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e article compares the subprim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emerging markets in their performanc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order to find their common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risis-proof measures for our finan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次贷危机;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Key words: subprime crisis;emerging markets;financial crisis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156-02
0 引言
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浪潮[1]。本文试图对次贷危机与新兴市场金融危机进行对比,以找出其共性所在,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危机防范提出一定的建议。
1 危机表现及其后果的比较分析
1.1 次贷危机 2007年3月13日,新世纪金融宣布破产。当日,道琼斯30股价指数暴跌242.66点,全球股市随之下挫。7月,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评级,相应投资机构爆出巨额亏损。第四季度,花旗与美林的亏损额均达98亿美元,而瑞银亏损高达114亿美元。2008年3月14日,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由于流动性严重恶化,股价重挫45.88%,美联储决定提供应急资金,这是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第一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同时,全球股市剧烈震荡下行。虽然紧急降息和央行联手注资给股市带来了短期反弹,但股市整体已进入下降通道。2007年全年道琼斯600指数比上年下跌0.17%,是继2002年大跌32%后首度收阴。美元指数也进一步走低,由此造成了黄金、原油等各类商品期货价格攀升,特别是能源、贵金属和农产品的商品期货上涨最为显著,引发了全球通胀浪潮。
实体经济方面,07年12月美国失业率增至5.0%,为O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活动指数下降至47.7,为03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时,欧元区也调低了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007年的2.2%降为1.8%,这也是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低经济增速。
1.2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1.2.1 东南亚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各国都加快了市场化进程,经济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1996年,美元的升值和美国利率的上调造成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受美国方面的影响泰国贸易迅速萎缩,泰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并导致了全国的政治动荡,大量的外资企业宣布退出泰国市场,最终造成泰国股市的崩盘。而就在这时候,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对泰铢进行攻击,泰国政府无计可施,泰铢贬值严重,宣布金融危机爆发。这次金融危机很快就影响到了东南亚其他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股市下跌,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东南亚经济衰退。这次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很广,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东亚其他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 [2]。
1.2.2 俄罗斯金融危机 俄罗斯从1992年经济全面转型之后,经济状况一直不理想,深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就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俄罗斯连续爆发了两次金融危机,分别在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金融危机首先影响到的是俄罗斯的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俄罗斯国债的集体大规模外逃,大约占到了俄罗斯国债总额的1/3,汇率和股市相继受挫,整个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和经济状况几乎呈瘫痪的状态。1998年,8月份,政府对卢布不再控制,决定让其自由浮动,并决定了单方面对内债和一部分外债进行延期偿付,导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1.2.3 阿根廷金融危机 199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影响,阿根廷经济形势恶化,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衰退。2001年第四季度,受长期衰退困扰及金融和财政形势恶化的冲击,经济大幅下滑,陷入危机。危机引发了市场恐慌,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和银行挤兑。政府被迫实行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等管制措施,引爆了蓄势已久的社会不满情绪,出现严重的政治混乱,国家陷入了以经济持续恶化、社会动荡不安和政治混乱为特征的全面危机。金融系统瘫痪,银行业陷入破产边缘;生产大幅萎缩,经济继13个季度持续衰退后于2002年一季度跌到谷底;失业率上升到25%以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危机还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及民众对政治家的信任危机。
1.2.4 越南金融危机 2008年6月5日,胡志明股指从2007年的1170点巨挫至390.08点。CPI连续7个月高于两位数,5月份更是创下13年新高,攀升到25.2%。其中,食品价格涨幅居首,达到42.4%。截至5月30日,越南盾兑美元贬值27%,而且几乎每天都会贬值5~7个百分点,这加大了越南当局稳定汇率的难度。楼市方面,河内房价下跌了20%,而胡志明市的跌幅达到50%。即便如此,其住宅价格依然维持在每平20兆越南盾(人民币8500元左右),商务楼则每平40兆越南盾(人民币17000元以上)。
2 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2.1 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深层次的根源,主要有如下方面[3]:
①从宏观上讲,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为这次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在过去的5年中,各国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较低的资金成本压低了美国国内住宅的抵押贷款利率,降低了贷款成本,经济繁荣使居民收入大幅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对住宅的强劲需求,抬高了房价。
