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发展水平,现表在产出总量上,将大致保持低度成长趋势,至2010年总体经济规模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扩大50%,实现一定量的增长,从而在总量上继续排名世界第20位左右;表现在结构变化上,将向技术型与服务型产业演化,逐步迈进后现代经济社会,至2010年达到发达地区的中等水平。
未来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可采用常用的“经济增长预测模型”加以测定。这一预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预测方案:
(一)高位预测
利用1990-2000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根据平均速度预测定模型(见表-①),推算出台湾经济产出量的变化。其测算结果是,实质GDP增长趋势是平均每年6.44%,其中工业生产年均增长5.4%,服务业年均增长7.4%。在工业生产方面,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45%,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长8.71%,轻工业年均负增长0.8%;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年均增长9.86%,进口贸易年均增长11.49%
根据这一增长预测模型(见表-⑤),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从2000年的124.69增至232.25,增长86.26%,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增至215.77,比2000年的127.52增长69.2%,而制造业指数增至220.78,重工业指数增至336.25,轻工业指数减至88.28,分别增长70%、130.5%和-7.7%;对外贸易中出口指数将从145.32增至327.15,进口指数从155.19增至460.49,分别增长156%和197%(详见表1)。这一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各项指数除轻工业外,普遍偏高,尤其是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指数较高。台湾经济要达到高位预测的水平,必须在总体上继续保持中度增长的势头。但是,实际上,台湾经济已经从“中增长阶段”步入“低增长阶段”,甚至可能从“长盛期”开始转入“长衰期”,未来实际增长指数将难以实现高位预测的水平。显然,高位预测的数据需要进一步修正。
(二)低位预测
如果考虑到偏差因素的话,可以适当修正高位预测中出现的指数偏高现象。从统计数据看,表中各项经济指标的理论值(见表-②)略小于实际值(见表-③),其中GDP和工业生产(主要是轻工业)指数增长的偏差率(P)(见表-④)略高,分别为-0.0823和-0.0616,轻工业更达-0.1069;进出口贸易价值指数和重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的偏差率略低,分别为-0.0490、-0.0331和-0.0452;工业生产中的制造业指数增长的偏差率居中,为-0.0509。
根据修正后的低位增长预测模型(见表-⑥),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从2000年的124.69增至139.25,增长11.7%,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增至156.06,制造业指数增至168.12,重工业指数增至230.53,轻工业指数减至96.19,分别增长22.4%、29.5%、58%和-1%;对外贸易中出口指数将增至272.61,进口指数增至270.25,分别增长87.6%和74.1%(注:根据《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11期,第86、120页等诸表整理编算。)。采用修正后的低位增长模型预测未来台湾经济走势,所得数据除轻工业和进出口贸易指数外,一些预测结果可能偏低。但是,若是台湾经济真的从“长盛期”步入“长衰期”,这些低增长或接近零增长的预测数据也不是不可能的。除GDP指数可能偏低、轻工业指数可能偏高外,未来10年台湾工业生产指数和进出口贸易指数的增长将可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由于制造业的衰退迹象日益明显,尤其是重工业,可能因岛内厂商大量外移而出现继轻工业之后的新一轮的衰退,从而导致进出口贸易在低水平上增长。
(三)中位预测
中位预测是对高位预测和低位预测作进一步修正的一种综合预测。采用这一预测模型(见表-⑦),可初步预测出至2010年台湾经济的发展趋势。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上升至186.03,比2000年的124.69增长49.19%,平均每年递增率约在4%左右,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将上升至185.91,比2000年的127.52增长45.79%,平均每年递增3.8%。在制造业方面,其生产总指数同期将上升至194.62,比2000年增长49.86%,年均约4%;其中重工业指数将升至283.39,增长94.28%,年均约7%;而轻工业则呈萎缩趋势,基本上表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指数同期将提高到322.38,比2000年增长121.83%,年均增长近9%;进口贸易指数将提高到365.37,增长135.43%,年均增长9%强。从中位预测的结果看,进出口贸易指数较高,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指数略高,其他数据则较为贴切。
(四)综合预测
上述高位、中位、低位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各有特点,部分数据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修正前的预测值略高,而修正后的预测值则略低,但后者更接近实际值。若将修正前后的预测值综合加以考察,则可进一步提高其准确度。综合看来,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经济部门可采用不同的预测指标,其中GDP可采用中位预测方案,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指数可采用低位预测方案,服务业则可适当参考中、高位预测方案。
根据综合预测方案所测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指数,预测2010年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其GDP以1996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实际水平将达到新台币14.3万亿元(约为4000亿美元左右),平均递增4%左右;人均GDP1.8万美元(约62万元新台币)。其中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实际增长水平将达到40000多亿元(约1100多亿美元),平均递增2%左右;服务产业附加价值也将实质增至10万多亿元(约2800多亿美元),平均递增6%左右;而农业生产则基本表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其固定价格大致维持在2000亿元(约60亿美元)的水平上。
在制造业方面,其产值至2010年将实际增至新台币35000亿元(约1000亿美元),其中重工业产值将实际增至25000亿元(约700亿美元),轻工业产值将进一步下滑,出现负增长,大致维持在10000亿元的水平上(约300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方面,台湾进出口总值至2010年,将在2000年2880亿美元的规模上再增长近8成,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平均每人贸易量约1.5万美元。其中出口货值将在148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长约8成,达到2600亿美元的规模,人均约8000美元;进口货值则将在14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7成多,大致达到2400亿美元的规模,人均约7000美元。进出口贸易在基本平衡的状态下略有盈余。
表一 台湾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年度 GDP 工业生 制造业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指数 产指数 合计 重工业 轻工业 价值指数 价值指数
1990
66.82 75.39 76.37 63.31 103.68 56.75 52.28 (Y0) 71.90 80.97 82.04 69.41 108.51 64.24 60.06
1991 77.30 84054 85.23 74.99 106.75 64.47 64.55
1992 82.71 87080 87.37 80.38 102.17 70.48 72.28
1993 88.58 93.60 92.37 87.11 103.62 77.32 80.34
1994 94.25 98.01 97.17 95.45 100.85 92.85 97.43
199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996 106.70 107.43 108.69 113.05 99.35 109.60 116.37
1997 111.61 110.26 111.25 118.25 96.26 116.26 124.46
1998 117.64 118.76 120.29 131.35 96.63 123.32 127.04
1999 124.69 127.52 129.87 145.87 95.66 145.32 155.19
2000 - - - - - - -
平均 1.0644 1.0540 1.0545 1.0871 0.9920 1.0986 1.1149
速度①
理论值② 956.47 1017.50 1035.15 1030.44 994.48 986.85 998.56
实际值③ 1042.20 1084.28 1090.65 1079.17 1113.48 1020.61 1050.00
