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中片面受到升学率的影响,故而只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说教,淡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环节,一味追求教学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笔者认为,在进行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着眼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破除传统的唯分论思想的误导,理性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并深入洞悉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坚持教书育人与传道授业解惑的正确理念,将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1.通过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使学生端正学习目的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科书中有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知识,可以说离学生们并不遥远,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小学数学知识的这个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与领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提升素质能力奠定基础。
2.通过严格的数学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
对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生活中积极向上,遇事善于思考,敢于迎难而上、克服困难,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的。在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刻意地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不退缩、勇于拼搏的精神。
3.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思维的启发式教育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理论强调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安排大量的学生实践与动手的环节,通过实践探索新知,通过亲身经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学习过程,对马克思唯物辩证理论有一个初步认识与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动态的学习过程认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课堂教学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教学方法的优选与优化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教学方法是教育理念的细化与具体化,再宏大的理念都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环节。
1.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民族地区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胜心理,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在兴趣与恰当教学方法的带领下,加强民族地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2.培养正确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可以說思想与创意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通过学习就能掌握的,但是思维与创意并不是通过学习就能够学得的。在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开拓思维与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每道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而是加强学生思维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突出素质与品质的训练。
小学数学中常常用到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方法,其中比较是基础,通过比较概念与知识的异同,将不同类的知识进行划分与概括,进而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而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要用到的思维方法,抽象与概括则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当前民族地区学生最为缺乏的。
例如,将事先设计好的例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审题,教师不再将重点放在最终答案上,而是悉心倾听学生在拿到题目后的想法与解题过程,久而久之,通过类似的训练便可以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不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宰,而应该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必须充分突出学的重要性,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设疑、激疑、质疑及解疑的过程中探索新知、提升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阅读学习法: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安排若干课时的阅读学习课,在课上科学组织学生学习材料,通过阅读领会重点,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尝试学习法:尝试学习法就是在遵循人类认知发展过程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调整观点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勇于尝试、主动思考的能力。
(3)操作学习法: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在给出题目后让学生思考,之后便会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及结果,虽然过程中也有引导性的提问环节,但是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被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一拿到题就背参考答案的思维定势,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所以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彻底摒弃上述教学方法,将题目交给学生后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解题,动手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必须养成的一个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会使其受益一生。
三、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07-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学校体育的地位相应的得到了加强,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比较开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更加多样化,注重发挥学生学习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基础教育与发展特长个性增进身心健康与培养体育兴趣意识运动能力并重。自实施新课改以来,不少地方和学校对小型多样的群体性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开展的相当活跃,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但实施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也是多渠道的,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它是学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现行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因素,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致使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培养,导致体育课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体育锻炼得不到保证,体育课课外活动被复习课考试挤占。这些学校即使开展体育活动,也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培养少数几个体育尖子来应付体育比赛,这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表现。因此,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要进一步对体育课教学过程和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研究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原则的课程体系。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首要问题是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基本上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知识传递,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下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许多课外活泼好动的学生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使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产生了厌学思想。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出适应时展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新课标的强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体育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学应围绕着学生主体展开,使学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育素养的提高。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仅靠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指导,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树立体育素质教学观念,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树立全面的体育教学观念。
第二,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好与坏,决定了教育事业的成与败。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需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水平,超人的教学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格精神艺术修养和现代化观念意识。这些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少哪一方面都会是一个缺陷,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影响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学校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三,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体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提高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只有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体育中去。
要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和安排好教学内容,备好课,抓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学法,并注意学生学习的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有兴趣有乐趣的氛围中去学习。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组织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学任务与方法使之和谐,更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让他们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国民基础教育,历来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资源的基础环节。初等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当中的重中之中的环节,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素质, 影响着我国人才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素质教育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技能方面的素质构成的综合素质作为现代人的重要素质。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形成较好的基础素质,是教师的职责,亦是国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积极实施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面貌,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仍暴露出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知还不深入
