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县域经济
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和“用工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即将消失殆尽。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有专家指出,劳动力成本上涨已成趋势。而我国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在我国两大制造业中心珠三角和长三角,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25%,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12%。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
(1)通货膨胀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对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我国政府实行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次性投放了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的CPI指标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现象严重。通货膨胀引发的物价上升必然会影响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成本。生活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了人们所期望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期望获得更高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2)劳动力供给的减少。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的增长。然而,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我国已经逐步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短缺现象渐渐凸显,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很多企业和公司,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岗位空缺”和“招工难”的现象。(3)新一代劳动者精神上的需求。随着“80后” “90后”人群和“新一代农民工”走上就业岗位,他们不再满足于以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渴望得到比父辈们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好的福利待遇。同时,这些新一代的劳动力们大多是接受过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培养,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培养和教育所付出的成本也通过劳动力的成本反映出来了。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县域经济的有利影响
县域经济是我国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以使得大量的在外剩余劳动力重新转移回他们所在的小城镇,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城镇的飞速发展又带动下面乡镇的发展,吸引下面乡镇的人口向城镇的集中,有利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载体。(1)促进了县域的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促进了沿海发达地区物价和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使得各乡镇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开始面临着工资低而消费高的困境,而相比于县城,生活成本要小很多,因此很多人不得不考虑结束在大城市漂泊的日子,重新回到家乡的中小企业务工或者自己创业,刺激了家乡的消费,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2)提高了县域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很多的农民工从落后乡镇来到繁华的沿海发达地区,既然要生存下去,就只要勤奋努力的劳动,因此换来的不仅是劳动报酬,还有个人的成长经历。他们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耳闻和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回到家乡的企业后,能带动家乡中小企业改进落后的思维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域经济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采取的建议和措施
(1)为外出打工的务工者提供优惠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外出务工的人员很多都是对现状的不满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经济条件,期望给自己和家庭成员更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实现了自己的这些理想和愿望后,很多人的内心还是希望回到家乡创业。一是心理原因。亲情的呼唤和对乡土的怀念之情是劳务回乡创业的。二是个人和家庭的原因。由于城市的边缘化身份使得很多务工者不得不选择回乡发展。因此各县域应该制定鼓励务工者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2)改善县域的投资环境。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县域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改善劳务输出地的道路、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开放型和服务型的政府,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通过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较高的服务意识来吸引更多的务工者回乡发展。(3)进一步推动县域的城镇化进程。为了使大量的劳动力从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回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务工者们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力有所使,才有所用,心有所归,身有所属,更好的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一技之长。因此经应当为他们发挥所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和生活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这些只有通过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来实现。县政府应当从各地实际出发,通过社会筹资和吸纳民营资本,因地制宜开展城镇化建设。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反作用的建设领域,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必须着力不断推进。找准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将对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社会时期有了更新的建设任务,不仅要加快精神文明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且应将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各种文明形态密切融合,在其他各领域拥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应具体到每一个行业,以及每一个工作岗位,使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到实处。在这种更加具体化、更重实效性的建设目标下,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深入,才能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其全方位的价值。另外,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时期更注重创新性,从形式到内容,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不断加强建设力度,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标准,对精神文明的加快建设提供了基本动力。
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经济深化发展的直接有效的推动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并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部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思想领域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对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阻滞作用,当前形势下,只有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和步伐,使其与经济建设保持同步,方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断努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要求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必须以马列主义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原则的时代精神,以保证我国整个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国全体人民必须努力构建个人文明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应有作用,而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构建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发展,提升从宏观上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构建的引导作用,并在日常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以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不断渗透,方可切实保证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和纯洁性,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脉相承,相互统一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直接产生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文化发展的动力
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力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良好传承,也包括对当下各个领域泛义上的文化建设,以及通过吸收别国的文化精髓促进我国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文化高度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融合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泛义上而言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当前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文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高,唯如此,方可与文化同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最终利于我国各个领域实现平衡性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重视。生态文明作为直接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文明形态,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切实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构建,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涵括面很广的建设范围,在当前应清楚地意识到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精神文明工作做好了,人们的精神文明观念构建起来了,方可保证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文明态度;才能保证人们自觉遵守大自然发展规律,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以及能源的意识和行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并保证人们改变旧有的不健康的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健康发展的文明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起到直接作用。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强大的呼吁力量,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