②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次级抵押贷款产品主要是基于房价的上涨和低利率上的,在房市很火的时候,银行就能够靠此得到非常高的利润还不用害怕风险;但是,如果房市比较低迷,利率上升,这样会无形中增大客户的负担,一旦这种负担超过了其实际能够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违约事件大幅度增加,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
③管理机制的缺陷加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政府把对次级贷债券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结果这些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并不十分真实可靠。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危机风险加大。
2.2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2.2.1 前三次新兴市场危机的共同原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共同的原因如下[2]:①资本账户余额:三次危机爆发的共同标志都是国际游资的突然逆转。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极易滋生泡沫经济,削弱了宏观经济基础。中国和印度能在东南亚危机中幸免于难的重要原因就是资本管制减少了投机性攻击的可能。②外债/GDP:巨额的外债负担是导致三次金融危机的最明显原因。所有危机国在危机前都有一个快速或持续、且数额巨大的外债形成过程。从债务形成开始到后续阶段,这些资本流入总是包含着高比例的短期债权。这些债务的波动性极强,一旦有风吹草动,债权人就会中止已到期债务或者对未到期债务不再展期,造成债务国的流动性不足,引发危机。③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自由化使得每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多,但也为金融危机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从而使得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都被扩大。另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产物,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同样也使得国际经济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更加脆弱。④金融监管缺位:与外国非制造短期资本进入对应,东盟国家对本国金融也采取放手发展的方式,允许金融机构数目急剧扩张,取消企业的贷款限额,银行体系监管不严,大量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项目,加之部分国家政治上的腐败,给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各国的金融监管又十分脆弱。据统计,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中,银行贷款逐年增加,而贷款损失准备却在逐年减少。
2.2.2 越南金融危机的成因 2000年以来,越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的主要是输入型通货膨胀造成的,其根源则是内忧外患的双重结果。2008年上半年,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就上涨了38.54%。作为石油输入国的越南无法自主制定能源价格,国际油价的飙升使国内财政承受巨大压力。尽管是世界第二的大米输出国,世界粮价的高速上涨加速了其出口增长,但也带动国内粮价上涨,成为国内CPI居高不下的元凶。同时,越南在2006年加入WTO后,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外资直接投资。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直接投资扩大了越南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流入房地产、股市的组合投资则通过推高资产价格反过来又推高了商品服务价格。从内部而言,越南国内的投资过高,2002-2006年投资占GDP比例依次为33.2%、35.4%、35.5%、35.6%和35.7%;高投资导致其进口增长过快,从2002年以来经常项目一直是逆差,且逆差额从2002年的5.9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67.22亿美元,占GDP比重从1.7%上升到9.6%,而1997年泰国爆发危机时,其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例才6.5%。
另一方面,越南同泰国、俄罗斯和阿根廷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越南盾在资本账户下不能自由兑换;其次,越南外汇储备超出了3个月的警戒线;再次,越南的外债/GDP的比率约为30%,远低于100%的警戒线;最后,越南的贸易伙伴除菲律宾外均有贸易盈余。这使越南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相对较弱[4]。
3 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带有向全球转嫁的性质,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即使像欧美这样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市场失灵。虽然我国尚未发生金融危机,但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能力就更为重要。在未来中国金融自由化、金融证券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有效监管和谨慎开放是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4]:
①慎恰当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把握好金融开放的速度;
②在鼓励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发展的同时,要严格加强监管;
③适当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既要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衰退的大潮中寻求经济增长,又要严密控制高速增长引发的通胀压力;
④谨慎而积极地处置对外金融投资。
参考文献:
[1]胡星.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警示与反思.社科纵横. 2009,1.
[2]杨德权,刘■.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传染诱因的实证研究.价值工程,2006,(11).
发展实业扩大内需
华尔街一直代表着美国的后工业时代经济模式,它将真正创造财富的制造业转移他国,只留下脱离实体的现代服务业,而在遭遇金融危机动荡时,其经济泡沫迅速挥发,不能持续保持经济的长足发展。冰岛金融业曾在2005年为该国带来7%的经济增长,但危机发生后,它却给该国经济带来几近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不应盲目追捧欧美模式。
