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第1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愉快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8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初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更是现代人必须要掌握的学科工具,地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学科作为初中地理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策略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愉快教学策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

一、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现状分析

1、愉快教学表面化

在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中,虽然教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引导学生自主看书找出答案,但通常设置的问题并不难,翻开课本便可以找到,教师问学生答进行的很顺利,但这只适用于较为浅显的教学内容。在讲解难点问题时,教师的主体作用便显现出来,他们非常努力的引导学生,部分学生也很配合老师绞尽脑汁的回答,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得到学生及时反馈而感到失望,学生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没有得出标准答案而感到疲倦。一节课下来,在讲解简单知识点时师生合作交流愉快,但讲到重点内容时,互动却少了,主要以学生的听为主,愉快教学过于表面化。

2、愉快教学局限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这样的情况,愉快的教学氛围只局限在教师与部分学生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考虑问题时间不够,只有反映快的学生考虑出来了;教师设计的问题过难,一部分学生解决不了;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顾及到全部学生,所以只有举手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导致其余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逐渐对地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愉快教学便失去了意义。

3、愉快教学虽活但乱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转变,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活跃。但有时由于学生们的情绪过于高涨,难免不好控制,这种课堂虽活但很混乱。有时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积极性很高,都争着抢着要回答,但是却没有认真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殊不知别人回答的自己又回答了一遍。有时学生们为了抢答,胳膊伸的特别高、身子前倾、甚至站起来,遇到这种情形时作为教师,既高兴又非常的无奈,高兴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无奈的是真的不愿意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毕竟是课堂,要掌握好度。

二、愉快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擅于抓住课堂随机出现的情景变化,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努力为学生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成就感,多以正面鼓励为主,使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自学能力很重要,这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不由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采取直观形象化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地理学习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采用信息技术使初中地理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化,更利于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地域性、综合性作为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其决定了地理学科仅用文字表达是不够的,还要使用景观、地图、影像、插图等等,这样才能直观的展示出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愉快教学策略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知识,学生的想象力是很局限了,在复杂问题上很难掌握,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幻灯、挂图帮助学生想象,由于这种手段过于单一,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运用多媒体的功能,能将复杂抽象的地理概念动态的表现出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的语言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脑力劳动效率。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传授信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生生的沟通、交流。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艺术化语言,就很容易激活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愉快教学:第一,巧用谜语导入。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们讲解地理谜语,将学习的地理知识作为谜语的谜底,运用谜语点拨和引导学生,并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这不仅增加了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巩固知识。第二,引用谚语。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把谚语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还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谚语本身就是一副鲜活的地理景观画面,其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使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化。第三,妙用歌曲活跃课堂。现代歌曲内容丰富,很多歌曲中蕴含了地理知识,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能借景传情,还会给人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巧用蕴含地理内容的歌曲,会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也更乐于去探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愉快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愉快教学策略实施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讲解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同时还要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愉快的教学活动,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必定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灌输,同时帮助学生认识风土人情,掌握自然规律,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作为教师如何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肤浅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地理;策略

初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渗透,同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这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如何积极实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呢?

一、立足课堂,夯实“双基”,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打好基础

根据现行的地理考试制度,在八年级下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会考,尽管考试的要求不算太高,但纵观题目构成看,不再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所以一方面应付中考会考要求,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地理教学立足课堂,夯实“双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视基础知识讲解,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基本内容为本,当学习完一个单元后,便帮助学生建立以单元为主体的知识网络体系,突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网络知识模块,这样便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可以采用纵向比较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采用横向比较,让学生充分感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资源开发过度等问题,造成不同区域环境问题。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立足基础,抓实“双基”,认真分析课标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真正吃透,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网络,让学生既牢固掌握“双基”,同时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

二、强化地图教学,掌握识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的地理识图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识图教学不仅强化地理学科的工具性,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对照地理图形说出各区域的不同气候特征,地形地势等,是对整个学科知识的浓缩与概括。因此,学生读图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地图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各种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区域图、柱状图、地理模式图等讲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如经常引导学生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和新闻事件落实在地图上,通过读图获取与自然、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交通、资源、经济活动等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等,提高读图能力。

