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教学评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

第1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关键词: 高校课堂 教学评价 教学措施 教学技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可见,评价手段在实现课堂教学高效、促进学生发展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恰当的评价手段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反思以前的语文课堂,自己虽然充分备课、认真上课,对作业精批细改,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较为欠缺,有时甚至空白,致使教学效果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

近两年,我校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针对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寡言、死气沉沉的局面,我在评价手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下了工夫。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明显“活”了起来,先是优等生积极举手发言,慢慢后进生开始举起手,优等生的综合能力在发展,中间生的成绩在提高,后进生在课堂上也有了自信,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课堂教学实效高,尽可能地达到了高效。这种变化除了注重教学模式的构建外,课堂评价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器”,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下面我介绍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行商榷。

一、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作业、课外阅读等各个方面,诸方面都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对学习活动要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这样,既可以有效地督促、激励学生学习,又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每一个学习环节的收获与不足。

2.科学性原则。评价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评价的目的、方法力求科学、准确。

3.发展性原则。在选择评价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既要看到学生已有的水平,又要看到学生的潜能,既要鼓励先进,更要关注后进生。

二、评价的措施和技巧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将评价制度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时时提醒学生,让学生明白每一学习环节的具体要求。

2.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尽可能使各组实力相当,方便评价。在此基础上,要特别重视捆绑式评价,即同组成员的积分就是该小组的积分,这种捆绑式评价很自然形成了“兵带兵、兵管兵、兵练兵”,强化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管理作用、帮扶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强化了各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3.科学设计评价表格,定期对各项量化评价进行汇总,及时小结,评选出优胜小组、学习标兵、进步明星等,进行奖励。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这样的评价,即便是学习差的也有获奖的可能,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在课堂上也有了尊严、自信。

4.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不仅是老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定,给予激励,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老师不可能逐个评价每个学生的活动,但评价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自主参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实践中,我经常利用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和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点评。这样,学生既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当然,教师的语言激励也是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用艺术性的语言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高效课堂被誉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构建高效课堂,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快乐学习为根本,评价过程更要注重情感化。

三、课堂评价应注意的方面

1.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评价,提高评价质量。评价时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有这样一堂课,教师试图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担心一句否定便使课堂出现冷场。学生没有了被教师批评的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反正说了就能得到表扬。有些学生甚至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领悟问题方向,只顾新鲜。事实上,无原则的激励评价,不仅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会放纵学生错误的言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为这节课,还要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根基。因此,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评价要重视这方面的导向。

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不但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要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总而言之,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门艺术。高效课堂下,对学生的评价有别于传统评价,要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等全面评价,以激励学生向上和全面发展为最终评价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评价要特别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随时捕捉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2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关键词:教学评价 导向作用 教学方式

一、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追求标准化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评分的形式体现的,且过于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往往会把答案罗列成几个要点,学生每答对一点就给出相应的分数。这样的评价形式会促使答案变得标准化、唯一化,而且学生长期受标准答案的影响,容易造成思维定式的形成,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方式不正确

1.教师一味地肯定学生的答案

有些教师害怕否定学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产生怀疑。

2.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答得不够全面深入,这时有的教师就看不到学生好的方面,反而专挑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责。教师对学生过于苛刻的评价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3.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区别对待。有些教师在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会对其进行表扬与鼓励,而在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往往会对他们不予理睬,甚至冷言相对。教师如此区别对待学生,会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心理。

二、课堂评价的作用

(一)课堂评价具有导向作用

通过课堂评价,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课堂评价,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善。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而不敢开口发言。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学生在受到肯定后会信心倍增,从而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有效评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注重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语文的课堂评价要从单一的评价转向多元化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采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进行表扬。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回答得比较准确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表扬,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当学生的答案不太准确甚至是错误时,教师也不应对学生批评训斥,而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并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积极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在讲完一节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认真地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能够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利于教师保持优点,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弥补与改正,提高教学能力。

(三)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要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同时,学生还要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以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语文。

(四)学生之间的评价

第3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关键词】课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学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须。课程评价改革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重要因素,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自觉改革课堂教学,重建课堂教学文化。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语文教学评价是指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循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进程,对教与学的水平和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其目的是:

1.客观、公正地评价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教师队伍。

2.为课堂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建设卓越课堂。

3.课堂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改革传统的课堂评价,是学校管理改革的内在需要。

二、建立客观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有效的教学评价不同于习惯评课,它要求预先设计好一套具有客观、公正的简单易行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对语文教学课堂的具体要求和评价的依据。

