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动画电影研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画电影研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画电影研究分析

第1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 火电厂;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47-02

0引言

电的产生需要多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电力系统在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起到的是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科技的日趋发达,带来的是发电厂机器、设备操作的高科技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常规人工模式的缺陷在现代化科技系统中显露无疑,很难优化庞杂的电力调度。因此,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多部文献和实践经验,在介绍火电厂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着重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加以分析,以及介绍主要应用于当代中国新建或扩建的大中型火电厂中微机分散控制系统(DCS)。

1 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研究分析

电力建设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化的推进,要求新旧电厂普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在市场浪潮中激流勇进,在这样大的时代呼吁里自动化水平必须要得到整体提高,火电厂的信息化、数字化也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通过介绍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ECS)以及一体化趋势下,实现火电厂管控一体化的探讨。

1.1火电厂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上世纪80年代里,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大多是I/O信息接入机组DCS系统,其实现方式是由DCS设置单独的电气控制器(DPU),经由I/O模件的硬链接方式,在这个传统的ECS系统中,电气的特殊控制功能与DCS并无关联,是由独立的电气自动装置完成的。该种控制系统优势在于方式成熟、现场反应快、观察直接、可控制性强,但是随着计算机通信的臻熟,接入量的增大使得设备条件严重受限,很难完成综合自动化,影响了火电厂的云新管理工作。因此是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必须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和纳入一体化范畴。

第二种常见的模式就是90年代末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按照火电厂工艺环节构成控制网络,保留关键硬接线的DAS方式的电气控制系统。在DAS中,我们能够通过现场总线实现电气部分的信息采集和控制。ECS可以通过通信网关将电气信息提供给火电厂的其他子系统,包括SIS和输煤等辅助车间系统,这一步骤也让ECS成为火电厂数字化监管和控制的基础系统之一。

这一电气控制系统在变电站和水电站以及各大电厂中的自动化系统和控制层中也都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现场间隔层的通信网络会导致节点有限、传输效率低、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局限性也在多次出现管理机故障中暴露。

1.2新型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火电厂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随着微机保护的发展,电气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已经可以实现基于交流采样的保护、测量、录波、控制和通信,这些新型的保护测控往往是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组成网络。工业以太网凭借传输速度高、容量大、成本低、开放性好、网络拓扑结构灵活等优势弥补的上述两种主要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成为主导的网络应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嵌入式以太网成为了火电厂自动化系统隔层局域网的必然趋势。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完全通过通信方式介入DCS系统中,把嵌入式100M工业以太网应用于现场间隔层,站控层和间隔层通过双光纤以太网进行通信,去掉了通信管理机,大大提高了网络通信的速率和开放性。站控层的通信子站专门负责和厂级DCS系统的信息交换,可通过多台子站、多个100M以太网通道和IEC60870-5-104规约实现和DCS通信,从而把火电厂的电气系统完全融入厂级DCS系统。实际上,采用工业以太网作为大型工业自动化的成功案例在近年来还是很多的,经过了多年的运行经验技术支持方面已经很成熟。这种模式是一种深层次的一体化控制方案,电气控制系统(ECS)实现过程做到了与传感、采集和执行息息相关,参与到DCS中。这种配置结构与DAS存在本质区别,在减少了投资的同时,理顺了DCS与ECS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两个大型系统向融合自动化方面迈进。这种模式已经成为火电厂自动化电气控制的主流。

2自动化新技术的引进

火电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需要各个上述系统的引进和改革,更加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越来越要求机炉电的一体化,同时自动化是实现火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措施,因此,火电厂行业对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关注是迫切和急需的。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下,在自动控制层面也有智能控制、MATLAB仿真和高压变频器等新颖技术的支持;许多自动检测装备,比如光纤传感器、火焰图像检测器和软技术测量等等都已经出现,代替人工,实现了安全、精准、快速和经久耐用的目的。

2.1自动控制技术和设备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用

火电厂热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复杂性和难以测量性使技术人员转向了智能控制的途径。而我们在当前国内外火电厂自动控制应用领域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主要以我国的模糊控制和国外的专家系统为主。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储式磨煤机控制系统和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模糊控制的成功案例。

众所周知,火电厂对安全性的要求是特别高,是不可能让无关人员接触的,对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自动化生产人员的技能培训往往是不能够实地操作,只能仿真进行,这样加大了安装维修费用和投资力度较大。而MATLAB软件的推出加快了大型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速度,促进了火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优化结构。

2.2自动检测技术和设备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用

光纤传感器包括半导体光纤温度计,这种仪器主要应用在超高变压器热点温度的直接测量上,因为变压器线圈最热点的绝缘会因为过热而老化,轻则变压器损坏,重则酿成重大事故。这一新的测量技术的引进能够使得变压器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为系统其它元素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可能,也是自动化的步骤之一。

3 结论

火电厂控制自动化已经成为工业信息时代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如何使火电厂增强出厂电价、降低成本、提高安全保障是我们研究分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本质目标。

参考文献

[1]焦邵华,李娟,李卫.大型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实现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9):85-95.

第2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控制

0 前言

电气自动化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众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全面用于电气自动化当中,其中,PLC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是智能控制技术的一种,这种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当中可以显著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水平。

1 PLC原理及特征分析

1.1 PLC的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从采样的输入、程序的执行和输出系统三个方面,来阐述PLC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1)采样的输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PLC采用的采集数据的读取方法是扫面,并且将扫描获得的数据存放在读入/读出的成像区域内相应的储存单元中。输入采样数据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程序使其进行后续的输出步骤。在这一步即使我们输入了变化状态的数据,也不会使成像区域内存放的数据发生相应的变化。

2)程序的执行阶段。在程序的执行阶段,PLC总是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对用户程序进行执行,在执行扫描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技术总是采用固定的路径和步骤进行运算。扫描的路径包括用户程序的各个触电这些触电有序的组织在一起,使得扫描执行的过程总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在依次执行完用户程序的运算后得到了运算结果,依据所得出结果的指导对逻辑线圈在存放区域的状态、读入/读出成像区域的状态来执行完成刷新步骤,进一步决定要不要执行程序的处理指令。

3)输出阶段。在这一步骤的执行过程中,系统CPU会依据读入/读出成像的对应形式、以及第一阶段录入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对其他外部设备的驱动。这一步骤是PLC技术最重要和最需要完成的任务。

1.2 PLC的特征分析

应用于工业企业的PLC技术可以说是对传统控制技术的一个极大的改进和飞跃式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其特点概括如下:

1)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编程控制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不仅能够进行运算、计算、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够进行智能化的自我检测自我诊断、人机交互功能。它不仅能够用于单个的机器控制、单条生产线的控制还可以进行整个生产过程甚至整个工厂的控制,可谓是应用领域和范围广泛。

