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感,还可以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些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会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发展广泛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新课改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情感教育是各科教育内容及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学生的自尊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
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丰富情感与内心世界的生命个体,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活动;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商,提升学生的情感质量。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忽视小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情感质量,就是生搬硬套的、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自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诱感共振
儿童的思维比较简单,情感往往是比较肤浅的,他们情绪的好坏能很容易的从脸上反映出来。如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老师情绪、情感的影响,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所支配。因此,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协调、统一的情境,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不但能有效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还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身心和情感发展的特点来编选的,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尽管低年级课本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实际经验以及智力水平的限制,有时候对于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如课文中英雄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忘我境界等等。要让小学生理解、体会并能感受作者的感情,就要求语文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要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传达的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准确、恰当的传达给学生,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交流,这是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的基础。用教材中的情感来衬托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景生情,积极地参与到课文内容、教学情境进来,从而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同时也希望通过课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真心、善心、良心。
(二)注重潜移默化,塑造健全人格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获得、技能提高、生命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自然和怡情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自然,消除了学生对于强行灌输引发的抵触情绪;因为怡情,使得教育更具有感染力,更容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教师把握教育契机,比如对于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孩子们在小长假过后返校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家里吃粽子了么?大家知道为什么吃粽子吗?有什么来历吗?你还知道端午节我国其他地方有哪些风俗习惯?”学生们踊跃发言,不懂的可以回家问大人、上网查询,最后再统一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教育契机,培养学生人生处处皆学问的好学、进取的健全人格。
学生成长中的点滴细节,往往是最富有“含金量”的教育资源。关注细节,关注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生命元素,注重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师生交往中内含情感因素的细节,将其生成教育资源。成功的教育往往是注重细节的教育,优秀教师都非常注重细节的职业品质,教育的智慧都闪现出细节关照的魅力。
总之,情感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得到有效的实施。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情感性,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让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需要认真研究、对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热点问题;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学习语文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性情。除此之外,语文还时时刻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挂钩,更是德智美发展的起步点,由此看来,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可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时刻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阅读与作文教学等两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良方案。
一、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剖析
(一)课堂沉闷,缺乏激情
小学语文的教材上大多数都是写景或是写事的课文,教师以往都是用富有感情的朗读方式向学生介绍课文所描述的美景,可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对教师所描述的内容难以产生共鸣,一整节课下来,以教师为主体的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失去了好奇心,自然而然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气氛也会变得十分沉闷,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二)传统阅读教学,漏洞百出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创新,按部就班。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缺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观念。并且,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中,从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到重点段的剖析,教师都会非常仔细认真地一一讲解,这样“包办”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淡化了对课文整体感悟的缺点,但是忽略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造成学生只是盲目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缺乏自我创新思维的锻炼。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顾虑到阅读要求与讲练相结合的特点,教师会大量安排学生进行句子仿写、词语的拓展、段的练习等。可是这堆积如山的阅读练习往往受到学生的排斥,造成了学生过重的负担。
传统的阅读教学,虽然注重文章的阅读,但是阅读的形式和方法单一,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和能力。
(三)传统写作教学,压力沉重
小学生普遍十分害怕写作文,平时的课程内容安排中,教师并未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作文教学辅导,通常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作文任务,教师在临考的时候甚至教导学生在作文书中背诵一些好词好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用来应付考试,使学生感到沉重的压力,甚至还可能产生厌恶感。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探究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起学生的激情
有激情才会有成功,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给人以沉闷感。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这种状况得以改善,比如遇到像《雨点儿》这种写景抒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合理使用多媒体对课文的描写进行形象的概括或利用软件把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用图像表现出来,在课堂播放课文时,用准备好的多媒体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所描写的雨过天晴后,地上绿油油的草滴着晶莹露珠,鲜花红艳艳的美妙情景。学生会被面前的直观情景所吸引,全神贯注,用心领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意境充分的理解,读出韵味的同时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间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课堂合作学习的讨论。
(二)迎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对待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因为它既有要继承和发扬的合理性,也有面对现在教育发展中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忽略了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因此,在新课改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既要辩证地对待“双基”――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踏实地从根本上加强对“双基”的训练。