偏差率④(P) -0.0823 -0.0616 -0.0509 -0.0452 -0.1069 -0.0331 -0.0490
2010年高位 232.25 215.77 220.78 336.25 88.28 372.15 460.49
预测值⑤
2010年修正 139.25 156.06 168.12 230.53 96.19 272.61 270.25
后的低位
预测值⑥
一、公路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由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脚步,所以对交通运输体系进行完善是我国急需处理的首要问题。国内市场经济向全球经济转型,市场规模和市场业务流量快速扩张,运输需求量也开始迅速增长,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交通运输弊端也随之显现出来,从全局上看,国内的交通运输仍然存在基础设备少,交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小等问题。
致使交通运输体系结构存在交叉矛盾,矛盾包括:经济增需求和交通运输总量之间的矛盾,各种运输手段持续更新与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均衡之间的矛盾,满足科技化、现代化、智能化的交通运输需求与普遍社会服务之间的矛盾。我国矿产资源和煤气能源资源紧张就是由于这些长期存在的矛盾造成的。
二、分析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趋势
1.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各领域成本调节与控制中的发展趋势。大量的调研结果显示,公路运输在设施建设,运输工具以及运输路况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更新和维护,不但可以连接各个地区的网络信息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减少公路运输里程达到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从理论角度出发,做好一个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工作,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1)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中的应用过程可以使各个地区的所有信息和资源都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均衡共享的目的。让经济落后的地区与发达地区进行合理的资金宏观调控,使公路交通运输成本与利润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2)交通运输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一定会逐渐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改变交通运输的运行状况,各区域有效的联合在一起可以降低对货物供应商和售货公司的依赖程度,便利,快速的公路交通运输在降低积货程度和仓库管理费的同时,要更加人性化,所以要制定出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
2.公路交通运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中的发展趋势。公路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不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还起到优化行业体系和布局的作用。
公路交通运输在实践运行中显现出来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行业体系和布局的全新需求,具体分析后,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当代社会是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信息促进公路交通运输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各个行业领域的结构和布局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这也就使相关领域对人力、资源等方面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以此作为基础,形成了现代科技操控下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
(2)各个地区之间交通连接网正在逐步进行完善,致使企业传统的产业链设施不能与现代化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需求相协调,严重影响了跨区域公路运输的循环格局设定。
3.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各地区平衡调控中的发展趋势。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一定会实现先进地区到落后地区的人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渗透。这种渗透不但可以使资源和信息分配更加合理化,完成资源信息共享,还可以实现各个产业结构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依照渗透程度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趋向性的发展会使更多投资人把目光投入到滞后区域,为其提供资金帮助和发展动力。为以后的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工程的施工和建设会带动一系列与工程建筑相关新兴企业,现代的管理手段、完备的企业制度和丰富的职工经验都会有效的促进运输经济体系的平衡与发展。
(3)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后续阶段,职工需要不断对资源渗透进行创新和保护,结合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科学经济发展的变化,把资源和信息从繁荣地区渗透到经济滞后地区,合理的对渗透内容进行调配,使之在符合公路交通运输规模建设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各领域之间和平衡调控。
三、有效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优先完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交通运输行业是基础性最强的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对经济发展实施杠杆原理,所以必须优先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如果忽视公路交通运输产业对经济产业的重要性,就会使经济发展遇到瓶颈。
2.加快交通体制的更新和改革,减少公路交通运输所需资源,提高交通运输网的运行速率。倡导和建立完善的机制和创新,对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增加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优化运输结构模式,是我国未来交通法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结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系统浪费资源的现象,促进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劳动力,达到增加其自己实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最近这些年,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积极发展,大大的满足了人们在日常出行等方面的运输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全面的对公路运输进行扩建,也给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突出问题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太过老套,不能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细则的改革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交通运输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有形的物质产品,但它在现代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中却是不可缺少的。对这一内容在社会发展中的趋势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考虑。
一、交通运输同经济的关系
首先,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纽带,只有依靠运输这一纽带可以把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过程以及其中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使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实现。才能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几个环节,以及各个区域、地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交通运输是经济布局形成的基础因素之一。经济布局除了受制于经济地理因素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因素,因此,只有通过交通才能把这些制约因素降低。
