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
1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为因素无法全面有效控制
施工现场操作工序比较多,投入的劳动力很多,所以,很难控制每个操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很容易引起质量问题。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的监控,成为了承包商和监理单位遇到的难题。
1.2质量产品难以全面检查
施工现场的操作工序比较多。涉及施工产品比较广泛。采取全面检查很难完全实现,抽样检查就容易出现漏检。容易导致质量问题。怎样实现对操作工序检测成为了一个很难突破的问题。
1.3整体安全意识不强
在施工现场,安全非常重要,安全意识是安全工作的前提。施工安全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很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得并不到位,认识度不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将现场安全工作做到位。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对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认识不足,不能融会贯通,彻底地落实到施工的现场。
1.4施工工序产品检测有偏差
施工现场工作量比较大,纠正偏差的浓度会升高,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实践过程中,操作型工序出现了问题,纠正的不及时,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工程需要返工。不容易解决,会延长工期,也会消耗很多的费用,这对承包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纠正偏差的难度比较大。
2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2.1优化人力完善职责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必须要严格要求。做到项目经理监管体制完善,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注意深入学习。项目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财务把控不严格。容易加大项目工程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流失,浪费资源,会造成项目的利润降低。项目经理经济观念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施工安全和进度受到影响。
2.2优化管理制度提高进度
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要按照法律法规制定。做到任何事情都有制度可以约束,包括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例会,施工用电,施工环保,施工奖罚,等等这些制度必须要明确,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进度,让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以依据。
2.3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执行
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包括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按时完成工期,就必须要拟定一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的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利用现场的人力,财力,物力。一份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工程的造价。采取不同的工程设计,造价不同。所以,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材料,劳动人力,做一个施工编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施工,对设计进行优化。在设计明确方案之后,要严格的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2.4优化安全管理制度杜绝隐患
2.4.1全面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过程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对全体成员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现场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让施工人员做到自我调节。领导者要对各个环节的安全做到位,严格的监管。
2.4.2建立现场安全体系
施工过程时间比较长,工序比较繁琐,施工现场安全,贯彻施工整个过程。关系主攻期的完成。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各个管理部门能够做到位,达到管理目标。
2.4.3做到事前预防
施工单位会遇到一些危险的项目,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分析,进行部署工作。了解其危险程度,把工作做到实处,确保安全。安全时刻要在掌握之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要全面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进行预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5优化造价管理、降低成本
优化造价管理,减少资金的占用,有效降低整个施工成本。监管管理人员,要把管理落到实处。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科学地进行施工。
2.6优化材料管理制度、减少浪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比例比较高,占到整个工程的60%到70%。所以材料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投资方,施工单位,要提前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预算,采购合理,对材料和设备,要多加进行比对,选择成本较低,质量较好的材料,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种类比较多,新型材料应用比较广泛,必须要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2.6.1材料供应
设计方确定工程所需的材料,规格,数量,然后组织材料商进行材料供应。
2.6.2采购到位
施工之前,应该仔细对材料采购单进行核对,尤其是数量,质量,品牌,产地。分析了解清楚之后,保证订购的材料质量,大小,尺寸,必须要一致,一次性到位,这样可以节省财力,劳力,不能因为材料订购影响进度。
2.6.3材料储存
采购材料后需要进场,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堆放。合理的每种材料进场,进行摆放。要对其质量进行抽样检查。
2.7优化成本管理理念、增加盈利
加强成本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任何的项目活动都需要费用。整体节约可以增加盈利。要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核算,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制,结合整个工程项目。可以保证花费的合理性,避免成本重复,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益。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3结语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必须要完善。科学的分配工作,有效地改善各个环节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项目经理在建筑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要统筹进行管理,可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随着国内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施工技术资料编制的工作要求更高。在建筑过程中,必须要对质量严格把控。有效的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既可以提升建筑质量。为我国的建筑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忻国豪.浅谈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J].当代经理人,2006(19).
