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地理教学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教学感悟

第1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恰当教法;学习兴趣;教材;教法;德育工作

时光的车轮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其次,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对教学方式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合理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把德育教育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下面,我从上述三点谈谈自己在重庆地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教材

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行业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这是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教师必须有博学的素质,特别对所教学科一定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成为一片海。要教好重庆地理这本书,教师先要对本书的结构、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总结,做到成竹在胸、厚积薄发。

本书从重庆的地理位置入手,依次阐述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而介绍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工业中心的地位和加速发展的大农业,以及水陆交通的枢纽地位和作为外贸港口的位置优势,并从自然和历史的角度讲述它闻名中外的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整个教材以人地关系为线索组织内容,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材,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表现出很强的客观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教师只有在把握住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对难点、重点把握适当,深入浅出,使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二、灵活应用教法

在重庆地理的教学中,如何灵活有效地应用不同的教法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运用好适当的教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学生对地理课的枯燥无味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选取教法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选用教法

在重庆地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上的特点。首先,教材有很强的客观性,直观演示法就可以经常用到。例如,在讲重庆丰富的自然资源时,我分别组织了重庆土地、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们不仅争相传看,而且记忆效果比往常有较大提高。其次,教材有丰富的实践性,参观法、实践法可充分应用。如:带学生考察学校附近的地形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这样学生们对重庆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2.根据教学对象特点选取教法

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活动性和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在教法上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一点上,我常用到指导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看书思考。例如,在讲重庆气候时,可先提问、引导学生去找出重庆夏天闷热、秋冬雾日长的原因,鼓励学生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讲解。另外,还可选取讨论法,如,“重庆近几年来夏季酷暑加剧,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的现象凸显,有人说这与三峡水库蓄水有关,你怎么看?”对这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探究愿望、思辨能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同步增长。

3.根据学校条件和周边环境选教法

学校硬件条件有好有坏,但只要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讲到重庆旅游资源时,有录像资料放给学生看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也可以收集学生旅行时拍的照片加以展示,着这样不仅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校周边环境也是运用实践法的好场所。例如,学校地处交通要道,在学习重庆交通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交通路线,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学到有用的地理。

总之,我们如能应用恰当的教法,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三、德育工作要常抓不懈

我国正处在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们的价值观又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行为选择功利化等明显的倾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青少年中逐渐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爱国主义思想淡漠,自我意识膨胀,重索取、轻奉献,意志力薄弱,受挫能力低下等。所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庆地理课,除了让学生们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同时也是持久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讲解家乡的建成就时,就可以立足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解旅游资源时,就可以带学生去参观革命纪念地白公馆、渣滓洞,促使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为多年从事中学地理教育的工作者,以上几方面只是笔者几点粗浅的体会还不成熟,将来在工作中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总结提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09.

第2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一、学生学习兴趣化

一个优秀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使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以备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生动的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如笔者在讲“常见天气系统”时,从以下材料引入: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学生对此音乐比较熟悉;播放天气预报节目视频;播放各地各种天气现象下的景象。学生从这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中体验到了学习地理科目的乐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刚刚观看的视频中所介绍的天气现象类型。本课借助情境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最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正因为如此,运用情感功能来优化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如在讲“地质构造”内容时,笔者制订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和特点,学会判读地质构造的类型,理解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设定目标时需贴近课标要求,避免盲目的急功近利思想,让学生感受到试验对地理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深度和自我提升探究能力,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获得科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地理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做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笔者认为,要使地理教学生活化,科学地寻找“结合点”至关重要。如笔者在进行校本课程“潮汐与人类生活”内容教学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潮汐现象发生?为什么月初、月中和月末潮汐比较大,其他时间相对较小?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又能让学生看得见、有话说、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进行记忆、理解。

四、发挥学生主体化

新课改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地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己体验。如笔者在讲“气候”基础知识内容时,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预发的导学案,一定时间后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这样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学习能力创新化

第3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高中文科选修课之一。在教学时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将选修课教学课时上进行压缩。基本上一个课时解决一个人物的学习问题。对老师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好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圣雄甘地》一课,来探讨一下中学历史人物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圣雄甘地;历史人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32-01

一、课前准备

首先,在课前给同学布置预习的任务。其次组织学生成立《甘地传记》编写组。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是少年甘地采编组,青年甘地采编组,中老年甘地采编组和甘地评说采编组。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搜集的资料制进行整理,最后将搜集的资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分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甘地的积极性,“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和论丛史出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并在分组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

1、导入 方法:利用多媒体将有关甘地的葬礼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创设情境,用改造的爱因斯坦对甘地的评价导入后把时间和课堂交个学生。设计意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甘地的兴趣。