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重要篇章、重点难点,教师的讲解很重要,但教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慢慢地指导学生去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想法,这样容易看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因此,一定要摒弃全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解的“满堂灌”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阅读教学应在注重讲练结合的基础上安排适量的练习,这样不仅明确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达到了理解文章、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选择精辟的阅读文章来锻炼学生学习阅读的能力,但一定要避免机械的训练,因为那会增加学习的压力,自然不会有好效果。
为了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阅读形式与方法的单一性,教师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课堂上播放跟文章有关的音乐,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对下面阅读文章中流露的情感有巨大的帮助,同样也建立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因为只有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才能由心而发,自然流露出对文章的认同。
(三)用愉悦的心情写作,事半功倍
让学生带着沉重的包袱去学习,必然会成为作文教学的绊脚石,而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写作,则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需要一改以前应付考试的作文教学方法,推荐学生阅读课外书目,比如《金银岛》等有关历险的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学生可以享受里面优美的词句,还可以在书中找到童年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还有助于作文的写作。教师也可以教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景色和周边发生的事情,激励学生写日记,同样是作文题材的很好来源。当学生从心里爱上了作文,才会乐意动手去写作,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效果会比较好。
三、 总结
以上只不过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方面面中的一部分问题。我们教师在探究教学问题时,应该辩证地对待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问题,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维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攻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教学时我们老师可以运用声音、图画、视频等各种教学媒介,让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大脑思维的活动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只注重老师的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行的形势下,许多学校都在逐步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学生在学习时要运用感觉、记忆、思考、判断等主观能力来学习,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学习时不断提升,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学会自己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用以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以前,课堂都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整节课都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整节课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学生都是配角。这样容易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不够强,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活泼可爱的图画、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可以通过讲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等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进入主动求知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就会想方设法配合老师使自己的表现更加出色,体会到成就感的他们,自然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爱回答问题是学生没认真听讲、没有积极思考,或是不会回答问题。我在班里做过一项调查,其中不愿举手的有70%是因为害怕,害怕回答的不对,害怕回答错误之后老师批评、学生讥笑;20%的学生的确是不会做:10%的学生是看见其他人没举手他们也就不举手。通过此项调查我发现,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主要原因是信心不足,担心答错后受批评和嘲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不要一味地追求和标准答案完美契合,因为语文中的许多题目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回答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久而久之,他们自信心足了,就能把自己当学习的主人,从而自主地学习。对于课文中要求学生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查等环节,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和学困生,给予必要督促与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学困生,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课堂上就形成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气氛。
(三)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比如我们在语文课上,尽量设置有趣的课堂情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乐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语文教学应尽量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增强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在小学语文实践中,要让学生多说、多写、多画、多演,使学生在这些实践中对知识的印象加深,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我们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光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还可以综合运用小组讨论法、实验法、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方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学习语文知识,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时在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课堂讲解、提问等环节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可塑性很强、具有主观能动性、生动活泼的个体。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是无穷的,一旦把它发挥出来,课堂教学将魅力四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在课上、课下应多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关心和支持,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进而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 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是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开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其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见到老师长辈有礼貌地问候、上课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进出老师办公室要报告等等这些细节,老师都要严格要求。但老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遵守这些规范,要给学生讲道理,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让学生明白这样要求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二、注重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注意朗读背诵习惯的培养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朗读、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强记忆力,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感情陶冶,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朗读背诵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有两点促进作用:①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宋代学者陈亮云:“童子以记诵为能。”有现在足够的记忆,才有他日丰富多变的理解;有深刻的朗诵才有成年时源源不绝的活用。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诵《孟子》《史记》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随着背诵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背诵打下的。”②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叶圣陶说:“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朗读背诵课文,字字入眼,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对于母语的形态、句式、语调、语速、语境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历久训练,就形成了规范的语感。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朗读出来,这就把两者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口头语言日渐规范,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在培养朗读背诵习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①重视汉语拼音教学和普通话训练。准确地读是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的基础,只有从最基本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起,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地去读。读正了字音,读通了词句,读断了句读,读准了语调,读清了思路,读懂了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②注意声音清楚响亮,不拖音拖调。一般小学生初学朗读时,往往是读得不熟练,在集体朗读时出现一种拖腔拖调的不良“唱读”习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在教学生读句子时,就注意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句音停顿,读一段课文时,又教学生学会句读的停顿,并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保持正常的说话速度。
