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社会治理一体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一体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治理一体化

第1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利益主体;职责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67-02

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只有使改革中的各利益主体实现了共赢,改革才能继续 深化。自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革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近七年的 改革实践,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如何跨越这个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 理清思路,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职责,以使改革稳步推进。

一、当前改革所处的阶段与面临的问题

有学者将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004~2008年为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显 著特征是:改革速度减缓,市场化运作受阻,改革风险增大。政府缺位,政策不到位。社会 企业全面撤离。学生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体制上的困惑。目前,比较多的高校是由后勤保障(管理)处代表学校和 后勤集团形成学 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甲乙方关系,后勤集团还往往具有部分事业型的性质。由于后勤实体还未 取得法人资格,无法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市场化运作受阻,从学校分 离出来的后勤实体的生存能力不强。

2政策上的困惑。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扶持。高校的后勤服务 企业必须坚持 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提供“公益服务”,企业在有偿服务中必须充分考虑教育 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学生的承受能力。为此,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应更加明显与明确。为了 配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曾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但该政策截止到2005年底,只是一 种 过渡性质的优惠政策。目前高校后勤法人化改革进展缓慢,大部分高校后勤企业在2005年 之前可能享受不到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另外,政府为了稳定大局,对后勤服务企业在学生住 宿费收取及食堂的物价调控上都作出了一些规定,而有些地方的政府和学校又没有给予一定 的补贴,从而使社会力量投入高校后勤的企业负担加重,许多企业纷纷退出,给改革蒙上 了阴影。

3人员上的困惑。在传统管理体制下高校后勤队伍的特点是人员较多,年 龄偏大,文化素 质低。后勤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必须按市场运作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后勤员工的分 流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改革之初,为稳定起见,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 管理办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人员结构及素质与改革的矛盾也愈来愈明显。一方面老人由于 系上了保险带工作积极性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而且还影响了一批新人,同工同酬在新人 和老人中不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科研岗位待遇提高, 后勤实体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再加上有些实体没有成为独立法人,缺乏用人上的自,制 约了优秀人才在后勤实体的集聚,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4认识上的困惑。在师生群体中,把高校后勤误认为是为自己提供一项新 的社会福利,对 高校后勤社会化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既希望借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得到全方位高 标准的服务,又不愿意为此支付对等的代价。许多后勤服务的焦点问题向学校集中。这些都 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以上这些困惑造成了三难,即政府的改革难以维继,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学校的负担难以 减轻。

二、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职责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一)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

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持有不同的目的。

1政府的需求。政府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突破高校后勤的瓶颈 制约,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后勤的需求,注重得到社会效益。

2企业的需求。企业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更广的赢利空间,注 重得到经济效益。

3学校的需求。学校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减小 对后勤资产的投入,并使广大师生享受到优质低价服务。

可见,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

由于都从自身利益考虑问题,所以往往会出现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就做,对自身不利的事就不 做的情况。当职能与利益相冲突时,有时会将利益放在第―位。因此,工作中错位、越位和 不到位的情况就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

1政府没有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对企业的行为行政干预过多。主要表现在 , 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企业服从社会效益,但又不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企业在市场中没有扮演主要者角色。企业的主体行为不强,竞争不力, 有些后勤实体作为准行政性机构还在按事业管理方式进行运作,市场生存能力弱。

3学校没有扮演好消费者的角色。在后勤保障系统中,学校中的师生是被 服务者,即是消 费者。消费者有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和投诉权。而目前的现状是,学校的角色有两重性, 即是消费者又是服务者,如代替企业来行使职能,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不改变,将影响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职责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 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系统。因此,作为改革中各利益主体的政府、企业 和学校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只有做到了各司其职,才能取得共赢,才能得到共同发展 ,才能使高校后勤改革顺利推进。

