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压岁钱的来历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天晚上,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压岁钱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每年除夕的晚上,孩子们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压岁钱,这里面还有一段来历: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妖怪,他有一个黑色的身子和一双白色的手。专门在每年除夕晚上出来,摸摸熟睡孩子的脑门。孩子被祟摸后就会发高烧,病好后就会变得疯疯癫癫。人们怕祟在来伤害孩子,就整晚点着灯不睡觉,使祟不敢来,这种做法叫做“守祟”。据说以前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有对夫妻老年时才得到一个儿子,对儿子十分珍爱,就连夜逗儿子玩,这个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当他睡下时,把包着的八枚铜钱放在枕头旁边。半夜里,一阵阴森森的冷风吹过,又黑又矮的祟正准备用它的白手摸这个孩子的脑门时,忽然,小孩子的枕头边发出了一道金色的光芒,又黑又矮的祟一边尖叫一边逃跑了。于是,这件事就传开了。大家纷纷模仿这件事,在每年除夕的晚上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来伤害孩子了。就因为这件事,人们把这种钱叫做“压祟钱”,由于“祟”与“岁”同音,日子久了,人们就把它叫作“压岁钱”。
现在,你们知道压岁钱的来历了吗?
---读《我们的节日》有感
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可是大家知道它们的来历吗?我来给大家举个“春节”的例子吧。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按农历计算,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的开始。每逢冬季,人们将自家酿制的美酒和羔羊当做供品,奉献给他们心目中的各位神仙,这样的祭祀活动,是我国春节产生的历史根源。春节的各种习俗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如贴春联、倒贴福字、除夕守岁、烟花爆竹等,各种习俗多极了,说也说不完。
我想大家一定最喜欢春节了。大家一听到放假就兴奋地不得了。在春节里,大家快乐极了。可以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晚上,看看联欢晚会,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做一个香香甜甜的美梦。还可以走亲访友,和小伙伴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但烦恼的事还是有的。我在电视里看到,有些人因为烟花使用不当而炸伤了身子,有些还被炸死。捆在一起啤酒突然爆炸,被炸瞎了眼睛。在农村,有几个小孩在玩的时候掉进了河里,结果死了。
我还喜欢中秋节。那天,可以在湖边赏月,嘴里吃着香甜的月饼,听老人讲长娥奔月的故事,我的心也飞到了月亮上。但安全问题还是要注意的,我在电视里看到,有一次聚会,很多人挤在一座小桥上,因为桥上人太多了,桥承受不了重量,塌了,酿成了惨祸。看到了这样的悲惨痛心的事件,我的心不禁一颤:看来,在节日里也要多多注意安全那!千万不要为了开心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设计意图
前言:过新年了,年货摊位上丰富的年货真是多啊,今年妈妈带着我来到幼儿园的年货摊位上选年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1、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2、课件:“年”的来历。
3、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4、音乐:《喜洋洋》。
四、活动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他们边看边聊:“包饺子,我奶奶会的。”“这是‘福’字,我家门上也贴过的。”“这张图片上讲的是超市里,大家在买过年用的东西。”“我知道照片上说的是过年的事情”……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提问:“谁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参观的展览的主题是什么?”(“过年”)[这个问题在参观过程中加加已经发现了:图片中记录的都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做的事情。]
“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
(3)小结:过年真热闹。
“过年真热闹,到处部是喜事。”言言还把自己听到的喜庆的音乐也小结进去了,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豆豆想到的是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钱;东东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很冷,人们怕冷;龙龙的猜想是因为有怪兽――他是个“奥特曼”迷,所以想象也和怪兽联系起来了。他的想法和问题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儿想法奇特,这也说明他们的思维活跃,有主见。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孩子们带着各自的猜想在课件中寻找答案,所以观看的过程中鸦雀无声。看“原来人们是怕‘年’这个怪兽。小朋友们,你们快帮这些人想想办法,怎么对付‘年’这个怪兽吧。”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快被漂亮的动画带入了故事情境。对怪兽“年”的憎恨和对人们的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都积极地献计献策,为打败怪兽“年”而开动着小脑筋。]
(2)继续看课件,了解人们战胜“年”的故事。“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但最后到底是谁的好办法战胜了‘年’呢?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看看是谁帮助了这些人们?”“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对付‘年’这个怪兽的呢?为什么他用这些办法?”[观看课件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因此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3)“怪兽‘年’最害怕红色、灯光、响声,所以白胡子老爷爷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爆竹、点灯的方法来对付它。”
“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福字,放爆竹,亮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过年的风俗就由此而来。”
五、活动结束
哪些国家过春节?
