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

第1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途径

所谓房地产权属档案,是指城市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管理房地产权属工作的过程中保存的历史记录。其中,房地产权属工作包括房地产权属的登记、变更、调查、权属转移以及测绘等工作,历史记录则主要包括有一定价值的文字、声音和图表等。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随着信息化和规范化社会的进程,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别是《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如果对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不规范合理,就会影响相关机构检查档案的查全率,进而影响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针对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办法。

1规范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收集范围

只有保证房地产权属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做好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而具备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因此,做好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收集工作非常重要。结合《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房地产权属档案应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①能够证明房地产权人、房地产权属登记确认、变更、转移、以及设定他项权利的文件;②房屋以及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的权属界定位置图、分层分户平面图、分丘平面图以及分幅平面图等材料;③诸如房产登记申请表、权属变更登记表、房地产状况登记表以及房屋面积计算表等用于房地产产权登记的各种文件材料;④诸如统计报表、计算机软盘、照片以及录音带等可以对房地产权属状况加以记载和反映的信息资料;⑤其他与房地产权属相关的文件材料。在确保房地产权属档案全面完整的前提下,应当保证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真实性,作为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前期的检查和控制工作,认真审核相关文件资料,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只要不符合归档要求的,一律退还补充档案,通过建立责任制来保障档案资料的真实客观。

2加强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传统的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方式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效率非常低,档案查询和抽调非常麻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作为现代化的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应当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完全引入。并建立相关的平台和内部网络,来对房地产权属档案进行保存、修改、传输和管理,真正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互联网+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现代光学技术的运用,用电子化的照片和表格来代替纸质档案,一方面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另一方面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档案照片也不会影响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远距离传输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更加方便快捷。

3调查了解档案使用者的需求

只有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了解档案使用者对房地产权属档案的使用要求和范围,才能避免盲目的管理。作为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以档案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使用方式为基础,保证房地产权属档案开发利用的有效性。(1)在房地产权属档案收集之前做好预测工作,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其他形式来充分了解档案使用者的需求。包括城建、司法、房改、房地产市场、规划、房地产登记部门以及市民对房地产权属档案内容和利用特点的需求。(2)开发利用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不同,相关部门应当在对调查结果进行保密的前提下,按照服务要求,进行多样的开发利用。包括证明型、咨询型、网络型、宣传型、借阅型、技术型以及报道型等各种形式。(3)提供服务时要充分顾虑档案使用者的心理特点,目前房地产权属档案使用者的心理特点大多是求快求便。作为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推出开展窗口服务、专题服务、网络服务以及推荐服务等多种服务渠道,同时编制最为科学的检索系统和工具,来大大提高房地产权属档案使用者查询档案的速度和便捷度。

4注重对管理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是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现代化管理已经基本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因此,在培养复合型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人才时,应当尤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队伍必须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知识范围广,并且业务能力强,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能够时时处处为档案使用者考虑,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熟练的操作现代化设备和平台,同时也应当具备充分的档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和教育。(3)提高招聘的水平,尽量在入门门槛上做工作,招聘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档案管理人才,培养骨干力量,才能真正满足现代化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5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不仅仅要求全面性和准确性,对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档案提供的快捷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仅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基础理论水平,更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对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水平。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搞清档案使用者的需求和意见,才能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范,黎玉丽.加强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的途径及办法[J].黑龙江档案,2006.

[2]周群,夏萍,王恩江,等.权属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权属登记质量监控[J].城建档案,2007.

第2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皮肤扩张术;皮肤瘢痕;护理

皮肤扩张器是一种硅胶制品,是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1],将皮肤扩张器植于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而产生“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利用新增的皮肤覆盖修复瘢痕性秃发或面颈部瘢痕,特点是修复后的肤色、质地、厚薄均匀,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目前已成为整形外科一项重要治疗手段。我科自2007年开始使用41例皮肤扩张器修复瘢痕性秃发或面颈部瘢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1例,男35例,女6例,年龄12-40岁,其缺损原因:头部秃发16例,面部疤痕15例,颈部疤痕10例。

1.2手术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埋植扩张器,埋植术后5-7天,可开始每隔4-7天向扩张囊内注无菌生理水,注射量为注水壶额定量的1/10约为20-50毫升。逐渐增加至达到额定量为止,当皮肤软组织扩张大于要修复区域面积的130%时,即可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用扩张后的皮肤设计皮瓣修复整形[2]。

2结果

本组资料表明:41例患者共植入扩张器56个,最大扩张容量850ml,扩张时间6-8周。术后发生颈部扩张囊外漏1例,头部扩张器渗漏1例,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皮肤扩张顺利完成,Ⅱ期修复手术效果满意。

3护理

3.1术前准备

3.1.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知识水平,职业,爱好等,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缩短护患间的距理,减少患者不安心理,给患者介绍治疗过程,讲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治疗原理,使其对漫长的注水过程有所认识,密切配合治疗。

3.1.2生活护理:全麻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12小时禁水,并讲明禁止饮食的重要性,使其协助做好禁食工作;术前1日测生命体征4次,术晨测血压。

3.1.3术前检查:协助完成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等;仔细检查手术区的皮肤有无感染及其他皮肤疾病及时处理,做好常规皮肤准备;检查扩张器有无破裂和渗漏情况。

3.2皮瓣的观察及护理

3.2.1创面渗出情况的观察:注意切口有无渗血,保持引流管通畅;颜色暗红为动脉性出血,颜色鲜红为静脉性出血,如果创面渗血及时加压包扎,如果小动脉静脉出血,及时清除血肿止血。

3.2.2皮瓣血运的观察:良好的血流循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1-2天最易发生血运障碍,可用远红外线照射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肿胀程度及皮瓣远端的血运及温度,如发现皮瓣缺血变紫,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2.3术区有效制动:限制患者活动,保持皮瓣无张力或承受力最小,避免创口裂开皮瓣坏死,必要时用石膏固定。

