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物流行业新格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行业新格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行业新格局

第1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钢铁物流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钢铁物流行业将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当前,少数企业已将当代物流的理论、技术以及方法引入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中,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钢铁物流行业提出更大挑战。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子商务用于钢铁物流的必要性,对当前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加以探讨电子商务在钢铁物流中的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的高投资,进一步促进了钢材的消费,从而为钢铁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较多的市场资源。此外,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规模,也为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宽阔的平台。虽当前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较多缓慢、杂乱无序,但也为钢材的生产加工、运输提供较好的市场空间。随着钢铁行业涉及领域的逐步广泛,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势必成为钢铁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为钢材贸易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电子商务用于钢铁物流的必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钢铁生产及消费最大的国家,其物流运输的范围极其广泛,每年燃料、原料等钢铁的物流量高达25亿吨左右。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正积极构建现代化、工业化的钢铁物流生产加工及运输的服务体系。华南钢铁物流贸易中心的总经理雷有为曾说:“相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快捷是钢铁电子交易的最大优势。以往的钢铁贸易方式,进行一笔交易,需要花上1天的时间,而网络交易由网上看货、选择货物至成交结算,整个过程仅需30分钟。”由此可知,对钢材的购买、加工至运输等流程,若利用电子商务的交易方法,能有效节省其的中间成本,大大缩短短途运输、贮存、管理等经费。对此,电子商务可谓是本国钢铁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目标,也是当代物流理论及技术逐步深入钢铁领域的必然产物。

2.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业成本高,物流效率低。对于我国的钢铁生产,其的钢材能源大多分布于华北地带,而其的供应商主要集中于华东及华南地区,其涉及的领域有:造船、汽车、建筑、石化以及交通等。这种供求的错位,造成我国的钢铁物流行业承受极大的成本及效率压力,进而出现运力不够、原油价上涨、人力成本高、物流设施的承载超限等现象。从2009年起,钢铁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普遍增高4%~9%。此外,由于各钢铁物流企业在加工、运输及仓储等环节上未形成统一的流程,造成各环节间未能很好衔接及协调,最终导致钢铁产品的物流链断开或者库存积压等现象。其次,钢铁物流产业的密集度低,分布不均匀。目前我国的钢铁物流企业较多,规模不大,多数企业通过“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从事加工、运输及仓储等领域,造成整个行业的布局过于狭小、分散,产业的密集度低。与此同时,各钢材加工及配送中心,还存在发展规模小、运输条件差、缺少金融保险等服务的问题,这些均表明了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的格局不合理。最后,流通形式仍位于艰难的转型中。当前,本国钢铁销售的流通模式正逐渐转变为高集中、服务功能齐全的当代物流模式,但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钢铁物流行业仍处于经营分散、初步发展的阶段,不仅表现于钢铁企业的直销总额小、中间商的数量多等方面,而且还体现于钢材的成材率与使用率不高、各环节的增值服务少等,这些均严重影响了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的正常发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钢材加工比达至60%,其中板材占75%,线材占65%,棒材占45%,而本国的钢材加工比仅有15%至20%。由此可知,基于本国钢材加工及配送中心的整体构建水平低,钢材的生产加工份额不高,导致我国的钢材使用率低,各环节的增值服务少,进而影响我国钢铁物流的高效发展。

3.电子商务在钢铁物流中的实践

3.1通过电子商务以促进钢铁贸易的发展

就当今的外部环境来看,钢铁物流企业要想达到电子商务的效果,特别是现货交易。应先具备较强的忧患意识,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尝试新型的交易模式。第二,由于钢铁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与生产企业相比,较为灵活,易于适应这种新型的交易模式。第三,钢铁企业的贸易群体较为分散且庞大,相互传递的信息途径较多单一,急需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第四,钢铁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相对简单于生产企业,易于开展电子商务的营销活动。对此,构建一个经营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吸取大型的钢铁物流企业与钢铁用户,进行电子商务的钢材活动,为钢铁客户提供良好的钢铁生产、配送等服务,是将来钢铁物流贸易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3.2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贸易活动的透明性

针对当前钢铁物流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而言,应加以整合当代物流的增值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能力与动态延伸的价值。我国平均每年约有十几万家企业参与钢材交易活动,其的贸易总额高达几万亿。从事这些交易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厂家直销给钢铁使用客户,而这些使用户主要来自于规模较大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可属于直接供应的客户。第二,厂家向大型的分销商销售后,分销商再将一部分的产品销售给直接客户,另一部分则先销往中小型的分销商,再转销给直接使用客户。由此可见,这种钢铁交易的传统模式,其中一部分的产品须经分销商加价后,才能落到直接用户的手中,其的贸易成本过大。而钢铁物流的电子商务,则是经过电脑、通讯、网络以及软件等当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后,将能完成信息交流的功能,从而使各钢铁企业的贸易活动更为透明,有效地减少了产品贸易的次数。

3.3借助电子商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市场新格局

自成立中联钢后,研究及实践具有本国特色的钢铁产业电子商务的方法及模式,已成为我国钢铁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钢铁行业的定义及发展,也就是由以往单一集中钢铁企业的模式,逐渐延伸至涉及钢铁原材料、机械设备、钢材经销商、钢材客户、配套服务企业以及物流运输企业等新型的产业链,积极尝试和钢材物流企业及钢材经销商的紧密联合,并加以探索钢材客户的股东化。这一转变,打破了以往单纯由钢铁加工企业构建市场的格局,构建资源整合、团结一致共同打造我国网络化、信息化钢材市场的新型格局。电子商务能为我国的钢铁交易提供快速的范围较大的信息服务与订购服务,有效节省了钢材企业订购货物的时间,以及减少了钢材货物的存贮时间,从而实现节省钢材运输成本的最终目的。

3.4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交易及服务

对钢铁材料的采购、加工以及配送等流程,若通过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能有效减少其的中间成本,也就是节省了钢材的短途运输、存贮以及顾客管理等经费。电子商务作为本国钢铁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目标,是当代物流理论与技术逐渐深入钢铁领域的必然产物。即便我国每年上网的人数增长比率高达100%,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网络用户的总数仍相对较低,并且当前的网络用户中,学生占较大部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海所有钢铁企业中,能真正具备上网条件的企业较少,而能在网络上进行营销活动的更是屈指可数,当前人们上网的目的在于查阅信息。对此,我国各钢铁企业要想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贸易销售,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从钢铁信息方面着手,首先达到电子商务杂志的效果,等时机成熟后,再逐渐在网上从事订货、支付以及确定配送等交易活动,最后全面开展钢铁物流的电子商务贸易。另外,电子交易方面,必须将网上的交易与台下的交易相结合,也就是在重视网络交易的同时,也应兼顾现实的交易,努力为顾客提供多样化、信息化的服务。最后,根据中小企业的个性特点,从简单至完整,逐渐处理网络营销问题。

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推进了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快捷方便,还能节省较多的人力、运输以及管理等成本费用,利于钢铁企业的经营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张若生.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现状研究[J].中国市场,2009.2

第2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此次出台的《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以下简称《方案》)指出,物流业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要通过“聚焦突出问题出实招,找准薄弱环节补短板,率先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以及“推动物流与制造、交通、贸易、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优化整合产业资源,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方案》从标本兼治的角度,给出了物流降本增效的双药方,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

