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

第1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材料;初中;影响

一、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乡土地理的学习都是根据学生周围的环境开展的,因此,也就是说学生本来就熟悉相关的范畴,能够产生一定的地理认知,并且能够将地理事物进一步整合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很多的内容都是不可言传的,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乡土材料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因此会让学生觉得简而易懂,容易接受,能够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地理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会充满求知欲,也就是能够从眼神中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能力,加强相关的实践操作以便于自身技能的提高,一般来说,很多地理环境经过时间的变化之后都会发生相关的改变,有的要经过几千几百年,而有的甚至要经历几亿年,这样就会出现不同时期的地理变化情况,通过乡土地理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地貌变化的相关过程,能够让学生对地貌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将相关的材料进行有计划的处理,进一步增强事例的连贯性,能够使学生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理解地理变化的过程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思维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实现地理教学的实践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概念不明确而形成的,所以要实现直观的材料,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

三、要结合相关的材料展开认知,进一步约束学生的惯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认知,就能够观察相关的内容,能够进一步解决实验的问题,懂得很多地理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的,能够形成一种依赖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周围的信息进行整合,使得乡土材料进一步增强实践性。对于学生来说,要不断明确相关概念,才能够进一步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关的差距还是存在的,主要是结合地理环境的差异来展示,有着对乡土知识的认识不足,进一步能够实事求是,寄托学生的希望,让学生能够加强进取的观念,实现实事求是地艰苦奋斗的思想,让祖国的未来有希望,努力建设家乡和祖国的明天。

四、经过研究和结合相关的材料,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处和意义

学生应该实现对地理材料的充分了解,并且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能够进一步展开讨论地理问题,形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对于家乡,每个学生应该都有着比较特殊的眷恋之情,只有进一步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才能够实现对乡土地理的了解,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激发斗志,能够想到要建设家乡,留意家乡的相关地理特点,能够进行小组讨论,整合相关的信息,完善小论文撰写的工作等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各种知识服务于家乡的建设,还可以看到学生家乡各方面进程的急速,经济和文化等发展也能够对地理学习实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合理引用相关的地理材料,特别是乡土地理材料,进一步增强课堂气氛,完善小组之间的合作,实现和谐共进的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维能力,完善、观察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能够让学生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进一步为建设祖国积累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伟.本科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2]顾松刚.浅谈大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3]周亚红.初中学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简析我校初中生地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4]焦龙河.高中地理教学渗透STS教育的探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5]王英,王民.利用心理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第2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 初中 地理教学 运用

初中地理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以及一些人体和自然规律进行认知学习,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地理学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抽象,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融入到地理学习中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了乡土地理的元素。所谓乡土地理也就是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

一、结合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比不上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先要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结合自身熟知的事物进行学习。由于自身对于乡土地理比较熟悉,所以从心理上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加上乡土地理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真实感知到的,能够看见和感受到的事物,更会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和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开展教学,提问“在自己家的附近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是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山坡上,因为张家口的山还算是比较多的,所以家附近的小山就成了小伙伴玩乐的地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张家口的山比较多呢?”学生可能就想到与地理相关的丘陵地形,联系张家口的实际情况,能够感受到地形对于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推广开去,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地区,不同的地形对于当地的人们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让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知道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地形环境是怎样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乡土地理,进行德育素质教育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地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感,因此学习的兴致并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融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家乡都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家乡发生的变化也会格外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神奇魅力,通过一些真实事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北农村地区的环境以及土壤比较适合棉花、辣椒等作物的生长,所以当地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引进了五彩棉花的种植,更是使得农业种植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样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同时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为自己的家乡开发一些新的农业作物,以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表达自身对家乡的热爱。

三、开展乡土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和感受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探究,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分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探索的同时,能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其中包括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学习,如果根据教材进行笼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乡土实践,对当地的土壤状况以及水利资源状况等进行实际的分析调查,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实际的学习分析总结当地的资源状况。从本土地区的资源状况着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这样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熟知的事物进行分析理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第3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实践活动;地理教学;乡土地理;创造意识