3.2.4保护皮肤:防止冻伤,烫伤,防止感染;后期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色素沉着。

3.2.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等营养饮食,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局部清洁。

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3.1扩张器外露:扩张器外露多发生在晚期,如发生外露应立即减压,对外露的扩张囊以抗生素生理盐水纱布外露包扎,同时提前Ⅱ期手术。

3.3.2感染:感染是造成扩张术失败的原因之一。一旦发生感染就无法及时进行Ⅱ期手术,因此应在术前、术中及注水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守操作过程及无菌技术操作。

3.3.3皮瓣挛缩:除在术中取出扩张器皮瓣有一定挛缩外,伤口愈合后仍有一定的挛缩,要指导患者经常局部按摩和提拉周围皮肤,应用抑制疤痕增长的药物或敷料3-12月,防止疤痕挛缩。

4小结

皮肤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其是烧伤后瘢痕性秃头、面颈部瘢痕的修复,因此医务人员要有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要不断更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皮肤扩张器临床应用的效果最佳,患者满意度最高。总之,通过本组41例的护理实践和随访观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秃发、瘢痕患者的治疗护理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知识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也越来越重视。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纷纷实行了开架借阅服务,读者可以自由进出书库,随意挑选、浏览、阅读或者借还书籍,这样人性化的借阅方式很快被大众认可。随着借阅服务的开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中的问题

(一)图书乱架、错架

乱架是图书开架借阅过程中最常见、最难解决的问题。一些读者进入书库后,随便翻阅书架上的书籍,阅读完后也不将书籍放回原架位;一些读者由于受借阅量的限制,将自己喜爱而本次无法借出的图书故意放在另类书架上,使其他读者不易发现,以达到以后随时借阅的目的。这些都会造成书库的乱架、错架,给读者利用文献带来困难。

(二)品种与复本的矛盾

公共图书馆的品种与复本的矛盾,主要来自于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自身的层次性及购书经费的局限性。相对于高校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来讲,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它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要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要为普通民众服务。尤其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其藏书要具有较高级别,要有大量藏书达到研究级,作为一个地区的总书库,还要求其依据馆藏采选重点,确保入藏品种齐全,同时,又要具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量的通俗读物以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但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的图书馆面临购书经费不足的问题,实际的结果是在确保品种与适当增加复本之间陷入两难。

(三)新书到馆时效性不强

因采访信息不足,大量专业性强、有价值的精品图书遗漏收藏,直接影响读者的借阅服务效果。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往往是预订与集中采购相结合,以集中采购为主,但书目从征订到到货的过程,存在周期长、到货速度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有时一种书从征订到到货的周期长达半年年以上,有些热门书、畅销书因集中采购耽搁时间,等到馆后已经比当地新华书店迟了近一年,而专业图书的到货率则更低,仅仅靠书目预订获得图书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

(四)图书破损问题

开架借阅会使图书流量增加,利用率提高,然而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图书的破损率也会相应提高。图书破损有的是图书装帧质量不过关,有的书籍仅翻阅几次就会出现掉页、散页的现象;读者进入书库与图书直接接触,自由选取图书,查找图书资料,随意翻阅,图书的磨损自然就会增多,有的读者存在不良习惯,在书籍上写划、做标记、任意作答,严重的还把书籍中自己需要的内容直接撕剪下来,造成书籍的严重破损;图书的流通量增大,图书的上架、下架互相摩擦,时间长了,图书的破损率就自然会升高。

二、解决公共图书馆借阅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馆员素质

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是图书馆开架借阅优质服务的必要保障。公共图书馆可采取措施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首先,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馆员服务意识,弘扬敬业精神,形成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尊重读者的氛围,文明、热情、主动为读者服务;其次,要开展馆员培训,提高馆员服务能力。开展岗位培训,让馆员了解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更好地为读者介绍资源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使馆员及时补充、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以促进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培训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如在馆内举办专题讲座,让馆员外出参观学习其他图书馆的先进工作经验,以提升馆员素质。

(二)协调好品种与复本的关系

图书馆读者借阅服务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一个主要根源是来自图书品种与复本的矛盾,但并非简单增加复本就可以解决,应该是采取一种动态的管理办法。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后除拥有大的书目数据外,还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因此应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组织好各项数据,阶段性(如一年或半年)地做好如图书分类统计、读者流通分类统计、图书借阅排行等数据统计,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保证本馆采购策略的前提下,调整品种及复本数量,满足读者需求,避免主观、盲目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对读者的入馆教育培训工作

对初次入馆借书的读者,设兼职馆员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书刊借阅方法的教育培训,比如如何借阅图书,良好借阅习惯的培养,开展借阅辅导工作等,让读者知道怎样入库选书和正确掌握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以减少借书的盲目性;其次,带领读者到图书馆采编部参观图书的加工方法与流程,让他们详细了解从新书购进到新书上架与读者见面的全过程,深切感受图书编目人员工作的辛苦与不易,使他们自觉地珍惜编目人员的劳动成果;最后,设立损毁图书展览专架,让读者亲眼目睹破损图书的惨状,从而激发他们爱书护书的热情,使他们不但自己爱护图书,还能义务地向身边人进行宣传,带动更多的读者爱护图书。

三、结束语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公共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开架借阅给广大的读书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也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虽然开架借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严格遵守管理制度,采用有益于读者的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提高馆员服务技能,加强读者教育,公共图书馆定会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婕.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张玉锋.论公共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模式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13:339-340.