我国经济原来一直选择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金融危机出现后,发达国家的消费乏力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应适时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我国应降低对外依存度,以扩大内需为主。一直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弹性调控健全体制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应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经济运行中的不同情况随时调整政策,同时应建立金融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一是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中国目前基本是国家担保,这种全部由国家买单的体制存在一定弊端,它把很多问题都掩盖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样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美国目前出现金融危机乃事出它因,我国未出现风险只能说条件不具备,如果我国存在类似情况,将会因制度空白而比美国更严重。因此,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二是应在市场与政府调控间找到平衡点,出现严重的经济或金融问题时,政府应快速反应,及早介入。不干预市场不等于任其发展,美国政府若早出面干预或救市,也不至于发展到目前这种地步,但政府反应迟钝,后期国会审批议案又延误了时机,导致了问题愈发严重。
科学发展适度创新
一是金融创新要适度。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把“次贷”比喻成“烂苹果”,经创新包装后外表华美,打开却发现它把好苹果都感染坏了。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乃至泛滥,我国却创新不足,应该从中总结教训,研究如何有效创新、趋利避害。曾提前预测出次贷危机的纽约大学鲁比尼教授认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带来很多的好处,当然他们不时也会发生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遏制创新”。
二是应充分发挥员工集体智慧,不能完全依靠银行家个人能力带领银行发展或者拯救银行。雷曼兄弟在倒闭前完全可以出售,但由于董事长兼CEO富尔德的决策失误把两次机会都错过了。
三是金融高管应该限薪。虽然我国金融业的高管工资比照欧美不算太高,但也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性措施,确保金融高管从业人员对其管理后果负责。
合理消费重视信用
一是提倡适度消费的理念。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几乎不储蓄,他们的高消费建立在向未来借钱和健全的社保体系基础上,未来不够,就向世界借,世界不够,再向世界的未来借。金融危机的事实告诉我们,不管是因为国家对资源和信用的严重透支,还是居民的超前消费,这些漫无边际的“借”终会酿成不良后果。我们并不反对现代消费观念,但要提倡适度消费的理念。
二是要对自己的个人信用纪录负责任。个人信用纪录是居民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是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的依据,一旦有不良纪录将给个人的经济活动带来很多麻烦。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只有大家都重视自己个人信用的好坏,构建信用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经济活动也才可良性发展。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危机 应对策略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 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August, 2001
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最大的风险应当是中国货币存量居全球最高所导致的资金的迅速外流。同时,这种资金外流又会导致汇率的快速下跌、人民币的巨幅贬值。资金外流与汇率下跌形成一个双螺旋式的向下通道,将导致国内金融体系迅速失血,资金周转不灵。而央行所采取的注入流动性的措施又将加剧汇率的下滑,从而反过来带动资金的进一步外流,资产缩水。这种金融体系的崩溃,将导致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倒退十几年。
两种自我实现的螺旋式下降的均衡
按照绝大部分的统计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货币存量都是世界上最高的,高达150万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超过21万亿;而美国作为最大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国,货币存量也仅仅为10万亿美元左右。当前,国内外投资者纷纷看空人民币,在这种背景下,资金外流已经形成波涛汹涌之势,冲击着中国的金融体系。
货币存量居高不下会导致一种螺旋式下降的资金外流的均衡。货币存量表现为现金与存款,因此,货币与债券、股票不同,流动性极强,随时可以出走。如果货币持有者预期中国投资前景看淡,就会兑换外币,出境投资,这就会导致人民币贬值。而市场一旦核实了按人民币计价出境投资比境内投资更好的预期,资金外流又会加速。
外汇市场上也存在一种螺旋式下降的、汇率不断下跌预期自我实现的均衡。那就是,如果投资者预期汇率会下跌,就会把本币换成外币。这将直接带来外汇储备的下降;外汇储备的下降作为一个信号,又会反馈给投资者,强化汇率贬值的预期,促使他们加快资金外流,而资金外流又会进一步加快本币贬值。
这两个自我实现的螺旋式下降的预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下中国经济的重大风险。
中国面临第四种金融风险
以往国际金融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的时候,提出了三类金融危机的概念。而事实上,中国面临着潜在的第四类风险。
第一类危机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经常账户长期逆差加上财政赤字导致外汇市场的恐慌,出现汇率的下降,资金的外流。
第二类金融危机是过度借贷,或者是政府,或者是企业,大量借入以外币计价的债务,一旦国际市场对该国经济未来增长前景的预期发生逆转,就会直接导致该国债务不能延展,债务集中到期,外汇储备迅速下降,造成金融危机。
第三类危机发生在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之时,这类似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情形,也就是说,当银行或者各种金融机构手中资产的质量被怀疑迅速下降时,就会导致投资者的恐慌,他们会纷纷提现挤兑,抛售金融资产。如果是非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就会出现资金的外流;如果是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市场上就会出现流动性的迅速短缺。
中国面临的风险属于第四类,这是在国际金融理论中尚未被完全关注到的潜在的金融风险,那就是在一个国家货币存量极高的情况下,一旦宏观经济有风吹草动,国内外投资者联合唱空,就会导致本国的货币纷纷转为外币,出国投资。因此,中国的情形实际上是补充了已有的国际金融理论关于金融危机的认识,提出了第四种风险的新理论。
中等收入陷阱最具体、
最现实的版本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其中受到关注的现象包括产业升级缓慢、劳动力成本提高、社会福利过重等等。其实,这些还都是长期的、潜在的、缓慢的表现,而中等收入陷阱最直接、最现实,也最具有毁灭性的实现形式,就是金融危机。拉丁美洲国家,从墨西哥到巴西到智利,以及东南亚国家,都反反复复出现过这种金融危机。那就是一旦资金大量外流,外汇储备迅速下降,本币迅速贬值,金融体系迅速崩溃,将出现整体的资产价格下降,物价水平高企,财政紧张,企业资金链断裂,正常的实体经济运行将直接受到冲击。
2017年,美国经济政策将非常有可能触发全球资金流入美国的热潮。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非常有可能大规模推行减税、基建和贸易保护措施,这些都会在短期内刺激美国经济,而美联储将会为预防通货膨胀而提速加息。两个因素叠加,全球会出现美元短缺,资金回流美国。这非常像1980-1984年美国里根总统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政策组合,那时的高财政赤字与高利率组合,导致了拉丁美洲的一系列金融危机。
拉美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经济的发展会倒退10年乃至20年。由此看来,对于资金外流加货币贬值的风险,中国必须严防死守。
为什么资金外流加货币贬值的风险远超过房地产?
