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商业模式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模式发展

第1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1、关于B2B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类的研究

(1)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认为主要的B2B商业模式有:

①名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介绍各类公司的经营特点,推荐产品,宣传企业的业绩。主要代表有:Thomas Register,Chemdex, 和中国黄页chinapages。

②兼营模式: 兼营模式是指既作B2B,又作B2C。比如华夏旅游网的 B2B:网上旅游交易会;B2C:网上旅游超市; 实华开的 B2B:国际贸易一条龙服务;B2C:EC123打折店。

③政府采购和公司采购:政府采购和公司采购的数量极其庞大。仅美国MRO市场每年就高达2500亿美元。主要的网站有:W.Grainger,Fastparts和亚商商务在线网。

④供应链模式:主要的网站包括:EMS伊速,e-speed,世联配送中心,阳光快递,红叶集团下属时空网,广东宝供物流。

⑤中介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包括:

信息中介模式。这种模式与名录模式有类似的特点。主要网站如阿里巴巴已经拥有2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万用户,每日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810万条商业供求信息。

CA中介服务。比如德达创新、中国数字认证网(省略)、上海CA认证中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省略)、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等等。

网络服务模式。提供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为落实商业计划提供整套的网络服务,网络服务自助餐。包括:百联网讯,IBM,Oracle,Microsoft。

银行中介服务。它们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包括:境内的代收货款、承兑汇票、银行汇款等等;境外的信用证、DA、DP、TT。如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

⑥拍卖模式:主要代表包括ebay等等。

通过投资技术管理要求和业态变迁两个指标,该课题组认为,在业态变迁的第一阶段基本上是按照游商、日杂店、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轨迹进行延伸。业态变迁的第二阶段就进入了电子商务阶段,按照门户模式──B2C模式──B2B模式发展。随着商业模式的变迁,过去的“烧钱”的模式逐步让位于“赚钱”的模式,让位于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上,比如银行中介服务、供应链服务、商务平台设计与开发,最后到ERP的整合,只有建立良好的网络基础,只有对传统产业的彻底改造,才能为发展电子商务奠定基础。

(2)笔者认为B TO B包括非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和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非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网络中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伙伴,与伙伴进行从定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在过去一直有交易关系或者今后一定要继续进行交易的企业间,为了相同的经济利益,共同进行的设计、开发或全面进行市场及库存管理而进行的商务交易。进而企业间电子商务模式又可以分:综合式的B to B和垂直型的B to B。

①综合式的B to B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综合式网站指这样一些网站的集合:它们为买卖双方创建起一个信息和交易的平台,买者和卖者可以在此分享信息、广告、竞拍投标、进行交易。之所以称这些网站为“综合式网站”,是因为它们涵盖了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从业者。B to B综合式网站的两个代表分别是VerticalNet.省略。再如国内的阿里巴巴全球贸易信息网(chinese.省略)、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省略)、全球制造网、慧聪网等等。综合式的B to B模式追求的是“全”,这一模式能够获得收益的机会多,潜在的用户群落也比较大,其风险主要体现在用户群不稳定,被模仿的风险大。

②垂直型的B to B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垂直网站也可以将买方和卖方集合在一个市场中进行交易。之所以称之为“垂直”网站,是因为这些网站的专业性很强,它们将自己定位在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内,如IT、化学、钢铁或农业。垂直网站是将特定产业的上下游厂商聚集一起,让各阶层的厂商都能很容易地找到物料供应商或买主。在美国由三大汽车厂所形成的汽车零件交易网便是一种垂直市场,汽车厂不但能很快地找到有足够货源的零件供应商,供应商也可更迅速地将产品销售出去,甚至库存品也可通过拍卖的方式售出。在国内也有不少垂直型的B to B网站,如中国粮食贸易网(省略)、中国纺织在线(省略)、中国纸网(省略)等。垂直型B to B模式追求的是“专”。垂直网站吸引的是针对性较强的客户,垂直网站更有聚集性、定向性,它较喜欢收留团体会员,易于建立起忠实的用户群体,吸引着固定的回头客,垂直网站是一个集约化市场。

2、关于B2B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交易过程的研究

BtoB电子商务中,供应商完成的主要业务有:产品目录制作和、产品数据维护、在线投标、在线洽谈、网上签约、订单处理、在线业务数据统计等。采购商完成的主要业务有:在线招标、在线洽谈、网上签约、订单处理、支付货款、货物接受、在线业务数据统计等;后台管理是由交易中介服务平台的管理者(第三方)对在平台上进行的商务流程的管理活动,而不是交易双方企业商务本身的活动。后台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注册会员管理、系统运营维护、产品管理、订单管理、信息等。

二.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简称B2C模式)

1、关于B2C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类的研究

(1)摩根斯坦利・添惠认为B2C商业模式主要有8种:

①产品网站,比如戴尔和思科公司,主要介绍各类相关产品;

②以购物为目的,比如亚马逊,已经从过去的单一网上书店扩展为Amazon.省略。

⑦买方定价模式,充分给予消费者决定价格的权力,代表者是。

⑧寻求最优惠价格,也是围绕价格开始营销,比如Jungle,Jango,MySimon。

(2)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电子商务课题组按照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认为B2C商业模式的分类可以分为:电子经纪、电子直销、电子零售、远程教育、网上预定、网上发行和网上金融等7个类型。

2、关于B2C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交易过程的研究

下面以单个的B to C交易模式为例,说明电子商务实施的物理过程。

①消费者通过Internet找到网上商厦或商店,在企业网站上浏览信息、电子商品目录,确定自己要购买物品、放入购物车、发出订单,网站自动显示付款窗口,用户填写订单内容,包括送货地点,支付方式等,并根据不同支付方式,向银行付款;②网站处理将订货信息传到企业监控室;③付款窗口与银行链接,银行接到付款信息;④银行向消费者确认;⑤银行向企业确认;⑥企业通知消费者发货通知;⑦企业通知配送站发货;⑧配送站发货到消费者,消费者购物完成。

3、B2B与B2C商业模式的比较

B2B商业模式参与的双方都是企业,特点是定单数量大,需要商业洽谈,按照固定合同条款和商业规则进行交易。信用开始是依托信用卡,尔后需要更复杂的银行信用管理系统,参与企业需要的基础设施包括局域网、定制的目录和流程规则,

第2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 P2P商业模式 问题 对策

P2P技术是一种在网络上用于不同电脑间不经过中继设备而直接进行数据交换服务的技术。它采用多点对多点的原理,同一时间下载一个文件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因此常被用于上传下载电影、音乐等大流量的文件。P2P商业模式就是以提供P2P服务来盈利的商业模式。本文将对这种新兴的商业的发现现状、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一、主要的P2P商业模式及盈利渠道

1.主营P2P业务模式

所谓主营P2P业务模式是指网站主要提供P2P服务,供网民下载分享多媒体资源。这种模式的代表一是台湾飞行网(Kuro),它通过向会员收取会员费的形式盈利(Kuro拥有近50万付费会员,集中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其实质是靠软件获取收入。POCO(广州数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该模式的另一代表,它在不影响用户进行自由、开放式交换文件的前提下,通过在软件上显示赞助商广告来赢利,这种盈利方式和现在大多数门户网站的赢利方式基本相同。

2.跨行业联手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将P2P业务与其他经营方式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达到“1+1>2”的双赢效果。“P、C”组合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2005年,eBay公司以41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Skype。Skype是一家网络电话公司,其基于P2P的语音通信技术直接威胁到了运营商的传统语音通信业务。eBay公司经营着全球最大的C2C网上拍卖业务,为全球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在线交易的服务。eBay利用Skype摆脱了电子邮件低效率的交流方式,其买卖玩家能更快捷的与对方交流,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另外将PayPal钱包和每个Skype账户相结合,既方便了Skype的付费,又提升了PayPal的支付金额。