Abstract: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trengthening of work site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achiev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goal. Only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quality, cost, safety and process and strengthening of work site cooperation,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uld be improved to establish a good corporate image.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科学组织;质量;成本;安全;进度;协调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quality; cost; safety; progress;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49-01
1加强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首先要保证组织工作的科学合理
1.1 充分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组织准备工作,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部人员组织,要考虑他们的工作特点、工作作风、专业特长、项目经理的组织能力、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情况,是否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构建合理的人员结构,确定合理的人员数量,并保证人员的专业结构合理,操作人员、辅助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都要有其对应值,人员过多,专业结构不合理,则造成人员管理的浪费,发掘不了每个人应有的作用,人员过少,特别是现阶段技术工人的缺乏,又会造成操作人员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增加带来功效降低、进度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识读图纸、研究施工合同、分析施工进度计划、了解工程所在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熟练掌握工程质量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楚工程目标实现可能遇到的风险,制订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在施工前要做好技术交底,特别要注意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薄弱环节、要目标到人、明确责任,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还要针对具体的施工要求,尽量优化每一道工序,充分考虑资源(施工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等)的供应情况,认真管理制定月旬作业计划,保证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
1.2 重视施工现场的沟通和协调,认真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现代工程由于结构复杂、功效提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施工机械、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这就给施工及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人员教育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加强人员培训,除了利用工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各级人员培训班,加大培训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的传、帮、带,举办技能竞赛,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培训人员,奖优罚劣,调动施工及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全身心投入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
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以及规范标准的要求,选择信誉好的供货单位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方,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与供货方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材料进场后,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书,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并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做好材料送货台帐记录。在材料质量检查中,凡是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做退场处理,不允许堆放在施工现场。
除了进行材料质量控制以外,还要进行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要重视从工序或检验批到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从人的质量行为着手抓起,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
重视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和系统性因素,对因地质条件变化、气温的骤然改变和水旱灾害以及地震、泥石流等对建筑质量的影响要高度关注,做到事前有计划、有预案、认真检查、细致观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达到预定的功能。
3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工程成本和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成本进度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首先要正确使用材料和机械,合理节约材料,材料要按照施工图预算中的材料消耗量计算确定,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损耗率,要采取限额领料,目标到班组,利益到个人,对进场机械要根据施工进度正确的调配,要定人定机定岗,要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还要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的施工管理方法加强研究,将新的内容与传统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它们的优缺点,使用范围,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与收益对比是否值得采用。这些新的内容在技术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措施,材料、人工、机械消耗是否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保证施工成本永远走在先进的行列。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是保障
首先,应加强上岗职工的安全教育。要对所有工种都以一些事故易发环节为重点进行教育,严格岗前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对特殊工种,要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还应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和环境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安全保障和维护保养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尽量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再次,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应定期组织进行,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评分表,并做好有关安全问题和隐患记录,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安全检查时及时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结语:通过施工企业现场科学合理的组织、严格的质量管理、有效的成本和进度管理和控制,以及强化安全管理,可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建筑物达到预定的功能,提升施工企业的形象,为施工企业的发展赢得优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机构设置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就是“工资有保障,国家来负担”。而实际上,公共事业组织不仅包括无偿或按非盈利原则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还包括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公共企业,而后者又称公用事业。[3]它包括城市的供水、供热、燃气、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工程、城市综合事务等管理。此外,有一些私人企业实际上也在提供准公共服务与产品,如城市出租车、私人承担的公共工程建设。而属于后两种组织的许多单位企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了解,所以这些企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未开发的就业市场。