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确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较高的潜在增速,且大部分房地产购买者的首付比例高,即便房地产泡沫破裂,也不至于带来迅速的抛售,所以说,房地产的危机本质上是社会危机――它会带来投资者的不满,但并不是直接的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
由于房地产属于不动产,其价格下跌会导致居民消费能力的下降和部分相关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但这与前述的资金外逃和货币贬值相比,其危险要轻得多。
如何应对新型金融风险?
经济政策界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只要汇率是有弹性的,则资金外流会自动得以纠正。坦率讲,这种观点非常幼稚。根据以上分析,资金的外流过程中,因为货币存量居高不下,消费者会形成“踩踏”、自发挤兑,再加上汇率存在“自我实现的预期”,如果资金外流不加以管制、外汇市场的汇率不加以管理,将会导致双螺旋式迅速下降――储户从银行挤兑人民币,继而在外汇市场上转成外币出逃。中国人民银行手中3万亿外汇储备相对于21万亿美元的货币存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严格管住资本账户。
我们预测,2016年中国经常账户仍然是顺差,应该明显高于2000亿美元,而我国直接对外投资额略超过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额,差额约为500亿美元。如果资本账户严格管制的话,中国不会出现国际收支的危机。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不管企业还是员工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1、从企业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企业疲于应付生产,勉强经营,没有资金进行设备和技术更新,甚至大幅裁员。在安全和效益难以兼得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只顾效益,忽视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安全投入得不到保障。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岗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一些季节性生产经营比较集中的企业开始大量招用临时工、季节工,这些员工没有得到任何的安全知识培训,便仓促上阵,进入生产一线。同时,由于资金紧张,企业的劳动防护用品也得不到及时更新,员工在相对恶劣的情况下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从员工方面看,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只顾蛮干,对自己应得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难以提出要求,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新进厂的员工,为了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一份收入,不得不忍气吞声,明知企业提供的岗位存在风险,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不敢提意见,在相对恶劣和危险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且满腹怨气,情绪不稳,存在难以遇见的危险。
二、针对不利影响,如何转危为安
在当前经济特殊时期,首先应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安全生产永无停息,越是条件艰苦就越容易发生问题,越是要绷紧安全生产弦,不得有丝毫懈怠。同时,要尽快适应新形势对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本文来源:文秘站 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妥善使用“自由裁量权”,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尽可能在最大范围内为企业分忧解难,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放松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什么问题比发展更重要,安全生产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不能一味的就安全抓安全,看不到企业的实际困难。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提高办事效率,更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要通过到企业检查的有利时机,多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不同的管理办法。切忌背着条文行天下,不管情况如何,一律照搬照办。
2、坚持“三不罚”
即首查不罚、及时整改不罚、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罚,善于运用自由裁量权,以整改问题不发生事故为目的,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安全执法检查,是一种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督促企业及时整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确保生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不能以罚款为目的,不能下达罚款任务,更不能职权利益化,把罚款作为发家致富的手段。对无视国家法律,公权私用,滥罚款的现象,要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首次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要及时告知企业,责令整改,能当场整改的,责令当场整改,不得处罚;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并按时进行复查,已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不得处罚;即使企业在规定期限内由于客观原因未进行完全整改,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未发生事故,也不得处罚。
3、善于利用危机,“转危为安”
金融危机给企业和执法部门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危机里面也蕴藏生机。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企业生产任务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足够的精力研究安全生产,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的分析企业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当前,部分企业停产、歇业,主要负责人有了难得的充裕时间,安监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铺下身子,深入到企业,帮助企业查问题,想办法,定计划,促行动,在停产期间做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危机过去,企业再进行生产时,安全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生产得到了安全保障。
4、创新安全培训方式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反思和建议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则经济就活。然而,金融监管的放开,一方面会提高金融效率,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使资源流向效率最大的实体经济中;另一方面会极大的刺激虚拟经济的发展,引发投机,造成市场的紊乱,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极大程度引起金融系统的瘫痪,致使金融危机的发生。
纵观金融危机史,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是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美国的虚拟经济市场,而且还波及到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大量的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实体经济受到重挫,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产缩水,社会商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大幅度的衰退。例如,我国的出口外向型企业,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外贸订单大幅度地减少,企业不仅因为生产产品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还面临着再生产的危机,大批量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破产。其他国家也中,与世界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企业也纷纷破产,雷曼兄弟、冰岛国家危机等。