2)极高的可靠性能、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可编程控制技术具有自我检测诊断能力,能够根据外部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信息的保护和修复、错误的警报、故障的检修等确保了整个程序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编程简单、理解掌握容易。现在可编写控制器主要采用的编程方法是梯形图,这种图形线路清晰明了。技术人员和工人经过简单的上岗培训就能够理解并且数量的应用这一技术,进行程序的改编或控制技术的操作。

4)强大的通用性、可变的控制程序,方便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设有功能齐全的软硬件设备和功能,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用户无需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系统的改装设计就能满足其需要。并且程序的设计能够进行变换、使用户使用起来十分的简洁方便。

2 PLC的应用分析

2.1 用于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通常是由现场传感器、I/O站与主站层等三层网络结构所构成的,其中,主站层是由人机接口与PLC控制器共同组成,并设置于整个系统集控室中。在集控室当中,其主要是由PLC技术的控制系统所构成的,具有自动控制功能,不过也需要手动操作,对带联锁与解除联锁进行控制。主站层与I/O站间是通过光纤总线进行连接的,I/O站和现场传感器间是通过二次控制的电缆进行连接的。整个系统的程序是由多个功能模块与一个主程序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在控制室中,通过PLC远程站完善系统功能,对其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控制与监视,可有效地实现整个钢厂系统的自动控制,甚至可实现无人值班,有效地提高了整个钢厂系统生产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

2.2 用于闭环控制

在钢铁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中,经常要用到闭环控制方式来实现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控制。当前新型的PLC也具有闭环控制功能,并且已十分成熟。各PLC生产厂家推出的 PLC模块均提供了PID指令,可以实现PID控制,这种模块的PID控制程序是PLC生产厂家设计的,并存放在模块中,用户使用时只需设置一些参数,用起来非常方便,一个模块可以控制几路甚至几十路闭环回路。由PID指令来实现PLC对PID的控制,是一种易于实现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2.3 用于供水泵的控制

以钢铁厂恒压供水泵为例,其启动方式有三种自动启动、上位机手动启动和在现场控制箱手动启动。自动运行的情况下,每台水泵根据累计运行时间的长短,在开机过程中由 PLC控制单元的顺控模块选择运行时间累计短的为主泵、运行时间累计长的为备用泵。自动启动条件为水泵出口干管的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启动主泵,如果干管压力继续下降到整定值时,备用泵跟着启动,向干管打水。在上位机手动启动水泵,只需将欲启动水泵的控制开关打至“ON”位即可。而在现场就地控制箱上的手动启动只需首先将在现场就地控制箱上的控制方式选择开关打至“水泵手动”位后,操作欲启动水泵的启动和停止按钮,就能启动水泵。

2.4 用于开关量控制

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PLC技术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例如钢铁企业系统中的开关量控制与顺序控制。钢铁企业的原控制系统多采用电磁型的继电器作为主要元件,不过此类控制系统因继电器中含大量的电磁设备,其触点比较多,众多机械触点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存在接线复杂及使用寿命低等问题,体积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目前,PLC技术的应用,对开关量控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解决,尤其是PLC可靠性很高, 控制断路器可靠性也很高,有效保证了钢厂开关设备的安全运行,控制高压断路器可以很好地执行正常手动分、合闸的操作,给出相应的指示信号;在其不能正常操作的时候,也可给出相应的指示信号;在正常分、合闸结束后,可自动地切断分、合闸间的回路;在事故发生时,其可以自动分闸,发出事故音响或者闪光信号,并具有闭锁功能。钢铁企业采取PLC技术控制后,对二次接线进行了简化,原繁琐逻辑电路与二次接线被PLC技术元件代替,原硬件参数调整由程序参数来设定,编制好符合相关要求的控制程序即可。

2.5 用于主泵的控制选择

主泵可以由 PLC 按各自的运行小时数来自动选择主泵或手动设定,在机组上位机上可以完成主用泵的选择方式的设定;当 PLC重新启动后,将会默认主用泵。PLC将几台水泵的启动优先权输出到优先权选择继电器。PLC程序输出水泵的启动命令后与优先权继电器配合来选择启动相应的水泵。水泵的控制分PLC控制和常规控制。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常规回路为 PLC 控制的补充,作为油泵控制的安全回路,即使在 PLC 故障灯特殊情况下,也能保证工业水的供给,提高了高炉、转炉等主流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 小结

PLC的智能化和通用性奠定了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且能有效保障高危作业的人员安全。这样的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行业的风险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相信该技术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辉,郑宁.PLC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及应用[J].电工技术杂志,2003(8):67-68.

第3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 动画电影;剧情;时间设定;时间规律

动画电影常以夸张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视觉表现形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可以称为动画电影的外在吸引力。与此相对的是动画电影的内在吸引力,通常是指电影中的剧情安排和故事内容。视觉的冲击对于观众来讲是震撼与短暂的,而剧情故事的呈现对于观众来讲却是深入与持久的,在评价一部动画电影是否感动到观众、是否成功时,更看重的无疑是影片中剧情内容的设计与时间安排,即内在的吸引力。动画电影的剧情结构都可以大致划分为开始――――结尾三部分,一部通常只有90分钟左右的动画电影,时间的设定则成为剧情设计的限制因素。优秀的动画电影,往往可以利用时间设定的限制,有所侧重地安排剧情内容,进而展现出精彩的剧情安排与设计能力,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得到充分的内心互动体验,在动画电影所营造的虚拟世界里尽情畅游。所以,研究剧情进展的时间设定规律可以更好的把握动画电影内在吸引力的特性,进而为今后动画电影的设计创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一、动画电影时间设定研究的可行性

动画电影相对于真人电影而言,它的观众群体是有限的。真人电影也就是广义上的电影,它的观众范围可以覆盖到大部分年龄段,而动画电影,由于其制作形式的和故事内容的限制,吸引的观众范围相对更年轻化一些。而且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都要比真人电影多,这就使得动画电影的制作数量很低。2010年美国生产动画电影有62部,只占所有影片总量的22%,但是动画电影却以22%的比例占据了最卖座电影份额的50%,这就说明强大的吸引力是动画电影的一个独特和重要的特征。并且从对观看电影的观众(因为某些原因,非自愿观看的观众不在研究范围内)行为研究中可以看到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同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真人电影《盗梦空间》,有些观众视为经典,有些观众却难以理解其剧情和镜头空间的转换以致中途退场。但是在观看动画电影时这种情况则极其少见,大多数动画电影观众几乎都不容易走神。就像一些评论写的:“……不知道是不是动画片的缘故,3D效果十分好,加上超快节奏和笑点不断,让中途去厕所的朋友‘牺牲’颇大。”①在观看一部动画电影时没有任何类似的说明告诉观众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应该怎样做,可是在观影中观众却经常会有一些同样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影片开始时观众会有期待、疑惑等潜意识心理行为,随着影片时间的发展观众又会逐步进入到电影剧情所构架的虚拟电影世界当中。根据作者本人的研究观察此时观众即便被其他事情干扰,大多数观众的视线还是难以离开动画影片。

