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043-02
环境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呈阶梯状变化趋势。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工业基础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沿海地区却拥有近70%的工业基础,内陆地区只有30%的工业基础。和内陆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环境状况是引起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效益低,这些问题是导致西部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想要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应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一)各地区经济生产总值的不平衡现状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产值的不平衡。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这10个省市。而西部地区则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这12个省市。以1995年、2000年、2005年这三年为例,东部人均GDP分别为8638元、14309元、25973元。而西部地区人均GDP则分别为2691元、4252元、8717元。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人均GDP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人均GDP产值,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
(二)各地区人均收入的不平衡现状
在1995年、2000年、2005年这三年中,我国东部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5700元、8342元、13621元,东部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531元、3618元、5258元。而我国西部城镇居民在这三年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4053元、5704元、8782元,西部农村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145元、1606元、2277元。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和东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形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形式则以发达的工业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与人均年收入现状存在着不平衡,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将会使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不断恶化。
.
二、我国环境资源的总体概况与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一)我国环境资源的总体概况
我国的资源不足且分布区域不平衡,很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其他地区则严重缺乏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的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保护当地环境,最终引起了各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严重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问题,这些环节污染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了威胁。
根据我国土地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土地面积为1.21亿公顷,而全国的2800个区县中,竟然有六百多个区县的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这一数据远远低于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规定的农民人均耕地标准。我国的水资源也同样紧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很多地区的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我国每年缺水量达到400亿立方米。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的水利资源充足,有很多河流、湖泊以及水库设施,当地农民能够很好地发展农业、渔业。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便于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这将会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状况要好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水充沛、而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则比较恶劣。
我国西部地区有大量的沙漠,这些荒漠的面积几乎占国土面积的34.6%,仅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地区的荒漠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7.3%。当地居民难以在荒漠环境中进行农业生产,这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荒漠的面积还在持续增加,甚至会引起更加严重的沙尘暴。
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沙漠,这将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使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还使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严重欠缺。很多地方不断出现河流断流、草木枯死、土地沙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西部地区的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很多企业不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反而还向黄河中排泄大量的污水,致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兰、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贫困、人口、生态环境这三种因素互相影响,会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随着西部地区人口的增加,相应的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减少,当农业耕地无法负担众多的人口时,就会出现贫困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西部地区的村民就会不择手段地乱砍树木,村民这种靠山吃山的观念会严重损害当地自然环境。
西部居民为了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就会将很多林地变成农耕用地,破坏了当地的林地环境。由于失去了林地植被的保护作用,就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当地风沙、旱灾、沙尘暴等恶劣环境问题的不断发生。这些恶劣的环境问题将会使西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干旱气候的风蚀作用会不断地侵袭农耕土地,使粮食产量迅速下降。土地的不断荒漠化将使村民逐渐丧失仅有的农业耕地,最终陷入极端贫困的生存绝境。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益较低
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然而由于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过度开采,西部地区的能源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我国很多草原地区,牧民是通过饲养大量牲畜来达到致富的目的,牧区草地已经难以供养更多的牲畜。由于风沙的侵袭,很多草原地区不断出现土地沙化问题,这对于依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三)恶劣的环境状况危害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则疏于治理。我国西部地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很低,然而西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却严重超标,将会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
我国黄河流域的内蒙古乌海地区废水污染问题严重,渭河、湟水河、北洛河等河流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废水污染问题。陕西、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地的很多企业在对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当地环境,致使矿山废石、废水随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如果将这些废弃物排泄到河流中去,就会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给居民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注重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人民基本生存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生态环境则是经济发展的大前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情况下,将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相互协调。西部地区应该继续实行退耕还林政策,要让沙漠地区出现更多的青山绿水。西部地区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确保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利用。当地居民也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不能滥砍滥伐,要保护林地植被,使水土流失问题不再发生。
(二)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缺点。某些西部的经济形式还是以农牧业为主,然而农牧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则非常缓慢。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形式,要依靠市场信息和科学技术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我国应该加快生态技术的革新,促进环保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要在西部农村推广农业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该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要将有害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大自然自净能力之内。西部地区要逐步改变过去粗放型生产模式,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形式。
(三)西部地区应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的概念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当企业在损害生态环境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企业对生态系统进行了保护,那么就应该对其进行利益补助。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让受益者支付生态保护费用,使受益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
根据生态补偿制度中“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当污染企业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还应该支付相应的环保资金。比如,一些化工企业会往河流中排泄污水,这将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的生态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规定,让化工企业缴纳排污费,再利用这笔排污费来治理河道污染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