二、公路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就是交通运输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公路交通运输是指以公路作为运输基本设施,以汽车作为基本运输工具,在城市内部,乡镇等区域实施人员与货物传递的一种运输方式。公路交通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覆盖面非常广,对地势地形的要求不大,并且调度灵活,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各个区域之间的全方位链接。
三、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各地区平衡调控中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往往各地区会因为信息、科技对外沟通与传递方式的不同而经济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发展效果。公路运输作为当代交通运输行业中最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加强了各地区之间人力、资源的链接,还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了各区域的优势资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势必会促使在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较为先进区域的各因素逐步向发展较为缓慢的区域渗透,这种渗透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社会各个相关地区性科技资源的最优整合,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与之相关的各个行业领域的连锁发展。
1、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初期,这种趋向性发展投入会带动投资者向这部分较为落后区域投入资源与发展动力,给后续的经济平衡与调控打下一定的基础。
2、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度与经验都会使这种经济的平衡与调控落实到实处,这部分工程的施工与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源与行业的兴起、发展。
3、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后期,工作人员需要持续对这种资源渗透进行维护与创新,结合当下信息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发展较为完善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渗透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并且在满足生产规模具体要求的同时做到对各相关领域的经济平衡、调控。
四、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社会工业化中的发展趋势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剧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人员在各个区域内的小范围流动同样会促使以公路交通为主体的运输行业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资本输入与输出的优化与升级,使得相关行业对成品运输的速度、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路交通运输的一大组成部分就会是产品运输,社会工业化的新发展会由于需求频率与总量的增加而被带动起来。
2、基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工业化发展下城市劳动力的稀缺会促使这部分人口向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过渡,这也就要求健全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制度与人口大规模、长期性流动相适应,使其在保证公路运输质量的同时反作用于社会工业化大发展。
五、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各领域成本调节与控制中的发展趋势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证实,公路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以及运输状态等各方面的更新与改善,不仅可以联通各区域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缩短公路运输距离达到降低各行业生产与发展成本的目的。从理论上来说,做好一个区域内的公路交通运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1、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发达地区的各类信息与资源及时、
全面的流入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地区,促使该地区相关领域生产成本与费用要素的最佳整合,从而达到对成本的调节与控制。
2、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会逐步改善交通状态与条件,各个地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可以促使各个行业对供应商与销货商的距离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便捷、快速的公路交通运输状态在降低行业库存数量的仓库管理费用的同时,更加贴近消费者,作出最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3、公路交通运输促进了各个行业领域生产与发展的一条龙产业链的形成。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的加强与会大大节约运输成本,达到对费用的调节控制。
六、公路交通运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中的发展趋势
公路交通运输对社会的影响不只是局限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推动,还起到了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在实际运作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使其对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形式有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类高新技术与信息发展不仅带动了公路交通运输中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各区域产业结构及布局发展的不均衡,这也促使了相关领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步增长,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高端科技下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
2、 各个区域之间交通连接性的加强,使得企业传统生产、中转、终端的选址与设立都无法与新一代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这也会影响到跨区域体外循环的格局设定。工作人员需要在充分考虑公路交通运输现状的同时,尽量将企业各条生产线与生产环节安排在一定范围内的纵向或横向,使整个结构布局形成统一体系,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七、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建立并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在经济体系当中,交通运输是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杠杆作用,只有加大对于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力度,才能使得交通快速的发展。
2、改革创新交通体制,提高运输系统交易效率,把交通运输发展的制度成本降低。交通运输作为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基础服务的产业活动,其效率依然依赖于竞争性市场秩序,制度的应变性和组织的学习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要想创新交通的体质,不但要改变相应的组织,同时还要改变其制度,这是塑造有效的运输系统最为关键的步骤;。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优化运输结构。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基础设施以及道路的建设并不是很全面,交通供给总量不足,能力结构性短缺的,而只有加快交通建设才能迅速扩能优化和结构,降低经济系统的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市场扩大和劳动分工,刺激经济的增长速度。
总之,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同交通运输行业还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深化,要想使得经济能够更快更好发展,就必须要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时宜的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进整治和制约,实现其达到长久发展愿望,近而实现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心愿。
参考文献
[1]刘忠军.试论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11,27:62.
