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统计学工作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学工作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计学工作方向

第1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主干学科:应用统计学。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参数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风险管理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等。

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化应用型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Abstract: Under the popular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aiyun University has been on the forefro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basic form of statistical profession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sis in detail,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

Key words: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203-03

0 引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逐渐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1]。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为“中间型”人才。这类人才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既有较强的岗位竞争力,又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力。

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就业与企业需求的变化密切关联。然而,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该专业依旧以理论课程体系的讲授为主,理论过多,实践实训教学过少,这将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轨,毕业生适时的实践实训体验不足,应用与创新能力掣肘。破除该窘境,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为职业化过程中必然的有效的选择。那么,进行适需适时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统计学学专业,剖析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基本结构,从企业利益、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角度分析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施过程遇到的难点与不足,从而提出统计学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为统计学专业,甚至是经管类其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教学师资及教学场所的不同,统计数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子部分[2]: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及企业课程,表1为统计学专业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1.1 学校课程建设 这类课程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其教学活动及教学场所则在校内进行,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得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在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理论体系,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建构。这类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学生增强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从岗位到岗位群的角度来看,这些课程在岗位竞争力上与统计学专业有着较强的关联度。因此,在市场导向中,这类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及课程实施过程也需要进行重新整合与设置。

1.2 校企共建课程建设 这类课程体现了统计学专业的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从表1的课程列表来看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专业课程,即统计学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方向及模块分类情形下,能够进行校企合作,具有实践部分体现的课程,比如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等课程;另一部分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比如有经济统计学方向,则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等课程,金融统计方向则开设金融时间序列、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对于校企共建课程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很难独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只有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该类课程的建设,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

1.3 企业课程 本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率先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四进行两个学期的企业实习。第一学期为专业实习,第二学期为毕业实习。对于统计学专业而言,学生通过相关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学习对市场统计业务及数据分析项目有了初步认识,在初次就业中具备了企业、政府等所需要的常见统计方法,熟悉了基本的统计工作流程与操作技能,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学校在第六学期开设了仿真模拟实训教学,为期6个星期,让学生进行连续时长的集中实训,了解岗位的基本职责与岗位技能。大四到企业之后,则完全由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考评,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工学体验。学校教师则担任专业导师,进行衔接工作--及时解答学生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序化整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与不足

广东白云学院统计学专业按照技术及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开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部分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方,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企业为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企业数据、企业项目、统计实操等服务,相应地,企业希望能够获得对等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的组织与实施已经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基本情形表现为: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希望校方能够为非数据类型的公司提供一些数据或统计业务上的处理方法与结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数据分析公司,它们更多地希望校方能够将本校的一些数据项目给他们进行处理,或者希望能够购买他们的服务产品,比如数据平台、数字服务、数据培训等。这样一些企业在合作上缺乏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础,导致对合作积极性不高。此外,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太愿意接纳实习生及管理实习生难度过大。《Team》杂志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生[3]。因此,由于企业与学校间直接利益兼容的缺乏,可能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部分课程在完成校企合作共建过程中,还是以校方为主导,无法真正将企业需求落到实处。换而言之,此时,统计方向部分课程在统计模型或统计方法上只能按照传统的使用设计好的实验数据作为实践项目,导致校企合作课程成效偏低,学生无法体验真实复杂的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应用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及时的训练。

2.2 合适的企业师资缺乏 企业拥有具备丰富职业及岗位技能的员工,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及操作,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企业员工很大部分未从事过教学工作,当被聘为合作的企业导师时,往往不善于或没有更多精力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引导与训练。统计学专业课程,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的应用各个环节,既包含了数据、统计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软件操作等多重知识系统,又蕴藏着对数据处理的经验与技巧。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导师可能只会讲授计算机实现及结果解读;有的虽然讲解了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也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往往讲解词不达意,或解释模糊,致使学生不明所以。企业导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没被发挥,则大大降低了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学习的成效。

2.3 课程建设的范围有限 由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将其分为三部分。对于校企合作课程,教师们自然会主动寻求校企合作,而学科及专业基础课(校内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本身就存在难度,因而被忽略的是该类课程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适合统计学专业的合作企业数量及投入共建课程的经费限制,加上统计学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也很难进行所有课程的校企共建。