第4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图书管理 学校 信息化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29-02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书籍对信息的智慧化的管理,在按照读者的需求有计划性的进行资源整合与调控的管理活动,最终要将信息资源的价值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其中要用到管理学的相关管理办法与原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以及与现代化的信息要求脱轨了,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所以,当前的学习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调整管理方式,提高现代化的图书管理水平,将重心转移到以读者的需求为服务的意识。因此,针对现代化的信息要求,学校的图书管理模式应有所创新,探索读者对文献的需求,更新管理理念,从而促进现代学校图书管理模式的重新建设与改革创新。

一、学校图书管理的传统模式分析

在旧式的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比较单一,主要是对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源进行借还管理工作,从管理的来看具有封闭性;再者是对书籍资料的采编,其采编的内容主要以纸质书籍为主,其操作方式比较传统,都是以原始的手工操作为主,在采购方面也要经过出差的方式进行书籍购买,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整个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随着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对信息知识的要求在逐步扩大化与丰富化,这在隐形中形成了对传统图书管理工作的挑战,社会的进步要求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改革与创新,改革的内容有: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改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将以读者的需求为服务中心,改进服务工作的质量。当前学校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受到了社会人士的讨论话题,很多人士提出了为公民开放地方性的学校图书馆,为广大群众的阅读提供服务。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对群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将传统上只有借还功能的服务提升到咨询服务、导读服务、借阅服务等服务模式,要以读者的对信息知识的需求为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综合服务。新时代的图书管理模式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有“以人中心”服务与管理理念。

二、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的问题分析

1.过时的图书文献资源

当前学校党的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跟不上现代读者的需求,书籍文献过于陈旧,与现实的生活脱轨。再者,图书馆内的工作者没有意识到社会的进步、全民阅读对文献信息的实际需求,将管理停留在原始状态:注重文献的收藏性、轻视读者的需求。这种管理方式致使较多文献资料的浪费,不能为读者和群众产生任何价值。部分学校为了学校的名声,只注重书籍资料的数量,轻视书籍的质量问题,在文献采编方面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很多新的科学文献资料没有出现在图书馆。图书文献年代久远,不具备实用性,不能充分为读者提供阅读价值,出现了师生找不到相关资料文献的状况。

2.形式化的图书资源布局无法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的图书馆只针对本校的师生进行借阅功能,在经营模式方面比较单一与古板,其生存发展方面不够重视。固定的图书文献的采集,不能及时对知识系统进行更新,馆内藏书呈现了形式化的摆设,没有对专业化的知识进行书籍文献的展示。这种局面导致了图书管理工作不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3.图书管理体制滞后

在管理体制方面,各校仅以本校的人员为服务,缺乏和其他学校的图书馆进行交流与合作,造成了书籍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对书籍目录的数据库编排方面没有进行与他校的资源合作,没有将互联网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整个管理环节显得落后。因此,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进行网络合作,整合各个学校的文献资源,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实现自动化与网络化的管理。

4.落后的管理职能

学校图书管理的三大职能体现在文献的采集、存储与传播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在加深,这对图书馆传统书籍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文献管理已经不再与时代同步了。因此,学校图书馆应根据现代化的要求转变管理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为读者对知识的渴望发挥作用。

三、新时期学校图书馆的时代任务

新时期学校图书馆应为社会提供时代价值,当地的学校应向高校看齐,将图书馆的任务与高校的任务尽量相同。高校图书馆的任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培养现代化的建设型人才。因此,学校图书馆要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任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转变图书馆工作职能,为师生提供文献资料服务,为培养个性化的下一代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其具体的时代职能有:进行专业化的学术文献管理、提高管理职能与水平、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行图书资源的整合等。其中应注重图书馆的文献采编工作,对文献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文献分类编目,加强网络建设,对文献进行网络信息化的查阅,配合学校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思想,管理工作应体现党和国家的领导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供学科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以及读者提供阅读辅导以及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各学校图书馆的协作能力等。

四、现代学校图书管理模式的创新

1.创新图书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理念符合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创新管理主要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结合在一起,根据阅读需要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的调整与转变。体现了学校图书馆保持这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为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管理。更新管理理念有助于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体现了为社会培养个性化下一代的社会价值。因此,学校图书馆应有以下的管理创新理念:

1.1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创新。将传统以收藏为主的功能转变为以读者为主的特色管理,扩大文献资源的内容,将不同的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的合作,为推进个性化服务提供资源。

1.2创新功能与管理职能。创新功能是指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例如为读者提供学科专业咨询服务、导读服务、借阅查询服务等。在管理职能方面要以学生为主,进行现代化的管理,要体现现代信息化的创造管理职能。

1.3创新图书管理途径。这主要指进行馆与馆的联系与合作方面,实现馆内资源的共享性,开展学术交流与分享学术,对文献目录的编排要进行整合,统一目录查询。

2.加强制度化管理

现代学校应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制度,对图书馆进行制度化的管理。首先,在制度管理方面,要建立文献资源的管理体制,图书的采编、整理、借还等要依据相关管理原则进行管理操作,实现资源化的管理分功能。建立创新管理体制,更新财务资源的分配、书籍放置等制度,将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配置,创新摆设结构,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文献采编体制、业务管理体制与综合管理体制等。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针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而言,要严格考核工作人员的绩效;文献采编体制关系到学校的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于分配方面,现代图书馆的采编业务多数以业务外包为主,因此,应对外包业务进行实时监管,以提高图书文献的质量;业务管理体制是针对文献搜集、归纳整理及编纂方面,还包含了咨询服务方面,它要求进行现代化的业务管理,引进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综合管理体制包括的范围较为广阔,比如加强与外校的合作与学术交流等。

3.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

作为图书馆应该加强积极的对自身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引进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引进的人才不仅要对图书馆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图书馆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对图书馆现存的服务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使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使得读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对于图书馆在职的员工也应该加强相关信息技术方面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培训的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另外还需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国内外科技文献的动态,进而获取更多更好的国内外的科技文献,为支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提供文献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这使得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以往相比具有了以往不同的特点,计算的管理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文档记录管理的方式,形成目前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方式。这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激励,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较为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4.加强图书管理服务学科建设

