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学科内教材内容的整合
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从而使教学内容活化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框题内教材内容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要熟悉课本内容,敢于调整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内在联系大胆调整,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如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框题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个先后秩序的小调整:课本原来先介绍什么是世界观,然后是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包括联系与区别)。但我教学中介绍完世界观后,接着讲授什么是方法论,顺势也把“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讲了。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忆相关内容。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关系密不可分。回头再讲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讲清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观点就自然水落石出,非常清晰了。另外,这节课对另一个知识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作了个小调整:先介绍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对哲学发展有推动作用;然后再讲授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和反思,因而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另教材中部分哲学原理与相应方法论并不对应,尽管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毕竟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混为一谈。应该让学生把不同的世界观与相应的方法论对照着学习。如教材讲“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我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它们有自己相应的方法论。在这节课,我是做了调整和补充: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对应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先讲,然后再讲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原理要求抓本质,不可忽视支流,最后才讲两点论和重点论。因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应该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框题间教材内容的整合。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以生活逻辑为主取代过去的理论逻辑为主,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上我们应该按要求认真落实。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又要灵活处理好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首先,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框题内容偏多,一课时讲不完;有的上一框题的部分内容与下一框题的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此时我觉得应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如在《矛盾》的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两个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必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偏多,一课时难以完成。同时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可以把“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这一问题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起讲,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则单独用一课时讲。
二、科际间教学资源的整合
所谓科际资源整合,主要是指利用政治与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密切关联来提高政治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资源整合。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使用语文知识,如经常使用文学修辞语言,有利于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深奥的哲理通俗化、把晦涩的理论形象化,以烘托课堂的气氛。如我讲到崇高理想的作用时,用“指南针”“发动机”“风帆”“灯塔”“路标”来形容,这是比喻法。在教学中,若能适度加入唐诗、宋词、文言、警句、成语、俗语等文学鉴赏,并把文学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巧妙地融为一体,能提高审美情趣,烘托课堂气氛,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充分尊重学生,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信任,实现有效的教学。在教学时,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的体验,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一些思维性的、创造性的问题;让成绩欠佳的同学回答一些识记类的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2民主、和谐、合理利用实例资源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就要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态度,如:尊重、信赖、接纳等去营造民主的课堂环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设计,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完成人格的培养。“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尊重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欣赏和信任时,他就会对教师有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在学业和思维方面也会有更大潜能的突破。
比如,在“播种道德,收获幸福”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先让学生探讨人类一直苦苦追寻的问题,“什么是幸福?”有个学生提出“有钱就是幸福”。我没有因为他的观点与自己甚至是课本上的观点有出入就马上否定他,而是先肯定了这个观点中合理的部分,并对他敢于把自己的不同观点表达出来的勇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然后鼓励他进一步深入思考,找出现实的依据,在进一步理智考虑,钱是否就是幸福的全部。
在讨论中,笔者给出一个典型的实际案例:某家庭富有的独生女,像小公主一样被大家宠着,但不快乐,在得到一位智者的指点后,每天做一些帮助父母、帮助同学、老师,甚至帮助陌生人的事情之后,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并且在父母欣喜的神态、老师欣慰的笑容、同学赞赏的目光、陌生人感激的话语中,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是有价值的,这种幸福感一直温暖着她的心。对此,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讨论中,学生得出了“幸福是善的主观体验”“善的实现即幸福的实现”等观点。
3深挖教材,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
在讲授哲学原理的时候就可以深层次挖掘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对于我们生活、学习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讲到“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我就及时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处理好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通过系列活动:画“树”、二十个我是谁、“照镜子”等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渐认识、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视自己身上的矛盾点。这样的系列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唤起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还能切实把所学原理运用到实际中来,让学生觉得原本难懂的哲学课、枯燥的政治课原来都可以与我们如此贴近、如此有趣,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动机和兴趣。
再如,讲授“发展观”和“事物发展的道路”这部分内容时,特别强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然后及时教育学生培养自觉、果断、自制、坚韧的意志品质,并运用某小伙子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很多人都失去了递上求职资料的勇气,而他却凭着耐性、冷静和拼搏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真正的高手无论面对怎样困难的局面,都能保持高昂的斗志,有着绝不轻言失败的意志力。
4总结
关健词:学科知识 巧化 思想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却显得有点“尴尬”。一方面,它担负着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功能,地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它的教育对象――学生却并不十分领情。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普遍印象是抽象、空洞、枯燥。因此,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改变思想政治课的尴尬地位,首先要利用政治学科知识、学科魅力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觉得政治课不再是可敬可畏,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实际。因此,怎样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做到三贴近,使学生乐意接近和接受,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来巧化学生思想问题略陈己见,以求抛砖引玉,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这学年我们开的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对于哲学的认识,百人百见。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不管大师们怎么去定义哲学,我所关注的是怎么把相对抽象的哲学思想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感悟哲学,体验政治课的魅力,能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做一个更加睿智的人。
案例一:利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校服着装问题