由于在现在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选择不讲乡土地理或者只讲与考试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更不用说代领同学们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因而不仅不利于乡土地理教学的展开,更造成了同学们实践能力的缺失,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同时,在我们这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县,我们学校也是农村的孩子居多,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其实是有优势的。因此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初中地理教学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一、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乡土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提高创造力最为有效的途径。因为地理学科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社会科学,综合性很强,而乡土地理的教学,在综合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实践性,因而课外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从而为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围绕以上教学目的而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可开展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考察、规划开发,又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等活动。错综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促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动心、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地理观察和调查。运用地图、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等能力,对训练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有极大的好处。

二、丰富的地理知识储备是创造的基础

地理创造能力是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新颖、独特地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牢固掌握地理知识为基础的。人们常说,“无知必无能”,这是很有道理的,不爱学习,知识和经验贫乏的人,他的认识思维活动不可能发展得很好,当然也就谈不上发展创造性思维了。因而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加强地理知识的传授,精讲多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于分析解决问题中掌握好地理知识,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寻求更多的知识。

三、敏锐的地理观察能力是创造的基本技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能源”。思维无论是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推断和解决问题,都需要有一个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周密的、正确的、系统的观察,就不可能收集到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并从中发现新的规律。观察对一般的思维过程尚且如此重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更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了。因为只有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觉察到别人所忽略然而意义却不寻常的事物或事物细节,才能获得更多更具体的感性材料,才能形成丰富的表象储备,否则创造性思维就成为“无米之炊”。尤其是乡土地理野外考察,由于研究对象都活生生地存在于家乡周围环境之中,只有坚持实地观察,才能获得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才能进一步经过创造性思维产生出创造性的产品来。因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成为教师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的首要教学目标。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对复杂对象的观察效果,没有周密安排是不行的。

四、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提高创造力的关键

1、以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综合运用,增强创造力

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是在各种地理要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各种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错综复杂关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一切地理事物都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的“点、线、面”的结合,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这使得我们在研究它们的关系或解决地理问题时,既要运用形象思维,形成直觉的表象,经过类比、联想、想象等活动而使其思维产品具有创造性;也要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去分析资料、形成概念、寻找问题的症结、检验假设。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重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方向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地理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地理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具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特性,这就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材料。教师应善于捕捉与构想克服思维定势的问题,提高学生变通求异能力,在活动中可采用逆向、横向、多向等思维方法,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杂志,2012(4).

[2]孙智慧.乡土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必修 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学为例[J].现代阅读,2012(5).

[3]蔡梅.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2(8).

[4]周立叶.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教学研究,2012(9).

[5]侯丽敏.从实际出发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研究,2012(9).

第4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 调查 对策

一.调查目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对乡土地理的课标要求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彻底,许多教师对课标关于乡土地理的阐述理解不透彻,因而在施教的过程中大打折扣,大部分学校也编写了“校本地理课程”,但这些校本课程并没有真正走进课堂,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乡土教材的作用。

为了真实的了解教师对乡土资源的认识,了解学校对校本地理课程的开发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的乡土地理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特设计本次调查。

二.调查内容

各学校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学校领导对乡土地理的重视程度,教师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应用及开发状况。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四.调查过程

在全县10所初中发放50份教师调查表。

五.问卷调查表及数据统计

1.您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时间(教龄)

A.3年以下 B.3~5年 C. 5~10年 D.10年以上62%

2.您认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开发应用是否必要

A.非常必要100% B.可有可无 C.没有必要

3.您认为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

A.非常有利86% B.效果一般 C.作用不大

4.您是否参加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A.参加过并编写了校本教材 38% B.参加过相关活动和研究 C.没有参加过36%

5.您在地理教学中尝试过应用乡土地理资源吗?

A.经常应用52% B.偶尔应用48% C.几乎没有

6.你是否尝试过带学生走出课堂?

A.经常进行 B.很少尝试44% C.从没有过56%

7.您所在的学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利用现状如何?

A.非常重视 B.重视一般60% C.不重视

8.您认为学校开发应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主要障碍是(可多选)

A.W校认为与升学关系不大,不提倡52% B.教师认为与教学关系不大,不积极 C.学生认为与考试关系不大,不在乎 88%D.家长认为与孩子成长关系不大,不支持

9.您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时(可多选)

A.缺乏乡土资源30% B. 没时间和精力74% C.能力有限开发难度大 D.学生不积极认可 E.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F.其他

10.您的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了解程度如何?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般 66% C.了解很少34% D.没有了解

11.您所在的学校乡土地理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利与开发利用?