1政府的主导职能。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他著名的《自由选择》一书 中写道,政府的 职能主要有四方面: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缺陷、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 负责”的社会成员。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而公共产品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这种产品应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要弥补市场的缺陷。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也必须由政府来进 行一定的投入与政策上的支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指,它作为公共机构能够真正从社会公共 利益出发,顺应制度变迁的大趋势和成员对新的更优制度安排的需求或要求,及时提出可供 选择的改革方案及政策措施,能够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接受程度恰当地契合起来,从而 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以恰当的方式顺利推进。因此,目前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主导 工作应为:一是加快实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建立并完善对高校后勤 的行 业管理。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后勤的管理最多能做到一般的要求和非专业性的检查、指 导,属于粗放型的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只能满足一般的需要。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 教育的发展,国家、社会和高校对高校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校摆脱办后勤 的负担,而且还要求后勤保障高质量、低成本、多方位、体现公益性,保持学校稳定,并不 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此,应成立教育后勤协会,转变以往的粗放型管理,实行精细化 、 专业化的管理。二是要完善必要的配套政策。我们有些后勤保障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体 现公益性的责任在于政府。例如,目前国家依然要求控制学生食堂和宿舍的价格。控制价格 是应该的,但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在机制上理不顺,必然会制约改革的深 入,甚至引起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免税、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体现公益性。 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承受的价格要低于市场价格波动线下,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这样才是 合理的。三是应制定有利于后勤实体长远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将现行后勤税收优惠政策延 续至2008年(完成后勤改革的攻坚阶段),待高校后勤实体切实成长为成熟的市场主体后,再 适时考虑优惠政策的范围与比例。

2企业的主体职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于没有从学校剥离的后勤机构 来说,实现后勤 企业法人化改革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只有具有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我发展的后勤法人实体,才能增强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样的实体,在运行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后勤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按照市场规律,依照供求矛盾, 使学生宿舍和食堂资源得到新的配置,通过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同时,必须加强核算,克 服在原体制下的“供给制”、“福利型”带来的不计成本、不计消耗、不讲效益的做法,降 低成本,减少损失和浪费,使各项服务价格一般都比同类社会价格优惠。二是努力实行资本 经营和股权多元化。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作和联合,将增强实体自身的实力,获取更多的融资 渠道,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优势。三是实施后勤实体的股权改革,通过教职工的入股把 后勤职工形成“连股连心”的“命运共同体”,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 力。

3学校的选择与监督职能。第一,学校有代表师生选择服务企业的权利, 在享受权利的同 时也有它的义务。一是做好宣传工作,使后勤改革与师生的愿望相一致,使改革的深入与广 大师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一致。二是要为企业创设好的服务氛围,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对 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予以制止,要设立学生与后勤实体的沟通渠道,有问题及时消化与解决 ,防止学生与后勤实体间的矛盾激化。第二,学校要做好督查工作。要构建有效的后勤监督 机制,加强后勤监控职能。后勤监督制约机制要能够监督服务实体的经营活动,确保其做到 遵 纪守法,合法经营。在高校的后勤保障体系中,学校后勤部门作为学校归口管理的“小机关 ”,要真正负 起学校后勤方面的规划、协调、监控和管理工作。要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考核监督 小组,定期组织评估和考核,奖优罚懒,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题与财税政策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06( 13~14)

[2] 肖竟章,郭朝东,张正才.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高校后勤实体法人化改革[J].中国高教 研究,2005(10).

[3] 朱宝铜.理清思路,齐心协力,加快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 3),24.

[4]黄士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偏差及修正[J].中国院校后勤信息,200 6(3)

第2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取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依托人才素质优势。这样,高职学生仅凭学业成绩优异恐难适应社会发展。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成功,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有为人处事的社会能力。因此,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非常关键,而日常课程教育又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责不旁贷。积极优化基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对于推动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构建专业教学和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必要性

(一)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有效衔接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课程体系,仅仅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甚至是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样就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趋势。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能力,就应该突破过去的学科体系框架,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经管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要培养社会以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控能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整个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始终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的课程意识,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渗透到每一门的专业课程中。例如,《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提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二)构建专业和社会能力一体化课程,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就要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竞争,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仅仅依靠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工学结合、学做合作的方式,利用现实完整的产品(服务)、活动项目和过程为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服务)的开发过程建设课程,为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和职业环境中去提升自我,学习将来必备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及社会职业素养,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在职场上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之将真实、完整的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为驱动构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搭建了强大的平台,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其长期的发展。

二、开发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经管专业,是一个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傲热门的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就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达到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就要在加大力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物流专业、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思路上,更要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计划列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面,总的来说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包括专业能力和与社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在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整体――基础――渗透等策略去加强专业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另外,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划分,课程体系可以由“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水平模块”以及“社会能力模块”等组成,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例如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包括营销基础知识、沟通能力的培养、推销能力的加强。