这段时间,学校一直强调学生的校服着装问题,作为班主任虽然再三强调,但是个别同学却不能做到自觉自律。在讲到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一课时,同学们对于教材能理解,我就很快结束课程与同学们聊起了最近的篮球赛,我说道:“同学们,这俩天的篮球赛怎么样?”我一开腔,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我们每天下午都看,给队友加油助威!”“XXX班的同学抢篮板好厉害,个人能力很强!”“XXX班能取的好成绩是因为队友之间的默契,那前锋、后卫、中锋之间的默契那不是盖的!”见到同学们兴致高昂,我就趁热打铁:“那个抢篮板的同学是他们班篮球队的一部分吗?同学们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我的意图,有同学小声答道:“肯定是一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关键的部分!”“非常好!某某同学对咱们这节课的理解非常透彻!”“是呀,他是关键部分,其实咱们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咱班的关键部分,看看咱们身上的校服,你是那个关键部分吗?这个关键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咱班的发展,同样也可以是一块短板,咱班的形象就是这一俩块短板决定的呀!”而不穿校服的同学此时慢慢低下了头。看到此情景,我开始转移话题“刚才同学们说到篮球队队员的配合默契,才取得好成绩,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呢?”“老师,我认为是部分之间的顺序或者说……”该同学不好意思地了挠挠头。“其实呢,光有部分是不够的,部分之间必须有一种有序、优化的状态出现,整体的功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补充到。同学们一下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呀……”“对呀,咱班光有同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的是同学之间的团结、有序、积极的氛围,那咱们班才会走得更远,发展的更好,希望咱们都能携起手来,为振兴咱班尽自己的一份力!”
案例二:利用真理的条件性及文化对人的影响解决女生宿舍相处问题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高中的扩建,中职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招到的生源综合素质也比较低。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特别是政治课,许多老师反映:学生上课无心学习,上课有的在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学生厌学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但笔者认为,我们老师应该先改变外部因素,用外部因素来调动内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入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观协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思想,掌握学生动态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08(9)班的《哲学》科任老师,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对这个班的同学比较了解,这个班整体情况尚算良好,但也有个别同学上课喜欢睡觉、聊天,甚至偷偷玩手机。管严一点,课堂纪律就好点,但显得很沉闷;管松一点,课堂就像炸开的锅一样非常活跃。我总结本班的特点有:(1)本班的培养方向是美术,同学不喜欢理论课,他们比较喜欢画画;(2)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讨问题;(3)本班学生的基础不算好,抽象性的概念比较难掌握,故比较喜欢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如何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既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能控制好学生的思维不发散;既保证课堂有序的纪律,又不必停下来过份强调纪律,影响教学的衔接,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除了开学初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提出明确要求以外,我认为最重要是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首先对教学方法进行变更,把原来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改变为以讲授法、讨论法、电影教学法和体验法相结合的课型。如讲授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这一节课,我先通过一幅漫画引入新课,漫画是用flash做成的,通过漫画中两个人物的对话,引出讨论的题目:“正方:人的成功70%靠努力,30%靠机遇;反方:人的成功30%靠努力,70%靠机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辩论。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高涨起来,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辩论起来,当辩论进入白热化时,我请大家停下来,许多学生以为我要打开谜底,我告诉他们,答案就在我们下面要观看的电影。接着,我播放了电影《李嘉诚》并布置了演讲题目:“你认为李嘉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他身上学到什么?”本部电影主要介绍李嘉诚的生平: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2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李嘉诚当时在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1999年,李嘉诚被《 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昔日逃难的少年,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亚洲首富”。看完电影,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大家齐声回答:“靠自己努力,把握机遇”。接着我请同学演讲,同学们踊跃上台发言。学生发言后我再进行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嘉诚:第一是自强不息;第二是要努力追求知识;第三是把握机遇的能力。通过李嘉诚成功的案例,我们得出了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李嘉诚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他自身不懈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今后,不管在学习中、工作中,都应该运用所学的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
三、改变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构建“简约化”;高中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09-0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果。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精力也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围绕教学目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注重对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抽象,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堂沉闷无聊。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复杂为简约、改呆板为灵动,注重思考,打造简约化政治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让政治课堂焕发生机。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夯实基础、合理处理教材、恰当拓展知识、简化课堂教学用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精选练习与作业等角度,谈一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一、夯实基础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做到课堂教学简约化,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另外,教师在课前还要精心备课,多阅读相关知识,关注时政热点,从大量的素材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以备使用。
二、合理处理教材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教师不能恰当处理教材,就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由于教材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如果只讲重点,学生就会不理解,无法掌握知识;如果展开分析,详细讲解知识点,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因此,合理处理教材、简化教学内容对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
教师要合理处理教材,科学把握,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生特点等,重新整合教材结构。例如,在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我一方面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重新整合了教材结构,梳理教学脉络,理清思路,先讲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然后讲解“如何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样一来,需要教学的内容就不会太多,条理也会比较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恰当拓展知识
简约化教学并不等同于简单化,教师要恰当拓展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越好,因而不断补充课外知识,把所有课堂教学时间都用于讲解。在这种课堂中,学生是无法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讲得越少越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掌握不住重点知识,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两种观点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因此,教师要恰当拓展知识,合理取舍,适当选择,即使教学内容简约化,又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对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观念。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讲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2、分类知识。在备课时,教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分类。对此,教师可将教材知识分为以下几类。
(1)重点且难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些知识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理论性较强,往往不好理解,如哲学原理等。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并利用习题进行巩固。(2)重点但易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在平时都接触过,往往容易理解。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可不用精讲,但要在课堂上强调其重要性,并联系实际进行拓展。(3)非重点但难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往往很少见到,平时也很少用到,对高考和生活没有什么用处,如美国的总统选举程序。对于这些知识,教师不用具体讲解,可在课堂上借助事例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白大致情况即可。(4)非重点但易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教师可简单讲解,使学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即可。