A.非常丰富,利与开发42% B.一般,但可开发46% C.极其缺乏,无法开发

12. 您认为是否需要编写乡土地理教材?

A.需要编写相关教材90% B.只需要一些指导性的 C.不需要任何材料

13.在教学中,您认为应该如何应用乡土地理资源

A.课堂上偶尔提到 B.特殊章节涉及70% C.每章内容都应用到

14.您认为乡土地理资源在教学中以何种形式应用(可多选)

A.课堂导入 B.案例分析 74% C.课后探究58% D.实地考察48%

15.您认为您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后出现的变化(可多选)

A.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B.教学更加生动有效100% C.学生学习兴趣高涨62% D.没有变化

六.调查结论

(一)调查问卷分析及结论

1.所有教师都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开发和应用乡土资源非常必要。

2.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

3.绝大部分教师认为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十分必要,但只有一半的教师参加过校本教材的编写。

4.一半以上的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过乡土地理资源。

5.一半以上的教师从没有带学生走出过课堂。

6.大部分老师认为学校对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不够重视。

7.大部分教师认为家长和学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是开发应用乡土地理资源的主要障碍。

8.大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没有时间和精力。

9.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对乡土地理资源了解一般。

10.所有教师都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后教学更加生动有效,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11.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的方式主要有:案例分析,课后探究,实地考察。

(二)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新课程评价体系与传统评价体系的矛盾。

尽管新课改已经改了十多年,但教育的评价机制依然没有多大改变,高考中考成绩仍然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最主要的指标,学校为了赢得社会的赞誉,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不得不把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因此学校不赞成老师和学生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也无暇顾及课本以外的乡土资源,更不敢带领学生去野外考察。

2.实际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落实和贯彻新课程这一要求的学校很少。

3.教师的愿望与教学实际的矛盾。

大部分教师也知道,学生对乡土地理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教学中也引入一些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也有愿望带学生到野外去探究实践。但大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没有时间和精力。教师工作负担重,学校教师资源不充分。

七.改进的措施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地理新课程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教育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教育管理者是教育的规划者,引导者,应该从国家的发展高度着眼,从民族的未来着眼,教育是一场持久战,决不能仅仅盯住“一城”“一池”的得失,更应该放眼战略全局。教育管理者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素质提高了,能力变强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3.充分发挥好中考的导向作用。

中考是教学的指挥棒。一般家长、老师、学校都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中考考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老师也应该教什么,只有这样出成绩最快,也最实惠。因此,中考的指导思想就应该与课程标准思想一致。充分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总之,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5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实质上是教师通过比较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地图特点,找到各种不同地理事物以及具体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快速找到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打开学习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阅读“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和“我国7月份平均气温图”分析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在冬季、夏季气温的变化异同。在具体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两个气温差异非常大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选择东北的黑龙江省与华南地区的海南省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我国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南北温差很大的气温分布特点;但是在夏季,海南省的平均气温约为27℃,此时黑龙江的平均气温约为17℃,两地低温相差大约10℃,气温差不明显,说明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较小的气温分布特征,这样通过选择两个具体的典型的南方省(海南省)北方省(黑龙江省)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我国冬季、夏季的气温分布特征。

二、图示讲解的方法

在为学生讲解比较复杂的地理知识时,为了讲解得更加清楚,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穿插图表的方法讲解。如在教学“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地理知识时,先给学生讲明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主要原因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引起的,且锋面雨主要的降水类型,然后立即向学生展示出“锋面雨示意图”,详细为学生分析锋面雨的含义及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阅读我国东部地区5月份雨带分布图、6月份雨带分布图、7~8月份雨带分布图以及9月份雨带分布图等,在读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进退规律。这样,教师就把锋面雨的相关概念、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讲清楚了,同时学生也可以很清楚、系统地掌握所学的东部地区雨带迁移的相关知识。