(一)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统领作用,全部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评价要从是否全面、具体两个角度来进行。

全面是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文本形成互动,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终身发展的语文基础。

具体是指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准确找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教学重点切入文本精华并聚焦在关键词句等核心点上。教学内容要少而精,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所教知识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与学术界的认识相一致,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一致,力争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第二,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能力和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

(三)教学效果

第一,完成了教学任务,完成知识建构,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第二,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教学实效高,学生知识内化,学习策略优化,学力提升。

第三,学生增强自信与责任感,获得成功感、满足感。

(四)教师素质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立场坚定。

第二,专业能力素质,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语言精炼,普通话清晰,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第三,心理素质。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良好的人格。

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如第86页表格)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及时;适度;多元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局限在学习的结果上,且具有鉴别和选拔“精英主义”功能倾向,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对学生进行多元的激励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该在哪些范围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给予激励性评价呢?

一、课堂上评价

课堂上,教师一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激励话语,往往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而且课堂评价最重要的是要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比如,上课时学生读书声音比较小,教师可以这样说:“这几天同学们的表现特别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今天特别想听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因为老师觉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课堂提问的时候,如果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声音比以前大了许多,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表扬:“今天xx同学的回答真精彩,而且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老师真为他的进步高兴!”这不仅能使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会更响亮。类似这种低起点,小目标,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二、作业中评价

对于学生每天上交的作业,除了及时批改、采用等级制进行定量评价以外,教师还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书写、重视程度进行定性评价。例如对学生作业可以根据情况画上太阳、有云的太阳、阴天或雨天,又或者画上笑脸、哭丧着的脸、伤心流泪的脸来暗示学生;一有进步就写上“不错,进步拉呀!”、“再接再厉,加油”等批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定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激励性的标记、语言促使学生自主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当然,在这些过程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也不可盲目无度,要讲究一定的原则,才能有的放矢,使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

1、情境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就好比京剧票友叫好、舞蹈者踩点子,恰如其分,不枝不蔓,不矫揉造作,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评价中,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地提高评价的效率和效果,真正做到追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最优化,追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效率最优化。

2、及时性原则:“及时”是指教师要正确把握激励的时机,必须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给予评价,以追求激励的最大正效应。新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关心学生的感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而要有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灵活、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这一教育手段。所以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能迅速运用准确而得体的语言对学生随机进行激励,促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行为,改进学习策略,以达到强化学习动机与主动性,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3、适度性原则:“适度”是指进行教学激励的限度既要符合学生取得学习成绩与付出努力的大小,又要注意现有的能力和能够开发的潜在能力。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都是不可取的。同时,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4、多元性原则:要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效率,应刻摈除“一言堂”的作风,扩大“主评者”的对象范围,让教育的实践者也有机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评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美国一位名叫海伦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

5、爱的原则: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一切原则都归结到爱这个原则上来,只有使激励性评价让在某一方面程度差的学生感觉老师是在雪中送炭,让在某一方面程度高的学生感觉老师是在锦上添花,才会使这一评价机制有它存在的价值。

第5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关键词:微信平台;微课程;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61-02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微信现已成为人们即时通讯的主要交流方式。微信所代表的是一种微互动,借助无线网络能够快速地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音频展现在人们面前,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让你所关注你所关心的。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交流互动方式。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对课程的学习理应运用大众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更应运用微信平台这种独有的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1 微信和微课程基本概念及特点

1.1什么是微信和微课程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把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通过网络快速免费发送(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同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截至2017 年 1月,据腾讯公司统计,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突破 8亿,而且用户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呈上升趋势。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简单地说就是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该小课程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微课程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重在强调时间的“微”,内容的“微”,主题的“显”,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微课程以微视频方式呈现,每个10分钟左右。

1.2两者的特点

微信软件可免费下载使用,注册方便快捷,任何功能用户可免费使用,在没有Wifi微信时只需给通信运营商支付信息的流量费即可,使用方便,资费便宜。微信的客户群资源庞大,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可方便地借助微信平台对网上的学习资源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思考、讨论和研究。

微课程关注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让学习在简单、有趣、好玩中完成,而且能使学习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来进行高效学习。微课程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通过微信平台等方式来学习,也可用于各种场合的嵌入式观看或讨论。