2.4 课程建设定位不明确 校企合作中,部分共建课程过于简单化,演变为了企业为主导的培训课,教师的工作仅负责学生学习的跟踪及考核;部分课程则在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大纲与计划的编写环节,由于企业导师的企业性质,课程则部分或全部由在校教师完成。这些均是课程分工不明确,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带来的弊端。

2.5 课程建设的理念理解不到位 众多教师认为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企业的情景、案例或是项目。而实际上,校企合作的理念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实现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4]。在课程建设中,若过于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企业需求,急于完成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表面工作,忽视人的素质发展,最终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2.6 共建课程实施存在冲突 一方面,由于本校要求在三年集中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平台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并在大三期末完成为期一个半月的校内集中实践。课程实践安排紧凑,同时还要兼顾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及均衡教学的特点,这必然导致共建课程相冲突。统计学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了第六个学期,包括非参数统计、随机过程、市场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扎堆呈现。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课时总体有限,其课程在实践环节中必然相互冲突。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分配无法充分考虑或兼顾到企业的产生经验规律及企业导师的活动实际情况。企业导师在承担某课程教学内容过程中可能与其他企业导师或者教师在时间上产生一定的冲突。

3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策略

3.1 细优化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管理方案 目前,本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由各个院系负责安排与实施,教务处仅进行审核与批准。由于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导师进行独立单元的课程设置,必然导致与学校通识课、公共课存在冲突。应该由教务处部门依据“实践优先”原则,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协调。此外,由教务处、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对校企合作制定课程实施管理细则,进行教学管理及共建课程考核,促进校企双方导师规范教学,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收获,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2 固化师资双向培养策略 目前,校方在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推行青年教师暑期进行企业实践教学与驻点,鼓励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学习并承担一定的企业任务,深入企业前线,了解企业与市场发展,直面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结构,检验教学效果,提高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因此,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应加大对青年教师下企业的鼓励,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此外,进一步强化企业导师岗前培训机制。对承担实践教学过程的企业导师岗前培训,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一定的指导技巧与方法,提高教育技术,以期形成良好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

3.3 充分考虑企业利益 对于院校方,积极寻求企业合作的利益点,充分考虑并尊重企业在校企合作课程实践体系改革与建设中的付出,支付相应的合理的报酬,这也是建立校企双方长效发展的基础。此外,在进行校企课程共建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利用到企业资源或是涉及到商业机密等,应针对课程建设权益、商业机密保护等进行更加有效的合同保护及制度保证,增强校企合作互信,使实践教学集中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适时变化,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

3.4 充分考虑企业主导地位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以企业为主导,充分考虑到企业及市场的需求,由企业提出课程建设的要求及思路,学校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在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中进行实现。由此以来,达到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操作应用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5 多元化设计,更加合理安排共建课程 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其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根据学校整体课程设置及各企业导师的企业时间安排,设计不同形式的合作形式。主要表现为企业导师共同组织教学形式、分别承担教学任务形式、校内教师企业教学形式等。设计多元化课程形式不仅避免了时间上的冲突,又能根据课程特征、企业导师特征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此外,通过提前设计不同形式的共建课程,使得教师及企业导师在分工过程中变得明确,合作效率得到提高,充分将各个课程实践应用训练落到实处。

4 结语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职业化不可避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效的管理方法及制度保障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岗位竞争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叶文宪.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与任务[J].江苏高教,2010(4):45-47.

[2]周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4,35(4):85-88.

[3]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

[4]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84-85.

[5]黄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153-156.

第3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关键词】药师;干预;合理用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5―02

药物是医生治病救人不可缺少的载体,是整个医疗系统能够运行的物质保障。没有了药物或药物无法发挥其功效,治病救人就无法实现。临床医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是专家,在药物使用方面也相当纯熟,但若涉及到药物的药理性质、结构特点则往往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他们对药物的使用[1]。我院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需求,建立了临床药师制度,以此来加强医院药事管理,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2]。现对药师干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效果分析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药师干预制度的建立为分界点,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54例,女性246例,年龄在24~59岁之间,平均年龄38±10.1岁;非干预组患者500例,男性261例,女性239例,年龄在26~62岁之间,平均年龄19±9.9岁。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

医院组建临床药师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并对临床各科室用药情况进行监督。

医院组织一线医生分批次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开设合理用药培训班,由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讲授常用药物的药理。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对全院医生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医院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每季度对所涉及的各临床科室进行评比。对于临床用药问题较严重的科室进行点名批评,必要时免除该科室相关人员的评奖评优,甚至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汇总临床中出现的用药问题并反馈给临床药师,由其统一解决。