六、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以及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加之我国近些年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当前在全球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国际交流层次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外国友人数量急剧上升,我国出外旅游以及学习等人数也不断增多,这使得代表国家形象的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直接展现在世人面前,国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文明,是否礼貌富有涵养,直接对我国整体形象产生影响。加快国人素质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成为当下很重要的课题,而这必然需要作为直接对国人的素质及形象产生影响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国人的整体精神文明层次,才利于我国对外保持文明热情的姿态,利于我国整体良好形象的构建。
结语: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借助我国各领域的推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通过源自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构建的动力、文化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以及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等,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层次,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际达.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开拓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
[2] 董晓平.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关键词】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源;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把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列为约束性指标,要求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石油企业一方面追求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面临着着节能减排的压力,而目前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还没有真正成为内在需求,普遍存在积极性不够、节能政策执行不到位、节能管理动力不足的问题。学术界对石油行业动力机制的研究多体现在一般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生态化责任的承担等,而将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和动力机制理论结合起来探讨相对缺乏[1]。
二、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源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
企业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因此会在用能和节能之间、污染和控污之间进行博弈选择。企业选择耗能或是节能,关键在于如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由于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可能驱使企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追求局部利益,也可驱使企业在生产中走节能减排之路。只有当实施节能减排对石油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或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时,才有可能产生节能减排内在动力[2]。
(二)社会认可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逐年增高。石油企业作为产能大户和耗能大户,在社会上良好的声誉和认可度有利于帮助企业在公众中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此背景下,社会及相关石油协会组织对于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和社会公众对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期望都构成了其节能减排的外在动力。
(三)政府的政策激励
石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政府对石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制定了一些激励政策如石油资源核算政策、绿色税收政策、石油财税政策等优惠政策,目的在于调动石油企业发展低耗能、低污染工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成促使石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三、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分析
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研究的就是影响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各类因素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吴晓波等在低碳经济集群动力机制研究中认为低碳产业集群由根本动力、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构成[3],本文借鉴其观点,根据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特点,认为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因素包括根本因素、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构建的总体思路为:以根本动力为导向,以内部动力为主导,以外部动力为辅助,重点做好激励政策和制度的创新,以调节和优化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系统。
(一)根本因素: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资源短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环境保护约束与企业盈利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应该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能源的长远使用,考虑自然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是一种谋求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和谐、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实现均衡的综合发展模式。[4]
(二)外在因素
(1)国家政策
在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外在动力因素,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引导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是重要动力因素。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规定石油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任务和相关责任,使得石油企业将节能减排、降低能耗作为一项本职工作,并通过其他行政奖励与惩罚手段来进一步促进和监督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5]。
(2)石油行业相关协会
中国石油相关协会在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同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的“三评”工作(评选创新成果、优秀论文和优秀著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前,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重心之一即为节能减排、发展低耗能工业经济,石油行业相关协会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无形中促进和推动着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创新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技术基础,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动力源。石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其使用先进工艺和新能源的成本就会提高,企业为了保住自身的资金回报率,仍会选择原有的耗能生产方式。同时,技术水平低对再利用物质数量要求较高,对废弃物的回收率不高,而且在再利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治理二次污染的成本往往高于回收物质的经济价值。
(4)市场需求与竞争
市场需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石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因素。石油企业所耗能源市场价格的高低直接成为其是否选择节能发展还是耗能发展的一项关键指标,较高的能源市场价格对石油企业耗能工业来说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内在因素
(1)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之所以成为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者是企业各项重大工作的最高决策者,因此他们对待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态度极其重要[6]。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的企业领导者,才能真正地、积极地投身于本企业节能减排事业,通过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走上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内部激励机制
一套系统而科学的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激励机制成为石油企业持续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贯彻的制度保证。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内部激励制度分为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对于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积极贡献的领导和员工,企业应予以适度的奖励,激发他们持续进行工作创新。
(3)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中的基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对企业能否成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员工素质成为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在因素。