2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原因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主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等,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及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计算机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因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公共必修课而不是专业课,所以学生除了考试前复习外,很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学习。

而微信作为最新的手机网络通讯工具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和沟通必不可少的桥梁,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微信不仅具有速度快、费用低、即时通讯的优点,而且是一款支持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的这些特征对当前高校的主流群体90后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据某网站2016年12月公布的“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及效果”调查报告显示,高校中98.81%学生注册微信用户使用微信,使用微信时间段通常在上课间隙和睡觉前,分别有20%和27%。平时在学习的人群在这两个时间段使用微信频率最大,而且每天使用时间有67%的人都在2小时以内,换句话说很多学生都会利用闲暇时间使用微信,90后的大学生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成长,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常态,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好奇热衷而善于接受,且对自己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微信其强大的社交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迅捷的传播速度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平台和途径。在当今时代,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在发生着巨大改变,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教师应充分发挥微信这一新型信息交流工具的优势指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并为师生之间能够及时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互动提供了可能性。

微课程改变了传统课程模式,创新并丰富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的学习资源。微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时间短,主题突出,容量小,交互性强,这些特性能够实现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深度学习的需求,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成为可能,更有利于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方式的互动。微课程结合微信平台,利用其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微信群等功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人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以达到资源、方法共享,学生共同进步,方便灵活,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式。

鉴于此,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课程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按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章节的知识点学习规律,分解为一系列具有完整教学环节的微课程,通过微信良好的用户体验,强大的用户群体,推送到微信朋友圈或公众平台,所有参与用户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协作学习。

3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微信支持下,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老师可以通过面对面建群、会话模式建群等方法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老师作为群主,对每一位加入的学生都要备注好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以便有效区分每一位同学来开展教学。平时教学中,把事前准备好的含有教学任务、目标、方法、互动、作业、资源、和反思等在内的微课程到群里开展教学活动,或者就某一操作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心得与大家共享,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官方网站按照要求申请微信公众平台,申请通过后即可开通,开通后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号。公众平台提供了两种加入方式,即通过查找公众平台号和扫描二维码。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可以实现实时交流,消息发送,素材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对公众账户的粉丝分组管理、实时交流,同时也可以使用高级功能里的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自动回复。教师可以把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课程到公众平台上,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利用公众平台对用户分组的功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加入对应的分组中,以便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分组的学生将会接受到不同的教学信息。

另外,老师或学生还可以通过朋友圈信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微信所提供免费语音聊天、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适合学生随时随地向老师提问以及老师对学生快速响应反馈。

4结束语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是可行的,效果是可预见的。利用微信平台下的微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将成为今后各学科教与学发展的重要课外辅助手段,同时也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设计、资源开发及评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禹禄君.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第6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一、以城市中学语文教师先进的理念优势来促进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师教学观念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成败和教学的发展方向,制约着语文教育目的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能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而且对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乡镇初中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比起城市,在农村中学工作的语文教师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部分老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仍较严重,他们还习惯于运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等现象是农村乡镇中学语文教师与城市中学语文教师的差异。鉴于这一特点,我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中学语文教师先进的理念优势来促进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具体可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集体培训。让城市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对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改变乡镇教师的落后观念,提高他们的语文教育思想认识。

2、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城市中学优秀语文教师亲自到乡镇学校执教语文课,以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手段来影响乡镇中学语文教师,促进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观念的更新。

3、乡镇教师到城市学校参观学习。乡镇中学分期分批组织语文教师到城市学校进行蹲点学习,通过深入班级听课、评课交流等方式,扩大乡镇语文教师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转变他们的观念。

4、开展城乡教师结对子帮扶活动。城市教师与乡镇教师可以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子帮扶活动,城市教师通过谈话交流、听课指导等方式对结对子的乡镇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帮扶,逐渐转变乡镇教师的观念。

二、城乡互动提高农村乡镇学生的素养及认识水平

农村的学习环境决定了农村乡镇中学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城市里的高。农村的孩子就业压力不大,认为只要吃得苦,学不学也没有关系。一部分农村家长也是这样认为。另外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大,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再加上农村小学教育远比城市小学教育落后。再者,当前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化愈演愈烈,“择校”风愈刮愈紧,对于优质生源的抢夺日趋白热化,大批农村优质生源不断地向城市或所谓的高质量学校转移。在这些情况的作用下,农村乡镇中学语文教