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能对污染企业进行有力的约束。然而,我国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很多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才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污染生态环境。为了有效治理我国的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该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明确各化工、石油、煤炭企业的环保责任。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如果发现污染环境的问题发生,就应该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罚。
(五)加强政府部门的生态管理责任
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环保技术开发、环境质量、污染问题清除等责任,要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内容与精神。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生态管理责任,要最大限度地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提供环保物资、直接投资环境治理工作的职能特点,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外资、私人企业、社会资金多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政府部门还应该对各种企业加强生态监督,要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化生产,应该注重开发再生资源。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环保宣传,要让公众都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多发动群众来共同预防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政府部门可以多引入社会力量的作用,让各种环境保护公益组织都加入到保护西部环境的行动中来。
【关键词】高校英语;区域经济;关系;改革策略
1.前言
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地方经济体”、“经济发展城市群”等形式,并且每种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尤为紧密,因而这样的发展状况对于高级英语人才的需求无疑是非常迫切的,同时高级英语人才对于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其作用日益得到凸显。因此,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已经是高校英语教育密切关注的问题。
2.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之间的关系
2.1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影响
首先,某一地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会带来企业的技术化和信息化,并且能够不断促进企业与国际的接轨步伐,因此,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会涉及到各种国际业务的开展以及外贸经济的发展,这样会使得企业需要一些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高素质人才,因而这样的人才需求势必会影响到高校英语的教学方向、目标等的制定与改革,使得其能够朝着更为实用的教育方向发展。因此,居于区域经济片区的高校应当非常注重采用实用型的培养方式。其次,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来看,我国主要形成的经济大格局主要包括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部持续发展。在国家进行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区域核心经济的发展也已经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进入到了多元化的调整阶段,比如一些正在兴起的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带、长江三角区经济区等。这些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吸引着外资外商,因而为使得相关外语的高素质人才的严重匮乏。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也使得很多企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大规模转变,这对于英语专业的技能人才而言,其需求量无疑会更大。这样会使得高校英语教育在招生以及教学上为了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匹配而做出更为有利的调整措施。
2.2高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全球发展的大浪潮之中,经济一体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因此为了能够加快区域经济对外发展的步伐,需要我们做好面临各种挑战的准备,使得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占据有市场开发、技术创新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先权。而语言无疑成为了对外发展的奠基石,语言在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反映出一知识差异、文化差异、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因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高校的英语教育问题,从而冲破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需要对专业英语给与足够的重视,比如机械工程英语、工程管理英语、医学英语等,使得这些专业性人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在本专业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而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告诉发展。其次,高校英语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外贸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其经济的发展都可以分为国内经济与外贸经济。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会对学生进行更为系统与全面的英语培养,让学生能够更为细致地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贸易习惯等等。如此教学能够为市场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外来技术引进以及资本引进等等都会有所帮助。最后,高校英语教育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整个经济区域的外语教学需要高校英语教育的有效带动。因此,高校英语教育能够为人们的发展带来新思维、新文化,因而非常有利于促进外贸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这样会使得区域之内与外商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从而使得这样的频繁而日益密切的交流逐渐渗透到区域的生活与情感等领域,从而不断促进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最终实现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
3.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的策略
3.1与区域实际紧密联系
高校英语教育想要更为贴合区域实际发展的要求,首先即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区域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这就需要高校英语教育应当以市场运行的要求与体制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英语素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标准与学校体制。对于不同区域而言其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因而这也会导致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因区域而呈现了较大差异。因此,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使得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不断满足区域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英语教育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培养人才,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应当能够按照市场运行即是以及市场要求来进行开展,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2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英语应用能力贯穿于英语专业乃至非英语专业的教育之中。高校英语教育中英语是基础课程,有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培养,同时英语作为语言应用技能课程值得是翻译与写作等。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基础课程不断积累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而英语作为语言应用技能课程可以使得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以及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应当结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比如相对于发展旅游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在高校中开展外贸英语、饭店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会显得尤为必要。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具体英语运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学习到更多与经济市场体系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加更多与英语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增加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英语学习不至于过于机械化。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那么在踏入职场之后也会更快、更为灵活的熟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从而使得自己的所学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有效发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3.3实现校企联合
如今高校所主张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尽管有些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会主动寻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却很难做到。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因而对于高素质的英语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加大,学校英语教育如果不科学的寻求改革势必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关的联合实际训练基地,将企业相关行业的专家与高校英语教师融入在一起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邀请一些企业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资源共享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从而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的目的。这样的校企联合能够在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使得企业也能够在人才的应用上更为得心应手。总结总而言之,高校英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及模式的调整。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够实现协同发展。因此,对学生而言,高校教育应当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企业也应当能够密切配合学校的英语教育工作而实现校企联合。我们知道知识就是经济,知识就是力量,因此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使得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才能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颖.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期.