二、P2P商业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1.版权纠纷

由于P2P下载通常是免费的,所以其传播的大多是盗版作品,否则高昂的版权费用是无法收回的。音像公司早已在全球展开了针对P2P网站的诉讼行动。从2001年美国唱片工业协会针对Napster的P2P首次诉讼,到2005年10月,香港公民陈乃明因利用BT软件在网上传播三部电影的非法复制品,成为全球因BT侵权而被刑事检控并定罪的第一人,版权问题已成为阻碍P2P商业模式发展的瓶颈。

2.收费问题

版权的困扰使得P2P商业模式的发展必然走上正版之路,但购买版权的支出能否通过向用户收费的方式回收呢?笔者认为,目前对P2P服务收费还存在一定困难。长时间享受免费服务的网民一旦发现要收费,也许会放弃这种服务。这会导致客户数量的减少,由此可能引发行业内的“杀价”,最后靠向用户收费取得的收入可能微乎其微。另外,计费标准也值得商榷。是按件计费呢,还是按流量计费呢?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影响P2P商业模式的发展。

3.管理缺失

现代P2P技术从其原理上看就体现出一种“无中心”的特点,每台电脑都可以是服务器,这种方式给了用户更多的自由,但也不便于管理,无法根除一些传播非法内容的毒瘤。从我国现在的机构设置上看,对P2P的监督也是一片盲区。当然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其网络安全性也受到危胁。

三、对策

1.转变盈利模式

笔者认为P2P服务的盈利模式可以在内容上取得突破。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都有DV和数码相机。不少人会随时拍下身边的趣事趣闻、惊险场景和秀美风光。这其中有不少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P2P服务商可以考虑给网民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供他人下载分享,其中优秀的作品可以买下来。这样既免去了高额的版权费用,又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权利。再配以“‘我的DV,我来拍’,最佳自拍DV作品全国网评”等活动,既能提高网站点击率、扩大知名度,又创造了经济效益。

2.合理分配利润

经济利益冲突是P2P商业模式版权纠纷的主要诱因之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利润的合理分配来平衡各方的得失,最终实现共羸。P2P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向版权人支付补偿金或者分成的形式传播正版作品。这种方式下,网民付费在网上下载正版的音像制品或游戏,这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买正版光盘是一样的,但价值会便宜很多。而P2P服务提供商则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音像制品,既能保证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又避免了侵权纠纷,而且“收费有理”。而版权人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对版权人来说,在盗版侵权屡禁不止、防不胜防的网络环境中,与P2P服务商联手,将其变成自己的另一个销售平台,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3.加强行业自律

在网上的一份关于版权的随机抽样调查中,86.5%中国网民选择的选项是“没有人在乎下载的电影、音乐、游戏、软件的版权问题”。这说明网民在使用P2P下载和分享作品的时候几乎没有考虑过版权人的利益,这会助长传播盗版的势头。2005年10月31日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宽带P2P应用推进联盟”旨在推广P2P技术,希望通过行业自律使P2P商业模式走上健康合法的道路。在政府监管不力、网民漠视版权的情况下,加强行业自律对避免网络侵权,促进P2P商业模式更好地发展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历程

(一)“互联网+”1.0时代——“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

所谓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即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网络商务闭环,构建一体化的多边市场平台。平台价值在于通过互联网集合客户群体,通过各种客户群体的互动创造最大商业价值。例如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就是通过相亲的男女方客户互动产生盈利;再比如淘宝网通过建立开放式的购物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多元化的购物体验,并收取入驻商家的宣传费用。所谓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即在互联网上给予消费者免费的基础服务,其主要形式分为三种:一是基于双边或多边市场的免费服务或免费产品,借助第三方支付弥补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二是除了基础服务免费外,对高级服务进行溢价收费;三是利用免费服务培养忠实客户,养成良好使用习惯,进而采取后续收费模式。作为“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的佼佼者,奇虎360在2007年异军突起,凭借着免费的杀毒服务,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相继推出的安全卫士与软件管家等免费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2008年,“360安全浏览器”的推出,更是为奇虎360带来了大量现金流,免费的网站导航服务,广告费盈利模式弥补了其经营成本,随后的360游戏与360其他自主软件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用户优势下,平手其他品牌,形成了多边化的协同效应,促进了行业发展。

(二)“互联网+”2.0时代——“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产品、平台与社区分别是根本的三个层次,在“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快速发展过程中,“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优势逐渐展现,以小米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内容+社区”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媒体属性+商品与社交属性,通过媒体传播产品的内容将消费聚合,而后通过社区消费者的培养、沉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而开展商业活动。“互联网+”2.0时代的内容,即全媒体化内容,企业借助媒体网络,更有针对性地吸引客户、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与粘性。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使得全媒体化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完善,企业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内容互动链接,随时调整发展战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口碑与品牌价值。互联网的社区化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购买商品,在网络社区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小米社区为例,在小米手机设计阶段,便积极吸纳手机发烧友,共同探讨手机的功能。从小米1到小米6历经六展历程,小米秉承“一切环节皆体验”的商业理念,通过小米社区持续不断的培养忠实客户,通过提高客户的参与感与忠诚度,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及时有效的互动沟通中,小米公司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形成了良性发展循环。

(三)“互联网+”3.0时代——“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移动4G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渗透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产业链外延不断拓宽,O2O线上线下商业模式成为了当前的关键词。相较于“平台+免费”与“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而言,“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在于“流量至上”商业逻辑,随着前期发展的流量积累,企业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大流量的堆积下,流量的变现功能凸显,例如视频网站、旅游网站与购物网站,纵向的产业链发展趋势明显。“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开展O2O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传统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效率,另一方面重塑传统产业链,打造了新型商业模式与供需程序,拓宽了市场空间。以京东商城为例,随着京东自营物流的布局日趋完善,其产业链的闭环逐渐形成,通过定制供货与自营销售等方式,塑造了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与“互联网+”2.0时代相比,3.0时代的变现特征在于线上与线下共同变现。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商业模式,遵循顾客导向,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传统供需矛盾,扩大供给与需求,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例如,以现象级Uber、滴滴、快的为代表的打车、租车商业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开创了新型商业模式。