韩国、越南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有过春节的风俗。在新加坡,除夕也讲究守岁,给神佛、祖先上供。午夜后,祭祖拜神,鞭炮不绝。初一从幼小到尊长,依次拜年,孩子们可得到长辈赏赐的压岁钱。街头有狮子舞,龙灯等欢乐游戏。在韩国,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画和对联,用枣、松子、蜂蜜和糯米做成像我国八宝饭一样的甜饭,全家共食,表示生活甜美,和睦吉利。还要绑扎稻草人,里面放一些钱,于大年初一扔在街上,驱邪迎福。越南在春节将I临时,商店出售鞭炮及传统年货。大门上贴春联,除夕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节假三天,在外地工作的人往往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全家过团圆年。
守岁习俗始于何时?
我国除夕守岁,自古有之。据晋周如《风土纪》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通宵达旦,人们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贴年画、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现在的除夕守岁,人们不仅沿袭了古时许多好的风俗,而且还增添了不少新的现代气息的内容。
宋朝国宴吃什么?
宋朝的宫廷宴会,分好几个级别。据《宋史》记载,一级大宴在集英殿举行,二级宴会在紫宸殿举行,三级小宴在垂拱殿举行。一级大宴开始先是斟御酒。斟酒期间,有一系列的节目表演,口技、奏乐、舞蹈,花样很多。饮酒开始,每饮一盏酒都要有一番音乐、舞蹈、杂技的表演。宋朝规定,整个宴会,一般是行酒九盏。下酒的菜肴要等到饮第三盏时才开始提供。依次是:第三盏白肉、咸豉、爆肉、双下驼峰角子:第四盏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第五盏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丝羹、莲花肉饼;第六盏假鼋鱼、蜜浮酥捺花;第七盏排炊羊、胡饼、炙金肠:第八盏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第九盏水饭、簇钉下饭。
“胜券”为何物?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齐相孟尝君田文礼贤下士,不拘一格接纳天下贤才,以致府中养有食客三千。客多邑少,每天开支巨大,田文渐渐有些吃不消。为备开支,田文就打算派人到自己的封地薛国收债。传舍人推荐了食客冯欢。于是冯欢带着债券就去了薛地。冯欢根据欠债人的情况,给有能力还债的人重新约定了日期,而对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则把手中所持的债券烧掉不再要求偿还。薛地的百姓感恩于孟尝君的仁德,及孟尝君在朝中失势被逐返薛时,邑中百姓无不夹道欢迎。这便是“冯欢收债于薛焚券买义”的故事。冯欢手中所持有的债券是一种索偿债务的凭证,谁持有它谁就有了取胜的凭据,多了一分获胜的把握,因此有人把这种债券称为“胜券”,并衍生出了“稳操胜券”、“胜券在握”等成语。
“教学相长”的来历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礼记・学记》,原文如下:“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为什么叫房东不叫房西?
因为中国自古以东为上为大,所以东房就是上房。中国的老式房屋组成一般都是一座南朝向的主屋,主屋的前面两侧再造东西向的厢房,主屋的东首房间就是上房,而上房定是主人或家中最权威的人的住房,上房连晚辈和下人都不能住,就更不要说是出租给外人住了,所谓的房东就是住在东首上房的人。可见,房东、东家都表示主人的意思。至于为何以“东”为“主”,在《礼记》中的《曲礼篇》记载:“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这句话说的是有关主客之间礼仪的规定。从文中可以看到“东”位就是代表主人。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东”、“东道主”中也包含了这个意思。
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除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关于春节来历最通俗的解释之一,光是这一个故事就接连描述了四个春节习俗: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走亲串友道喜问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习俗,如:扫尘、逛庙会、观社火、贴门神、祭灶神、倒贴福、长辈给小辈压岁钱……这些习俗都是经过了千百年延续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样的,每年欢聚一堂。古今的春节也是有差距的,要知道古代可没有那些高科技产品,春节和现代的春节相比,即不免有些无趣。光是文天祥的一首诗就足以证明: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但是随着娱乐项目的增多,好多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好像春节只不过是一个比周末更长的假期,供人们娱乐、休息。除夕夜在一部分现代人看来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人们有个借口和家人一起吃顿饭,看一会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令人悲哀的,我们中国人怎么了?怎么会由原来那精神无比高尚的种族变成这样了?是在现代社会的纸醉金迷中堕落了?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迷茫了?是在地球变暖的环境下失落了?是在……不管怎么说,中国人现在是没有以前的那种精神了。时代在进步,而我们中国的精神却是在退步:我们的精神就像是一座雪山,贪婪、堕落、欲望、自私、血腥、残忍、疯狂、嫉妒……就像是无数个太阳,它们每时每刻都在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中国人的精神被疯狂的摧毁。我相信如果中国人不再觉醒的话,这座冻结了千百年的雪山也会被阳光晒到坍塌,化为无数的雪水,再逐渐变成水汽,我不希望这样的假设成为事实。不过庆幸的是自然灾害没有让中国人一直堕落下去,那基本尘封的精神在一次大地震中,又一次的苏醒了并且更强大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再次觉醒。地震看似是给予我国的打击,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来,它却是在帮助中华民族觉醒。我们应该感谢它,不但应该感谢这次大地震,更应该感谢所有的天灾人祸,因为它们让中华民族更加的成熟。