[2]王涛.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界》,2015年6期.
[3]张粉丽.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4期.
[4]方敏,梁亚军.高校英语教育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思考.《科学导报》,2015年19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产业集群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area of natural condition and so on factor condition, plann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ource status. Discussion of 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will b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Industry cluster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现状
从2009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先后出台了13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已经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等。在“十二五”期间,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继续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区域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带动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各有不同。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呢?
(一)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当前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背景之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决定了某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规划。在国家的宏观布局规划之中,各省区的战略地位的确定,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了相应的安排与设想。因此,对于各地区的区域规划来说,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省份的的对外开放政策,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近些年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等因素状况
自然资源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制定规划时,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一定调查,规划和分析,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比如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新疆地区。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质。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一定要在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做文章,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振兴经济发展。
(三)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我们对某一地区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我们应该将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看作是该地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对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的了解,可以方便我们对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廉价的劳动力将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本地区进行投资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会导致该地区涌现出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健康发展。
2、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市场需求量和和市场容量,将对该地区规划发展的经济产业部门日后的发展壮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该区域的市场进行很好的调查和研究。在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大力发展,使得空间位置对于区域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但是对于某些产业而言,产业的发展,产品的销售还是应该离市场越近越好。譬如,农业的发展与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需求。这些都是对市场有着强烈的依赖。此外,与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对于该市场的占有率通常会增长的越快,从而方便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月繁荣。
3、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如果一个区域具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包括了某一产业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企业生产的上游原材料,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所需的生产服务业;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物流运输,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此外,政府也可以对此进行专门的配套设施的建设,生产一种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促进区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之下,不同的生产企业享有这政府统一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增强了集体的竞争力。另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条件下,也能促进彼此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撑点,因此,正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对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地区的区域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为我国的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科,杨敬.对制定合理区域经济规划的若干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关键词:铁路运输发展,区域经济,灰色关联
中图法分类号:F530;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内陆深广,城乡和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以及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不相对称,对运输产生的巨大需求。铁路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区域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两个系统。两者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关系,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以四川省为例,从定量角度对四川省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区域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为四川省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和铁路运输规划提供相关数据分析与参考。
2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数据收集
2.1铁路运输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通过广泛搜集检索文献,本文设计了铁路运输发展水平(X)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指标:客运量X1(单位:万人),货运量X2(单位:万t),旅客周转量X3(单位:亿人· km),货物周转量X4(单位:亿t · km).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本着目的性,科学性、统一性以及可行性与可比性的原则,确定了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Y)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以下三个二级指标组成:GDP产值Y1(单位:亿元),工业生产总值Y2(单位:亿元),农业生产总值Y3(单位:亿元)。
指标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有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决策方法,根据层次结构图中某一层级元素相对其上一层级相关的某一元素,两两评比其相对重要性从而确定指标权重。分别对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各层级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的各层级指标权重如表1。
3四川省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选取2001~2010年铁道部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四川省铁路运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并整理、换算成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以及GDP产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等测度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如表2所示。
4铁路运输与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是一种新的因素分析方法,它主要通过对系统数据序列的几何关系进行比较来分析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即认为刻画因素的时间变量之间所表示的曲线的几何形状越接近,就认为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大。本文用灰色相对关联度算法来进行分析。
分别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Y)的三个二级指标——GDP产值(Y1),工业生产总值(Y2),农业生产总值(Y3)作为参考序列,即:
(1)对GDP产值(Y1)的影响,旅客周转量(X3)>货物周转量(X4)>客运量(X1)>货运量(X2);
(2)对工业生产总值(Y2)的影响,旅客周转量(X3)>货物周转量(X4)>客运量(X1)>货运量(X2);
(3)对农业生产总值(Y3)的影响,旅客周转量(X3)>货物周转量(X4)=客运量(X1)>货运量(X2)。
5结论
通过对四川铁路运输的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GDP产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铁路运输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中,旅客周转量与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最高的关联性。因此,在四川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部门应该重视旅客运输,加大对客运服务的投资力度。
参考文献
[1] 余沛,杜文,池茂儒. 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系统相关性与协调性定量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2(12):14-17.