三、关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强化综合意识,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知识不是孤立、静止的停留于学生的脑海中,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地理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本学科,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适当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一方面,立足本学科,按照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目标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抓紧好本学科的教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以教材的不变应万变。同时,加强地理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综合,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习惯。但实践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低下,学科知识干扰明显,学科跳跃思维不适应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降低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划学科为牢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搞好本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上,应淡化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鸿沟,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结合点,使学生具有掌握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挑一些典型的综合题作分析,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综合的切入点,以提高对知识由横向联系渗透向纵向深度发展的网络思维能力。

四、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随着社会对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人们越来越来重视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所以,教学中,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课堂教学渗透的重要内容,重视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问题解决中感悟、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师也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立意命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以此为问题分析的背景资料,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性途径,加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矛盾,让社会更加和谐、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大量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初中地理学科不再是仅一门副科,而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作为教师,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初中地理学科既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又更好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第3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问题; 策略

符合现代教学实践的教学策略定义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评析、研究,进而策划、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并进一步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监控与调节,从而保证教与学的生动、活泼、主动而高效进行。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态度不积极。学生升入高中以后,认为地理不重要,当地理教师反复强调其重要时,学生己经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情绪,态度消极,更谈不上兴趣了。所以,在教学时地理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入手,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爱国情操、人文地理情像、积极的学习态度等。

(2)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总体了解不够,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加强,特别是对地图知识的基础极为薄弱,连最基本的中国行政区划有多少个都知之甚少,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地理知识范围了解较少,这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以至于高三毕业生也对地图知识掌握不到位。

(3)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较差。由于不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了解很少,而地理学科恰恰是离不开实践的,这也正是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4)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思维拓展不大。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程目标也日益深化。地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卷中看出,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拓展不大。

(5)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认为地理是文科,只要背就行了,特别是女生,其实不然,任何学科靠死记硬背也是学不好的,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学习惯。还有,学生没有统筹规划时间的习惯,学习时喜欢观望,或者推着走,哪科老师追得紧,就多学一点,缺乏计划性。

二、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播放视频、讲述故事、描绘神话传说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器注意力。其次,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推理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找出其中蕴含的地理现象。因为生活情境真实、形象,易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转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装状态,创造有意义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2)地理教学过程要以活动为中心。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具体方法是:第一步,老师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第二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第三步,小组内部总结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以使小组各成员都能完成大纲要求。第四步,小组间相互提问与解答。第五步,教师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一是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三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3)提倡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新课标提倡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促使学生真正地展示自己,充分地提高自己。比如,在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时,首先采取情趣导入法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自主探究情境:“假设你是一名企业老板,想创办一个工厂企业,那么,在选择地点时,你将考虑哪些因素呢?”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合理,我都从中找出“发光点”予以肯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同学们了解到影响工业区位的有关因素,从而一方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自主探究的动力。我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提高自信心的基础上,继续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设疑边释疑,能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上作适当点拨,从而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孟成伟.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6)

第4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程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17

随着初中地理课程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初中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旧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地理学科的教学理念,改变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研读和分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境,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去实施和展开课程教学内容,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在性质上,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对于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初中学生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和储备,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除了包含很多的地理理论知识之外,还涉及有关地理运算以及推理的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和障碍,因此根据初中地理的教学实际选择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学策略,对于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初中地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课程教学氛围的创设和营造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注重教学氛围的转变和营造,激发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氛围之内,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之下,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挖掘,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拉近学生和学科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迅速的集中学习精力,融入课堂教学环境,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课程教学过程,从而更加积极的和教师进行配合和互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营造教学氛围是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一种浪费,从而使得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一种枯燥僵化的状态,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在压抑的教学氛围之内,逐步丧失进行地理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进而影响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因此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应该及时的扭转和加深自身对于教学氛围营造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认识到良好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作用,进而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创设。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地理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氛围的影响和感染之下,更好更快的投入到地理课程学习状态中。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消除自身对于教师的畏惧心理,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改进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融洽的地理课程教学环境。