2、分组展示 第一组:展示少年时代的甘地。第二组:展示青年时代的甘地。第三组:展示中老年时代的甘地。第四组:展示他们对甘地的评说。

第一个问题出现在在第一组展示的图片时。学生展示的图片中有一张甘地在13岁时依照父母之命与一个同龄的文盲的小姑娘结婚的照片。当时不少学生看了后对此很不理解,还有学生发出怪笑。我给学生进行了知识上的补充:印度有童婚的习俗,如今农村仍盛行童婚。引导学生认识到童婚习俗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是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印度政府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1、18岁,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山区部族,童婚仍很盛行。

第二个问题出现在展示青年时代的甘地时。当学生看到他多次进行绝食来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希望借此实现印度的独立时,产生了疑惑:“甘地为什么非要坚持非暴力不合作?”在学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从甘地的身份来理解:他既是一名律师也是一名印度教徒。律师身份决定了他凡事都要讲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不能领着一帮人去干烧杀抢掠等违法的事。而教徒身份又决定了他必须要包容别人,即使别人伤害了你,你也不能以暴制暴。

在参与他们的讨论中,学生还有一个困惑就是“他为什么要选择绝食的方式?”,他们觉得“甘地这么做不是自虐吗?”,还有更为关键是学生觉得他自己绝食,为什么会带来的如此大影响?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甘地可能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博取敌人的同情,让英国人撤出印度。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最符合英国殖民者得利益,他们当然不想让人们采用暴力手段来进行反抗了。后来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其实绝食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印度最后独立是二战后,英国国力衰退所决定的必然结果。这个看法我觉得很有见地。事先我也没有想到,在课堂生成上,这是个不小的收获。

三、课后总体反思

回想以前在我实际的教学中,犯了不少错误。比如说,为了赶进度,我不由自主的形成满堂灌,给学生留下学习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后来我改变教学方法,设计了这节课。我个人认为设计地比较成功,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学生的教学新理念。

1、深入理解课标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中教学的要求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教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甘地的照片以及爱因斯坦对他的评价,拉近历史课与学生现实的距离,从课堂一开始抓住学生的思维,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接着,让学生的学习小组,推举几位同学利用幻灯片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对甘地的事迹,由同学们自己讲述,创设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由老师适时的进行补充和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建平等、和谐的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各项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风味,将课堂这个舞台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调动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3、人物教学一定要注意抓住这个人物最与众不同的地

在这节课中,在学生展示自己的幻灯片时,我适时的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本课的重难点的问题上,如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这样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甘地这个人。

4、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主要是我在课前给学生的小组跟进指导还很不够,在学生展示的时候时间分割的不好,造成的结果,有些组在资料选择上不够精要,有些冗长、复杂,浪费了时间。我自己对学生的点评也有些不够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本身的知识积累还不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积累,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材及《教书用书》等教辅资料.

第4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教学改革措施当前,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日趋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特别是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中学的相差更大。很多农村中学还将地理视为副科,得不到重视,地理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确立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在中考中应有的地位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中考不考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只有在中考中将地理学科作为必考科目,与语文、英语同等对待,作为中考大纲内容必不可少的检测内容,地理教学才能得到根本转变,学校地理教学计划才会具体落实,课时数才会得到根本保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就会发生根本转变,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进而调动广大师生学习研究地理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地理教学从此就会步入正常轨道,恢复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应有的地位,保证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技能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区在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地理教师资格认定的审核,确保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重点提高新教材的授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试验,实践活动的能力,使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培养教师对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能力,确立将科学探索精神、科学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思想。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地理教学的基本宗旨,注重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向导,教服从于学”的观念。彻底改变教师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结论的思想,确保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再次,确立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现实教育人性化和教育个性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要求教师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样化而不是统一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三、注重课堂内外教学实践的统一

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所以地理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又如调查当地的主要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并撰写简要报告,也可以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新农村建设等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查阅以前的乡土地图,讨论家乡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特产,并以适当形式展示讨论结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

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满足教材内容和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有他自身的综合性、空间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初中地理要求使学生获得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直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直接感悟地理事物的特征,构建学生的空间概念。因此学校必需增添一些硬件设备,例如:地球仪、地形标本、教学图等多媒体教室配套的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室,电子网络备课室等投入刻不容缓。

五、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考核制度

建立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包括知识的考核与能力的考核,要知识与能力并重,改变以往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模式,将地理教育确实与素质教育并重起来,确保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受传统观念制度的束缚,在考试评价中得到合理的认可,保障公平、公证的考核结果,从而确保地理教学良好的改革与发展。