四、简化课堂教学用语
有些政治教师喜欢夸夸其谈,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课堂看似热闹,实则糟糕,学生往往一无所获。有些政治原理只需几句话就能讲清楚,但有的政治教师却漫无边际地讲解,把简单的内容复杂化,教学效果极差。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简化课堂教学用语,精简语言,避免拖沓。
简化课堂教学用语并不是不说,而是要说到点子上,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用语的练习,学会抓住一段话的中心、重点,能用一句话讲清楚的,决不用两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些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重复讲解一遍,以加深学生记忆。但如果教师总是重复讲解,学生就无法抓住重点。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进行点拨。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这样就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六、精选练习与作业
关键词:哲学;课堂教学;哲学味;生活味;文化味;形象化
课堂教学的“三味一化”即:教学过程要有哲学味、生活味、文化味、形象化。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落实“三味一化”,那么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将魅力四射。那如何落实“三味一化”呢?具体有以下一些措施。
一、用哲学的思维学哲学,以体现哲学的“哲学味”
哲学是一门独具思辨性的学科,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课堂应强调哲学结论得出的过程和整个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哲学结论,以培养学生哲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哲学课要上出“哲学味”很难,在实际的教学中哲学课往往上成理论灌输课或举例课、案例分析课,哲学味尽失。哲学思维是把知识、观点、方法串联起来的一条暗线,中学的哲学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哲学理论,关键还要让学生形成哲学的思维,能够用哲学的思维思考、分析问
题。哲学课堂要教出哲学味,教师首先要有扎实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深入引领,构建哲学意境,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日本发生地震引发海啸从而引发的核泄漏危机的现实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地震、海啸、核泄漏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整个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然后要求学生站在哲学的高度,用哲学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面对类似危机,人类该怎么办?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掌握哲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追问、多问、善问,并学会思考。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可以播放《人为污染的环境》视频,让学生感悟人类在造就工业文明社会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最终的受害者仍是人类自己。通过视频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智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漠
视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把“人”(包括人的利益、人的立场、人的行为)放在主、客体之中从而思考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实践关系中思考的高度,让学生有推己及人的感悟,并从中理解客体的本质属性和主体的价值属性,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从而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意识。但我们总是习惯于这样处理问题:把材料展示给学生,然后问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呢?这样的处理简单干涩,缺少深入的引
领。学生可能记住了结论,但却缺少对这个结论的深刻理解和体
会,更不可能体会其中的智慧与深邃,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通俗却肤浅,简单却直白,力度、深度、高度都没有,让学生兴趣全无,哲学味尽失。所以,哲学思想的传承离不开哲学教学,只有让哲学课堂洋溢出浓浓的哲学味,我们的学生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哲学思想,才能体会到哲学之智、思辨之美,才能舒展心灵,铸造灵魂。
二、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学哲学,以体现哲学的“生活味”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教学过程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理念,以此为指导,在教学中要贯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原则,从生活中选取情境,设置探寻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感受而又不拘泥于生活的细节,这也是使课堂生活化的一个根本着陆点。哲学课堂之所以具有哲学味,是源于哲学与生活的真切关系。哲学起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但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哲学必须生活化、生活哲学化,以生活为基础,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密切联系实际,这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会。例如,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中,在学习“主次矛盾”内容时,可让学生列举本学期、本月、本周分别要完成的三件事并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排在前面,并说明理由。在学习“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2010年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央行为什么要加
息;或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油着火了、木材着火了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俗语、谚语或成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和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这样会使得哲学课堂充满了“生活味”,又体现了时政味,也符合《生活与哲学》的内涵,使得本来“枯燥、说教式”的哲学课堂变得生动且生活化,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并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三、用中华文化的精华析哲学,以体现哲学的“文化味”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深奥抽象、不容易理解。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五千年文化精髓,能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哲学素材。中国古代、近代的名言警句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古诗词、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来印证教学内容,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突出联系的客观性这一教学重点知识,让学生列举体现漠视事物之间固有联系的成语、俗语,如“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围湖造田、乱砍滥伐”,列举体现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的成语或俗语,如“乌鸦叫丧”;在学习联系的多样性时,可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体现联系普遍性的成语、俗语,如“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守株待兔,物以稀为贵,月晕而风,基润而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相应地归纳出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现象联系、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外部联系,从而归纳出联系具有多样性。这样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联系的多样性,又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把握本质、间接和长远联系。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挖掘教材,巧用成语或俗语、名言警句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课堂充满诗意、充满活力,技能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又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在文化当中感悟哲学,在思考中传承文化。
四、用直观手段重现教材以体现哲学的“形象化”
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哲学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
科,它研究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性,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概念的抽象性。这对于习惯了形象思维的高中生来说,无疑存在较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的兴趣,值得教师花一番工夫思考。教学中必须想办法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情趣中引发思考、启迪智慧。要使哲学课堂形象化,就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把很抽象的东西表现出来。让学生动起来,明确哲学是有生命的,以体现哲学的形象和生动。如学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内容中关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重难点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和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两种结果,我们可播放《沙尘暴与治沙》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如何尊重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表演或用比喻等方式全面体现哲学内容的形象化,如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关于“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内容时,可以让两位男同学(其中一位男同学常参加户外运动,另一位男同学很少参加户外运动)上台做俯卧撑,通过让这两位同学谈感受,从而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量变和质变
的关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展示漫画的方式以其简洁夸张、直观诙谐的表现形式,在幽默中透着睿智,在诙谐中引发思考。学生在成长历程中,都曾有着一段极其深刻的漫画情缘,所以,把漫画应