“十二五”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新的挑战。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一个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根本动力、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协同作用组成了动力机制系统,动力机制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性的整体运作推动了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从长远看,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趋势长期存在,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石油企业作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阮平南.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动力机制研究.[J]机械制造.2005(11)
一、城镇化的概念
著名的西班牙工程师A.serda提出城市化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是指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克拉克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沃斯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麦基、兰帕德、沃尔夫、弗里德曼和麦基等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缩影,是空间、物质、人口、经济、体制及社会特征的多维现象反映。国外学者埃尔德里奇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
对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认为,城镇化的本质含义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这种发展过程必然使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与之相适应,必然导致人口从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市镇转移。高佩义认为,城市化就是“一个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或“都市化”都不能很好地概括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状况,而城镇化一词比较适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二、城镇化驱动力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促进欧洲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韦伯分析19世纪欧洲国家的城市化,认为在空间上工业化所导致的劳动力分工是促进城市化的驱动机制。周一星、许学强、宁越敏、等人认为除了少数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是正相关的。段杰、李江认为,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是促进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徐涵秋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结果,认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是福清市城镇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钟秀明也认为, 社会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是同步的,但发展中国家却并不是都相同的。
(二)产业结构的转换
在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分析了荷兰、英国等国的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 认为不同产业比较利益会使得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A・费雪尔、S・库茨涅兹、W・霍夫曼、日本的筱原三代等人随后也都研究过产业发展及其结构转换趋势,其中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W・配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影响较大。汪冬梅研究我国农村区域系统时认为,农村区域系统中产业转换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赵君、肖洪安等认为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将为城市化发展持续动力。杨德刚、李秀萍分析新疆城市化过程及机制,认为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城镇化的推力――拉力
城镇化过程中,不仅有城镇本身的拉力(吸引力),即城镇基础建设、生活环境、教育和医疗条件等优势对农牧民有较强的吸引力,还有农村牧区的推力,也就是与之城市条件相反的恶劣的自然环境,较差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刘启明把城镇化的微观动力概括为城市的向心力、离心力及来自农村的推力的综合作用结果。顾朝林、段杰、李江认为,城乡间及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且相互作用的大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吸引力、空间交通网络的主导轴、小城镇对其中心城市辐射的吸纳力和乡村地区的推力。李世泰[16]在研究农村城镇化时认为,利益的动力、产业的发展、制度和农民排斥力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较强。
(四)多元化的驱动力
许学强、姚华松指出“广博的自然地域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必然孕育了多元化的城市化动力机制”,我国城市化驱动力是复杂的、多元化的,“一元论”、“二元论”是无法概括的。陈洋、李郇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关系密切。薛凤旋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分工重组的背景下,外资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新的驱动力。崔功豪、马润潮认为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驱动力有政策、资金和地方社区政府的作用,而农民群体和区外力量也有重要的作用,而更多的是自下、自内、自外的结合,共同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过程。
三、城镇化模式
教授通过大量研究,在比较苏南苏北的小城镇发展后提出城镇发展的“模式”一词,并总结了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民权模式”、“侨乡模式”、“珠江模式”等。
“自上而下”型的城镇化主要是由国家政策和制度变化等驱动力影响下引起的城镇化。这种模式的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行政中心的乘数效应、大型国家项目的带动和新的制度变迁可以将原有的城镇发展或形成新兴工矿业城镇。“自下而上”型的城镇化是由于人口稠密地区,有经商传统或商品意思较发达的地区。当地村民通过自筹资金,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的乡镇企业或个体工商业,以不同方式实现了人口城镇化。
凌耀初认为,中小工商业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在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政府调控能力较弱。其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也没有形成比较优势。国外学者Jonathan Eaton比较日两国城市化的过程时指出,中等城市的经济效益高于大城市。赵春音认为,发展小城镇对与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不利的一面,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小城镇,使小城镇数量上的增加难以解决农村人口过剩的基本问题,还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基础建设较差,无法满足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四、生态环境与城镇化
由于城镇化研究内容的逐渐深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国内学者都认识到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性,对于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较大的地区提供了促进城镇化的机会。方创林认为,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短缺并不是限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改善和退化)的主导因素是草地类型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变,城市用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显著”。顾朝林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生态思维是城市化的新取向,可持续的生态规划、生态管制势在必行”。牧区的小城镇吸引力和对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传递能力较差,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转变缓慢,无法实现产业结构上的转变,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不能有效促进人口就业,也就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带动人口就业,实现人口城镇化,从而促进牧区城镇化发展。
五、结语
关键词: 新型社区 社区价值体系 动力机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随着城镇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强城镇社区建设,成为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加强城镇服务化的迫切要求。新型社区价值体系作为新型社区的价值支撑必然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新型社区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社区价值体系是社区价值观念的体系,是指社区居民所共享的价值取向(经济取向、娱乐取向、文化取向等)、文化氛围和思想状态等。新型社区价值体系主要是指在新时期城市、乡镇和农村的社区所应呈现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及文化氛围等。
二、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
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外源动力和内源动力。内源动力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社区环境等内部要素,外源动力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科技等外部要素。
(一)外源动力
1.经济方面
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是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根本动因和“最终动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认可的消费观念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成本欣然成为人们可接受范围之内,即新型社区价值观念得到改变,这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如果经济达不到,人们根本无暇去考虑建设。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国家结构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面临转型,社区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它与人们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社会快速转型也是社区转型的根本动力,是新型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根本动力。
2.科技发展