(二)借助真实的产品(服务)驱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开发以融合专业课程与社会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参与到企业的市场调查中,从选择商品或服务开始,深入认识经管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等信息,例如财会专业要了解现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涉及的财会知识,以及相关企业的运营里路程及职位相关特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职业岗位资格标准,包括对技能证书的要求,例如金融专业,是否需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营销专业哪些岗位需要营销员、助理营销师等技能证书等。接下来,是要明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明确驱动专业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经管专业教研组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根据系列产品设计与制作环节,开设专业能力模块的关键课程。同时要认真研究产品每一道工序要具备的技能,将这些技能性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适合岗位群。总的来说,要根据这逻辑统筹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每道工序都有对应的课程,借助依据核心课程所需要融入的基础知识,开始设置每门专业基础课程,例如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学》,进而要实现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设置。在这个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让大一的学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自己的方向,由于其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将来想立足的行业,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

三、建立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一)构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的“大案例”课程标准

前面提到,经管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涵盖了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的由三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就有专业能力、基础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的相关课程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作用,将会以“第一课堂”的身份开展,“大案例”将是这个课程标准的驱动力,融入社会能力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另外要鼓励各专业的学生大胆参与其中,学习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和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处的“大案例”通常被称为“大任务”,一般是指在日常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完善的工作项目。在现实的教学中,大案例应该遵循“一案到底”的原则,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要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现相关的大案例。

高职院校的经管专业,应该保证每一门课程拥有10个左右的大案例,对于案例库要实现动态管理,尤其是像会计专业、等,每年的会计法都有所更新,教师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要时刻把握当年的经济最新形势,更新会计专业的相关案例,作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资源。

在构建课程标准的时候,首先应该先从大案例的选取出发,同时要将课程案例模块进行细分,接着要对实践任务、支撑任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另外,要认真安排好每个课程案例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为构建课程标准提供操作依据。

(二)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的教育要求培养人才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有相应的课外教学进行辅助。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就业非常激烈,更应该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课外活动作为驱动,例如增加“点钞比赛”“做账比赛”“股票模拟比赛”“营销比赛等”,还可以组织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可以针对各门专业课程的特征,设计适合的活动或者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

第3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的内涵

大众化这一概念最早用于教育领域,它是在1973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我们在这里所要研究和探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是指在教育领域的大众化,而是指在政治领域的大众化。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涵研究,学术界有许多观点。大体上有这样几类观点:一种认为可以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对内涵进行解读:从量的规定性上讲,一是从“众”的范围和广度而言,也就是人数的多少来衡量,具体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被小范围的少数人掌握到被绝大多数大范围的人民大众所掌握。二是从“化”的程度和深度而言,就是大众情感的变化,是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由认知理解到情感认同、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逐步深化。在质的规定性上,一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大众”,突出“化”的作用,具体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从而使大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物质武器。第二种观点指“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大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大众精神武器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并运用,发挥观念整合、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的实践价值的结果。

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该具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指一个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双向交互作用过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理论在最大限度上渗透进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层涵义是指通过建设所要实现的一个双重结果,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内化为人们言行的一贯指导思想,外化为人们的具体价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在实践中发展成为一套相对完善、能够充分融入人民大众的价值理论体系。

总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本质应该具备大众化的主体、客体和对象三个方面。由此可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理解为以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为出发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有通俗化、具体化、群众化的特点,使之可以内在转化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进而外化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河北省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地理优势上看,位于京津之间,便于经济的发展。位于首都的东大门,得天独厚的优势使石家庄可以充分利用从中央到政府丰富的资源、人力物力资源,加大对全国各个连锁集团的吸引力,丰富各类企业入驻的,加强企业间的融合性。

第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石家庄的投入和支持。为了发展石家庄经济,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优化省会产业布局,促进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许多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发展省会经济,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石投资,并争取一些私营企业在石家庄设立总部。随着石家庄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已经吸引中石油河北销售总部、浦发银行等一批知名企业在石落户。

第三,石家庄在三年大变样的背景下,在服务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中铁广场、休门商业大厦等一批高档次商务楼群的建设,正在形成和崛起一些新的服务业聚集区和中央商务区,为石家庄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四,石家庄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和周边中心城市相比,石家庄的综合竞争优势尚不明显。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中,石家庄市排名第21位,属中等偏下水平。其次,石家庄发展经济的配套设施不健全,例如高端的资源投入、人才管理等等,这些都制约了石家庄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在点滴中立足石家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为了更好的发展石家庄,必须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落到实处。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要同人民群众的日常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立足人民群众基层、着眼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人民群众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事情做起,在细节上落实上下功夫。只有汇聚社会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这样才能在繁荣石家庄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 汪俊昌,唐晓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0(8).

[3] 李忠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10).