现代物流是在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供应链管理不断深化和完善,在企业产品覆盖范围扩大、贸易网络辐射能力增强,企业为追求降本增效的基础上逐渐成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管理与服务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深深打上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的烙印,《方案》的出台,既顺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求,又迎合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现代物流发展之所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其目的就在于发挥物流双向降本增效的特征。

首先,加快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业已经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服务产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与经济发展和产业运行关系紧密的物流业,自2012年以来增速也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但物流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效率与经营效益,既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又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新常态下物流业依靠总量扩张增长的发展模式走向终结后,物流业增长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水平的跃进,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方案》按照“物流基础设施衔接更加顺畅、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目标,提出了符合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行动,要求在物流行业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秩序;降费清税,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补短强基,完善支撑物流高效运行的设施和标准;互联互通,建立协作共享和安全保障新机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无疑对物流业自身降本增效,以更高的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更对我国经济国际化、区域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第3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19家虚拟运营商牌照,170手机号码,100XX客服号码,运营商高管离职潮等等一系列事件,即将引爆一场中国通信业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中国行业(新媒体、电子商务、移动游戏、终端渠道、行业应用、云计算、物流、第三方支付等等)因为虚拟运营商的到来,快速颠覆着这些行业运营思维,重塑行业商业模式,170手机号码尽情飞舞行业。

拟运营商跨界融合正在演绎着一场新革命,接下来一一讲述:

一、新媒体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巴士在线

新媒体行业在媒体本身的竞争首先是地盘和用户眼球,如:巴士在线经营全国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面的电视屏幕媒体,现在结合虚拟运营商,为这类新媒体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扩屏:从交通的大众屏扩展到个人手机用户的终端屏。

2、互动:用户单一收看变成主动接收和互动,交通大众屏幕发起活动或新闻,可以通过170手机进行互动,实现大屏和小屏的连接。

3、粉丝:通过发展170手机发展交通粉丝经济,让乘坐交通朋友们远离寂寞型碎片时间,实现同辆车乘客组通,实现下一代面对面“微信”。

4、多元化:虚拟运营商为新媒体带来多屏、互动、粉丝,更多是重塑新媒体商业模式,单一的广告收入演变成:车辆人流产生上网流,最终实现新媒体流量经营。

备注:虚拟运营商颠覆式改变新媒体领域,让新媒体领域既拥有融合通信,又创新升级复合型商业模式,带动了新媒体在SP2.0爆发。

二、电子商务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京东

电子商务一度被爆炒至今,京东商城从单一的硬件型销售延伸到多物品的销售,人们的生活从线下逐渐转向线上,电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购物的场所,电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它目前只具备移动互联网三个元素中两个“信息和商务”,缺乏“关系”元素,虚拟运营商在电商领域的到来,即将助力电商在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之战奠定基础,实现大融合发展:

1、电商粉丝:让所有物品拥有生命力,比如:手机和卡的捆绑、电器和卡的捆绑,将硬件集成手机卡为软件的服务,实现电商的购物中的粉丝经济。

2、关系:将同货品购买者自动组通,深度捆绑和打通“关系”链条,提升电商的粘性,实现电商型的“微信”时代。

3、强线下:电商线上优势非常强,目前只有单腿:强线上,但是线下非常缺乏,电商和虚拟运营商的融合,发展170手机用户增强电商线下服务。

4、小产品、精服务:设计170手机用户的套餐,将京东目前产品和服务设计到套餐中,比如:89元套餐(包含:语音、短信、手机、手机伴侣、京东卡等等)。

备注:虚拟运营商重塑电商领域,让电商强线上服务,又增强线下服务,实现两腿走路的商业模式,实现单独的物品销售变成有生命力的物品集成融合通信能力。

三、移动游戏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苏州蜗牛、北纬通信

移动游戏是互联网流量变现的一种商业模式,但是移动游戏的承载是手机终端,需要移动的手机流量才能顺畅地畅玩移动游戏,虚拟运营商诠释了“游戏+手机+流量”经营方式,其对传统收费模式的颠覆,而且作为互联网企业本身也为未来的电信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1、重塑商业模式:移动游戏广告、装备等收费模式,引入虚拟运营商,将实现流量变现,大流量小支付的套餐资费商业模式。

2、流量游戏产品:根据不同的游戏设计不同流量套餐,固定套餐免费玩转游戏。

3、游戏粉丝:通过发展170终端用户,组合型游戏粉丝,将同类型玩友组合成类似“微信”游戏群。

4、游戏支付:以170手机用户实现游戏小额支付,可以通过话费直接充值。

四、终端渠道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天音通信、话机世界、乐语通讯、迪信通、爱施德、国美、苏宁

终端渠道在虚拟运营商的时代带来颠覆性的革命,首先将终端渠道无客户粘性变成有客户的强粘性,实现终端渠道企业从客户对象的分散变成客户对象扩充和把控,最终形成客户大数据,分析终端的销售情况,更好地管理渠道企业,颠覆性变化有:

1、客户黏性:将散客户通过170手机号码形成客户群体,实现客户的黏。

2、客户流量:将客户在终端渠道上的地域延生到手机终端的网络型,实现线下和线上的结合,形成流量的迁移。

3、产品多样性:将终端产品形成通信能力,组合型多样性产品资费套餐。

4、分期付款支付:针对部分的终端产品通过170手机进行支付,实现分期付款的方式。

5、客户大数据:大力发展170手机用户,掌握客户行为轨迹形成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每月客户销售行为,随时调整渠道管理。

6、市场多样化:通过虚拟运营商以170手机为载体丰富市场多样化。

五、行业应用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分享在线、华翔连信、远特通信

行业应用在三大运营商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劣势,行业应用特性:个性化、需求多样、服务专业、难规模化等等,从各行业应用在PC端应用已经布完局,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来临时,行业应用又成为新一轮增长点,结合虚拟运营商,将融合通信的能力渗透到行业应用中,虚拟运营商为行业应用带来历史性的革命:

1、接地气:行业应用服务行业客户,以专业和个性化占领市场,但是服务对象是企业,让170手机号码为中心的虚拟运营商打破此格局,将行业应用从企业服务对象延伸到个人客户对象,这样行业应用更接地气。

2、行业融合:行业应用服务的客户都需要终端承载业务展示,手机已经成为各行业客户的首选,虚拟运营商将通信的基础语音、短彩信注入行业应用,提升行业应用自身能力,开启行业融合之路。

3、行业粉丝:行业应用服务的客户比较单一,很难形成规模化效益,虚拟运营商将客户单一走上丰富,延伸终端客户,打造基于行业内客户的粉丝经济,实现行业应用上的“微信”时代。

4、B2B2C:行业应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突破,首先是客户对象的突破,目前在PC的行业应用服务企业客户,若快速占领移动互联网一席之地,需要结合170手机号码,以“170+产品”的业务设计方式进行渗透B2B2C。

5、产品通俗化:虚拟运营商将通信能力与行业应用的产品能力进行捆绑营销,将难懂行业产品,通过套餐的方式通俗化。

六、云计算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万网志成、三五互联

云计算已经成为各行业热炒,它的核心之一:大数据,为了引领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170手机”将成为新的热词,以云计算应用为中心,通过170手机号码进行展示,实现理论概念落地,虚拟运营商将为云计算带来巨大变化:

