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老年医学范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医学范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医学范畴

第1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 奥拉西坦;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脑梗死; 合理用药; 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xiracetam and depside salt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combined applic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and to discuss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Method: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3,71 cases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in geriatric medicine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4,70 cases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neurological were selected as treatment group in geriatric medicine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n the basis of Oxiracetam drug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alvianolate injection, two groups were 14 day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Result:The treatment group of the patients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mproved (P

【Key words】 Oxiracetam; Salvianolate;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Rational drug use; Effect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功能障碍,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导致,发病人群多以老年人为主,发病通常比较突然,而且导致的死亡率较高,治疗后临床伴随的并发症多,后遗症多,导致了其预后不佳,且复发率{。并且随着我国老年人的逐渐增多,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还是以增强脑部血液循环,溶栓、抗凝为主[1-2]。奥拉西坦作为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丹参的萃取物可以通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微循环、改善缺血性再灌注损伤以及改善外周循环,营养周围神经等途径,提高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本文拟通过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奥拉西坦与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就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7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从2013年4月-2014年5月本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设为治疗组。所选病例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3]。对照组男48例,女23例,平均年龄(78.1±6)岁;治疗组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76.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出血性脑卒中;(2)肝肾功能发生异常,有恶性肿瘤、严重的血液疾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都排除入组;(3)患者本身具有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4)患者神经功能有障碍;(5)患侧上、下肢肌力在4级以上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在治疗前均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功能、血糖、凝血六项检查。对照组用奥拉西坦4.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用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4 d为一个疗程。疗程后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入院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NIHSS)评分,逐项评定[4]。具体评价标准:(1)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比起治疗前有大幅度进步(>85%)的患者判断为基本痊愈;(2)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幅度较大(45%~85%)的患者判定为显著进步;(3)脑梗死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稍微减少(18%~45%)的患者评定为进步;(4)脑梗死临床症状体征没有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几乎没有较少或增多(

1.5 不良反应观察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内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以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为主。入院后对大便潜血、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六项、心电图、血压等进行检查。如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观察并及时予以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交至药学部。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主要涉及皮肤(6例)和血液系统(3例)。皮肤主要表现为皮疹、斑丘疹、皮肤瘙痒等;血液系统主要是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发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及时予以了处理,症状均好转。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例,主要有皮肤瘙痒、皮疹、恶心等,停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均自行消退。

3 讨论

3.1 神经营养药联合活血化瘀药治疗脑梗死的循证依据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的脑供血动脉主干持续痉挛、闭塞,引起供血区的脑组织缺氧,进而产生广泛性水肿及坏死。其多发于老年人群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且发病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且治疗的预后不佳,引起复发的可能性较大[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人口急速增加,脑梗死患者也日渐增多,且发病年龄有逐年降低趋势[7]。奥拉西坦属于新型的改善神经营养类药物,对脑细胞代谢有促进作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细胞核与核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8]。奥拉西坦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认知功能障碍[9]。从中医角度讲,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丹参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微循环、改善缺血性再灌注损伤以及改善外周循环,营养周围神经等途径,提高脑梗死的疗效[10]。丹参多酚酸盐是从单味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丹参酷酸盐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以丹参乙酸镁存在,具有活血化癖、通脉的作用和良好的临床耐受性,与传统的丹参相比有稳定疗效,成分明确,不良反应较少[11]。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降低血液黏滞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微血管口径、降低血管阻力并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2]。

3.2 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 据研究报告,奥拉西坦联合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加脑梗死患者大脑血管的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血流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脑组织的有效灌注,缓解血管痉挛和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情况,促进病变部位恢复[13]。奥拉西坦作为比拉西坦的类似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充分修复脑补神经元,同时可以刺激中枢神经传导,保护大脑神经[14]。奥拉西坦能够增加脑梗死部位的葡萄糖利用程度,改善脑补缺氧,从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认知能力。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同时能够抗氧化,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脑梗死中疗效显著。