1.3 实验方法

分别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药费以及所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天数和药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 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干预后,临床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大为减少,远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减短,医药费降低,出院时间提前。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干预后抗生素使用减少,疗程变短且费用降低。所有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临床部门的药学机构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工作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3]。目前临床常用处方药物种类繁多,应用合理能够治疗疾病,缓解病人痛苦;应用不合理轻则浪费药效,延长患者治疗周期,达不到应有效果,重则导致药物失效,甚至加重患者病情。不合理使用还会增加致病菌耐药性,致使耐药菌株频发,甚至出现“超级细菌”,导致无药可医的严重后果[4]。药物的构成非常复杂,药物的极性、PH、物理性状等多方面因素均可影响其疗效,而临床医生往往忽略这些,导致用药不合理,造成不良后果。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已成为药学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该项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5]。我院建立了临床药师制度,并取得满意效果,得到了临床医生的一致赞同。

本研究调查显示: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干预组中不合理用药有27例,仅占干预组总人数的5.4%,而非干预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多达76例,占15.2%。此外,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药费分别为14.3±3.7天和2943.81±872.63元,而非干预组为18.1±2.3天和5024.34±1011.24元,干预组优于非干预组,上述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邹士宗. 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7): 74-75.

[2] 龚燕波. 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业, 2012, 21(4): 4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J]. 中国医院, 2002, 6(5): 55-57.

第4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关键词] 全互动式; 统计学; 信息化; 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8. 061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8- 0107- 05

1 选题背景与现状分析

1.1 选题背景

1969年12月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出资与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出的第一个实验性网络——远程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终导致了一个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它的到来只有不足50年的时间,进入中国的时间更是不足25年的时间,但是它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全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

高等教育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外,还有培养下一代的任务,特别是它还有创新新知识、创造新手段、创出新方法,为正在培养的学生提供4年或更长远的时期能用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光荣使命。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理论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实践,它的最终目的是科学地指导统计实践活动。

笔者从事统计学类教学已经27年了,在这27年里,笔者及项目组其他成员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在统计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如何实现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如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如何找到能体现统计学课程特色、适应时代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授课方式、实验内容与考试方式及方法。

截止到2012年7月9日星期一,笔者收集到统计学课程共采用过7种授课方式和方法。第一种是普通教室授课方式和方法;第二种是多媒体教室但不能与互联网联网的授课方式和方法;第三种是多媒体教室但能与互联网联网的授课方式和方法;第四种是计算机房教室但不能与互联网联网的授课方式和方法;第五种是计算机房教室能与互联网联网的授课方式和方法;第六种是利用计算机房教室和我校教务处的网上辅助教学平台的授课方式和方法;第七种是利用计算机房教室和中国数字大学城网上辅助教学平台的授课方式和方法。

截止到2012年7月9日星期一,笔者收集到统计学课程共采用过7种实验内容。第一种是Excel的统计实验内容;第二种是SPSS的统计实验内容;第三种是SAS的统计实验内容;第四种是Excel加SPSS的统计实验内容;第五种是Excel加SAS的统计实验内容;第六种是Excel、SPSS加SAS的统计实验内容;第七种是Eviews的统计实验内容。

截止到2012年7月9日星期一,笔者收集到统计学课程有11种考试方式和方法。第一种是期末笔试考试方式及方法;第二种是期中加期末笔试考试方式及方法;第三种是平时考核、期中加期末笔试考试方式及方法;第四种是平时考核加期末笔试考试方式及方法;第五种是计算机房局域网机上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第六种是平时考核加计算机房局域网机上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第七种是计算机房互联网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第八种是平时考核加计算机房互联网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第九种是平时考核、期中考试加计算机房互联网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第十种是平时考核加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全部采用计算机房互联网方式完成的;第十一种是平时考核、期中考试加期末考试方式及方法全部采用计算机房互联网方式完成的。

那么,哪种授课方式更值得推广,哪种实验内容更能让学生受益,哪种考试方式方法更科学,笔者及项目组所做的这项改革、探索与研究能否体现出时代的特征,能否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能否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能否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能否体现出统计学课程特色和适应时代特点的授课方式、实验内容与考试方式方法,笔者及项目组所做的这项改革、探索与研究是否是统计学课程授课方式、实验内容与考试方式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哪种授课方式将是未来若干年内统计学课程的主流授课方式,笔者及项目组其他成员想通过过去、现在对统计学课程授课方式、实验内容与考试方式方法的实践、思考及对该研究项目的研究过程,寻找到最佳解答方案。