1、产品化:云计算的产品和虚拟运营商通信能力组合,形成多样性产品套餐。

2、大数据展示:将云计算的大数据内容,通过手机终端的方式进行呈现,虚拟运营商更清晰大数据的展示。

3、云计算“关系”:虚拟运营商发展170手机号码终端用户,打通云计算之间的“关系”路,形成互动性的业态。

4、云计算“套餐”:尤其三五互联、万网志成这样的虚拟运营商,可以将自身的云计算产品形成套餐包模式,比如:89元套餐(包含语音、短信、10个域名或100M空间等)。

七、物流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中期集团、长江时代

物流行业在虚拟运营商的时代,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将物流领域带来粉丝时代,将用户参与到物流过程,实现物流的实时监测、管理等等,也同时170手机号码为物流行业拉升了新的商业模式,即将变化的有:

1、物流粉丝:通过发展170手机号码带来大量终端用户数。

2、物流产品:整合物流行业,将通信能力(语音、短信等)渗透到物流领域,组合成物流的产品,丰富物流产品和服务。

3、物流流量:将物流过程的流量转变成手机流量,以流量变现,实现倍增价值,增强商业模式。

八、第三方支付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连连科技

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如火如荼发展,第三方支付以金融网关将客户和银行拉近距离,实现网上支付服务,连连科技作为第三方支付在空中充值的应用贡献之大,虚拟运营商此轮注入,将通信的能力之一:小额支付,完全渗透互联网金融,助力第三方支付企业重塑商业模式,实现“手机、手机号码、流量和支付服务”的套餐服务,将支付过程中的流量变现,直接打造支付的粉丝经济:

1、支付粉丝:以170手机号码集终端入口将支付领域带领进入移动互联网,将同类型支付需求用户组群形成支付粉丝。

2、小额支付:第三方支付企业融合虚拟运营商打通小额支付,实现话费、手机等支付方式。

3、流量变现:让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客户:网站的大流量根据虚拟运营商设计不同的流量套餐包,实现流量变现。

第4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 519090)

摘要: 国际货运业是珠海对外贸易和港口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最近几年全球经济逐渐疲软,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使得外贸出口锐减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中的特性的束缚,珠海国际货运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货代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因此,国际货运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方向,逐渐向综合型物流企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 : 珠海;国际货运;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052-03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货运向港口物流转型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U51002010;项目来源:珠海市凯利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秦雯(1983-),女,山西夏县人,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倪志敏(1983-),女,河南汝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集装箱运输。

0 引言

国际货代业作为珠海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更多的参与国际交易的最直接的途径。珠海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重制造,轻流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运行业的长足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本文将目光投放于珠三角地区的货代业发展上,针对上述问题探究珠海发展国际货代的有效策略,旨在平衡区域经济结构,实现国际货代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1 加快推进珠海国际货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1.1 国家高度重视,商务部出台指导意见 国际货运物流业是以物流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现代物流产业中的一个主要的分支。国际货相当于物流供应链中的一条相对独立的子供应链。它包括多个中间环节,业务规模较大。多年以来,国际货代业务为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货运业务,对本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

总体来看,我国国际货代物流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因为起步晚,在营运规模、物流功能、营运模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全球货物贸易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要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打造若干个经营模式先进、海外网络健全、竞争力较强的特色物流服务公司,培育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业务综合化且具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物流企业,同时扶持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中小型货代企业,以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综合化国际货代市场。

1.2 珠海对外贸易和港口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些年,珠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港口货运吞吐量逐年增加,使得本区物流业快速扩张,国际货代业在本区物流贸易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货运公司处在货主与承运人之间的中间地带,它的运作增进了货主与承运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双方节省了交易成本,并且促成了许多运输交易。相关调查显示,珠海目前有90%的海陆空货物运输都有货代企业的参与,货代业在本区物流贸易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我国将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构建国际物流体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珠海将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点发展国际物流业纳入我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总之,无论是考虑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是整个珠三角地区物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货运业尽快开拓综合型物流服务,以适应整个市场的发展需求。

2 珠海国际货运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①企业数量、规模截止2015年6月,在珠海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货代企业共计510家,增长速度快。珠海市货运企业总体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的特点。②企业类型。根据企业的运营和盈利模式,分为如表1所示的企业类型。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国际货运企业行业竞争加剧 国际货运企业行业竞争加剧。以往,货主主要通过国际货运企业与承运人合作。现如今,货主都尝试和承运人直接合作,以降低国际货运物流成本。随着业务规模的拓展,承运人也开始承担货运业务,使得国际货代企业的市场份额被挤占,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建立货运分公司中远物流公司。另外,最近几年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也发展起来,等级在册的货代企业就多达40000家,加之当前世界经济疲软,国际货代需求逐渐减少,导致国际货代市场逐渐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货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越发严峻,而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方兴未艾,在发展的过程中危机四伏。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降运价和运费,难以盈利。

2.2.2 盈利模式创新动力不足 传统国际货运企业,管理层对货代行业发展趋势认识不到位,对市场动态的反应迟缓,无法做出有效的战略规划。就国际货代行业而言,目前仍有很多企业仍然通过提供服务来赚取报酬,这种传统、单一化的业务模式附加值低,如果承运人提高运价,或者为了压缩成本,企业的盈利空间就会严重萎缩。另外,低端国际货代业务已占据了一大部分市场份额,而高端货代长期沿用一种业务模式,缺乏创新,货代企业始终难以扩大盈利。

2.2.3 缺乏健全的运营网络 提高货代服务的附加值,建立综合型货代运营网络,是现代国际货代企业扩大盈利的主要路径。但是现实情况是,企业缺少一套高效运转的运营网络,尤其是海外运营网络,使得国际货代业务难以摆脱传统单一化盈利模式,并且无法开展国际多式联运及集拼业务经营的服务模式。

2.2.4 与客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 据调查数据显示,国际货代公司普遍缺乏大规模的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导致现有的业务范围任然是以传统的货运业务为主,而没有真正地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服务的功能,与客户群体之间的关系也是松散的,还不能做到与客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2.5 专业程度不够,缺乏个性化服务 现阶段,大多数国际货代企业的主要业务仍是运输、仓储等单一化的业务形式,尚在探索附加值更高的加工、配送等其他业务形式。从企业总体规模来看,许多企业的发展规模还是比较小,服务质量不能与国外先进货代企业同日而语。并且随着货主消费水平的提高,其货运需求逐渐变得多样化,这就倒逼货代企业必须转型发展,在改进服务质量的同时尽量为货主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满足货主的个性化需求。

2.2.6 规模与资源的欠缺 国际货运公司转型升级的途径主要是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业务。为了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需要增加运输、仓库等设施设备等。对硬件设施、车队、仓储和配送中心等的大力投资,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并进行市场的开拓。

2.2.7 人才流动频繁 人才是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关键资源。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摆脱了“拼规模、拼资源”的传统模式,而是逐渐转向以人才和科技为主的竞争模式。物流企业的确解决了一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货运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员频繁流动的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货运企业多,人才就业机会多,为了获取更高的报酬或者为了进入更好的发展环境中,人才频繁流动,对企业成长极为不利。

2.2.8 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货运企业经营规模有限,资金不充足,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运营业务中,而基础设置、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跟踪监控货物运输过程,导致服务质量大大降低。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物流市场营销的重要性,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而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也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陷入竞争困局。