[2]牛治华.浅谈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J].企业研究,2013,12:161.
[3]程凌刚,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回顾[J],公路交通科技,2001,04.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尚有十大新兴产业亟待开发,体育产业包括其内。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其实,体育活动也有市场,通过培育和开发,完全可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体育产业已经融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范畴。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中,体育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相比,体育业具有持久发展的潜力。目前,国外资本市场无不青睐体育产业,而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还处于十分稚嫩、不完善的阶段。目前,体育产业的产值大约占GDP的1%~2%左右。我们满怀希望地看到,中国的体育产业前景无限好,是一个有远大发展前途的产业。足球是我国最早步人市场的项目。1998年足球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3万,门票总收人1亿多元。2001年沈阳十强赛,组委会获利超千万元,光是门票收入就达到5400万元。尽管在商业开发方面亚足联实行全面垄断,而组委会只能夹缝中求生,利用所剩不多的商务权开辟商源,球迷的着装、挥舞的旗帜、十强赛的宣传画册、秩序册以及十强赛举办的好新闻评选、摄影大赛、门票、街道灯箱等都成了商业广告的载体,最后广告收人达到600万元。在我国,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体育产业的开发。目前能把体育作为产业来做的企业首推首钢。2001年,首钢成功承担了北京第二十一届大运动会主场火炬的制作和I5辆彩车钢结构的制作。为增进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了解,首钢出资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中英文百科全书。首钢主要领导是北京奥申委中唯一来自企业的代表。首钢以篮球为中心迈出了走向体育产业化的决定性的一步。早在1988年,首钢与原北京市体委共同组建北京首钢篮球队,这是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出资的篮球队。1995年,首钢篮球俱乐部挂牌,并很快取得了经营开发权。沈阳十强赛和首钢的成功经验充分向国人显示:体育产业在中国同样具有强大的经济潜力。
三、体育产业的内涵
1.体育产业的内涵
体育产业Sport Industry,指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社会部门。体育事业被国家列入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具体讲是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以满足人们健身、观赏和娱乐等需要的体育事业。各类产业中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如运动服装、器材、用品等的生产和经营,可称为“体育复合产业”。
2.体育产业的分类
第一,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设施所提供的服务。第二,供观赏的各类高水平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服务。第三,为培养竞技运动人才而提供的各层次的运动训练服务,向社会提供健身、健美、体育娱乐的知识与技术和锻炼方法的各种学习班、培训班。第四,向某些慢性病患者或肢体损伤患者提供的运动处方、体育医疗康复手段等。
3.体育产业化的概念
所谓体育产业化,就是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又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1.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
(1)中国的体育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全方位积极影响,更是给中国体育产业的腾飞带来了机遇。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也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各种体育活动、竞赛、交流的日益增多,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体育产业的兴起。
(2)中国的体育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世界范围内看,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人民生活中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相对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体育产业的产值还很低,但广大群众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中所包含的健康、娱乐等现代消费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加强,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可以预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2.对未来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策
(1)首先应改革行政机制,强化规律运行机制。过去那种庞大繁杂,过分集中,包揽一切,长官意志的行政机制,应让位于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商品经济客观规律。主要职能部门,应从侧重于管理微观转变为侧重管理宏观。主要精力应从过去管物、管钱、管人、管审批等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转为研究经济形势、市场动向和制定政策上来。
(2)改革高度集中的训练体制。应当实行体育局、企业、公司、行业和高等院校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优秀运动员训练点,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训练体制,在社会上形成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体制。
(3)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开展体育旅游、体育广告、体育医疗、体育康复、体育饮食、体育培训等多种服务行业。
(4)使体育设施成为综合实体。对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一些辅助设备,如健身房、棋厅、台球室、舞厅等,逐渐办成经济实体,使它们具有法人资格,有用人、用物、分配资金等一切权利。放开手脚,让它们到市场中竞争,逐渐完善体育职业化、体育产业化。
(5)对一些群众喜欢的项目实行俱乐部制。对俱乐部国家应给予必要倾斜政策,如减免部分税收,俱乐部队参加比赛可以门票按收入比例分成,队员收取出场费、广告费和电视转播费分成。允许俱乐部发行彩票,出版刊物,接受正当赞助,建立球队科研所等。
(6)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尽快的培育、发展体育市场经济体系。如人才市场、竞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等。在适当时机开展体育邮资、体育股票、体育债券等市场。另外,还应建立有利于体育市场的各种中介组织,如体育市场咨询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公证处等,这些中介组织不仅为进入体育市场的各单位服务,同时保护它们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7)鼓励企业、公司大力赞助有影响的运动队和俱乐部,购买体育电视节目的广告播映权,以及利用体育竞赛作商业广告。其结果是有影响的运动队和俱乐部可以从中获得较多资金来不断完善自己,还可以高薪聘用超级体育明星,从而使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也就提高了比赛的档次,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观看比赛,使竞赛市场更加繁荣,为体育产业的形成创造较为雄厚的购买潜力。
(8)体育运动商业化必然导致体育运动职业化,这在国外以成为现实。我国要想加快体育职业化的进程,对职业化运动员应有较好的训练条件、丰厚薪金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象商品一样估价转卖(当然这不是买卖运动员的身体,而是买卖附于他们身上的运动技术),这就与其它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存在着竞争和流动,存在着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陆瑞当: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开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
[2]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体育市场研究[M].2000(7)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当中是我国政治制度的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必须要参与到国际经济与贸易当中。另外,参与到国际经济与贸易当中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本质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当中,通过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科技交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增强跨国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的目的,才能够在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的时候占据优势。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2.1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自由化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贸易自由化的核心动力,从上世纪末期冷战结束后,贸易的自由化已经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主要表现就是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扩大和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阻碍越来越少,阻力越来越小,在长期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虽然贸易摩擦、贸易战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是各国也在不断克服这些摩擦,搁置一些争议,开展新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自由化。