当然如果对动画电影进行分析,许多人也许会认为这些都是剧情的魅力或是导演与编剧们的功劳,他们通过打造跌宕起伏、滑稽有趣的剧本来吸引观众并抓住观众的内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文中所指的剧本只是动画电影方面,而不是电视剧动画和试验动画,后两者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即便是再优秀的电影剧本也有它的局限性,一部动画电影其剧本通常都要符合90分钟左右的这个时间范围,甚至要为此做出必要的修改与删减。所以如何处理动画电影中时间与影片剧情发展的关系就显得比较微妙了,本文作者认为恰恰是因为这个关系才导致了观看动画电影时观众行为的一致性。

二、动画电影剧情的时间设定规律分析

为了证明动画电影中剧情发展与时间设定规律的微妙关系,本文就以一部由美国梦工场出品的时长1小时37分钟50秒的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为研究对象。按照本文的研究内容按将该电影的剧情发展划分了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开始阶段(00:00:33至00:07:30),第二部分是深入展开阶段(00:09:35至00:13:12),第三部分是(00:13:12),第四阶段是故事阶段(00:59:56至01:04:47),第五部分是矛盾解决阶段(01:12:52至01:25:25),第六部分是完结阶段(01:25:25―01:28:52)。

这6个部分是遵循着动画剧本创作的结构设计原理来进行划分的,首先是动画影片的开端设计(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其次是动画影片的脉络设计(也就是整体布局),再次是动画影片的矛盾冲突设计,最后是动画影片的结局设计。该划分正是诱导观众行为的关键所在,根据字面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在一部动画电影中开始要有故事元素的交代,引导观众进入特定的环境中,接着展开故事脉络并做一些铺垫,然后步入故事冲突阶段,最终矛盾开始爆发,紧接着开始解决矛盾,最后交代影片的结局。下面对《驯龙高手》进行进一步的剖析,观察这部影片中6个部分对应的剧情内容与时间设定。

1.故事开始阶段(约8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内容是展现主要人物并交代故事背景,观众的反应是比较有兴致的。在该阶段开始就是紧张的战斗,并且交代了主要矛盾,很能吸引观众。

2.故事深入阶段(约5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开始消灭龙的计划,观众的反应是注意力开始进入到电影中。该阶段为影片接下来的发展作铺垫。

3.矛盾显现阶段(约第13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主角与龙的各种奇遇,观众此时感到影片紧张且有趣,并产生期待。在该阶段影片的脉络逐渐清楚。

4.故事阶段(约6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大家合力对付凶残巨龙,观众不断地产生紧张、好奇等情绪。该阶段是观众情绪化最强烈的阶段,观众内心已经完全与影片形成互动。

5.矛盾解决阶段(约15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与巨龙的战斗并最终获胜,此时观众的神经始终被电影牵引着。该阶段是影片又一个阶段。

6.完结阶段(约4分钟),对应的影片剧情是交代主角的生死,此时观众们紧绷的心终于释怀。该阶段是故事的结尾。

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划分影片的6个剧情阶段与时间设定和观众反应的对应关系,这6个情节点对于动画电影观众的吸引力是绝对的。重点在于6个时间点的设定与6个剧情发展阶段在整部影片上的关系就像6个大小不同的圆有节奏地散落在一条直线上。根据时间的长短,圆对应的大小也就不同,时间越长则圆形面积越大。圆的位置就是每一剧情阶段在时间上对应的位置,它们有序地排列着,有疏有密、有弱有强,具有符合艺术美的节奏感。这种排列可以总结如下。

1.动画电影一开场就进入了第一阶段,时间在6到8分钟左右。这时的观众比较有耐心,想看看影片接下来的内容,但这一段时间不会太长。如果在6到8分钟的时间即观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内影片没有达到第一阶段应该交代的效果,那么观众就要产生无聊的情绪了。

2.紧接着在影片的大约9到14分钟左右就要进入第二阶段,紧接着剧情深入开展,在这一时间段内一定会出现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角色或是转折性的事件。这时观众会产生疑惑、未知的心里感觉,一般都会比较聚精会神。这短短5分钟左右的时间虽然短,却是重要的过渡阶段。

3.在影片进行到13分钟左右的时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这时的观众精神高度集中在电影上。因为这一时刻是矛盾出现的阶段,也为后续影片的故事发展确立方向与目标。强调注意的是,第三阶段并不是一个时间段而是一个时间点,因为在大约13分钟之后动画影片的剧情发展便会进入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阶段,也就是继续进行剧情的铺垫和深入发展阶段,直到矛盾不可调和时一并爆发出来。

4.接下来就是影片的阶段了,也是矛盾爆发的阶段。它绝对会出现在影片的59分钟左右,也就是整部影片的2/3处。这时是观众注意力下降比较严重的时间段,而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要再抓回观众的注意力。这个时间段一般为6分钟左右。

5.在1小时12分左右,影片进入到矛盾解决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解决问题并对结尾进行铺垫的过程。观众在这一时间段通常是憋着一股劲在观看,有内心一直被影片剧情所牵引的感觉。这一阶段一般约有15分钟,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少了感觉不过瘾,多了就会显得拖沓。

6.最后4分钟左右的时间是影片的完结阶段,也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故事结局阶段。在该阶段观众的心理活动是最统一、最明显的,因为动画电影在题材上的局限性,影片的结局基本上都是美满的。所以可以发现大多数观众在这一刻的表情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一丝欣慰与感动。

因此,产生观看动画电影时观众行为上的相似性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电影剧情阶段在时间发展中的巧妙安排与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关键不在于6个剧情阶段,而在于6个剧情阶段所处于的影片时间上的顺序与位置,这一切都是以时间来划分的。本文作者认为这并不是某一部动画影片的特例,而是一个较普遍的规律,是能吸引大多数观众的动画影片的时间规律。现在热门的商业动画电影的剧情结构几乎都可以与以上6个时间段相互对应,所以可以证实动画电影中剧情的时间设定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三、结 语

剧情的时间设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自觉地把心理感应调整到了一个时间点,时间点一到就要相应的出现某种心理反应,如果影片的效果没有符合这一时间点,那么观众就不会有相应的反应与感觉,就会造成困惑。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正确的故事,过早或过晚都不行。总之,动画电影中剧情的时间设定对于观众在观看动画电影时的心理行为有着绝对密切的联系。本文虽然总结出一些特点与规律,但由于分析的方法和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动画电影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中寻求到了平衡,并通过内在的吸引力升华了动画影片的感染力。而通过本文对动画电影中剧情的时间设定规律研究,则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动画电影中的感染力是如何体现,也为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加理性与科学的理论依据。

注释:

① 苜蓿:《〈马达加斯加3〉,勾起你忘怀的简单的快乐》,《江门日报》,2012年6月29日,http://.cn/c/2012/06/29/09/c_1251546.shtml。

[参考文献]