1.2 现状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课程在1999年以前采用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全部都是第一种,从1999年开始,笔者在统计学授课过程中尝试采用第二种授课方式和方法;从2001年开始,笔者在统计学授课过程中尝试采用第三种授课方式和方法,目前,东北财经大学所有统计学课程都采用了这种或这种以上形式的授课方式和方法。从2002年开始,笔者在统计学授课过程中尝试采用第四种授课方式和方法,目前,我校有部分教师在统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这种或这种以上的授课方式和方法;从2003年开始,笔者在统计学授课过程中尝试采用第五种和第六种授课方式和方法,目前,我校也有部分教师在统计学课程授课中采用这两种授课方式和方法。从2010年开始,笔者在统计学授课过程中尝试采用第七种授课方式和方法。截止到2012年3月1日为止,我校只有笔者一人在统计学课程授课中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和方法。

第5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统计学是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运用统计学思维,针对数据特征,选用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变异性和复杂性的科学与艺术。学习和运用好相关统计理论对挖掘中医药学潜能和提高其教学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统计学难学难教。我结合教学实际,现提出以下若干思考,以求在中医统计学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教改方法,这将有利于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统计学的能力。

 

一、充分强调学习重要性, 树立足够的信心

 

非统计学专业学生对学习统计学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一般会比本专业学生低很多。我校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基本都是非本专业的,这就迫切需要教师一开始介绍这门课时就要充分强调其学习的重要性。而每位学生要克服畏难情绪,要从思想上把这只难路虎视作纸老虎,树立能学好、学得好的坚定信心。

 

二、贯穿统计思维的全程培养

 

自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用随机化实验方法所进行临床试验报告以来,统计学已逐步成为医学科研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医院校学生如果不懂得统计,那么以后的医学工作将面临无法开展的窘境。统计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故在整个中医院校统计学的教学中,统计思维的培养思想必须时时渗透。

 

三、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统计学

 

1.提前预习,主动学习

 

提前预习,让学生主动学习,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等老师开始讲解对应内容时,学生就能迅速进入状态;对有疑问的地方先留下悬念,有助于上课时学生对该问题的关注性学习。此外,老师还应提醒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进行预习。

 

2.考勤监督到堂听课

 

统计学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平常学习过程的点滴积累。强调不随便缺一节课,花上必要的时间实施课堂考勤监督制度。明确指明旷课不仅对当堂内容而且对后续内容的把握都是不利的,鼓励大家在学习这门课时都能坚持到底。

 

3.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的快慢程度是不同的。作为带教老师,理应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授课,因材施教。目前认为能够比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教学等,都可以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合理运用。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做题应用的实践,多见多想多做,将统计理论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提高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准确性。也可进行一些实例或医学期刊文献的课堂讨论,让学生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当然,最终能得出既科学正确的结论还离不开掌握计算器与计算机统计软件操作要领,课上课下均给予指导。选拔基础较好、兴趣较高的学生参加教师课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运用实践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行有利的课程考核方式

 

好的课程考核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学生自认不能通过一次性的试卷考核,从一开始就无学习兴趣,因而将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逐渐转变成过程化考核至关重要。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实行的是过程化考核方式,只要学习态度明确,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综合评定考核就能够如愿通过。

第6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信息的高度集约化是证券市场的典型特点,证券市场可充分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各项心理,其所囊括的信息包括了来源于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经济方面以及非经济方面的信息。从根本上看,证券市场其实属于信息市场的一种,在信息引导作用下,社会资金的流向朝着各实体部门,使证券市场资源实现了其配置功能。在证券市场中本文由收集整理,上海与深圳的上市公司、股民等不断增加,且市价总值在国内的生产总值中,其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使国内的国民经济逐渐以证券市场首要依据,这不仅反应了证券市场日益重要,还充分体现了其迅速的发展速度。