师的教学设想难以顺利实现,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要求,新的学业评价标准难以得到体现,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若不改变农村乡镇中学学生的思想素质现状,就无法提高乡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可以通过城乡互动,利用城市中学优质的学生资源来影响农村乡镇中学的学生,转变他们的思想,端正他们的态度。首先,城市中学组织优秀的学生代表到农村乡镇中学开展讲座宣传、文体交流等手拉手的相关教育活动,促进乡镇中学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其次,农村乡镇中学组织学生代表到城市学校参观学习,让其领悟到自己的不足,增强求学的进取心、欲望感,逐步树立农村乡镇中学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三、城市学校从教学硬件设备资源上给农村乡镇学校予援助

第7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28-01

古人有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句话说明了为文之道的价值在于实用。正因为如此,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认真习作,通过作文传达自己的心声。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一、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从“怕”写到“乐”写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从“怕”写到“乐”写转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要把学生为考试而写作的念头彻底打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也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这种技能。”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不是培养少数的作家,要让千万普通的劳动者,都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心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从“怕”写到“乐”写转变是作文教学的灵魂,只有让学生从“怕”的阴影中走出来,才会阳光普照,才会打开学生“乐”的心锁,找到写作的本源。

二、通过课堂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把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每一次完成作文批改之后,教师可以把一些较为优秀的作文挑选出来,放到文件夹里。等到作文课的时候,投影到大屏幕上,当成范文展示给全体学生。在分享这些优秀作文中,教师也要及时点评作文的优点、精彩、绝妙之处,及时总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醒全体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作文成为范文的同学的写作信心会大增,写作热情也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其他的学生也会燃起羡慕之意,想方设法抓住下次机会展示自己的作文,受到教师的赞扬、同伴们的赞许。他们要想获得“殊荣”,就需要好好写作,写出好作文。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习作的兴趣也会慢慢激发出来。

三、提高学生创新立意的能力

文章的中心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对选材、结构以及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立意要新、奇、深。其中,立意新要求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挖掘一些富有时代意义的素材,这样有助于学生写出充满时代气息的作文来。因为时代在不断前进,需要学生的思想跟着向前发展。写文章不应该落俗套,要写出有新意的文字,不要总是提及早已经过时的故事。其次,立意奇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还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要提醒学生主动打破过去那种陈规的限制,打破条条框框,要写出独特的,有品位的作文来,使得自己的文章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再者,立意深指的是写出来的文章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能启发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思考,而不是看完这篇文章什么也没留下。对于学生们的这种能力,语文教师在习作时,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学生们都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别具一格的文章。

四、重视作文讲评,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作文教学的途径多,只要使用得当,都是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比如,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讲评。上好作文讲评课,学生们也会受益匪浅。讲评课,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综合指导,要概括作文的全貌。有些学生的开篇写得很好,有些学生的作文收尾部分精彩,有些学生的习作过渡比较巧妙,有些学生的文章字句优美、隽永,不一而足。教师在讲评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闪光点捕捉到,给予学生肯定、表扬,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树立写好文章的信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开展作文讲评课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树立“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而不是“授人以鱼”,当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技巧后,也会通过这些技巧、方法去述说自己的感性认识,把它们迅速地组织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也就脱颖而出了,这个时候,我们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能够顺利地达到了,教师只有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写作,注重教学策略,才能解决作文教学的诸多症结,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良药和妙方。

参考文献:

[1]程文祥.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9).

[2]杨慧娟.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初探[J].黑河教育,2011,(8).

[3]王存娟.创新型语文教师的课堂创新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6).

[4]莫敏静.让学生摘取作文成功之花――谈谈初中作文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09,(13).

第8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基于以上思考,我县初中语文课题组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并于2014年3月立项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文试图就“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整体设计思路及目标指向做一阐述,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探索。

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标”指201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于课标”是指本课题研究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的理论支点、行动准则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都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写作教学要求去设计实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指课程标准规定的第四学段的写作教学(7-9年级)。“教学设计与实践”指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是想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和实验,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整体设计思路为:一是课标与写作教学模块纲要的对接;二是写作教学模块纲要与单元写作教学设计的对接;三是写作教学设计和导学案的对接。

具体操作步骤和目标指向如下:

