔬菜生产

根据蔬菜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优势等因素,规划出适合高寒贫困山区蔬菜产业的生产布局:逐步由县城近郊区向远郊、乡(镇)周边向边远山村延伸扩展,逐步由企业、协会、种植大户带头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和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形成高海拔与低海拔、坝区与山区、城郊与远郊、露地与温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多流向的生产格局。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蔬菜产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田及蔬菜基地交通、排灌能力及土壤肥力结构,确保山区农业及蔬菜产业能旱涝保收。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着力发展和推广钢架蔬菜大棚、竹木简易大棚、温室大棚、中小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的经济效益。

4.3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着力培植和壮大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增强凝聚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大户)+农户”等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模式。

4.4 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筛选宜种品种,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秋冬季闲地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保障县内蔬菜市场的均衡供应,促进宁蒗县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

4.5 加强科学技术种植培训

着力提高蔬菜种植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从业能力和经营水平。在蔬菜重点生产乡(镇)加强科技示范,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挂钩指导帮扶。力争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菜农都能掌握基本的蔬菜种植技术,造就一支有技术、懂经营的蔬菜种植专业队伍。

5 参考文献

[1] 王从亭.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种业导刊,2009(10):15-16.

[2] 周贤东.景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6):233-234.

第4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29-0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意见》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阿城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阿城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全区蔬菜产业形成规模[1-2],加快建设城郊型、安全型、出口型、特色型、外销型蔬菜生产基地,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阿城区决定到2015年发展蔬菜1.73万hm2,重点打造“一园三带四十个基地村”蔬菜产业基地,2012年,计划新增蔬菜面积2 000 hm2,使阿城区蔬菜面积达到8 666.67 hm2,重点扶持蔬菜示范园区建设,建设区级蔬菜标准园5个,新建大棚2 000栋,新建温室500栋,蔬菜产量达到50万t。现将阿城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总结如下。

1 阿城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全区菜田面积6 666.67 hm2,播种面积1.2万hm2(含复种面积),新增菜田面积1 333.33 hm2,全年蔬菜产量45万t,产值5.17亿元。其中春菜面积733.33 hm2,产量1.65万t,产值5 500万元;夏菜面积4 600 hm2,产量17.2万t,产值3亿元;秋菜面积6 666.67 hm2,预计产量32万t,产值1.62亿元,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2 666.67 hm2,产量8万t,产值4 800万元。已认证无公害蔬菜面积5 333.33 hm2,认证产品216个品种,产量40.6万t,产值41 360万元;有机蔬菜认证面积20 hm2,认证产品9个,产量900 t,产值540万元。阿城区现有大棚蔬菜面积520 hm2,温室蔬菜面积(含食用菌)74.67 hm2(2012年阿城区山水新城建设拆除棚室200 hm2)。有规模储菜窖1 600个,窖贮面积258 252.4 m3,贮藏量14.21万t,主要贮藏大白菜、马铃薯、萝卜。外销蔬菜5.5万t,外销主要品种有番茄、白菜等,销往上海、吉林、辽宁及黑龙江省大中城市等地。全区现有蔬菜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白菜1万t。

全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 114.33 hm2,总产量10.83万t,产值24 179万元,其中,果树面积500 hm2,产量7 100 t,产值5 869万元;两瓜播种面积333.33 hm2,产量1.53万t,产值2 100万元;食用菌56.67 hm2,产量1 330 t,产值1 430万元;其他560 hm2,产量4 500 t,产值6 780万元。

全区有蔬菜专业合作社21个,有50位农村经纪人使用挂车运输蔬菜,每车可装蔬菜15~30 t,全区有1 000余辆农用车运输蔬菜。

2011年,阿城区投入资金4 756万元,其中政府投入资金1 0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 756万元。重点打造了4个基地工程:33.33 hm2温室、66.67 hm2大棚、666.67 hm2露地菜、2 000 m2蔬菜恒温贮藏库。