面对突然起来的金融危机,各个政府都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为了稳定市场经济的两性运行,给金融机构注资,避免大面积的挤兑;另一方面采取逆经济周期的政策,配合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经济走出困境。例如,美国政府连续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元也是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我国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向市场注入4万亿的人民币,以期望能够顺利的度过经济危机。同时,世界元首会议、各个经济论坛和经济学家都在谈论金融监管问题,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金融监管系统才能避免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于金融危机原因的研究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情况,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二、金融危机的原因
对于金融危机原因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其直接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系统崩溃,引发了连锁效应。然而,背后的原因很多,有人提出是因为中国长期的出口导向性经济体制才引发美国政府的金融危机,有人认为美国政府长期放松金融监管,也有人认为经济本身周期性导致的金融危机。
(一)房地产泡沫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2000年末,美国为了避免互联网泡沫而带来的经济衰退,同时还有九一一对美国市场的影响,美联储就连续降低利率。据统计美国在两年内联系十三次降低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几乎达到零。利率的降低带来市场上大量的流动性,而当时美国市场上并没有可以进行有效投资的产品。为了使市场运行起来,投资者将目光转移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因为资金大量的流入得到迅速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在一片良好预期前景的房地产面前,金融机构低头了,他们放松了对于购房者资金链的监管。美国本身就是高负债的国家,居民有提前消费的意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购买很多房子或者进行房地产投机根本不可能的,然而金融机构设计了大量的金融工具让市场的消费都能进行投资。大量的虚拟资产被催生,市场虚拟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泡沫不断严重。一旦市场中出现一个资金链断裂,整个市场就会被影响。
(二)虚拟经济的泡沫化
大量的房地产在华尔街金融市场被虚拟成大量的证券,通过虚拟房地产负责将房地产证券化,投入到市场进行买卖交易。大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被出售给对冲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据统计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达到的次级债务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但是其进行衍生后的债务担保达到了25000亿美元同时还有10000亿的违约吊起等。
虽然金融创新的目的在于规避风险,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实体经济,但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的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对于垃圾的资产通过虚拟经济作用下,放大成为几百倍的金融衍生品,风险被极端的放大了。在实体经济并不能保证虚拟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果一味的进行投机性的获利活动,就会加速实体经济的泡沫破裂。一旦实体经济不能正常的运行了,虚拟出来的衍生产品也就没有基础,就会瞬间被击垮。
(三)政府监管的放松
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的这种放羊似监管不能不为金融危机的后果买单,历史悠久的美国国际集团轰然倒塌。在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的面前,映射了美国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监管的漏洞。大量的评级机构并没有在金融将中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帮凶。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金融监管,而是进行大规模的放任和虚假的评级。
三、金融监管的反思
(一)审慎监管的反思
新自由经济学派认为对于市场最少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他们认为不能干预市场,应该让市场去自由运行。美联储没有对评级机构去进行监管也没有限制房地地产抵押贷款的数量和规模。正因为没有进行宏观的审慎监管才导致危机的潜伏,最后导致房地市场泡沫的破裂。金融监管应该加强审慎运行,而且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合作才能是宏观审慎监管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同时还应该对审慎监管的体制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二)逆周期监管的反思
在顺周期中,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能力会被放大,为了避免这种加剧萎缩效应,应该见逆周期性加入到金融监管的行为中去。需要建立贷款损失资金库、修改会计计量虚拟资产的方式。顺周期中,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被放大了,没有正确真实反应资产的价值,一旦市场对金融资产有了冲击就会让金融资产缩水,资产市值大幅度下降,市场会进一步放大这种下跌。所以需要逆周期金融资产监管。
(三)信用评级机构的反思
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惠誉和标准普尔占有市场90%的份额,具有高度的垄断性。他们信用评级的可靠性的能力受到严重的质疑,同时他们的信用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科学也没有进行确认,更没有用实践去检验。那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加强他们的信息披露的公开性,改变其盈利模型,加强管理。
四、金融监管的建议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世界一个深刻的教训。对于单一性质的金融监管或者单一指标的金融检测已经不适合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经济形势了,整个市场需要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出发去取对金融行业进行有效合理的监控。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和研究还没有停止,尤其是具有前瞻性和金融监管改革仍需要进行。对于金融监管和金融改革的态度不同利益集团有不同的立场,对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认识也不没有达成共识。一些较为激进的方案被削弱,一些未达成共识的方案被搁浅。
(一)对监管资本做重新定义
重视资本的结构和质量,提高资产证券化和交易类资产的资本标准。核心资本比例达到5%,一级资本达到15%,保证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比例,减少次级债务和股息票息的比例。
在监管部门角度,其关注的指标主要是一级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在总的一级资本中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从微观角度来看,优先股势必普通股质量较高的资本,这主要是由于微观企业的破产过程中,优先股是比普通股偿付等级高,可以优先获得企业破产后的资产。而从宏观监管角度来看,监管部门并没有过多考虑企业破产的情形,反而更多的关注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作为金融监管政策重要执行渠道的银行来说,既有其作为企业的一面,在后危机时代也有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一面,因此监管部门定义银行监管资本时,应建议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普通股,以便在金融危机初现时便促进企业重组合并,维护社会信心。
(二)统一影子银行业务监管
此次金融危机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宏观经济影响,其直接原因除了部分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外,还有大批影子银行消失所带来的冲击。这里影子银行的概念是从监管角度来说,不仅包括影子银行系统,也包括商业银行大量的表外业务。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活动很少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或者将其归于银行其他风险业务同等水平的地位。但实际上银子银行系统的存在给整个社会信贷提供了大量供给,因此,有必要将金融系统中的影子银行业务做统一监管,对资产证券化和借贷期限错配做监管评级。