2.2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国之间的贸易逐渐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在各国之间长期的贸易和交流当中,一些贸易规则和贸易制度已经成为各国自觉遵守的准则。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已经成为了各国之间的共识,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制度和规范的国际贸易环境逐渐成为各国的共同呼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已经开始成为各国贸易追求的目标。
2.3科技化、知識化的发展趋势
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科技与知识的竞争。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与知识交流不断增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各国的共识。各国为了保证自己在国际经济和贸易当中的优势地位,都在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创新驱动自身发展,把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作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的核心。各国只有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够在国际经济和贸易当中占据优势,因此,科技化和知识化已经成为了国际经济和贸易的重要趋势。
2.4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各国之间随着交流的日益密切,跨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各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实行本土化的战略,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另外,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各国之间的交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交流更加快捷,文化的交流、融合趋势不断增强,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成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主流。
三、新形势下,我国保持国际经济与贸易优势的建议
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我国必须要抓住发展的重点,从科技水平提高、人才培养和增强跨国企业综合实力入手,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和贸易当中的优势。
3.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和贸易当中的地位,保持贸易优势,必须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量的竞争力,保证自身在贸易当中的优势。另外,我国还要加强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引入各国的科技、管理人才,提高科技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3.2鼓励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主体是跨国企业,跨国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成败。因此,我国要加强对跨国企业的监管,完善跨国企业的管理制度,增强对外贸易的能力,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保证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优势的提升。
(1)性能发展方向。机械电子系统的高效能就是机械电子系统速度、精度和效率的统一。因此要在机械电子行业采用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同时采取改善机床动态的有效措施,这样有利于机械电子系统的高速、高精确、高效的实现。(2)功能发展方向。机械电子系统可以使信息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方面,可以直接运用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将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扩展应用领域,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科技蕴含量,降低成本。实行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机械电子行业也不例外,所谓低碳经济,简而言之,就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的经济增长模式,实质是能源的高度利用。从表面上看,似乎低碳经济与机械电子行业似乎没有太大联系,其实并非如此,低碳经济是所有行业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与机械电子行业存在着众多关联,并且低碳经济在一定条件下或许会对机械电子行业起到制约的作用。
2低碳经济下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必由之路——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是面向环境的制造,当然作为能源消耗的的机械电子方面也要承担对环境大保护角色,也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绿色制造是一项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利用率的制造模式,目的是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和用途的前提下加强环境的保护,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有害产品的增加,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机械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要求产品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包装再到报废处理等环节,要对生态的损害降至最低,同时也要实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使企业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制造过程是从生产到流通,再从消费到废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直线型模式。绿色制造是封闭式的循环过程,产品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的生命终点这一过程,要实现产品在生命周期间对环境最小的负影响。
3实现机械电子行业最大化的低碳效果
3.1科技创新是机械电子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机械电子行业尤其要考虑低碳的效果。传统的机械电子行业创新体系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应改变职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但是很多机械电子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的比重较小,导致企业的技术储备不足,缺乏科技软实力,技术发展成为机械电子行业实现低碳的一大障碍,因此要在机械电子行业实现低碳模式,要做到以下两点:(1)加大科研投入。资金是基础,科技是后盾,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非常迅速。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这就对企业在资金分配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电子企业要在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基础之上,将资金投入科学研究上,这样有利于企业实现低碳模式,对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机械电子产品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将低碳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心灵深处。只有这样才能将低碳经济更好的推进。
3.2扶持中小机电企业
关键词: 经济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82-02
0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但是,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已不是人们直观可以认识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往往引发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突出的是市场的无序化和社会的两级问题。此类问题引发的抱怨情绪和对市场的盲目性认识与现实的主流向好的经济环境格格不入。因此,要维护市场秩序,对社会进行全局统筹,科学规划,扶助弱者,保障人权,都需要经济法担起重担。当前形势下,经济法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更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者的保护;二是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一;三是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
1经济法的发展更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者的保护
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众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愿望和需要。这种利益既不能概括地等同于国家利益,也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利益的整合,其主体是社会公众整体。而经济法是公私融合的新法,是独立意义上的社会法。它以社会性为特征,以社会本位为基本原则,将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效益的狂热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会愈来愈受到威胁。这决定了在未来,经济法应更加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突出的问遇,就是对弱者的保护。经济法中的弱者,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并不完全相同。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由于物质匮乏而处于经济上的弱者地位的群体。而经济法中的“弱者”,主要指的是经济交易中的弱交易方。尽管弱势交易方有时也是因为物质的缺乏而导致“弱”,但其“弱”更多的体现在对交易信息的掌握上,既是由“信息偏在”所造成的强弱之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中:①在一般交易活动中。最常见的就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类交易中,对于交易的标的物,消费者所掌握的有关价格、性能、用途等得信息往往少于经营者,这就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使消费者处于弱者的地位。②在特别交易活动中。这类交易的标的物往往技术含量高,其涉及的知识专业性强。常见的如信托、证券、期货业务、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等活动。