新建大棚生产标准园4处:一是哈尔滨市金果农业生态园区。规划面积66.67 hm2,建设大棚700栋,已打机电井127眼,完成了水、电、路(白色路面)、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90万元,2011年建设大棚281栋。二是城建村大棚蔬菜标准园。面积33.33 hm2,建设大棚300栋,2011年建大棚210栋。三是新农村大棚蔬菜标准园。面积66.67 hm2,规划建设大棚700栋,2011年建成大棚132栋,温室6栋,打机电井16眼,修田间路2 km,已经投入生产。四是亚站村大棚蔬菜标准园。规划面积46.67 hm2,2011年建成大棚168栋,投入生产。

温室标准园1处:南红现代生态农场建设,地点在料甸乡南红村,面积35.33 hm2,建设温室220栋,2011年完成2栋温室建设,15栋温室地基建设已完成。

新建恒温贮藏库1处:规划面积2 000 m2,2011年完成面积1 024 m2的恒温库建设,可贮藏蔬菜500 t;建设办公室100 m2;电力增容1项;修水泥路0.4 km;购置冷藏运输车2辆。

2 对策

2.1 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基地乡镇为成员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由区农业局牵头,各部门及基地乡镇共同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基地乡镇、村屯、农户和田间地头。

2.3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区政府整合了各类涉农资金,由区“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使用,重点解决基地内配套基础设施及温室大棚建设等问题,切实加大对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区政府制定和出台了《2011年阿城区蔬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大力引进业主、大户来阿城区投资进行蔬菜基地产业化开发与建设。

2.4 明确目标,兑现奖惩

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城市基地建设

任务纳入年度农村工作单项目标考核,对在蔬菜基地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业主、大户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给予奖励。

3 结语

蔬菜生产与种植大田作物相比较,产出效益明显,以阿城区新利街新农村大棚蔬菜基地为例,在面积相同时,大棚的纯收入是旱田的16倍,是水田的10倍。当地政府在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帮助协调贷款,每栋大棚贷款2万元,小投入、大产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农产品,发展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对蔬菜需求量的刚性增大,蔬菜消费量还将不断增加。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和潜力,真正把蔬菜产业作为阿城区现代农业的一个大产业来抓[3-5]。

4 参考文献

[1] 周贤东.景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233-234.

[2] 卿树政.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对策[J].种业导刊,2008(8):33-34.

[3] 文广轩.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4(11):77-79.

第5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生物药;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发展思路;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TQ464;F4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11-02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之间,属于亚热带地区,境内最高海拔2 920 m,最低海拔600 m,海拔相对高差2 320 m,全县国土面积7 777 km2(其中热区面积48.8 km2),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多样,主要有北热带季风雨林和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中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和高山阔叶灌丛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呈垂直状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生物药资源优势。全县年平均气温20.3 ℃,平均全年日照时数1 993.5 h,年均降雨量1 295.8 mm,年平均相对温度78%,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各种药用植物2 000多种。

全县辖6个镇4个乡,141个村(居)民委员会、1 997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0.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7万人。县内居住着汉、傣、彝、拉祜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4.63万人,占总人口的47.61%;傣、彝2个主体民族人口12.36万人,占总人口的40.2%。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9.7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4.9亿元,增长2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6亿元,增长39.78%(与预算同口径计算);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65亿元,增长7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增长12.2%;预计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000元,增长9.3%;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600元,增长11.9%;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分别为67.7亿元和32.9亿元,分别增长40.5%和20.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4.12%,人口自然增长率4.15‰。

1 生物药发展现状

2015年全县生物药业总面积3 468 hm2(其中:黄栀子1 666.67 hm2,石斛96.67 hm2,黄精86.67 hm2,印加美藤果11.33 hm2,白芨113.33 hm2,龙血树13.33 hm2,茯苓1 400.00 hm2,金银花20.00 hm2,七叶一枝花32.00 hm2,其他28.00 hm2),新植面积1 253.33 hm2,投产面积2 106.67 hm2,有加工厂3个,生物药产业从业人员15 033人,2015年末全县生物原料药材总产量1.76万t,完成总产值1.72亿元,完成市级任务数1.7亿元的101.18%,人均收入4 576元。