第5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1.中学地理教学课堂授课形式的“兴趣化”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1 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印证了地球的自主,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1.2 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食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1.3 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2.地理学习的“习惯化”

要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好的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无穷,且是终身受益。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地理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然而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很多高中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且越早抓起效果越明显。所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要达成共识,步调一致,避免"夹生饭"的产生。

3.中学地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以前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教师的授课中"三一"现象十分普遍,即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比较重视硬件的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授课应该尽量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使教学手段多样化。目前的条件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该是"土""洋"结合。因为各个地区的教学硬件的差别很大。土的教学手段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就是"三板"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就是直观性强,而且容易掌握,教师只要下点功夫就可以运用,它的不足是动化感不强。目前"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不仅有较好的直观性和动态感,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提高教学效率。

4.中学地理教学检测的“全面化”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至所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和素质,与教师的素质、教材的编写有关,同时与中学地理教学检测的单一性有关。目前中学地理教学检测只有考试这种形式,并且检测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能性、实践性和生活性体现不够。这种地理教学检测,只是考查了学生的"做题"能力和水平,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质。我认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检测应该有多种形式。

4.1 开放性笔试。这形式的检测主要用来考查中学生对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试题的命制要体现能力立意,试题要有开放性,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全国课标卷1中这种试题均有出现。主要类型是区域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的理由分析。

第6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愉快教学;初中地理;运用

愉快教学即通过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令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在愉快中求得发展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本文对愉快教学策略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应用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助力。本文对愉快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路径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结合生活实际,增进学生体验、感悟

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是否感兴趣,和对这件事情的熟悉程度有较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说起,比如,在讲到我国冬季的气温特点时,以衣服为例,在海南岛人们在冬季穿夹衣就行了;在华北地区,穿一些较厚的棉衣就可以过冬了;而在东北地区,特别是在黑龙江,人们要穿很厚的大衣、羽绒服才能抵抗寒冬,而且家家都有取暖设施。当教师讲完之后,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冬季的南北温差较大。这样一来,学生对我国冬季气温特点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二、组织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想象力

教材中所陈述的地理事实,语言都非常精炼,但是不够生动形象,因此,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提高地理课堂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提升。比如,在讲到广西桂林的时候,就可以引用这样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因为桂林为著名的岩溶山水风景区,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闻名于世,当教师用优美的诗词来表达桂林的美之后,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有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

三、融入地理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那些复杂的地理原理理解能力有限,机械、生硬地对这些地理知识进行记忆不仅不利于学生了解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讲解地理原理时,应融入富有趣味性的事例或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进行说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求知欲。比如,在讲到季风气候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引出季风知识的学习。

四、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师应将素质理念贯穿到日常教学过程的始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堂绘画活动课,让学生对中国地图进行描绘,并临摹各个省份的形状,这样学生不仅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他们对我国各个省份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快乐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令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体验地理知识的魅力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7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 电子导航系统;初中地理;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18-02

1 前言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获得应用和推广。电子导航系统在地理学科中最佳的体现实际上就是电子地图的合理应用,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素材,还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传统的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信息内容固定、复制成本高、资源共享率低以及操作复杂等不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电子导航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理念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地理基础知识和理论作为教学重点,很少考虑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需要被动接受大量地理知识。同时地理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GIS等技术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场所。在良好的地理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工具来搜集更多的教学信息和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地理书籍、音像和文字材料以及互联网信息等,从而有助于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讲解“比例尺”部分时,教师如果只是用普通的地理地图来开展课堂授课,不利于操作,会降低地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地理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将电子导航系统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环节。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入中国之窗网站主页,然后点击网站地图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比如红色五星的北京市标志,就可以登入北京电子地图中;然后教师需要再次引导学生借助电子导航系统具有的距离量算功能和缩放功能,使学生自由观察地图在缩小和放大下的实际状态,并要求他们借助距离量算功能来对地图中的固定长度进行测量。通过这种形式的地理教学,师生操作便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分析和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

3 开展探究学习,深化知识技能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实际上就是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操作、调查、试验、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帮助掌握有关知识的目的。电子导航系统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需求。

如在讲解“城市区划”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来为学生展示几座典型大城市的区划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区域划分的规律。然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借助网络来观察其他城市的电子地图,并按照自己总结的分布规律来验证其准确性,如果不正确,则需要进行改进。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和规律,也可以充分提高探究能力。

4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研究对象大都比较灵活,且具有宽广和遥远的时空界限,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单纯依靠学生的认知和视野是很难掌握的,仅仅依靠纸质地图无法达到电子导航系统所具备的各种效果。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清晰的背景、画面和艳丽的色彩,再加上合适的配音,具有极强的人机交互性能,从而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积极性。