部分人以为素质教育是实施趣味化与课外活动化的教育,只要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了课外活动,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就可以实现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提到素质教育就理解成开展兴趣活动小组活动。
(二)注重知识方面的传教,轻视了能力方面的培养
当前,很多学校还总是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绩效情况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课堂上,充满机械式教育、填鸭式教育;在课外的时间,经常给学生补习功课,给学生布置了很多作业。轻视了学生能力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盛行的现象是个相当突出的严峻问题。
(三)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轻视非考试科目的学习
不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不容易落到实处,经常被所谓的主科挤占,要么就是流于形式。不能确保非考试科目按照有关课程设置规定进行开设,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实施与推行素质教育。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的关键,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一起共同推进。
(一)社会
教育发展的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优势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同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同社会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的关系。因为,人们习惯将素质教育的推行当作是教育机构的事情,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发展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需要教育部门之外的有关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所以,仅仅有教育机构来推行素质教育是远远不行的,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二)学校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战阵地。唯有紧密地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为中心,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转变以往落后的课堂教学手段和途径,方可以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老师与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老师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每一个举动,不但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工作成效,还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影响,比起单纯的知识教育,对学生的人生更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唯有积极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可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中,开创推进素质教育新局面。
素质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皆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设计,在知识教育环节中把握知识的规律性,依据相异学科教材的特点,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陶冶情感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家庭
学生家长应该树立“家庭素质教育”的理念,“承担起一份教育的家庭责任,改变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实施以培养学生劳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让青少年在艰苦环境中经受挫折磨练的教育等。学生父母不但应对学校推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计划、手段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主动地配合,还应该同老师多沟通、共同商讨对策,形成家庭与学校同心协力一齐抓,共同管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学生父母对学生应该进行综合性评价,不要只关注孩子成绩,而是应该综合评价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
三、结语
素质教育是围绕人的终身怎么样做人,怎么样搞好国民基础教育来着手进行。在小学阶段,推行以全面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应该有效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调动多种积极要素,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作出积极性贡献,使素质教育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与物质保障,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工作,方可以在小学全面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柳梅.素质教育在日本[J].吉林教育,2007,5(12):22.
关键词:生物教学;素质教育;作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19-0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1.生物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生物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很好载体。生物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应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1.1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下,特别是在学校德育教育的熏陶中形成并发展起来。在生物教学中不断地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渗透德育,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
1.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生物教学中教给学生已确定的生物事实、生物原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这些知识虽不能较大地确定学生创新能力,但能积极地向学生灌输科学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意识到生物的发展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因为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到营养和食物;环境保护、水源、能源、资源等问题;此外,国防工业与生物有着如同"鱼与水"的关系。所有这些足以激起学生的心智和想象直接朝向未来,使学生潜意识地树立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断地努力学习。
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技能的培养是重要任务之一。指导学生一丝不苟地做好教材中的每一个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生物学科的内容丰富,生物实验形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会对知识提出质疑,而在教的过程中,教师随时会对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从而诱发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分析、归纳、推理、比较、总结等等。最后由学生自己灵活地获取科学知识,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引导学生将所看到的形态和结构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并进行归纳、推理,由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生物科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在教学中有较多的问答活动,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补充,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基础教育最深刻的改革就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说得好:"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并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成功,毫无疑问地要求每个生物老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积极参加教师队伍的普通话、多媒体教学培训、新课改教研等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每个学期订阅两至三种有关教育的书籍,不断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收集生物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信息,进行知识更新。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新大纲从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体小学生数学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数学文化素养的训练、潜在智能的开发、数学心理素养的培养以及在数学文化素养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全面性和群体性以及发展性。全面性是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内容而言,它包括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潜在智能开发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数学文化素养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与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心理素养包含学习数学的情趣、主动性、习惯和意志力;智能开发包含探索能力、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质疑能力、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口述表达能力、综合计算和解题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等;思品素养包含理想、道德、审美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等;群体性是指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性是指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因此,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新大纲和新教材为依据
新大纲是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而制订的。它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规定和意见,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时,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实质,自觉地以新大纲来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教材是根据新大纲和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在经过实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好媒体,那种认为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就要或可以离开新教材另搞一套的认识和做法,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是错误的。而恰恰相反,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必须紧
三、扣新教材,理解与运用好新教材:
(1)明确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2)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其中包括教材是怎样对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进行表述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道例题的编排意图,每一插图的用意,练习题的安排序列、层次、目的等;(3)正确理解与掌握新教材知识内容,其中包括对新教材中的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的正确理解,对每一插图的正确理解,每一道题的正确解答;(4)正确理解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思路、顺序和教学方法等。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把握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课时教学目标上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应试教育把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则是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做到“四落实”,即数学知识目标的落实(含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含探索能力、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培养学习数学心理品质的落实(含数学情趣、习惯、意志力等)、思想品质教育点的落实。“四落实”中数学知识目标在教材中是显见的,而其余三项目标在教材中则是比较隐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从中正确把握好教材中所体现的能力、心理素养和思品教育目标。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的知识教学目标,课题本身就可告诉了要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而这一课时教材内容的能力、心理素养和思品教育点不是一下就可以看出来的。但是,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分析教材,就不难得出:
(一)该课时的能力目标是:①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方法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如教材先是出现在方格纸上画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提出“不用数方格的方法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再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紧接着教材分别出示三个实验,要学生仿照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操作实验,最后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如教材中出现的图形和文字说明,要学生先去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抽象、概括);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如教材安排的第一个实验,出现小华与小林的不同拼法);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如教材安排由数方格的方法和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迁移类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⑤渗透转化、旋转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是用旋转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等等。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就说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学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素质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传授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等全方面的培养。打造出能适应时展,不同社会环境的新型人才。中专语文是连接初中语文到大专语文的有效桥梁,中专语文教学也是树立学生的世界观、是非善恶、道德品行及语文修养的重要教学历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中专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态度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影响。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由注重分数成绩、升学率的观念到学生素质、综合能力的变化。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自觉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在教学环节中,不应当存在原始守旧的学生等级区别对待的陋习。对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老师应当给予同等的对待,一视同仁。还有,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在文化知识的讲授的同时,更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的道德品德,价值取向的树立。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注意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手段。
三、转表学生的学习态度
转变学生的学习认知,倡导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不仅是新课改的最终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的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传统的老师手把手的教导模式已经退出了教学舞台,新的课改体质、教育机制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会到教学过程中的乐趣,并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这要求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质量要有保障,教学态度端正认真。还要注重课堂氛围的活跃,积极跳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长远艰辛的教学工作,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诱导学生,注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另外教师还应当从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性格特征出发,找到教学的突破点,开展教学活动。
四、实施探究式教学,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同学合作等等学习方式,自主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确保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潜在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活跃了思维运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应当开展探究式教学,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有效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当合理构建的合作小组,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三至五人构成一组最佳。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好在一个小组中具有优、中、差三类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到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同时,在选择小组成员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适当的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培养学习自学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实施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职业院校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和提高。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成功的素质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好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我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具体体现,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的素质是先天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环境影响接受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学生的优秀素质一旦形成,将推动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远航;在人生旅途中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化、高速度的趋势,这就要求年轻一代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视野广阔、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的技能型人才。所以,素质教育是百年树人大计的职业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绝不可以忽视的教育内容。
二、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
目前在着在部分职业教育者当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狭隘的、缺乏前瞻性的教育理念:重视技能培养,强调操作水平,忽视素质教育;认为职业教育看成是单纯培养技能操作工的教育,完成了职业技能传授便完成了教育任务,把职业院校当做成批出品“技工”和“技师”的工厂。单纯的技能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偏离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操作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层面上,这种教育理念是极不可取的。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层面。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教育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懂得做人的基本伦理;培养学生独立创新、与人为善、乐于合作的优良素质;帮助学生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者要转变教育理念,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百年育人大计中最重要的手段,在职业教育中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
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所以只有提升教师职业素质,才能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崇高的师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对学生具有最直接的表率作用。为人师表者,必须具备敬业爱岗、甘愿奉献的精神。要爱护学生,激励学生充满自信,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创造性人才。广博的学识,精湛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要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竭尽全力地追求职业成就,展现自己的美德和才华。
教师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强调教师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进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拓展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目前,个别院校过分强调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的数量,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课内容单一,教法单调,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没有兴趣,不能发挥德育课应有的作用。要使德育课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课堂,一定要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优选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发,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授课,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要树立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加强引导,教育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能与人友好相处,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激励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强化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素质教育是将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三者为一体,使学生在思想、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融台,从而完善人格、开发潜能、发挥特长。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职业教育是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注意强调加大知识量,忽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地培养和训练,一些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优秀,但运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强化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现实阿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不仅需要职业教育者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形成一个各级党政领导挂帅,政府督导,部门导航,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全社会全力支持的素质教育大环境。营造一个“党以重教为本,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志,生以得教为乐”的良好风尚,教育的目的就会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素质教育》唐娜 2011-02-25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健康身体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它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改善先天素质提高后天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幼儿良好素质的基础应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体能素质、良好的社会性发展与品德素质、良好的才智素质、会体验理解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等。