3.3 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的合理用药分析 本文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其中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并能改善脑部微循环达到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从而改善大脑局部缺血的症状。奥拉西坦不仅能够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收缩,还能够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物质代谢,改善脑循环[15]。通过本文研究,证实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脑梗死中疗效显著。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1.4%。本课题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患者,随着增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相对延长。因此,老年患者在日常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联合用药时间的间隔,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需注意的是,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从而提高疗效,保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从安全性角度来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停药后一般能够自行恢复。笔者认为在常规联合药物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年龄、肝肾功能及伴发疾病等适当调整药物治疗剂量,合理选择溶媒,提高用药安全。

脑梗死的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对于老年人群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一旦发病,其临床治愈率不高,且并发症现象多。即使是腔隙性脑梗死也是反复发作,所以成为老年瘫痪的主要病因,导致老年人智能或体能障碍,甚至导致血管性痴呆、瘫痪。目前,脑梗死的药物治疗主要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和营养神经等。本文研究中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经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文永晟.依达拉奉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6-17.

[2]周建.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22-123.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6):379-381.

[4] Kikuchi K, Uchikado H, Miyagi N, et al. Beyond neurological disease: new targets for edaravone (Review) [J]. Int J Mol Med, 2011, 28(6): 899-906.

[5] 张春花.198例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90-91.

[6]张丽,刘继娥.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36-37.

[7] 刘琛,王育琴,沈芊,等.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及安全性分析[A].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8] 曾祥海,石继和,胡正晖. 奥拉西坦注射用治疗脑病临床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231-232.

[9] 陈伟轩,黎学谦,何志鹏,等. 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59-60.

[10] 刘昌灵.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88-89.

[11] 宋燕青,徐向阳,孙仁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概述[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8):404-407.

[12] 米玉霞.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医学综述,2012,18(22):3903-3905.

[13] 邹荣成. 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5):383-385.

[14] 杨柳三. 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05-606.

第2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魏睦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临床药物研究机构中医消化专业负责人,江苏省中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擅长中医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和免疫异常疾病的诊疗。

专家门诊: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膝关节是人体的基本负重关节,易受到损伤。人过中年,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这时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膝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感到膝关节发僵,有些老年人活动时还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这时候如果受凉或过度活动,就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时还会造成关节畸形,导致残疾。

病因:肝肾渐亏,经络痹阻

在中医中,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属“痹症”“骨痹”“膝痹”“历节”“鹤膝风”“痿证”或“痿痹”等范畴。人至中年后,肝肾渐亏,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加之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驻关节,或跌仆扭伤或长期劳损,导致经络痹阻,骨脉瘀滞,不通则痛。总体而言,膝关节退变发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即肝肾不足、正气亏虚是其根本原因,又以风寒湿邪入侵、痰浊内蕴瘀、血阻滞经络为标,即“本痿标痹”。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按摩、理疗、关节腔注射(又称封闭疗法)均很难达到满意效果。这类患者不妨试试三阶段运动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或能缓解疼痛,恢复正常生活。本次先介绍第一阶段的“三招护膝操”,患者在家即可进行运动治疗。

第一阶段 三招护膝操

第一阶段的护膝操以三项静止运动为主,不需要大范围活动关节,不加重关节磨损,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因此适合于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或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关节周围组织积液的老年人。练习强度应由低到高,一开始每日练习时间短一些,耐受后可逐渐增加。

第一节 卧位绷腿

方法:仰卧或坐着,双腿伸直。将大腿肌肉绷紧,做时用手摸一下膝关节上部的大腿正面,可以感到大腿肌肉绷紧鼓起,这样即可达到效果。

时间:每次绷紧肌肉6~9秒,放松1秒,反复做20分钟。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绷压腿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

第二节 交替抬腿

方法: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两替抬高,高度达到另一只脚的脚尖即可,这时可以感到大腿肌肉收缩绷紧。

时间:每次抬起放下的时间控制在6~9秒,反复练习5~10分钟。

第三节 坐位压腿

方法:准备一把靠背椅,高度约小腿长度,椅子前放置一同等高度的凳子。坐在靠背椅上,双手抓住椅子边缘,抬起一条腿放在前方的凳子上,尽量将腿伸直,并适当用力向下压腿,两替进行。