用到教学中来,必然会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更生动,让哲学更形象化。
在教学中,只有真正落实“三味一化”,才能让哲学成为学生思想的启蒙者、智慧的引领者,才能让学生学会用睿智的眼光去看待自我、看待人生、看待社会,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才能彰显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3]胡田庚.新概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两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38-03
现代高校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不仅要专业水平高,还必须思想道德素质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高校为社会输送的有用之才,要能够聪明做事,睿智做人,这就要求现代高校教育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即“两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渴望吸取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与乏味老套的“两课”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的大学生,喜欢独立,张扬个性,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两课”教学如何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高校教学不断创新,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使“两课”教学充满趣味性和活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传统“两课”单纯说教式的呆板教学手段,是高校必须要重视的课题。
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及其内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始于哈佛商学院的课堂上,当时他们运用真实的商业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案例,采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错。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卡内基小组在《准备就绪的国家:21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价值,并把它作为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我国接触案例教学法较美国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少数高校的某些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经过多年的借鉴和自我探索,案例教学法也日益成熟,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Case-based Teaching,教师利用真实的事件进行课堂教学谈论,学生可以分析事实本身,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独到看法,属于较高层次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手段。案例教学的模式,是以案例为出发点,在分析的过程中,突出理论,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最终又回归到案例上来,是案例—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
高校的“两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其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也必将把“两课”教学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案例教学法作为目前“两课”教学颇有成效的方法,客观上提高了“两课”教学效率,我国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将不断进行探索,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强,思想道德水平高的栋梁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校“两课”中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1.案例教学法是“两课”教学的必然性选择。“两课”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课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但目前,高校的“两课”还存在诸多困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思想的特质与现在“两课”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现象: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的灌输式说教式和的教学手段等,使得“两课”教学活动呆板,课堂对学生没感染力,学生没兴趣,课堂气氛不佳也影响老师教学,这些直接导致“两课”教学效果不佳,使其陷入形式教学的尴尬局面。为了突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现场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何有效地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就成了“两课”教学老师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高校“两课”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理性思维能力薄弱、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决定了高校的“两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就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两课”教学中来,教师把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上来,学生在分析谈论总结的过程中,能很好地理解其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培养科学的理性思维,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两课”教学中来,是教学方式创新的表现,它能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是“两课”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2.“两课”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首先,案例教学法是在课堂中引入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综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在这种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消化和运用知识。与传统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不是简单的思想灌输,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两课”教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其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学生有没有真正接受的世界观、价值观,最终是要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行动体现出来的。因此,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正确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的为人处事的思维方法中来。如果脱离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原理教育就会变成教条主义。案例教学法的引入,真实的案例、逼真的情景演练,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两课”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准则。
三、高校“两课”教学中案例法的具体应用
1.引导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所谓“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引导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熟读教材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教材中的思考题,总结答案,鼓励学生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问题,以起到延伸思维拓展训练,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言中之意,并体会其言外之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深层次问题收集真实案例,加以论证。“两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教学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教材,要重视鼓励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政治经济学》中讲述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时,可以形象的运用“孔雀东南飞”和“孔雀西北飞”两个经典案例来加以阐述,全国各地为什么会有数千万人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打工,形成东南飞的现象;当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时,一些投资者利用政策优势及资源优势,不远千里来到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形成西南飞。让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学会用理论来解释现实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讲解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时,可以运用联想电脑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个案例,时效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容易引起学生能够共鸣。当然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商场买一赠一促销,是不是违背价值规律等,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收集案例加以阐述。