3 珠海国际货运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国际货代企业要摆脱单一的盈利模式,扩大盈利规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确立现代化、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同时不断革新传统业务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并结合企业特点建立运营网络,以提升国际货代业务的整体盈利水平。

3.1 提供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针对国际国运企业盈利模式单一、服务附加值低的问题,国际货代企业可转型发展,增设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可以承揽包括流通加工、仓储、运输、装卸、报关、报检、保险、物流信息在内的全套供应链物流服务,力求为货主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解除货主的后顾之忧。

3.2 组建横向一体化物流战略联盟 针对国际货运企业缺少一套完整的运营网络的问题,建议企业之间加强横向合作,共建横向一体化物流战略联盟,运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横向一体化物流战略联盟是由处在不同地理位置但服务模式趋同的国际货代企业以订立契约的方式结盟,联盟成员之间共享物流信息、物流技术和相关业务,通过集中配置物流资源来壮大物流运作规模,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3.3 与客户建立契约联盟关系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不只是一次性物流服务,而是一种可以谋求长远合作的综合型物流服务。因此,货代公司要想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客户环境来帮助单签公司摆脱生存困境。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客户间进行充分共享信息,尽量做到双方相互信任,缔结物流联盟关系,通过七月来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与现有的客户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业界内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利用现有的业务网络,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客户群,与更多客户建立契约联盟关系。

3.4 积极开拓市场实现功能专业化,强调服务个性化 当下,“互联网+物流”的模式越来越被物流业内人士所看重。依靠信息化技术、产品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使得物流行业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从而推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货代公司的转型升级需要在物流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上下功夫,以特色化、专业化服务来争取更多客户,同时应该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服务机制,以适应市场需求。总之,实现系统化、专业化是现代第三方物流公司扩大业务规模的必然选择。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客户物流服务的需求逐渐变得个性化、多元化。有实力的客户甚至更希望以合理的价格获取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因此,货代公司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从提升服务质量着手,在适当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尽量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

3.5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并减少人才流失 人才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源。货代公司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注重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积聚人才,尤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育人。学院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际货代先进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到校讲课,与企业联合建设高职货代业务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入校后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能随时进入企业实践实习。彭超介绍说,把原来集中于校内的毕业前集中定点实习改为校内外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和生产环境中得到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6 加大信息化建设 珠海国际货运业应该利用深度挖掘的信息匹配、严谨的信用评估和风控机制,撮合货主和承运人顺利成交,提升货运效率,从而实现承运人、货主及货代公司三方共赢。一般来讲,一套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包含企业内部信息,并且能和国内外商、分支机构、托运人、船公司、港口以及其他物流端口实现联网,并与政府之间共享数据和信息,实现网络化运作。货代企业只有掌握更全面的物流信息,才可以做出更精准的物流决策,才能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整个整个供应链网络上的合作伙伴及业务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物流行业解决了一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际货运服务业作为整个物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传统单一化的盈利模式在以往的某个发展阶段内,的确为货代企业创造了利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市场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人们逐渐倾向于差异化物流服务来提高业务效率。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时间就代表效益。货主企业主要压缩时间,减少等待,加快周转速度,实现成本收缩和供应协同;货主企业比较注重核心业务,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国际货代企业首先要准确把握货主需求,应该在原有单一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以提高物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凯利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转型发展效果

珠海市凯利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有10年的经营历程,期间不断创新,进行多次革新。尤其是在2015年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珠海凯利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转型发展,打造出了货物追踪、仓储报告、 货物标签、文件处理等增值等多种优势服务项目,受到客户的青睐和信任。在海外市场中,企业的海外服务网络已经扩展到全球70多个国家150多个城市,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中东等地的主要港口都有自己的网络。近几年来,随着海外业务的不断成熟,在这一领域的营业额已经超过只做传统国内委托人委托办理出口业务的两倍。

5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珠三角地区的国际货代业凭借其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有力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但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步伐逐渐放缓,并且出现了许多问题,“重制造,轻流通”的现象应该得到极大的改善,货运行业间如基础平台水平不高,服务水平偏低,货代人才匮乏,企业经营方针不善等等都是制约珠三角地区该行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在推动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整合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的资源和能力一道推进货代业的发展,对货运行业以及珠三角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红英.苏州新港国际货运公司转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对策建议[J].技术与市场,2014(21).

[2]冯海俊,宫相荣.杭州聚冠国际货代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7).

[3]国际货运企业转型国际物流企业的分析研究[J].中国市场,2013(30).

[4]郝新蓉.国际货运行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基于宁波的调研分析[J].企业经济,2014(10).

[5]唐军荣,魏巍.我国国际货运业向第四方物流转型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第5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武汉;物流产业;SWOT分析

2007年12月,武汉市及其周边半径100公里以内的8个城市获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其内涵主要界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将带来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它也必将推进武汉城市圈物流产业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两型社会”建设对物流产业提出的新要求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通过经济、法律、等方法和措施,引导和规范全社会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开发各类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在经济运行中通过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不仅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而且形成经济与自然相互促进,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即构建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产品和服务;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等。

基于上述“两型社会”的内涵,对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武汉物流产业如何克服当前资源利用率不搞、对环境有相对较大的影响的问题成为现代物流产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二、武汉物流产业的优劣势

1.两型社会建设下武汉物流业的优势

武汉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区域、城市物流资源与服务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861.12亿元,年均增长24%,是2005年的2.29倍;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62.53亿元,年均增长17.74%,占GDP的10.2%、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物流业规模优势明显。

武汉地处全国经济地理中心,自古以来有“九省通衢”的天然优势;以武汉为圆心400公里半径内,辐射近50个中等以上城市约2亿人,1000公里为半径,几乎辐射全国所有城市;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交通要塞,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运输发达。主要铁路干线、纵向横向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武汉交汇,是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高等级公路主枢纽之一;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是名符其实的知识城市和创新城市;在武汉市境内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大学60余所,重点学科65个,在校学生有105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约78万人),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每年约15万左右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全国;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城市圈的产业联系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梯度分工的趋势。武汉与周边企业之间的跨地区分布已经初显规模,呈现出武汉作为总部或者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而圈内周边城市成为生产基地的产业分工格局。近年来一大批知名企业在武汉聚集。如:楚天激光、武汉一棉、红人集团等一批武汉企业纷纷到周边开设生产基地;以化工为代表的武汉传统产业,开始向周边城市梯度转移,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投资2亿元,在鄂州葛店开发区兴建生产基地,将院内全部产业化项目转移。周边城市以黄石华新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产业,以京山轻机、江汉钻头、天门纺机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等纷纷进军武汉;潜江制药、广济药业等周边企业纷纷将总部或研发中心移到武汉,仅2010年,周边8市就有1000个项目在武汉落户,到位资金50亿余元。这种产业分工的格局对于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体现出武汉总部经济优势。

2.建设两型社会武汉物流业的不足

武汉物流业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小、散、弱,总体经营规模和水平不高,缺乏综合性、网络化和辐射力强的领军企业;资源积聚能力弱,物流园区缺乏专业组织与服务特色,经营创新滞后,尚未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途径;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未形成区域辐射发展格局;运输服务水平低,对物流服务创新、物流区域辐射缺少高效率、低成本支持;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不足,企业引进培育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物流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当前武汉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武汉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差,管理水平低。物流业的高度依靠网络化、信息化,物流的做大做强网络建设、信息平台是关键。武汉虽然物流供给方面的资源相对丰富,但物流业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差,武汉城市圈中物流需求被传统产业分割,并还存在着大量的企业内部物流,而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普遍存在着“小、散、弱”现象,严重制约了武汉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