春节,这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我由衷地希望它能得以保住。我希望中国人能觉醒,免除这种春节意义消失的趋势,让传统节日春节获得新的重生。
1、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2、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4、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5、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在现在的中国,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而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第一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语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6、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7、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8、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9、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11、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12、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13、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14、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15、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16、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关键词】电影;民俗;民族电影
中国电影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吸收民俗的养分,如1913年的《难夫难妻》,20世纪20-30年代的《春蚕》、《压岁钱》,建国后到80年代初的《五朵金花》、《茶馆》。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出现了一大批展示民俗风情的影片,如《青春祭》、《红高粱》、《盗马贼》、《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
章家瑞执导的《花腰新娘》毫无例外也是一部展示民俗的影片。影片开始便交代其以云南少数民族花腰彝为背景,“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花腰”是这一支系的他称,因妇女的服饰精美大方,色彩艳丽,而且腰间系有精美的花腰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影片讲述了一对花腰彝青年阿龙和凤美的爱情故事,其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本文将从社会、物质和精神民俗三方面来展示并加以分析。
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在影片中主要表现为花腰彝的“不落夫家”婚俗。影片一开始便介绍:“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的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婚礼当天晚上,凤美喝醉了酒,从窗户爬进了阿龙的房间。第二天一大早,阿龙的大嫂叫他该起床干活了,走进房间看到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着,惊叫了一声,手中端着的豆子也都撒在了地上。阿龙的大哥、阿爸、阿妈听到响声,也赶紧跑上来。当看到这种情形后,阿妈说了句“真丢人”,大哥赶紧将阿龙拖下床,嫂子和阿妈叫凤美起来,没想到凤美坐起来之后又躺下了,阿爸生气地说“给我连人带床抬回娘家去”。当凤美被抬回去后,她阿爹也说了句“真丢人”。人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凤美违背了“不落夫家”的习俗。对于此情此景,小张妈说以前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年轻一辈已经没了那么多的讲究,不到一年便“归家”了,有的干脆没有了“归家”风俗,老人们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凤美为了能天天见到阿龙,便不顾“归家”习俗的限制,一心要参加舞龙队。影片中还展示了大嫂和小七妹对“归家”的认识,大嫂对凤美说:“没归家的时候,我成天可快活了。舞龙一舞一个通宵,都不知道累。”言下之意是女子归家后就不能舞龙了,整天被家务事缠着,我们可看到大嫂那忙碌的身影,为公婆烧洗脚水,磨豆子,做饭……,可以说没有了做姑娘时的快乐。小七妹三年到了没有归家,通过阿玉的口,我们得知小七妹不归家的原因是“怕归了家就不自由了,也不能舞龙了”。正是由于她们两人的影响,当阿龙要和凤美同房时,凤美做出了强烈的反抗,大叫“我不要归家,我还要比赛,我要舞龙”。这就说明女子在不落夫家期间是自由的,可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比如舞龙。一旦归家则失去了自由,更不用说舞龙了。影片中最后一幕是凤美、小七妹背着孩子在田间劳作,她们虽然在舞龙大赛上获得金奖,但最后仍然归家了。可见,习俗对人的控制性是多么强!