2 企业发展现状

全县有生物药公司14家,种植场8家,有生物药业合作社有31家,其中:产值1 000万元以上有3家,主要种植黄栀子、石斛、重楼、野三七;已注册的生物药主要品牌有3个,即都有利(石斛、野三七)、云力(黄栀子)、力斛健(石斛)。以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景谷雄剑重楼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的生物药业发展主体,充分开发利用景谷林下资源,对白芨、重楼、石斛、黄精等生物药材进行仿野生种植试验示范推广,为景谷县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新模式。

3 发展优势

3.1 自然资源优势

景谷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林下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境内最高海拔为2 920 m,最低海拔600 m,海拔相对高差2 320 m。全县年平均气温20.3 ℃,平均全年日照时数1 993.5 h,年均降雨量1 295.8 mm,年平均相对温度78%,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各种药用植物2 000多种。

3.2 社会资源优势

全县共辖10个乡(镇)、141个村(居)民委员会、1 997个村(居)民小组,2011年末,全县8.36万户,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农业户6.72万户,农业人口27.09万人,占总人口的88.53%;全县有劳力18.06万个(男性9.77万个,女性8.29万个),全县有耕地面积3.216万hm2,其中田面积1.307万hm2,地面积1.909万hm2;农民人均耕地1 186.7 m2。全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94条,水资源总量65.72亿m3,水能理论蕴藏76万kW,人均占有2.35万m3,全县已建成蓄水工程135件,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54座,坝塘65座,总蓄水量14 489万m3。实施方案设计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自然、交通、水利、科技、劳力等保障条件。

3.3 政策优势

景谷县委、县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景谷生物药产业的发展,2011年3月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生物资源股负责全县生物药产业发展及种植技术推广工作,通过项目扶持了一批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邦永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企业;2012年,景谷将生物药产业项目作为全县11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15年6月,景谷将原茶叶、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等部门合并成立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主抓茶叶、咖啡、生物药业等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

3.4 技术优势

第6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加大宣传、展示和创建力度,全面推动我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

开拓思想,创新机制,巩固成果,扩大规模确保标准园创建惠及整个园艺产业

标准园创建工作专家点评

北京市标准果园创建工作主要内容及做法

河北省水果标准园创建成效及主要经验

以创建标准果园为抓手,加快推进辽宁果业提质升级

2011年安徽省水果标准园创建成效及经验

山西省标准果园创建成效及主要措施

国内外柑桔果实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2011产季我国柑桔出口形势分析及扩大出口对策建议

2011年浙江省柑桔产销形势分析

2011产季赣南脐橙产销形势分析

永春芦柑鲜果出口动态

景宁县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肯尼亚:农民从鳄梨出口找到财源

美国:拟成立树莓加工与研究推广项目

卢旺达:计划减少香蕉进口

菲律宾:香蕉种植者寻求降低关税

厄瓜多尔:出台政策规范香蕉出口

印度尼西亚柑桔进出口现状与中国柑桔出口印尼前景

中国几种主要水果生产状况动态分析与国际比较

四川枇杷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从江柑桔品牌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优化品种结构促进水果发展永春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全州县柑桔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贺州市水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睢宁“三水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永安市脐橙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叙永县甜橙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红河州柑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新干柑桔出口基地发展经验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番木瓜

云霄枇杷产业欣欣向荣

水果科技示范种植大户引领建水县水果业发展

梅子:洱源县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

黑腰枣引领宾川农民走上致富路

平和县琯溪蜜柚产业持续繁荣

云霄县以产销论坛推动枇杷业发展

德钦“太阳魂”冰葡萄酒通过鉴定

建水县水果产值突破4亿元

四川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优势与对策

重庆柑桔容器苗繁育场疫病防范对策与建议

着力发展特色柑桔产业打造郧县新农村建设支柱

黄河故道地区桃高效生产策略之我见

建立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富川水果种植基地快速发展

云阳县柑桔产业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柑桔螨类、蚧类及实蝇类害虫研究概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柑桔贮藏保鲜及商品化处理研究进展及成果