(四)“互联网+”4.0时代——“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互联网生产力工具理论视域下,近年来跨界商业生态网络组建形成。相较于“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4.0时代真正开启了全社会的资源整合模式,除了传统产业链的“互联网+”发展之外,国内互联网巨头凭借着流量优势、资源优势与经验优势,推动了“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全产业链生态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的根本在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与在线化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革新趋势下,移动终端设备与互联智能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为“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后端数据支持到前端数据支持,再到基础设备支撑,多个方面协同发展共同缔造了“互联网+”的新型跨界生态网络。纵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企业,目前都在向着“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发展,一方面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对外开放,例如百度医疗云与金融云、阿里巴巴政务云与电商云;另一方面是跨界与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例如京东与国美、阿里巴巴与苏宁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巨头企业的联合,通过各种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构建了更丰富、更健康也更庞大的新型跨界生态网络。除了互联网巨头之外,传统产业巨头也在积极转型升级,包括万达集团、联想集团与苏宁集团等,纷纷通过“互联网+生态网络”的方式,拓宽了产品线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与附加值。在多元化合作路径下,越来越多的跨界、跨产业生态网络不断发展壮大,引领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新业态。自“互联网+”4.0时代以来,跨界融合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通过培养行业新生态的方式,跨界融合取得了长足发展。苹果电脑跨界手机,颠覆手机行业龙头诺基亚;腾讯以微信平台跨界通信领域,颠覆传统运营商的短信与语音服务,开创“微时代”;特斯拉进入汽车产业,阿里巴巴携手上汽公司等,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取得了杰出成果。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绝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更是跨界融合的竞争。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间边界越来越模糊,行业与企业的跨界竞争壁垒不断降低,使得跨界竞争成为了新常态。客观而言,跨界融合需要企业利用竞争优势打造新的生态,秉承共享、共赢与合作原则,完善商业生态系统,扬长避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配置共享经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WeWork、Airbnb与共享单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大热,凭借着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共享经济的价值在于提高资源配置率,激活闲置资源,让参与者获取共享红利,并实现多方共赢互利的目的。以Airbnb为例,从2008年成立以来,品牌已经在全球两百个国家拥有两百万套房源,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量超过三千五百万户,品牌估值已经超过两百五十亿美元。国内方面,从短租平台到出行交通工具,再从物品分享到知识技能共享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高达两万亿元,参与人数超过五亿人,涉及领域包括房屋短租、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金融、知识技能和交通出行等方面。在国内共享经济热潮下,诞生了小猪短租、神州租车、共享单车与滴滴出行等新兴知名企业。“三流”融合新闭环。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是商业模型的基本要素。其中,物流是产品与服务的表现,资金流是支付与资金运转的表现,信息流是商业信息与产品信息的互动。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利用“三流”合一打造商业闭环,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京东、苏宁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均是打造商业闭环的杰出代表。借鉴其成功的完整内部商业生态打造经验,现代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信息流的把握,要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作用与价值,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准确采用大数据分析,为商业模式创新与产品服务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是物流体系的构建,充分实现产品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产品信息与品牌的价值信息能够轻松通过互联网传递。为了打造商业闭环,现代企业需要秉承“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理念,通过与物流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线上线下无缝的服务体系;再次是资金流的保障,借助第三方支付渠道与金融管理部门,保障资金流的良好循环,打造商业模式的生态圈,实现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全方位了解;最后,通过“三流合一”的方式布局线上线下,构建闭环生态系统,其类型可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商业闭环,其主要对象是互联网企业,通过向下整合资源,构建内部生态闭环,以BAT为代表,通过补充线下实体店,收购实体线下企业的方式,进行线下布局,打造闭环生态圈。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不仅成立了菜鸟网络科技公司负责物流端,而且还投资和收购了苏宁、文化中国、海尔日日顺与快的打车等企业,补充了其信息流与资金流;二是自下而上的商业闭环,主要以传统企业为主,通过顺应互联网时展趋势,寻求线下向线上的商业延伸,构建O2O闭环生态。例如苏宁电器、银泰宝货与万达百货等,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支付体系,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垂直一体化打造闭环,例如已经构建生态圈的乐视与小米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延伸,整合了内容、平台与终端资源,构建了完整生态圈。小众市场长尾模式。所谓长尾模式,即以“款多量少”的核心理念,推动企业发展的模式。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其优势在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商的运作效率,有助于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物联网体系下、众筹模式下,通过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定制化或小众市场运作方式,降低库存成本,提高销售量。长尾模式下C2M、C2B、C2F最为常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C2M模式核心在于按需生产,C2B直接连接品牌企业和消费者,C2F则是互联网平台与工厂连接定制个性化的网络产品。客观而言,在定制与按需生产的模式下,能够让消费者买到价格低而性价比高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趋势,C2B、C2M、C2F模式必然更符合市场规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现阶段国内外已经出现诸多类似网站,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定制时代。个性化、小批量、多样化的小众市场长尾模式,生产销售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掌握了分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打破了传统商业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瓶颈,能够按需生产、定向销售,通过创新与创意的融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启示

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从“平台+免费”到“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再从“互联网+O2O产业链”到“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广泛应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构特征与商业特质。从“线上流量变现”到“线下融合聚变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其实就是互联网发展潮流、发展规律的映射。随着网络时代对生活与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企业需要采用互联网思维,顺应时展的趋势与潮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商业逻辑与价值逻辑,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价值。“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除了要注重技术创新以外,更要高度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强调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把握客户的痛点。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产业链整合或跨界融合,与互补性的社会资源合作,发挥优质资源的优势,打造合作共赢的商业生态网络。通过更高效的为客户提供全过程体验与解决方案,提高产品与服务附加值,创造更大商业价值。遵循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保持商业模式的持续生命力,需要始终保持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动力,这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价值创造是基础,价值获取是目的,前者是指创造顾客价值,后者是指获取企业价值,两者需要同时兼顾。通过创造附加值,让消费者感受其消费收益大于支付成本,则有助于为消费者带来最佳的购物体验,有助于企业培养忠实的客户。与此同时,企业通过营业收入补偿成本费用获取更多利润,才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商业模式创新基本原则下,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需要平衡兼顾,符合商业发展规律。反之在过度的“烧钱”发展模式下,在缺乏合理盈利方式下,在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难以有所作为的形势下,必然不会产生最佳的商业效果,其商业模式难以符合市场与客户需求,不利于企业或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晓芳.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4(24)

2.刘建刚,钱玺娇.“互联网+”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

3.康俊.“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互动机制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第4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财务战略;盈利模式;竞争优势

引言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它的兴起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其得到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Teece,2010)。此后,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商业模式研究呈现出“井喷”之势(Zott & Amit,2012)。当前的商业模式研究涉及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不同的经济管理领域,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将商业模式与其研究对象相结合,从不同层面分析商业模式与其所研究对象的多样关系,导致商业模式自产生开始就伴随着多样化的研究特点。所以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定论,这也将限制商业模式的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将简单归纳分析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及定位;其次,将根据不同的学科属性,论述商业模式当前的发展情况。笔者发现,商业模式与战略财务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如2014年(第三届)中国财务管理全球论坛的主题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公司财务重构”。同年,企业财务转型高峰论坛上提出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变革。2014年CIMA全球管理会计报告中,CIMA中国代表汤谷良研究揭示了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方向。即:商业经营、资本经营和货币经营,其中商业经营的核心内容是商业模式的发展变化。商业模式是财务、战略、管理等学科研究发展的突破口。然而,当前基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中,较少有将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相结合的研究。要推进商业模式的全面发展,必须将其与财务战略相结合。

一、商业模式学科属性与研究方向

商业模式是与经济、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管理普遍相关的综合学科,这决定了其研究方向较为分散。

(一)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

商业模式是经济、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王雪冬、董大海(2012)还认为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有关。单独将其归为某类学科都不能体现商业模式的综合性。商业模式正在被用于解释不同经济、管理领域的诸多问题,其综合性学科属性及定位也已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认可。

(二)基于学科属性的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文献较多,通过分析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可以按照商业模式不同的学科属性将现有研究进行分类。本文根据学科属性将商业模式研究主要分为商业模式内涵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结合学科的特定研究。

1.商业模式内涵研究

Drucker最早称商业模式为经营理论;加拿大管理学家Mintzberg称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是获取财务绩效的战略思想。当前对于商业模式内涵研究较多,国外研究主要学者为Zott & Amit和Teece。Zott & Amit(2007,2008,2010)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相互连接和相互依赖的活动系统,用来决定企业与顾客、合作伙伴和风险投资者“做生意的方式”。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本质是企业向顾客传递价值、引诱顾客支付价值和转换支付为利润的商业方式。国内主要研究学者为翁君奕、原磊等。翁君奕(2004)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原磊(2007)在研究国外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特别是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选择的“3―4―8”体系。

从财务角度来看,商业模式致力于解决企业创造利润并持续获得现金流的问题。商业模式对财务绩效的作用通过顾客价值体现,在有关商业模式的大量研究文献中,形成共识的是商业模式构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客户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取得。这是商业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件,其中隐含的财务要素显露无疑。然而,当前学者们对商业模式的财务要素研究还并不广泛。