第3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 补肺益肾法;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37

习惯性便秘是常发于老年人群体的常见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调查显示[1],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发病率在15%以上, 由于可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肛裂等严重疾病, 且与脑中风、老年痴呆、结肠癌等重症疾病关系密切, 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如何有效解决老年习惯性便秘已成为临床肛肠科的重要课题。本院对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采取补肺益肾法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习惯性便秘76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 女17例, 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70.21±3.93)岁, 病程2~8年, 平均病程(6.36±1.27)年;观察组男20例, 女18例, 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69.83±5.06)岁, 病程2~9年, 平均病程(6.29±1.26)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与《罗马标准》[2]中习惯性便秘的诊断标准相符;年龄>60岁, 病程>2年;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被告知研究内容及目的, 主观配合程度良好。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精神疾病者。

1. 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双仁润肠口服液(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B20020840, 规格:10 ml/支), 口服, 2次/d, 10 ml/次。观察组采取补肺益肾法治疗, 方剂为固金益肾汤:生白术30 g、生黄芪30 g、肉苁蓉25 g、瓜蒌仁25 g、当归20 g、杏仁20 g、桃仁20 g、枳壳10 g、麦冬10 g、玄参10 g、麻仁6 g。水煎服, 1剂/500 ml, 1剂/d, 分早晚2次服用。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便秘症状变化并评分比较, 包括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干结程度、排便困难程度, 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 5 疗效判定标准 排便间隔时间:间隔时间7 d记3分;大便干结程度:大便正常记0分, 大便略微干结、部分呈条状记1分, 大便干结并呈条状记2分, 大便干结且呈颗粒形态记3分;排便困难程度:排便完全通畅记0分, 排便较通畅、轻度阻碍感记1分, 排便阻碍感明显、需用力才能排出记2分, 若无辅助工具则无法排便记3分。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3]:排便间隔时间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干结程度、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分别为(0.68±0.16)、(1.07±0.21)、(0.76±0.24)分;对照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干结程度、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分别为(2.96±0.26)、(2.33±0.37)、(2.78±0.36)分。观察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干结程度、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便秘, 患者每周排便次数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5], 习惯性便秘是因结肠运动亢进或迟缓或直肠反射迟钝引起。从传统医学角度思考, 习惯性便秘属于中医“便秘”范畴, 《黄帝内经》中被命名为“大便难”“后不利”。《景岳全书》记载:“肾为胃之官, 开窍于二阴, 所以便之开闭, 皆肾脏之所主。”说明肾的降浊功能及气化作用与大便的排泄有关。《医经精义》对习惯性便秘做了详细阐述, 书中记载“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 以其为肺之俯。肺气下达, 故能传导。”可见肺气的肃降作用及大肠的转化糟粕作用有助于粪便能够顺利排泄。老年人气血亏虚, 肺脾肾功能衰退, 脾肺气虚使大肠传导无力, 肾亏脾虚则津枯液少, 失于濡润, 大肠传导失常。因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应补肺益肾, 增强大肠传导功能。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补肺益肾法治疗, 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便秘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

综上所述, 采用肺益肾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 疗效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祁志荣, 宋昕, 王春玲, 等. 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开塞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11):1151-1152.

[2] 李建生, 崔红新, 田燕歌, 等. 调补肺肾三法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R值综合评价. 中医杂志, 2015, 56(12):1054-1057.

[3] 孟德霞, 刘杨. 补脾益肾滋阴宣肺法加心理疏导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光明中医, 2013, 28(6):1139-1141.

[4] 康琳, 朱鸣雷, 刘晓红, 等. 衰弱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9):951-955.