(二)注意写的教学习惯的培养
首先,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想注重写字姿势、写字方法的引导势在必行。第一步,我开始了写字坐姿的引导:我做了个手势,示意同学们坐正。同学们都把身子挺了挺坐直了,但过不了十分钟,有的同学又弯下腰去,有的又斜过了身子。我说:“坐如钟,站如松”,很多同学动了动身子。稍过一会儿,坐姿又恢复了原样。 显然,孩子们很不适应。有的同学还悄悄地说:“这样坐真累,腰都酸了。”我笑笑,“习惯了的要改是很辛苦的,要是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坐下去,长大不是驼背就是斜肩。”我一边说还一边把那难看的样子表现给孩子们看。这回他们都笑了起来,身子也不由得挺了挺,比刚才坐得更直了。这告诉我,他们坚定了改正的决心。我感到很是欣慰。一堂课提醒了几次也训练了几次。想想也是,习惯养成了,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纠正过来呢?如果当初他们刚学写字的时候,老师家长就很重视书写习惯,也许就不会这样了。但我不灰心,学生也如此,我得利用文明午休时间天天坚持提醒,相信同学们肯定会改过来的。第二步,当然是握笔方法的指导了。我以示范的形式,让学生跟着我握好笔,再让同桌检查姿势。掌握握笔方法对学生来说倒不是难事,大多一试就会,可让他们就以此握笔方法写字,好多同学又接受不了,“唉,这个字难看死了。”“这样写,我写不快,特别的别扭。”“同学们,万事开头难,要有信心哦。”第三步,互相督促,相互提醒,共同提高。一个好习惯的习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人生有两个习惯,好习惯让你终身受益,可坏习惯让人遗憾终身。孩子们知道这一点,相信他们会坚持的。
摘要: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艺术。教学的方法很多,不会定于一,也不需要定于一。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独到的本领。我明白:借鉴和学习优秀教师的方法、经验,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过程设计
我从教已经二十八年了。二十八年来,仅有五年因为工作需要上小学数学外,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虽然课上得不是很出色,却有很多学生分班时都舍不得离开我,分到其他班去,又非要跑回来做我的学生,教育教学成绩在同行中也是中上乘的。
回顾二十年八来的教学生涯,我对自己的语文课的评价是:自己教得比较满意,学生学得有效果。下面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的。
一、我是这样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
通常我先进行课前分析,然后设计适合自己和该班学生水平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遵循以下原则:
①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科知识能力系列的规定以及单元目标意图——教材分析。
②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适合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表达能力和水平、教学应变能力等,不搞花架子——教师的教学艺术。
③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不好高骛远。
因为我明白:别的教师的课上得再好,她不是我,她的学生不是我的学生,适合她和她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手段,不一定适合我和我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手段。自己的课是自己上的,一切都应当选择自己能拿得出手的、自己会的、最得心应手的东西,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化。自己生疏的,勉为其难的地去上课,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一定会获得好结果。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遵循以上原则,以学科知识能力、单元目标意图,老师的自我和本班学生的自我来设计。
例如:教学3.《桃花心木》课前分析;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查找和展示桃花心木的相关图片,学生朗读理解能力很差,有含义的句子教师引导后不能理解的就只能直接讲了。因此我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在对种树现象及缘由的学习探讨过程中,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感悟种树人的话改为对种树现象及缘由的学习交流探讨过程。
二、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是教什么——教学目标设计,怎么教——教学过程设计,为什么这样教——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这是把形式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遵循:
1.教学过程的大体环节。即:①导入课题;②体验发现;③迁移巩固;④评价反馈。
2.设计适合自己和该班学生水平的教学过程。
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适合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表达能力和水平、教学应变能力等的教学艺术化的具体过程,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能跟老师学为我自己会学的具体过程。因此,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有自己的个性,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自编自演的剧本,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所长,变枯燥单调的教学为生动活跃,吸引学生乐学、要学的兴趣,最终达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如教学第3课《桃花心木》本来是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桃花心木图片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但恰好遇着这天没电,多媒体无法使用。就只好利用班上一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而伤逃学归来,让学生讨论父母外出打工说明什么道理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同样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深刻的道理并不是在重大事件中才存在的。又如,我根据自己朗读课文常常能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实际,因此范读课文就成了我的语文教学过程设计的重要选项和特色,精读课文就根据自己范读课文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范读课文的意境中领会词语的意思,趁热打铁地体验、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各种深刻道理。略读课文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并在自我朗读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想。
3.采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 新课程
语文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因此抓好语文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束缚,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原本生动丰富、趣味性十足的语文课,变得僵硬、枯燥、乏味,极大地妨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随着新课标的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的肯定和称赞。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现今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十分紧迫。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尤其是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知识建立关联,并通过文化等媒介,有智慧有逻辑的呈现给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解、分析与批判不同知识及文化的能力。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人文素养和实践素养。优秀的教师是善于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的,而且他们对于教材的把握和教学策略的使用也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标准,由于深知学生在哪个环节容易出现漏洞,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行为会随时做出熟练的调整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2 立足学生需求,进行创新性教学
新课改之前小学语文教学所选用的教材比较陈旧,和当前的时代背景、社会走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不一致,因此,立足学生需求,进行创新性教学有一定的必要性。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教学的内容,广泛收集有利于教学的资料,以此配合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教材空间里体验到无限的学习以及创新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自行编纂既符合时展需要,又富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材,这些教材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体现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创新特质的培养,进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