[1] 彭玲.动画创作与创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莫林・弗尼斯.动画概论[M].方丽,李梁,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 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电影行业和动漫行业之间都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并且其艺术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传达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其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导致动漫和电影事业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将电影和动画相结合,这带动了动画电影的发展。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对于动画电影的发展表现出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也逐渐开始被人们重视。

一、动画电影的艺术形态

(一)动画技术的升级和产业重组

在现阶段电影工体事业之中,随着我国虚拟技术的长远发展,其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这一技术得到了长久发展。与这项内容进行比较之后,传统的电影制作行业的各种缺点也逐渐突显出来,无法满足现阶段电影工体技术的需求。所以,在动漫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其艺术的发展形态。所以,对于动画电影的后期发展情况也需要重点考虑。随着虚拟技术的快速升级,其动画电影的艺术形态也在根本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动画电影需要导演和制片人还有灯光师、音响师的配合,但使用虚拟技术进行动画的制作,制片人只需要使用电脑就可以合理开展。动画电影在现阶段变得越来越火暴,其主要原因是迪士尼的动画大片在全球热播。并且,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动画的领域中也出现了比较激烈的竞争,这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形态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动画电影的虚拟美学和主要类型

随着动画事业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行业也日渐繁荣,很多传统的动画内容也逐渐出现,很多公司把传统的漫画和黏土动画改变成三维动画也是动画电影的艺术发展形态。同时,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也能在根本上改善美学的审美形态。随着动画电影的发展,三维动画的制作技术也成为一个动画能否成功的根本性内容。因此,动画的发展艺术形态也是核心的创作内容,并且其现有的框架之内,也构建出了最新的思维,产生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动画电影艺术形态。

(三)动画电影导演创作和语言创新

动画电影中的造型,是创造这一动画的关键。在动画电影发展中,所使用的良好技术,也是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形态。因此,动画电影的发展也在根本上成为动画电影的艺术形态。想要促进动画电影的进步,还需要把这一艺术形态应用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同时,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其题材也在不断创新。只有把这些内容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动画电影的发展,这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形态未来良好的发展途径。

二、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动画电影的未来宣传和明星动漫角色的建立

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在1995年期间完成了第一步动画电影,指明了三维动画电影的最新发展方向。在这之后,三维动画电影也成为动画电影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创作的主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也在2006年阶段推出了首部三维动画电影,但由于电影之中对于受众的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导致我国的三维动画发展出现资金赤字的现象。因此,还需要保证动漫电影在发展过程中能逐渐面向观众,使用良好的宣传手段,还有明星的角色,保证动画电影的进步。

(二)动画电影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全龄化观众

我国中央电视台在少儿频道播放《熊出没》之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幽默诙谐的内容,还有场景和人物角色的设定,使受众越来越喜欢这部动漫电影。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部电影已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这主要归功于动画电影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个性。基于这一情况,很容易理解现阶段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情形。同时,《熊出没》制作方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开设了父母审片大会,也就是在父母能够理解和喜欢的基础上把这一动画播放给幼儿,这也是动画电影能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动画电影中生动的人物角色

在《熊出没》这一动画电影中,对于光头强角色的设定,制片方花费了非常多的心思,并且为了了解到幼儿的行为习惯和特点,公司还请来了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公司的活动,并且要求没有孩子的工作人员观察其表情和行为习惯,这样才在根本上创造出比较受到关注的光头强形象。同时很多其他角色也都在剧情上推动了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对于歌舞艺术的叙述

在动画电影中,音乐和歌舞元素的使用已经被经常关注,其中迪士尼和蓝天工作室等大牌的电影作品中都开始使用歌舞艺术,以此促进动画电影的发展。实际上,这也是动画电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并且,在叙事的过程中,使用很多比较美的元素。歌舞内容的使用能给人们比较紧张的感觉,同时也能传递动画电影中的欢快氛围。因此,使用三维立体动画能保证镜头不受到限制,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五)利用正能量感染观众

在动画电影中,还要融入责任感、正能量和亲情、友情等内容,并且加上有效的三维立体效果,这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例如,动画电影中的光头强,其喜剧的感觉和滑稽的感觉,都能给人欢快的感觉,但同时又设置熊大、熊二这两个角色,采用种种措施反对光头强砍树,以此保证人们在接受到电影内容的过程中,保证其正能量也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也是现阶段动画电影中的正能量。

三、结语

第5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摘要:对于茶文化体系来说,如果能够将其应用到整个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中,也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提供重要的载体和空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茶文化元素与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相结合,其必然也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帮助。本文拟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现状以及其发展要求认知,从而探究动画电影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及美学意义。

关键词:动画电影作品;茶文化应用;美学意义;价值理念;文化元素

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茶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阶层中,成为集合社会科学、人文科技、自然三位于一体的全能型文化,我国人民对茶的认识也从简单的饮用逐渐发展到药用、待客、祭祀等方面,同时由茶文化衍生出的绘画书法,歌舞等艺术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可以说,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更为丰富。结合动画电影作品的开展状况,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元素与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动画电影设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是为茶文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可以向世界展现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所在。

1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内涵成熟的茶文化体系,可以说该体系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多样元素,尤其是茶文化体系实际上是社会大众的饮茶习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体系化结合。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诸多元素,除了物质上的元素内容外,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也是我们应用该文化体系的重要支撑。1.1茶文化的内容分析茶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种植、烘焙、冲泡茶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包括古老的茶道,茶诗,茶舞,茶艺表演等等内容,尤其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茶文化达到发展的高峰期,而这一时期我国的诗词文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大量有关茶文化的作品因此流传下来,并且茶文化的发展与我国的宗教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结合了儒家、道家、佛教之后的茶文化,更是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内容。

1.2茶文化的特征分析

茶文化由于它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历史有关茶文化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期,武王伐纣时候茶叶就已经成为了贡品,随后茶叶作为贸易产品,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重要物品;此外茶文化还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新时期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让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让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更加显著;茶文化还有民族性、地区性和国际性的特征,彰显出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展现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内涵,而这实际上也发展成为当前我们应用茶文化体系的重要基础。

2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现状以及其发展要求认知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观赏需要也呈现出了全新变化,而动画电影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诠释。通过对动画电影作品的具体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整个设计过程,未能融入必要的文化理念,从而限制了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效果。

2.1动画电影的设计现状分析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动画电影大国,两个国家的作品也各具特色,美国的动画电影以数字化的制作为代表,主要的特点在于运用夸张的人物形象表达出“美国梦”的价值观点,而日本的动画电影则是以喷笔绘制为主,人物造型设计优美,内容含义丰富。中国作为动画电影制作的后起之秀,在不断探索中追求创新,成功制作出一大批成熟的动画电影作品,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动画电影制作的前列。

2.2动画电影的设计特点分析

动画电影与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它善于运用人物造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注重细节的刻画让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数字化技术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之后让整个画面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曲折的情节和大团圆的结局能够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鲜明的主题洋溢着价值理念,配合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让国产的动画电影作品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喜爱。但是从我国整个动画电影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其中缺乏必要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内涵,特别是整个动画电影设计时,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合和应用,从而大大限制了该艺术体系的应用效果。