(三)实施逆周期金融监管策略
金融市场顺周期性表现有三点:一是金融市场贷款损失储备;二是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三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具体来说,对于处于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一般鼓励银行进行信贷,这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下降了;对经济下滑阶段,严格控制银行的信贷,保证银行资本充足率。金融市场贷款损失储备会在经济下滑中体现出来,计提的储备越多银行的利润越低,贷款的风险就越小。
在金融危机期间,如果监管部门仍坚持固定的资本比率进行监管,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收缩,随之而来的信贷紧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实施逆周期的监管策略,即金融繁荣时期和金融危机时期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在金融危机时对法定监管资本比率调低,在金融繁荣时期对法定监管资本比率做出适当调高,用“棘轮效应”稳定社会信贷水平,维持金融稳定发展。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管理体系,重视经济周期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
(四)加强科学技术运用
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提高金融业务的效率,加快交易速度,也给金融监管带来很多的不变。那么对新时代的金融监管要体现出科学技术的运用,尤其是要加大对电子产品的监控,电子交易记录的审查。这些不仅需要人力,更需要可以在金融监管中运用,要提高信息的电子化程度。
(五)加强金融信息的披露和获取
任何金融活动的顺利实施都有赖于信息的畅通和准确。对于金融监管行为的有效性,信息的透明性和真实性更为至关重要,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金融的发展和信息的畅通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利于监管部门尽早对金融风险进行防控,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的进一步形成监管约束。后金融危机时代,监管部门不仅应加强法律法规层面的信息监管力度,加强传统金融业态的风险信息披露,更为重要的是积极研究新兴金融业态模式,披露众多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信息,以此加强新形势下金融监管行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汤震宇,刘博,林树,李翔.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信用创造的缺陷[J].放导报,2009,(2):34-35.
[2]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3-52.
[3]黄桂良.次货危机背景下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2):21-22.
[4]蒋海,李餐宏.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金融安全网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前沿,2009,(6):15-16.
[5]谢平,邹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1-17.
多说无益,近有朋友问我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会不会波及到白酒产业?若波及的话,会有多大的影响?
这个问题不好一言以蔽之。但是,从经济学的知识来说,巢覆之下,必无完卵。这场危机又不是专门给某个行业预备的,应该说这场危机就是一场瘟疫,谁都不能气定神闲。至于具体对白酒行业的影响,都有那些具体的影响,我个人是这样看的:
其一,影响高端消费酒。任何一场危机首先影响的都是两头,即富有阶层与赤贫阶层。当经济景气指数很高的时候,人们并不一定就从经济的繁荣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人们的信心所带来的消费拉动是巨大的。而现在好象是不行了,危机也许并没有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但是人们的心理预期却大打折扣。所以,富有阶层也可能会因为危机导致他们的消费层次借机下降。这倒不是说他们的消费能力没有了,而是因为他们的消费信心没有了,所以很多高端消费人群就可以以危机为名主动降低消费,即便是考虑到虚荣的因素,他们也可以是堂而皇之地降低消费水准。
其二,影响超低端消费酒。超低端消费人群的特点是,要么收入很低,要么就是收入没有保证。事实也是这样,很多民工层次的消费人群原本就是低消费者。当危机来临时,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彻底断绝了收入,所以,他们的消费会异常得谨慎,最起码也是失去了消费的连续性。所以以低端产品为市场的白酒一定会受到影响。如很多光瓶子子酒就是一例。
【关键词】财务柔性;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
1.引言
财务柔性在最近几年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实际上,研究财务柔性的意义只有在存在财务约束的情况下才能凸显出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危机范围内众多企业销售下降、经营成本上升、销售款收回期限延长导致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增大、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同时融资的资本市场活跃程度降低,使得企业资金筹集愈加困难。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防范措施成为众多学者谈论的热点话题。按照张晓朴(2010)看法,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的爆发状态,因而,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性风险的不断积累。财务柔性的优势在于能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本文将结合金融危机中企业的财务投融资行为,研究财务柔性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问题。
2.财务柔性
赵华,张鼎祖(2010)认为财务柔性是以主动适应动态变化的财务环境和处理系统不确定性而管理财务风险为直接目标,以财务资源、能力有效整合为基础和动力,以财务行为决策优化为路径,以财务行为的风险管理过程和结果为表现的一种系统综合能力,一般由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企业在其现金流或投资机会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时,能够快速而有效的针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在国外众多研究中,则是从融资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当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企业及时作出反应以获取所需资金、利用时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企业财务柔性表现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及利益分配等。即对企业投资策略、投资结构和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以及融资策略等方面实行灵活管理,灵活调节企业的利益分配政策,以实现其柔性化管理。财务柔性的管理特点及运作要求使得企业能利用柔性调节其财务参数,例如资金来源、资本结构、收益指标等,以适应外界财务环境变化、外界干扰等的影响,使企业能在外部环境产生变化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采用柔性管理的企业在应对经营活动中的突发性变故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反应应对外部环境较快的变化,这在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来说非常有必要。
3.财务柔性与系统性风险
3.1 金融危机与系统性风险