第4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法治;欧盟法;多样性;联合

中图分类号:B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10-02

放眼世界,欧盟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推进区域一体化最为成功的范例,欧盟区域治理成功的秘诀在于以法治的方式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并通过法治建构一体化的认同。因此,探索和剖析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法治模式,对于把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以及预判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方向,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法治是欧盟多样性联合的基本途径

欧洲的融合与趋同,既是大势所趋,但又困难重重。大势所趋,是欧洲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走向繁荣的必然选择;困难重重,是欧洲在融合与趋同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多元复杂的矛盾。在时代潮流和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基本途径应是法治。

1.法治是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基础和保证

欧盟法治的发展是欧洲一体化的缩影。欧盟法的独特法律体制(系)――既有国际法特点又有国内法的特点,具有公法属性又有私法属性,既有硬法规范又有软法规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欧盟法称为“自成一类的法律”[1]78。欧盟既不是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国际组织,但其法治的推行与发展已然构筑起欧盟跨地区联合共治的稳固基础。回顾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欧盟正是依据法制,在法律法规一体化基础上实行区域整合和共同治理的”[2]321。通过欧盟法治的立体化扩展,欧洲一体化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均以法律先行,依法行事,从而不断地协调与整合;同时,“联合”有度,“共治”有限,以法为界,欧盟法也确保了权力制约,防止被大国控制以沦为霸权工具。也就是说,欧盟的跨地区共治的前提,是各成员国依法授权,而依法授权必须先有法律,才有共治,因此,欧盟的多样性联合是在欧盟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并在欧盟法律的引导和主导之下实现的。所以,法治是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基础和保证。

2.法治是欧盟建构一体化认同的基本方式

欧洲认同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哈贝马斯认为,一种真正的欧洲认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必须有一个欧洲公民社会;建立欧洲范围内的政治公共领域;创造一种所有欧盟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3]158。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其实是多样性(多元性)合的过程。“多样”(多元)是客观存在的差别维度,“联合”是价值取向上的认同,而欧盟建构一体化认同的基本方式是法治建构。“多样”(多元)的差别基础在于利益,而利益又是变动的,欧盟法治正是通过制度和法律使(各成员国)多元利益产生互动并产生或融合为广泛的共同的集体利益,同时也降低了成员国之间交往合作的成本与风险。通过法治建构认同,通过制度和法律嵌入集体认同,其实就是在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同样的,欧洲认同的加强,其实也是在不断夯实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合法性。

二、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法治模式分析

法治是欧盟多样性联合的基本途径,欧盟正是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实现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协商及结成伙伴关系,以法治的方式实行欧盟的社会管理和区域共治。欧盟的法治是“以和平、稳定、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在多元一体、共享原则下,遵循共同法规和共同机制、实行以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相互协调、双向互动为主的多层区域共治”[2]143。具体说来,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法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多边合作协商,在制度和规则框架下形成成员国的共识

多边合作协商框架下的法治与法治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协商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被动的法治模式,可能是霸权诉求的结果,从效果上看往往是软性的、自律性的规则;后者是一种主动的法治模式,是在法律框架内、权力制衡中以及制度约束下的多方博弈并积极妥协的结果,效果上具有硬性的、他律的特征。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多边合作协商属于后者。正如让・莫内在阐述欧共体的特征时所指出:“欧共体共同行动的新方法就是制定每个成员国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设置共同机构来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由共同机构采用的共同规定使每个成员国都对整个共同体有效运转负责,这促使受共同体约束的国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交换暂时的利益。”[2]289在欧盟层面上,欧委会、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之间有着相互制衡的关系;在成员国层面,大国以其实力优势影响欧盟决策,但也须受到欧盟法律的制约,而欧盟的法律制度也在增加小国对大国的议价能力。总之,各种不同权能的权力机构、各方不同利益的大小成员国,都是在制度框架内进行多边合作协商,最终达成一致,达成共识。

2.创造增量利益,以独立而稳定的超国家机制调解纠纷

欧洲一体化需要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多样性的联合需要满足各方的利益,如果利益未被顾及,欧洲一体化就难以持续。因此,独立、稳定且有效的利益调节和纠纷调解机制就必不可少了。而欧盟法治促进多样性联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创造增量利益来调节利益冲突,通过增加共同利益来调解纠纷。一般而言,冲突利益的调节都是建立在“存量”利益即已有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此种情形下形成的调解机制会让冲突各方不断地考虑“沉没成本”(即过去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而欧盟法治所形成的超国家机制是通过增加共同利益来调节利益和调解纠纷,此种调解机制是要让冲突各方更多地考虑“机会成本”(即选择成本),是一种促使大家形成“向前看”而不是“往后看”共识的有效制度,是“创造一个拱形的规制架构,从而将跨国标准和民族国家差异结合起来”[4]29。例如,欧盟竞争政策旨在建立一个共同体范围内的单一市场,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促进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保证竞争的起点公平。欧盟竞争政策是在欧盟法确保统一大市场的竞争不被扭曲的目标框架下做出的,因为只有市场公正,才会有真正的市场效率,而这种市场效率,才是竞争各方的更大的增量利益。

