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第1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一、职业学校学生不良心理形成的原因

1、环境原因: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2、学生自我原因:(1)职中生思想、知识素质偏低,追求狭隘,理想浅近,人生标准较低。故而自我要求不严,感情放松,学习松驰,把物质和生理上的刺激作为主要追求,这样就易于产生各种不道德的行为;(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缺乏辩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以错为对而造成一错再错;(3)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貌似大人,内心却很幼稚。生理与心理发展很不平衡,常使他们易于动感情,行为冲动;易于受坏人教唆和“朋友”引诱;在黄色出版物的刺激下不能控制自己而产生坏念头;在打击和挫伤面前易于失望和消沉等。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校班级管理

1、全员参与,人人争做心理健康教育导航员。学校要加强班主任、骨干教师、全体教职员工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让每一位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校级、中层、班主任,到各科教师都能围绕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倡导全校所有的教职员工,人人争做心理健康教育导航员。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扮演着心理导航员的角色。凡是校园幽静的地方,比如,读书亭、喷水池、林荫道,绿草坪,经常会看到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春风化雨般的细细引导。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暗示、一句启发,无不倾注着班主任老师的心血,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使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全员参与,使得整个校园形成了一种浓浓的心语互动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

2、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丰富传统德育教育内容。

(1)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过程,就是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备的过程,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内心确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人生道路上,自觉地、坚定地依照自己确定的道德信念来选择行为、进行活动,并依靠这种信念来评价、鉴定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善恶,并使这种行为成为自己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对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2)法制教育。 相对于道德而言,法律是一种他律的措施。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允许做,什么行为不能做,以及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距离,从而确立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应该加强校纪校规和法律知识教育。也可以通过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橱窗、黑板报等普及法律知识。(3)人生观教育。任何一个人,不论其自觉或不自觉,总是在一定的人生观指导下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因此,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的人生观教育,反对和批判各种腐朽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正确对待人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谦虚谨慎、忠诚老实的美德,养成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和消极现象。(4)其他教育。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公共关系教育、方法论教育等。

第2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个性 心理潜能 和谐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普遍存在着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上的误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行动动力。

2、缺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3、没有系统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系统的教育内容。

二、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

1、抓住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根据数据调查研究显示,14-17岁这个年龄段时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大部分职校学生恰好处于这个年龄段,而他们也正好处于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2、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作为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

3、营造良好健康教育氛围。采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如设立心理健康墙报专栏、心理健康教育广播、开展心理健康演讲会、课外小组活动等方式。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勤勉、健康、合作、奋进的校风,乐学、善思、自信、志远的学风,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

第3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面向2020,应当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人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抗挫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教育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多发期。社会结构变动,贫富差别凸现,生活节奏加快,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思潮激荡,价值观念多元,网络信息海量,给青少年带来五彩斑斓的世界,也让他们遭遇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容易产生心理困惑或成长中的烦恼。在独生子女时代,家长过度溺爱或过高期望,使孩子坚强意志得不到有效培养,学习中压力反而增加。在一些学校,习惯采取题海战术,反复考试训练,驱使学生拼时间、拼精力、拼健康。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生活富裕了,心灵枯竭了;物欲满足了,精神空虚了;课本背得多了,兴趣却变得淡了。现在,是时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幸福还给学生了,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必须告别“粗放式经营”,告别“大机器生产”,告别“填鸭式教学”,告别“见物不见人” ,努力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一个无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一个忽略学生心理基本状况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面向2020,应当总结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铺开,值得跟踪和总结。陕西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纳入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省级培训,造就骨干教师。上海市虹口区教委领导重视,亲自部署,试点引领,家校合作,富有特色。长春市以心理剧为载体,情景交融,静动结合,长期坚持,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形成目标系统、推进系统、评价系统。厦门市强化政府行为,精心组织。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投入,使这项工作不差钱;设立心理健康三级维护站点,使这个努力有场地;选拔合适人选,定期培训,名师引导,使这项事业有人做。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生长点,设立了设施完备、空间充分、功能齐全的心理辅导区,由专职心理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在湖南、河南、重庆、江苏、安徽、福建、云南、内蒙等省份或省内的一些地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都有各自的探索,取得了相应的经验,这是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参考。

面向2020,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教师需要做行家里手。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培训,造就一支骨干力量。同时,培养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要统筹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和职称评聘问题,解决没人做和不愿做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广大中小学校要建立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面向2020,应当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探索。学生心理发展有规律,心理健康教育要科学。各地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启动了科研课题,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和学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应发挥领头雁作用、智囊团作用、生力军作用,各地的专家都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各地要依靠专家力量深入开展工作,还要立足于实践,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研究,着重解决点上的问题,从点上总结经验,再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一种星罗棋布的局面。

第4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家认为:凡出现心理问题者,多半是“小学有苗头,中学现症状,大学出悲剧。”这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1 加强交流,了解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很少向老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时,他们易心情苦闷,情绪失衡,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2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3 创造环境,多样教育。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止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如让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体验,诱发小学生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置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之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4 全面渗透,促进发展。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如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第5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一、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防卫