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自身面临的挑战第一,专业定位空泛,培养方向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而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专业性差距很大又各自有自己的专业院校,如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教育管理部门,所以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把自己的专业定位于“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出的毕业生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没有自己的专长。强调财经特色,不能与会计、金融专业相比较,强调行政办公能力,又不能和中文、秘书专业有明确的区分度。而在就业市场的招聘中,用人单位重视的是专业性,对于“复合型”并不买账。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就业与当初预想相差甚远。据调查,只有不到5%的毕业生进入到公共事业单位。90%的毕业生流向企业,大多从事办公室文员、销售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在求职应聘中,毕业生深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被企业了解的尴尬和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的苦恼。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时量大、内容重复的问题。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认为,一些价值性、导向性的课程学分过多,但在实际中,由于大多数毕业生从事非公共管理的工作,并不能运用。另外许多课程的讲授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少,对此普遍表露出反感情绪。而一些应用性强的核心课程,学生也反映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使学生在就业中并不能体现出优势。第三,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教学与研究开展不够。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其本身又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等许多课程都可以与现实直接对接。然而目前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首先,教学大纲中缺乏严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学方案中轻视实践教学课程,虽然有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实践教学,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按实践教学模式操作。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多运用案例教学,不重视情景模拟,实践性并不强,没有真正能够让学生在场景中实践所学理论。再次,科研活动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有根本性提高。第四,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氛围不够,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工作时间的片断性再加上70后、80后的年龄特点使高校中青年教师具有独立性较强的群体性格特征,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教学活动自主性强,缺乏相互沟通和借鉴,没有传承老一代教师多年总结出的集体备课的良好传统,实际上,集体备课有助于规范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启发理论思维。同样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是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活动开展。一些教师虽然有自己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尝试,但由于缺乏整体氛围,所以难以形成全面的、成熟的新教学方法。第五,师资培训重视理论学习轻视了解现实。许多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学历水平整体较高的师资队伍。同时还有派出教师到高水平的一流大学进修,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然而,和教学工作瓶颈相联系可以发现,教师对与专业对口的现实工作运行了解不够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短板,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理论性有余、生动性不够,借用别人的案例讲解苍白,缺乏亲自体验的鲜活。第六,部分学生学风浮躁,缺乏对专业的正确认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缺乏学习兴趣,存在悲观厌学情绪。一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证上,极少数学生甚至荒废学业。错误的学习态度使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对理论知识过眼烟云,对应用知识方恨当初不认真。而一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价值与工具素养带给他们优势。
对影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挑战性问题的分析
(一)大学的专业建设不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教育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被推向市场,所以,毕业之后是否能就业是衡量今天大学教育的又一重要标准。尤其是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的形势下,就业与否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关于大学的专业建设不能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必须立足现实,从市场出发,开门办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尤其如此。(二)西方成熟公共管理体制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在我国难以适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从西方引进的,而西方的公共管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然,从西方成熟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来套我国的国情是不合适的。[4]尽管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受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样的国情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必须具体对象具体分析,以适应市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本地和周边就业市场来思考专业建设。(三)对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一,观念滞后,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无论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培养目标还不明确,还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等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在课堂之下。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观念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轻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无论从课程性质、课时量,还是从教学方法来看,都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也有特色职能模块的设计,但特色不特,与就业市场不符。另一方面,我们依然习惯于从人才的培养方案出发思考专业建设,而对人才的需求方的情况知之不多。第二,缺乏制度规范与激励机制,不能引导教学方法改进。从上述分析看,我们存在问题的集中点是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强调理论思维与价值导向,但并不等于教学方式就一定是讲授式教学方法。社会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回归”实践以丰富理论,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理论,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虽然少数教师已经在尝试社会调查、情景模拟教学、参与实验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的严格硬性规定,所以这些实践性教学并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与严格的课时规定。同时实践性教学本身就需要教师用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花费的心思要超过常规教学,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教师们宁可选择常规方式。
一、我国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现状
(一)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缺乏有效的利率管理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在平衡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同时,不能简单的依靠管理理论,必须要求构建相应的利率管理体制,但是小型商业银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利率管理的影响,使得银行不能及时根据负债结构变化而进行利率的调整,最终导致小型商业银行存在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尤其是利率敏感性缺口比较突出。以某银行为例,2014年该银行资产构成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占了一半的比例,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了 18% ,非标资产约占7%,其他资产的比例较小,而且一年内的利率敏感缺口为负,这样一旦利率上升就会造成净利息收入降低。