第4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急诊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正确理解其基本概念,对于急诊医学发展十分重要。急诊医学所涵盖的范围在它的名字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在英文中急诊医学为Emer-gencyMedicine,直译的概念是与紧急情况有关的医学,也就是说需要紧急看医生的情况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日文中与“急诊”相对应的词为“救急救命”,似乎突出了“急”、“危”、“重”的特点[5]。中文中的“急诊医学”和过去曾用过的“急救医学”,很可能是“紧急诊断治疗”和“紧急救治”的简化形式,用于英文名词的翻译,并不能完全体现其内涵。实际上,急诊医学是相对于其他分类方法(年龄划分:老年医学,小儿医学;系统划分: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等;功能划分:康复医学,整形医学等),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它只是强调“急”的特性。只要是具备“急”特征的医学现象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因此,理解急诊医学应多从时间维度去探讨。还要认识到“急”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急”可以是很轻的病,甚至是“无病”。只要患者有紧急看医生的需要,就应是急诊的范畴。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是危重病,还应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因此,加强相关专业领域急诊问题的研究必将丰富急诊医学的内涵。

2急诊医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急诊医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诞生的一个年轻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浓重的社会进步色彩[6]。从急诊相关名词中就可见到社会发展的烙印。在急诊医学诞生之前,在医院里的急诊部门常常通称为急诊室(EmergencyRoom,ER),表面含义是与急诊有关的“工作室”或“诊室”。强调的是一个“房间”(Room)。它的功能只是为病房的专科医师提供一个紧急诊断和处置的场所。故急诊室一般无专业医师,只有一些专科医师临时派来应诊,并有较多的护理人员协助专科医师的工作。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急诊室的模式和功能仍较常见[7]。随着经济发展和急诊医学的壮大,医院里急诊部门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它由提供诊治场所的单一功能,转变为急诊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基地。它一般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样,无论从功能,概念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改称为急诊科(Emergen-cydepartment)。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急诊医学与其它医学专业一样,也有向专业化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故近来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一些以急诊医学为主要专业领域的大型急诊中心(Emergencycenter),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和快速的急救服务[8,9]。因此,急诊医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行。

3相对专业化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6]。急诊医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是对医学以时间维度为标准划分的产物,其涵盖面非常广,非专业化很难提高医疗水平(真正的万金油)。如一个急诊医师同时搞内外科,是很难具备高水平的。所以,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是其发展方向。故在目前阶段,一些较大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应设立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专业组,并且每个医师都应该有自己相对较强的专业方向。这样,使急诊医师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做到博中有专,争取在某些方面较专科医师有一定的优势。其次,还应拓宽急诊专业领域,如近来出现的胸痛中心,中毒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这些领域的拓展,使急诊医学这一综合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专业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必将促进急诊医学的整体进步。总之,急诊医学专业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急诊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化,此方面已成共识。另一层是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综合学科的相对专业化必将会给急诊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关键

由于急诊科具有接受任务的随机性、突发性及执行任务时的应急性、机动性、协作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要求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确诊,采取措施,所以说,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精髓。急诊医学中“急诊”二字的表面含义“快速诊断”似明确了急诊医学的宗旨。在急诊工作中,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重点考虑提高快速诊断的正确率,如①急诊科需固定一批训练有素的急救专业人才,即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熟练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高年资医生二十四小时出诊;②加强急诊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少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③完善合理的、快速的急诊实验室检查系统,以协助诊断;④加强急诊诊断思维的培训和误诊学的研究。急诊误诊和死亡病例讨论可助于提高急诊医师的诊断水平;⑤完善专科会诊和三级检诊制度,提高会诊水平;⑥制定急诊人员工作量标准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