交易双方中,一方大都是一些专门的机构,具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手段,而另一方则相对而言信息占有量严重不足,处于弱势地位。③交易一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交易活动。典型的就是与公用企业之间的交易。自然垄断性使得公用企业在交易中处于优势,从而为其滥用优势地位提供了机会,而相对方则因缺少选择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屈从其行为,因此处于明显的劣势。④交易一方为政府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活动管理者的政府,有时也要进行普通的经济交易活动。此时,它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实践中,政府的角色转换尚需一个过程,因此还存在滥用权力的行为。以政府的采购行为为例。由于采购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体系,在中央和地方市场发生分割市场,歧视供应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中,与政府交易的相对方很难说与政府是平等的。⑤涉及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民族经济发展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主要表现为一种经济的合作。例如,为了合理布局生产力,需要企业之间的合并。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双方由于在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实力的悬殊。处于弱势的一方往往更需要借助于法律来维护其合法利益。
综上所述,经济法中的“弱者”有其特殊的意义。但是,由于与社会法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交叉关系,使得经济法与社会法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尽管社会法侧重于对整个社会领域内贫穷者利益的保护,而经济法侧重于经济交易活动中相对弱势方利益的保护,但它们都是以社会为本位、以公平为价值目标、重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求实质的公平和平等。正是在这一点上,经济法有与社会法融合的趋势。在未来,作为社会法的特别法的经济法将担负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担,通过法律的力量,加大对弱者的保护力度,使失衡的经济关系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由。例如,经济法可以通过赋予弱者组成的社会团体一定权利和义务,来更加实际地对其保护。无论在什么地方,组织在法律行为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无组织的民众――依靠自身力量的个人――往往在法律面前显得更懦弱。[1]而组织则更注重维护其成员的利益,而且容易胜诉。因此处于弱势的个人可以组成社团,利用社团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经济法未来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社会团体作为经济法的主体之一,确认其地位,设定其权利、义务,规定其运作规则并健全社会救助和支持系统,从而对弱者进行法律上的强势保护,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一
经济法主体范围具有广泛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承包户、城乡个体工商户和公民、经济组织内部机构等都可为经济法主体。可见,经济法主体本身已具有多样化。但是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正处于急剧的分化、重组之中。市场经济专业分工的细化,社会大众生存、发展方式日益多元的选择,催动着社会分层加速进行,旧的人群不断改变,新的人群不断生长。这种变化使原有的一些社会组织改头换面,还会产生出新的社会组织:而这些也都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经济法主体格局,衍生出经济法主体的新形象。
比较突出的是第三部门的异军突起。社会自主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公共产品日益多样的社会需求,大大促进国家和个体之间的第三部门的生长。在我国,由于社会整体处于转型期,目前“第三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已显现出朝这一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迅猛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组织,也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和志愿性的普遍特征,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各自的领域内不同程度地起到了弥补政府职能不足与市场缺陷的功能。如果说政府组织是第一部门,营利组织是第二部门,那么,第三部门就是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或集合。第三部门是影响一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并且已经构成里整个社会殊的“一极”。与市场经济对应的社会结构中,第三部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与强调自身利益的个体之间的过渡和调节。此种充分自约的社会第三部门,特别是遍布全国各地区各领域的活跃而有力的利益组织,是有效的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我国若干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其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且也影响到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是农民。由于农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偏僻、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利益表达能力,造成农民的利益要求到达不决策者耳朵里,对国家决策产生实质影响,而国家政策的扶持工业与城市,抑制农业与农村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政治经济待遇低下,农民群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和实现。二是“农民工”。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农民工”。但由于户籍制度、劳动保险等方面的制度缺陷,使民工享受不到城市正式工人的相应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了现实中许多雇主对民工进行超经济的剥夺。但是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表达方式,而使其利益的维护困难重重。因此,要形成各利益群体表达利益、影响政策的有效机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能够充分表达各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2]就我国的现实来看,一些企业工会的设立及有效运作提高了工人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并形成了工人阶级强有力的利益表达工具,为维护工人的利益切实发挥了作用;而作为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组织的全国工商联,其有效运行也使得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私营企业主的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政府绝对统治地位的削弱,另一方面是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独立和发育。虽然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社会改革相对滞后,政府的相对控制依然很强,第三部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仍然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但是,营利组织的独立发展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潮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中国的第三部门或者非营利组织还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些间于政府与个体之间的中间组织,是联结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快推动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一是可以填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归位”后社会管理出现的真空;二是可以集聚广大社会和民间的力量,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促进管理模式日趋市场化,以营利组织筹资方式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经济法有必要对此种新的情况作处理论上的回应,将这种代表不同利益的群体的组织形式确认为经济上的主体,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义务。
3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
宏观调控法正在成为当代各国经济法的核心。这是20世纪与2l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体系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是由宏观调控法自身在经济法中的地位决定的,也是宏观调控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的。