(二)利率风险度量方法落后
小型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度量方面基本上采取敏感性缺口分析,但是忽视了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虽然有银行使用持久期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但是该度量方法对于数据的要求比较严苛,小型商业银行很难运用,现实意义不大。因此总体来看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比较滞后,没有积极利用利率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度量。
(三)银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一方面小型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理念存在扭曲,缺乏?L险管理意识。基于小型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小型商业银行一般将精力主要放在业务拓展上,对于利率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机制不完善,根据调查大部分小型商业银行没有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控制机构,在具体的管理中缺乏主动性,被动的按照央行的监管指标进行利率管理。
(四)在管理利率风险的过程中缺乏可用的工具和手段
一方面由于小型商业银行基本属于地方性银行,受地方政治、经济水平影响较深,反映到资产负债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在负债端不能吸收到其他地区低成本的资金,在资产端受全国性商业银行跨区域竞争和支持本地经济的双重压力,很难通过资产利率有效管理净息差;另一方面,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对小型商业银行也面临较高的业务准入门槛和人才匮乏的两难境地。
二、利率市场化对小型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小型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长期影响
首先利率市场化冲击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促使银行盈利模式做出调整。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银行的存贷利差会逐渐缩小,银行传统以存贷利差作为盈利手段的模式将受到严峻的冲击,虽然小型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本积累短期内应对该冲击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看,商业银行必须要调整盈利模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此实现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当然利率市场化还会加剧对小型银行的重组与整合。在利率管理模式下小银行只需要按照央行的规定进行存贷款业务就可以,而利率市场化则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难度,基于市场竞争考虑,小型商业银行必须要将新的客户纳入到管理体系中,这样一来银行的可容忍风险等级下移,以及“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使得风险管理难度不断上升;最后小型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将会获得更大的自由定价权,银行之间由非价格竞争会转移到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比拼的环境中,因此银行在确定产品价格时必须要考虑产品特点、竞争策略以及风险程度等等因素,对小型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项严格的高质量要求,以产品定价能力的提升推动中小型商业银行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一个很好的牵动点。
(二)利率市场化对小型商业银行短期阶段性的影响
首先利率市场化压缩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利率市场化不仅导致商业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竞争加剧,而且还增加了客户的议价能力,客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样小型银行为了占据市场必然会采取压缩利润空间的方式,例如小型商业银行为了吸取存款,不得不将存款利率设置为最高,这样必然会导致银行利润的降低;其次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根据相关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另外加储备资本2.5%,并由核心资本满足。虽然我国放松了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规模的限制,加强了对风险水平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的监管,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环境下,银行获取的资金渠道管理趋严,资本成本上升明显,小型商业银行内部补充资本的难度加大,相对于大型银行的内外部融资能力,而小型商业银行寻求新资本补充的缺口会比较明显;最后定价难度剧增。长期以来非价格竞争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利率市场化对于非价格竞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小型银行在利率市场化面前会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中小商业银行为了自身发展必须要从产品定价方面入手,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确定产品价格,一旦出现产品价格不合理的现象就会引发金融风险等。
三、利率市场化下加强小型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对策
(一)设立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学习先进同业经验
小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既面临较大的挑战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型商业以利率作为存款优势的条件不存在,因此基于市场发展中小型商业银行必须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要要设立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以专业化的模式对银行利率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利率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运作,另一方面中小型商业银行也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例如作为作为西部银行可以积极学习与借鉴东部沿海银行的管理经验,以此提高管理水平。
(二)探寻资本补充新路径
为应对小银行短期内利润下降导致的资本缺口,可采用的对策有,一是发行银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二是通过贷款资产的出让转移,缓解银行的资本压力。资本补充的长期解决对策:一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直接降低风险资产的绝对值,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调整资产结构从而降低加权风险资产净额,扩大债券投资业务,提高债券资产的比重,降低总资产中高风险的信贷资产权重占比。
(三)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型商业银行要提高定价能力及时根据市场变化需求等制定科学的价格管理机制,例如小型商业银行要综合银行内部财务成本、风险成本以及同业竞争情况等建立基于不同收益战略的定价机制,并且在银行内部要推行 FTP。同时辅之以考核机制、管理流程、系统设置的调整与优化,切实定价能力,重视产品定价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政策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指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事业单位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拔款。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发展经济,繁荣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机制、财政供给模式、人事制度、投资政策、财务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深入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离公共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
第一,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是采用盲目追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向前推进的”,[1]事业单位改革本身没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这一时间段的改革明显带有“产业化”、“市场化”倾向,其后果就是会出现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等民生问题。这说明,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质上背离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性。