经济发展促进了科技发展。新型社区的社区设计、房屋设计、社区内设施的建设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生产优质材料,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基地、提供了参考标准,如房屋设计、社区绿化等,房地产商在建房时,也要参考设计,这都基于一个前提——科技发展。
(二)内源动力
1.传统缺陷
传统社区是趋于感情化的,社区内各种工作也都是基于人际间关系和经验的,但是过多感情因素的投入会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只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才能使社区呈现最佳状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才会趋于和谐。社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积累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身循环发展的过程。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论曾指出,社会历史就是不同文化类型的更替和循环,历史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社会发展过程存在内在的必然性,任何一种基本文化类型都会通过耗尽自身的能量发生优势转移,使社会历史呈现出从理性文化到感性文化,再从感性文化到理性文化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2.需求增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果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理机能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就更无法去寻求高一层次的满足。而新型社区的建设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们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的产物。社区成员需要的满足和社区福利的提升是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内在动因和“思想动机”。
3.利益主体的分化
利益主体的分化与整合是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直接原因。利益主体就是利益的追求者,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这是由中国经济的单一性和阶层的单一性决定的,改革之后,经济呈现多元化,中国也出现很多阶层,利益主体开始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促进了新生事物的形成,推动了新型社区的形成。
4.文化观念多元化
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所接受的文化观念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很多价值取向不同,这样的人同时居住在一个社区,他们可能会有谈吐、衣着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很多比较传统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因此传统社区就无法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但是新型社区不同,新型社区的各方面都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与传统相对的,新型社区价值体系必然包含居民的文化观念的交杂、矛盾和融合。
5.管理的理性化趋向
传统社区的管理多依靠情感方面的调和,由邻里关系的程度和社区居委会的调节两部分组成,新型社区则不然,新型社区的管理更趋于理性化。理性化管理是相对于人性化管理而言的,它是指管理在过程中,企业任何人员都要按照企业制度法规办事。这是一种机械化管理。传统的社区模式倾向于人性化管理,没有明确条文,而新型社区模式的产生则是随着规范而生,它规定着各部门职责,并对权利的行使进行约束,在社区内,社区各项活动都有明文规定,居委会按照章程办事,办公人员趋于年轻化,这是一种由情感性向理性化的转变。
三、结论与讨论
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内化的过程,原有的价值体系会不断地去内化新型的价值体系。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但当再过去一千年,我们就可以说中国有六千年的文化,是历史的结晶。社区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最基本的方面,社区价值体系也是国家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诸多因素共同催生了价值体系的变化,由传统到新型,这是一个发展一个创新。
参考文献:
[1] 董淑芬:《科学发展观与南京城市新型社区建设》[J].科学发展观与南京“两个率先”高层论坛专辑,2004,(04)。
[2] 葛微,张广敏《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J].开放时代,2001。
[3] 王力平,许晓芸. 西北地区城镇化内源动力解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的条件还不成熟,而本科层次院校的现有办学思路、模式、专业、师资以及职业教育实训条件又无法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学历层次提升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以及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趋势,推动职业教育内在发展的需求驱动也日益迫切。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实施职业教育“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也为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积累经验。
一、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
(一)资源驱动
1.国家和地区层面的资源驱动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上海市从2010年启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即“中高贯通培养”);为进一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2014年上海市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即“中本贯通培养”)工作;2015年12月,《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正式,为上海未来15年高教与职教发展指明方向。《职教规划》提出,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多样化学制路径,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衔接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
伴随着国家不同时期出台的政策和文件的实施,构成职业教育的资源驱动的内容和要素日益完善。在高本贯通工作实施过程中,作为资源驱动,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动力来源,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社会层面的资源驱动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层面的资源驱动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合作这种基于资源依赖性的合作交易是市场调解、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不仅是高本贯通资源驱动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即校企双方只有预期到合作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收益,并能确保这种收益的获得,合作才可能开展和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易,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而采取的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能够提高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建立并维持与高校的合作来降低交易费用。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发展中都必须通过外部环境来获取所需的资源,也就是说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存在一定的资源依赖性。
对高职院校来讲,企业在合作中提供的资金、设备、信息、实践平台,解决学生就业,提供兼职教师、训练机会等方面,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土建类企业更多地关注该专业人才资源供给和技术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在提高该企业声誉、共享学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益。校企合作是高本贯通工作的资源驱动之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关系其生存和发展,也是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占领市场先机、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双方应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姿态来关注双方的利益需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共同落实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驱动。
(二)需求驱动
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能创新的需求驱动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在创新中起根本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远低于发达国家11.6~13.3年的水平,劳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现状堪忧。另一方面,因学习内容与社会需要的技能存在错配问题所导致的受教育人口就业难问题凸显。自2010年以来,我国就业市场总体求人倍率(人才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一直在1左右,2015年第一季度为1.12,劳动力供不应求,造成一方面大学生难就业、另一方面高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短缺的困局。
人才和科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承担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人才定位导致其所培养的人才理论基础薄弱,难以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能创新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的实现是高本贯通工作的重要动力因素,也是职业院校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的追求目标之一。
2.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驱动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来源之一。从学校层面上来讲,高职院校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起见,必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如果自身实力不强、优势不明显、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不紧密,所培养的学生在综合技能、企业规范、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和工作信心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自然难以吸引生源而影响生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的条件还不成熟,而本科层次院校的现有办学思路、模式、专业、师资等方面又无法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历层次提升的需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机制,也是职业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3.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驱动