学校的重点学科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也是对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积极的肯定。学科不同那么相应的建设方式也有所不同,要根据每个学科不同的特点来对学校的学科进行建设。很多学校都是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来建设学校的重点学科,在这其中图书馆相应的教学以及科研资料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作为学校的图书馆应该结合本校的重点学科来积极的引进适合本学科发展的科研以及教学资料,针对学校不同的学科采取专人的负责的方式来引进相应的书籍。所以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不仅具有对图书馆资源有较好的了解还应该具备相关方面的专业背景,应该积极的和学科建设带头人进行积极的沟通来引进相关方面的资料和文献,通过这些资料和文献来支撑学校各个学科的积极的健康的发展。

结语

所以现代图书馆的创新主要是观念和创新以及相应措施的实施,使得整个图书馆管理始终和学校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来支撑学校学科的发展。作为图书馆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相应的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以及自身所具备功能上的创新,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图书馆功能的创新主要是从学校的学科发展以及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教师的自身发展来进行考虑的,通过功能的创新使得图书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学生、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学校各个学科的发展,更好的体现其服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倪红霞.论高校图书管理人性化服务模式的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2)

第5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这是一个令人温暖的故事,美好得像个童话。2006年开馆的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创“无门无管理员,图书任师生自助借阅”的管理办法。起初,很多人担心这样做,书迟早会被偷光。然而,年终一盘点,图书不仅没有被偷,还多出了6000册。

不过,故事毕竟只是故事,这家图书馆馆长对媒体的澄清,打破了这个完美的童话:图书馆并非没有管理人员,“藏书多出6000册”的说法并不属实,图书馆开馆以来,也发生过书籍丢失的情况。不过,“全开放”的管理模式,确实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起到了明显作用。(《新京报》)

既然如此,那就把“无人看守图书馆藏书不减反增”看作一个美好的愿望吧。它寄托了人们对书香浸润美德的希冀,也希望有更多这样“不设防”的图书馆出现。如,这家图书馆的决策者时任校长王贤平所说:“高中的图书馆不应该是藏书馆,应该是读书馆。”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家中学的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也只是学校的师生。图书馆无门无墙,但学校和办公楼是有门有墙的。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学图书馆空间有限,藏书不多,人手也有限,如果面向全社会开放,难免担忧师生读书学习的空间被挤占,担心本校师生会有意见。

我想说的是,“图书馆不应该是藏书馆,应该是读书馆”的理念,应该成为所有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城市各种图书馆,包括高校、研究机构的图书馆,都应该向社会开放,不要以不便于管理、空间有限等理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一定都不要门和围墙、不设管理员,相反,图书馆开放以后,管理和服务都要加强。重要的是拆除无形的围墙和门槛,让城市的书香更容易亲近。

当前,我国公众人均阅读量不高,读书的氛围不够浓厚,这当然与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有关,但也跟图书馆等文化资源不够开放有一定关系。很多地方图书馆建得富丽堂皇,硬件设施也够硬,但借阅门槛比较高,手续繁琐,收费繁多,可供使用的资源有限;公立高校和一些专业图书馆,往往只对内部人开放,大量珍贵的资源闲置,图书馆成了“藏书楼”,令人惋惜。

另外,虽然在很多城市,图书馆已经成为地标性建筑,很多也实现了免费开放,但其公平准入的公共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此前,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因为“无权让流浪乞讨者走开”而走红网络,被誉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馆长。而现实中,褚树青的可贵和稀缺,也证明图书馆对所有人平等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促进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成为重要议题。加快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固然重要,但已有的文化设施和资源充分挖掘盘活、让各阶层的群体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同样也重要。大量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需要尽快拆除有形无形的门槛,更大程度地对外开放。

第6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总分馆制;通借通还;读者服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72-01

信息服务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是空前的,这些技术一方面带来了大量信息呈喷涌状涌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加剧了人们的技术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需要针对已经变化了的信息环境,构建有利于图书馆长远发展的读者服务方式和管理体系。纵观当前我国国内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在总分馆制下实行通借通还式的管理办法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 总分馆体系建设是实现图书通借通还的基础

图书馆事业作为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分支机构,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图书馆的发展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组织架构之中,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应在信息开放的客观环境中履行服务读者的社会职能,为尽可能多的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经过国内外图书馆学专家、学者的长期探索,最终建立了在总分馆制下实施通借通还的管理制度。这一模式引起了后来研究者的热捧,也是当下较受欢迎的图书馆服务读者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

简要来讲,总分馆制,通常是以一个相对较大的行政区域为指定范围,以这个范围内文献资源较为丰富、组织规模较大、服务能力较强的图书馆为总馆,下设的其他规模较小、服务人群较窄的图书馆为分馆,形成一个为总馆为中心,分馆为的图书馆网络。总分馆管理标准下的图书通借通还服务,就是围绕着总馆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图书馆的有关资源进行统一配置,比如,图书统一采购、加工和配送,书目数据统一编制等。在业务办理方式上,总分馆之间实行 “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服务方式;在指导原则上总馆担负指导辖区内各分馆的业务工作,分馆则以从事读者服务工作为主。

总馆为分馆集中了更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分馆在总馆的统一调度下安排日常工作,读者在总分馆制下可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满足自身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总分馆制体现了新的发展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行通借通还的制度基础,也是分馆与总馆之间图书资源有效流动和和谐共享的内在保障。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既将同一地区的馆藏资源和技术资源集中起来,形成了资源整合阵势,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各个图书馆之间长期封闭、阻隔的状态,为图书馆系统搭建更加高效、统一的服务平台。

二、总分馆制的基本特点

总分馆制作为现代化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在实践操作中有着很多特点:

(一)合作互助,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总分馆这一图书馆管理体制最大的一个特点,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总馆与分馆可以自由分享文献资料、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和数据库资源等,并且随着图书馆规模的扩大,共享的内容也会逐步扩大,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在无线上网和移动终端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网络查看图书馆的文献收藏情况、对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下载使用相关资料。图书馆的资源除了这些承载知识的载体外,还包括技术、人才、设施、场地等,在总分馆制下,这些资源都可在很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减少了图书馆重复建设的成本,也方便了读者使用。