三、武汉物流产业的机会与威胁

1.武汉物流产业发展的机遇

国家相关物流产业政策的出台带来的机遇。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从税费、过路过桥费等八项政策为物流业减负。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加快企业规模的形成,提高物流企业效率,也为发展物流提供了政策支持。

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带来的契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使得外向型的中国企业走上了内销的道路,而内销最大的中转站就是武汉,武汉成为东南沿海企业产品的销售地,很多国内企业通过武汉物流市场向全国销售。此外,东南沿海部分企业向武汉等内地转移,也为武汉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产业转移为武汉物流业带来机遇。近年来,东部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武汉因其区位和科教优势将会成为承接此次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产业转移必将带来物流的转移,大量加工制造业转移至武汉必然增加相关原材料及产品的物流量,甚至会带来一批国际物流企业进驻武汉,为武汉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本身拓展物流市场空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将使得城市圈内的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圈内物流更加密切。城市圈建设将着力打造武汉中心城区至武汉绕城公路卫星城镇及远城区的半小时交通圈、武汉至八个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武汉至周边省会城市的四小时交通圈,便利的交通将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同时,武汉城市圈建设也将进一步优化物流布局,引导物流产业升级。城市圈建设还将打破地域限制,推动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将武汉城市圈的现代物流圈建设成为以武汉为核心枢纽的华中现代物流中心区的目标。

2.武汉物流产业面临的威胁

虽然武汉物流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但物流企业的服务还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包括服务理念跟不上、服务品种有限、专业化水平欠缺、资源整合能力不够,以及应变能力不强等。以进出口为例,武汉目前每年的进出口量很大,但出口贸易80%以上是FOB条款,进口贸易80%以上是CIF条款;物流运输基本上是两头在外,而外方一般都指定外国班轮公司和货运公司安排运输。这种状况不仅意味着有80%的利益被外国班轮公司拿走并导致我国海运收支严重失衡,而且意味着国内的物流企业在进出口物流领域被封闭在本土市场,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生产制造和批发零售等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加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有时受制于已拥有物流资产投资的束缚,有时受制于对市场诚信的怀疑,有时受制于市场服务供给的不稳定,还有时受制于对企业经营效益现状的满足和对自营物流的良好感觉,因此不愿意改变现有物流管理和渠道格局,或不愿意加大物流外包的力度。

在现行体制下的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以及所有制差别待遇、市场管理乏力等,对我国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企业的一体化运作构成了体制,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企业注册、财政税收、土地配置、配送车辆进城、交通收费管理、货运、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的一些政策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尚未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物流业发展还缺乏统一和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的支持。这些均对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

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自身的组织化水平与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小、散、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虽然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但是物流企业自身经营观念落后,对市场的认识不深,管理运作粗放,缺乏战略远见,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的状况十分普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陷入结构性产能过剩境地的时候,“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对策选择。但我国的物流业在发展战略上还没有做好与自己的客户一起“走出去”开拓市场的准备,在能力方面也还暂时不具备“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市场竞争知识的资源。

四、结语

武汉市在实施“两型社会”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实施集约型扩张物流发展战略。武汉市目前拥有规模、区位和人才优势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武汉市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进一步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实施集约型扩张的物流发展战略,使武汉市物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量上和质上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逐步消除物流业发展所存在的劣势,为物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目前武汉市物流企业虽然多,但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物流企业技术和服务水平不高,物流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劣势。因此,武汉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物流企业之间的合并及兼并工作,使得物流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应进一步改善武汉物流业发展的软环境,尤其是加强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的信用体系建设,为武汉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苏俊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研究[D].2009(12).

[2]陶贤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财经界,2007(3).

第6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保税物流 供应链 国际贸易

保税物流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桥梁,是拉动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沟通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外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要工具。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保税物流企业须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地位,从支持国内企业与国际供应链系统接轨,并借助国际供应链系统来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市场,从而为开创我国国际贸易新格局贡献力量。保税物流的如下特点使其足以肩负此重任:首先,保税物流具有国内外货物贸易与物流系统边界交叉的特性,这是由其在地理上从属于一国领土而在海关行政管理层面则等同于国外的特点所决定的。保税物流的系统交叉性使其成为衔接国际供应链系统与国内供应链系统的纽带。其次,保税物流具有提供增值服务的特性。保税物流在传统物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报关与报验、跨国物流组织及多式联运等新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客户企业在货物流通环节的管理精力,有助于客户企业集中精力专事生产,从而提升整个国际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保税物流与国贸发展间的联系密切。国贸发展能支持和带动保税物流的发展,同时国贸的发展又要求与之匹配的保税物流的设施与政策的支持(伍诗莹,2013)。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总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保税物流产业亟需基于国际供应链系统来探索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新模式,以有效提高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在新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实力。

制约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制约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法规分析

其一,多头管理制约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能力。保税物流区域从设立到管理要经国家海关总署、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十一个部委联合协调,统一各部委政策的难度较大(李彦萍、刘俐,2013)。我国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各行政部门之间既存在严格的权力与责任界限,又存在诸多的权力交叉空间。出于本部门利益最优化的考虑,保税物流的各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相互撇清应负担的责任并大力揽取对保税物流业务的管理权,从而导致保税物流企业所开展的国际供应链业务的制度成本高企。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治理的保税物流行政管理体制难以有效保障我国的保税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制约其面向国际供应链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其二,政策不透明制约保税物流与国贸协同发展能力。各行政主管部门对保税物流业务的相关监管政策法规存在不透明性的问题,这使得不同部门及同一部门的不同经办人对同一政策的解读和操作方法不一致。这使得各级政府给予保税物流的众多优惠政策难以被充分落实,从而影响保税物流企业拓展国际供应链市场的能力。政策不透明性也导致了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保税物流相关业务的过程中存在办事流程不明晰,办事效率低下及办事手续繁多等问题,从而拖延了保税物流货物的流通时间,弱化保税物流业务运作模式的核心优势。

(二)制约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海关监管因素分析

其一,保税物流管理理念的进步挑战传统的海关监管制度体系。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保税物流业务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但是海关部门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从而严重制约了保税物流业务的健康发展。海关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对保税物流监管制度创新上滞后,从而导致海关监管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与保税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之间存在冲突,进而削弱了我国保税物流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供应链系统的能力。其二,海关监管技术未能有效满足保税物流业务发展水平的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压力的海关部门在海关监管技术进步方面相对滞后,对保税物流的信息化监管能力不足。海关部门虽然实行了金关工程,但当前海关内部仍难以建立起针对保税物流的全流程无遗漏监管体系。海关监管部门在运输工具进出关、货物的监管区管理、转关业务管理、货物验放管理等作业环节间缺乏有效的监管力量整合,未能形成统一的海关监管信息联网并行处理能力。从海关监管体系外部分析,海关监管机构与商务部、金融系统及港务部门之间缺乏基于互联网的深度信息合作,各部门的内部核心数据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从而使得保税物流货物在各环节流转过程中需要重复性的提交同类信息,从而耽搁了保税物流货物的流通时间和保税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