所谓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指由政治、经济等全局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的影响。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关于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主要强调其对整体系统的影响作用,它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危机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引发的债务危机;第二阶段是由债务危机造成的流动性危机,许多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而不能及时满足债权人的变现要求;第三个阶段则是信用违约危机,此阶段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用违约掉期。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全球经济、社会、政治和大众心理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冲击,造成了许多企业的经营困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很多学者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归咎于证券化过程和评级机构的监管缺失,从根本上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而引发的爆发状态。
3.2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金融危机后,各相关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在危机后开始启动。目前大多的研究侧重于宏观方面的研究,白玉珍(2009)在研究中提出必须对金融业实施严密监控,加强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切不可降低信贷的审核标准等建议。李关政,彭建刚(2010)通过分析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指出经济资本可以成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提出要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下完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以科学的系统性风险预测为基础确定经济资本限额,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以及通过贷款集中度管理追求风险分散最大化,从而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其中,经济资本是指在一定容忍水平下,吸收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所要求的资本。尹继志(2011)研究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关于金融监管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资本质量、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引入杠杆率控制和建立动态损失拨备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希望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众多学者的研究了关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问题,也得出了许多有用的成果,但目前,还少有人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谈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措施应对系统性风险。
3.3 财务柔性在应对系统性风险防范时的积极作用
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财务柔性包括企业融资的柔性、投资的柔性以及利益分配的柔性。研究财务柔性的意义只有在企业存在约束的情况下才能凸显出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系统性风险一处于爆发状态,金融危机也就开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融资等活动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融资活动,企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严重的约束。财务柔性强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具有更多的优势。一方面,财务柔性强的企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免于陷人财务困境,还能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冲击所带来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机遇;另一方面,缺乏财务柔性的企业则承担着投资机会丧失和投资扭曲的风险。此时,具有一定财务柔性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柔性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收购兼并缺乏柔性而遭受困境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曾爱民(2011)等就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冲击为事件,研究了财务柔性对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发现各类财务柔性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具有更强的资金筹集和调用能力,更能为其投资活动提供资金;该发现支持了在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财务柔性能较好地为其投资机会提供资金的观点。宣扬(2012)研究了公司如何通过持续多期的债务保守行为应对货币政策冲击,发现公司的持续债务保守策略显著提高了货币紧缩期间获得贷款的能力与投资水平,这意味着公司可通过债务保守策略应对冲击,弱化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该发现同样支持了财务柔性能加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降低系统性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能力。
企业保持财务柔性可以通过现金柔性管理和负债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企业应持有一定的超额现金来保持适当的现金柔性,以应对非预期的不利冲击,降低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同时还能满足新的投资机会所引发的资金需求。同时,还可以采取低财务杠杆政策提高负债柔性,因为负债柔性企业在危机中可以更多地通过积极举债方式筹集所需资金,并能更多地使用负债资金为其投资活动提供所需资金。
4.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柔性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对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等整体环境的不利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财务柔性的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柔性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甚至讲危机转为机遇,利用危机收购兼并缺乏柔性而遭受困境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实现企业财务柔性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财务柔性应有的重视,通过现金柔性管理、负债柔性管理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财务柔性,增强企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洋.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2,04:62-63.
[2]尹继志.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创新与发展[J].科学经济会,2012,01:30,35,41.
[3]潘魏灵.浅析企业的财务柔性和流动性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2,08:102-103+118.
[4]刘吕科.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述评[J].金融纵横,2012,08:13-19.
[5]白玉珍.谈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09,29:32,26.
[6]李关政,彭建刚.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J].上海金融,2010,
05:49-53.
[7]张晓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07:58-67.
[8]赵华,张鼎祖.企业财务柔性的本原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10,06:62-69,96.
[9]宣扬.货币政策冲击、债务保守与公司融投资[J],南方经济,2012,10:102-114.
[10]王满,时龙龙.财务柔性视角下云南白药财务资源管理策略[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10:25-26.