人才为国之根基,教育为育人之关键。职业教育不仅要体现将毕业生推向市场的工具价值,还要彰显服务学生学业上升的教育价值。我国的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有200多万,就业率一般都在90%以上,远远高于本科生的就业率。他们的企业行业实践能力的确远远高于本科生的适应能力,但在理论上的欠缺却又成为他们成长途中的软肋,使他们不能挺起腰板,勇往直前。因而,职业院校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成人、成长与成才的问题。学生是高本贯通的主要参与者,也是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大赢家。因此,实现高本贯通人才培养,将高职教育从“终点式”就业导向走向“过程式”就业导向转变,既是高职毕业生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高本贯通的动力来源之一。
二、资源驱动与需求驱动的合力
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辩证统一的,是促进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落实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动力源泉。具体来说,落实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校、学生、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当上述各利益攸关方的利益需求一致时,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便能持续有效开展;当上述各方利益出现背离时,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出现偏差。
从对高本贯通的驱动动力考察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政策舆论支持是该机制的基础动力来源;市场的驱动与利益的刺激,是机制的根本动力;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的自我需要以及企业追逐利润的需要是建立有效机制的基本动力。需求动力是主导的、内在的驱动力,资源驱动力是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正确处理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中的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之间的关系,理顺高职、本科教育相互间的衔接与贯通机制,形成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的合力,才能实现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各参与要素的协同发展,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真正满足毕业生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
说明:本文系【上海市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田梓.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借鉴[J].科技展望,2014(15).
万力维,等.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琼台师专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例[J].语文学刊,2015(17).
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业化、服务业、货物贸易、商业存在和生产贸易等。这些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工业化发展水平是决定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他因素紧紧围绕着工业化这个基础性因素存在和发展,进一步理清基础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明确各因素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层次上认识服务贸易,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和推进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务贸易依托服务业而发展,是服务业的国际化。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工业化发展程度、类型和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类型和侧重点。如美国在电信、英国和澳大利亚在金融业、印度和爱尔兰在IT服务外包、法国和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等方面,根据本国工业化或依托别国和地区的工业化状况,形成了具有各自优势的服务贸易类型。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类型不仅直接影响着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导工业化发展方向,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
货物贸易结构调整能够增大服务贸易数量、质量并引导工业结构调整。一国货物贸易结构体现了该国工业化水平和类型,货物贸易的技术含量影响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是货物贸易中产生最大服务贸易规模和最高技术含量的类别。我国货物贸易中三资企业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但所产生的服务贸易我们却难以获得。加大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机电高新产品出口,不仅有利于改变货物贸易结构,加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数量、质量,而且将在引导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产贸易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生产贸易在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直接为工业化服务,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生产贸易也制约着消费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发展生产贸易可以带动消费贸易的发展,推进消费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反之消费贸易的发展,又会引导生产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发展生产贸易可以提高工业化发展速率,促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加快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商业存在能够提升工业化水平。商业存在是目前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模式,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量的56%。商业存在的发展是以工业化为依托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商业存在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商业存在对于弥补国内产业、资源和市场不足,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利润,促进企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提升工业化水平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可带动其他服务贸易模式的出口。我国企业“走出去”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相比仍有20倍左右的巨大差距。我国企业“走出去”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见,服务业、货物贸易、生产贸易和商业存在是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但这些基本因素又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工业化规定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方向,其他因素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业化的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引导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其进程。
二、流通规律是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WTO的划分,服务贸易有12个大类、160多个小类,在众多类别中如何下手?万事从源头抓起,关键是找出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律,抓住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战略基础、支撑作用的一类或几类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带动整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具有战略决定意义的一步。
我们在分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因中阐述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之上,工业化促进服务发展成为产业,工业化也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现代化,社会化大分工和大规模生产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而社会化大分工和大规模生产是通过大流通引发的。现代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是现代化大流通,现代化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根本保障,研发成为了先导力量,从而构成了现代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支撑。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流通规律在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所谓的流通规律:即体现为以流通能力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组织能力。流通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社会生产组织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
美国经济的强大并充满活力主要是来自于流通先导型经济,强大的流通能力不仅带动了美国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还使美国经济在全球配置中获得巨大利润,并掌握了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美国GDP占全球的3%-4%,美元在全球的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62%,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占全球贸易结算中的货币分布达66%。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不仅在于生产多少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际市场得到多少份额。全球前500位的跨国公司中,美国占2/3,美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几乎在各个行业都排在前列,在世界知名品牌中美国占2/3。