(二)一馆办证,通借通还

通借通还的图书借阅模式已经在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实行开来。高校图书馆通过向学生下发“一卡通”鼓励学生借阅图书馆,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城市内的公共图书馆中,则采取 “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的管理办法能让读者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图书馆的优质服务。通借通还为开放获取背景下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要考虑位置,“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永远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服务宗旨。

(三)资源共建,文献分藏

总分馆制的另一主要特征是资源共建、文献分藏。这一特点在我国的科研院所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体现的尤为明显。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坚持资源共建的前提下,对不同馆别的图书分别收藏,医学馆收藏的是与医学生物方面有关的资料,科技馆收集的是科技发明方面的书籍文献。而同为中山大学不同级别的图书馆因面向对象的不同拥有的图书种类也不尽相同,如总馆主要存放古籍、特藏、专藏等资源,主要为较高层级的科学研究服务;东校区图书馆收录的多为本学科的专业书籍和资料,目的是满足学科内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需求。

(四)相互协助,服务互动

建立在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下的总馆与分馆可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总馆要将更多的资源下放到分馆中,促进资源在分馆内的有序流动。对于实力雄厚的分馆,可自己创建服务项目,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本馆的读者活动中来;对于条件有限的分馆,总馆可指派专门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或人力资源的援助,相互帮助,推动总馆与分馆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三、 总分馆在图书通借通运行机制中的作用体现

在便捷、快速、高效的网络管理平台上,总分馆制为总馆与分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统一规划资源、统一协调运作的管理体系,保障了区域间和机关单位内图书馆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总馆对分馆的总领作用贯穿于分馆各项活动的全过程。

(一) 对图书馆各项活动的组织和指挥

从根本上来讲,总馆在一个区域内的图书信息系统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掌握着体系内图书馆建设和读者活动的主动权。总馆通过将活动各个相关联的环节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组织结构清晰的、各部门功能发挥正常的有机体,在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对各个单位和每一位负责人进行统一调动和安排,使各个环节的任务能够高效率完成。具体来讲,就是在图书馆分馆通借通还的物流活动中,总馆按照人、财、物统一调配,图书统一采购、加工和配送,书目数据统一编制的原则,对总馆、分馆、读者三者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确保各项活动能够畅通无阻的完成,并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二) 对分馆日常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总馆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与分馆的互通互助中可将这些优势资源下放到分馆的日常活动中来,加强对分馆的监督和指导,帮助分馆获得发展的长足进步。另外,总馆通过对分馆进行例行检查和督导,可发现分馆在资源配置和读者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突破口,协助找到更加适合分馆发展的路子,因地制宜的推动地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 对物流活动的调节

总馆在保障通借通还机制良好运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对文献资源等物流活动的调节和规划上,当分馆有资源短缺或运转不周的情况发生时,总馆需要根据物流的影响因素,对各分馆的物流活动的运行情况做出新的综合平衡,在制定合理计划的情况下调动其他分馆的资源对短缺的一方或几方进行补充,从而达到对物流活动的调节。

综上所述,在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将自身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以总分馆制作为保障地区间图书馆事业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机制要求,以总分馆制为基础,实行通借通还的管理办法,达到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服务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更有效地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礼仪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图书馆管理措施时也有所差异,但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图书管理服务,因此有必要对两国的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特点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两国之间管理措施的差异,便于两国相互理解对方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相互学习经验,促进两国的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方法的共同进步。

1 中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特点

1.1 建立图书馆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激发馆员工作热情

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全体员工共同配合,热情工作,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工作人员认真为学生服务,配合图书馆管理工作。这种激励机制并不是一味按照工作量或资历来评断一个员工工作是否认真,而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价员工,通过学生的评价来评测工作人员的服务标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激发馆员们的工作热情,使得他们更加认真负责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我国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时也十分关注馆员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建立福利体系帮助馆员。图书馆高层管理人员任人唯贤,录用优秀负责的人来进行管理工作,为馆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更好地达到人性化管理的目的。

1.2 创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我国高校在建设图书馆时,非常注重图书馆环境的创造。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国高校图书馆一般建立在噪音较少,周围绿化面积大,空气流通的地方。不仅周边环境的建设人性化,图书馆内部阅读体系也非常人性化。我国高校大多采用大开间结构,空间安排、室内设施都以满足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原则进行人性化建设,配置的桌椅符合人体结构,在阅览室大厅还配有沙发等以供学生休息。图书馆的功能区划分也尽量按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分配,方便老师和学生的查阅。这种人性化阅读环境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更好地进行服务和管理工作,给读者带来舒适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1.3 建立人性化服务机制

我国高校为了更好地对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建立了人性化服务机制。我国高校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仔细分析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爱好,开展平等、自由、开放的人性化服务,尽量满足多数人的阅读需求,对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等建立单独的便利借阅区,在每个借阅室里安排专业老师进行借阅咨询和管理。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借阅管理,读者可以在网上进行预约,以免图书被借走,同时管理人员也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借阅信息进行合理记录和整理,以方便核实和管理。我国还有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试行虚拟网络图书馆,以方便学生借阅书籍,目前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通过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机制,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方便了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管理,不仅为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图书馆能够有效进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2 日本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特点

2.1 设施管理人性化

日本高校图书馆内随处可见人性化设施,这些设施都是为了给学生和教师提高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而设置的,例如日本的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每个楼层配备了复印机,读者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投入硬币即可进行资料的复印;在进行图书和资料检索的电脑旁放有便签纸和签字笔以便随时进行记录。日本高校图书馆的这些设施对所有读者开放,并且贴上使用说明,以方便读者掌握一些高科技设施的使用方法。图书馆设施的设置和管理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也加强了读者借阅的自主性,减少了图书馆管理步骤,简化管理流程,从而达到更好人性化的管理效果。