土耳其拟成立世界杏委员会

2008/2009销售季智利猕猴桃出口在艰难中增长

美国研究人员着力研究樱桃机械采收及无果梗樱桃

坦桑尼亚腰果出口量增加

巴基斯坦金诺桔出口现危机

澳大利亚首例转基因香蕉收获

澳大利亚澳洲坚果歉收

巴基斯坦成立优质杧果中心增加出口

巴西研究水果出口策略

第7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P键词 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辽宁瓦房店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03-02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Wafangdian City

YU Meng-zhu WANG Xiao-hui ZHOU Wei-wei LIU Yu-j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Wafangdi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Wafangdian Liaoning 1163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Wafangdian City,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vegetable industry.

Key words vegetable industry;pres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Wafangdian Liaoning

辽东半岛中部西侧的瓦房店市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县级市,此地依山傍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气候优势,比较适合种植蔬菜。近年来,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设施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蔬菜的产量逐年增长,带来的市场经济效益也在逐年稳步增长中,蔬菜产业正在向着优质、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1 瓦房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20年,瓦房店市露地蔬菜田逐年减少,设施蔬菜面积增加,菜田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1∶4。截至2015年,建设省级育苗中心建设项目2个,分别为三台满族乡大连伊甸生态农业科技博览有限公司和九龙街道大连飞凡农业有限公司花卉育苗中心。

1.1 蔬菜播种面积大

蔬菜种植业的播种面积基本呈现上涨趋势,覆盖的区域乡镇也在逐渐增广加大之中。各年份蔬菜种植面积如下:1997年6 974 hm2、1998年6 943 hm2、1999年6 749 hm2、2000年7 377 hm2、2001年9 094 hm2、2002年7 997 hm2、2003年 7 983 hm2、2004年6 801 hm2、2005年7 758 hm2、2006年 8 070 hm2、2007年9 804 hm2、2008年8 842 hm2、2009年 8 979 hm2、2010年9 456 hm2、2011年9 611 hm2、2012年9 782 hm2、2013年10 500 hm2、2014年9 100 hm2。

由此可以看出,蔬菜播种面积除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情况,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

1.2 四季均衡生产,蔬菜商品率高

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增长,种植蔬菜不再严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限制,瓦房店基本实现四季蔬菜均衡供应,全年产量逐步增高。各年份蔬菜产量如下:1997年26.5万t、1998年32.4万t、1999年34.4万t、2000年37.9万t、2001年40万t、2002年42.0万t、2003年47.2万t、2004年51.9万t、2005年51.9万t;2006年60.1万t、2007年65.0万t、2008年65.3万t、2009年66.5万t、2010年68.2万t、2011年68.8万t、2012年70.1万t、2013年72.5万t、2014年69.6万t。

由此表明,瓦房店市蔬菜产量近20年基本是升高的走势,从1997年到2007年,蔬菜产量实现翻一番,之后蔬菜产量呈现一个平稳缓速的增长趋势,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在市场上占有有力的竞争位置。

1.3 蔬菜品种繁多

境内蔬菜沿袭栽培品种分23类,品种数量无考;发展到1985年已经有36类,138个品种。至2005年,新增蔬菜品种80余个,目前,品种数量仍在大量增加。

1.4 部分区域由产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化

本地供应蔬菜数量完全可以达到本地人们的需求,还可以供应大连等地区的需求,随着供需矛盾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蔬菜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与市场效益等关系更加密切,优质的蔬菜产品有更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从而导致有些区域蔬菜生产从产量主导型向着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化,发展更广阔更高品质的市场[1]。

1.5 蔬菜生产科技含量有较大提高

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新型技术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瓦房店近些年来,坚持进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从农民的意识与认识抓起,每一年坚持搞科普大集,开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发放各类科普资料。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诸多乡镇购买农业监测仪等先进的设备及仪器。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实用的科学技术传递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