第5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小柴胡颗粒;盐酸氨溴索;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持续2年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每次症状发作时连续发作不低于3个月,是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常见致病因素为环境污染、过敏等因素所造成的呼吸道反复感染,病理特征表现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及粘液分泌增多,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冬季较易发作的特点,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时可能会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甚者导致死亡,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的早期治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小柴胡颗粒是柴胡,姜半夏等组成的中药,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本文将小柴胡颗粒与黏痰溶解药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取得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44例,女27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59.2±3.1)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4.5±1.2)年。对照组男43例,女29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0.1±2.6)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4.8±1.1)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片检查确诊,临床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肺部其他疾病者、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器质性病变者。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给相应的治疗,包括止咳、消炎、平喘及解痉等。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54,151201),30 mg/次,3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及小柴胡颗粒(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3472,160201),小柴胡颗粒开水冲服,5 g/次,3次/d,其中盐酸氨溴索分散片用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14 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及1秒用力呼吸率(FEV1/ FVC%)等肺功能指标。并判断其临床疗效[4]:显效:临床表现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肺音消失,治疗后3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表现部分缓解,肺音消失有所改善,肺功能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肺功能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结束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显效4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7%(68/71),对照组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11%(62/7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1,P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如给予抗生素以缓解呼吸道感染,及给予解痉药、镇咳祛痰等,严重时给予利尿药物[2]。如骆韬[3]等联合应用了黏痰溶解药盐酸氨溴索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研究发现其可有效的缓解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咳嗽、咳痰等。其中盐酸氨溴索可使黏蛋白分子裂解,降低了唾液酸的含量及黏痰浓度而使其易于咳出。此外氨溴索还具有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改善患者通气状况的功能。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肺胀”、“喘证”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主要是由肺气虚所致的寒热内侵,特点邪气内伏,每次发病均为外邪引动[4]。因而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应以开肺气为首,肺起升降调达,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小柴胡颗粒是由柴胡,姜半夏,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的中药,其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邪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5],最终达到善和解表里,扶正而驱邪,疏肝和胃的功效。本文将小柴胡颗粒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即从西医角度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了对症治疗,又从中医理论角度对其进行对因治疗,结果发现联合应用时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飞,胡秀琼,刘兰洁,等.氨溴索在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04):473-475.

[2]何燕青,陈丽,孙蓉蓉,等.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2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1,35(08):715-716.

[3]李凡,谢滨萱,李亚新,等.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2,36(02):173-174.

第6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 润燥止痒胶囊;左西替利嗪;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皮肤屏障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b)-008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unzao Zhiyang capsules and levocetirizine in treatment of senile diabetic pruritus of skin. Methods 100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ruritus of ski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unzao Zhiyang capsules and levocetirizin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evocetirizin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8.0% vs 74.0%),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Runzao Zhiyang capsules; Levocetirizine; Diabetes; Pruritus of skin; Skin barrier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全身微血管的病以及表皮生化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极易出现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其发病率可占糖尿病患者的7%~43%,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且寒冷天气及夜间瘙痒加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1]。西医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一般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明显改善,具有起效快速的特点,但药物经血液代谢后,瘙痒症状一般立即复发[2]。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将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归为“痒风”或“风瘙痒”的范畴内,通过润燥养血、化瘀和络起到止痒的目的,对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具有良好疗效[3]。该研究选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该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该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有男22例,女28例,年龄60~84岁,平均(71.65±3.64)岁,糖尿病病程3~24年,平均(13.62±2.47)年;对照组有男23例,女27例,年龄63~82岁,平均(72.38±3.17)岁,糖尿病病程2~25年,平均(13.16±2.24)年,该研究排除标准如下:①入组前1个月内有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史。②入组前两周内有抗组胺药物应用史。③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并结合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辅助治疗。实验组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用药方法: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国药准字Z20025030,2 g/次,3次/d;联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国药准字H20070312)治疗,2.5 mg/次,1次/d。对照组单独应用左西替利嗪治疗,用药方法: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2.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情况及继发皮疹情况,以此作为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同时嘱患者日常需清洁瘙痒部位并避免搔抓,忌饮酒、辛辣、海鲜等刺激食物。

1.3 评价标准

将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即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痊愈:皮肤瘙痒消失,继发性皮疹消退。显效:皮肤瘙痒显著缓解,继发性皮疹消退80%或以上;好转:皮肤瘙痒减轻,继发性皮疹消退超过30%但不足80%;无效:皮肤瘙痒未减轻甚至加重,继发性皮疹消退为超过30%甚至面积增大。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M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实验组有1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乏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有1例出现嗜睡,2例出现口干,3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乏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 4,P=7.766 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