2.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是指设计一个新商业模式的活动,如创造、实现和验证活动(Massa & Tucci,2013)。许多企业现有商业模式是无效的,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Hayashi,2009)。

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障碍、路径等。由于组织惯性和原有传统机制压力,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Sosna et al.,2010)。Sosna et al.(2010)认为,成熟企业不得不解决组织惯性和其他源于之前商业模式的锁定效应。Bouchikhi & Kimberly(2003)认为,企业身份陷阱(Identity Trap)限制战略选择;克服障碍对策包括致力于实验和学习(Morris et al.,2005;McGrath,2010;Chesbrough,2010;Teece,2010;Sosna et al.,2010)、采用加速商业模式更新的领导行动议程(Doz & Kosonen,2010)、建立伙伴关系(Chesbrough,2006)、找到各种可用的“隔离机制”防止竞争对手模仿(Teece,2010)、强化企业良性循环、弱化对手循环和将竞争者变为互补者(Casadesus-Masanell & Ricart,2011)。国内学者王鑫鑫和王宗军(2009)发现,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市场地位、治理结构、企业高管、组织结构、文化、与合作伙伴关系等因素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方面也有一定研究,目前国外学者Amit和Zott(2001),Malone et al.(2006),Henriksen(2012)和国内学者程愚(2005),王翔、李东、张晓玲(2010)等对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财务战略关系的研究展开了尝试,他们大都是采用了对商业模式先分类,再展开实证研究的方法。Henriksen(2012)还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体现着明显的动态性。然而,当前商业模式对企业财务的相关研究开展的还比较少(Coen,Hidde,2011)。

3.结合学科的特定研究

当前,以商业模式为主题的文章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但总体研究仍处于“新理论”的阶段,结合学科的特定研究总体呈现了三种基本研究脉络,包括商业模式概念和具体要素研究、商业模式在战略领域的研究以及商业模式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重视对商业模式要素、商业模式与战略管理间关系和商业模式与创新管理间关系的研究,却鲜有学者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王雪冬、董大海(2012)将商业模式归纳为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管理学不同学科所形成的一个新的交叉科系,并相应指出商业模式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商业模式性质研究、创新研究、商业模式与营销学结合研究、商业模式与战略结合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研究、商业模式评价研究,却未提及商业模式与财务之间的研究。

然而,商业模式对企业财务,特别是财务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Christensen(2010)中指出,苹果公司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于大家普遍认为的新技术,而是把新技术与卓越的商业模式相结合。汤谷良、戴天婧、张茹(2012)进一步架构了“企业价值财务战略(现金流结构主导)盈利模式(轻资产模式)商业活动与资本行为财务业绩”的财务战略驱动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主要方面)的理论框架。商业模式关系着企业战略层的决策问题,保证企业战略顺利实施需要进行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间关系,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纳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极其有利(王满,2008)。

二、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研究方向

(一)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的基础研究

商业模式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包含的财务内容非常丰富。本文阐述了商业模式包含财务内容的几个方面,但在未来研究过程中,商业模式与传统财务,特别是战略层上财务战略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还应该进一步探索。同时,当前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因此,未来研究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研究如何设置财务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模仿壁垒,避免竞争对手快速模仿使得企业丧失优势。

(二)商业模式与企业财务战略关系研究

企业的财务战略按照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环节,划分为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财务战略的执行与控制、财务战略的业绩计量(王满,2008)。

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是研究企业财务战略内容的关键。企业财务战略进行决策与选择时,应当考虑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首先,应当综合考虑是通过财务战略驱动商业模式选择,还是根据商业模式选择与之适应的财务战略。如果企业已确立商业模式,应当考虑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进一步选择财务战略的职能类型。其次,企业还需要根据商业模式执行财务战略并进行控制,并根据商业模式的不同形式,选择适应财务战略的控制原则和方式。最后,应制定与商业模式相关联的业绩计量方式。

(三)商业模式基础下的财务战略交叉内容研究

1.投资战略选择研究

企业商业模式转变时,企业财务战略相应转变,财务战略的转变会反向带动商业模式的发展。此时,企业应当考虑创新商业模式的资金来源与途径。对于不同企业,如制造企业,应当分别考虑产品盈利能力基础上的投资战略、产业链整合基础上的投资战略以及产业扩张基础上的投资战略。不同企业应当根据产品及产业特点分析其商业模式基础下的投资战略选择。

2.融资战略选择研究

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转型时期或高速发展时期产品尚不能及时转化为充足现金流收益的情况下。此时,企业应当分别研究盈利能力基础下的股权融资、盈利能力基础下的债务融资,进行融资渠道优化与创新。

3.分配战略选择研究

影响股利分配主要有公司、社会、行业等原因,这些原因是企业选择商业模式的基础。根据企业的商业模式选择适当的分配战略,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也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息。如对一个业务扩展企业的公司,可以考虑低现金股利加额外股利的股利分配战略,这种分配策略具有固定股利支付率和稳定持续增加股利等特点,这也是商业模式在内部的自生复制性导向低现金股利加额外股利的分配战略。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商业模式是经济、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科系,当前国内外针对商业模式与经济、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却忽视了商业模式与财务,特别是与财务战略之间的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之间的研究需要大量数据或需要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研究难度较大。商业模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科系,当前学者们较少研究其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有其客观性,但只有进行全面研究,才能深入推进商业模式理论和财务理论的发展。

商业模式与财务特别是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商业模式研究的薄弱环节,因而,未来必须加深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Teece D J.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2):172-194.

[2] Amit R,Zott C.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2,(3):41-49.

[3] Morris M.,Schindehutte M.,and Allen J.The ra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6):726-735.

[4] Amit,Raphael,Christoph Zott.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2001,(6/7):493-520.

[5] Pauwels K & Weiss A.Moving from free to fee:How online firms marker to change their business model sucessfully[J].Journal of

Marketing,2008,(5):14-29.

[6] 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5):3-9.

[7] Chesbrough H W & Rosenbloom R S.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3):533-534.

[8] 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探讨与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6.

[9]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9.

[10] 翁君突.商务模式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1] 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33-38.

[12] 汤谷良,戴天婧,张茹.财务战略驱动企业盈利模式――美国苹果公司轻资产模式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1):23.

[13] 王满.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1):36-38.

[14] 时龙龙,张巍巍.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策略――以用友软件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3,(8):14.

The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siness model

YANG Xia ,WANG Liang-liang

(Business college,Xi'a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第5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信 互联网 商业模式 产业链 融合

1 引言

电信和互联网形成了迥异的商业模式,在产业链布局、计费模式、客户关系维系等多方面存在着各自的特点。随着3G时代的来临,各大电信网运营商已经开始相继布网。智能化手机的逐渐普及、技术的进步为电信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基础,也为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直接竞争搭建了舞台。在后3G时代,目前电信行业单一的商业模式将产生巨大的变革。

2 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商业模式比较

互联网提出了有异于传统电信的技术框架,包括IP分组、用户自治、尽力而为的实现思路,并得到极为成功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打破了电信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特有的商业模式,给电信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相比电信网,互联网在商业模式上存在下面几点显著的不同,并由此构成了互联网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1)“后向收费”的付费模式推动了互联网的高速普及

传统电信行业实施的是“前向收费”模式: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同时由用户来全额支付其享受的电信服务。而互联网采用的是“后向收费”模式,终端用户除了支付固定的上网费,其他业务运营费用基本上由业务提供商承担。用户可以免费浏览新闻、使用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等种类丰富的业务而无需额外承担费用。互联网的“后向收费”模式得到了最终用户的极大认可,互联网用户数逐年激增,极大促进了互联网的商业化程度。