2.2 借阅程序人性化

日本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没有非常人性化的借阅程序。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提供的电脑上查询想要借阅的图书的资料,然后在馆员处填写借阅表,只要填写清楚书名、作者和图书编号,然后馆员拿着借阅表到库房直接取出读者想要借阅的书籍,免去读者的找书环节,也方便了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进行图书借阅。当然,读者也可以自由地在图书馆中进行查阅,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登记借阅。这种借阅程序不仅方便了读者,也方便了馆员进行借阅信息的记录,便于图书馆对信息进行人性化管理。这种借阅程序相比于国内来说简化了环节,同时由于有专门的配书人员也不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

2.3 细节服务人性化

日本高校图书馆十分注意服务细节,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人性化。例如在电脑旁边放置便签纸和中性笔,这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服务,但是却大大方便了读者。日本高校图书馆还有许多这种细节上的服务,例如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正门会放置伞架,以方便读者在雨天存放雨伞;在大厅中通常会在小架子上放置一些图书馆分区简介、读者借阅说明、专家学者讲座等宣传手册,并且为了方便留学生,日本高校通常会放置多语对照版,方便各国学生和老师查阅;日本许多图书馆设置有还书窗口,读者如果来还书时已经闭馆,就可以将书投入窗口,等待第二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日本高校图书馆非常注重读者的细节体验,因此尽量考虑读者需求,完善人性化服务特点。

3 中日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比较

3.1 管理措施相同点

虽然中日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有所不同,但原则都是为了加强人性化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阅读体验,因此两个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都充分考虑到了本国人民的文化特点。例如在创建图书馆阅读环境时,虽然具体环境建设会非常不同,但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因此建设时都充分考虑本国人民的喜好,建造具有本国特色的图书馆环境。可以说,尽管具体措施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都具有相同的人性化精神。因此两国也就能够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互相深入分析读者需求。并且,中日高校图书馆也都注重人性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尽量做到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为图书馆树立更好的形象和口碑,促进图书馆发展管理。因此在人性化服务措施方面,两国也可以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经验。

3.2 管理措施不同点

中日高校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这是由于两国文化和管理理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更注重整体管理和整体氛围的营造,而日本高校图书馆则比较注重细节管理的人性化。中国高校图书馆善于制定措施来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管理氛围,激励工作人员主动进行管理工作,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而日本高校图书馆却注重细节管理,他们希望在每一个细节中尽量做到人性化管理,以小见大,从而促进整体的人性化管理。

第二,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比较重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共同配合,而日本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则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国高校图书馆为了优化读者体验,所以在许多方面需要读者配合图书管理员进行管理工作,例如进行借阅信息登记时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和读者共同完成,读者也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帮助。而日本由于更加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因此极大地减少了读者的借阅步骤,方便了读者,同时日本高校图书馆重视读者隐私,不会长时间保留读者的借阅信息,完成借阅后不久就会对借阅信息进行销毁,这种管理也是符合日本人民的心理特点的,也方便了高校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

第三,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比较依赖于高新科技,而日本高校图书馆则喜欢使用人工进行管理工作。中国高校图书馆通常都会利用电脑等工具来记录借阅信息,利用学生身份卡来登记学生信息,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也减少了记录信息的流程,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但是在日本,许多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记录都是由人工录入在纸上的,借阅信息也由读者进行填写,这种方法虽然不能保证借阅信息的准确度,却可以更好地保护读者隐私,纸质的借阅记录也方便销毁,不会留下痕迹,可以确保读者信息不会泄露,这对于注重隐私的日本人民来说也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4 中日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的相互学习

虽然中日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办法各有不同,但是都秉持着同样的理念,因此有必要互相学习,以完善本国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促进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方法的优化。

首先,中国高校图书馆在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时,应该向日本学习多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的体验更能够带给读者人性化的体验。例如,中国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在图书馆内添加一些方便读者的小设施,这些设施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十分少见,是我们应该改进的一个方面。这些小细节的添加不会增加图书馆的负担,反而会给读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更利于图书馆塑造人性化的形象,进行人性化管理。日本高校图书馆非常受政府和学校重视,这得益于他们有效的宣传手段,这也是应该借鉴学习的一方面,我国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管理工作,倡导政府和社会关注图书馆发展,合理使用图书馆获取知识。有效的宣传工作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关注度,引起更多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图书馆的总体发展。

日本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多加强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塑造出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从而使得读者也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责任心,帮助图书馆进行管理,这种方法也能有效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并且,日本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借鉴我国图书馆营造阅读氛围的方法,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第8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服务转型;阅读推广;志愿者

一、加强阅读服务,激活图书馆智育功能

高考大纲不断优化调整,2017年高考大纲最新修订为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 “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内容,这个信息指导高考要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加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对照大纲,目前中学生的语文应用方面缺失太多。比如阅读太局限和片面,只对习题中或老师课堂灌输的一些阅读材料加以分析。一个对文学作品没有完整阅读的学生,没有一定的阅历,根本不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角色诉求和人物关联,文章上下情节的牵连和铺垫,如何才能适应高校对人才的选拔。一般 “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所以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的,而所谓“学者”更多则是喜欢研究书本的人。

二、加强阅读实践,激活图书馆德育功能

读书活动的又一种潜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当一届一届学生在一次次读书活动中受到成功鼓励之时,也就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受到生动的品德教育、优化了心理品质之时,中学图书馆才能够真正起到育人作用,才能让阅读进入教学环节,从而弥补现有存书质量和数量的不足。当然,中学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充分激发中小学图书馆的活力和生命力。如开展班级图书角评比活动。从让图书生长在我的身边,用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行动去带动周围的同学读好书,一个小范围的读书群再带动一个小组的读书活动,到最后带动班级整体的读书热情。至此我们在每学期总结评比一次,评比出读书流通最好的班级,颁发优秀图书角奖状。将读后感写得最好的同学评选为“读书楷模”和“读书之星”。这些做法既可以避免多重活动给学生增加压力,又能够完善学校对学生的立体化教育。以同主题的读书活动为主体,一方面促进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为,另一方面又要为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素材,让德育活动充分落到实处。中学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对他们进行图书管理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学生图书管理员也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鼓励他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遇到问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把学校图书馆的事情管理好,把本班级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好。