3.硬法软法混合,平稳有序而又灵活创新地促进一体化发展

欧洲一体化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展望,欧盟在实现多样性联合的过程中既需要进行可预期的区域治理,同时,也需要在成员国层面实现具有弹性的自我约束,以承载“多元一体”的基本价值。可预期的区域治理离不开“硬法模式”,即硬法的明确性和强约束性等特征满足了区域共治中的稳定和秩序的价值;而成员国的自我约束则离不开“软法模式”,即软法的激励性和软法所蕴含的民主协商精神可以有效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软法“承载着社会治理中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理性、文明和效益等多重价值”[5],有利于分层次、开放式、灵活地进行多样联合与区域共治。欧盟法独特的法律治理模式,恰恰是硬法和软法的混合治理模式,各取所长、各避其短、优势互补。一方面,欧盟的基本条约、欧盟机构的立法(条例、指令、决定)、欧盟法院的解释(及司法审查)都属于欧盟法中的硬法,欧盟通过统一的、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硬法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欧盟主要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通知和通报以及欧盟内部的开放性协调机制均属于欧盟法中的软法,欧盟通过软法的实施能更具弹性地考虑差异性和多样性,降低多边协商的成本,灵活创新地弥补硬法滞后性、僵硬性等不足。更重要的是,欧盟法治形成的是硬法和软法的有效衔接与混合治理――以硬法建立起共同体统一的法治基础(如欧盟法的直接适用原则和欧盟法优先原则的确立),而在硬法作用有限的领域(如欧盟条约的空白领域、成员国难以达成某些硬法规则共识的领域等),欧盟便会选择使用软法(如立法未明政策先行的阶段、从政策到立法的过渡阶段等)。这样,软法的先导性和灵活性与硬法的权威性和明确性就会有效地衔接起来,软硬兼施、刚柔并济,使“共同体总是能够回到总体发展方向上来,确保欧洲一体化这个总目标不断前进,促进欧洲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促进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力量的形成”[6]。

三、法治条件下欧盟多样性联合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美苏争霸的冷战环境无疑促成了欧洲的“渔翁得利”。可以说,欧洲一体化的启动其实就是欧洲复兴的开端,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过程其实就是当代W洲崛起的过程。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欧洲的区域共同治理,而“保障区域共治的关键是制度设计,订立法规和行为准则,以及利益协调整合机制的有效运作”[2]11。从历史到现实,从六个国家的共同体到如今二十八国的欧洲联盟,欧盟多样性的联合也在全方位地扩展和深化。从现实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或将催生,这种欧盟治理的新模式或将引领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方向。

1.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或将催生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法治条件下欧盟多样性联合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而这种新模式就是一种制度创新。其实,欧盟法治框架下的区域共治已经明显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的治理模式,可以说是对已有模式的超越,这种超越集中体现在成员国独立的同时,实现共享――各成员国以法律授权的方式向欧盟让渡(并非放弃),并以法定的联合机制共同行使集合的(即共同行使部分国家)。事实上,这种以共享为核心、以法治建构为基本方式的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已经“开创了一个实行区域整合和经济政治跨国共同治理的范例”[2]11。

2.引领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方向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客观上说,不断进化和完善的欧盟治理模式已经给欧洲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这些让人拍手称道的一体化成就正逐渐掀起区域一体化的新潮流――寻求共识、的多样性联合机制,已经通过欧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联合体形成了示范效应,并以自身的发展态势证明了这种独特的治理模式在应对全球化冲击中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这种欧盟治理的新模式,或将引领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方向,最起码,这是一种时代的需求,一种富有启发的借鉴,一种富有现实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曾令良.欧洲联盟法总论:以《欧洲宪法条约》为新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伍贻康.多元一体:欧洲区域共治模式探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Helen Wallace and William. Policy-Making in the Unnion[M].Fourth Edition,Oxford,2001.