3动画电影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及美学意义

随着当前人们审美理念不断变化,如今人们对美学的价值意义认知更为成熟,从以往的关注外在逐渐发展为关注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要求与整个茶文化理念内涵应用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

3.1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电影作品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大量有关于茶文化的影视作品,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电影《乌龙小子》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影视作品可以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合适的载体,同时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也可以让我们看到茶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借助动画人物让观众更深入了解这一文化,我国地域辽阔,茶文化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借助茶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开拓动画电影的制作思路。

3.2茶文化在动画电影作品中的美学意义

茶文化的内涵丰富,由茶文化衍生出的茶歌茶舞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利用这些文化价值进行设计的动画人物造型可以让观众有熟悉感,同时在动画电影中穿插的茶艺镜头能够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同时茶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人们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可以借此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从美学角度出发,我国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有着独特的东方之美,它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在动画电影中具体体现。

3.3茶文化理念融入动画电影作品的价值分析

茶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茶文化与儒释道宗教的结合更是为茶文化增添了深厚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充实。近些年来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影视作者开始关注我国这一传统文化,因此,通过从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认知,可以看到其中存在各项元素能够被应用到当前所开展的动画电影作品设计过程中,当然,认知该元素在整个动画电影作品中的应用思路,以及其中所存在的美学意义,从而为茶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之所以要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其从实际上看,也与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内涵变化有着重要关联。

3.4以动画电影为载体,融入传统茶文化理念

以茶为主题,以动画电影作品为载体,加之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用观众所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让观众重新认识这一文化,从而达到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感受茶文化温润的气质。结合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理念变化状况,不难看出人们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因此,如果能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理念,其必然能够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4结语

动画电影作品中茶文化的运用既可以为电影整体增添美好,让电影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我国古老文化的传承提供合适的载体,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一文化。动画电影作品作为一项系统化的设计活动,在开展该设计活动时,不仅要充分注重融入完善的设计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设计定位,通过具体元素内容的诠释和表达,从而若满足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要求。不仅如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融入到整个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在丰富设计元素的同时,提升整个动画作品设计活动的设计品质。

参考文献

[1]孙珊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4-137.

[2]曹彦琰.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造型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152-155.

第6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数字技术;3D;影响;动画电影创作

引言

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数字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管是从特效特技的震撼渲染,还是对于3D场景以及人物动作的模拟实现,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数字技术都将展现着其独有的优势。3D数字技术对于动画创作带来巨大影响,为动画电影的创作带来更多可能,让动画电影更贴近人的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动画电影创作空间。

1 3D数字技术

3D数字技术,以二进制形式记录、整理、传播各种信息。根据人眼的距离不同,看到的图象也略微不同,两个图象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三维效果的原理,拍摄时,使用两台摄象机同时按照规定距离拍摄,放映时把两组图象重合,一般用红绿,红蓝色,然后用相应的眼镜把两组图片区分开,分别投到右眼和左眼,产生立体效果[1]。对于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来说,也可以在电影创作中通过虚拟的3D工具,在动画中创建出各种的虚拟3D数字影像,应用3D “数字绘景”技术,很好实现人们对于想象世界的影像,不仅可以大大地节约动画影片的制作拍摄成本,同时,3D数字技术在动画电影的剪切编辑中,也会发挥很大的便利性,提升动画电影的展现力。

2 动画电影创作

动画电影的创作,就是将绘画艺术、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等许多的艺术结合,运用剧本创作的文学思想,采取影视表现手法展示出电影思维,重新构建出对人物造型、场景造型、动物造型等构成元素的创意性思维,创作动画电影作品。成功的动画电影,会非常注重表情达意、画面的设计、风格表现、构图等,基于其构图,就是在作品的原则上使内容更有表现力,画面中的人和物要以什么形式出现,表达什么感彩,这些都是通过动画设计者对灵感及创作技艺的完美诠释[2]。动画电影创作中,对于传统创作手法中,多采取手绘在二维空间完成,但是对于当前动画电影市场来说,也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基于3D数字技术,为提升动画电影影院播放效果,不仅为动画创作带来一场革命,同时也创新动画电影创作手法,大大提高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

3 动画电影创作中的3D数字技术

3.1 动画前期制作

3D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人最多的是视觉的震撼,导演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更加精彩的再现动画电影场景。例如,针对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中,应用3D数字技术,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设置,都是利用电脑平台,采取3D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建模制作的,不仅使动画电影达到非常自然逼真的播放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动画设计,使得动画电影创作更接近生活[3]。基于强大的3D数字技术,不仅开始对电影的人物真实性提出更高的需求,同时在动画电影的造型、构图、配色上,也要求可以有真实的观影效果。

3.2 动画影院播放

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技术可以更好的深化主题,且动画创作中,还会按照音乐与影片之间的联系关系,采取3D数字技术描绘场景,有效渲染动画电影气氛,以音画同步式的配乐形式,在3D数字技术描绘场景中,很好的感染观众情绪,使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视觉感官得到提升,3D数字技术使得动画电影表现的感情不再孤立,更能够深化提升动画电影画面氛围。

4 3D数字艺术对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

4.1 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再应用透镜组合,调节画面转换效果,采用精密机械式调节方式,使得动画电影创作发生技术上的改革。故此,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动画的表现力与场景的真实效果,纵观每部动画电影,在其创作中,多具有奇幻、炫酷的3D场景,并且更是通过3D数字技术,深化与烘托动画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有效填补动画电影场景之间的空白间隔,还很好的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扩大动画电影的创作空间。同时,动画电影创作中,追求与3D技术的融合,采取3D技术创作动画电影,如在《龙骑侠3D》中,采用了3D数字技术进行动画播放,可以提升动画的震撼场面,基于3D影院转换设备的支撑,更是可以精彩再现动画中激烈的战斗镜头,塑造主人公坚强勇敢的正面形象,且延续了励志冒险的主题内容,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看性,采用“控制景深,调节速率,善用颜色”手段,保证立体效果基础上,为观众带来极度震撼和华丽的视觉体验。3D数字技术,不仅会影响动画电影观众的心理,也会影响其视觉感官,深化动画电影的主题[4]。在动画电影中,通过3D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抒发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还可以渲染场景以及刻画电影人物的性格,引导暗示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这是其他动画电影语言所无法代替的。