从宏观调控的产生来看,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经济法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主要着眼于经济的总体状态,而宏观调控法正是以经济运行的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为目标。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体系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正是为解决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而产生的国民经济运行的问题、实现社会利益而产生的。首先,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它需要宏观调控法。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然而,自由竞争会引起垄断。垄断的产生必然扼杀自由竞争、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同时竞争也会带来生产的盲目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市场运行效率;此外,竞争要求优胜劣汰。这会引起两极分化,贫富严重不均,从而威胁社会稳定。所以,要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竞争的效益,需要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其次,市场主体利益多元化格局,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承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尊重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让它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私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私人利益又好比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狭隘性和自私性引起了市场的缺陷。有利可图就干,无利可图就不干,导致了公共产品的不足;对我有利就干,对别人不利无所谓,产生了外部性问题;我尽量多无偿占有别人的利益,产生了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可见,私人利益一方面促进了微观经济运行矛盾的解决实质上就是对私人利益狭隘性的弥补,这样就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实现。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宏观调控法。第三,政府的调控失败,需要宏观调控法。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发挥作用予以弥补和矫正,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天然垄断性,缺乏激励机制,会造成政府行为效率低下,滋生,从而极易在纠正市场不足时,引发新的分配不公。因此,政府的行为需要法律来匡正。实际上,政府失败比市场失灵更可怕。因为如果市场失灵,政府可以抵制,而如果政府失败,市场就无能为力。因而只能依靠法律,即宏观调控法来对政府调控行为进行匡正。综上几点,作为经济法子部门法的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更高的位置。
从宏观调控法的发展看。经济法产生之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反垄断法为代表的市场规制法占据核心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其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正在由反垄断法移向宏观调控法。而与之相应,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原来实行国有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使经济法产生后较长时期内以国家投资经营法为核心。[3]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尤其时中国在改革开发以后,国家投资经营法逐渐过渡到内容更为丰富的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之所以在经济法体系中居于龙头地位,原因在于,第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社会化、一体化的态势日益明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全局和整体上,运筹帷幄,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节经济。而宏观调控法正是一种高屋建瓴,统筹兼顾的法律,因此,各国越来越对其重视。第二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市场规制法对市场经济无疑十分重要,但它对垄断行为主要是一种事后调整,而此时,危害往往已经发生。所以关于市场规制法的规定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宏观调控法则重对整体的规划,是对行为的一种事前反应,因而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更具主动性。第三,国家参与投资经营这种调节方式也不宜过多采用。因为一方面,容易造成产权不明晰,不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政企分开,不利于国家投资企业的市场化经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相信国家投资立法的数量和重要程度都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不能单纯地以利润最大化的实现为依据,它还具有增进社会福利、调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外部经济等社会目的。国有企业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往往牺牲企业的利润目标,如果过分重视国家投资经营这种方式,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总之,基于以上的原因,为宏观调控法成为经济法的核心提供了机会。
总之,宏观调控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宏观、全局和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最能鲜明地体现现代国际经济调节职能和经济法的本质特征。[4]其作为经济法核心法已是大势所趋。当然,在宏观调控法进一步发达并稳居经济法核心地位以后,经济法的科学性就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上。具体而言,就是自由、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即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必须首先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个性发挥,不能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政府的调控还要注重安全性。它包括一方面要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化,为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摆正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由于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必须追求效率性。而在追求效率性的同时,还不应忽视公平性。不仅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还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这也是经济法本身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布莱克著,郭星华译.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5页.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会计变革 发展趋势
一、会计观念日益更新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当人类迈入网络经济社会后,会计的思想意识将随之而改变。因此必须运用全新的思维,创建和树立一系列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会计观念。
(一)树立增值观念
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会计工作大都围绕利润展开。然而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除了追求营业利润外,更多的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会计主体必须树立增值观念,将增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定期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受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二)树立风险观念
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高科技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大,这无形中也给会计带来了风险。因此,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必须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列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事项中的内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会计风险。
(三)树立全新资产观念
网络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将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对知识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力资源而是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这些新型资源予以资本化作为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四)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是指对某些领域、行业的改进、拓展和革新。在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整个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会计界必须树立创新观念,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学存在的难题,又有利于适应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管理职能加强
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的快捷便利,使得财会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既能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又能及时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准确强调和正确决策。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职能应表述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其中,反映职能就是指将会计工作的结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这和传统经济下会计的反映职能几乎是一致的,但有了网络的帮助,企业反映的信息将会更加详细、实时、全面。管理职能是指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需要,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它又可分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具体内容。随着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会日渐提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进而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将日益明显。因此,如果说反映和监督概括了传统会计下基本职能,那么从会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来看,反映和管理无疑是网络经济下会计客观存在的功能。