[2] 周小龙,况志军,戴全才. 区域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2):44-46.
[3] 王凤学. 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左继宏. 区域经济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知识丛林,2004,(2):124-125.
就金融业的技术效率而言,我们认为可以把其影响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类型。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与个人的金融需求、市场化程度、包括人口密集度和产业密集度在内的市场条件、政府干预的程度与方式;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涵盖金融市场细分程度和金融贴合产业程度的金融结构状况、金融创新能力、金融技术等。首先,就金融效率的内涵而言,技术效率是金融业各种类型效率概念划分的基础,其他类型的金融效率概念均不同程度受到技术效率的影响。其次,就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而言,按照新古典生产要素理论,我们将从资本和劳动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出发,通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中国区域数据,检验不同区域间金融业资本、劳动的利用效率,以区分区域间金融业效率差异性现状,并从外部环境角度分析造成区域间金融业效率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且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作为服务业的金融业,其技术效率状况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发展状况,而人力资本发展状况又受到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而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教育水平是区域金融业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性假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将会造成区域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率的差异性。经济规模扩张与经济效率的提高都会对金融业产生新的需求,并使金融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金融业规模将随之扩大,并发生重要的业务细分,从而带来金融结构的升级。随着金融业的分工细化,金融业整体效率也将随之提升。因而,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业结构性变化会对金融业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金融结构与金融业技术效率,近年一些学者(沈军、白钦先,2006;孟钊兰、邵洪选,2008;王林辉、董直庆,2008)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均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金融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二)教育水平与金融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性假设金融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赖于服务业共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环境以及金融业所需要的信用环境的改善,而人力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社会信用状况都与区域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对于区域教育水平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一些学者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性。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建立有关金融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基本假设,即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教育水平的重要影响。我们将除台湾、香港、澳门外的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①并认为东部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方面高于中西部区域,因而假设东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区域。以下我们将建立随机前沿模型,运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5~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计算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并实证分析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
二、实证检验
(一)模型我们将采用Battese,G•E•和Coelli,T•J所提出的随机前沿方法(StochasticFrontierApproach,SFA)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3]首先以C-D生产函数建立如下模型形式:式(1)中,Yit为金融业产出水平;Lit和Kit分别为金融业劳动和资本投入;α0为待估常数项,α1和α2分别为待估参数;(Vit-Uit)为模型随机误差项,Vit为系统性误差并服从对称正态分布N(0,σv2)且独立于Uit,Uit为非系统性误差并表示技术无效项且服从单侧正态分布N(Mit,σU2);i代表不同的省(区、市),t代表不同的年份。[4]Easti与Middlei为取值1或0的东部与中西部虚拟变量,当特点区域为中部区域时,Easti取值1而Middlei取值0,反之亦然;β0为待估常数项,β1和β2分别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我们认为金融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教育水平的影响,因而我们以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和教育水平指标表示不同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又以区域市场发育程度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5]则(2)式可演变为:
(二)指标与数据根据上述我们所建立的基本模型,Yit为i省t年金融业产出,我们以各省金融业年度产值表示;Lit为i省t年金融业劳动投入,我们以金融业年度工资总额表示;Kit为i省t年金融业资本投入,我们以金融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我们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表示各区域市场发育程度进而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Marketit;用各省(区、市)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数表示各区域教育水平Educationit。我们采用除台湾、香港、澳门外的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2005~2012年度数据,各年度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
(三)实证分析结果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见表1。根据模型计算出的γ值为0.902,即表示随机前沿C-D生产函数的误差项中90%以上由非系统因素形成,即由区域个体因素影响而形成,受到系统性因素影响的成分较少,因而随机前沿模型(SFA)的设定具有合理性。金融业产值主要受到金融业劳动投入的显著性影响,表现出金融业作为服务性产业的生产要素特征。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或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较为显著的影响。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值见表2。我们根据表2中的相关数据绘制2005~2012年度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对比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东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平均水平在2005~2012所有8个年度中均远高于中部、西部;中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水平在2005、2006、2007、2011和2012年5个年度中略高于西部;西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水平在2008、2009、2010年3个年度中略高于中部。总体而言,东部、中部、西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对应于我们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金融业技术效率受到经济发展或市场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区域因素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三、总结
关键词:品牌分布;品牌丰裕度;品牌总价值;品牌多样性;人均GDP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8-0073-05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etween the rand Distri u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U Li-han1,2, WANG Xing-yua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2. School of usiness,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271021)
A stract: In this paper, taking rand a undance, rand value and rand diversity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rand distri ution, regarding GDP per capita as dependant varia le, we uild a regression model to discover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etween rand distri u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rand value and rand diversit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gional GDP per capit and rand a undance is weak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regional GDP per capita.