2.小组辩论探讨式案例教学法。教师针对学生在“两课”学习中,比较模棱两可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课堂自由讨论、小组辩论、个人演讲阐述观点等方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述如何运用法律来自我维权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中比较深刻的法律事件,让学生按小组形式来进行讨论、分析、辩论并总结小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正当权益。朝核试验后,在《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开设专门的讲座来谈论朝核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收集资料,编写案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各组派代表上去阐述本组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分析,教师适当的点拨、总结。小组辩论探讨式案例教学法,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3.音视资料展播案例教学法。图书音像资料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两课”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将“两课”相关的音像视频资料在课堂或者课下向学生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两课”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比如在思想政治课上可以将一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的视频资料向学生播放,在榜样的引导和示范下,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实践调研案例教学法。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是为实践服务的。“两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队、兴趣小组等到校外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学习等实践环节,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开发智力。如,在讲到道德规范时,可以组织学生对身边的道德模范进行访问学习,自己编写访问稿,之后提交总结稿等;这样就会丰富教学模式,学生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规范感触深刻,受先进事迹的感染,也会促使自身的行为向他们看齐,教学效果也会十分显著。
5.设问式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设问要始终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个知识点讲完后,教师选择知识性强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思考,然后针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再总结归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如《哲学原理》讲授“意识的来源和本质”这个抽象的概念时,穿插“印度狼孩”的案例,从发现狼孩到对狼孩生活习性的观察研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狼孩本身是人为什么没有人的意识?人与动物的区别?狼孩的生活环境对意识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总结归纳结论:意识是区别人和动物根本标志;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大脑只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社会劳动对意识的产生起决定作用。
6.情感顿悟式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有些东西学生会不以为然,教师需要用到一些简单明了的方法,让学生顿悟,然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两课”中,时间概念及其特点也很抽象,但大家又觉得简单易懂,印象不深。但是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算一下:a.假设父母能活多少岁,自己能陪伴父母多少年b.每年有多少天可以陪在父母身边c.陪在父母的每天有几小时能和父母在一起d.加起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天数是多少。最后可以让同学分享对时间的认识,交流对时间的感悟,这样简单的计算,加上老师情感的引导,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抽象的时间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提升思想道德觉悟。
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效果也十分显著。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真实有效的案例情景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分析总结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启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本,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化状态。
参考文献:
[1]赵青梅.略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
关键词: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中D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68-03
能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表征。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能将具有一定复合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实践的专门技术人才,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技能。保山学院政治学院作为保山学院第一批转型试点学院,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提升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在转型中谋发展、在改革中促转型,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保山学院政治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调研、考察,进而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一般路径,对于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明确转型目标和内容: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转型”意味着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是从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的过渡状态或过程。“转型发展”则可理解为从某一种既定结构与形态向另一种未来结构与形态的整体性位移与变革。[1]这种变革无疑有赖于准确的转型目标定位和明确的转型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转型目标和内容的明确就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在转型论证阶段就提出了明确的转型目标和内容:
1.目标。通过五年的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的专业优势,凸显社会工作专业为社会治理服务的专业特色,稳步提升三个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传统,逐步提高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办学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
通过十年的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致力于将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中的至少一个建成培养具有高学历(研究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硕士点。
2.内容。一是学院发展定位和专业理念转型。学院为什么要转型?哪些专业要转型?哪些专业能转型?这些专业怎样转型?转型失败了怎么办?这些在转型前都需要思考。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主要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基层地方政府平台的建设。三是社会服务方式转型。一是加快服务社会中介机构建设进度,并挂靠在政治学院,二要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转型。构建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石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四大功能之一,一般指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的各类服务社会的活动,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向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无疑是转型发展重中之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加强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之需。[2]
1.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加大了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力度,在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做了较大力度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努力将专业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满足基层社会治理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社工人才的要求。已批准建设的政治学院多功能实训中心已于2015年9月正式运行。该实训中心的社会工作功能区既可以为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方向的学生提供职前强化培训,同时可以满足地方政府社区或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需要。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幅修改,强化了该专业的公共行政方向,该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上述实训中心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功能区”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务员考试相关培训。2017年,“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功能区”将通过增加相关软件成为“行政管理实战功能区”,届时将能提供基层行政人员行政实务能力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行政管理人员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服务。
2.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一是专业带头人服务能力。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均具有较强的专业建设和管理能力,能带领教师团队扎扎实实搞好课程与专业转型建设。二是教学骨干服务能力。学院现有3名校级骨干教师和多名院级骨干教师,大多有社会实践经验并承担过教学研究和应用型科研课题,有能力负责适应转型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其中部分教师还能提供法律咨询、企业文化建设、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等社会服务。三是“双师型”教师服务能力。学院已有5名“双师型”教师,占20%。下一步可通过制度设计,促使大部分年轻教师在三年内取得与政治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人力资源管理师、社会工作师、企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秘书等,并通过自培养、送出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四是外聘教师服务能力。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