其次,加强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注重地理知识点的传递和消化过程,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之中,并且以现实生活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对自身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验证和补充,进而在生活和地理课程学习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学习关系,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地理知识从理论和书本中跳脱出来,走进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和生活,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从学科属性上来看,地理学科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同时还具有生活性和实用性,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于地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分析,让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式的背诵和记忆,割裂了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地理理论和实用性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被限制在狭小的框架之内,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梳理,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将教材内容灵活化、实用化,彻底改变学生对于地理课程教学的认知和理解,凸显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元素,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5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情景体验;初中地理;教学理念

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仅仅局限于对简单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掌握,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必须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体验和具体地理知识的感知上必须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以促进地理学习更加高效。

一、情景体验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1.初中地理知识的划分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学生具体感知对应的知识

也就是说,针对初中地理知识,学生首先必须对相应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比如在了解我国的各个省份的基本版图和基本的人文情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对应区域的风土人情,这样学生对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华北、华南等不同地理方位的大致划分区域标准和对应的人文地理情况都会有很好的了解,学生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既可以是学习者,又可以是传递者,这显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此时情景体验教学刚好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好地吸引过来,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率。

2.情景教学可以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由于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简单地理知识的讲解上,而情景教学的关键要素在于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对具体的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经纬度概念时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内容的认知在前期显得比较枯燥,但是如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经纬度概念与具体的区域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就会变得容易理解并且更加有趣。比如教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北纬30度所跨越的国家、大洲、大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基本了解纬度的概念,还可以加深其对世界大洲、大洋的记忆,显然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该纬度上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应的局势,让学生在学习中从某一个知识点引出其他知识内容,以上纬度的概念本身属于自然地理的概念,而教师让学生在地图上横向寻找就可以了解该纬度所跨越的国家以及不同大洲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对应区域的基本人文状况,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二、地理情景教学体验的具体策略

1.设置一些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应的思考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对一般地理知识的理解仅仅只是通过课本去认识。比如在讲解土地沙漠化时,课本上讲解的主要原因是乱砍滥伐以及过度放牧,而学生理解这些因素还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说明。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比如沙漠化的区域分布规律以及开始时间;人口增长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地理教学中与学生进行讨论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参与了沙漠化的讨论很容易形成良好的教学体验,并且教师与学生在这类问题上也可以展开一定的知识交流,而更为重要的因素在于,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中不同范畴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知识,以上案例中的沙漠化问题涉及人口、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这三者之前存在的关系也是地理教学中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所以说学生在学习中应很好地将自己的角色融入具体的教学中,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设备

在地理教学中,在讲到山脉和河流的基本概况时,教师如果只是通过课本上的一些介绍去了解这些知识内容显然是无法很好地掌握特定山脉河流的准确信息的,但是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具体山脉的卫星图以及俯瞰场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山脉河流的走向,还可以提升其对于相关事物的直观感受,这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比如长江的源头以及昆仑山脉的概况,如果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出这些事物的风貌,那么学生的具体教学体验也会变得更为明显,同时还可以加深其对具体事物的直观感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的来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景体验教学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对具体地理知识的感受程度,并且明确体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不同范围的地理知识进行联系整合解决一些地理问题,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体验教学的运用刚好可以从侧面加深学生对该阶段地理知识的认知,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控制;教学语言;教学场景

由于地理知识来源于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理论,尤其是对日常地理知识的学习时,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场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脉络的梳理与整理,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掌握与广度延伸。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地理学习与地理运用结合起来,将地理教学与地理思维结合起来,将地理考核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初中地理教学工作。