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欧洲经济暴露出种种问题,决策者可能需要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精力来处理:为什么欧洲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打击如此严重?危机揭示了欧洲内部的哪些问题?这场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多久?它对社会和财政造成的后果会有多严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这样的后果?最后,应该如何设定金融改革的议程?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我将在下文一一分析。
虽然金融危机并非由欧洲引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欧洲受到影响的严重程度并不亚于美国。主要原因至少有三:
首先,欧美金融业长期深度融合,所以欧洲银行系统几乎与美国华尔街同时崩溃。的确,现在支撑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又积蓄美元资产的是中国而不是欧洲,但这是从净储蓄额的角度看。从总额来说,欧洲在2007年初持有的美国证券多于中国的持有量(而且当时持有的多是私人证券,如企业债券和结构性金融产品;后者的价值受到次贷危机直接影响)。
其次,危机揭示了欧洲经济的内在不足。一是英国、西班牙和爱尔兰都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房地产热潮,因而随后遭受了购房需求和房价同时逆转带来的重创;二是地中海、中欧及东欧地区国家的经常账户中,欧洲内部(特别是来自于德国及其他北欧国家)的净储蓄货币流超过GDP的10%,这一比重难以为继。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亟待调整的信号。
此外,部分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由于广泛参与国际贸易,在全球贸易市场崩溃时受到的打击很严重。以上三点可以解释欧洲为何陷入严峻危机之中。
基于同样的原因,欧洲经济复苏势头仍然疲弱,而且全面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与美国不同,欧洲的经济体系以银行业为基础,这意味着大多数公司依赖于银行贷款而不是公司债券市场来融资。只要某些遭受了重大损失的银行(无论是由于美国市场还是因为国内房地产贷款业务)尚未重建其资本基础,它们就不愿意提供贷款,从而影响了复苏的速度和力度。
尽管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应对银行危机以防范系统性崩溃,但并非所有金融机构都充分意识到了大规模资产减记的不可避免,部分机构仍然资本不足。以日本为前车之鉴,我们意识到“僵尸银行”的确会对经济造成威胁,而这种威胁还未彻底从欧洲消除。
此外,总的来说,在危机初期欧洲的经常账户并未处于弱势,因而不必进行大规模的宏观调控(这一点与美国迥异)。只有一部分欧盟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从消费和逆差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向投资拉动、国内融资、持续增长的经济模式转变,或者将重点发展目标由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转向新兴行业。这一举动必然会影响它们的经济增长形势。
疲弱的复苏势头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方面,失业率可能会大大上升。与美国不同,欧洲企业应对危机时并未大量裁员。当然也存在例外(如西班牙的有些临时合同工遭解雇),但一般来说企业会选择留住大部分员工,同时减少工作时间或小规模裁员。德国的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该国2009年的总产出减少5%,但得益于政府资助的减少工时计划,其失业率几乎与往年持平。
不过,由于复苏不力,现在企业也需要开始调整员工薪资。特别是在贸易行业,本来由于欧元的升值,欧洲制造商就已经在与中美同行艰难竞争了。而现在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一最终结果就是劳动力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疲软。这也正造成一个政治上站不住脚的尴尬局面:数家银行重新开始盈利并发放高额奖金,工人们的薪酬却每况愈下。另外,疲软或者说滞后的复苏,意味着“下岗”职工以及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人们很可能面临长期赋闲的风险,即使没有完全撤出劳动力市场,也会失去其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
复苏不力的另一个后果是,当经济加速增长时,流失的投资将导致市场资本存量较小,因而使得一些原本临时性的生产损失永久化。金融危机通常都以此类损失而收场,欧洲担心这次危机也会带来同样后果。所以政府需要找寻正确的改革之道以最小化永久性产出损失,与此同时他们也有必要未雨绸缪,准备好应对损失的措施
正是出于对永久性产出损失的恐惧,人们开始商讨所谓的“退出策略”。值得肯定的是,各国政府与中央银行共同采取有力及时的应对措施。但是,政府已经开始顾虑长期应对危机的财政成本。事实上,需要撤出的不只是刺激计划――那并不是问题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财政支出对政府而言,每损失l%的GDP,则税收相应损失GDP的0.5%。此外还有新增公共债务产生的利息负担。预计债务比率稳定之前,公共债务总量还将上升到GDP的30%甚至更多。这意味着中期内利息负担将增加GDP的1.5%左右。
因此,欧洲需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财政调控。金融市场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希腊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下调,以及希腊和德国之间的息差上升都反映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心态。预计许多国家政府需要从2011年开始缩紧预算。并且此后几年也都需要这么做(像爱尔兰和匈牙利这样的小国家早已开始)。如果复苏足够强劲,这的确是明智合理的做法。但如果到2010年夏,也就是向议会提交最终预算案之时,复苏依旧不力,那欧洲各国政府将面临一个微妙的选择:要么冒着经济复苏前功尽弃的风险继续缩减预算,要么冒着引发市场负面反应的风险推迟调整。
对复苏强度的担忧以及优先考虑缩减预算而非紧缩银根,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国很可能继续维持低利率。即使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国家的其他央行已经开始清扫它们在2008年秋向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但至少未来数月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这种政策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为可能产生新的资产价格泡沫,或是出现新一轮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投资者可以在本国低息借款,再投资到其他风险更高的海外市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