(2)简单的计费原则提高了互联网用户的认可度

电信网的计费模式比较复杂,除了考虑用户的使用时长外,还会区分电信服务的长途/本地模式、通信费/信息服务费、是否漫游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运营商还提供了种类繁复的优惠套餐,但基本计费原则始终保持不变:即对用户的收费,与其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对资源的占用程度呈正比。繁复的计费标准,既造成了客户使用电信服务的困扰和疑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信服务的普及。

互联网用户按月支付固定的费用即可享受到Internet服务,其享受服务的时长、服务类别、资源占用程度等完全由用户的使用习惯决定,并且用户使用增值服务的收费也与互联网接入提供商完全无关。最典型的例子,用户交纳包月费用后,就可以通过Internet浏览本地网站,还可收取国外服务器上的邮件,或进行收费游戏。单一而廉价的费用,提高了用户感知,提供了极大的用户价值,也使得互联网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达到了较高的普及程度。互联网企业独立的计费支付平台,也对电信运营商的价值链体系带来冲击[1]。

(3)产业链布局的差异,是互联网和电信网在商业模式上最基本的影响因素

电信行业的产业链较为简单和单一,主要包括了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和设备厂商等,产业链的发展是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行业的价值产生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给用户,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又沿同样单一的路线反馈给上游各参与者。单一的产业链和收入结构,必然造成整个行业的收入过分依赖于终端用户的费用支出,导致电信网在价格上相比互联网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互联网产业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提供商,并且形成了集通讯、广告、娱乐、商业、娱乐、社交等多层次的应用,产业链各方以客户为中心紧密配合。事实上,正是由于互联网行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产业链,能够为不同的细分用户提供对应不同层次的免费或付费服务,创造了极为庞大的客户价值。正是由于商业广告提供的大量资金,使得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也能够坚持应用“后向付费”的商业模式,通过产业链上不同层次的节点来承担为大量用户提供的近似免费服务的费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的兴起,互联网产业链进一步得到扩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业务服务。

3 电信和互联网的融合新趋势

从整个市场的角度中,电信网和互联网市场中都有以下几类市场参与者:接入提供商、终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最终用户。下面将各参与方进行行业间的横向比对(参见表1),进而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价值分析,得出互联网产业和电信产业的几个重要特征:

(1) 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和市场地位存在巨大反差

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在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地位有着明显差异,这也是两个商业模式最明显的差别。在互联网领域,接入提供商仅提供最基础的网络接入,面向用户的应用服务由淘宝、网易、腾讯这样的信息提供商提供。这类公司的市场地位高、影响力大,并且通过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开展了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即时通讯等杀手级应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在电信行业中,电信运营商除了提供接入,也通过自营业务向用户提供了相当一部分内容,但在市场收入和重要性上还无法和基础通话服务相提并论;而其他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必须通过运营商的准入,才能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其市场地位也完全无法和互联网企业比拟。各大电信运营商仍然是市场的行业主导者。

但目前的现状随着两网的融合必然会发生改变,随着网络接入的普及,网络的稳定性、通话质量等将成为最基础的同质化服务。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服务将成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在终端市场略占优势,移动终端和个人电脑的融合为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活力

互联网采用个人电脑(PC)作为大部分最终用户终端。由于PC能够为用户提供大数量、直观展现的信息,方便了互联网的内容提供商寻找商业赞助,通过广告成本弥补了初期运营的亏损。在行业发展中期,借助PC的强大终端功能,互联网行业为用户提供了电子商务、网游等“杀手级”服务,开始发掘出行业内在的价值盈利模式,其网络渗透率和影响力仍保持了极为惊人的上升势头。

电信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终端的制约,通信终端的信息展现形式单一,在功能和操作性上也无法和PC相比。在产业发展的大多数时期,语音成为绝大部分业务形式,这显然无法构成必要的广告要素,同时终端功能的单一也无法为用户提供其他的附加价值,造成了电信行业只能依靠终端用户付费的单一商业模式。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终端最终决定了网络和业务的演进过程[2]。

随着近几年智能机的普及,电信产业终端的功能得到了极大提高,手机终端和PC在性能和价格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同时,个人电脑逐步向轻便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PC也逐渐由大宗家电向普通消费品转变,与手机终端的定位越来越相似。当电源、投影等关键技术得到解决后,互联网和电信网在终端侧的融合在近期内成为现实。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互联,很可能取代互联网在业务内容上的主导地位,将成为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推动力。这一发展动态,业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3]。

(3)电信网和互联网的网络覆盖高度重合为融合发展建立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电话用户数在2009年5月突破10亿,其中手机用户数6.9亿。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DCCI2009年7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3.5亿。从覆盖率上分析,通信行业仍占有优势。而从用户年龄结构分析,互联网大部分用户为年轻人,这部分人群具有互联网用户和电信网用户的双重身份,对互联网和电信网都具有良好的普及知识。这部分用户年龄不大,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商务需求,对新的应用和服务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和渴求度,这为两网的融合发展和业务普及奠定了基础。

4 两网融合趋势下电信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4.1 行业盈利将来源于新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的电信网在用户数量上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步放缓。随着高端用户的逐步饱和以及农村市场的开发,用户平均收入逐年下降。用户在通话费上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通讯类收入将逐年保持稳定。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内居民对电子商务、文化娱乐等信息服务有着极大的需求,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将得到显著增长,将成新的行业增长点。电信行业在满足用户的基本通讯类需求之后,应逐步向信息提供和服务供应方面进行转型,实现通信与电子商务和文化娱乐的融合,搭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体验的平台。电信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高覆盖率和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建立起涵盖教育、医疗、娱乐、文化、商务、社交等全方位的商务模式,为用户提供视频、图像、图书、音乐、资讯、社交、商务、第三方支付等全方位服务。

4.2 产业链将围绕客户为核心进行优化重组,互联网和电信企业将直接展开市场竞争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定要依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各类企业群的同步协调和良性发展。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程度和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和电信企业将针对同样的客户群体展开直接的商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单一的、以运营商为核心的产业链将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客户需求,亟需构建适应市场变化的产业链布局。

在新的商业模式下,电信业务的接入、基础服务提供和各类增值业务完全并行开展,由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优势资源、客户关系管理,来寻找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各类差异化的服务。将来运营商将着重于网络侧接入和基础服务,并为各类增值业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渠道。其他各类企业,则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面向用户提供具体的内容服务。内容服务方面,除了电信行业原有的企业,目前互联网行业的领先企业,也会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迅速将互联网上普及的业务以移动互联的形式在电信网上开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将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互联网和电信行业间的篱障也将被打破。

4.3 电信行业的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改变,实现分段专业化

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环境,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用户细分群体,仅仅依靠单个企业,是无法形成一套有竞争力的商业体系的。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促使每个企业必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形成特有的、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企业自己的战略发展的设计依据,不能再局限于企业本身,而是必须着眼于整个价值创造系统,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找到自己在价值链上的定位,在为上下游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电信运营商应提供网络侧的接入服务和基础信息服务,并集中优势自由为各类增值服务提供有效渠道。设备提供商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集成能力和IT服务,针对电信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终端提供商要关注手机智能化和个人电脑移动化的特点,突出终端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各类内容提供商则需要将目前已经得到良好应用的服务迅速普及,并根据两网现融合的特点挖掘出新的“杀手级”服务。通过上下游企业各自竞争优势的结合,实现服务的无缝化链接,使整个产业链通过市场联盟构成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廷润. 从互联网角度看电信融合的策略选择[J]. 移动通信,2008(14):11-14.

[2]陈枝山. NGN:业务与终端决定驱动与创新过程[J]. 电信科学,2004;20(8):68-70.