一、提供教师对地理教学知识点的分析,找出与生活实际最密切的教学内容

1.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地理知识的分析,将其中适合生活化教学的内容选择出来

老师应积极做好对地理知识脉络的梳理与分析,尤其是应该找出其中符合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老师对教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逻辑体系,另一方面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比如,在进行中国各省简称的学习时,老师可以通过各省代表文化c简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理教学,加强学生对省份简称的熟练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积极做好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找出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学生学情的基本掌握,尤其是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以及差异化的地理学习需求,结合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以及综合性学习要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选择,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积极进行教学场景建设,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形象化认知与理解

1.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抽象化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老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做好对现代地理知识的教学延伸,尤其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觉呈现效果,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形象化感知与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在进行中国少数民族的学习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少数民族服装、风俗、地理环境、饮食等方面的详细化展示,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化认知,进而提高学生对该类地理知识的梳理掌握与理解。

2.积极使用生活环境中的案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具象化认知

老师应该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对某一个地理知识点的形象化认知,尤其是提高学生对地理逻辑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掌握与理解。比如,在进行中国产业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来说说看自己生活与哪些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将这些行业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划分,提高学生对产业划分以及产业之间的差异化认识,进而提高学生对中国产业机构的理解。

3.积极采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逻辑的理解与掌握

老师应该积极利用教学辅导工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进行等高距与等高线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辅导工具,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等高线的自学与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联动与沟通,提高学生对等高线、等高距的理解与掌握。

三、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完善自身的地理知识脉络梳理能力

1.积极提高学生的系统化学习能力,尤其是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记忆逻辑与思维逻辑

老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系统化学习能力以及逻辑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由于地理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与连贯性,加之地理知识的逻辑性与思维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该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逻辑能力的提升上,只有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才能真正做好初中地理教学工作。

2.强化地理知识与文化知识、风俗知识之间的融合统一,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地理知识与文化知识、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融合与统一,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详细化认知与理解,比如,将地貌知识与生活习惯、服饰、居住环境等结合起来,将会对学生的综合认知以及感官体验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体验式记忆,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逻辑以及关键点的掌握。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老师一方面应该积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形象化认知,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扩展知识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地理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

[2]卢佳.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神州(旬刊),2013.

[3]张初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5.

第7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地理 教学策略

随着地理新课改的开展,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加入了不少学生活动,大多是解决问题为主,有少量的实验活动,但解决问题类的学生活动实际上和以往的课后练习题相差不大。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新课改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学生活动是完全不够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毕业会考难度不大,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应该可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个性和特色,初中地理教师应发挥创新思维,把地理课堂变得愉快和高效。针对目前书本内容的有限性,我想在此提出一些丰富地理课堂的建议。

一、整合学生的经验,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根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统觉团”理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其中这个观念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初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强的观察能力,但都是感性认识,散乱,并且没有目的性和逻辑性,地理教学重点就在于整合这些混沌的经验。地理教师可充分利用其生活经验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也就是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刺激其旧的经验,则能够帮助建立更完善的“统觉团”。

在实际应用当中,比如讲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时候,与其讲枯燥的物理学比热知识,不如唤醒学生暑假游泳的经验。中午太阳很毒辣的时候,光脚踩在泳池边的地面会觉得很烫,把脚伸进水中便会觉得凉快,这是因为地面升温快于水体;但傍晚时,泳池边的地面踩着不烫了,把脚伸进水中,水却是温热的,这是因为地面降温也要快于水体。借此可以说明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而陆地则相反,轻松讲述海洋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都要滞后于陆地,学生一听就懂,并且不容易忘记或者造成混淆。

当新知识与内部意识相和谐时,构建知识体系也就更为容易,善于利用经验的人,能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二、生活即教育,把地理知识生活化

地理所学的是地球表面所有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总和。书中的知识点有限,但地理是无限的,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发散出无穷的地理知识。正因其广阔,我们便可以搜寻到更多的素材,使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尽可能地挖掘生活中的资源。

