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10-02
语文是我们学国语言文化的主要途径,我国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语言文字宝库中有无数璀璨的名篇佳作。按理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趣味、情感和书香味的。然而,在边远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语文课堂却与我们的想象相去甚远,呆板、肤浅、枯燥、乏味、沉闷是当前许多边远山区初中学校的教学现状。如何让课堂变得高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的地方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现象仍很普遍,教师们始终无法转换自己的角色,45分钟的课堂教师的讲解占了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教师唾沫横飞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精疲力尽,但课堂教学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一)城乡师资力量差距较大
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执教能力、文化知识积淀和语文素养普遍不高,接触外界少,见识少。再加上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师的知识和观念越来越落后,教学水平越来越差,教学高耗低效,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高。
(二)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随意性强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工作条件相对城市而言要艰苦得多,教师的工资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大部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经过岁月的磨砺,常年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已没有了强烈的上进心,也缺乏责任心,一些教师得过且过混日子,无心教书育人。再加上边远山区学校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少有上级领导到访,学校领导也很少检查教师的具体工作或听课,于是教师们觉得上课认不认真无所谓,反正“山高皇帝远”,上课质量好坏无人关注,因此不会精心备课,教学随意性强。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内容,没有教学要求,课堂经常出现“放野牛”的现象,以致课堂肤浅和无效,教学没有梯度、广度和深度可言。
(三)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语文课常常是教师大包大揽地上演“独角戏”,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则成了观众,课堂仿佛与学生无关,他们只要安分守己地坐着,机械地听教师生怕遗漏的输灌,因而只能被动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参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必然低下。
(四)学校不重视教学研究
学校领导不重视校本教研,有的学校根本不开展教研活动,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往往成了摆设,等同于无。在一些学校,教师们想要开展教研活动却苦于同科目的教师太少,有些乡镇初中只有三四个语文老师,大家的水平相当,对教学教法研究有限,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更少,一般的教研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学校又不请外面的名师专家来学校讲学,教师也没有机会走出去学习,“领导不重视,教师不学习,教研不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二、改变现状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
学校领导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方设法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教师则要改变不满现状、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得过且过的心态和观念。既然抱怨改变不了现状,还不如静下心来,踏实工作,潜心研究,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教学,尽可能地敬业、乐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这样反倒能做出成绩,成为教学能手,从而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二)改变教学方法
1.改变教法,注重学生参与,精讲多练,追求高效课堂。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白一个普通而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知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学来的,不是靠老师教来的。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教师切勿“满堂灌”,也不要一讲到底、一练到底、一背到底、一问到底等。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国内知名的学校已经成功地探索出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他们采用“20+25”或“10+35”的做法,即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在课堂上,可尝试放手让学生先学,教师再相机进行指导和点拨。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自己进行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检查效果,自己汇报学习情况,然后教师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学生既有事可做,又学会了互相合作和主动学习,还能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可谓一举多得。
2.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每节课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听写生字新词,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这样,不但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强化,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效果十分显著。
3.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就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熏陶,在课堂上,有些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不必深入地讲解,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不必讲,而一些教师怎么讲学生也不能理解的内容,则坚决不讲,如一些过于生涩或难懂的文言虚词就没有必要过多讲解,应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和理解。
(三)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应向国内名校学习,把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把知识作为研究的载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从备课、教学、反思中提升教学水平。应大力推广集体备课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分配任务到个人,要求一个教师备一个单元、一种课型或一个专题的内容,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把成果展示给备课组进行补充和完善,再汇集成各年级的备课资源,最后由全校汇总,形成本校的校本教研资源。这种做法能让所有的教师都充分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既能锻炼教师的独立备课能力,又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研途径。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借鉴优秀课例。现在网络资源丰富,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新颖,设计巧妙,训练形式多样,凝结了优秀教师的智慧,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师完全可以借鉴。但在借鉴他人的优秀课例时,万万不可生搬硬套,而要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扫除盲点,使语文课成为高效的课堂。
3.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与学习。学校领导要重视教研活动,应多争取或创造机会派教师出去听课、学习,以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同时,要千方百计请名师专家到校讲学,让本校教师从思想到观念发生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强校内教师之间、校外学校与本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以尽快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