第6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商业街;发展模式;探索;发展战略

作为一种商业贸易的集中表现模式,商业街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繁华的城市中都会有自己城市中的标志性商业街。著名的有位于美国纽约的地标商业街第五大道;位于法国巴黎的地标商业街香榭丽舍大街。商业街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很多的过程,从最开始的纯粹商业目的,到现在注重城市的环境,重视城市的发展,重视城市的文化等,商业街的发展历程是从单一模式向着多元化发展的历程。因此商业街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认真的探索及研究。

1 商业街在商业经营模式上的优势

关于商业街在商业经营模式上的优势,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商业街的商业模式能够引发规模性的经济效应。第二个方面是商业街的商业模式能够通过合理的商业企业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第三个方面是商业街的商业模式更加的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需要。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1 优势一:商业街的商业模式能够引发规模性的经济效应

在我国的商业街中,很多种类的厂家通过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进行商业经营,各个厂家之间能够同时利用商业街的仓库及交通运输等各种公共资源,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非常成熟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的形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让商家的经营效益最大化。

1.2 优势二:商业街的商业模式能够通过合理的商业企业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我国商业街所述的各级政府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划来保障商业街的正常运行,同时商业街所在的地产公司及有关的业主也应该参与进来,共同出谋划策,让商业街的模式通过合理的形式来形成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1.3 优势三:商业街的商业模式更加的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需要

在商业街发展中,商业街应该在同类产品中,多引进一种品牌,这样会有助于消费者的选择多样性,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消费的需求。

2 我国商业街的发展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的商业街,从其产生形式和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商业街,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地理位置多位于历史名街,经营范围较为综合化,消费群体多样化。二是特色商业街,以一种或几种特定商品的销售为主,形成同类商业企业集群,提供同种商品多品牌经营。

在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调查中,消费者来商业街的目的大多为逛街购物、品味美食及娱乐休闲。商业街作为传统商业街,提供了多元素、多样化的消费体验。被调查者对于商业街整体消费水平的看法,大致50%的人认为,商业街所售商品属于中档商品,物美价廉,并且各种层次商品齐全。此项数据说明商业街的商业定位较为合理,满足了主要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从商业街的店铺设置是否能满足个人需求此项调查可以得到印证,90%的被调查者认为商业街商业街的店铺设置能或者基本能满足个人需求。

在对商业街发展战略的调查中,被调查者购物时关注的最主要因素是价格、交通、品牌和一站式多选择业态,其次是休闲乐趣和离工作居住地点近。

3 我国商业街模式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于我国商业街模式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我国部分商业街存在着经营的商品种类单一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现阶段部分商业街没有很好的管理和规划,各个商家之间自主经营和发展。第三个方面是我国很多商业街存在定位不明或者缺失的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 因素一:我国部分商业街存在着经营的商品种类单一的问题

我国的商业街在经营方面会刻意的偏向一类人群,例如年轻人群,迎合年轻人群的消费习惯来管理商品的经营种类,这样就造成了商业街的产品单一问题,对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失去了让吸引力。

3.2 因素二:我国现阶段部分商业街没有很好的管理和规划,各个商家之间自主经营和发展

我国目前很多的商业街没有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这样就会造成商业街的经营混乱,参差不齐,每一个商家根据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进行规划,这样会严重的影响整个商业街的结构。

3.3 因素三:我国很多商业街存在定位不明或者缺失的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我国很多的商业街在商品品牌的问题上出现问题,商业街中很多的重复品牌,让商业街失去的发展的特色,没有自己的特色。商业街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阻碍。其他地方能买到的产品,消费者没有必要再来商业街进行购买。特色的消失会严重的影响商业街的发展。

4 我国商业街模式有关发展的探讨

我国的商业模式还是应该重点借助国外先进的商业街经营模式。关于我国商业街模式有关发展的探讨,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我国的商业街应该进行相关的商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不断的强化有关休闲娱乐的服务项目。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的商业街应该不断的建立并且完善相关的制度,做到统一规划和部署。第三个方面是我国要在交通问题上迎合商业街的发展。第四个方面是我国各个城市之间应该不断的提升商业街的商业魅力,作为城市的名片进行营造。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4.1 我国的商业街应该进行相关的商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不断的强化有关休闲娱乐的服务项目

我国的商业街在经营项目上可以更加的多元化,不但在零售方面继续创新,还要在休闲服务上进行发展。例如开设书店及旅游等项目。这样就丰富了商业街的经营,给商业街的经营推加了助力,进一步的提升了商业街的经营空间。

4.2 我国的商业街应该不断的建立并且完善相关的制度,做到统一规划和部署

我国的商业街在产权方面是分散的,但是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力争做到整合,做到规范,统一经营,对于商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

4.3 我国要在交通问题上迎合商业街的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来商业街进行消费,我国的相关交通要跟上商业街的发展,让消费者不为了交通问题而烦恼。

4.4 我国各个城市之间应该不断的提升商业街的商业魅力,作为城市的名片进行营造

我国的各个商业街应该努力的实现自己的商业魅力升级规划,不断的提升商业街在城市中的地位,让商业街作为城市的地标,作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武云亮.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4:146-148.

[2]刘宪杰,刘真.论特色商业街的转型与升级[J].企业研究,2011:60-63.

[3]刘菲.国外著名商业街比较与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6.

第7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家具商业 流通渠道 商业模式

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数十年间,中国家具商业流通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的更新、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的成长而不断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已不再满足单一的购物形式、简单的商场环境和辗转奔波的消费过程。于是,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休闲化、时尚化的家具购物需求,家居商场从传统、单一的专业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融家具建材为一体的大型家居博览中心,又有单个家具厂家独立经营的家具品牌旗舰店;既有环境幽雅、档次较高的商场型家具购物广场,又有方便快捷、价格适中的一站式家居超市;既有传统的摊位制经营家具卖场,又有新型的网上购物营销家具E店……经营方式多样,产品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本人近年来一直从事家具商业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目前国内家具商业流通业态的多种形态有所涉猎,希望能结合目前商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就家具商业流通业态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商业形态展开论述,以求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专业人士对此的专注与探讨。

一、中国家具商业流通渠道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家具商业流通发展历程,纵观国内家具销售模式,家具销售经历了从无营销到有营销,从无专卖店到有专卖店,从小店到大商场,从局部地区到遍布全国,从低档家具到高档家具,从家具产品到家居产品,从一级市场到三级市场,从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从抓品质到重品牌一个又一个令人激动的过程……二十年来,大大小小、形形的家具卖场在家具营销的大舞台上演绎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有的成为一枝独秀,有的成为一代枭雄;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四季常青;有的门庭若市,有的门可罗雀;有的口碑相传,有的问题缠身……总体而言,中国家具商业流通渠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中国家具市场的起步阶段。这时的家具市场场址、规模、档次的选择大都比较适应当时当地的客观发展条件,场地因陋就简,注入资金少,市场规模小,产品以国产家具为主。不少市场建在闹市区内,也有的自发形成在原分散的自由贸易的市场内。大部分地区家具市场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棚户式的家具大排档、摊位制拥挤嘈杂的家具市场是当时家居市场的主要形态。

2. 形成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市场的形成阶段。家具市场场址从繁华的闹市区向交通便利的城郊结合部发展,投资建场的资金由最初的几百万元增加到上千万元,个别市场的建场资金达到亿元以上。进场的家具产品由中下档次向中高档次发展,市场还吸引了港台地区部分优秀产品和厂商入驻。市场经营方式也多起来,直销、、自营相配合,零售、批发相结合。到90年代末期, 拥有超大空间、手扶电梯、高档装修等硬件设施的商场型家具卖场开始出现,带动家具零售业进入商场时代。