3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受尊重、安全、愉悦,轻松的课堂软环境可以促进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正旨在创设这种环境。语文教学是一门工具性质的学科,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和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
网络使得教育资源更为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更为灵活。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络进行语文学习的意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利用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现在很多学校,很多教室都装备有多媒体设备,并与互联网进行了连接,这样为教师现场利用互联网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景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色彩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所以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
5 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评价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评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认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三个方面。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很好地掌握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则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作为主体的学生需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既可以让课堂丰富多彩,还可以提升学习的张力和开放性。
总之,语文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小学语文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在施教时不墨守成规,教学具有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切合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充分实现基础教育的作用,带领小学其他课程面向时代的要求、面向社会的需要、面向未来的发展,语文教学改革应将语文课程教学引向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茗. 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 , 2012, (17)
[2]李新蓉. 小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味. 江苏教育研究 , 2012, (17)
[3]钮益琴. 倡导生活教育,彰显课堂精彩. 小学时代(教师) , 2012, (01)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15-01
语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是一门基础课程,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教育过程中小学语文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使得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也在顺利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才能使得小学语文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一定问题等,这些都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改进的地方。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这些问题的解决,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的教育要求不相符合,出现的矛盾问题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都有帮助。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掌握到语文教育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呆板没有活力。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方法比较单一,由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使得小学语文成为一种枯燥的学科,很多教师就是根据教材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比如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对词汇进行讲解等,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学生接触的语文教学素材的范围比较狭窄。第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不够,新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声音、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各种小学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大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受限。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1、加强语文基础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讲,语文学习的内容并不复杂,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一些简单的词语、句子、基本的对话、作文练习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把握一个重点,即要对学生进行均衡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应该要积极加强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随着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变得十分紧迫,因此要加强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是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当前很多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对语文综合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对此,可以结合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发挥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比如计算机教学技术、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模式,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来刺激小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对各种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进行情景设置时,应该要以日常生活为原型,让小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拟定的场景比较熟悉,从而可以加深对所学的小学语文知识的内容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并且在游戏过程中结合各种语文知识,不仅让小学生玩耍了,同时也让小学生能够学习语文知识。
2、加强课外实践教育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加强课后的实践教育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小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可以在课后开展各种有趣的小游戏,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延续。比如加强小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你比划我猜的游戏的应用,让小学生通过动作将一些词语表达出来,然后另一个同学来猜测词语,通过游戏可以加深小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让小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就加强了对各种词语的记忆,而且这种记忆往往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可以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多媒体教材的设计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有很多不足,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教材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教材的设计,结合小学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个性特征等,将教材设计得更加生动、形象、准确。在教材设计过程中,多媒体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加强多媒体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需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地理解,从而将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台展示出来,便于教师讲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班级可以对幻灯设备、多媒体学习软件等进行共享;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练习;再比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音频格式,比如课文的阅读,就可以借助音频进行传播,教师可以录制一些音频材料,传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收听,从而可以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觉,使得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将小学语文课堂打造成为高效的课堂,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挥主动性,加强对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素坚.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浅见[J].甘肃农业, 2010(10)