Key words: rand distri ution; rand a undance; rand value; rand diversity; GDP per capita
1概述
随着人们实践水平的提升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因素被纳入经济增长的模型当中,从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到技术、制度。在品牌无处不在的今天,品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现有的文献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品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一是产品品牌角度,刘华军将品牌纳入微观经济学模型,认为品牌从需求方面解释了消费者选择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并将分工、制度和品牌结合起来,构造了“分工—制度—品牌模型”[1];李强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式下将企业家生产性活动分解,并把品牌资本纳入代表性企业家生产函数中来探讨最优经济增长问题,试图解释发达经济体与落后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差异[2]。第二是区域品牌角度,涂山峰和曹休宁从区域品牌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3];陈方方和丛凤侠研究了地域品牌的经济效应,提出了地域品牌形成的机制和建设思路[4];王兆峰认为品牌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志,分析了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即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品牌的成长[5];谢弦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品牌战略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6];[JP2]罗云华和李昊泽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给出了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7]。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认可。然而,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品牌到底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差别能用品牌分布来解释吗?这些问题对品牌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世界品牌大会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中国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旨在求得品牌分布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相关理论的现实解释力。
2上榜品牌分布状况分析
2.1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上榜品牌地区分布
中国共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自治区、青海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004~2011年均无品牌上榜,因此在地区分布统计中仅有31个省。将100均匀地分为10个档次,用以表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榜品牌个数。从表1可以看出,上榜品牌在91~100之间的省每年最多只有1个,81~90之间的省除2006年外也只有1个,2005年后上榜品牌在71~80之间的没有,61~70和51~60两个档次每年均空白。这意味着93.55%的省上榜品牌在50个以下,其中上榜品牌在10个以下的省每年不低于20个,占总数的64.52%,上榜品牌分布的地区不平衡由此可见(见表1)。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壮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 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 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 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省略/zxfq/
[4]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5] 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71-03
我国马世骏院士从生态学角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状况看,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仅就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梁晓波(1998)认为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决定,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魏建中等(2004)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环境的吸纳能力。何爱平(2005)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使其保持良性循环,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朱国传(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显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在协调区域经济、区域资源、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注重区域民众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发展。区域资源的开采,小则影响区域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中则影响区域所在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则波及到世界上引进该区域资源以获取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阎聪线(2001)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观点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城市为主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李林等(2001)通过运用模糊可拓经济控制论原理,提出了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确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状态和最终目标后,于中间设立阶段性目标——驿站,再经过各个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达到各个驿站,继而实现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考虑地区利益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学者依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文献,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定义为: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其中,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亦可看作是为实现总目标S而设立的各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按满意度又可进一步分为快(合理、平衡、高、充分)、较快、一般、较慢、慢(不合理、不平衡、低、不充分)等五级,每个分目标达到其满意度的上限值时即可视为其已达到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利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阶段策略。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运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其研究的具体区域发展的现实特点,提出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等,鲜见通用的指导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模型研究。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了系列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发展、协调、可持续、共同、公平等原则。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发展”,在涉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应当将“以人为本原则”视为首要原则。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均衡发展模式。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注重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基本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梯度推进模式。