如在讲解“天气和气候”时,如果教师只用文字来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气温的分布以及降水的分布情况等抽象的教学知识,学生就无法形成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导航系统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功能来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动态天气、降水和气温分布部分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1]。

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机会 获取信息能力是人们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基本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不仅包括操作计算机及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包括借助计算机和其他方式来搜集、分析、整理和提取相关学习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为人们搜集信息和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传统的纸质地图实际上就是一幅图像,其内部的信息无法用计算机来直接进行查询;而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充分提高数字化学习效率,提高地图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效率。因此,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来查询相关数据,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增加获取信息的机会[2]。

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电子导航系统实际上是地图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重要产物,它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先进的现代化工具,具有更大量的地理知识储备量。传统教学,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有关地理知识,无法使学生实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尤其是那些最新的地理信息。因此,必须不断拓展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是方式之一。如在讲解“人口”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借助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使学生深刻地明确当前的人口数量、密度、死亡率、出生率以及增长率等数据。教师可以合理引入电子导航系统,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数据[3]。

5 结语

总之,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任务量,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导入电子导航系统,不断优化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牛士军.信息技术导航 感悟中国疆域之美: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地理教学整合的优势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5(7):113-114.

第8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地理教学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加师生的亲切感,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的那样:“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时代敏感点

在地理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活式教学,从生活中引入“活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在地理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地理学习活动的空间。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地理,感受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知识源于生活,地理知识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

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地理教师在利用、挖掘教材资源时.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学生身边的崭新的教学资源,关注时代焦点,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提高学生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高中“地理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片断: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海洋丰富的物产,接着让学生读《深海锰结核》图,了解大海有大量的矿藏;读图:《海上钻井平台》景观图,让学生了解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过程,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不同于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特点。

生活化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的融合,以及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等的融合。教学活动包含着探究、体验、交往等复杂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构建的“生活化问题探究”课堂,不能以自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为终结,而是让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融入生活,并尝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碰到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巩固过程,也是拓展创新的过程。

二、唤醒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日常现象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即“知识来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那么对于教学而言,就需要通过紧密结合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实际生活现象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任职矛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从宇宙看地球”教学,针对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的运动关系等教学内容,可以就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进行引课,通过简单对当时日食过程进行回顾,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日食发生是因为太阳、地球还是月亮的运动而发生的?如果都有作用,谁的作用最大?日全食、日偏食的区别在哪里?原因可能是什么?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可以看到日全食?再如教授地球自转特点及与太阳运动关系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些世界上不同国家人民的生活特点等相关视频,或看热带雨林及北极熊、南极企鹅等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继而引导他们进行差异比较,从而为讲授新知识提供较好的问题背景。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具体化,便于从日常现象入手达到对较为抽象宏观的地理知识的掌握。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复习效果。高中生并非缺少生活体验,只是我们在乎常的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唤醒。在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作为切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最终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再去体验生活,明白“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的道理。

如在“大气环境”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回忆夏天伏旱的情景,描述自然灾害台风天气的景象,谈谈“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以及高山反应的感觉,思考离地面越近气压高还是低、城市中心与郊区气温哪个高、空气受热上升还是下沉等现象。这些对高中生来说,都有经历和体会。如果把这些已有的亲身经历加以串联,就相当于为本节的知识点复习作了铺垫,慢慢就会形成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去探究这些“经历”所隐含的地理知识,从而得以巩固相关知识。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就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师生要把地理的教与学跟现实生活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活学活用,我们的教与学才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周代许.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讨[J].地理教学,2012,(12).

第9篇:地理教学感悟范文

现阶段,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生活的技能。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教学互动来深化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却非常的少,学生们被动的跟对着教师进行学习,教学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抽象的地理知识点没有形成深刻的具象化的内容,学生知识掌握了知识点,在应用和情感价值上都没有得到训练。

二、高中地理教学互动的切入点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参与性,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到学习互动中,从而提升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一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以生动的教学环节设计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教学本身入手,了解教学内容的拓展,从生活化的角度为教学内容提出更多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教学互动深化教学实践。

三、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策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于教学实践有很积极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体验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让学生能够从内心出发,感受教学互动中的学习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反馈。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渗透

在教学互动中,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将教学活动丰富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地理知识的要点,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要点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在一起,不断的深化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去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关注我们的生活现象,通过充分的学习和观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从而自觉的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

教学互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环节,教学互动体现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视频和图像等资料呈现具体化的地理知识,让学生们通过主动的观察和发现,总结学习的规律。将教学活动渗透到生活当中,通过课堂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生活中发现的现象,教师从旁进行引导和启发式的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生动化的教学体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