一、证券期货市场中,统计学与之相关学科的应用

现阶段,金融界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已不再是传统的mba人才,而是掌握统计学、数理能力过硬的人才。在取人方面,证券公司趋向于具有统计学博士学位背景的人才,由此也体现了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各个行业中,证券金融交易属于众多大交易量行业中的一个,在信息敏感度以及信息变化频度方面,证券市场均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市场日益复杂、变化莫测的背景下,数字已成为信息在传递方面最为直接的载体。此外,经济发展主流也转变为网络所覆盖的数字化经济,由此反映了统计工具、数字等成为了分析研究的主要手段。如今,充分掌握数字中隐含信息的精微变化情况是决定未来证券市场竞争情况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表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若要充分了解其数量关系,需要掌握3个必要条件,分别是经济数据、经济理论、统计学,而这三者均不属于充分条件,在了解数量关系过程中,需要对这三者有效结合。数学对于经济界而言,引发了当中的新视角以及新观念。数学工具固然非常抽象,然而若能在金融市场中准确切入数学工具,其起到的效果将十分惊人,成为十分实用的工具。国内自从引进自期权交易后,不少投资者均是遵循期权交易的指导理论对模型进行定价。

对于证券市场而言,风险管理这一研究课题是永远的研究重点,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均是投资者寻求收益时需要面对的风险。因此,风险种类与大小的确定、降低风险与扩大收益等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问题。质变是量变转化而成,因此数量对于市场的发展稳定性关系密切。在现在金融业的发展环境下,统计学、数理方法等得到了推广应用,而量化也成为了目前金融管理中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关于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美国某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在1995年9月时,通过多种方法(模糊评价、数量分析、实证比较等)预测出多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韩国以及菲律宾,而之后这一预测也得到了证实。由此可知,完整而科学的分析工具对于国际金融的竞争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不断加强研究多种金融信息变量,从而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充分掌握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理论的统计分析以及数学化,逐渐突出了不同经济行为中的量化情况,而金融领域也包含在其中。在金融市场中,其他工具难以替代树龄工具所起到的效果。经统计,在西方的金融市场中,根据组合理论、技术分析、基础这3个因素进行投资的人数各占1/3,受个人喜好因素而影响投资者决策手段的情况广为认知,但是应用于技术分析、组合理论等方面的统计工具在多方面影响下逐渐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可反映了金融市场逐渐由感性为主的投资现象转变为理性为主的投资现象,同时也表明了为何金融业中首要选择人才属于数理能力过硬、具备统计背景的人才。

二、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

投资中的主观观念、直觉判断等行为过于随意,与现代的投资决策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投资以及管理中,通过定量研究市场价格以探讨数量依附存在的客观关系已成为当中的主要工作,在处理不同证券的金融数据时应用统计工具,从而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对投资的影响情况。

(一)结构研究

在分析结构时从4个方面入手:证券市场和汇率、利率变动和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关联程度;单一证券如何在证券市场中实现相互影响;市场指数设计的合理性;同类证券之间有无联动关系。

(二)证券期货的价值预测

通过对即将发行的证券及其上市价格进行分析,做好理论定位工作,明确金融衍生证券期货的价格,并对证券期货价格方面的走势情况进行研究与预测,从而确定投资决策。

(三)政策评价

对预警、控制市场系统的风险方面进行分析,以研究各种组合投资的效果。

(四)理论检验

证券价格有无全面体现出全部信息,金融市场有效的实证检验;不同技术指标的适用情况及优化处理,对比分析其周期效应。

第7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前景

一、引言

在现如今的社会,无论是干什么都离不开信息。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国防军事,每一样都需要信息才能完成。信息是一个名词,围绕着它有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处理加工、信息的传递、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等的一系列环节。所以在现代社会信息就如同一个核心细胞,其他细胞的工作都是围绕它展开进行的。我们对信息一定要敏感而精准。

二、何为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最初是由麦肯锡公司所提出来的,它在物理、生物、化学、金融、通讯行业出现并存在已经有一段时日,但它真正为人们所熟知认识却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总是用它来表述现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海量、共享的时代。现如今一个决策的出台不再是凭借昔日的经验和感觉,而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这就表示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信息数据时代的到来,经济、商业、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信息已经成为主宰。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也是信息的年代。

三、统计学专业基本概况

统计学,从名称来看貌似是一个新兴专业,其实不然,它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它最早始于希腊雅典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统计学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搜索、整理、分析、描述,以达到窥测所测对象的本质的目的,它是预测对象未来性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运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家王见定的研究已经说明了数理统计学永远打不败社会统计学,所以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将是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共存与互补共同前行的模式。

目前作为高校所开设的一门学科,统计学专业主要有一般统计、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它所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素养,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在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业型精英类人才。