三、信息迁移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读活图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理解蕴含在地理图表中的各种基本原理,把地理地图册、教材中的插图以及教材文字等各种不同的地理知识合理迁移到填充图中。在迁移这些地理知识信息时,使学生可以深入地判别、分析综合、概括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如:在讲解“中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各种地理知识,在图表中标注中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农业分布地带、湖泊以及矿产带等。其次,让学生根据读图所得的信息分析我国工业带布局的特点以及原因,结合已学的人口迁移特点、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就把所学习的所有地理知识都能够体现在一张地图中,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学生记得牢,也学得好。最后,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图表时,应该深入挖掘出和所要讲解地图相关的各种地理知识、前后相互联系,对比分析,尽可能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迁移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把所学习的零散地理知识和所学习的地图知识联系起来,让所学习的零散地理知识成为地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逐步提问的方法

第6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在初中地理的教材之中,有着非常多的地理图像,如果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这些图像进行有效的利用,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那么将会使得学生对于各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进行记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对图像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有效的利用图像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来教学地理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在初中地理的教材之中,有着较多的地图、示意图、统计图以及景观图,在这些图形之中基本上包含了全部的地理知识要点,利用这些图形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较为迅速的掌握这些知识要点,而且还能够利用这些图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拓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能够更加的集中。这些都反映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进行教学是非常具有必要的,应当对之引起较高的重视。

二、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应用分析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应用的方式,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可以按照以下的教学步骤来展开。

(一)图像的有效导入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应当注重课程的导入,这是初中地理每次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利用图像教学中的趣味性来进行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更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高度的精神状态,使得整节地理课程教学能够更加的具有效率。为了保证能够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应当选出艺术感染力较强的图片,利用图片的美感来吸引住学生,同时初中地理教师还要设置好相应的引导性语言,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住学生。

(二)利用图像设置疑问

当成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保持住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教学之中利用图像来进行疑问的设置,通过疑问来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思考。通过在图像教学中设置教学疑问,让学生围绕着图像来思考其中存在的疑问,能够让初中地理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受到太多的压力。但是其中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初中地理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这样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才会从中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也才能够真正吸引到W生的注意力。当然,教师在利用图像提出问题之后,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才能够顺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和寻找答案。

(三)地理图像分析教导

在初中地理图像教学之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之中能够自行从图像之中找到对自己有作用的东西。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充分的利用地理图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加强教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图像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图像能力。只有当学生自己掌握了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之后,才能够从地理图像之中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图像对比

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相似的图像,但是这些图像反映出来的知识要点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这些图像分辨清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对比教学,将这些相似的图像列举出来,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并自行分析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这些图像之中理清其中的知识要点,将各知识要点有效的串联起来,加深对各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策略分析

虽然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但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够让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

(一)多让学生绘图

对于利用图像进行教学时,如果单纯的让学生去看图和学习其中的知识,学生较为容易忘记图中的知识要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去独立动手操作,去练习填图,按照自己记忆中的印象画出其中的部分图像。通过种方式首先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其次能够让学生对图像和其中的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的全面,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的牢固。

(二)培养使用图像的良好习惯

大家都清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能够极大的提升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图像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用图的良好习惯。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图像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向他们展示利用图像解决地理问题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利用地理图像解答问题的高效性。在此情形下,学生才会更加专注于地理教材中的图像,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让整个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变得高效。

第7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关键字】图像法;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地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才能驾驭地理这门学科,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图像,枯燥的课堂将会因此变得生动有趣了,即使能力一般的学生也能轻易拿下它。因为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地理知识的记忆,还对培养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一、借助图像运用导学法进行地理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图像的辅助,可以让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也可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解“黄河的忧患”这一课的时候,我先利用ppt分别将过去的黄河的流域水系图与现在的进行对比,接着,让学生们找出之间的不同并加以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同时再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及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教师再自己讲解课本,告诉学生们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来治理黄河,当然,如果学生们的答案足够合理,也可以在分析学生们答案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补充与指导。