(三)制约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分析

由于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当前保税物流的现代化物流服务功能仍有较大潜力有待挖掘。制约保税物流企业提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下:其一,保税物流企业相对规模较小,未能充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由于我国保税物流企业的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企业规模尚处于快速扩张期。这使得保税物流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益以应对国际物流巨头的挑战。制约保税物流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在于保税区实体企业业务量较小,未能充分参与国际供应链系统,从而降低保税物流企业的业务订单量。其二,保税物流企业的增值物流服务内容较为单调,且企业缺乏以业务创新为手段来谋求市场拓展的冲动。保税物流企业缺乏对增值物流服务的必要管理能力,其增值服务质量缺乏保障且收费较高,遏制了物流客户企业的需求。其三,保税物流企业未能以国际供应链系统为业务轴心来拓展保税区内外业务和国内外业务的能力,不能有效撮合物流客户企业与区内外及国内外企业建立国际供应链合作关系,从而制约了保税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空间。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国际贸易与保税物流协同发展战略

(一)健全保税物流产业政策法规以增强国际贸易与保税物流协同力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制度建构的方式来为保税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供应链制度环境。我国的保税物流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应学习境外自由贸易区的有益经验,通过设立针对保税物流的宏观政策主管部门以使职权集中,可避免因多部门监管导致的混乱和冲突(张万里、戴小红,2012)。立法当局亦应当同步建立统摄全局的保税物流法,将各地区分散的保税物流优惠政策纳入其中,实现行政层面对保税物流业务的统一监管,使得保税物流企业对当前法律与政策有确定性的预期。再者,我国当前保税物流拥有独特的功能优势,且享受政府的特殊扶持性政策,保税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宏观物流政策对保税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内容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积极制定相关保税物流产业政策法规,为保税物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保税物流产业是一个伴生性产业,保税物流产业的经营绩效直接取决于其他实体产业对保税物流产业的需求强度。

各级政府税务部门应当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以激励保税物流企业积极为本地企业提供国际供应链增值服务。首先,保税物流主管部门应当给予从事国际供应链业务运作的保税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具体而言,海关应当为进驻保税区的保税物流货物及时办理保税手续,税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落实货物出口退税政策,以确保保税物流货物业主可以及时享受政府退税政策优惠,从而提高其参与国际供应链系统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再者,外汇管理当局应当为保税物流业务提供便捷化外汇政策通道,通过赋予保税区内的保税物流企业以一定限度的结汇自由权的方式来确保保税物流企业的外汇周转能力,提高其拓展国际供应链市场的资金实力。最后,外贸主管当局应当在许可证管制上给以保税物流企业以相对宽松的政策优惠,放松对与区内及区内与国外间的货物流通实施许可证验放程序,有效增强保税物流企业基于全球化市场供需现状分析的存货优化配置能力。

(二)革新海关监管环节运行效率以增强国际贸易与保税物流协同力

海关管理当局应当采取如下措施来革新海关监管工作方式,提升海关监管机制的运行效率,从而有效增强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业务之间的协同能力。

海关管理当局应当强化与保税区管委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力推海关管理当局从管理型运行模式向服务型运行模式方式,来促成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无缝化保税物流系统的建构。保税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需在海关系统平台上有序展开。当前我国海关系统在海关监管能力和通关能力方面进步迅猛,但是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下,海关管理当局亟需通过大力变革现行海关监管体制的方式来增强海关对日益增加的国际贸易规模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海关管理当局可以与保税区管委会及保税物流行业协会展开合作,共同建立面向保税物流企业及货主企业的信用信息体系。通过多渠道征集海关监管对象企业的相关信用信息,海关监管当局可以掌握不同保税物流企业的信用水平,并对其进行信用级别划分管理。针对信用级别较高者,海关监管当局可为其提供便利化通关服务,从而可将有限监管力量集中于对信用级别较低企业的监管工作上。此举不仅降低海关监管行政成本,且节约海关监管对象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

海关管理当局应当优化通关相关信息技术,为国际贸易中的保税物流业务便利化提供保障。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改造保税物流货物的通关流程,海关管理当局的通关流程的技术化改造将为国际贸易便利化事业作出有益的贡献。海关的货物通关改革目标应当瞄准建立新型保税物流货物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有效取代当前的离散式保税物流货物的管理体系。该系统需及时吸收海关通关管理新技术成果,以提升海关部门有效甄别限制级货物或禁止贸易级货物的能力,从而为其他低风险的保税物流货物的顺畅通关提供便利化通关流程服务。海关管理当局还需对诸如海关码头X光机等海关监管装备进行升级换代,以有效提升海关一线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大保税物流货物的通关效率。

(三)建立高效保税物流服务体系以增强国际贸易与保税物流协同力

保税物流企业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系统可以有效节省客户企业在物流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手续成本耗费。在保税物流的多式联运模式下,保税物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承运人数量和货物周转次数与托运人无关,托运人只需与保税物流企业签订一份委托运输合同并且一次性支付相关税费即可,且保税物流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货物损耗将由受托人企业及承运人企业来承担。保税物流货物的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将有效节约托运人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托运人企业将其精力主要集中于与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业务合作事宜上,从而形成了委托人企业和受托人保税物流企业基于专业化分工的高效合作模式。

保税物流企业的多式联运服务将有助于优化保税货物的物流运输方案,实现保税物流货物的合理化运输目标。传统保税物流货物的运输方案杂乱无章,货主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商以本企业利益最优化为目标来独立设计运输方案,从而使得各种运输方案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衔接,从而大幅提高保税物流货物的运输成本。首先,通过实施保税物流货物的多式联运方案,保税物流企业可以将分属于不同货主的保税物流货物的运输计划进行优化组合,通过重新优化组合的集疏运方案设计来实现保税物流货物的整体运输成本最优化目标。再者,通过提供多式联运服务,保税物流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其专用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利用效率,并且优化企业全部物流运输业务的线路组织方案,从而实现保税物流企业、货主企业及货主企业从属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运作效率的优化。

1.伍诗莹.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

第7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精准分析;柔性智造;协同创新;纺织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426.81 文献标志码:A

Textile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Accurate Analysi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Abstract: Fro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to organizing production and down to marketing, textile enterprises define their market position and establish systematical product structure that can help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market share of new products by analyzing industry trends and ow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by adopting various business modes such as information sharing, virtual organization,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harmony of varieties and social innovation, they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allocation, establish complete and high-efficiency operating system tha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ime efficiency and cost structure, so a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customers and achieving a sustainable win-win goal.

Key words: accurate analysi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extile product development

过去30年,中国纺织行业曾获得快速线性增长,未来 5年,中国纺织企业的发展将呈现或盛、或衰的指数性变化,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格局调整成为决定中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开发方向的根本因素。

纺织企业需要重新思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问题,生产什么取决市场需求与企业资源,生产多少决定企业规模与边际效益,如何生产确定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效率。

纺织企业获取可持续价值增长应从以下角度思考:第一,在全球化范围内,确实会扩大的产品与市场是什么?第二,本企业所拥有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从原料资源、技术装备到市场渠道,是否具有高度的收益能力?第三,如何重新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协同发展?