俄罗斯服务业占GDP的60%,其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拥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冷战时期建立的发达交通网络、较完善的物资储存和分拨系统所形成的大流通体系,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2005年,我国市场的交易和流通总量已达80多万亿元,是GDP的4.4倍,“十五”期间年增长12.3%。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万亿元,年增长14.6%。生产资料交易总额达14.2万亿元,年增长15.5%。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巨大市场规模中,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而美国国内物流成本为5%-6%,国际物流成本为l0%-25%,国内外综合成本为9%左右,我国是美国国内物流成本的4倍左右,国内外物流综合成本的2.3倍。此外,第三方物流已被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而我国第三方物流仅占物流市场营业额的5%,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我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成本高且效率低、库存量大、资本周转慢等问题。流通不仅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也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大流通不仅是生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是服务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原动力。现代化大流通产生的流通速率的提高,使企业到企业和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都大大降低,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成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自发向生产大规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对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的高要求日益增强,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迅猛发展。2005年,麦德龙和宜家集团的销售总额超过了我国100强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麦德龙集团在28个国家拥有544家商场,在国内没有仓库,完全靠第三方物流;宜家集团在34个国家开设了商场,在54个国家定牌采购,在9个国家拥有36家工厂,在16个国家设立了28个物流中心,海外业务占集团利润的92%;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国内就有108个配送中心和3000个分店。
大流通孕育大的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又加快了大流通的现代化进程。没有现代化的大流通,生产社会化分工就缺乏动力,研发缺乏环境,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受限,社会化大生产难以真正形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也难有大的突破。而没有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的保障以及研发的引领,流通现代化就难以为继。优先发展现代化流通,可以引发金融和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整个服务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金融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并使研发充满活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流通是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和集团化生产的关节点,也是整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的动力。
流通业的现代化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流通业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引发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和企业的分工向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还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大企业集团的主导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也要向分工更精细的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反之,这种分工和组织形式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了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和经济进步,从而使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于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在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调整,影响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是流通,流通也是解决市场速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认识流通规律,遵循流通规律,利用流通规律,发挥流通规律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理解服务贸易、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系列问题极其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就是流通能力的竞争。应把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上升到政策的层面去推进,作为商务领域的中心工作去抓,形成以服务贸易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引领的现代化引领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
三、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
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发展主要是以物化的产品为核心而展开,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则主要是以无形的社会生产分工和消费供给方式为核心而展开。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是围绕着产品的质量、价格等而制定,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则应围绕着以社会化大分工为前提,以发展大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为目标,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现代化组织供给方式为核心等而制定。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同在于,货物贸易针对的是有形的物,服务贸易针对的是无形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消费供给方式。
我们在促进以产品为中心的货物贸易时也强调抓大企业,而实际上关注点、政策着力点主要还是在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对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很少涉及,对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也很少考虑。国家通过行政力量促生了一些生产型大企业,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基础,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使生产组织方式向规模化和专业化迈进了一步,但就整个市场来说这种做法对改变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作用是局部的、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因为,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动力在市场,市场是动态的,市场运行的速率决定了生产组织方式,在速率低的市场运行系统中,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优势难以全面发挥,因而促成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产生的动力不足,这是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把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作为商务工作的重点,将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中心由抓产品转向抓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着力点放在抓流通渠道和流通企业上,放在促生产性和消费性流通并进上,将真正进入商务工作抓企业的实质阶段,并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实际工作。
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美国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是渐进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也是渐进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大流通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效益,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增速加快,企业和产品大量涌向世界,经济迅速崛起。
我国经济实行跨越发展,不同于美国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通过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加快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工业化发展进程具有的巨大反作用力,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制造商品向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上转移,从根本上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以服务贸易开放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业整体发展全面协调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形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工业、农业发展同时并举,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上,高位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走出一条中国式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抉择
战略是关于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加快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实施大流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大流通带动战略),这是根据战略的规定性、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贸易的发展规律、构成战略基本要素的要求等综合考虑的抉择。加深对大流通带动战略基本构成的认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把握这种战略抉择的科学性,把大流通带动战略落在实处。(一)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就一事物在全局事物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其在全局中的位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全局战略的不同、一事物发展程度的不同等决定了一事物在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我国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和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和贸易结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国所处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而又存有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因素决定了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促进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加快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战略定位。