二、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迫切了,对教育重视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认识、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转变的结果。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这比3岁的孩子会背出几十首唐诗、会写上几百个汉字重要得多。1988年的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您在那所大学、那个试验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到:“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一半分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似乎看不出能使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特殊教育因素,甚至这些“全部东西”经孩子内化后,似乎也与所谓的科学素质无缘。仔细的讨论分析后,我们就知道他的话其实包含着分享、诚实、有条理、好习惯、正直、热爱生活六方面非智力因素的良好习惯。《指南》也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渡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这就说明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倡的。
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活动过程和教材教法,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一)树立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我们首先应当确立群体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又要重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幼儿的教育。把幼儿培养成为“会生存、喜学习、会关心”的人。
会生存:主要是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初步的自我保护,增强自理能力,即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喜学习:主要指培养孩子从小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等。
会关心:指的是要帮助、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伴,关心其他物种以及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这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备的高度发展、适应性、创造性、社会性、坚韧性及全球观念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二)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达成共同认识,是推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柳斌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项大政”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在教育幼儿活动中,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我们要树立现代的课程观,它不仅包含六大学科五大领域,而且包含着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情感需要、个性发展等)。传统的人才观认为:专家、学者、研究生、博士是人才,而普通劳动者则为庸才。狭隘的人才观,使我们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以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为少数人服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切只是为了考试、上大学。而现代人才观则认为学者、博士、研究生为英才,大批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劳动者都是人才。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特长,充分发挥其特长,则是人才得到真正的利用。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即将成长的树,树与树不同、各有特长、各有千秋,关键是看我们的栽培者如何充分发挥其特长,使之成为人才。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高质教师队伍是幼儿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教学业务两大方面。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业务素质方面,一是要抓好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国内外幼教改革的动态和信息的学习,二是抓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尝试、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同时,逐步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
(四)优化一日活动提高保教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意义;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22-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的练习,有利。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应变能力。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由此可见,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呢?
一、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强健其体制体育活动的根本在于强健人的身体。中学生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则更需要强健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来从事其学习活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若能采取正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免疫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顽强意志与团结精神的培养实践证明,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仅能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提高其身体素质,更对其顽强意志的培养、团结精神的加强起着莫大地推动作用。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中认真学习与顽强拼搏,尽自身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有一个的生理或心理困难,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都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二、中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活动的实施者更是体育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当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提出素质教育时体育教师首先应更新体育观念,升级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求了体育教师应具备崇高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同时,体育教师还应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出发,帮助学生从体育教学中实现其人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事实证明,在各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更加关注学生文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加强对中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严密地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听从指挥、尊师重道的良好品质。其二,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游戏活动,让学生养成团结互助、坚韧顽强的品质。其三,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可通过举办各项竞赛活动来实现。众所周知,体育成绩的获得定然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以及各种失败的打击。因此,当体育教师举办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时,学生必然为了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而努力锻炼。
3、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中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俗语有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获得体育的乐趣。若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对某项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而体育教师又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更有甚者会导致中学生对所有体育活动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只有当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以活动形式或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教学的效果。
4、加强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实施离不开课外活动的配合。课外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巩固体育教学的效果,更能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为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登山运动,让学生在费力的登山过程中学会坚持与互帮互助。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对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但对学生的体育发展却是一项难得的机遇。
总之,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注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生综合体育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体育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其作用不言而喻。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为开发学生良好的素质奠定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少平,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其走向[J],体育科学研究,2006(4)
[2] 韦谦,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5(1)
[3] 方永军,中学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