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地理学科的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的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学科的特性

第1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 经济地理学 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必(选)修课。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在经济活动和区域、资源、环境、地理空间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但如何体现课程特色并且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符合专业需要,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课程特色

1.1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重要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三方面。

1.2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样所研究的内容才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相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域分异规律也是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二是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三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3基本理念

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同样遵循地理类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学思维模式;培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用人才。

2、《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概况

经济地理学通常是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关课程体系较完善,如经济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等,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相比之下,农业院校土地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地理课,不能照搬地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因此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都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经济地理学》课程被划归为理科,但实际上,由于其内容体系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因此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对学生教学内容的偏重点也应有所侧重。但从一些研究资料来看,目前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结构欠合理,大多数教学组织限于课时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影响,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与专业的结合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科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全面考虑其他课程的先修或者同时进行,如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等课程。

另外,对农业类大学土管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目前适合专业实际需求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而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适合土地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仍明显滞后。

目前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材主要有李小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耿莉萍编写的高等财经院校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刘艳芳教授等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我校土地管理专业选用后者,该教材系统的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即区域农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对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贴近一些[1]。

3、教学思路

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基础,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

3.1结合专业特点,树立地理观念

所谓地理观念就是地球表层的整体观念、区域观念、环境观念。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和分支学科的目的集中于一点就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和建设地理环境,能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地理学的知识领域很宽,任一专业学科和地理学都会有联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的学科越来越不多见。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人的行动与心理等各个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对与地理科学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要熟悉、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某个方面要专深、精通,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有所作为[3]。

土地管理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科学的职业岗位分析,界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知识与能力结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实用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结合土地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原理的讲授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经济地理学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可以省略,只要交代清楚确定的原则、所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技巧,直接给出结论,进行应用方法的讲授即可,对简单的内容、易于自学的知识进行简化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如何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经济地理学以及其它问题的方法的教育,而不是数学知识的运用,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

3.2反映学科进展,创新思维模式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而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从开始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到经济活动全球化、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其他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形象的非经济因子作用的各种理论如“嵌入理论”以及“网络联系理论”等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4]。

地理善于区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地理学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地理思维特性这一切入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地理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问题,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

3.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学习经济地理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目前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地籍管理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将进一步发挥。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以学校所在城市作为课程实践的主要基地,根据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房地产评估、地籍调查、土地资源管理等实践内容开展系列讲座,参观相关机构、部门、科研院所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节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增强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另外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训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力训练、城镇体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房地产估价能力训练等等,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

[2]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

[3] 白光润.地理学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第2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一、学科哲学与地理学科素养

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视角重新认识学科――把握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即学科的本质。爱因斯坦:把老师教的具体知识内容都遗忘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即学科的本质东西即素养。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去芜存菁,教学才能达到一种简约的境界。

地理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角度认识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地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其自身发展――素养形成――的内因(根据);教师的教是外因(条件)。地理学科哲学就是地理学科的本质,是地理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关键。

地理学科素养指从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察现象、认识问题,用地理观点分析问题,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观念、形成能力的过程。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学要素,渗透学科哲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哲学要素如:①大气、岩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观点;②地球、大气、海水的运动、水循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观点;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纬度变化,和东西的差异反映地域分异表现为普遍性,而地理环境内部由受海陆、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出现非地带性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共性,学生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学素材体现地理哲学规律,要求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条件,多角度、全面地审视地理问题并把握问题重点,依据地理问题情境的变化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寻求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高考试题中学科哲学的体现,关注地理素养

近年来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素材选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无论怎么“新”和“变”,都注重思维考查,渗透情感凸显素养。

试题选取并围绕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新问题,主要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城市、农业、交通、等值线及经纬线等知识板块的核心内容,凸显“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