教师这一职业,容易受到一些不容回避问题的困扰,例如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拖拉,学习不努力等,常容易造成心理上产生不良情绪,如果这种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地舒缓,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在我们的师德教育读本《警钟长鸣》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案例中的很多教师没有爱生之意、疼生之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或是粗暴简单的处理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等问题,让人感觉有点心理变态。我觉得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老师容易把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心发泄到最无辜的学生身上,在这方面,我觉得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机构帮助教师梳理情绪,倾吐心声,建立良好自信的心理。我建议在每个学校除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外,还应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定期进行讲座或活动,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处理相关事情的能力。

二、增强教师角色转换能力,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引起教师心理不平衡的外部因素复杂多样,但并非每一个教师都因此而存在心理问题,关键在于教师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它是决定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的核心。

因此,我们要引导教师善待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和环境压力,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为取悦他人而过分自责或违心行事。我们可通过继续教育的正规教育方式,促使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心理保健与预防的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情绪的自我调适,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提高自己的角色转换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并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去体验成功。还要帮助教师懂得正视现实和适者生存的含义,学会让自己去适应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要求,在适应中求发展。建议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外出旅游观光、访问,使教师释放不良情绪,舒缓身心,增强见识,拓宽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

学校的校园氛围主要受学校的三大核心人际关系――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而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改进领导作风,实行科学管理,加强与教师的感情沟通,努力维护和发展教师的根本利益,致力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第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条件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提高了业务能力,不断进取,才会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可通过选送教师去高一级学校进修学习来实现。第三、学校的政治业务学习、科组活动时间,可用来定期请有名的心理学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行有效的教师心理疏导,帮助教师悦纳自我,陶冶情操,从容对待挫折与失败,深刻领会教师工作的真正价值。再者,学校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图书资料和音像资料,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在物质条件上,实实在在地满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改进现行的师范教育,提高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一直以来我们的师范教育“宽入宽出”,只要文化课达到合格便可走上第一线成为教师。其实,这里面有不少人不适宜当教师。再者,由于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重文凭、轻能力”的现象,一些校长盲目攀比形成人才的“高消费”,放松了对引进的高学历教师的要求,加上日前推行的教育人才招聘机制中缺少对教师心理素质的测评,让那些不适宜当教师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必须严格把守教师的“进口”关。一方面,师范教育要加强对准教师的全面素质能力培养,尤其是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是尽快建立教师心理素质测评机制,精心挑选那些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再者,教育部门要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定期为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及培训,每五年进行一次教师资格综合审查,不合格的教师不能再担任第一线的教学工作,另安排其他工作或下岗待业。

五、开展教师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指导

建议各校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校本教师培训与师德建设计划中,重点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二是教师要掌握和学会应用一定的、初步的面向学生与家长的心育知识与技能。尝试以菜单方式,结合各校需求协助提供适当的授课资源。按照《皋兰县中小学教师心理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已有的菜单式培训目录,直接面对基层学校或有效引进专家资源开展专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中小学班主任,使其能够运用高效、无负作用的心理干预技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问题、学习障碍与潜能开发问题等实施高效干预,立竿见影地解决神经症、学习障碍、人格发展困扰等问题。

第6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1.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界定较为广泛。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是这么定义的:“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通常,我们理解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概括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校园文化活动、心理辅导与咨询,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一类教育活动。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现在,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扰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都面临着一个需要去重新认识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从高中封闭的学习环境一下子变换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环境,很多大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语言、生活习俗各不一样。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自我封闭,对同学不信任,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有很深的自卑感,对自己没有信心;有的同学只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等等。

2.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

从中学过渡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在发生着改变,很多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去面对和适应。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发挥失误,没有考入理想的学府,对学校的环境和生活会产生失望的心理;有的学生对所读的专业毫无兴趣,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生不能适应集体宿舍生活,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和摩擦,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有的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没有了家长的唠叨和老师的督促,丧失了学习目标等。这些方面,都会引发大学生出现焦虑和不安的心理。

3.情感问题的处理不当

在高校,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事情。有的学生是为了填补寂寞的时光,有的是为了要面子。大部分都不能理解爱情的真谛,缺乏经验,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的矛盾。有的为了情感纠葛,引发厌学、烦躁甚至报复的心理。

4.就业产生的巨大压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有的学生只依赖家人和朋友,不愿意自己去找工作,对未来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产生恐惧的心理;有的学生在多次面试失败后,对未来产生不安、焦虑情绪。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

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案例、活动、心理辅导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适当地加入一些人际交往、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机构,与那些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有压力的学生谈心,特别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开学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心理档案,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对发现有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密切关注,有效地辅导和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大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的辅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这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在高校里,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有一定的号召力,容易沟通。一方面加强辅导员自身的学习和心理、思想政治素养,要学会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进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培训,增强辅导员处理学生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

3.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积极参加一些运动会、市场调查、文艺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浓厚的兴趣,增长见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4.构建一个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相互影响。社会和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则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首先,高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加强关注度,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共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其次,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谐的校园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最后,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诚信正义、安定团结、民主和平的社会环境。