4.2 丰富动画电影播放色彩

色彩在动画电影作品创作中,可以赋予作品以艺术基调,直接关系到动画电影作品的成功。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提升动画电影播放精度,有效调控电影画面色彩,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采用了光回收系统,分光路不同光转换系统、PLC电气精准控制系统的组合,达到提高3D转换设备的整体光效值和对比度值。其中光回收系统,采用同一束光在经过特制光学原件后进行分光,并对原本的一束不可用光进行回收重新转换,在分光路不同光转换系统中,对光回收系统中分光产生的两束光分别进行机械式和液晶式的调制,达到两束光的光学同步投影,在PLC电气精准控制系统中,采用PLC对整个电气运行系统进行控制,保证控制精度。应用3D数字技术,将DLP放映机放出来的画面进行转换分离,使左右眼图像光束分别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观众再佩戴上对应的偏振眼镜,就可以使左右眼看到对应的画面,从而在观众的大脑中合成出立体画面。目前市面上使用的3D转换系统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通过修改材料的配方,使得数字放映机透射出的画面颜色损失最小,从而具有较好的色彩还原性。播放方面应用主动式设备,根据3D数字技术特征,主要依靠色彩原理实现了对光的转换,从而使左右眼画面分开交替显示。应用3D数字技术,对于动画电影播放中的被动式设备,则主要依靠光学偏振片完成了对光的转换。主动式设备由于转换效果不彻底、重影严重、色彩饱和度差及转换后画面亮度太低而被市场逐步淘汰。在被动式设备中又分为两类,机械偏振式和液晶偏振式。机械偏振式主要通过偏振调制器(主要材料偏振膜片)被伺服电机带动高速旋转来实现高帧率的左右眼画面分离并交替显示,从而达到3D转换的目的。而液晶偏振式则是通过液晶分子对电压趋向性的快速反应来实现3D转换目的。3D数字技术的出现,提升了动画电影后期创作水平[5]。

4.3 优化动画电影播放效果

在3D动画电影的播放中,当显示器在显示左眼画面时, 右眼镜片应该是全黑的,若是快门式眼镜开关周期与显示器刷新周期没准同步,会导致漏镜片的鬼影的出现,影响人们观看3D电影的效果。故此,在3D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面向影院的3D转换设备,强化对此问题的重视,不论是3D动画电影的内倾角, 还是平行光轴, 以及外倾角, 强化其3D动画电影的播放效果,提高左右画面的重合度, 使人们观看3D动画电影时的视野更开阔。3D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观众能毫无阻碍地通向导演构思,通过3D技术,让观众站在原地就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动画电影创作中,更加关注播放效果,故此,拟采用组合透镜的方式对光程差进行调节,首先通过整个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精确计算出两路光的光程差,然后根据光程差设计组合透镜的相关参数,但是通常由于机械系统的机械加工进度等误差,这些微观的误差会在光学系统中做宏观的表现,所以需要在设计完成后通过反复的实验进一步确认。就如对于动画电影《豚鼠特工队》之中,不管是简单模型的创作,还是对于动画中豚鼠形象的创作,总是秉持人们的立体视觉体验,结合3D数字技术,进行活动跟踪,对指定地区举行活动的跟踪阐发,有效应用3D数字技术,并主动创建出主要的动画帧,将3D数字技术得到的跟踪结果,应用到动画电影创作之中,用实体任务动作标记动画人物的行动,使用计算机设计动画人物行为,使得动画电影的效果更加逼真。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技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4.4 促使动画电影创作向3D发展

基于3D数字技术的动画电影,带给人更多的新奇感,特别是在影院播放中,基于3D数字技术的支持,不仅提升动画电影的逼真效果。同时震撼观众心灵,呈现出美丽且动人的画面,给人的心理上产生巨大感触,增加人们在视觉上的认知度。动画电影创作中,也开始构建更具想象力的场景,动画电影创作也开始走向3D技术方向。并且在动画电影中可以应用3D数字转换技术,将动画电影虚拟在人的眼前,使人们产生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6]。例如,对于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该片应用3D数字技术,不仅制造的动画电影色彩浓重,动画人物造型奇异,动画的场面也是十分的雄伟壮丽,赋予动画形象鲜明的人格特征,使得动画电影的情节跌宕有致,将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3D数字技术版的《大闹天宫》,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同时节奏更加紧凑,并且配合3D数字效果,更是在片中设计了几十个镜头,做出“冲出银幕”的效果处理,突出地表现孙悟空机智乐观、大胆反抗神权的无畏精神,不仅满足观众立体观影感,同时也唤起观众对中国传统动画作品的热爱[7]。在动画电影创作中,还需结合动画电影播放效果考虑,因为当前3D技术在电影行业中已经广泛应用,不仅在动画电影播放中做出一定的改进,还采取先进技术,使得动画电影的画面更加精细,色彩也更加丰富,更能提高动画电影制作水准,有效提升观众喜爱度,做出巨大技术上的提升,有效提高观众对动画电影的观影体验。例如在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中,就采取3D数字技术,设计出其主要的故事人物形象,“怪物”史瑞克不仅是可爱的绿色怪物,同时也是极富正义感的故事人物,他在动画电影中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周围的场景,美化动画电影的影院播放水平,使人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动画形象,通过3D数字转换播放设备,使史瑞克更加真实。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必将会有效提升动画创作水平,不管是在人物造型还是场景制造方面,都将有效提升动画电影创作质量,3D数字技术对动画电影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动画电影创作带来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动画电影创作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拓展动画电影创作空间,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星.数码媒体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07(18):41-42.

[2]裘晓红.现代数字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1,14(12):76-77.

[3]梁玉清.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3,21(14):56-57.

[4]李欣.数字时代培养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1,6(34):45-46.

[5]马秋霞.从《泡芙小姐》看数字媒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2,24(32):54-57.

[6]唐杰晓.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5):42-43.

[7]陈沿儒.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24(11):24-25.

第7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偏差;商业化运作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动画电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它融合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结构十分精巧,而且制作精致,富含奇特的想象力,代表着各种类型动画片的最高成就。我国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从《宝莲灯》的发行为起点,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动画电影的创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一、受众定位低幼化

我国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上存在的最大偏差就是对电影观众的定位过于低幼化,因此电影所呈现的内容显得十分幼稚和浅显,流于表面化。

动画电影与儿童电影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儿童电影所定位的主要观众群体为儿童,动画片的技术含量不高,语言、思维等多种表现方式都主要以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为准,创作的题材较为简单,不适合成人观看[1]。而动画电影则不同,它是与剧情片、动作片、刑侦片等电影类型并列的一种类型片,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并富有超强的想象力,为观影者提供了十分绚丽多彩的视觉体验。

二、对动画电影民族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刻

在我国第一部动画电影《宝莲灯》发行以后,我国的动画电影作品越来越多,如《魔比斯环》、《勇士》和《宝葫芦的秘密》等,这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发展迅速[2]。然而,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虽然在技术上与美术造型手段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成就,可是在对动画电影的民族内涵挖掘上还存在较大欠缺,动画电影作品存在着民族内涵不够深刻的问题。例如在《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中,影视画面所呈现出的场面可谓是宏达壮丽,特技效果也十分真实生动,给人的视觉冲击效果是十分强烈的,然而由于电影在创作上过于重视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使得这部动画电影缺少民族内涵,显得过于空洞;具有类似创作缺陷的动画电影还有《宝葫芦的秘密》、《勇士》等。