(二)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是战略成败的关键。战略选择应以战略定位为前提,建立在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上,从而能够顺应规律,利用规律,驾驭规律,推动事物科学发展。大流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选择大流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可以从总体上解决服务贸易的发展问题。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超越战略。一个战略能否称其为超越战略,关键是看该战略的动力性质,大流通带动战略就是从本质上解决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为服务贸易的超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足够推动力,使战略超越成为可能。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导向战略。我国存在着内需不旺、产业和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大流通带动战略解决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在深层次和大范围上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充分利用和有效协调“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引导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加快转变。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均衡战略。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存在的系列问题,实质上是发展的不均衡。大流通带动战略不仅作用在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关节点上,而且也作用于服务经济与制造经济均衡发展的关节点上;不仅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国外发展,而且也考虑到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内基本建设支撑;不仅要解决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要解决服务贸易各类别协调和共同发展的问题。
(三)战略方向和目标
战略方向和目标就是战略集中指向的方向和目标。在战略筹划和实施中战略的指向不是散射和无规律的,而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方向就是通过把发展服务贸易、拉动服务业、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转型等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几方面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战略方向,战略总目标即加快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四)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在战略整个空间进行的力量分配,以及力量分配后形成的战略态势。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战略布局以全球作为其战略空间,战略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限的。因此,战略布局中战略力量的使用、分配一定要在空间上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心、重点。大流通带动战略的布局是以我国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为重心,以建立国内外大流通渠道为重点,向我国中西部和全球有重点地扩延,通过基础性、推进性、助推性、保障性4类工程的部署,实现国内外整体布局。
(五)战略工程
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若干个战役逐步完成,确定具有战役性质的4类服务贸易工程,是实现大流通带动战略的主要举措。基础性工程是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根基,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力量;推进性工程是在大流通带动战略的主要方向选择的工程,在服务贸易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助推性工程是对推进工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力量;保障性工程是大流通带动战略有效实施的源泉。本文作者曾提出的15个战略工程,仅是大流通带动战略的部分任务,大流通带动战略4个工程形成的是开放体系,应根据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程进行适时调整。
(六)战略阶段
战略的筹划和实施通常要划分阶段,以利于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各方面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一个战略阶段通常为3-5年。战略划分成阶段,但各战略阶段的方向是一致的,在战略实施中战略方向和目标通常是不能改变的。大流通带动战略阶段的确定主要考虑:与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五年规划相同步,与服务贸易发展周期相一致,与服务贸易促进政策制定和调整期相衔接。为此,确定5年为服务贸易发展一个战略阶段比较适宜。
(七)战略规划
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规划较之计划,具备了许多战略的特性。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实现,首要的是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的方式对服务贸易工作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筹划,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是服务贸易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和能否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
一个好的规划会以其科学的前瞻性、整体全面的筹划性、内外部的协调性起到对商务工作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使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一个好的战略,不等于就能有一个好的规划,如果没有一个与战略相配套的好的规划,再好的战略仍可能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关键是对制定规划的基本内容、程序、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问题,以及对服务贸易战略和规划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和处理问题。
战略规划的制定是战略选择之后的又一次创造性活动,战略规划较之战略不同的是它直接指导实践,是战略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实践和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由此,战略规划的制定对我们的实践及其领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我们制定规划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赋予了新的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大环境下去研究和思考。对于四川来说,当前必须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个转变”,“五个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是根本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分析四川的省情与发展,我们面临的发展难题比较多,既有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要素结构的问题,也有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本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五个坚持”,即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必须坚持内外协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深入思考攻克发展难题、突破发展制约的问题时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
转变思路,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
发展的先导在理念,发展的动力在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创新发展理念。对四川而言,当前要深入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城乡二元结构的压力转化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如何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压力转化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如何把节能减排的压力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如何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的压力转化为增强发展后劲的动力,如何把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压力转化为开放合作的动力,如何把8700多万人口的压力转化为全民创业的动力,如此等等,都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转变发展思路,才能找到破解之策,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改革创新是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攻克发展难题,突破发展制约,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创造,向创新要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资源、发展的空间。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是根本途径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趋向,决定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城乡统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当前,四川统筹城乡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2006年,我省人均GDP达到1355美元,非农就业比重超过50%,城市化率达34.3%。我们要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市场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要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呈现出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态势。成都要大胆探索,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梯级试点要积极推进,创新突破。
开放合作,内外互动,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决定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内外互动。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我们要有全球化的新视野,既要采取开放合作的新思路,又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四川是一个地处内陆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利用外资的质量,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善于在合作中发展自己,努力从外部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向外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到省外海外拓展,与国内外大公司进行合作竞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使我们走向国际市场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