第二,我国多年来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例如政事分开,放权、搞活,给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以管理的权限,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等,实际上是围绕事业单位的自主性展开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事业单位的自主性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行政首长在某些方面权力过大,没有约束。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行政首长在某些方面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权限,权力显得过小,自主性又远远不足。[2]
事业单位改革所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正是今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
(一)增强事业单位的公共性
“公共性应该是公共组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重要品格,之前,我们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政事分开,但是却忽视了事业单位宗旨与使命,忘记了事业单位设立的初衷与目的,而这恰恰是事业单位今后改革的方向。”[3]近几年,我国学者及政府人员才开始以服务性政府为出发点,从政府的公共性、事业单位及其活动的公益性入手,对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他们主张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立事业单位为主体,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性发展公共事业,重构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举办事业单位的目的是提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应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因此,公众性应该是今后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增强事业单位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性,具体包括组织的人事权、财权与活动自。增强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是与当代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课题——行政运行范式的转换相联系的。现代行政运行范式强调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行政事业一体化”体制,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依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事”仍然没有彻底分开。因此,今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方向就是要继续增强事业单位的自主性。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选择
(一)实行分类改革,实现科学管理
分类发展是事业单位组织变迁的基本模式,分类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路径。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类:一是按照公共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序,即从提品或服务的社会功能使用价值属性来分类,我们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半公益性三大类;二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程度,即从举办体制来分类,可以分为公立事业单位和民办事业单位两大类。
借助分类管理逐步理清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合理分担公共事业管理与发展的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公共事业,借助市场力量和机制,达到公共事业的供求平衡。[4]。一般地说,政府要负责统筹发展纯公益性事业,对社会力量参与纯公益事业发展给予鼓励和政策优惠扶持;准公益性事业,要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提供重要支持,但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和公民的个人力量举办公共事业;半公益性事业要发挥社会力量的主渠道作用。
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分流。首先,继续这些年来的做法,进一步将部分公共事业单位分流出去,减少官办性质的公共事业单位,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其次,将人员分流,除了将新确定的非公共事业单位人员逐步社会化外,对仍确定为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进行分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收缩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范围,减轻国家公共财政的负担,从而加大对重要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其发展水平,而且可以确保公共事业单位实现精干高效的目标。
(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
关键词:公共经济管理;改善民生;积极作用
民生问题是我国政府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政府当前最关注的问题,改善不仅仅关系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基本权利,同时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繁荣。因此,总理明确提出了民生工作是当前的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政府公共管理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制定公共政策等重要职能,因此在改善民生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简单探讨了加强公共课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的关系。
一、加强公共经济管理对于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
公共经济管理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保障社会公民的利益,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我国经济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收入分配不够合理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的两极分化已经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对于我国的国计民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公共经济管理有利于民生需求的实现。民生内涵和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民生不仅仅是过去温饱问题和住房问题,已经拓展到了基本生存要求之外,包括了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和产品需求,改善民生成为真正实现人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和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经济管理承担着庞大的公共产品服务,管理着庞大公共事务,所以对于民生改善有着巨大的影响,加强公共管理对于改善民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公共管理和改善民生的关系研究
1 公共产品是改善人们生活的基础
公共经济管理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0年,GDP增长超过了10%,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的基本生存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国民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然而这些公共品的供应却因为体制和管理等原因,难以保持相应的增长速度,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缺口。
由于政府是我国目前的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和社会福利的主体,政府向社会直接或间接的提供公共产品,才能够保证人们的公共产品品种、质量,极大满足人们的公共产品需求,从而成为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社会保障体系迟迟没有建立,医疗,教育,和养老问题一直困扰广大农村群众的重要问题。所以,给广大农民和贫困线以下的城镇居民提供福利和社保就依靠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2 促进社会公平是改善民生的先决条件
公共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公共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是公共资源配置的一个体现,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公平被摆在次要的地位,只有发挥公共经济管理的作用,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才能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生的改善。我国的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公共经济管理相对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甚至在一些比如医疗卫生等重要的公共领域的改革产生了强烈的市场化的色彩,没有把解决卫生服务公平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而一味强调全民共同承担健康责任,试图通过市场解决医疗卫生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广大收入过低的人民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无法实现医疗事业的公平性。市场不能代替政府公共经济管理的地位,政府要在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够有效改善民生。