(一)家庭组织的完善还没有完全跟上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力不从心”、“家里家外不同同时兼顾”的情状,出现了“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乃至亲戚朋友托管的现像,这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孤寂感、情感上的遗弃感,在他们处于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这种负面心理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感,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适应集体生活等等。而作为爷爷奶奶的老一辈,对孙儿孙女有一种天然的顺依心理,也缺乏必要的矫正方法和技巧,对于孩子身上显露的不太好的习惯,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不能及时的干预,年长日久,积习成弊。
(二)社会发展到的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价值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这其中夹带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如果有关部门未加引导和管理,未成年学生在这些不健康因素面前,就会表现出迷茫、矛盾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放纵或自闭的两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心理,模仿成年人吸烟、打牌、喝酒、嚼槟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呼吁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大小。国家有义务给孩子提供正面的榜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尤其要加大电视荧屏、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通过立法规范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全社会都有义务向孩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二)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部门要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设置评价指标,从人的发展需出发开展课程改革,开设专门的公民常识课。在学校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劳动……学校要改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自信的发展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
(三)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干预,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流利的普通话是一种美,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种美,大方干净的着装是一种美,文明用语交流是一种美……学校要通过细化管理细则,建设校园文化,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大美育熏陶。用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气氛、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之健康向上。
(四)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关注反复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作用;策略
由于我国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力度以及投资力度在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非常迅速的进步。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信息化产品已经B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里,其中包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目前,由于新课改的开展与实施,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逐渐备受重视,为了凸显小学生在日常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逐渐转向信息化教学。如何基于信息化背景下,让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也是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里体现出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启蒙式教育,授课对象是六岁至十二岁之间的小学生。由于他们处在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不具备正确的辨别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综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让授课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化、具体化。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增加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化的教学画面。由于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没有完全认识,他们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理。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一定要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快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水平
课堂教学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课”,同时还体现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一些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质量。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教学观念的改革方向。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解决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里遇到的教学难题,和其他地区或者学校的语文教师互动交流。因此,基于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对小学生的帮助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的人生发展。
3.开拓小学生的视野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用来小学语文教材,教室是学习的唯一地点。基于这样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利于课堂教学知识的拓展,同时还能够丰富教学过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里,为了提升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教师往往会利用大自然中事物或者自己创造出该事物,此举虽然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但是不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开拓视野。伴随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具体运用,能够提供丰富地网络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体系。
二、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加快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1.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自学平台
学习能够体现学习者内心对知识的一种渴望。在学习过程里,不仅需要小学生的“好学”心理,同时还要小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帮助小学生搭建自学平台,帮助他们创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里,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自学平台上,学习能够自由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某一个知识的认识,通过自学构建与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学质量。
2.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教师培训班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使得我国教育质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仅与教学设备有关,同时还与师资力量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教育的不断普及,一些学校的教师资源根本不能应对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一位教师有时候需要带领几个班的教学工作,更有甚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一些学校需要聘请一些临时教师来辅助教学,此举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创办教师培训班,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减缓教学压力。
三、总结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化教学产品已经被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然而,由于一些地区的教师文化知识有限,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工作,凸显出信息技术的真正魅力,仍然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基于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的巨大能量,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