四、如何很好发展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专业

首先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統计学的技术手段是,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它的目的是预测、推断检测对象的本质,它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性学科。从它的使用广度上来看,它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统计学的“势力”非常大。

而统计学所依赖的基础则是数据,传统的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实验数据、调查数据以及各种途径收集到的第二次数据。但是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后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经常会存在一定范围内的误差,这对样本的客观性是一个根本上的影响,同时样本选取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很难适应统计学的飞速发展的需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数据的出现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大数据的产生和统计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另一面来看大数据的出现也是统计学中的核心环节实现,也就是数据的采集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检测对象的任何数据都能应用到统计过程中,打破了数据采集处理的局限性,再加上精准、合理的统计处理方法,使得统计结果将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同时大数据、统计学、云计算技术三者的强强联合,预计未来的统计学势必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大数据将对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可以预见的统计学未来发展的前景有以下两个关键的点:第一点是在数据中科学性将和数据本身形成联盟。数据科学独立门户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势不可挡,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学也将乘浪前行迎来新的发展的奇迹。对于数据平台,也将实现跨领域共享,最终将数据的共享扩展到企业层面,成为未来产业的一员。第二点则是数据的管理处理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数据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乎财务表现。数据资产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资产,这个理念会逐步深入人心。之后,企业对于数据管理便有了更加精准的定位,企业就会将数据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战略性规划与运用数据资产。数据资产管理效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届时,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将会有大作为,每一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统计学的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大好,大数据、云计算、统计学三者则是珠联璧合,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技术又会迎来新的浪潮,并且是一浪高过一浪,让我们拭目以待。

五、结束语

本文就大数据,统计学二者的定义、概念首先做了介绍。其次是对统计学和大数据包括云计算在内的联合后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合理的分析与预测。数据时代已经起航,我们每一个人万万不可落后,我们要追赶信息技术的时代潮流,乘风破浪,迎难而上。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增砖添瓦,为实现自我的价值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 薛艳.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0-111. 

[2] 周茂袁.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05-106. 

[3] 李政,赵彦云.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美国统计学大学教育(下)[J].中国统计,2015(4):24-25. 

第8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学;教学效果;教师;比较分析;专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教学基地教师是指在具有一定教学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接受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临床专任及教学基地教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专科院校临床专任和教学基地教师在《妇产科学》教学效果上的比较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某高等专科医学院校为例,课题组选取该院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学生1~2班121人为实验组,年龄(20.2±0.4)岁;6~7班123人作为对照组,年龄(20.6±0.9)岁。两组学生均为高考录取学生,在年龄、性别、入校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教师与教材

实验组由教学基地教师授课;对照组由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教材选取茅清、李丽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7版)。

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专科院校妇产科学专任与教学基地教师理论与实训授课情况调查问卷对某高等专科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244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共发放调查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

4.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资料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α=0.05。

二、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问卷调查情况的比较

(1)理论课授课情况

除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语言清晰普通话教学、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教学态度严肃认真等六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实训课授课情况

除在实训中认真巡视及时指导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实训方案设计合理、示范操作准确规范、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等三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讨论和建议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医教协同、不断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也是医学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医学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临床教学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合格医学人才至关重要。而人才培养的关键离不开教师,特别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与临床教学基地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

但是,由于专科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多为省内县市级二甲级医院,基地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是很完善。教学中,教学基地的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也各有特点。校内专职教师在理论课授课时,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清楚,重难点突出,课件制作精良等方面均得到较高的认可。这可能与教学基地教师轻教学,重医疗的观念较突出而基地教师多未经过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密切相关。教学基地教师在实训课授课过程中能准确规范地示范操作,认真巡视和及时指导等方面均得到较高的认可。这可能与基地教师在医院定期进行技能操作训练有关。

专任教师和临床教学基地教师都是医学专科院校重要的师资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关系到临床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基地和专任教师都各有特点,如何能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不足,提高临床教学同质化水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对来自基地的教师,学校给予他们和本校专任教师同等待遇,通过举办强化培训班或外出学习等方式,使其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改善临床教学方法,合格后授予“双师型”教师称号;②制定激励奖惩机制,把临床教学工作和年终考核、年终绩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挂钩,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鼓励临床教学基地教师积极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完善資格认定工作;③对校内专任教师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对到基地医院临床实践的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且在职称晋升和评奖评优上给予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1]孙婕,兰作平,黄颐.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0):2861-2863. 

[2]蔡建辉,张艳,王柳行.地方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85-86. 