1 精准分析

精准分析是纺织产品开发的前提,生活方式转变、产业格局调整、科学技术进步,都是影响纺织产品开发的重要因素。企业制定产品开发战略时,从外部环境要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影响因素,以及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分析;从内部资源要衡量知识、协同、服务和生产能力,以及如何将现有资源优先配置到关键产品、服务或市场,从而选择正确的细分市场和价值客户,制定差异化产品竞争策略。

1.1 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转变等使得纺织服装消费市场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和细分化,独特的市场定位和体验经济可以明显改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数,依据流行趋势信息和历史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准确预测市场需求成为纺织企业产品开发的关键。基于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自身优势,明确细分市场定位并建立体系化产品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新产品市场化率。

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体魄及愉悦生活的追求,体育运动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了对于纺织服装开发的科技需求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演绎。与欧美在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跑步潮不同,中国热爱跑步的人群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当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汇聚与增长,无疑为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跑步已经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更多专业化的产品和公司都已经从中找到了商业机会。从跑步运动的服装、跑鞋、随身电子设备到赛事活动、社交网络,均体现着跑步这一项运动带来的商机。从图1 可以看到跑步运动在最近两年间的变化,跑步者除了遮阳帽、运动T恤、裤子、护膝、袜子、跑鞋等最基本的服饰配置外,还增加了健康手环、智能手表、内置耳机的运动头带等更多的健康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同时一个名为“The Color Run(彩色跑)”的赛事活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跑步形式。它被称为地球上最欢乐的 5 km,是一项推崇健康、快乐、彰显自我并回报社区的跑步活动,活动参与者被要求穿白色衣服来参加并以最炫的色彩冲过终点线。在紧张繁忙的生活环境下,赛事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是健康,还有愉悦的心情。

由此可见,享受高科技发展带来的更加人性化的功能,关注生态环保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舒适、健康、自然、快乐的生活方式成为消费主流,未来富有竞争力的纺织产品开发需要依据客户的消费兴趣及消费能力,将时尚、功能、生态等多个产品要素有机结合,并通过产品设计实现用最简单的工艺和最经济的成本来满足产品开发周期和消费需求,使企业获得更快的增长和更加丰厚的利润。

1.2 产业格局与商业模式

针对国际市场,要密切关注产业转移的格局变化。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发展以及劳动力、原料、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变化,全球纺织消费市场与产业加工格局将发生区域性调整,中国纺织企业应当关注并随之调整产品结构、营销渠道和全球化战略。

基于综合成本控制及降低供应链管理风险等因素,许多零售商实施双轨并行采购模式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空间,即一方面,将中低端的基本款产品加工转向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另一方面,从靠近销售地的区域采购到需要快速反应的时尚产品,降低由市场与产品原产地之间距离产生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也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经济指标。因此,中国纺织产品开发只有将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产品创新相结合,向更高附加值转型才能保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随着科技进步,新型制造业真正的优势不再是劳动力成本,而是高端制造技术、新能源、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能否最大程度地去贴近消费者。因此,在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企业应该把握全球化的创新资源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追逐新一轮的成本优势,从原料资源、纺织品加工以及终端零售等方面,延伸或垂直整合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关于国内市场,网上消费将对纺织产品开发产生巨大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1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 108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2 506亿元,增长54.9%。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一方面,不仅为服装业创造了风起云涌的电商机遇,而且改变了原有纺织企业与服装品牌之间的供应链结构;另一方面,不仅导致了消费者采购方式的转变,而且降低了产品设计的门槛,使得消费者开始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改变了从需求到供给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因此,服装品牌对面料供给的需求将会更多地转向小批量、多品种和快交期,纺织企业需要培养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与灵活性来满足大量的个性化定制,同时,也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和把握源于大众消费群体的社会创新为产品开发带来的设计灵感和商业机会。

2 柔性智造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网络零售模式的快速普及,产品订单从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逐步向大规模定制转型,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从产品计划、组织生产到市场销售,企业创新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柔性智造除了需要通过柔性化的技术装备实现产品的加工制造,还需要通过信息共享、虚拟组织、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以及社会创新等柔性管理模式,提供实现客户价值增长的整体解决方案。

2.1 技术装备

大规模定制需要能够满足小批量、多品种以及生态环保的技术装备来支撑,与以往的快速增长相比,纺织企业需要投资更多的柔性装备。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将不再是单纯的传统制造业,它将成为一个和先进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标准模块设计将成为柔性智造的关键,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由之创造纺纱、织造、染整等不同生产环节的灵活性以满足下游服装与家用纺织品的采购需求。如Oerlikon Neumag(欧瑞康纽马格)公司的Staple FORCE S 1000生产线(图 2)可以满足涤纶和丙纶短纤以经济的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卓郎赐来福的Autocoro 8新型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图 3)采用独立单锭驱动技术,集成DigiPiecing数字接头和DigiWinding数字卷绕等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的智能软件管理系统,实现了纺纱实验和生产的同时进行,生产实时无缝式换批,保证了高度灵活的生产控制和品质管理;意大利吉斯集团的INNOVA花式纱线纺纱机是一种功能全面的生产花式纱线和特种纱线的设备,采用标准模块设计,灵活性强,生产的纱线结构和形态具有丰富的变化效果;臭氧水洗技术(图 4)、数码织物印花技术(图 5)则满足了生态环保的要求、经济性的小批量需求、快速频繁的设计变化以及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2.2 数据管理

中国纺织产业未来竞争力,其一是大规模生产,其二则是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基于大规模生产,正因为有了规模优势才有成本优势,正因为有了大规模优势才有大数据积累的可能性。当前迫切需要提高的是管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对经营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来支撑管理决策、生产控制以及产品开发。

企业可以利用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整合企业外部环境数据、内部资源能力数据、市场与客户信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产品开发策略和实施方案。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以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中的技术与产品数据为核心,分析曾经的销售数据及其与产品结构相贴合的成长性,寻找企业真正的价值客户,确定满足市场需求变化和采购规律的产品定位与产品结构,并结合流行趋势和技术动态等外部信息数据,制定产品开发规划,提高新产品市场化率。

开放的时尚数据和智能的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产品开发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把技术价值转化为表现价值和功效价值,实现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市场价值。依托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流行趋势的引导,传统的经典元素和生活的灵感来源得以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设计表现力。这就是大数据带来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机遇。

2.3 协同创新

商业模式是一个发现需求并且满足需求的过程,供需双方通过交换创造价值,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有效,使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全球化等协同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内外资源的配置功能,以满足客户需求和达成持续共赢为目标,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运行系统,从而提高时间效率和改善成本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竞争力。

纺织产业从设计产品到投放市场,需要由纤维、纱线、坯布、成品布和成衣等各个环节的企业通过不同途径共同实现,纺织产品创新与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和机械领域的基础研究密不可分,通过不同工业领域(从纤维生产商、纺织品生产和加工商、机械设备制造商到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开发可提供更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协同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无边界企业”,即若干成员企业为共同获得某个市场机遇而组成的动态联盟,企业通过彼此合作,准确把握来自客户所需价值,在产品创新的不同阶段采取应对措施,快速和有效地对变化做出反应,最终实现边际成本的递减和边际收益的递增。其特征为:灵活性――能够快速和有效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合作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关注短期利益,转向关注长期利益,共同面对市场冲击;协调性――在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创新的不同阶段共同行动,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组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为核心资源建立的纺织产品开发创新联盟就是协同创新的最佳实践。联盟以实现服装品牌面料采购需求、提升面料生产企业开发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集成创新为目的,一方面,致力于帮助服装品牌优化供应链管理,用优质国产面料代替进口高档面料,针对成衣设计风格进行季节性、系列化产品组合开发,增强服装面料表现力,塑造品牌风格;另一方面,致力于帮助面料生产企业了解下游服装品牌需求,把握细分市场的产品流行趋势和产品开发方向,提高面料设计的针对性,提升产品开发的效率和效益。最终实现优秀服装品牌与优质面料供应商高效对接,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