因此,中国的动画电影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起在创作过程中对民族内涵的挖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创作之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必须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的美学艺术与动画电影相融合,让其不仅能够利用高超的科技手段制造出美轮美奂的影视画面效果,还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更为辉煌的动画电影创作之路[3]。

三、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重教化、轻娱乐

动画电影作为一项以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为重要目标的艺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然而,由于受我国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动画电影在进行创作时普遍存在着重教化、轻娱乐的观念,使得最终创作出来的动画电影作品具有较强的道德塑造意味。这样的现状就严重降低了动画电影的趣味性,不能很好的起到愉悦人们身心的作用[4]。

四、我国动画电影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不够完整

电影的故事是由人物构成的,根据人物性格的不同引起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推动着整个电影故事情节的展开与发展。然而,我国的电影动画在创作中由于受传统戏剧模式的影响,存在着重视对电影戏剧冲突的营造与故事情节的强调上,而忽略了对动画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性格不够鲜明,存在着“好人”、“坏人”这种泛化的人物性格塑造形式,人物性格十分单一。例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穿着容貌秀丽、穿着端庄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而通过对马文才的形象设计我们就能够清楚的判断出他是坏人。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过于程式化,没有新意,例如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中,二郎神这一角色本来具有很强裂的内心冲突,可以通过对其性格的多样化塑造使动画电影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可是创作人员却将二郎神刻画成了一个嚣张跋扈、不分善恶、失去人性的人,完全弱化了二郎神这一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使整部动画电影作品失去了许多光彩。

结束语:我国的动画电影的商业化创作之路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技术手段与美术造型等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发展成果,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还存在许多偏差。我国动画电影创作必须努力克服这些缺点,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今.试述宫崎骏动画片的艺术特色[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13,15(7):56-59.

[2] 吕永华.宝莲灯与狮子王的人物形象比较,兼谈国产动画片人物塑造的不足[J].上海艺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1):38-40.

第8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配角形象;题材;幽默

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塑造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在一般的动画电影创作中往往凸显出主角的性格特征,而弱化配角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然而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则把配角的塑造与主角形象实现了对等,通过配角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使主人公获得勇气和成长。如果说主角是动画电影中的主餐,那么配角就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甜品,饱满配角形象的塑造极大地提升了餐点的质量。迪斯尼动画电影创作中采用这种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娱乐性和童趣性的特征,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对不同题材电影的审美期待,并从中收获了感动和心灵启发。

一、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配角

一般来说,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主角和次角,其中主角就是整个动画故事的核心人物,剧情的发展都紧紧的围绕着主角进行,而主角也可以细化为正面主角和反面主角。在电影创作中往往把正面和正义的角色成为“主角”,而次要主角的存在则是为了凸显出正面主角的形象特征,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很容易就接受正面角色的形象塑造,并在一定程度上激起故事的冲突性,推动剧情的发展。而在动画电影中所论述的衬托主角的人物角色称为“配角”,在动画电影的故事叙述中,主要角色确实担负起引领剧情发展的任务,主角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变化都直接决定了影片的叙事方向,正是因为主角具有正义性的特征,所以很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而作为衬托主角形象作用的配角也在动画电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动画电影中的配角是塑造主角生活场景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还参与到剧情的发展中,在很多时候都能为动画影片增强娱乐性和喜剧性的效果。所以在一般的动画电影中,主角都是着重要凸显的形象,配角的形象特征可以稍微的弱化,而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创作中,对主次角色的构建采用了不同的叙述模式。迪斯尼动画电影在角色的塑造中主要强调了配角的作用,把配角的构建与主角相对等,例如众所周知的动画电影中的木龙须、小矮人等,它们虽然是影片中的配角,但它们的形象与主角一样深入人心,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在迪斯尼创作的动画续集中,往往会把第一部的配角转化为系列电影的主角,例如《小美人2》《花木兰 2》等。总之,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对配角形象的塑造改变了传统的叙述模式,把“配角”构建为动画电影中的关键人物形象。

二、爱情题材与“七个小矮人”式的幽默和戏谑

自从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诞生后,迪斯尼在动画创作中就着重强调自然、流畅的美术设计,把重点聚焦在故事的童趣性。迪斯尼打造了众多形象怪异且突出的配角,尤其是在爱情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为影片增强了浪漫性和娱乐性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表达了充满和谐和温暖的家庭观。例如在动画电影《米老鼠》中就彰显出浓郁的喜剧性效果,构成了引人入胜的影像化语言。迪斯尼创作的爱情题材电影以《白雪公主》最为突出,影片中塑造的配角为爱情题材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和温情。

迪斯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的创作主要收集自德国民间的故事,被收集在《格林童话》中,1937年把这个民间故事搬上了银幕舞台,自从这部影片诞生后,也标志着长片动画电影开始进入正轨。不难发现,在这部影片中刻画的“七个小矮人”形象是为了衬托主角白雪公主而存在的,影片中配角形象的成功塑造也为迪斯尼的配角叙述开启了先河,自此以后,配角也备受迪斯尼动画电影的主要人物,力求把每一个动画形象都呈现出立体而又饱满的性格特征,赋予它们人性化的特征。因此,纵观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的配角形象,七个小矮人总是在主角需要的情况下出现,帮助她克服重重困难,使观众为白雪公主担忧的同时也为小矮人的勇敢、机灵而感动。然而,在原著中描写的七个小矮人形象并不是关键的角色,甚至在原著文本中很难看到它们的个性特征,似乎它们在影片中的出现仅仅为白雪公主提供一个安居之所。而当文本故事以影像化的语言出现在银幕中的时候,小矮人都各具自身的鲜明特征,例如身着红衣佩戴眼镜的是万事通,身材肥胖的是开心果,鼻子巨大的是喷嚏精等,七个小矮人拥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同时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鲜明的特征能让观众清楚地辨别每一个角色形象。而在原著中惟一描写了七个小矮人的场景是救白雪公主的时候,这与电影的改编形成了巨大的出入,几乎在整部影片中,七个小矮人的出场时间几乎占有一半,甚至迪斯尼还把原著中描写白雪公主中毒的场景进行删除,从中无疑可以看出,迪斯尼在动画形象的构建中对配角形象给予了重视。反观爱情题材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迪斯尼采用删除主角戏份而凸显配角形象的策略无疑使影片的结构更加的规整,使故事情节充满了温情和趣味性,也满足了众多少年儿童的审美期待。