首要关注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非均衡性,注重进一步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步伐,继而通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列要素(人力资本、技术等)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区域向低梯度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长极模式。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势力增强,同周边经济区域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成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点轴发展模式。组成点轴发展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发挥着特有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它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它或是由自然轴线(海岸轴等)组成,或是由人文轴线(铁路轴、公路轴等)组成,也可以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组成复合轴线。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不仅重视“点”增长极的作用,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因此,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网络发展模式。所谓网络,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和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接点间起链接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该模式侧重于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界观点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王翊(2006)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城郊生态公园建设综合效益的测算,从生态公园建设对带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平衡代际间利益、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城郊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未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在充分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平衡及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建设规模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并举的目标,从而不断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姜玉鹏(2007)认为在资本体系中,人力资本具有智能性的特征,可以聚合自然资本和创造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发人力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叶宝忠等(2008)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李雪峰(2009)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该研究集中探索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通过创新形成特有的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永久动力。
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即研究如何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目前的研究主要方向为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指标的求取方法及协调度模型的建立,但研究中有的侧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的偏向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庞杂而缺乏实用性,有的指标过于片面,有的指标获取的成本太高。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选取也都没有突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缺乏创新性,而且在评价方法的说明上,很多论文过于简单,有些变量的解释模糊不清。指标无量纲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现有的种种协调度测量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协调发展测度问题。如有系统并不要求子系统的相似性、同步性,如果用相似性方法测度就会产生大的偏差。在协调度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切入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否则不仅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咨询,而且有可能形成信息误导。
七、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1.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2.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4.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当合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区域资源必须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域环境必须得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即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保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从而将“节约区域资源、保护区域环境”的理念转化成不间断地实践活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主要采用融入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鲜见实证研究;往往仅就一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而缺乏对该区域纵向经济发展状况的历史比较以及该区域与其他国内的或者是国际的类似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横向国内、国际比较。因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关注以下研究方法的革新:
1.加强实证研究力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不能总是孤立地去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内、国际类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所研究的理论须源于实践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须归根于指导实践活动;
4.在相关研究所需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可采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技术集成或者说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的技术体系,对所需区域数据进行科学、及时地搜集处理。
综合考察以上述评内容,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深入、细化研究的问题还应包括: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划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各异。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往往囊括了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2.“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天籽(2007)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命题。邵帅等(2008)以1991—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证明了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如何走出“资源诅咒”魔圈以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今后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1)法律法规制度保障;(2)产业制度保障;(3)金融制度保障;(4)投融资制度保障;(5)教育制度保障;(6)就业制度保障;(7)科技创新制度保障;(8)产权制度保障等。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类后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自然资源型、人力资源型和科技型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等,针对各个具体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专门的研究,以期科学化、全面化指导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内容,继而注重展开每一大类中具体类别间的比较研究,以调动区域实践活动的互动、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还可针对一些特型区域,如土壤沙漠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