2 存在的问题

2.1 各乡镇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

一是瓦房店市内蔬菜发展存在区域性,蔬菜生产主要靠元台镇、老虎屯、太阳办、三台乡、谢屯镇、祝华办、泡崖乡、九龙办、杨家乡、瓦窝镇等乡镇,得利寺、松树镇、驼山乡等乡镇蔬菜数量甚少。二是生产作物和品种比较单一。目前,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芸豆等几大作物和品种上,造成市场种类单一,致使蔬菜生产在生产规模、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上远不如发达城市[2]。

2.2 基础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瓦房店市保护地发展比较早,早期建造的温室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保温性能差、采光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冬季温室蔬菜的栽培管理,从而使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产值降低,削弱了广大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2.3 蔬菜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蔬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蔬菜生产过程中农民滥用农药、化肥以促进生长,促进产量增长,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生态环保的方式促进蔬菜生长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2.4 蔬菜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瓦房店蔬菜产、加、销等网络信息建设比较滞后,农民了解供求信息、市场信息等渠道不畅通,农民合作组织构建与蔬菜生产发展不匹配,造成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难、掌握国家惠农政策难、了解市场需求难,已经严重影响瓦房店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

3 对策

3.1 做好蔬菜产业规划,调整品种结构

结合瓦房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满足市场的需求,合理统筹规划,把蔬菜种植重点从生产效益转向产业化效益,推咏峁股级、产业升级,搞好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扩大大棚生产规模,加大有机蔬菜发展力度,加强创建自主地区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3]。

3.2 严把质量关,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制定严格的蔬菜质量生产标准,教育农民把生产高质量蔬菜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收购、加工企业把好质量关,形成农民、协会、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质量、品牌意识,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蔬菜产品,严格把好市场大关,促使瓦房店蔬菜产业进入大流通、大市场销售。

3.3 改善蔬菜基地建设

加大老旧蔬菜基地的棚室改造和道路建设,使棚室建设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4 实施科教兴农,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引进和推广新兴技术、优质品种等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自主开发推广因地制宜的优质高效益型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4]。积极引进新、特、优蔬菜品种,加速蔬菜品种更新换代,进而提高良种利用率,提高瓦房店地区良种覆盖率。加快设施栽培、无公害栽培、秋延后春提早栽培、有机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标准化程度的培训力度,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及有机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化肥等,进而保证食品安全。

3.5 培养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开发力

积极培养、引进、扶持、发展蔬菜储运营销和加工企业,培养龙头企业带动全是市蔬菜产业平稳全面的发展,建立农户、企业、市场蔬菜规模化生产营销运作模式,逐渐使农户、企业、服务组织之间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4 参考文献

[1] 柳代善.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1):23-24.

[2] 王春明.辽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6(9):32-33.

第8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蔬菜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11-02

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是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之处,素有“三省之衢”之称。全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交替明显,年平均积温4000℃,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但7、8、9月降雨最多,无霜期185天。

全县水利设施发达,勇进、漳北、漳南灌渠及机电井灌星罗棋布,水地面积近14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0%,基本形成了渠、路、林、井、电、田六配套的园田布局。优越的水利条件和温暖的气候及适宜的土壤条件,为发展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全县蔬菜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蔬菜产业,按照“扩大露地种植,提高规模效益;发展日光温室,提高集约效益”的思路,在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基础上,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及名优品牌打造,加快了我县蔬菜产业化进程,使我县蔬菜产业结构逐步由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为实现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1.蔬菜生产总量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长

经初步统计,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8万亩,总产量13.3万吨。其中,设施蔬菜2600亩其中,日光温室1000 亩,移动大棚1600亩。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中的主导产业。

2.建成十个蔬菜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县不断扩大蔬菜规模化生产。截止现在全县建设施蔬菜示范基地10个。

3.蔬菜种植方式逐步改进,新品种不断增加

通过科学的方法引进推广了以平衡施肥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高垄栽培技术,基质育苗技术,第五代日光温室建设技术,“一膜两用三熟”栽培技术,反光膜增光、剪枝吊蔓、二氧化碳施肥、无土栽培、宽行密植栽培技术等16项实用生产新技术。

4.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蔬菜品牌化建设正在起步

截止现在无公害产品认证总数达到17个,基本实现了无公害蔬菜的全覆盖,并逐步打造了绿色尖椒、等5个蔬菜品牌,提升黎城蔬菜知名度,使我县蔬菜不仅销往省内各大中城市,而且远销河北、河南、四川、广东等地。