物质民俗在影片中具体体现为花腰彝的服饰、居住和饮食习俗三方面。前面已经指出“花腰”一词的来历是与花腰服饰有关。花腰服饰做工精细,色彩艳丽。影片中当花腰姑娘穿着盛装出场时,她们如同那盛开的马樱花,楚楚动人。凤美和黑山寨小伙子摔跤时,只穿着一个艳丽的肚兜。这肚兜是花腰彝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肚兜是一个长约25公分,宽约16公分的长方形绣品,它不能单独使用,需与盛装和生活装搭配穿戴在妇女们的下腹部。为更好体现花腰彝肚兜的特点,设计师大胆采用了彝族“三道红”围腰的款式并加以改进,再用彝族花腰妇女们亲手刺绣的崇拜图案制作,以火焰图案为主,其他花卉图案为辅,使肚兜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以单独穿戴的整体,新设计的肚兜比传统的肚兜大2/3。这样,姑娘的胸部和腹部就被遮住了,只露出双臂和后背,更好地展示了花腰姑娘的性感美。此外,花腰带是女子送给心上人的定情物,一旦退回则表示退婚。影片中出现了两次有关“花腰带”的场景,一次是小七妹的丈夫因撞了车要赔款,便需要小七妹归家帮助打砖坯,如若不听他的,他就退了花腰带,阿玉叫道“你敢退婚”;另一次是阿龙将花腰带扔给凤美,说要退婚。花腰带被退回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凤美阿爹说“丢死人了,你不要脸,我还要这张老脸呢”。阿龙不仅将花腰带退给了凤美,又开除了她。当阿聪对阿龙说“其实凤美心里爱的一直是你”时,阿龙闷闷地喝着酒,终于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醉酒后的他手持龙头在“土掌房”的屋顶上狂舞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舞龙。土掌房是一种夯土筑墙、墙上架梁的平顶土房。房顶很结实,可以作为晒粮食和纳凉的地方。这种建筑一般是两层,一层居中为堂屋,堂屋楼上为“正楼”,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因此,在任何时候,新房都不能被安置在楼上,楼上只能由老人或者未婚子女居住。影片却将新房安置在了二楼,违反了习俗规定,引起了当地很多老人的不满。所以,影片在展示民俗文化时,应尊重并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
精神民俗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在影片中具体表现为花腰彝的民间信仰和民间歌舞。花腰彝是一个崇拜龙的民族,影片多有体现,如龙旗,龙像,龙谱。阿龙还讲述了神龙的故事:“我们的瓜果为什么又大又甜,水牛为什么累到老,庄稼为什么长得这么好,这都是神龙保佑的缘故。”实际上,阿龙讲述的神龙便是花腰彝的先祖“阿”,相传他拯救了深受妖魔鬼怪伤害的彝家人民,自己却不幸被害。于是人们通过每年的一小祭(咪嘎好)和十二年的一大祭(德培好)来祭祀这位先祖,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祭龙便要舞龙,花腰彝的舞龙队有多种形式,其中的女子舞龙队格外引人注目,一条龙由12个姑娘来舞,表示12生肖。这是彝族民间歌舞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影片的主题曲仿佛是一种“天籁之音”,听后有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影片中有一场景是阿聪和凤美跳起了烟盒舞。烟盒舞是以手弹特意美化制作的木质烟盒跳跃而得名,通过脚、手、身、腰、头各部巧妙运用,以变化多端的动作、技巧、舞姿,直接模拟或抽象表现动物生活习态,人在爬山、涉水、放牧、狩猎、从事农业劳动及述爱求偶时的行为和意境。片中的烟盒舞,是经过舞蹈名家加工改造过的,使其更富有性感和美感。
凤美和阿龙最终以“志同道合,幸福美满”来演绎了这段“龙凤呈祥”的爱情麻辣烫,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龙的精神,是一部唯美的集创造表演、民族音乐歌舞为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民俗底蕴和美丽风景的影片。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胡尧之,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256.