5.循环经济与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当展开的研究如何在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引入并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与此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梁晓波.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8(4):94-95.
[3]魏建中,李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4.
[4]何爱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溢出效应
1.引言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简称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必备生产要素,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然而它们在不同经济体中的赋存状况却并非一致,这不仅与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还受到它们的历史背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制度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资本在不同经济体中的使用状况也就千差万别。那么,是不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与别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全然无关呢?是否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仅局限于拥有它的个体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投资逐步向内地的推移、“孔雀东南飞”和迭起的“民工潮”以及不同地区间在发展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相互交流等就是明证。显然,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宏观经济的过程。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简单地探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溢出效应。文章的后续部分如下安排:第二部分为资本区际溢出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为资本区际溢出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主要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2.资本区际溢出的理论分析
2.1资本区际溢出的主要渠道分析
2.1.1资本流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赋存状况具有差异性,从而它们的投资回报率在不同地区间也就各不相同,要素所有者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就会将生产要素从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向相对较高的地区流动。就物质资本而言,它们由于受边际报酬递减的约束,会从存量相对丰裕的地区流向相对贫乏的地区,促进后者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则相反,它们具有边际报酬递增(起码是非递减)的特征,并且它们的投资回报一般是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从而它们更可能从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向相对较高的地区流动,这样无疑会障碍甚至是破坏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另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以及“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性等也会促使资本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发生跨界流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流动都是从相对落后的地区向相对发达地区的集聚,最初的结果是障碍了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即“回波效应”;只有当流入地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能导引致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回流,从而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即“扩散效应”。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并不充裕,这种情况下的资本流动显然会促进流入地的经济发展而障碍流出地的经济发展。显然,无论是基于何种原因的资本区际流动,都存在着区际溢出效应。
2.1.2技术扩散Romer(2001)认为,(技术)知识的类型多种多样,它的一个极端是高度抽象且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科学知识,另一个极端是特定的商品,而介于其间的是各种各样的思想。在这一框架下,技术具有如下特征:(1)技术具有部分公共物品的性质,即非竞争性和部分排它性;(2)某些技术可以被编码化(Codify),而某些技术则不能被编码化;(3)生产技术的R&D活动具有消费者剩余效应、商业偷盗效应和R&D效应。显然,从技术的上述三大特征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推论:(1)由于技术具有部分排它性和R&D活动的消费者剩余效应,未参与技术知识创造的经济主体也可以从技术的应用中获得收益,从而技术的私人回报和社会回报也就经常表现为不一致。也就是说,技术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具有溢出特性。(2)技术的部分可编码化的特征表明,我们既可以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使用来获取物化的技术,也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和示范等来获取那些非物化技术。显然,无论是哪种技术,其扩散程度理论上都受地理空间的影响。(3)R&D活动的消费者剩余效应、商业偷盗效应和R&D效应表明,净技术溢出既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显然,上述理论表明,技术的这种跨界传播可以产生出显著的溢出效应,相关的经验研究也表明这种溢出效应不仅显著存在而且为正,如Jaffe(1986)和Coe和Helpman(1995)等。资本作为新技术(或新思想)得以产生的投入要素,通过技术的区际扩散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产生出它们的区际溢出效应。
2.1.3示范效应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经济体的发展历程各有异同,导致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绩效具有差异性,从而出现了相对发达区域和相对落后区域相并存的现象,如我国经济发展中梯度明显的东中西格局等。这样,相对发达区域就对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在这种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后者就可能会通过学习和模仿前者的成功历程来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从而产生出外在于区域内部的经济外部性。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必备生产要素,它们在我国各区域经济体的赋存状况、使用方式和绩效发挥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它们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可能经由这种示范效应而产生出区际溢出效应。
总之,一个区域的资本通过它们的区际流动、技术的跨界传播和区域发展的示范效应等途径会对其它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资本具有区际溢出效应。当然,宏观经济它们仅是资本区际溢出的主要渠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可能有其它的渠道也会产生出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
2.2包含资本区际溢出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上面的分析表明,资本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具有溢出效应,为了更直观地来探讨这种溢出效应,下面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区际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来进行简单的讨论。首先假定各区域经济体通过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劳动力(L)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A)来生产出它们的产出(Y),且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型,见式(1)。