三、加强阅读指导,激活图书馆美育功能

读书活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优秀作品的阅读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敏感、好奇、可塑性强是他们重要的特征。但独生子女比例高、成长环境比较特殊,也常常会表现出一些负面心理因素。在这些读书笔记里,他们对比出自己的不足,从书中看到榜样力量,心理品质也会得到一定的优化与提升。中学生图书馆可以尝试开展 “图书馆通识教育”的课程探索,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效地为读书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让学生们达到基本能够利用图书的分类方法、管理办法,为他们查询资料带来便捷,最终让学生懂得他们正在学习的科学体系,培养科学头脑和逻辑能力。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样的普及型学习从小学就开始了。走进图书馆,不仅为了感受知识宫殿散布的气息,也是为了阅读书籍。推荐体现真善美的书籍,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空间,挖掘读书活动的一些潜能,积极利用读书活动的立体功能、经常举行富有创造性的读书活动,通过老师和阅读面宽的同学指导,激活那些躺在图书馆里睡大觉的图书,提高中学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使之转化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本文化营养。

四、及时推送新书信息,拓展图书检索途径

可以开发图书馆手机APP端,这样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图书出版界的最新动态,查阅近期入库的新书信息,也可以向图书馆推荐好书,图书馆则根据新书信息点击率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及建议,快速响应,分析是否该购买这些书,这样对读者的建议做出了回应之后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宣传推介或引导。图书的具体查找、借阅途径、是否入藏等,让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跟踪查询。通过网络快捷高效地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不仅便于学生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监督,还能提高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图书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中学图书馆要不断拓展图书检索途径,除了要善于利用传统的导读方法,利用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服务需要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和逻辑化、系统化整理。例如可以通过制作 mooc、图书博客、名家评价、新书推送、励志语录等,让学生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的概况或精神实质,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原文,从而达到体味阅读的乐趣。如果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考虑,还可以通过设置“新书推荐”等方式,将一批优秀的哲学、历史、科普、文学等书籍,分别制作成书目网页、名家书评、学生书评、专题图书或精彩片段摘录、图书精选书目等,有效地指引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向,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铸炼其人格魅力。

五、积极开展中学生阅读指导

中学图书馆馆员应该熟练地掌握自己负责范围内各专业图书资料的底细和使用时间点、流动状况,及时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需要,给学生们以准确、快速、满意的服务。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中学的图书管理员,就好像一名知识海洋中的领航者,带领正处在人生黄金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只有阅读最有价值的书籍,才能体验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精彩人生。因此,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风尚和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促进学生人格进步和道德成长,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目前阅读指导课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很难达到预想的要求和目的,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体系和要求、编写相对统一的教材刻不容缓。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是在普及与提高、课内与课外、博览与深刻这些方面摆好顺序,处理好复杂关系。这就要求图书馆与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密切配合,把课内学习、课外阅读与思想教育、逻辑思维教育衔接起来,根据教学需要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指导。

参考文献:

第9篇:图书馆书籍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管理;创新

把当代的科技作为中心,以信息与知识的消费、使用、存储、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即为知识经济。经历了计算机改革、知识飞速猛增、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改变后,人类社会必须对知识经济时期的不同竞赛进行直面相对。图书馆运作的外部处境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图书馆在以前实行“金字塔”的管理形式,权力的大小与金字塔的高度成正比。这种形式在现代时期已然不再适宜。图书馆唯有对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思想进行取舍与扬弃,才能更好地存在和发扬。为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图书馆需对创新业务进行革新来构建出一套全新的管理运转体制。现如今,大部分图书馆的经营人都在探索的方向就是怎样利用创新的管理方式来对现在管理的阻碍进行突破。

一、知识经济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分析

第一,知识形成的方式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中主要包含显性以及隐性知识两部分。技能和人力知识属于阴性知识,事实和原理知识属于显性知识。隐形知识的获取途径为实践经验,而显性知识的获得便是经过总结学习以及赏析书籍等。以知识经济为后台,图书馆在创造知识的流程中,需对显性及隐性知识进行一同关注,改变传统只对隐性知识的重视,结合时展潮流,对图书馆管理的范畴及水平进行扩充及改善。第二,知识转化方式发生变化。知识转化是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作用,向社会供给发展的信息以及提供给读者丰富的图书资源是图书馆知识转化兑现的条件。现如今,图书馆对图书资源的使用没有发挥到主要作用而只是关注图书的收藏,而主要问题是图书收藏的品质较低,这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对此,图书馆需对知识转化更加重视起来,着重关注品质,探求各个方面的进步。第三,图书馆的角色发生转变。图书馆角色与以前的工业及农业经济时期相比,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已产生巨大的变化,其对社会经济来说不只有推动作用,也成为其主要的力量,是生产进步的关键成分。科学技术影响着发展和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不竭驱动力。图书馆聚集了各类知识,对科技的进步创建了良好的氛围,对图书管理影响较显著的还包括角色的转换等。