3. 发展阶段

从20世纪初起至今是家具市场的规范、完善、成熟阶段。此阶段呈现的基本特点是由综合性家具市场逐渐向专业化、有自己特色的市场演变。市场管理质量大大提高,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经营占据优势。市场相应的配套服务,如银行、邮电、运输、工商、税务、食宿、教育等逐步建立健全起来。随着国外投资商进入中国家居流通领域,促使中国家具市场规模、档次、经营、管理、服务等运作方式出现质的变化。随着一站式家居消费概念的兴起,涵盖家具、建材、饰品、设计、汽车、百货、体育、餐饮等十大行业,引导家居消费从个人目的性消费转变为家庭休闲式消费,真正成为以家居为主题的购物MALL,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家居消费业态。

二、目前几种主要家具商业流通模式

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而惟一不变的是变化,没有永生不败的常胜将军,没有永续经营的同一赢利模式,没有持久不变的世代赚钱秘诀。家具营销的商业空间也在有形无形地悄然变化,曾经的辉煌如何继续,新的篇章怎样揭开?家具卖场何去何从,出路在何方?经过市场的检验,业界的创新,如今活跃在家具商业流通领域的家具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单纯租赁模式

这是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主要家具商场经营模式。由一家具有一定招商、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商业运营公司和地产公司自建卖场或整体租下某一商业楼盘,根据家具的风格和品类进行通过统一规划和设计,对建筑外观和内部公共空间进行统一设计,提供专业齐全的配套服务,以求创造出较好的整体形象和商业氛围。而后面对家具厂家和家具经销商进行统一招商,在具体经营过程中采取收取租金的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配送,实行配套的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系统。

这种商业模式对于家具商家而言,要求商家具有较强的商业运营能力,对于家具的品牌和家具的特征非常了解,对顾客的需求十分了解,能够根据商场建筑本身特点进行合理的业态规划,在行业内要具有较高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吸引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整个商场的招商问题和旺场问题,能够使入驻的商家能够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这种经营模式的商家主要靠租金来赢利。

这种商业模式是目前业内家具商业流通模式的主体,目前有业内形成规模经营、连锁经营的全国范围布点的一些大型家居卖场如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月星,欧亚达,吉盛伟邦等专业家具商场。这些商业采用全国一盘棋,统一布点、统一招商、统一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操作模式和企业形象,具有较强的品牌认知度,能与业内具代表性的家具厂家形成战略联盟,共同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和运营空间。也有全国各地区域内扎根本土、挖掘自身潜力的地方诸侯如广西富安居、深圳好百年、武汉金马、杭州第六空间,这些商家多在本地有着长期的经营历史,深谙本土百姓的喜好,与本地经经销商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创造出具地域特色的商业空间,在本地市民心中留有较好的品牌,经营得好的话还是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 商场直接经营

目前业内大多家具品牌都是采用经销商营销方式,有些地区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销商随着业绩的成长,会同时几十个独立品牌,这些品牌往往会涵盖家具业态内的多种系列,能在相互之间形成有机的互补,这时候一些有能力和经销商会寻求脱离传统大卖场另行开辟一片商业天地,这就形成了商场直接经营的一种家具营销模式。

如金马凯旋在武汉着40多个中高档家具品牌,这些品牌都是某个领域较好的,像如板式家具的皇朝、金属家具的康耐登、儿童家具的我爱我家等品牌。它往往自建或长期租赁具一定规模的商业空间,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形成统一的外观形象、内部空间氛围,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收银、统一送货、统一装配,具有较好的商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这种商业模式往往由于商家不同而有着相应的企业形象,商家在进行品牌选择时会有明确的经营定位和营销特色。商家要对于市场有着敏锐的感知力,要能清楚了解自身目标客户的实际需要和品牌喜好,要能清楚地了解业内相应家具品牌的风格特点和系列形象,并能根据自身商场规划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家具系列,并对各类家具品牌和系列进行有机的整体和形象包装,从而促进目标客户进行方便快捷的消费,并在家具采购过程中体会别样的家居文化。

3. 商家厂家联合经营

传统商场提供场地、经销商租场经营的家具营销模式经销商的压力很大,也给家具厂家造成销售上的困局。由于物业成本的上升,商场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铺位的租金,经销商既要按照厂家专卖店的要求进行店面装修,又要支出一定的费用进行摆场和铺货,还要定期支付数额不小的租金费用,这样下来一个品牌专卖店的初期投资成本都要在三十万元乃至更多。而现在很多家具品牌往往每年都会推出新的产品系列,并要求经销商根据新的产品系列进行形象提升或更换别的经销商,这样对于一些小型的经销商来说造成了太大的压力,也促使有些地区商场内经常出现有些家具品牌难以持续经营而退场的现象,也不利于这些家具品牌在某些地区的品牌形象。

有感于这一行业困局,业内有些商业运营人士开始寻求新的商业模式,采用商家厂家联合经营模式。即商场仍按传统租赁式商场进行整体形象包装、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但是不是将各个标准摊位出租给经销商或厂家,而是将其根据整体规划和设计要求分楼层、分区位交给不同品牌和风格的家具厂家,由厂家出资进行专卖门店的形象包装和产品铺货,再通过一定的准入机制在当地寻找合适的经营者来进行专卖门店的日常销售和形象维护工作,将最终销售完商品所得的利润以一定的比例分成来进行三方的比例分配。

这种经营方式既解放了商场只是地主,不参与经营的形象,使其也成为整体商业运作中的一个重要参考者,又减轻了经销商既要付租金又要付货款的双重压力,能以一个较为轻松的状态来经营家具品牌,同时也解放了厂家只提品,不管产品销售的供应商的角色。因为商场经营的好坏,产品销售的业绩,与商场、厂家、经销商的切身利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将会促使各方通力合作,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在商场形象、产品包装和日常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好的业绩,提升产品、商场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认知度。

4. 家具超市

相对于盛行的商场式家具的营销空间,家具超市属于舶来品。其突出的优势在于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确保经销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实惠,再加上将产品的购买和配送一体化运作,能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

提到家具超市,就必然要谈起IKEA(宜家)。宜家瑞典家居用品零售集团,刚进入中国不久,便成为时尚家居和小资生活的符号。在这个以顾客为导向的时代,宜人性化的关怀和服务是宜家特有的营销不仅靠打价格战来取胜,而是充分运用体验营销、信息营销等多种手段来打动消费者,使消费者轻松消费。

家具超市在布局和服务方式的设计上,需尽量使其显得自然、和谐。商场内设立不同风格的样板间,把各种配套产品进行家居组合,充分展现每种产品的现场效果。不提倡工作人员直接向顾客推销,通过合理的设计使顾客在自行体验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购买。为每件商品制订导购信息,将营销的信息全部公开、透明。蜿蜒的过道,活泼温馨的儿童乐园,风格简约的产品设计,再加上浪漫典雅的音乐环境,宜家家居总体上给人一种简约、时尚、温馨、精致的感受,使购物者的心情很愉悦。

5. 家具网上购物

与规模日益庞大、功能日益多样的综合型实体家具购物商场相对应的,是诞生于21世纪的网上家具销售潮流的来临。有业界人士指出:随着网络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网络购物将会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选择,在这样一个大的时展背景下,家具商业营销体系也必将在网络购物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8年底,业界出现了一个由知名传统家具商业营销企业好百年家居连锁企业成立的好百年家居e购体验中心,经营面积达15000平方米,并同步推出其网络购物平台:好百年家居e购网(省略)。一方面结合了传统家居流通行业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有着网络购物特有的方便快捷,这势必会引起家居流通行业的一次变革。

据悉,以"好家居,低价格,一网打尽"为口号的好百年家居e购网,拥有两千余家知名家居生产厂家资源,确保商品品质和商品的多样化,同样的优质商品、令人心动的价格、成熟的售后服务,鼠标一点,看中的家具就会送货上门,节省下来的不仅是钱,还有宝贵的时间,这种新兴的购物模式必将受到日益繁忙的都市群体的追捧。好百年家居e购体验中心有30%的商品采用ODM、OEM方式生产,做到生产成本最小化,有60%以上的商品采用海量订单采购,挤去了中间商泡沫利润,大幅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用15000平方米的实体店铺设出相当于十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实体商场,有效地节省了场地租金、水电、人工等费用支出,大幅降低销售成本,做到比市场价低30%到50%的优势。