三、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
(一)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看
随着数据库和网络的出现,数据的输入不仅更加便捷,而且还可以实现历史数据、分析数据和未来数预期数据的结合,实现会计数据与其他任何必要数据的结合。原来那种依赖会计自成体系获取原始数据的手工输入方式,必将被网络各终端自动输入数据所替代。对会计人员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把数据取到手,而是怎样对输入数据进行组织以及确保其真实可靠,会计网络化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难题。
(二)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储存看
一旦各种数据通过网络输入,则可以建立数据库、加工、储存各种数据。这就意味着只要库中确定了数据的结构方式,以及相应的运行程序,数据将按需要自动生成。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数据,数据的结构方式不再仅仅以会计数据为要素进行组织,而是尽可能对各种数据,按各种可能的、并对决策有用的关系进行组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下数据加工、存储的不便利和繁琐。
(三)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看
由于网络的存在,数据的输出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数据的共享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会计数据的传播媒介也将发生根本变化,网络或网上传播将改过去单向向企业决定传播的特点,数据用户可以提出特定的数据传播要求,以此实现传播者与被动传播者的双方主动式要约。而且信息用户不再是单纯的被加工数据的使用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重组数据结构。总之,会计操作手段的网络化可能使会计的基本功能由记账、算账、报账转化为数据组织,可能使单纯由企业完成数据的加工、传输转向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共同加工、传输,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式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育为中心,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99-01
知识经济作为重要经济的一种体系,内容、可观的效益,日益被全球所重视,今后的二十年里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已经逐步形成全球化、各国争先恐后地抓知识经济建设,提到工作议程上来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以产业结构来划分,人类有史以来.大的经济形态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以济,也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同。叫“知识经济”,似乎在分类学上有些问题.但讲的都是一个意思,综合30多年关于知识的各种提法.“知识经济”比较确切的概念应该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基本特征表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刚刚萌芽,许多特征还没有表现出来,从已经表出现来的特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经济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资源主要是知识和智力。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力军。识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表现在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这是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初
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还表现在制造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业的高科技化和产业结构的高技能化方面。作为传统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
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信息看作与物质、能源同样的第三要素,有意识地进行其生成、加工、传输、贮存、利用等活动的总体。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信息化的形式就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信息化,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技术将渗透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促进了各产业的升级换代作用。
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
这里所谓的创新,不是单指某种新认识、新原理的发现过程的狭义的创新.而是一个创新的网络和创新的体系。创新作为知识网络.自多种来源多种渠道。多种涵义。它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它既有观念、概念、原理的创新,又有生产、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创新;既包括个人的创新。又包括不同行为者的创新。具体地说,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研究机构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大量交流而形成的许多新思想、新技艺、新产品。
大量共同体互动作用而进行创新可形成一个创新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国家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体系不断扩展而超出国界,可成为国际性的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二)是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三)是知识传播
系统。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四是知识应用系统。它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括工业发展、能源利用、农业供给、城市建设、人口控制、国民教育、国际贸易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各个方面在内的新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牵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将不再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制造业,而是以信息、文化、科技为主体的“软资源”,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破坏。因此.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重视。
五、知识经济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前途经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深刻指出:“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命运’。而大学,是教育和培训研究力量的中心”。高度评价了教育和大学的作用,而且明确指出教育和大学都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中心地位。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首位。
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是极端重要的.它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命运.因为通过学习.掌握高技术和高知识,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劳动者-有了这种劳动者'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创造更多的知识商品,还能保持经济的小断增长。真是一举多得的经济模式。
六、知识经济与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模式
(一)是机遇主导性。第一类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更多地是一次宝贵的机遇.这主要因为我国己基本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而知识经济又具有对工业经济的改造功能,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差距。这些观点的态度是积极的,可肯定。
(二)是挑战主导性。第二类学者则认为.由于我国强济和科技相对落后。教育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使得我国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机会中处于劣势,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传统产业将受到极大冲击,因此有为难情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更为严重。
(三)是机遇与挑战共存性倾向。第三类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对于我国来说是“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如果我国能有效地利用知识积累的增长,就可能增加财富,改善福利.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在新一轮的赶超中实现超越;如果不能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技术经济政策.利用这一资源,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更加落后。
七、简述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许多知识经济的规律已经开始起作用。可持续发展已曰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无形资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成分日益增加。
(二)今天的知识经济萌芽受到高度重视’并开始在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人才选拔、资源投入等多方面迎头。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广泛出现了科技工业园区。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见到它的曙光。
(四)迎接挑战知难而进,第四类学者的观点认为:首先应根据国情实际情况,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较发达,应制定出一个总目标和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并存,切勿一刀切的现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