高考试题关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论证,解决地理问题,重视地理学科素养能力的考查。命题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样”、“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论证、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36(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在哪里?――解决地理学科的位置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怎么样?为什么?大盐湖及周边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决地理学科的特征问题,培养学生的差异观念;(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怎么了?――解决地理学科的成因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地理学科中人地关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试题选取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社会重大问题的素材,通过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评价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试题更注重限度,在保证效度的前提下,给予考生一定的答题空间,答题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或表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鉴别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关注地理学科素养。

四、多方位的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新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科书则在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面做了努力,创设了很多探究性的场景和活动。老师在教学中会采用实验、讨论、辩论、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大家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

在教师引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质,探究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技巧、经验、方法、思想、行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扎实的学科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想做、能做、会做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课堂逻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养成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试题讲解.

[2]课标框架下的地理素养培养.

第3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 地理学科 快乐教学 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往往对于学习效率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是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方式。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不仅是学习本身的需要,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然而,就是这样一门意义重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起来却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给地理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阻滞。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寻求快乐,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乐学,利用快乐教学法提升地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一、扎实的基本功是快乐教学的前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水平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首先就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这样,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做到底气十足,胸有成竹,才能够轻松地驾驭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更加自由地发挥。

二、利用趣味化的导入先声夺人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地理课上,教师要注意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作为导入,从而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做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选修部分《浩瀚的宇宙》时,就从学生熟悉的民间传说“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入手,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言:“牛郎和织女只有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才能够见一面,然而,在牛郎和织女之间隔着一条银河,于是善良的喜鹊就利用搭鹊桥的方式让牛郎和织女见面。牛郎和织女真的能够见面吗?牛郎星和织女星我们用肉眼观看仿佛并没有多远的距离,但事实上,即使牛郎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给织女打电话,织女也要在几万年以后才能够听到牛郎的声音!”通过这种有趣的导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就被点燃了。有了有趣的开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

三、注意地理知识的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地理。诚然,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包含着各类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学科是一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学科。相较于课本上理论化、文字化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每个人身边的活生生的地理知识往往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教学的触角深入学生的生活和亲身体验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把教材上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学会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在我国冬天的时候全国各地气温差异很大,而到了夏天全国各个地区却是普遍的高温?在我国建造房屋的时候一般会把门窗开向什么方向?为什么人们在冬天的时候喜欢穿一些深色系的衣服,而到了夏季则会更多地选择浅色系的衣服?这种生活中每个学生都会遇见的问题,如果能够把它们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从地理科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会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加亲近感,另一方面,在把地理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学有所用”。这种把地理知识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学好地理的愿望,感觉到学习地理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项探究生活奥秘的有趣活动。

四、注意挖掘地理学科内容的“奇特性”

我们常常用“神奇”这个词语形容大自然,的确,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在涉及地理学科知识时,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中学生往往具有更加浓烈的好奇心,喜欢猎奇。为此,我们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注意挖掘地理学科内容中的一些具有“其特性”的地理规律和现象,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如,由于地转偏向力所形成的各种奇异现象,存在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无风带,每年都会按时报到的“信风”,等等,这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引领下会不知不觉地投入思考和探究活动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不会再把它当成是完成任务,而是一种满足好奇心的快乐的过程。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工具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相比,多媒体工具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原本文字化的东西能够转变成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因此,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可以使得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为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引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讲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生动地展示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震撼的场面及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由于采用的是图片加视频资料的方式,学生对这些自然灾害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激发了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以求的目标,因为一旦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有效的挖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深挖地理学科资源,努力提升地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推进快乐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上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戴卫帮.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J].教师,2011,(17).