三、成长题材与“神奇魔法师”式的引导和教诲

关于成长题材的创作一直都是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主要内容,主人公总是在他人的帮助和启发下才得以成长,迪斯尼在构建成长题材的过程中也采用了这样的叙述策略。例如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中的配角蛐蛐吉米尼就一直陪伴主人公小木偶一起经历各种生活历练,促使小木偶成长为一个敢作敢为的男孩;在影片《小飞象》中的配角老鼠蒂莫是主人公小象最好的朋友,在蒂莫的友情感染和默默地付出下,小象终于认识到自己拥有特定的能力,并促使他成长为一个最独特的飞象。这些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塑造的配角形象都在主人公的身边,逐步的引领他成长,帮助他一起度过种种危险。迪斯尼动画电影《石中剑》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成长题材为核心的影片,其中的配角魔法师梅林在引导主人公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画电影《石中剑》于1963年公映,动画故事来自于英国。影片中最具视觉效果并不是主人公小沃特拔取石中剑的片段,而是在充满幽默化背景音乐的映衬下,配角魔法师梅林采用魔法棒整理行李的场景最为吸引人心。迪斯尼电影《石中剑》围绕主人公的成长故事而逐步展开叙事,小沃特是一个备受他人冷眼的仆人,他的性格唯唯诺诺,对自己拥有的简单、平凡的生活感到很满足。而为了实现预言,魔法师梅林决定帮助小沃特蜕变为一个勇敢的男子汉,于是他决定要训练沃特。影片中刻画了两人的训练场景也颇具趣味性,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变换身份,有时候他们变成了水中的鱼儿,有时候却变成了飞翔在天空中的鸟儿,而这种训练方法正是为了让小沃特亲身体验每一种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真正意义和生存的方式。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梅林成为引导小沃特蜕变的导师,他把生活之道和生活技巧全部传授给他,教导他要勇于直面挫折的勇气。最为珍贵的是,梅林让小沃特真正的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情感,友情的温暖和爱情的甜蜜,并逐步指引他追求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原著中的核心主题并不是围绕小沃特的成长,而是讲述了一个冒险的故事,而迪斯尼的动画改编则融入了积极向上的意义,而正是因为配角梅林的出现才促使主人公的成长,随着小沃特的蜕变和成长,也让众多的少年儿童获得了教育和启发。

四、冒险题材与“会说话兔子”式的冒险和奇遇

关于冒险题材的故事叙述,一直以来都是广大青少年儿童最为向往的生活体验,这一题材的动画电影侧重于强调儿童的自由天性,所以在故事叙述中往往融入了坎坷多变的情节来增强影片的视觉吸引。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儿童对新奇事物的好奇,迪斯尼也成功地创作了诸多优秀的冒险题材的影片,在这一类电影中,主角往往身处在奇妙的冒险事件中,而配角则是主角在这些新奇事物中遇到中的最独特的“生物”,于是这些奇特的生物就成为吸引主角进一步探索的内在原因。例如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配角就是那只“会说话的兔子”,因此,配角在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也担负起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故事取材于童话小说,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对英国童话情有独钟,因为他对这部童话小说的书名产生了兴趣,所以在二战之后他就忙于筹集资金,试图把这个冒险故事改编为动画电影。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中围绕主人公充满刺激的冒险故事展开了叙述,爱丽丝第一次遇到了身穿小西装、手拿一把雨伞和追着时间跑的兔子,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会说话的兔子、把头当做船的乌鸦、红心皇后等奇特的生物。几乎整部影片都在描写主人公爱丽丝不断的遇见这些奇特的配角,与他们一起冒险,体验每一个惊动人心的冒险故事。因此,在爱丽丝的眼中,她每一次与不同配角的相遇都可以体验不同的冒险经历,是一种奇特的相遇;而站在影片叙述的角度,每一个配角都承担了不同的冒险体验,逐步的引领故事剧情的发展;对于广大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如同跟随爱丽丝一样与这些配角一起体验刺激、好玩的人生经历,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无疑满足了少年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想象,为他们创设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视听感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迪斯尼动画电影塑造了众多饱满而又生动的配角形象,把配角作为主要的叙述策略,通过塑造配角趣味化的个性特征、卡通化的造型设计来辅助整部动画电影的剧情发展,并积极参与到故事的叙述中,与主人公一起经历奇特的生活经历,并帮助主人公克服种种磨难。在多种题材的迪斯尼动画电影中,配角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它们与主角一起强化影片的主题内涵,演绎生动活泼的故事。因此,配角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叙事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婷婷.论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表演与情感[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

[2] 程雯慧.浅析日本动画配角形象的塑造[J].艺术教育,2010(04).

[3] 高放.迪斯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J].电影艺术,2001(03).

第9篇:动画电影研究分析范文

主论坛关注动漫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高峰论坛主论坛将突显当前总局对动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作品质量、实现良性发展”的政策方向,就如何使动漫作品的制作质量内容标准化、行业监管(企业、播出发行平台)规范化,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以市场为主体、本土文化为基础的创造力和竞争力,逐步使动漫产业发展走上专业化的轨道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为中国民族动漫的腾飞出谋划策,引领方向。

届时,论坛将首先请国内最大的少儿频道――央视少儿频道的负责人,针对动画片如何选播及播出平台的运营情况、未来模式等方面展开“经验之谈”,发出“感悟之声”。同时,来自全球知名的美国迪士尼儿童频道和美国尼克儿童频道的两位负责人也将作为国外播出平台的代表,分享国外成功经验。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动漫创作中心总经理、动画片《熊出没》导演刘富源、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等业界精英,对如何提升动漫作品质量、打造精品力作及动漫创作等方面进行演讲。

揭秘世界级动画的诞生之路

作为全球知名的两大儿童频道,美国迪士尼儿童频道和尼克儿童频道是如何对其播出内容进行选择的?除了寻找合适的播出内容,他们又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去制作优秀动漫内容(节目)的?来自美国迪士尼全球原创节目执行副总裁兼迪士尼儿童频道总经理Nancy Kanter和美国尼克儿童频道动漫系列片高级副总裁Rich Magallanes两位负责人,将为我们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来自世界各地海量的动画短片,无限的创意遐想,如何成为“造梦工厂皮克斯”、“迪士尼”的灵感,并被加工制作成为一部部举世闻名的动漫精品之作?动画短片的创意与动漫精品创作的关系是什么?来自“造梦工厂皮克斯”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发行总监Cynthia Slavens、以动画短片评选出名的荷兰动画电影节的主席Gerben Schermer、法国昂西动画节前主席Tiziana Loschi将亲自为您解答。

动画电影论坛探索动画电影升级之路

本次动画电影专场推介活动,将面向全国各大院线和影院代表,以及动画业界和媒体等集中推介今年即将上映的20部动画电影和项目。活动现场,主办方将《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3)》,该报告以详实的市场数据和鲜活的市场案例,对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制作、营销推广、发行放映,以及海外市场和版权授权、衍生品开发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分析,填补目前国内在动画电影市场和产业方面研究的空白。

以“中国梦・动画梦――中国动画电影升级之路”为主题的动画电影论坛,将有国内外动画电影创作制作和营销发行放映等领域的领军人物齐聚杭州,共同探讨当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升级之路,并将与好莱坞顶级动画电影人就中外合拍、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