3.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学院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除上述校内实训中心外,学院已通过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了很多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与地方社会组织和多个单位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作。政治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已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并与保山市民政局、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法院、保山市局、隆阳区河图镇和汉庄镇、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曙光中学、保山市红十字会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建立了保山市民政局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了民主促进会、中华儿慈会、中国教育协会“青艾小屋”项目保山站项目运行工作;组织开展社区伙伴(香港)基金会“保山能源调查和意识提升”项目工作。深入推行产学研育人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进行广泛调研,邀请各界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办学体制。
学院已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打造了几个社会服务平台,如保山市四叶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保山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
三、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政治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的教学改革之中,在遵循“目标性、层次性、规范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五原则的基础上[3],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多方面拓展实践教学途剑多渠道利用教学资源,建立了校内实习实训体系、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自主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实践教学,为学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课堂实践教学。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哲学原理》课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行政学概论》课程;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课程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每门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不少于8课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综合设计实验课和读写议实践。实践教学方案写入教学计划中,期末提交实践教学过程记录和总结。
2.校内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实践教学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体现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整体性,搭建多种实践教学平台是政治学院实践教学的创新之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论》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能,政治学院利用学校内部各个教学机构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开展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理论与原理,同时能较好节约时间成本,有利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不足,辅导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结合社团活动应用专业知识开展校内社会工作服务,2013级社会工作班同学针对贫困生帮扶、体育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设计了多个活动方案并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实施。
3.校外实践教学。与地方社会组织和多个单位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政治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已完成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保山市工业园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德育实践基地、曙光中学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基地、保山市民政局社区工作实践基地、隆阳区河图镇和汉庄镇乡镇工作实践基地、保山市局行政工作实践基地、保山市红十字会社会工作实践基、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隆阳区人民法院法学教学实践基。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2011、2012、2013级学生多次前往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得到了完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学工作、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实践。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和毕业实习期,结合专业需求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实践、假期社会调查、毕业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自主实践是专业实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同时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构建产学研体系: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
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体系,是推进学院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学院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使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2014年新修订的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新方案删减了一些基础课程,增加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并大幅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同时在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四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方向――“法律实务方向”、“基层行政实务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向”,此外还增设了职前强化课程。
根据新方案,从2014级开始实施学用有机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并采用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我院学业规划为切入点,从2014级开设试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每个导师对4―6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业到就业的深度指导,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2.产学研课程建设体系加快推进。根据2014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采取了介于“学科中心模式”和“实践中心模式”两者之间的“探索型中间模式”。课程设置已初步具备产学研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开发性”、“应用性”、“可选择性”。三个专业职前强化课程的设置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产学研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和要求――“职业性”。
3.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学院已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已趋于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校内多功能实训中心可对外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已列入本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4.产学研质量评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正在构建。学院将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制定产学研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产学研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承包社会服务等渠道建构起学院的产学研质量评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目标趋向与根本指向[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2]王晓江,田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4).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关键词:经济学;伦理思想;企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3-0018-06
一、引言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伦理。管理学家则从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中,归纳和引申出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价值管理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融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生态管理、企业营销管理等理论中,以此求得企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而哲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则从德性论以及正义论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道德行为,并为企业的伦理道德决策提供价值观乃至方法论的指导。中国的学者和研究者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伦理思想进行挖掘,也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企业伦理问题,可以为企业伦理的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视角。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对象看,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主要是在技术和资源约束下对经济主体的利润极大化进行效率分析。而经济学的发展表明,仅对资源要素等硬的方面的研究和关注是不够的,还应该将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等这些影响企业乃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软因素纳入研究范围。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1987)将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研究,对经济学脱离伦理的研究现象进行了批判,并在他的著作《伦理学与经济学》中明确指出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同源的思想,进而揭示了现代经济学内容丰富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结合。现在,经济学也越来越趋向于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包括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人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其实我们也可以从福利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中,归纳出丰富的伦理思想,从而,深刻揭示影响企业决策和行为的非经济因素,即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这样既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加丰富、全经济学伦理思想及其对构建现代企业伦理的启示面而又有意义。同时,通过经济学的研究,又让企业伦理的研究带来理论上的支撑和更具实践的价值,为当代企业伦理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经济学中的伦理思想