5.开展以网络为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7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b)-136-02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患病率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流行面广,危害性大。WHO将龋病列为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为了解我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适合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9~11月对5所小学,685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铁西区5所小学,以每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685名学生,年龄6~7岁,教育前获得有效问卷629份,有效应答率为91.82%。其中,男生307名,女生322名;教育后获得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应答率为94.31%。其中,男生317名,女生329名。

1.2 方法

由口腔专业人员对这5所小学的5名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为期3 d的口腔专业卫生知识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6课时(隔周1课时)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及其他干预措施。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介绍乳牙和恒牙、牙齿的结构、种类及功能;了解牙菌斑和龋齿。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刷牙时间及正确的方法;多吃健康的食品,少吃甜食;提倡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早治疗。其他干预措施,①如“9.20爱牙日”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出刊口腔健康教育专题宣传栏及班报等)。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并给家长印发口腔健康教育系列资料。③召开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等。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自行设计了有关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部分选项配以图画,由学生圈出正确的编号。在教育前后分别发放同一种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在班级集中填写。调查时,先由班主任阅读问卷中的调查问题及其选项内容,对调查问题及选项内容中的部分字、词进行解释,再由儿童独自圈出所选编号。对问题和选项内容中学生不认识的文字,要求学生举手示意,由教师个别指导。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收集后,去除填写不完整和有逻辑错误的问卷。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教育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由表1可知,学生受教育前基本知道为什么刷牙、经常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但对怎样刷牙,刷多长时间好等问题正确回答率却较低。教育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各题回答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教育前。教育前答题平均正确率为49.20%,教育后为90.49%,教育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 1 教育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n(%)]

2.2 教育前后学生相关口腔卫生行为情况

由表2可知,教育后各项卫生行为正确率均高于教育前,特别是教育后大部分同学中午饭后知道漱口。教育前口腔卫生行为形成总项为1 210项,形成率为48.09%;教育后卫生行为形成总项为1 972项,形成率为76.32%,教育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2 教育前后学生相关口腔卫生行为比较[n(%)]

3 讨论

龋齿、牙周病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3],因此要积极重视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保健。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教育后比教育前显著提高,通过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从而在行为上均有所改进。说明口腔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一年级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形成。但调查结果也表明,教育后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还是较低,这可能与教育时间短,内容深度浅或者家长与老师的指导监督有关。所以我们的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只有当口腔卫生知识和健康意识不断累积增加时,健康行为才能逐渐地形成。

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儿童期,所以从一年级学生开始进行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使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口腔行为习惯,由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及嗜好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不健康的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另外家长本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家长会,对家长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并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带动自己的子女共同形成并保持自我保健习惯[4]。

笔者已将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常抓不懈。但各校校医或健康教育教师口腔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有待加强,建议设立专项培训与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及能力。对于低年级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教学应以寓教于乐形式为主,并与家长密切沟通配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对牙病预防的正确概念,降低学生牙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袁欣芝,李志本.7376例儿童乳牙龋齿健康调查及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6,4(2):75.

[2]邢海林,陈莲芬,王绍萍.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5(7):23-24.

[3]杨春雷,陈薇,郭燕.北京市中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9):648.

第8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一、体育教学的地位急待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某些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很多乡村中学依然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学校只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主要教学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升学科目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很多乡村小学,根本没有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体育课没有专业教师,课表中的体育课形同虚设。为确保体育教学工作良性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强化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应设立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考核机制,在制度上保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的正常发展。

二、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缺乏急待解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离不开体育设施的配备。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还是“一穷二白”,达不到体育教学最起码的要求,至于体育课外活动更是无从谈起。学校除了几个球外,体育课只能跑跑步,很难按《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去做。因此,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为此,除政府投入外,学校也要自制一些简易的器材,在物质上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补充体育师资力量

第9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学指导,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期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以下就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理联系生活,加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案例分析法和情境创设法来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事理,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和动画的形式,教学生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又如,教师在讲到尊老爱幼相关知识时,可以提问:“如果我们在公交车上看到了老爷爷或者老奶奶上车,应该怎么做?”学生会说:“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教师表扬:“很好,大家都是好孩子,那哪些同学给老爷爷、老奶奶让过座呢?”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际行为的指导,并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多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

小学生的思想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要形成学生对事物正确的认识或者矫正学生的行为,需要依靠教师和家长等人的鼓励和引导。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予以表扬和肯定,学生才会知道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可以获得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和喜悦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你真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同学的好人好事,如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的事迹等,然后由全班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你真棒!”然后让学生自己评价,讲述自己做过的自豪的事情,如帮助妈妈做家务、帮助同学、见老师会主动问好等,然后再对这些同学进行表扬和肯定。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总结和鼓励:“这些同学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而且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其他的学生也一定可以做到这些事情,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好对不对?”学生回答:“对!”这样,教师既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向教师倾诉自己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方面,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从中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课后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通过向其他学生打听的形式,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每位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均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和指导方法进行心理问题指导。例如,对于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而感到自卑的学生,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全部,看到你学习很认真,老师就很高兴。而且你在绘画和体育方面很有天赋,这就是你的优点,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比不上你呢!”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小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问题,促进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小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做到理论联系生活,加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对学生多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并帮助解决,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华香.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四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