第4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一、运用地图能力

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没有哪门学科像地理这样与地图牢固结合、密不可分。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范围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某局部区域。单凭人的肉眼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把如此广阔的世界尽收眼底,即使是一个小局部也不能了解全面,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一览无余,这就决定了运用地图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地图运用,突出地理的空间性,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特殊性所在。

二、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指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和分布、发展规律的能力,是地理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分析是把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成该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因素常常采取这种思维形式。综合是把地理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或个别特点在头脑里结合起来成为整体,通常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需要综合的思维形式。因此,如果说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而对于地理学而言,综合分析能力是核心的核心。

三、推断和评价能力

地理学科的前瞻性使得预测能力成为地理学科能力特有的内容。但对初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一些地理现象判断、评价和对某些地理原理的推理。因为现实世界中很多地理事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是地质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而来的,地理学中很多理论也还停留在推论的水平。加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地理事物的演变方向和人类行为对其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太阳系的起源、地球板块运动学说、全球变暖的原因等等。地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断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从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评价人类的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因此,推断和评价能力应该成为初中地理学科能力传授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是认识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地理想象是地理智力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空间上与时间上极其广阔,地理要素的构成异常复杂,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都无法亲身经历过或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对于这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借助想象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学习地理不能没有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地理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估及测试体系等众多方面。因此学科能力培养应当纳入教学目标设计之中。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教学策略,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等将地理学科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具体对策如下。

1.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科能力培养普遍重视不够。对地理能力的理解上,片面地将地图的绘制、仪器的使用等操作技能视为地理能力的全部或主体。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地理学科对学生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不同层次、类型的地理学科能力的设计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将学科能力与地理知识系统融合起来,便成为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运用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培养学科能力需要改变过去以讲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引导学生努力探究各种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探究多种答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3.实施有助于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洞察力和意志等情商因素,激活和驱动认知、实践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创造思维,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发挥超常规的创造能力。其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有:(1)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2)训练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独特性;(3)及时反思调控,培养思维的批判性;(4)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

4.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若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良思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就必须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地理活动涉及生活各个领域,丰富多彩,地理教师应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5.实施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第5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环境史;历史学分支;史学特性

环境史研究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新时期历史学研究最富活力和最具创新意义的领域。在所谓人类与自然互动的旗帜下,不仅拥有丰富的个案研究成果,也在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扎实的新进展,而且在方法论取向上重视国际学术界之间交流和相邻学科间的对话。不过,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目前环境史的研究仍然相当的“分散”、“零碎”和“不成系统”,[1]因此产生了不少争论,而其中最基础的莫过于环境史的定位问题。

关于环境史的定位问题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论,主要的分歧在于:环境史究竟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一种新的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方法或视角,亦或者是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和新的通史观念。虽然对这一具体概念国内外并没有达成一致,甚至有多少学者就有多少环境史的定义,[2]但在环境史研究领域中至少拥有一个基本共识即环境史研究的是历史上人类与(非人)自然互动的关系,这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这一新的历史研究领域的认识,也不影响笔者分析其学科的史学特性。

环境史学的史学特性,顾名思义,环境史学和历史学科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共同或者类似特性使它们可以彼此地密切联系起来。为了找出环境史的这种史学特性,本文主要从环境史的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科定位,一是学科价值。

环境史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就算不能归到历史的分支学科,但作为一门“专门之学”都应该拥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学者们对待这个问题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试图直接给予阐述的,如伍斯特认为环境史研究分三个层次:自然本身在过去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如何让作用;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个人与群体中形成的对于自然的观念、伦理、法律、神话及其它意义结构[3],T.泰特认为,环境史学家不能把一切人类历史看成是某种程度上的环境史,要把非常丰富的文献控制在一个能够处理的范围内。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和态度;其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从石斧到核反应堆的技术创新;第三是对生态过程的理解;第四是公众对有关环境问题的辩论、立法、政治规定及对“旧保护史”中大量文献资料的思考。只有把这些主题有序连接起来,才能全面均衡地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4]。甚至有些学者为了便于操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如台湾的刘翠溶教授建议了十个研究课题:人口与环境,土地利用与环境变迁,水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工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疾病与环境,性别、族群与环境,利用资源的态度与决策,人类聚落于建筑环境,GIS地理信息系统。[5]这类直接的界定方法,对于环境史研究的具体化起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环境史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特点及随着相关研究的发展,这些界定无疑将会被打破,我们不能指望存在这么一种可以归纳所有研究内容的清单。而另一部分学者在找出环境史的特定界域或研究环境史的学科定位时,采取的方法是类比。当然,这里所讲的类比不是针对任何学科,而是针对有些与环境史有着很大联系的一些学科。因此,笔者通过学科定位找出环境史的史学特性时,也将从此处开始。