3 讨论

皮肤瘙痒症指的是由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等一种或多种化学介质引起的以瘙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的升高,其尿液中糖分也相应增加,引起尿液中的渗透压升高,为维持渗透压平衡,机体增加了尿液的比重,致使机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初期皮肤会表现为干燥等症状,长期发展易出现皮肤龟裂,加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易引发皮肤黏膜血管的刺激,从而发生收缩,末梢神经在刺激的作用下出现皮肤瘙痒症状[5]。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

该研究中应用的左西替利嗪属于强效H1受体拮抗剂,具有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的作用,因此采用该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明显缓解。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质腺功能减退、皮脂分泌不足等多方面因素作用,导致老年患者的皮肤更加萎缩干燥,因此单独应用左西替利嗪的远期效果不佳。中医辨证医学角度认为,肝肾阴虚、血虚风躁是皮肤瘙痒的主要病因,因此应采用养血滋阴、祛风止痒的方式治疗。该研究中应用的润燥止痒胶囊其中的生地黄、桑叶、何首乌的配伍,具有较好的养阴润燥效果,苗药红活麻具有除湿止痛的效果,在多种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瘙痒症状明显改善。分析该研究结果可知,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8.0%,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在西药抗组胺药物作用下,患者瘙痒症状得以快速缓解,结合中药从根本上对患者肤质的调理,有效缓解了皮肤干燥状态,皮肤功能的屏障功能明显增强,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振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812-813.

[2] 张跃营.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23-24.

[3] 杨进清,黄敬.江津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3):146-148.

[4] 王建锋,张虹亚,曹宇,等.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36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4):27-30.

第7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 帕金森病;滋补肝肾;中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Methods Total 56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in which 29 cases were treated by 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 plus western medicine and control group in which 27 cases were treated by western medicine only. Therapeutic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at follow-up of 2 months in Webster and UPDRS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ebster score,the effective rate was 86.2% in treatment group and 59.3%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Chinese medicine

1.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1.1最新研究表明,我国65岁以上的人PD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55岁以上人群中有172万帕金森病患者〖1〗。药物治疗目前仍然是治疗PD主要方法,左旋多巴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其治疗PD的利弊尚存争议,长期应用会产生疗效减退、症状波动及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甚至会加速病情发展〖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制定的《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4〗。〖STHZ〗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西医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年龄在40~80岁之间;(3)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有效;(4)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和严重心、肝、肾疾病史。(5)脑MRI或CT检查排除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小脑萎缩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美多巴、安坦等西药。治疗组加服以六味地黄丸合左归丸加减的中药:熟地黄12g,鹿角胶10g,龟版10g,枸杞12g,山茱萸10g,桑寄生20g,天麻15g,钩藤15g,牛膝9g,僵蚕9g,地龙12g,川芎10g,莪术10g,白芍10g。每日1 剂,头煎水煎30min,取汁150ml,二煎水煎30min,取汁150ml,两汁相混,分2次早晚服用。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震颤明显者,加珍珠母、磁石;血虚生风而症见头晕目眩、心悸者,加用当归、鸡血藤等;失眠或多梦者,加夜交藤、合欢皮、郁金。

1.4 疗效评定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5〗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6〗第Ⅱ、Ⅲ部分评分,根据好转率来判断疗效。好转率=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好转率为100%;显效:好转率为50%~99%;进步:好转率为20%~49%;稍有进步:好转率为1%~19%;无效:好转率为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进步+稍有进步,显效率=痊愈+显效+进步。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见表1。治疗前两组评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治疗后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有极显著性(P

转贴于

2.2 显效率分析 根据Webster 评分,治疗组显效率为86.2%,对照组为59.3%,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报道。该病是一种发生在黑质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变性的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调节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人PD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55岁以上人群中有172万PD患者〖1〗。自从左旋多巴(L-D) 治疗帕金森病获得明显效果后,多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各种酶抑制剂等对改善PD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很多患者出现“长期左旋多巴综合征”,表现不自主的异动症,不能预知的“开”、“关”等运动波动,使患者生活、行动处于严重运动障碍之中,而且临床处理非常棘手〖7〗。