3 公共经济管理制度法制化是改善民生的法制保障
我国民生问题主要是供给不足造成的,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压缩非公共品的支出,将“服务投资性财政”转变成为“公共服务性财政”,加大公共民生领域的产品投入,使财政支出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体系,改善财政结构,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提供公共产品的有力资金保障。
同时,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公共经济管理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从制度角度保证改善民生落实和有效执行,为提高公共经济管理提供有效地制度保证,将公共经济管理活动纳入到法律体系之中来,对公共经济管理过程及机构的权限予以规范,使整个公共经济管理活动有法可依,使人们能够形成良性预期,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的利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开展农村公共管理势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传统风俗习惯、宗族以及家族势力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渗透到农村公共管理的不同阶段和领域,制约着农村公共管理的发展。
1.决策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考虑更多的是供给主体的利益,较少顾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其供给总量、结构和程序是由上级部门以政策形式向下传达的“单边行动”,带有浓厚的指令性,导致服务结果被过度聚集、服务过程被过度简化,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严重脱节。这种脱节体现在农民急需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严重不足,如农村消防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管理决策应适应环境及时变化,并且鼓励农民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利益诉求,从而真正改善农村公共管理的决策机制。
2.缺乏利益驱动,服务效率低下。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包揽了绝大多数的公共事务,以“垄断者”的角色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垄断必然意味着排他,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政府供给机制难以适应农民的公共需求变化。因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因此具有显著的非市场化特征,即政府不能通过明确的供给价格从农民那里直接收取相应的费用,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较难计算成本及其收益,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其次,由于政府的“垄断性”供给,在缺乏竞争者的前提下,较易使政府丧失对效率的追求,并且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是由众多机构或部门共同参与的,众多的参与者使得职权划分交叉、部门利益纷争、协调配合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管理体系的运转效率。
3.财政投入严重短缺。虽然国家提出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思路,但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财政资金在解决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拖欠农村教师工资,更遑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据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仅为29.5%,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4和25个百分点。政府服务的供应不足,说明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时,居民所得较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来支付本应由政府支出的开支,并从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匮乏。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是指那些活跃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管理型人才,他们主要分布在乡、村两级中的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在众多类型的农村人才中,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而农村人才资源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人才资源处于贫乏状态。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在社会成员中的印象根深蒂固,因此在选择工作和就业地点时,绝大多数人才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黄敬宝的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首选在北京就业的占71.6%,首选广东和上海的分别占5.6%、5%,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在工资高、工作和生活环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发达地区就业,而愿意去农村工作的只占26.4%,7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农村工作。
二、加强农村公共管理的具体措施
构建农村公共管理新秩序,必须从公共管理理论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找出阻碍农村公共管理效率提升的障碍性因素,通过改革的手段来破除农村公共管理的旧秩序,形成高效的公共管理新秩序。
1.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努力完善符合农村现状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构建以政府占主导地位、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从而共同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坚持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输送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也应不断地向农村地区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进步的联动效应,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机制,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与管理的规律。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出台了十余项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建立和完善了该省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这些文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农村劳动力、社会治安、暂住人口管理、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社会救助、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方面面,体现了政府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被称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强肋工程”。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应该集中在农村道路、水电和通信等方面,从而在硬件方面切切实实地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公布的不同,并结合不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特点,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重点改造,乡镇一级要重点建设道路、通讯、医院、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而村一级除了要搞好公路交通和通讯建设之外,要提高对人畜饮水工程、卫生所、学校、电视接受设施、文化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资金除了财政投入之外,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力,大力推动大中型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以参股等方式参与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当中来,逐渐打造出多元化投资格局。当然,对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也可以积极引导,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使农民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回报,使得这些闲置资金能够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3.