[2]张维.电影民族学论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3]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J].当代电影,1999(05).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习俗详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且这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熬一宿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关键词: 兴趣 学习动机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趣与学习动机紧密相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而缺乏学习英语兴趣的学生,英语成绩停滞不前。广大英语教师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现实依然是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高,英语运用能力偏低。根据笔者对一个班学生兴趣的调查结果,一方面,只有10%左右的学生对英语有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多种多样,既包括一些常见的爱好,例如:读书、篮球、乒乓球、听音乐、羽毛球、看电视、上网等,同时又包括街舞、魔术、剪纸、绘画、做饭等一些爱好。这使我们认识到直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基于他们兴趣组织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目前的兴趣和爱好,设计相关的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应用能力。
二、基于学生兴趣的英语教学实施步骤
(一)发现兴趣和激发兴趣
发现兴趣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外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为设计相关题目做好铺垫。发现学生的兴趣,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仔细收集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如实填写兴趣爱好,强调越详细越好。
激发兴趣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兴趣。在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授课时,我经常结合课本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拓展一些商务知识,例如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使用和单证的处理,以及国际品牌的讲解。《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课本中,提到了许多知名品牌,例如:KFC,Levi’s,McDonald’s,Starbucks,Lacoste,Cartier,Nike,BMW,CUCCI等。这些有助于学生对品牌的初步了解,但品牌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学生却知之甚少。例如:KFC是有口皆碑的著名品牌,是世界上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是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缩写。它标识上的那个满脸笑容的老人是KFC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他的一生充满着美国式成功的传奇色彩。他出生于1890年,年轻时做过各行各业的工作,在1952年创立了第一家KFC餐厅时,他已经是60多岁的高龄,而且是领取美国社会保险金的一位退休老人。Lacoste记载着Lacoste在网球上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在商业领域的辉煌成就。Nike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称,意味着耐克可以给你带来成功。通过对这些品牌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品牌意义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的决心。
(二)设计题目
发现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题目,并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例如,对eating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的题目包括:What are your favorite dishes?What are local specialties in your hometown?What do Chinese people eat to celebrate the traditional holidays,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等。对music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的题目有:Please tell me your favorite singers.What songs do you like and why?等。
设计的题目要适合学生的水平,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顺利按时完成的,而且设计的题目必须经过学生同意后才能实施。如果学生对题目有任何疑问,可以和他们继续交流,直至选到题目为止。
在给学生合适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给出的题目中自主选择,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这类题目更加有趣,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完成题目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一名学生的家乡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吸引了很多的外地游客及一些国外游客。为了给这些国外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她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了两个研究题目:Entertain foreign guests in your home;Tell the history of paper-cutting。
(三)题目指导
在学生确定好研究题目后,教师给他们讲解搜集资料的方法,例如:访问相关网站和查阅相关书籍等。在学生做题目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合适的指导,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了解每个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英文资料的理解。学生们搜集的英文资料往往包括一些生词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影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材料。第二,题目汇报的形式。教师需要审核学生汇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汇报时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以知识性为主。
(四)题目评审
在学生完成相关题目后,要求学生采取生动的、有趣的、灵活多样的形式,汇报他们的成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性,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例如:一个由五名学生组成的小组,用英文介绍春节时,他们模拟了一个在长城上的场景。其中,两名学生扮演美国游客,其他三名学生是中国的三名游客。他们向美国游客介绍了中国春节的日期、来历、庆祝活动及一些吃的食物,例如:饺子、年糕等。同时,他们也提到了压岁钱、倒贴“福”字、饺子里放硬币、舞龙舞狮等习俗。他们的英语介绍非常流利,而且场景设计非常合理。
在此基础上,老师认真地对每一小组的成果进行客观的评审,表扬学生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指出需要提高的方向。
三、教学效果分析
在课堂上,恰当利用学生现有的兴趣,设计合适题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英语自信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兴趣学习小组,探索共同的题目。为了完成题目,学生们广泛搜集与题目相关的英文和中文资料,与其他组员积极讨论,解决问题。学生们进行成果展示时,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演讲、对话、舞蹈、戏剧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掌声和笑声不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一个小组在讨论七夕情人节(the Qixi Festival)的时候,学生们用戏剧的形式,演绎了牛郎和织女的团聚时的情景。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则通过对学生演员的采访,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出色汇报完成果后,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其次,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范围。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条件,没有足够的输入,良好的输出是天方夜谭。学生在完成各自题目时,需要查阅很多的英文资料,包括访问英文网站、阅读相关英文书籍等,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因而,他们的英语阅读范围扩大了,积累了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词汇,熟悉了一些高频英语词汇,这为他们用英语表达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评价学生成果时,要求学生以口语和书面的形式共同展示,因此,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汇报完成果的学生表示:“我们都没想到我们讲的英语这么流利。”他们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同学、教师及他们自己的认可,给他们带来了喜悦感和成就感,这非常有利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错点和不足,例如:发音、语法错误等。他们上交的书面材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质量比他们各自的水平要高出很多。
最后,基于学生兴趣的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诸如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学生在完成题目过程中,需要和其他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汇报时,学生们集思广益,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来表现各组的风采。汇报后,学生们反思整个过程,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指导以后的学习。
四、结语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设计与兴趣相关的合适的题目或者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题目,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仔细认真地评价学生的成果。这种恰当地利用学生现有的兴趣,组织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对学生准备阶段的监督不足、学生查阅英文资料偏少、与教材的有效结合等,这些问题会在实践中逐渐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Leo Jones,Richard Alexander.剑桥国际商务英语[M].华夏出版社,2008.
[2]何莲珍,王敏.交际课堂中的形式教学――国外近期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1).
[3]李鸿娜.关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