许多学科的发展为环境史的出现储备了知识,其中主要是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生态学与人类学均以现存事实为研究对象,环境史学重点研究的是历史纵深的问题;考古学和古生物学为我们长时段地考察环境变迁提供了丰富的和古今对比强烈的历史信息,环境史学在资料来源和时空范围,都比考古学要广泛的多[6];地理学着重于研究空间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研究地域系统为基础的,环境史研究的是特定时空下的具体的人、人群和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环境史解释我们如何到达今日的地步?我们现在的生活的环境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环境史探讨并描述生物物理环境(biophysical environment)过去的状态,探讨人类对非人类环境的影响,及其间之关系,[7]也就是说环境史拥有着历史叙事所不可回避的因果性。

环境史所用的概念和术语有许多是历史地理学家所熟悉的,这就使得分辨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是一件复杂的事,但两者之间的学科理论基础、学科价值是有区别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地理学,环境史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而且历史地理学主要着眼的是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历史空间的“陈列”,着重对“地景”和“外观”进行时空描述和分析,也就是说这里的环境主要还是以一种背景存在,环境史的目的是将生态环境作为能动的角色进入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也就是“自然进入历史,人类回归自然”[8]。同时就学科价值而言,环境史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该更具功利性。上世纪环境史的兴起也主要是环保运动推动产生的,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等,是环境史兴起的直接动力。那么作为一门学科,环境史的学科价值也体现在它现实价值方面,环境史是以反思人类历史上与自然的互动,从而找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相对于历史地理学的描述和分析世界,环境史从一开始就偏向以史为鉴的能动的改造世界。

由上述类比,我们可以得到环境史的史学特性主要有:

第一,存在形式的过去性。环境史研究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互动,这种互动的事实,它不能重演。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

第二,史料的重视与处理方式。“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处理能力是最主要的历史学科能力。环境史的研究也重视史料的作用,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解读,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和强调“以史为鉴”的思维。

第三,学科之间的交融性。也许以往的历史是比较单一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又经过年鉴学派的洗礼,历史学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它涉及古今中外,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其内容异彩纷呈,纵横交错,互为影响。通过之前的类比,就可以看出环境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它虽然不是大杂烩,但确实拉近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所有学科都和环境史有着不同的联系。

第四,认知结构的多样性。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其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认知其所涉及的知识时,也应该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这种互动关系,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

认知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首先,就整体性而言。环境史研究的人与自然,都应该从时间、空间、人物三方面去整体把握。人类活动具有世界性,每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人类与环境也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学习环境史时,也应向学习历史一样要扩大视野,把这种互动放到整个历史中去考察、定位,形成对其发展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其次,因果性。社会中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环境本身,人与人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件的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条件,环境史研究对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再次,发展性。环境史研究的人与自然本身是一个连续不断、继往开来的过程,后一个过程总是在前一个过程基础之上的开拓创新,环境史的学科价值也是为了更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认识论上看,我们应该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总结历史互动关系、认识历史的规律,使之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环境史的史学特点可能远不止上面所列,但从这些特点,我们足以对环境史进行定位,即环境史的研究应该划分到历史研究,环境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作为历史学分支的环境史,我们可以以历史学的研究方式、方法去对待它,也就是说可以运用历史学的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及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来展开环境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7:1.

[2]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与美国环境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3,(4).

[3]Donald Worster.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M].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293.

[4]T.W.Tate.Problems of definition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J].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Newsletter, 1981: 8-10.

[5]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6]王利华.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J].学术研究,2006,(9).