二、技术创新—图书馆管理手段的创新

(一)基础能力的提升

给读者供给丰富的文献及书籍是图书馆的基本工作,然而处在数字信息的时期,多媒体、数字化的资料也在连续进入图书馆的领域。人们更多地进行数字化阅读,其有利于提高读者查阅文献的效率。在如此的氛围下,图书馆经营者除了对纸质的资料进行管理外,还应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不同的形式来对文献进行记载,并利用多样的形式来对资料内容进行散布来方便读者进行查阅。所以,对基础能力进行提高是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图书馆文献的管制技术和管理办法需与载体多元化相适应,这就是基础能力的提高。在各类文献繁杂的氛围下,为了实时高速地给读者供给有效的信息,图书馆要改变思维方式,由单一的排序、整理以及采集转换到整体性上来,对多元化载体资料进行共同处理,也就是对多元化文献进行高效整合。唯有拥有这样的能力,图书馆管理才能以为读者提供高效以及整体体验的宗旨来满足各种资料的需求者。当代图书馆的基本技能便是多元化载体文献的重新整序技能,它是目前图书馆技能提高的关键,同样也是必须的技能。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期,读者所需的便是怎样飞速地对所需信息进行获取,不管是以电子版还是纸质版的形式都可以,关键是内容必需有效。所以,要想让图书馆更快更好地取得进展,唯有将多元化载体资料进行复合整序。

(二)专业能力的发展

在现在知识型的境况下,固有的图书馆办事宗旨“为读者找书”仍没有变化,只是对“书”的观念进行拓展延长。当代图书馆应把位置定在网上数据库、书刊、专业网站以及电子文献等多元载体组成的现代文献处境中来为用户以及读者供给正确的文献服务。如此的专业能力,需要具有高效的专业信息动态掌握、网站搜索、数据库检索以及多样的学科基础常识的专业精英。这种技能体现了综合能力,图书馆在提高专业技能上还需对专业精英进行教育。当然,一样重要的方面还表现在基础技能方面。为让需求多样的读者获得满足,完善的数据库就必不可少。图书馆应在多元化的文献资料处境中把新的管理宗旨定为:“及时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文献。”所以,未来图书馆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图书馆进行飞速的取得以及选择资料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同样,它也是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途径。

三、非技术创新—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建立激励机制

根据图书馆的全体管制方向对激励体系进行创建。图书馆管理方向根据时间可划分为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目标。给整体目标服务的辅助手法为激励机制,他们必须相互适应,并环绕整体宗旨进行展开。广泛对员工的意图进行遵守,公开征集建议,激励机制具有有效性以及执行力的条件必须让多数员工认可以及接受。激励机制的展开中要实时进行奖惩的颁发和决策。执行的标准须依据已经创建的激励举措,员工在服务以及管理的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成果、态度、业绩等都是赏罚的凭据,“赏罚分明”是必须做到的。众多图书馆的评判准则只仰仗“群众投票”的形式,必需的激励氛围尚不完整,会有“拉票”现象出现,对员工真正的能力不能映射出来;不对员工工作中的失误做出及时批评,从而不能在本质上处理问题。这些都是激励机制所需舍弃的。按照公平的规则,依据以前拟订的激励制度,从员工的成果进行真实的判定,对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员工的积极性有极大的激励效果,而不是用人缘来进行比评。完整的奖励机制体现在图书馆依据不一样的岗位拟定不一样的工作功绩考核体制方面。考核方法依据上岗、季度、年度考核等层层递进,实时地进行奖励以及惩罚。考核内容包含员工的业务技能、科研成果、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不同方面。包含群众意见以及领导建议的软件指标和硬性指标都在考核中拥有一席之位,一个好的员工与相邻人相处的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方面,肯定会从其某一方面的价值观映射出来。奖惩激励是图书馆管理的激励举措,除此之外另一主要的举措便是情感激励。上级对员工的关怀体现在情感、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随时对生活中的挫折以及员工的思想动态的进行熟悉,给员工帮助来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处理,员工才可全心全意将心意加入到管理工作内。

(二)积极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

图书馆聚集了不同种类的信息,读者的要求在知识的搜索进程中越发高涨。在知识经济的时期,读者的视野变得宽广,文化的需求日渐增加,这就对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提出了要求。其中,尤为主要的便是基础信息的领航修养是每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必备技能,方便及时对读者搜索要求进行满足。综上所述,图书馆人员的培训上岗以及教育便极为必要。图书馆应依据发展方向在完善与开发人力资源方面拟定人才培育的计划,积极为职工获取再次接受教育的时机。援助职工对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行谋划,尽力对员工的效用进行发挥,对员工潜能进行激发,对图书馆创建的进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各国之间的斗争在知识经济时期本质上也就是人才的角逐。要想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时代步伐相同步,图书馆管理需对员工潜能进行激发,做好人员的管理。长期以来,“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需要创新性地加入“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在原本的规章上,将馆员自身的宗旨与图书馆组办的宗旨的关系协调好,经过创建完备的激励举措和积极对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对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专业修养进行培育,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

对于现代信息时期的图书馆来说,其管理服务的范畴不断从服务本馆扩大到服务社会层面,服务内容的方法也从纸质版资料不断扩大到电子文献,服务手段由纯人工管理发展到与计算机联合管理。给图书馆带来史无前例改变的是网络社会。未来,图书馆管理的革新还需从管理层面下手。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的立场下不仅要开展各种有目的性的服务行动,还应供给读者经过有序的以及整合的资源来实现读者间以及读者与馆员间的交流互动。举例来说,定期在图书馆举行读者沟通会议或让名人来讲座、沙龙等等,实现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宗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性还表现在对图书馆对读者所提意见的接受以及随时为读者解答问题等。图书馆运用网络论坛、电子邮件以及电子公告牌等为读者答疑,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管理的另一创新方式体现在利用各种手段多方面的对读者的要求进行满足,促进管理服务,对图书馆的服务品质进行连续提升。

五、结语

伴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推动以及缓缓到来的知识型经济,知识的流通变得更加方便以及顺畅,偶尔还会有知识爆炸的情景。以此为背景,为了使图书馆管理顺应时展的潮流,对图书馆的创新便必不可少,从而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对知识型经济进行适当的熟悉是针对图书馆管理者来说的,还应对图书馆本身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增强本身的管理品质与水平,从而将自身的力量奉献到图书馆事业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岑妙莉.论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J].科技展望,2017,(9):146-147.

[2]赵静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研究[J].科技展望,2017,(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