帕金森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颤证、颤振”范畴。中老年人肝肾亏虚,髓海不足是本病发病之源。《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明《赤水玄珠》中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肾火,极为难治”。李种泰等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与脑髓有关,以肾为根,脾为本,肝为标〖8〗。本病的病机重点是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其根本,在肝肾亏虚的基础上,风、痰、瘀可因虚而生,标本之间相互影响。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 以滋补肝肾、熄风定痉为主,豁痰开窍、活血通络为辅。基于本病的病机和治法,我们以六味地黄汤合左归丸加减组方,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滋肾养肝,益精填髓,补血生津;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偏于补阳,龟版胶偏于滋阴,两胶合用达“阳中求阴”之效;山茱萸、枸杞子补养肝肾精血;白芍养血柔筋,酸甘敛阴,补脾阴,泻肝火,佐以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止痉通络。由于本病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持久缠绵,久病入络,兼瘀象者甚多。在肝肾亏虚的基础上,痰瘀内生,阻滞脑络,不能涵养肝木,致虚风内动,震颤由是而生。虫类药物可熄风定颤、活血化瘀、搜风通络,因此用牛膝配以僵蚕、地龙同用,配合川芎、莪术破血逐瘀,以求能深入筋脉,搜风通络,通达四肢,荡涤痰瘀,使脉络得以通畅,气血运行正常。全方共奏滋补肝肾、熄风定痉、活血通络之功。

帕金森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疑难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具有副作用少,与西药配伍应用能够减少西药副作用并提高疗效的优点,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由于本组观察病例数较少,尚需增加病例数并进一步重视辨证论治的统一性和证候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及其机制。

参考文献

1 Zhang ZX, Roman GC, Hong Z,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prevalence in Beijing, Xian and Shanghai. Lancet,2005,365 (945 9):595.

2 于宝成,王鲁宁.COMT 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进展.医药,2001,13(2):89-91.

3 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5 (4):39.

4 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8):255.

5 孙斌.帕金森病诊治120问.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7.

6 陈海波.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1):61-62.

第8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益肾纳气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COPD)是以气流限制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1]。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采用益肾纳气丸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共100病例,全部为我院内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COPD患者。所有病例按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长期患有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等症状,肺功能降低。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

1.4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通畅呼吸道,采用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L/min,个别病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所有病例均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如万托林水溶液雾化吸入,个别加茶碱片剂或针剂治疗,或/及糖皮质激素口服、静脉、吸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间断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药;进行肺功能康复锻炼及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功能。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2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自拟益肾纳气汤,组方:人参15g、黄芪15g、麦冬12g、蛤蚧10g、仙灵脾10g、胡桃肉10g、补骨脂10g、五味子10g、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0g、甘草10g。由本院制剂室水煎浓缩,去渣,加蜜粉制成丸,以方便患者使用。用法:口服,10g/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3治疗前后观察指标 ①症状积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按症状的有无及轻中重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别将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分为0~3分;②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C%),第1s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1s内呼出的气量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之比(FEV1/FVC)。

2 结果

2.1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50%以上或消失,FEVl/FVC及FEV1%提高30%以上;②好转: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20%以上或消失,EVl/FVC及FEV1%提高15%以上;③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FEVl/FVC及FEV1%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症状加重。

2.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中患者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主要与吸烟、大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感染等危险因素接触有关。其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渐进性呼吸困难,其肺功能呈进行。目前研究认为其病理是气道壁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及结构改变致气道重塑[4],最终导致气道管腔狭窄和进展性气流阻力增加。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致慢性肺心病[5]。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炎、解痉、平喘、给氧等对症处理,疗效多不满意。

依据临床表现,COPD属祖国医学"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COPD多呈慢性病程,临床辨证时,大多符合中医久病多虚、多瘀和久病及肾的特点[6],因此需采用补肾纳气为治疗原则。益肾纳气汤中,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益津;蛤蚧补肺益肾、摄纳肾气、定喘止嗽[7],两者合用,补肺益肾相得益彰;胡桃肉温肾益肺,用于劳嗽喘息;补骨脂、仙灵脾温肾壮阳,与黄芪合用具有增强耐缺氧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菌、消炎等作用[8];丹参、红花、桃仁叁药合用可化瘀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五味子敛肺滋肾,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和甘草合用有祛痰、镇咳之效。诸药相配,共奏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之功。临床对比治疗观察显示采用益肾纳气丸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9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199.