第5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复合行政;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

“复合行政”是本土理念,最早由我国学者王健、鲍静等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政府管理范式从统治走向治理的认识中,受到“复合共和制”理念的启发并结合奥斯特罗姆夫妇的多中心理论而最终提出来的。所谓复合行政,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王健、鲍静等,2004)。

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典型地表现为: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i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刘君德,2002)。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研究的深化,“行政区经济”概念,逐渐暴露出界定模糊的缺陷,这影响了行政区经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刘小康,2010)。

其次,行政区划是在既定政治目的与行政管理需要指导下,参考历史渊源、人文地理基础、经济文化条件、民族成分等因素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行政区划一经确立便具有法律效力和相对稳定性。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不仅造成大量社会财富浪费,而且会降低行政效率,还会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张紧跟,2006),更容易陷入“行政区划调整――新的行政区经济――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划的冲突――行政区划再调整”的恶性循环怪圈(王健、鲍静等,2004)。这样看来,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以达到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不可实现。

正是在行政区划方案受到质疑的情况下,学者们提出在不改变现有行政区划基础上,通过跨行政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政府间权力的重新分割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黎鹏、王培贤等,2003)。也有学者提出建立区域城市联合政府的思路,主要包括高度集权的城市群政府、松散的非政府城市协调机构、城市联盟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汪宇明、刘君德等,2000)。但目前区域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市群内部城市发展不平衡将制约协调发展的程度,同时联合政府的管理权限如何与省级行政区协调也成为该思路实现的障碍。王健、鲍静等认为其症结并不在于行政区划,而是政府职能未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到位,不能使生产要素得以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此他们提出“复合行政”理念,希望为跨行政区公共服务的实现提供一种政府体制创新的新思路。

随后,有学者认为复合行政只是指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所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思路,还缺乏系统的制度支持条件,尤其是制度,而这些条件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复合行政囿于现行制度而举步维艰(何显明,2004)。但事实上任何新事物皆脱胎于旧事物、超越于旧事物乃至最后取代旧事物。复合行政的建立与完善也存在这样一个有策略的渐进过程(刘生、邓春玲,2006)。

其理念也正逐渐得到国内学者的极力推崇。殷坤(2004)认为复合行政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途径;王佃利(2005)认为复合行政通过创新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合作机制,将极大地促进地方政府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张玉(2005)认为复合行政是限权、授权与分权的和谐统一;何显明(2004)指出,“复合行政”概念所体现出来的对当下中国行政体制弊端的思考是符合实际的,其理性化的思考给那种热衷于行政区划调整,以为只要推行了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的政策主张,提供了一副“清醒剂”。同时,陈稽、薛海(2005)基于法国、日本政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提出了必须将行政区划调整、权力的重新分割以及复合行政结合起来的对策思路;刘生、邓春玲(2006)提出了在现行框架下构造复合行政的三个渐进策略,即获得党和政府的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自主治理能力;傅永超、徐晓林(2006)则基于复合行政理论,提出了长株潭三市政府合作的网状合作模式并系统地介绍了其构成体系和指导思路。

虽然“复合治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经济的矛盾冲突,但其仍存在较大条件缺失和操作性缺陷(范巧、郭爱君,2009)。为此学界极有必要对其概念进一步补充诠释和延伸,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解决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基于此“复合治理”的理念应运而生。复合治理(杨雪冬,2007)提出的依据在于公共的扩展使得任何单个治理机制都无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其具有多个治理主体、多维度、合作互补、个人是最基本的单位、及时解决问题的目标性等特征。但是,杨雪冬并未对“复合治理”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也未对复合治理中的政治结构、角色定位、和谐关系的达到等等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有学者认为“复合治理”是指在小政府的善政和大市场的自由化基础上,将政府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转包、招标等形式让渡给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公民社会的良好运行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从而达到政府、公民社会、市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鲍静,刘小康,等.“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2]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J].理论前沿,2004(10).

[3]刘君德.中国转型期“行政区经济”现象透视――兼论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J].经济地理,2006(6).

[4]刘小康.“行政区经济”概念再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03).

[5]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黎鹏,王培贤,王谷成.跨行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上、下)[J].发展研究,2003(9)、2003(10).

[7]汪宇明,刘君德,戴均良.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0(6).

[8]臧乃康.多中心理论与长三角区域公共治理合作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5).

[9]殷坤.复合行政――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路[J].江南论坛,2004(11).

[10]王佃利.政府创新与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

[11]张玉.区域协调发展与政府体制变迁的制度分析[J].学术研究,2005(9).

[12]何显明.市管县体制绩效及其变革路径选择的制度分析――兼论“复合行政”概念[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13]陈檐,薛海.从法日经验看政府在协调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

[14]傅永超,徐晓林.长株潭一体化政府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府际管理和复合行政理论[J].软科学,2006(6).