在实施方面,地理教师可以将一些国内热门综艺节目户外真人秀中的一些地理环境融入课堂。比如,2014年暑假热播的《爸爸去哪儿2》最后一站来到了太平洋上的大洋洲岛国新西兰,节目中出现的利用地热资源烹饪食物这个环节,非常有利于作为地理知识点讲授的案例。在讲授板块构造学说这部分内容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新西兰就刚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多火山,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与其只是直接讲授给学生,不如与他们所喜爱的电视节目联系起来。

另外,在七年级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节中,介绍了世界的“干极”――阿塔卡马沙漠,该沙漠位于智利北部,距中国非常遥远,同学们初次听到觉得十分陌生。但其实,阿塔卡马沙漠出现在热播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这一情节中,男主角都教授把星空的照片送给女主角的弟弟,并告诉他这是在阿塔卡马沙漠拍摄的,这是都教授在地球上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日照强、干燥、天空晴朗,到了夜晚,自己仿若置身于星空之中”是都教授对于阿塔卡马沙漠的评价。不少地理学家把阿塔卡马沙漠称为死亡之地,因为不管是南极还是北极,或是世界上另外的沙漠,你铲起一块土总能发现细菌,而这里什么都没有。把电视剧的情节和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容易注意和理解。

三、贯穿始终的德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具备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二重性,在传授自然科学的同时,对学生品德方面加以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学科优势。

在八年级上期讲到自然资源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学生清楚意识到: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还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节约各种资源,尽量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在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在我们国家才刚刚起步,对青少年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实。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只要加以分类和改善利用,就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俗语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思索,唤起学生心中对于美好的追求。教师应当在不断获取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策略,使地理课堂更加愉快和高效。

第8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做出了新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入手,讨论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策略,谋取为地理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教育既包括能够提高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教育作为国之根本,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编纂的教材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加适应当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使命题人员的工作有了依据,教育部门有了评价教育工作水平的标准,这也是国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由试点教学到普遍范围内实行的实施过程,其内在的可行性逐步得到了认可,必要性也逐渐显现。古语有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成人的知识渊博,无论是“天文”还是“地理”指的都是现在的自然科学,可见地理学科在我国教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也在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学科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特定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达到内容、形式、方法的结合,有较大的灵活性。

二、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

针对新课标对地理学科的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需要在灵活变化的同时,保持知识的整体性不变。传统教育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教材内容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教师经常把全部时间用在知识的讲解上,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很短,增加了课后的学习负担。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提出让学生“减负”的理念,教师的教学内容上的制定要更加符合学习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既做到知识的传授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如在学习“地球表面温度带划分”知识点之后,需要给学生2分钟时间进行笔记整理和知识点要点的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案的拟定中做好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并在课堂教学中依照既定目标组织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好及时反馈,依据具体情况及时变更教学目标。做到在教学目标制定上,遵循整体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丰富地理学科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设置了严格的界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课程标准中提倡“探究与合作”,它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能够打破与学生之间的界限加强交流,师生间共同探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知识的探讨;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组别的划分。户外教学的开展则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容,与自然界的具体实物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教师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上观察植被覆盖情况和岩石构成,在同学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之时,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见识,这也是教学地理的另一初衷。另外,这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等高线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必学内容,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对等高线不太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可以制作一个假山模型,在教学过程汇总,以此模型为依托,在教学时通过教学米尺绘制等高线。同样,在此次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这也是初中地理地图上必须学习的地理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讲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四、地理教学方法上的灵活多变

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不但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老师的负担,也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为什么有的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很高却不能够教出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选取好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法: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交代下去,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总结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也可以实现富有新意的交际教学法:增加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参与度,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换位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教师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认识到自身教学方面的不足。

如在学习地球“经纬度”划分时,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图比较。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将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研讨法和非指导性教学法等方式灵活地综合运用,避免单一教学方法的枯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越来越浓。

第9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133-01

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对中考、高考进行了重大改革。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相互渗透越加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展的要求,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就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文理综合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应当立足本学科教学,应把好自己的"门"(即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同时也要串串"门"(使政、史、地三学科相互交流、渗透),以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时空观的教学模式。

二、重点复习系统地理知识,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文理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地图教学,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