1.从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入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块纲要,实现了由随意性、无序性教学向目的性、有序性教学的转变。以往我县作文教学呈现出无序而低效的状态,大多数老师学期之初并无完善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的布置随意性很大,常常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篇目而随意布置几篇作文,课前缺乏系统的指导,大多是选几篇优秀的范文读一读就代替了课前的指导;课后评价时也只是单一地选几篇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作为范文读一读了事。这样的教学方式古板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课题的研究,根据崔永t博士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及《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认真研读和梳理初中语文每册各单元写作教学部分,从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实施对策、有效评价四个方面编写了《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写作教学模块纲要》,使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写作教学的目标及整体教学脉络,能有计划地设计写作教学内容,力求体现整个学段写作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各年级的层递性,并以此设计每学期写作教学的训练目标,增强了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和有序性。

2.从打磨写作教学设计入手,形成了融“目标、实施、评价”为一体的学案导学写作教学模式,实现了由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的整体优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块纲要》,设计研磨了初中语文每册六个单元的写作教学导学案,从写作教学总目标、阶段目标出发,把这些大目标落实到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中,设计出了切实可行的导学案。在课堂实践中,形成了“预习导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归纳写法――分享师文、内化写法――运用写法、妙笔成文”的写作教学导学模式,把目标、实施(行为)、评价、反馈调节等几个环节有机交融在一起,改变了学生只能服从教师的被动关系,建立了师生、生生互动的民主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案导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成过程、写作方法的掌握,课前只需要完成预习导学部分,不需要其他太多的准备,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方法,基本的写作思路,当堂完成,学生在课外不再感到写作文是种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观察和阅读,拓展思维,提高素质。

3.遵循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的教学原则,实现了由单一写作教学向多方位写作教学的转变。在写作教学设计时,遵循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本及课外资源,既不脱离文本,又超越文本,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课本中的范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最好典范,教师恰当利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综合性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及社会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促使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4.贯彻以评促行、评价先于教学设计的理念,形成了写作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课堂观察、学生评价等一系列评价量规,实现了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以评促行、评价先于教学设计、评价贯穿始终的理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用评价规范和引领教师的写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获得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尽量多的表现机会和交流平台,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过程性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9篇:初中语文教学评课范文

一、“超文本阅读教学”的概念、定位

本文所说的“文本”即“教材”,就是经过作者精心编写、编者严格挑选的一种特殊的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一种具有作者、作品价值取向、育人的价值取向的特殊文本。而本文所说的“超文本阅读”是一种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是基于文本而又大于文本的阅读。它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的:

1.立足文本,纵向探究,挖掘超文本源。让学生接受、赏析文本所既定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让学生以作品为凭借,开展自由感悟,激活生命体验,引导敏于发现,鼓励质疑批判,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较原作品有所变异,有所提升的“第二文本”。

2.延伸文本,横向拓展,挖掘超文本源。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解文本的同时,再筛选、补充一些与文本的主题、作者、主人公等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大语文观。

二、“超文本阅读教学”的时代紧迫性

1.《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吹响了“超文本阅读教学”的哨音。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对话的过程”。以超文本的阅读来开拓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表扬他们在课堂实践中自主、合作、敢于批判、张扬个性。

2.“阅读主体”(初中学生)的变化期待“超文本阅读”。2l世纪的初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宽、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如果阅读教学不进行改革,既不符合学生实际,也会遭到学生的抗拒。阅读材料不仅有纸张为介质的各种文本,而且有了以屏幕为介质的光盘、网络,等等。阅读渠道除了传统文本之外,还有大量的来自信息网络等的现代传媒。学生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多元化的文化熏陶,对此加以积极的引导,这是阅读教学的责任所在。“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21世纪初中学牛所迫切期待的。

3.帮助建构新的语文知识结构离不开“超文本阅读”。作为教材的文本,无疑它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但也有其客观的局限,正如叶圣陶所说的那样,“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看作是绝对真理,认为知识是一种假说,科学知识包含着真理,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即使是经典知识,它的正确性也是有一定条件或范围的。知识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前,对他们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因而学生对知识不能被动吸收,而应主动建构。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鲜活的生动的大阅读“文本”,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为新世纪社会成员所需要的知识框架。

三、“超文本阅读教学”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课堂教学上重视语感的培养,把课上“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超文本阅读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1.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超文本阅读”的衔接。

2.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上重视预感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淡化过多的分析和操作性训练,要引导学生总体上把握、理解和感悟教材,重视语感的培养。初中阶段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指导学生的“超文本阅读”活动为主,并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