第6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一带一路”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双战略”协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契合性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以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为例,阐明两者之间的共通性,既是以“双战略”协同实施为契机,推进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河北省通过自身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的现实需要。

两者生态追求与发展理念的契合性。“双战略”的协同实施,特别凸显绿色环保与科学发展,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追求与发展理念也是极为契合的。放眼河北省,传统的高能耗产业、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生态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更好地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所以,河北省不管是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还是从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从“一带一路”辐射外溢范围的战略地位考虑,都必须走绿色环保与科学发展之路。

两者实现方式与建设路径的共同性。不管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还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都立足于区域一体化,以点带面、以线带面,通过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辐射周边。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立足三省市的地缘优势,依托北京政治、文化、科技中心的地位和天津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定位,协同带动河北省的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则从沿线国家与地区间的发展大局出发,构建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友谊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需要从生态“重灾区”入手,抓住重点与主流,精准治理,有的放矢,以重点生态问题的化解推动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两者实施战略与目标取向的一致性。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地区、国家间的互信、交流、优势互补、共建共荣为重要依托。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主要专注国内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更为关注国际区域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一带一路”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协同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需要整个社会参与、上下互动、协同推进的治理工程,进而让丰富的社会治理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实现永续发展。

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追问和反思也没有停止过,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识也由浅入深,从人口、经济、技术、制度等表层因素,延伸到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乃至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深处。由于对产生根源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反人类中心主义说”、“科技异化说”、“消费异化说”、“资本主义制度说”等不同观点。而立足于“双战略”协同实施的视角,我们应该从人自身的思想根源、社会治理路径、合作协同机制三个维度出发,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化解之道。

持续共生理念的淡薄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源。人、社会、自然是一种共存共生的依赖关系,人类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必须依存于自然界,同时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但随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能力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从自然界索取的“工具性价值”,忽视自然的“共生性价值”,这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缺乏伦理关怀。“双鹇浴毙同实施的发展思路,意味着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人们的思想根源入手,使广大民众逐渐提高自身生态素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开放治理路径的缺失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瓶颈。以“双战略”开放协同、多元合作的实施路径审视当前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难发现,缺乏开放互助的治理路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现代国家治理日渐从等级科层制走向平面型的协调网络,由重视正式关系和政治体制的内部要素,转而兼顾以团结、利他主义、互惠和信任为核心特征的非正式社会网络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拓宽治理渠道,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制定和战略实施往往依靠政府的单一治理,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参与力量不能有效被调动起来,缺乏开放的治理路径。

合作协同机制的薄弱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双战略”协同实施,特别凸显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共建。现代社会更多体现为一种双向沟通、多元互助、民主合作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与推进,也同样需要不同地区、甚至国家间的团结协作。河北省在以往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缺乏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协同共建,以至于出现跨地区的生态和环境污染,无法启动有效的联动联防机制,也使得生态环境改善意义上的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变得异常艰难。

“双战略”协同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是增强生态建设命运共同体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省市、一个地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面前,每个地区和国家都责无旁贷。“双战略”的协同实施,启示我们在注重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调,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开发新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统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打好思想基础;社会建设方面,要大力提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倡绿色革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将科技研发和运用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二是以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创新治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和公民三层面的协同治理方式。首先,政府应当从总体上把控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脉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并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其次,充分发挥社会环保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加大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环保活动和宣传环保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地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融入到每个社会公民的日常生活。再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只有依靠亿万人民的身体力行、群策群力,才能持续不断推进,而不至于停留在美好的空想。所以,在生活方式上我们仍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贡献一己之力。

三是构建区域协同防控与应对机制,推进多元共治。单一的地区治理或孤立的多点治理无法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而区域协同防控与应对机制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可有效弥补点线治理的局限性。在区域协同与应对防控机制中,生态治理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都会被兼顾到,各行为主体既相对独立地解决本地区的生态问题,又可以在协同合作的应对机制中沟通交流,密切配合,使生态治理力量得到最优整合,形成治理合力,推动治理实践,进而形成网络化和规模化的治理效益。这种由部分带动整体、循序渐进的治理方式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现实社会中的推进找到了有效的渠道和路径。