二、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程度不高,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

近几年,我县狠抓蔬菜产业,讲求规模生产、深层发展,取得的效果显著。但各蔬菜生产点虽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信息交流平台正常运作的有限。同时,信息交流相对滞后,使农业成果的转化不能及时应用到实际,阻碍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发展,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2.品牌意识不强,无出口品牌

品牌是产业的核心,是质量的基础,是效益的要素。我县蔬菜产业要发展壮大,品牌建设是关键。全县虽打造了几个无公害蔬菜品牌,基本实现无公害蔬菜的全覆盖,但品牌营销力度不够,只停留在无公害生产阶段,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不成规模,没有一支打出去的名优品牌。

3.产业化程度低,蔬菜种类单一

我县设施蔬菜除尖椒、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外,其他蔬菜种类规模均不够大,主要以小批量内销为主,形不成订单优势。

4.群众文化层次低,科学种植不到位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农民,但目前大多数种植户都文化水平较低,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概念模糊,栽培水平不高,传统观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科学技术不能深入推广,极大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5.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奇缺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虽在蓄、菜、果、粮等农业方面都设立有基层技术服务站所,但其任务繁重且分散,变相导致资源的另类浪费。另外,受编制的限制,人员老化、业务不强、后继乏人、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断层等现象十分突出。

6.其他几点制约因素

6.1政策引导处在扩大规模阶段,对提高技术含量方面投资力度不够。

6.2旧棚改造技术尚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规模化园区缺少管理技术经验,土地流转等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6.3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农民不重视轮作倒茬,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病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三、对策和建议

1.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以合作社为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各种农业信息,使农业新成果能及时走进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于我县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是家庭承包经营,且由于农户的自主经营,形成了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低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农民对采用新技术的动力明显不足。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必须推行农业产业化生产。

3.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树立现代农产品品牌战略观念。增大宣传投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营造创立名牌的社会氛围。利用商标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保护商标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提高商标注册意识。启发农民提高拥有品牌,重视品牌、利用品牌的积极性。

4.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引进、示范、推广新突破。种子是农业进步中最具科技含量、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打开一片市场,加快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推动蔬菜产业新发展的关键。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规范管理,积极引导专业科技协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主动参与技术推广服务。推进农村科技服务的社会化、制度化和规模化,加强农村科技服务站建设,形成人员稳定、机制长效的农村科技推广组织。

6.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较重视传统农业生产,而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针对这些,应采用科技讲座、科技光盘等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在农闲或田间地头对农民培训,并积极建立示范园、示范场、示范棚,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打破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带动他们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使农业科技尽快向农村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个人双联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机关的工作安排,通过和村民、村干部的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双联村高平镇塬边村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地双联村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有些简单的设想。

一、塬边村概况

双联村地处高平镇南面,东与东坡村相邻,南与黑河毗邻,西与高平城南村接壤,北与北庄村交界,交通不太方便。双联村占地面积420多亩,耕地面积为320多亩,共有人口数915人,村级各类组织较为健全,村部硬件设施一流,群众文化娱乐方式较少,人均年收入为5000元左右,村级集体经济则相对较弱,目前村民福利保障方面仅对村民农医保,使村民享受到一定的集体经济的福利优惠。

二、存在问题

(一)村容村貌距新农村要求甚远,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工作尚待加强。村里目前有硬化路面400多米,今年计划硬化工业园区道理1200多米,村民房屋座落散乱,缺少规划。村里环境污染严重,无垃圾回收场地,无固定垃圾箱,无专职卫生清扫、搬运人员,环境状况基本呈现脏、乱、差。

(二)群众生活用水、吃水存在隐患。原有自来水管路由于建筑时间长将近二十年,质量及流量俱不能满足村民要求,村民要求的呼声罗高,急需供水管路的改造与升级。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弱,目前村里固定的年收入较低,缺少支撑持续长期发展的经济来源,目前村里发展苹果和种植产业,面临着技术及资金缺乏问题,急需上级部门的政策扶助。