二、合理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

地图是世界地理知识的总括,曾有某位地理学家就说过,要想学好地理,就先把两张地图背熟———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可见,教师们合理利用一纸地图来辅助地理的教学实在必不可少。譬如,教师在对世界地理西亚部分的“五海三洲之地”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两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部分的知识相对来说较多且杂乱。因此,教师们就可以利用世界地图梳理这方面的地理知识点,让教学变得更加有目的也更加有计划。讲课之前,教师们需要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必备两张地图———世界以及中国地图,讲课伊始,可以先让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大方位———西亚五海与三洲,接着的任务是让学生找一条关键的河流———苏伊士运河,以及找到它与西亚之间的联系,这样这些基础的地理位置也就一目了然,在确定这些之后,把范围锁定在西亚这一块地图之上,找到土耳其海峡,通过地势地形的分析,那么,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也就会知道从黑海抵达地中海必定要路过土耳其海峡,因此可见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后,教师们就要引导学生们由五海三洲转变到丰富石油资源上,这时候,可以指导学生们从石油在西亚的分布图上发现这些地方分别是属于哪个国家的,那么学生们则会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下去,最后找到丰富的石油资源的所在。如此巧妙地运用了地图来进行教学,让地理课变得有目的有计划,在学生们在自主探索理论知识的同时发现地理学的趣味所在,这充分展现出了图像法的优势。

三、将枯燥乏味的文字转化为图像学习地理

(一)将静态图变为动态图

利用纲要信号图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地理知识一目了然,还可以让教学者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提高了教学效率。地理很多现象都是变化的,那么课本上的静态插图等就显示出了其局限性,因此,教学者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将课本中的静态图转变为动态图,让学生们在理解那些抽象事物变得更加容易,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将静态图变为动态图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书本上的静态图以动态图的形式播放给学生们看,在此过程中再附上讲解,这样抽象知识也会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形象生动起来,其次,教师们还可以利用边讲边画的方式来进行地理教学,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们能够跟上老师的步伐,一步一步将知识吸收进来。在此,笔者举一个案例:在讲“亚洲和欧洲的气候”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们可以把亚洲和欧洲的季节景物图片展示给大家,比如,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系列图片。每个系列图片中包含亚欧不同地区在同一季节的图片。学生可以看到,在冬季,西伯利亚是冰天雪地,而亚洲的马来西亚却是一片热带风光。通过这种动态的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记忆亚欧地区的气候特征。

(二)在原图的基础上加以辅助以化难为易

课本上已有文字与图像的讲解,那么,教师则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以辅助教学,以化解课本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例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从西到东呈阶梯状下降。教材上也附有中国的地形图,然而学生对这种图形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就把中国地形图分为西、中、东三个部分,逐步展示。这样学生发现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低,东部地区又比中部地区低。这个图片所想展示的内容就很容易被学生记住了。

(三)紧扣教材,化简原图

教材中的插图、附图等其他各种图像可能会让学生们看不懂,因此也就无法更好地去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适当地变换原图,将复杂的原图加以化简,让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在教学生们如何看等温线的时候,课本上的插图是直接画出各个地方以及各个样式的等温线,如果教师不加以梳理,同学们根本就看不明白,因此,教师们可以从等温线的数值、曲直以及凸进方向这三方面对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让原图变得简单,学生们也更容易掌握和记忆知识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图像法的意义极大,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同时培养学生们在读图方面的能力,还能促进更加高效的地理课堂的形成。因此,教师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图像来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图像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常合.中学地理课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第8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读图兴趣读图技巧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应更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学校提高对于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老师通过图像教学法,凸显出地理教学中学生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理学习融入生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体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初中地理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地理图像内涵

地理图像具体包括在地理教材、课外资料等内容中,是可以解释或表达地理内容、现象、规律、原理的图像。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包含的有地图、漫画图、示意图、实物图、景观图、统计图,等等。采用这些图像可以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和讲解,地理图像包含的知识内容丰富,准确性更高,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科学的教学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教学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水平。老师必须科学合理的选择图像类型,经过处理带入到课堂学习中,发挥优势提升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读图技巧的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抱有较强的好奇心,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适当地带动学生们对于图像学习的兴趣,合理地构建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读图热情,学会从图片中掌握地理信息。

2.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老师须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让学生通过图片掌握其所表达的知识内容和现象,通过图片带动思维,合理的进行知识点划分整理,深入讨论图片中展示问题的内在原因,高效的将图片和地理知识点融合到一起,进行梳理总结,最后学习到具体的地理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方法,避免学生过于注重图像本身而忽略了其内涵。