[3]陈雪娟.民办高校专任教师教学素养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39(12):331-333. 

第9篇:统计学工作方向范文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统计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马敏娜(195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46-02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统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教育已由过去单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这对统计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国外统计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和加拿大统计学专业设置的特点: 一是招收统计学研究生的院校多于本科生的院校,说明北美对统计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二是本科生阶段统计学专业方向宽泛,研究生阶段专业方向分得更细一些;美国统计学会为统计学专业大学本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分为统计方法、统计理论、应用统计、专业选修课,统计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研究一、二个实际的统计问题。

英国是统计教育的发源地。在现有的115所大学中,有50多所大学设有统计学专业。其比重远高于我国(不足20%),统计高等教育相当普及。

总而言之,国外统计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统计知识越来越普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方法科学及数据的科学受到学生重视和欢迎;二是网络成为统计教育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经历了从理论向应用教学模式的转变;三是重视对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国外统计教育的现状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之处,结合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统计学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体验,旨在抛砖引玉。

二、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是吉林省级特色专业。近几年来根据国外统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新时期统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特色为先”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学校“加强理论基础、注重社会实践”的方针,搭建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强调“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既重视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又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实践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专业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实现了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原统计学课程体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中大量的信息出现,各个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统计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索质好的统计学人才。因此,有必要对统计学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精心设计,旨在保证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加大实验及综合实验和设计研究实验的比重,同时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突出对学生的基础性训练、启发性训练、创新性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统计分析与推断能力。按照这个宗旨,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选修课和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了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开设了调查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并科学安排必修课、限选课,实现了多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

理论授课体系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体系构建,并通过“精中间(专业主课程)、延两边(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我们对理论授课体系的课程定位是“顶天立地”。 “顶天”,即了解最前沿的统计理论与方法;“立地”,即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统计基础,强化统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重组课程内容,根据学分,强调提炼专业课程基础性内容,形成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本知识部分;深化及延伸的内容采用以点带面方式,以典型实例分析及专题讲解方式进行。拓展内容由学生在参考文献基础上以讨论或分析报告方式完成。

(二)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依托学校网络实验中心和吉林省普查中心等实习基地,统计学院增加了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比重,专门增设《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实践性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着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设计,采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编码、整理数据,撰写分析报告或类似的路径进行综合性训练。

实践课程体系将统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素质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按照“四个基本”组织教学。四个基本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统计软件的基本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我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提出的教育质量项目,要求有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学管理。我们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

1.增加课程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统计专业基本素养理论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统计公报中的一些具体统计指标进行解读,让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统计学》是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更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统计学科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活动,以作业形式安排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统计事件、经典案例等,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统计学科素养。

2.设立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

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就是使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方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科学创新方式。如孙亚静老师《抽样技术方法》课,针对同一问题,由学生们分组采用四种抽样方法收集数据,计算分析探讨,比较优劣,寻求最佳抽样方法。

3.强化过程评价,改革考试方式

基于不同课程性质,采取多样化考试形式。老师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进行评估。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体验统计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五年来,《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教学中全面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课堂实践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具体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一是实践性。项目的主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三是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我们在《市场调研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课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采集数据,录入整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近些年独立完成了《长春市汽车生产营销消费情况系列调查》、《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长春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等几十个项目的调查报告。项目小组以PPT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课外社会实践推行“三个结合”方法

我们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工作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普查和重点调查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

近些年来,我们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大型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录入,今年参加了全国人口普查万里行的宣传活动和人口普查的试点工作。学生实践可以自选项目,也参与老师承担社会委托项目。我们先后完成了《农民失地后生活状况调查》、《云烟东北消费市场情况调查》、《吉林省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长春市物业管理基本情况调查》等多个委托项目。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文献、讨论、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习题课、实验教学、辅导答疑、考试与试卷分析、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与关联优化。《统计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网络课程2006年和2010年分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在课程建设实施中,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通过教学、科研讨论会等交流平台,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相融合。

近5年来,我们完成了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发表了《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等10篇相关论文,我们还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4门,出版统计系列教材4部,开发统计网络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类奖项4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和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

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创新人才模式,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教学水平。在参加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调查分析报告竞赛、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吉林省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50多项。

总之,为适应吉林省经济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作为地方财经大学的统计学院,我们努力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教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希望能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统计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敏娜.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7,(05).

[2] 李国荣.培养统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统计教育,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