西方经济学学派中的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济伦理有丰富和完备的论述,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蕴涵丰富的伦理思想。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Cecil Pigou)在20世纪20年代,综合了经济学和伦理学,将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融为一体,创立了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一开始建立就是以英国哲学大师边沁(J.Bentham)和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等人的功利主义伦理哲学为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为了让自己尽可能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可以衡量和计算,伦理则可以作为对幸福指数的衡量。每个人的行为其实都有满足和增进自己福利的欲望和目的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目的和欲望的达成,就获得了个人的幸福或效用。效用就是19世纪以边沁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家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概念,边沁所提到的效用就是福利,是指人们消费时所产生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满足感。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从个人的价值目标来看,效用是指个人获得的幸福和快乐;从社会的价值目标看,它是最大多数社会成员尽可能获得的“最大幸福”。同时边沁将伦理道德放在个人效用的总和之上来衡量,认为只有使社会中个人效用之和最大的准则和行为才是道德的,并形成了功利主义原则。功利主义认为,与行为相关的感性快乐与痛苦是伦理学思考的基本出发点。旧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和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等人将边沁的功利主义原理运用到古典经济学中,由于采用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和以边际效用基数论为基础,使得边沁哲学原理中难以衡量的“最大幸福”概念则可用福利和效用来进行定义,并把自由、效率和公平分配作为三大社会目标,以此来评价和衡量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庇古认为,如果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而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平等,社会福利也就越大。由此总结出两个福利经济理论:一是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理论,即对于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边际私人收益的单位,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加以限制,即征收庇古税。而对边际社会收入大于边际私人收益的单位,政府则应该通过补贴政策加以鼓励,以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收入分配最优理论,即当穷人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富人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时,社会福利总量便会达到最大。而以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理论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继承和吸收了庇古和霍布森等人的旧福利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以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帕累托认为,如果一种经济改变至少可以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但不会使他人利益情况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会得到改善。这种改变是可取的,这被称为帕累托法则。而衡量社会福利改善与否的标准被称为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作为福利经济学进行价值评价的标准,既是社会福利改善和改进的标准,又是福利经济学引入功利主义伦理理念的结果,也是福利经济学成为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效率和公平问题贯穿福利经济学的始终,福利经济学上的“效率”是帕累托效率,是社会和谐的最佳境界。
新制度经济学就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实证分析,得出了“制度”是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的结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人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并且信息是完全的。而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则主张经济学应该研究现实中的人,应该从现实的组织体制出发,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新制度经济学派从而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人都具有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且信息不完全。比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就认为,人的行为特征存在着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倾向。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存在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消费者和厂商在寻找方面必然存在选择成本。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资金约束下,有限理性的消费者和厂商所掌握的信息必然不完全,交易双方之间则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由于人总要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同时认知能力又有限。因此,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的不一致,交易过程中就会有机会主义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可能,企业失信和欺诈等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就具备了存在的条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则。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各种契约以及由这些系列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从宪法、法律到特殊的细则,甚至到个别契约,均是正式约束,共同约束着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而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持久生命力。它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价值信念、道德观念、伦理规范、意识形态等因素。度构成的第三个部分是实施机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可以看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概念里蕴涵深刻的伦理思想。
除了上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济学伦理思想外,还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伦理经济学理论。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新近发展起来的生态经济学对它有深刻的认识。还在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充分显现,人们普遍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清醒认识的时代,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人类生产活动给生态自然带来的不良影响,极其敏锐地观察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将自然界看成是脱离人的纯粹自然的观点,在坚持自然的先在性与客观性的前提下,马克思用实践观和发展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提出了“人化自然”观。马克思强调,形成与发展人和自然界关系的过程,不仅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同样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人的自然化过程则是人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自身进化过程;而人是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同时具有能动性。自然的人化过程就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合和造福于人的过程。马克思在人与生态自然关系的伦理问题上,有独特的经济学与哲学思考和精辟的论述。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蕴涵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均有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篇章。马克思提出,“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而自然界却是人的无机身体。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自然界受限制的和受制约的存在物。”明确了人与自然是完整的统一,说明了人起源于自然界,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活动不但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且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20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经济学学科。人类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出现了近30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其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未及和触目惊心的。生态经济学还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及其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而揭示生态经济发展和运动的规律,以寻求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相互适应、保持平衡的对策和途径。