(四)部分村民观念落后、陈旧,缺乏大局意识,本位主义、宗族意识严重,干扰了村里的一些重点工作。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途径

针对解决村容村貌中生活环境整治的相关问题,则应立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寻找对策,立足于建设新农村的发展道路加强规划,一方面作为上级政府机关要大力支持、扶助村级集体发展经济,在招标引资、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农村小区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村级机构,应立足于自身条件谋发展,想方设法找门路,抓住发展机遇,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只有使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村容村貌整治、新农村建设、村民的福利就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就能得到加强,村民的思想觉悟也就能得到提高,目前由于双联村的集体经济较强,除了解决村民的农医保外,没有更多的经济能力去解决一些村容村貌、环保等一些急需的项目。对低保、残疾、困难人员也无法进行补助,这也会导致村民只顾眼前私利、缺乏大局意识,反过来干扰村里的工作,制约村里的发展。

四、双联今后发展前景

高平镇开发进程不断深入,双联村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周边村子养殖、苹果产业也日趋成熟,在村两班子成员的带领和努力下,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使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个人双联调研报告范文(二) 县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动员会后,xx镇高度重视,广泛动员,迅速行动。xx村塬边组张开银是我联系的贫困户之一,通过深入全面的入户走访交流,和本人共同研究制定了发展计划和目标,提出了脱贫致富的具体措施。

(一)、发展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及成员受教育程度:该户6口人,户主张开银多年外出打工,从事以建筑、搬运为主的体力劳动。妻子梁会琴县城务零工,儿子张翔、张明分别在xx二中和xx中小就读,父亲张长俊、母亲刘秀珍已年迈。张x和妻子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家庭主要劳力为张x和妻子梁x。

2、产业发展现状:家庭共有耕地 亩,主要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经济贡献率低,仅能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和家庭零星开支,有果园7亩,其中丰产园x亩,但果品质量不高,商品率不高,其余xx亩幼园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实的不到位。

3、家庭年总收入x万元,夫妻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x%,果园收入占x%,粮食收入占x%,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没有积蓄。

家庭主要贫困原因有:一是缺少生产发展资金;二是产业发展缺少技术,精深务作不够;三是夫妻长年外出打工,缺少劳力;四是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扩宽致富门路的意识和理念;五是子女上学负担重。

(二)、帮扶思路和工作目标

认真分析该户贫困现状,既要明确当前帮扶解困的具体目标,落实措施,抓实见效,又要科学制定致富小康规划,依靠产业,持续推进。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紧扣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这一目标,结合户情实际,紧紧依靠产业富民,帮助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产业致富意识。不断加强标准化果园管理技术培训,管好现有7亩果园,全面落实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力争丰产园提质增效,幼园早果见效。帮助发展养殖业,建成林下养鸡场1处,使其走上果沼畜循环一体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不懈地抓、持之以恒地帮,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收入稳步增长。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到20xx年底,现有7亩果园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全面落实,丰产园果品质量全面提高,商品化率提高30%,幼园实现零星挂果;养殖业初具规模,家庭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5%。到20xx年,7亩果园全部实现丰产,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商品化率达到x%以上,实现养殖、苹果产业互支互促、协调发展,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明显提升;家庭成员果园务作技术和养殖技术掌握全面深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到2020年,原有果园实现持续增收,新植果园 亩,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养殖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精深加工、储藏、营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家庭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三)、保障措施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落实以下几个关键措施:

一、注重素质提高,增强发展意识。帮助其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摆脱仅靠简单重复体力劳动务工来取得收入的单一发展思路,增强产业致富意识,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依靠果产业和养殖业增收致富上来。

二、注重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帮助其做好产业规划,选准果产业和林下养鸡两个致富项目,形成果、沼、畜互支互促,循环一体的发展模式。一是要加强现有果园规范化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加大投资力度,及时落实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促其丰产收益。二是要持续扩大果产业和养殖业规模,积极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服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引导组建专业合作社1个,延伸产业链条,使果产业和养殖业成为其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