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然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强省的突破口。2006年,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启动,我省长虹、地奥、攀钢、东电入围。要认真总结过去不少企业沦为“壳资源”后进行资产重组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把企业产权改革与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公平竞争是最好环境
攻克发展难题,突破发展制约,需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城乡统筹,还是开放合作,无论是全民创新,还是全民创业,总是成本越低越好,办事越快越好,竞争越公开公平公正越好。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核心是依法行政,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的公平与有效性。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经济增长;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065-02
引言
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面临不少新挑战和新考验,也催生很多新机遇。2015年,清水河县将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优化“一县三区”生产力空间布局,推进“三区三镇”建设,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转型发展,活力富民为目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清水河县作为的一个典型县域,更是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典型代表。以清水河县作为研究的对象,深刻发掘现行经济调整过程中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将具有显著的意义。
一、清水河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县域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清水河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究其原因就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从需求结构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拉动清水河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表现为投资,特别是煤电、高岭土、重大民生工程等大项目投资,索洛模型指出: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依靠投资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获得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但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经济最终要减速,最后的增长速度会收敛为零;如果发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速度最终收敛于技术进步的速度。也就是说,仅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结构来看,清水河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而能源又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风力、太阳能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不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煤电产业不可能实现迅猛发展。
从要素驱动来看,清水河县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禀赋,特别是能源要素的驱动。煤、电、高岭土是清水河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资源型产品的价格走低,简单的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发展道路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把科技创新和改革作为新常态下清水河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科技创新,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大企业带动清水河县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国有大企业一般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而这些工业部门对拉动当地就业远不及服务行业,一定程度上形成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反之,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经营者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动力
新常态下的内蒙古,关键是要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经济常态,一切活动瞄准的对象是“人”,新动力背后的核心力量也是“人”,以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百姓需求为目标,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动力,是构建新常态下新动力的基础。
(一)政策稳定新动力
清水河县继续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转型发展,活力富民”为目标,改革创新为动力,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清水河县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将法治建设贯穿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实现经济平稳合理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二)市场需求新动力
稳增长是新常态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经济稳中向好,关键需要在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上下功夫。在步入新常态,要让发展的“软肋”变为“硬翅膀”,就要将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点专项创新驱动的新增长点。
要提高投资的效率,虽然大多数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但还是要积极开拓新的投资领域,加大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的建设。促进城乡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刺激消费的举措,才能使其消费需求有扩大的可能。加快杂粮、果蔬和畜产品等生产加工企业建设,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安全绿色农畜产品。
(三) 结构优化新动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就内蒙古经济整体来说,传统产业需求已基本饱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涌现出许多新兴业态和新的需求,供给所能创造的需求空间依然巨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清洁新能源等领域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内蒙古以“五大基地”建设作为推动本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清水河县通过积极响应并主动践行“五大基地”建设,来实现县域经济优化升级。努力推动上下游产业整合发展,就地消化煤炭产能,实现清洁发展;加快发展外送电和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实现发电提质转型;同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融入沿黄规划、积极引进先进工艺、产业配套带动本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工业的增效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也日益注重“绿色、有机、无公害”,绿色生态食品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市场需求巨大,且绿色农畜产品又是内蒙古的一张“名片”。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以说,经济的更高级形态、更复杂分工、更合理机构可能更多地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上。经济结构的调整应以服务业为重点。要把旅游、现代物流等潜力巨大、拉动能力强且收益较好的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提高县域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起到巨大作用。优化县域服务业的发展结构、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拉动作用。
(四) 改善民生新动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常态下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就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举措,将带动相关产业、企业做大做强,也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统筹了城乡区域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要为改善民生服务,民生领域的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扶贫攻坚会让全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搞活了一方的经济。
(五) 改革创新新动力
新常态下,改革已经成为内蒙古实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尤其是行政审批、金融、财税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努力引进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如技术入股等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使经济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创新驱动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2015年清水河县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新挑战和新考验,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和新思路。清水河县仍属于欠发达旗县,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补齐服务业发展的“短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增长新潜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新常态下清水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社会和谐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臣华,付东梅,等.2014内蒙古形势与展望[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4.
[2] 内蒙古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内蒙古政府网,2014-01-21.
[3] 清水河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内蒙古政府网,2014-04-25.
[4] 内蒙古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内蒙古政府网,2015-01-26.
[5] 李伟.新常态需把握三大红利[J].新经济导刊,2015,(3).
[6] 文风.新常态下我区经济增长的新潜力[J].北方经济,2015,(1).
[7] 安静赜.适应新常态 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寻找内蒙古经济新动力[J].北方经济,2015,(1).
[8] 于光军.新常态中内蒙古发展动力辨析[J].北方经济,2015,(1).
[9] 布和朝鲁.论新常态下的经济走势[J].北方经济,2015,(4).
[10] 李伟.新常态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J].新经济导刊,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