[4]张传善,张传峰.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炎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5(2):192-193.

[5]谢灿茂,周宇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28(5):346-348.

[6]庞辉群,熊旭东.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中医药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1):119-120.

第9篇:老年医学范畴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电视媒体;惠老服务;反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21-02

当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两个标准来界定老年人社会:其一是联合国在1956年推荐的65岁,其二是在1982年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所推荐的60岁。发达国家一般遵循第一个标准,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一般采纳后者。就我国而言,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上,60岁被规定为老年期;1981年第二届会议建议将65岁作为老年期的起点年龄(此建议并未被采纳)[1];经过数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因此在我国,老年期法律界定的起点年龄为60周岁。

国际惯例是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60~64周岁人口数为5866.7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4%;65~69周岁人口数为4111.3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08%;70周岁以上人口数为7781.3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83%[3]。从2001年起,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4]。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5]。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将关系到整个老龄化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老年受众的信息需求与媒体接触习惯

目前国内很多研究是基于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探讨老年人群体的需求状况。美国耶鲁大学的奥尔德弗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核心需要:生存、相互关系、成长。老年受众的信息需求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基于生存需求,老年人普遍关注民生类、医疗保健类信息;基于相互关系或称为社交需求,老年人对于文体活动类、旅游类信息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基于成长需求,老年人侧重于科普知识类、教育类信息,这也是其求知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集中体现。

就老年人选择信息渠道的比例而言,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亲朋好友、图书报刊、广播、网络、讲座[6]。电视媒体高居首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现代家庭观念的转变,空巢家庭数量增加,老年人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孤独感和精神上的空虚感。而电视媒体因其屏幕大、内容多元化、感染力强以及家庭普及率高等媒体属性,自然而然成为老年人“家庭精神陪伴”的首选。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村村通”政策使电视机在农村甚至更偏远地区的普及率明显高于其它媒体。即便出现了网络新媒体,由于老年人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慢,掌握网络操作技术的能力较弱,而电视机操作简单,因此更受青睐。当前,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大批年轻电视受众,但对老年受众的分化作用不明显。老年人群体的媒体接触习惯相对稳定,在电视媒体受众中的数量以及接触时段广度和时间长度上均处于首位。

二、我国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缺位

电视惠老服务属于媒体公共服务的范畴。我国所要推进的电视媒体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的、以满足农村的基本视听权益为重点、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7]。电视媒体既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就应当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以保障公共利益作为媒体的“立业之本”。社会公众既包括主流精英,也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比如老年人群体。公众需求是多元化的,公众能分享到多元化的媒介内容也是公共利益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反观现实,当前电视媒体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专门性节目少之又少,与这一特殊群体的现实需求无法匹配。这一切归因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传媒产业化发展张大了其自身的经济属性,使其在经济活动中带有明显的趋利性,从而沦为“经济人”。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经济人”的思考和行为趋于在即定的约束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于是,电视媒体常常以收视率为导向,主动放弃那些社会效益好、但制作成本高、经济回报少的公共服务类栏目,转而投向成本低、见效快、能赢利的娱乐类节目[8]。

这里还涉及电视媒体“有效受众”的选择问题。所谓“有效受众”,是指“含金量”高的受众群体,具体就是指“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对媒体而言,他们是“高质量的商品”,可以向广告商卖出高价[9]。而老年受众则是“无效”人群,没有“利用价值”,容易被媒体忽略。目标受众选择的功利性使媒体内容趋向单一,这也造成了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缺位。

三、构建以电视媒体为核心的家庭惠老信息服务平台

作为老年受众首选的“精神陪伴”,电视媒体提供的惠老节目应当更具针对性,更凸显服务功能,更体现互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惠老信息服务平台应当成为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