[7]Stephen Dovers.Australian Environmental Histo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3-4.

[8]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J].南开学报,2006,(2).

第6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首先是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

其次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

最后是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呢?

第一、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第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第三、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第7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55-04 收稿日期:2009-10-22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第8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方法 背诵 地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57

地理的中文词汇最早见于我国的《易经》,而在西方世界中,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geographica这个词汇第一次由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合成出恚并写了西方世界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这些都足以说明地理学科的古老,也充分表明了地理学科具有极为久远的历史。当然,纵观古今中外地理这一学科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游遍名山的徐霞客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记录了沿途所见的各种现象、人文风土、地理、动植物概况等;对《水经》进一步增补最终写出《水经注》的郦道元,记录了1252条河流,被誉为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环游了地球的麦哲伦,第一次成功挑战了天圆地方的中心学说;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探索到了人们未知的世界等等。还有许许多多不断在探索中冒险的人们,他们或许发现了新大陆,或许发现了新物质,或许发现了其他未知的东西,他们的成就来自于对地理的不断探究。

高中地理的课程设计是符合当前高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是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优化的。高中地理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从自然、人文、区域三大方面进行展开,其展现出来的知识内容体系极为庞大,这让很多学生在对地理学习的时候产生了困惑,使其感到地理学习有不小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是高中地理的亮点,也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在对高中地理进行学习时要跟随教师的引导,对地理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

人们一直在对已知的世界进行着不断的深入探索,对未知的世界进行着不断的追寻,因此地理学科的内容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地理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地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将高中地理知识学好、学透,是其高中阶段中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一、要背诵,但不要死记硬背

背诵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无论是文科类学科,还是理科类学科,教学内容中或多或少都有需要学生进行背诵的部分,而地理作为附带理科属性的文科类学科,其自然也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内容。背诵可以说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但正是这学习的关键出现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时,对要求背诵的知识内容采取了最为粗暴的背诵手段,直接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只求背诵,这样对地理知识进行重复、机械的背诵短时间内能记住一些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记住的内容就逐渐开始遗忘,如果不在遗忘的节点进行多次重复背诵巩固,那么是无法达到完全背诵记忆的目的的。显而易见,没有多少学生能够做到对死记硬背的地理知识进行多次重复背诵巩固,这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科繁多,学习任务较重,众多学科中都有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对地理知识进行背诵时,要以理解为主背诵为辅,进行理解性的背诵记忆,这样才能将需要背诵的知识牢牢的记在脑中,且不易被遗忘。

通过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性背诵记忆的效率是死记硬背的数倍,且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背诵记忆显得更为轻松,这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为容易的将地理知识掌握。而且学生在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后,还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对地理知识进行更为升入的思考,这样对学生的记忆又起到了二次强化的作用。

在知识内容极为庞杂的地理学科中,学生要学会寻找到学习的小窍门,避免低效率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转而采用理解性背诵记忆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在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地理学习,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深入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得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善读地图,善用地图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学生常常接触到的学习工具,地图的种类繁多,地图之中蕴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不同的地图涵盖了不同的地理内容,因此学生在进行地理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学会看地图,还要能够看懂地图,把地图同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尝试记忆并背诵地图,这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看是不起眼的小小地图之中蕴含了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内容,这些内容均为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记忆背诵的,因此背诵地图能够更为迅速便捷的将所需背诵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记忆。当然,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地图进行背诵要有一定的小技巧,可以结合不同的地区对地图进行归类,使得对地图的背诵建立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之上,这样更利于对地图上的信息内容进行记忆。

第9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 生活实际;地理思维;欠缺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current ongo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pay attention to the inquiry process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hinking in geography course. Because of its special geography discipline, many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mo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some students for geographic and even produce scared psychology, so th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students in senior three, strengthen pair of geograph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Geographical thinking; the lack of real life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87-02

1 引言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几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我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2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2.3 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3 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我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