三、对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

1.一图多用。利用图像教学过程,必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思维的高度,提升学生对于同一图片进行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带领学生展开对比学习和关联性思考。从同一副图片中挖掘出多方位的信息,避免单一片面的思维方式,培养自我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能力。

2.多图并用。老师合理利用不同图像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图片,总结分析出其中包含的地理内容和现象,让学生在图像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最后解决问题,梳理知识点,构建地理结构体系。

3.掌握规律,图文转换。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将地理图像转化成具体的知识内容,分析实际的问题,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深度问题表层化,方便学生灵活的掌握,图文结合,将图像表达转化成文字表达,增强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

4.填图能力的培养。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知识点比较多,老师可以通过填图方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方便学生强化知识点,进行知识巩固基于记忆。

四、具体的实施方法

1.运用生活中的图像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教学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合理科学地利用生活中的图像知识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学习世界概况时候,结合实际的图像来进行引入,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选择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省份和区域的地形图片,可以是我国上海的地形图片,或是欧洲著名城市的地形图片,适当地向学生发问。课堂上将图片内容和教学知识点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将我国的地形图片牢记在脑海里,方便学生快速准确的把握不同城市、区域的位置,深入学习不同地区的经纬度和其他关联内容;学习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时候,可以播放图像结合我国发生的实际地震灾害情况,充分展示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破坏。结合经济等多方面发展因素,考虑出符合具体实际应用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还可以采用相关食物的图片来深化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们的记忆能力。

2.将地理图像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过去的地理教学中最大的缺点是表现能力过于低,学生通过较多的文字描述来进行学习,无法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将多媒体技术和图像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利用具象化的图像资料,将高科技与教学相结合,最大化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对于地质地貌的学习构成中进行地形样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己进行相关图片的查找,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地理知识的内容,更使学生理解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祖国的自然环境;老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如城市空间结构学习过程中,向学生引进城市区位图,展示实际的学生居住地区,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自行在图像中找出不同的分布区域,分析功能区域不同之处的形成条件,研究区域不同之处的有利因素,及不合理之处,提高学生关注度;加上新颖独特的语言文化,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以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该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将是一种新奇的感受,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刺激到反馈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本身形成强烈的好奇心,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体系思维的构建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图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导地位,让学生构建自我的知识结构体系,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构建地理学习思维,提升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21―01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掌握的,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图像教学给予足够重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图像教学法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图像上没有过多的语言文字描述,全部凭借着图像来传递信息,但是仅靠观察图像的外形结构是不够的,要让学生从浅显的认知上升到全面的联想,在进行地理图像教学时,要先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基础的地图开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读图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细致的讲解,对于图像的构成以及各部分表达的含义都要进行清楚的分析、生动有趣的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图。相对于最基础的图像来说,学生要学会看懂图中的标注,辨别方向,且还要学会比例的换算,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将地图上的信息转化成所需要的文字形式的内容。地图基本上是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各个部分的,基本上每个章节的学习都会涉及到一些图像知识,要让学生从最初的机械记忆变为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形式,真正会读图,读懂图。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能够掌握读图的技巧,并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以及一些感性的认知来读图,在此基础上学习地理图形会更加容易掌握。

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找来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先了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的具体方位、图像的大小等信息,在学生对各个国家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再学习地球仪知识。毕竟地球仪是将整个地图环绕在了球体上,和平面的图像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应该先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再学习相关知识。

二、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在地理图像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图,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绘图能力,对于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先从模仿的角度来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幅地形图,记住其中的主要图形结构以及地形分布特点之后,让学生在黑板上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图像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通过对图像的思考和回顾将印象中的图像最大可能地还原,在模仿绘制图形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图绘制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是通过模仿的形式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培养,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多幅图之间的内在关系,绘制出综合性的图像。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绘制地图,为以后熟练运用地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其绘制学校的俯视平面图,将各个建筑的位置按照正确的比例和角度摆放在地图上,并且合理地规划图像的大小,学生可以先将校园内的布局观察清楚,对于整个校园内的各种建筑以及标志物有清晰的印象,接下来绘制地图的时候就会显得轻松容易,教师要对学生绘制好的地图进行指导分析,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应该及时地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