如果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正影响的话,则溢出效应为正,反之则反是。根据前面的资本区际溢出渠道分析,在不同的渠道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并非一致。其中,物质资本在三种情况下基本上都会产生出正的区际溢出效应,因为如果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物质资本存量增多的话,它们就会溢出到区域i,从而促进后者的经济发展。其例外情况是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以及“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性等对物质资本跨界流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物质资本存量增多的话,区域i的物质资本就会流向它的邻近区域,从而对区域i的经济发展具有负影响。人力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的正负情况也并非唯一。在资本流动这一渠道中,它们的区际溢出效应为负,因为如果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多的话,会导致人力资本从区域i流出到它的邻近区域,从而障碍了前者的经济发展;在技术扩散和示范效应两种渠道下,它们的区际溢出效应为正,因为如果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多的话,它们就会通过技术溢出和示范效应等促进区域i的经济发展。因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的正负情况必须看各种溢出渠道中的哪(几)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重要来定。为了具体分析我国资本区际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正负情况,下文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
3.实证分析
3.1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根据式(3),为了通过计量分析来探讨我国资本区际溢出效应的存在情况,我们必须知道每个省市区(后文简称区域,指的是我国大陆中除重庆市外的30个行政区域,这里不包括重庆市的原因在于它的有些数据无法获得)的劳动生产率、劳均资本存量、劳均人力资本存量以及邻近区域的劳均资本存量和劳均人力资本存量数据,所有变量取值的时间跨度均为1990~2005年。然而,我国的官方数据并没有现成的数据可查,本文对它们的选取方法如下。
1.区域i在t年的劳动生产率yit(元/人)由各区域的年度GDPit和从业人员Lit得到,即,itititLy=GDP,它们均来自1991~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用各区域的CPI指数进行平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从统计年鉴上得到的从业人员是年底的数据,一般来说它们大于全年平均数,这样就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低估,但由于其它几个变量也都同时运用了这一数据进行同样的处理,故这并不影响后文分析结论的得出。
2.区域i在t年的劳均物质资本存量kit(元/人)由相应年度的物质资本存量Kit和从业人员Lit得到,即,itititLk=K。在我国,由于各区域每年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在统计年鉴上并没有进行统计,一般都是通过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其计算方法见式(4)。目前,张军等(2004)对我国各区域自1952年以来的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了较好的估算,本文沿用他们1990~2000年的计算结果,而2001~2005的数值由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出。由于他们得出的省际物质资本存量数据是以1952年为基期的,而本文中所选用的GDP数据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为了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将所引用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按照他们的计算方法折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的相应数值。
Kit=Kit-1(1-δit)+Iit(4)其中,Kit表示区域i在t年的物质资本存量;Kit-1表示区域i在t-1年的物质资本存量;δit表示区域i在t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经济折旧率,他们通过采用代表几何效率递减的余额折旧法得出它的值为9.6%;Iit表示区域i在t年的投资,他们采用经过投资隐含平减指数平减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来代替;另外,基年(1952年)的物质资本存量由当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10%得出。
3.区域i在t年的劳均人力资本存量hit(年/人)的计算。在相关研究中,人力资本存量用得较多的替代指标为受教育年限。陈钊等(2004)通过分别测算我国各区域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得到了相应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并将它们作为相应的人力资本数据的替代。我们沿用他们测算的在1990~2001年的结果,并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出2002~2005年的相应数值,然后通过除以相应年份各区域的从业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来近似地得到它们的劳均人力资本存量。超级秘书网
4.区域i的邻近区域在t年的劳均物质资本存量ckit(元/人)和劳均人力资本存量chit(年/人)的计算。这里的邻近区域是指具有共同陆地边界的行政区域。我们知道,除海南省外,我国其它各区域的邻近区域不只一个,因此这里的ckit是加权值。国际上最为流行的相关权重选取的是反距离权重,即,Wij等于区域i和j的质心之间距离的平方的倒数,这样不仅可以探讨区际溢出的存在性,而且还可以探讨这种溢出的“地区化”特征。由于我们无法获得我国各区域质心之间的距离,所以必须考虑其它的权重选择。从前面的说明有,我们要测度的区际溢出已经被限定在邻近区域之间,因此我们重点考察的是这种溢出的存在性。另外我们认为,无论是邻近区域的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它们的区际溢出都与它们的劳均存量大小正相关。因此,我们对二者的权重选择分别如下:
当然,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的过程中,对邻近区域的资本存量也曾采用过它们的滞后值,但效果没有当期时的好,故未曾列出,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我国资本区际溢出效应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上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用于测度资本区际溢出效应的参数γ和δ均统计上显著不为0,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具有显著的区际溢出效应。其中,物质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为正,即,当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劳均物质资本存量提高1个百分点时,区域i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0.17个百分点;人力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为负,即,当区域i的邻近区域的劳均人力资本存量提高1个百分点时,区域i的劳动生产率将降低0.15个百分点。另外,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i自身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区域i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对它们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6和0.69,均大于劳动生产率对邻近区域的资本投入的弹性,而且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拉动作用远大于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的正的区际溢出效应表明,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以及“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性等对我国物质资本跨界流动的影响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显然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减小。但是人力资本的负的区际溢出效应却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如果任其自然的话,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将会逐步流向相对发达地区,从而进一步拉大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我们认为,我国存在负的人力资本的区际溢出效应的原因可能在于:(1)我国人力资本的跨界流动所带来的区际负溢出效应和它们通过技术扩散和示范效应等途径所引致的正溢出效应都显著存在,但是前者大于后者;(2)我国人力资本的跨界流动所带来的区际负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但是它们通过技术扩散和(或)示范效应等途径所引致的正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显然,这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强的政策含义,这将在下文进行简单探讨。
4.主要结论及其政策含义通过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