第8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医药零售业;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加剧,未来药品零售行业加快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创新经营业态与服务模式,探索向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转变,向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延伸服务,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居民用药经济性和便利性,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售药范围逐步放开及监管形式变化,药品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的速度将会加快。

零售业是实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的重要途径,是反映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并担负着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任务。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同时是信息技术在零售业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的历程。零售业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零售业的信息技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绩。通过探索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的发展,在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新格局里维护并且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经营率,能够在更好地服务人民与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建设上取得双赢的成绩。

(一)我国医药零售业目前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医药经济也随着高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医药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给我国医药零售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商在不断的进行经营体制改革以及特有的市场运行模式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①药品零售商的传统经营模式

我国的零售药店也一直沿用以销售药品为主的传统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强化,传统的药店也在销售上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强药品零售店的个性化经营和多元化模式的经营,目标更具有广泛性,将服务的群体扩大化,改变了以前的局限性的销售模式。致使我国药品零售商不断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家推进了医疗体质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使传统的药品零售商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不断的突破和创新。

②政府政策的不足

我国政府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政府政策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监管体制,有的药品零售商可能违背了市场规律。现在的药品零售市场准入太严但是市场监管太松,应该加强对零售市场的监管,在供给市场需求量的同时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安全等问题,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经营问题,重视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让市场不断得到完善与改进。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到来为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既紧迫又艰难,但是市场竞争不可阻挡,中国零售企业需要不断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形成。这也是中国在面对WTO之际的一次发展机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电子商务一大支柱的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在势不可挡的经济潮流中,必将百花齐放,竞相争妍的局面。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使得供应商与中间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带动了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加速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为我国药品零售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又熟悉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缺乏了解,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多的便利。

第9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铁路建设 物流系统 影响

一、铁路建设现状分析

2011年,全路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610.84亿元,完成新线铺轨3387公里、复线铺轨2616公里,投产新线2167公里、复线1889公里、电气化铁路3398公里,到2011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9万公里,快速铁路通车里程达1.3万公里。2012年铁路基本建设计划投资406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5505公里,复线铺轨5160公里;计划投产6366公里新线,投产复线5832公里,投产电气化铁路7922公里;计划建成投产3500公里高速铁路,占全年计划投产新线总里程的55%。到时,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物流系统的构成分析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体地讲物流系统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七个功能要素所组成。

物流系统的功能受可用物流载体的影响。物流系统的载体指物资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物资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车站、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

从物流系统资源的角度来看,运输资源是物流系统的载体。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行设备。运输网络布局是一种重要的物流资源。同时,运输的场站设施还为物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储存资源,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的支柱子系统之一,主要发挥运输功能。

一个物流系统效益的好坏,并不是涉及的功能、要素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在满足物流系统基本目标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

三、铁路建设与物流系统的关系

根据铁道部的数据,2011年,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达到393263万吨,同比增加28992万吨,增长8%。全路拥有几百个厂(库)、仓储设施、货场和上千条铁路专用线等硬件条件,具有物流系统的基本物质资源和强大的物流作业能力。铁路与物流系统的关系表现如下:

(一)铁路是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铁路是较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系统不仅可以运送货物,还可以提供仓储、装卸、包装等多种物流服务,而且每年通过铁路运输发送的货运量在物流运输中是比例较大的一种,所以铁路是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铁路从事多年的运输、仓储业务,同国内外很多生产厂家,如钢厂、电厂、煤矿等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为铁路在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铁路对物流系统成本管理有积极贡献

与物流系统的其他运输资源相比,采用铁路运输货物,运价率比较低,低廉的价格能较大程度地节约长途货物的运输成本,对生产企业和流通业的大宗货物运输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低附加值货物如煤炭、粮食、矿石、化肥等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铁路路网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网络资源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运输线路四通八达,遍布全国的铁路站点,站场、仓库、装卸设备、运输工具等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在各大城市、主要工矿区、重要港口都有大型的货运站、企业专用线,构成了物流系统强大的运输网络。

四、铁路建设对物流系统的影响研究

(一)扩充了物流系统的作业处理能力

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期间,我国铁路从基建投资、复线投产等方面看,至少增长了两到三倍,有的增长到六至七倍。随着铁路新线、复线的不断修建与投产,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我国铁路运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扩充了物流系统原有紧张的作业处理能力。

(二)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

随着铁路线路的建设,铁路货运网络日益完善,改善了以前铁路物流系统服务水平较低、货运能力释放有限和分布不均的现状。通过构建以运输带动物流、以物流拉动运输的铁路货运新格局体系,及完善铁路物流产品服务体系,如开发以重载运输、快捷运输为重点的货运产品系列,增强了铁路物流的竞争力,提高了铁路货运市场份额,并积极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产品,有效提升了社会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

(三)改善了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

在铁路建设进一步推进过程中,打通重点区域的铁路货运通道,建设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间的货运专用通道,完善铁路枢纽联络线和集疏运系统建设,加强铁路货运支线网络建设,这些方面的成果很好地改善了社会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例如,在铁路建设的节点规划中,全路规划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已经有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西安9个铁路物流中心开通运营。一些重要装车点、行包基地、多经物流基地和货运场站的布局和建设也在紧张地进行中。按照铁道部的计划安排,以集装箱中心站为基础,力争到2015年建成18个全路性物流中心、33个区域性物流中心、1000个战略装车点,形成覆盖全路的铁路物流节点。这些硬件的投入,将极大改善我国社会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物流系统效率的提升。

(四)刺激了物流系统需求的增长

在铁路物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潜在的需求就不能被满足,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增长,铁路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如“十一五”期间,全国货物发送量完成162.4亿吨,比“十五”增长42.9%,总换算周转量完成16.2万亿吨公里,增长42.2%。2011年,全国多地高铁的开通,解放了大量原有线路的货运能力。2011年全年我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93263万吨,同比增加28992万吨,增长8%。其中货物发送量完成391852万吨,同比增加28923万吨,增长8%;行包发送量完成1411万吨,同比增加69万吨,增长5.1%。可见,铁路建设对物流系统的需求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增加了物流系统的产出效益

随着新修线路及高铁的投入运营,2011年铁路通过优化客运产品结构,从而释放很多货运运能,加之铁路加强“两高一远”货物装车,进一步提高了运输质量,发送人收入率与发送吨收入率均实现同比增长,铁路物流成本是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物流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物流系统成本的构成结构和总体成本。同时随着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投入运营及第六次大面积的提速调整,既有线突破了时速200—250公里,从而极大提高了铁路物流的速率,使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有很大的增长。此外,铁路物流对我国的抢险救灾还具有重要意义,铁路物流系统还多次圆满完成了电煤、粮食、棉花等物资的集中抢运任务。在铁路建设中获取的经验为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在节能减排方面,铁路建设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高铁大量采用“以桥代路”、“以空间换平面”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以同样的运输能力,节约更多的土地面积,拉大过去铁路、民航、公路的用地面积比1∶4∶7,为物流系统带来更多的效益。

总之,铁路建设对社会物流系统将持续带来巨大的影响,改变物流系统的既定结构,使物流系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Z].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