三、经济学伦理思想对构建企业伦理的启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然要与外部和内部发生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中包涵着各种伦理关系。企业伦理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处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内部员工、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当代企业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企业生态伦理问题、企业人力资源伦理问题以及企业营销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福利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中的伦理思想,可以从新的视角为企业伦理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内部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生态环境等利益相关者关系,将有利于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企业营销伦理问题和企业生态伦理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主要是指企业雇员的权利问题。企业员工的权利可分为法定权利和道德权利。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既有法定权利问题,也有道德权利问题。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平问题和安全问题。公平问题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根本的问题。公平问题主要有歧视、用人不公和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在企业的招聘选拔、薪酬设计、劳资关系中。而企业的安全问题是指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安全伦理问题。主要有工作安全、工作压力等。企业的道德营销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营销的可控因素中——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各个环节中。企业营销活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企业不惜采用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去扩大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伦理思想,为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企业营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福利经济学不仅把功利主义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而且将道义主义融入自己的体系当中。而道义主义是一种有着丰富理论内涵的伦理学理论,把义务和责任看成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道义主义的伦理理论的显著特点,就是不诉诸行为后果,而诉诸一定的行为规则,如原则、规范等此类道德标准。道义主义认为,一个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并不是这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来决定的。而是这个行为的动机、行为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即这个行为的动机是否是善的,行为本身是否体现了一定的道德准则,一个行为的后果的善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行为具有正当性。同时,道义主义的伦理学把道德理性看作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本质,强调道德理性的基础性地位。因此,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下的微观主体企业,如果以损害别人利益来增进利益,这都不符合道义主义原则的,是不讲伦理道德的,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和营销伦理问题。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一种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社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如果将这两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放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那么很显然,企业对社会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企业对社会的道德义务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安排,共同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完整内容。企业社会责任实际就是企业行为的各种制度性安排,从而为企业伦理的构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实际上在诺思的研究中,也肯定了道德等意识形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一个社会健全的伦理道德准则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是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的要素。他还将这种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对制度和理性的投资来解释。㈣因而,企业仅仅重视内外部的各种正式约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同样也要注重伦理和道德的非正式约束力量的影响,大力维护企业的义务责任感和道德良心。而企业的责任感和道德良心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和营销伦理问题的产生。
另外,企业的生态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日趋枯竭。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虽有自然因素,但主要是人为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各种废弃物所造成的。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也是环境污染重要方面。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资源危机是指矿物、土地、淡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因人口不断增长和企业不断发展导致的逐渐显现出相对紧缺的趋势。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尤其非再生自然资源日趋短缺和耗竭。特别是自20世纪以来,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企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给资源带来了极大地浪费和破坏。马克思从“自然一人一社会”的整体系统思想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既肯定人在改造自然中的积极和能动的作用,同时又肯定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主动承担保护生态自然的责任;在人同自然的“物质交换”时,自觉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而从生态经济学的要求来看,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企业必须承担企业生态伦理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同生态环境割裂开来,生产经营必须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情况,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马克思生态思想和生态经济学可以为企业生态伦理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微观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会形成其独特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经营哲学、文化传统,还会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规范,以此获得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都在关心企业的伦理和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伦理研究的起因是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兴起,企业不仅负有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要承担道德责任。企业伦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深刻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企业伦理比纯粹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手段的影响更广泛、更深刻和更持久。企业如果仅仅以纯经济的眼光来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很难让企业取得理想的发展目标。管理学家霍金斯认为,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管理早已超越了企业的范围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现代管理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组织技术方面,而应注意反映现代人性的人文价值的研究。因而,在企业的管理中,必须体现某种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这不仅表明企业伦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也证明它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管理效能。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梳理福利经济学等经济学中的伦理思想,对构建企业伦理,培养企业先进的价值观,以先进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良好的企业伦理管理模式有利于解决管理活动中的道德冲突和矛盾,消除诸如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和员工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等问题引发的冲突和矛盾对企业持续发展的制约。法国的Francoise QuaireLanoizelee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竞争协调一致吗?》一文中认为,打算制定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企业必然会面临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风险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两难问题。其实,企业进行伦理管理,构建正确的企业伦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让企业避免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竞争优势和价值。因此,经济学中的伦理思想分析不仅可以为当今企业构建企业伦理提供启示,也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