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进程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简单的农业劳动、原始的生产方式、落后的农业技术和守旧的生产生活观念,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综观导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种种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农业在当前我国属于低效益的弱质产业,因为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其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它们在实施农村工业化之后,农村公共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如为了解决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日本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积极且有计划地将工业引入农村,在1973年制定的《农村地区工业引进促进法》是最为典型的法规,该法规通过有计划地向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企业,增加了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并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平衡发展。在我国,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方针,它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如可以依据自身富余的矿产资源发展矿业、依据自身的地理优势建立生态园区发展旅游观光业和依据农业资源的独特性发展食品深加工业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处在主导地位的公共行政,因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其呆板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信息型和知识型社会。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并很快扩展到了西方各国中。公共管理不再是单单重视经济和效率,转而重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然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困难重重。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困境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处在主导地位的公共行政,因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其呆板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信息型和知识型社会。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并很快扩展到了西方各国中。新公共管理不是对已有的公共行政框架的变动,也不是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单一的调整和单单为了减少管理的成本和开支,而是对传统的公共管理体制的一次全面的否定和变革。这一次改革打破了上级对下级的单向指控,建立交流互动的模式和平台,渐渐走向了“后官僚组织”的道路。“官僚制”已成为了过去,公共管理不再是单单重视经济和效率,转而重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然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困难重重。
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价值取向困境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先进的,但也存在着问题,尤其是在其价值取向方面上,有下面几点不足:
1.1 公共性原则受管理主义的制约
公共性是公共部门之根本,其本质是要求在行政管理中,以公民的切身利益、公民的权力为核心,其价值就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尊严和社会的公正,是以提高公民整体生活水平为目标的。但就管理主义而言,强调的是经济的最大化与效率的最优化,这一工具理性也就造成了政府或企业在公共管理中,其优先考虑的是绩效,偏离公共管理的核心,变化为执行和管理的工具。以经济、效率作为导向,所造成的是以达成目标为目的,忽略其目标的核心意义,就是说,行政管理与社会价值背道而驰,丧失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意义所在。针对新公共管理在效率追求上的片面性,英格拉姆指出,“对许多公共组织来说,效率不是追求的唯一目的,还存在其它目标”。实现民主社会价值应是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立足点。
1.2 公共利益过于表面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是市场化的管理,将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的利益为导向,以满足顾客为宗旨。简单来说,就是用顾客与企业的关系取代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将公共财物交由市场分配,减少政府的职能。这种以市场做为核心的价值观是不符合逻辑的,过分的选择相信市场,而忽略了市场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进行让步,将其职能交由市场更是不符合现在政务日益增长的走向。再者,从运用到实际上看,将公共部门职责私有化未必更有效率。私有化更有可能造成公共财产的混乱,进而造成管理的复杂。将公共职责市场化有其优点,但不可忽略的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1.3 “顾客”与“公民”的矛盾
政府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最高权力的掌控者是公民,这是政府与公民两者间的关系。而观之于市场和顾客,市场是基于一个平等交换的概念,双方不存在地位上的差别。将公民比作是顾客,其本身上就降低了公民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权利,政府是服务于公民的,但市场不只是服务于顾客。另外,从消费的本质上来说,对于企业出售的产品,顾客只能选择的是买或不买,但对其出售的什么样的产品、产品的价格、服务的内容并不能参与决定,本质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而就公共服务管理来说,公民所扮演的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或不接受服务,更重要的是扮演着一个参与者,对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导向,所造成的是政府对权力的掌控和单向的行使,这与政府存在的本质是相谬的。公民参与政府的决策是行使其权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政府的有力监督。公民与顾客在其本质上就有区别。
1.4 “经济人”假设不能照搬
经济人假设认为:理性行动者是由自利所激励;理性行动者是机会主义的、欺诈的、自我服务的、怠惰的和善于利用他人的;由于这种假设,理性行动者不能被信任。市场中,趋利而避害的“经济人”比比皆是,公共领域中也是如此,追求名声、功绩、财富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对政府进行全盘否认。“经济人”假设过于现实,从而忽略了对人性的探讨,悲观的认为利益本身才是人的行为出发点,否定人文因素的存在。对人性的全盘否定是不切实际的,对公共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否定,不相信他们能立足于公民,为公民着想,为公民造福,认为他们只是追名逐利的官僚。
2 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缩小政治阶级的差距、权力下放、赋予下级更大的权力、追求平等,破坏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人员任职制度。所造成的是管理制度更趋于政治个人化,对其所期待的公平、公正并无作用,还会导致政府的腐败,党派的林立。公共管理和私有管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公共管理的立足点在于广大公民的利益,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为公民营造福利。而私有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企业本身创造利益,是以扩大企业规模,为企业拥有者创造更大利益为主。这就说明了私有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不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上。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市场机制太过于信任,将资源分配交由市场,忽略掉了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削弱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进而破坏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与实现民主的目标背道而驰。
3 总结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的管理与改革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向。总体而言,多方位的思考角度,对于公共行政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所显现出得不足之处,赞成与批判总是同时存在的,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还有待进一步论证。而对于我国而言,当前正面临着政府体制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借鉴新思想、新理论,固然是好的,但新公共管理理论能否成为我国行政管理的新范式,还不能确定。
【参考文献】
[1]陈振明.《走向一种 “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
[2]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1
[3]王世雄.《综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局限》,2003
[4]王丽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南京社会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