好百年家居e购网的出现,将突破传统的物理空间、时间空间和地域空间,用虚拟世界服务现实世界,有效节省场地租金,降低人工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三、未来家具商业流通趋势

目前的中国家具商业流通渠道,可谓龙鱼龙混,杂群雄纷争。既有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欧亚达之流图谋全国一盘棋,寻求连锁经营的业内商业经营大鳄;又有偏安一地,谋求安居乐业过日子的地 方诸侯。既有以一线城市为据点,意取从上而下路线的高端定位发展,又有设点三线城市,讲究农村包围城市的低位发展战略。既有规模超百万平方的超大型家具城,又有面积几百平方的小型门店。既有靠出租摊位收取租金过活的租赁式经营,又有靠对产品的了解、市场的把握自主经营的门店式经营。既有靠寻求经销商的加盟式经营,又有由厂家直接经销的直线式经营。既有通过门店面对客户直接经营,又有借道网络互联化经营……多种状态,不一而足,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优势,精有精的锐气,全有全的强势,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未来命运如何,前景怎样?

在未来十年里,中国家具卖场将出现第一次重大整合,其结果是:

在此期间,大型的综合卖场将凭借规模实力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也降低利润、降低产品售价;中小型卖场将不堪成本的压力,以各种方式谋求结合,形成巨头。存活下来的小型卖场将是以高端产品、特色产品、特色服务为主的精品卖场。

参考文献:

[1]陈福义.中国商业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管驰明,崔功豪.商业业态变革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重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6-28

[5]古慧平. 家具商场设计探讨[J]. 山西建筑.2002,(7):4-5

第8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 商业经济 创新发展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工业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挑战,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耗来换取,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目前,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新的经济产业布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一、经济转型的背景和内涵

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导致社会原本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持社会继续发展的一种行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面临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危机。

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因为经济体量越小,发展速度越快。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一个调整期,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适当的发展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有利的,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往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才能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到7%之间,这一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目前仍然在维持着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庄边,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消化等。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等,是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全面发展战略。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新兴产业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社会基础的建设。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有许多特点和趋势。

比如,我国为了推行家电普及,开始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活动,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家电企业深入到乡村基层中去。而一旦活动结束,商家立刻失去了这方面的动力。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干预市场的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尽管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家电普及率,但是对于农村地区长远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经济转型之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我国的商业经济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你入手。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第三产业是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的产业,从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中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另外,中央制约三公消费的战略也部分解决了造成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

经济转型之下,我国的商业经济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快消费和快服务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份额。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优势产业,是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亮点。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

新的商业经济形势给我国的商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经济方式。目前的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给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传统的实体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我国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实现了重新组合,甚至带动了物流产业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给边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让人们对于商业有了新的理解。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商业模式是商家出租柜台,依靠物业和租金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导致真正的商家并没有自利,无法发展自营品牌,阻碍了我国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商业模式之下,商家能够更好的把握自身的命运,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型商场从集中在城市中心转变为向郊区发展,小型便利店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主力军。未来的商家该逐渐变过过去的经营模式,而逐渐改为商业地产的自营。而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也不仅仅会考虑到销售实体,而是把服务水平等各种因素纳入到考量当中。

四、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经济转型,思路先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政府的职能开始发生转变。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调节经济发展速度,健身诚信体制,改良商业环境等。在未来的新经济体制之下,政府逐渐转变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的作用。通过改革流通经济来改善市场环境,平衡传统的实体商业与新兴的电子商业的发展。

诚信体系和健康的商业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我们要调整商业模式和结构,建立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的成熟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实现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还要解决自营的商业模式实现回归,转变思维方式来纠正不健康的商业现象和商业行为。未来我国将依托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将持续进行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盛业经济发展有着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质量的特点,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明显加快的趋势。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将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巧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分析与创新模式建构[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18.

[2]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

第9篇:商业模式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 商业经济 创新发展

在这几十年中,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而目前也正处于一个较为关键的经济转型时期。如果我们回顾以往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不难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依靠社会劳动力,并以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大程度损耗作为代价,而面对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过去的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当前时代。所以,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努力转型,以求建设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经济模式。

一、经济转型

(一)概念

经济转型主要是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通俗来说,就是将现有的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变的关键因素为:转型目标模式、转型初始条件、转型过程方式以及转型重要条件。而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的模式、发展的要素、发展的路径等等。纵观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新型工业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在经济转型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而我国在九五计划的时候也已经提出了经济转型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转型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的情况,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都需要经济转型。即便是拥有完善的市场体制、经济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也并不是十分完美,仍然需要通过经济转型来让自己的经济制度趋于更合理、更完善的状态。

(二)内涵

经济转型需要依附于每个国家,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国家经济转型的内涵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内涵进行一定的探讨:

首先,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逐渐放缓,其目的在于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来对我国经济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更能够保证优化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充分的调整。同时,因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增幅还不能够到达转型之前的经济增长幅度,所以还需要依据当前的经济机制以及发展状况来寻找一个新的增幅平衡点。

其次,我国所谓的步入新的经济发展机制以及发展状态还仅仅是一个表象,仍然有一些旧的经济发展机制以及发展状态需要彻底摒弃。因此,当前中国面临经济发展较为动荡的局面。不仅需要尽快找到合适的定位,还需要将经济转型的时限缩减。

二、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

首先,我国的商业经济曾在较长的时间段里以一种病态的方式运行。在计划经济中,我国希望通过政府补贴来扩大销售,但是这只能够实现空间上的购买转移,却没有从本质上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也表示,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应用经济转型思维来面对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以,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我国商业经济在进行创新发展时一定要拥有适合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和思维观念,商业经营活动以及政府的商业制度安排也要符合市场的规律。

其次,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正朝着时尚、高质量、高服务的方向前进。而随着服务质量与商品品质的提高,消费质量也将进一步升级,我国的经济也就能够得到良好的转变。

三、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向

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向首先就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商品的流通产业发展以及宏观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具体来说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重视政府的职能以及市场的调节对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因此,可以下面几部分的概括内容中来考虑如何科学处理政府调节职能同市场配置之间的关系: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通过调整经济增长的速度能够保证商业经济的质量;通过提高建设诚信体系、优化商业环境、调整政府职能、提高商业经济法制等方面科学、规范协调政府职能同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在市场规划以及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合理的措施来改变流通经济,进而打破市场的分割状态,最终推动市场经济的统一发展;协调好新出现的电子商务同实体商业之间的发展关系;明确适应未来消费者需求的零售商业销售的模式。这些都是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发展我国的商业经济需要考虑与面对的问题。

需要重视诚信体系的建立以及商业模式在未来商业经济发展创新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合理考虑:怎样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进而确保商业经济模式调整,并最终实现商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怎样落实家与卖家之间的诚信体系的建立;怎样提高适应商业发展趋势的改革发展,进而保证市场处于成熟的状态;面对新型电子商务的崛起,中国应当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怎样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确保电子商业能够同实体商业相互平衡;怎样确保自营模式能够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本质不会改变;怎样优化当前商业经济环境;怎样改变思维模式,将“病态”模式转为常态。这些都是未来商业经济发展创新中需要考虑与面对的问题,而这也给未来经济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要做到合理创新形成新的动里,保证未来的商业可以适应时代要求。而我国商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在面临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因此,中国只有勇敢的面对挑战并牢牢的把握住机遇,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明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交易机制与市场治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