(作者分别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院副教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注:本文是河北省2016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科技视阈下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B16ZZ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政府机制;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94-05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间或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有利于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之间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按照地域范围分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国际区域一体化组织共有 33 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国际区域一体化组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也不断涌现,先后出现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还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后起之秀,以及各省各地方建设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铺开,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毫无疑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得益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大力推进,得益于政府超越行政区域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使得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区域地区之间经济融合加快。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难以顺利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有“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既可以依靠市场机制也可以依靠政府机制,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情况下,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无法单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都存在着失灵问题,客观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与“失灵”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尤其是发达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还是依赖市场机制实现的。在完全市场经济体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驱动下进行相互之间的联合与兼并,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的机制,市场机制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机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价格机制实现的。价格机制决定生产要素区域自由流动与配置,决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规模,是主导资源配置的重要内生变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等市场主体基于个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做出生产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追求整体目标――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看,资源配置效率是低下的。下面用图1来说明市场机制失灵问题。

在图1中,AC曲线是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MPC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代表的是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社会成本。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市场主体根据边际私人成本MPC和市场需求线AC相交的点E1来决定生产要素均衡数量和均衡市场价格,此时的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是P2 ,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需求数量是Q2 。但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来看,区域经济追求的是区域整体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其考虑的不单单是个别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整个区域所有成员整体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方面的综合利益,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此时,地区生产要素使用要按照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和市场需求曲线AC的交点E2来决定,生产要素使用的社会价格为P1,整个区域社会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是Q2,整个区域社会总福利为OAE2的面积。由此可见,在市场机制决定的产品价格P2要低于整个区域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的社会价格P1,生产要素使用的价格相对较低,市场机制决定下生产要素使用数量Q2超过了社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数量Q1 ,导致生产要素配置(Q2 -Q1)多余。在社会福利目标,要达到与市场机制决定的生产要素最佳使用量Q2,就需要把生产要素提高为P3,价格上升了(P3-P2),社会总福利净损失为E1E2F的面积。这是市场机制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机制作用与“失灵”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为了既定的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往往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对资源流动进行干预和配置,从而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和垄断着大部分资源,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政府协调合作,通过政府机制对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调配,从而实现区域的联合,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政府机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共建共享区域公共基础设施、营造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协调和平衡区域内地方之间的利益以及加强区域内部事务的公共管理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政府机制能够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政府机制就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本身内部也有失效的问题,过度依赖政府机制也会带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资源配置低效的问题。下面通过图2来说明政府机制失灵问题。

在图2中,同样AC曲线是生产要素使用的市场需求曲线,MPC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代表的是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社会成本。区域生产要素使用要按照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和市场需求曲线AC的交点E2来决定,生产要素使用的社会价格为P1,Q1 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社会价格决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量。与此同时,P2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市场价格,Q2代表市场机制决定的生产要素使用的数量。如果是政府干预资源配置,它可能为追求自己的政绩目标,盲目地追求多投入生产要素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和扩大税收来源。此时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生产要素配置上处于弱势地位,受政府牵制,按照政府的利益要求安排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活动,这种行为扭曲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由于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投资和竞相使用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压低生产要素价格,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价格P2降为P3,扩大生产要素使得生产产量由Q2增长为Q3,此时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最低,整个区域社会总福利的损失为E1E2F的面积,对于地区生产者而言,它的直接损失为E1G1G的面积。政府机制导致资源过度的使用,甚至比市场机制失灵下多余生产能力的(Q2-Q1)还要多(Q3-Q2)。由此可见,与市场机制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相比,政府机制主导区域资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更大。

3.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经济学理论认为,单一依靠市场机制或政府机制都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尽管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能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合理有序流动,但面临着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问题。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离不开政府机制发挥作用,如果没有政府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没有政府经济、法律、行政、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的支持,没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机制,政府机制同样存在“失灵”的问题,难以独担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只有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存在着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前面一种主要存在于发达的完全市场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进行相互之间的联合与兼并,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是典型的主要通过市场力量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后面一种主要存在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政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为。政府机制发挥作用是通过制定方针和政策以及具体规划,搭建政府合作平台,并采取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联合。这种模式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较为普遍。所以,各个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选择合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模式。一般而言,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选择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而市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选择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不管是哪一种模式,无论是完全依靠企业与市场自发力量作用的市场机制,还是完全依靠政府干预与调控的政府机制,都不能有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分工和合作,只有协同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有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机制运行的主要障碍

我国社会主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市场自身固有的功能缺陷和市场制度不完善,以及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和地方政府职能不健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机制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

1.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市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是指区域内市场基础社会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如我国很多地方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区域交通等设施投入不足,区域之间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成,供水、供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物品问题。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大多是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私人”投资成本高收益小而且回收时间长,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投资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还想成为“免费搭车者”,导致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另外,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非盈利组织等社会自主力量发展不足,市场也不能提供满足区域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 其次,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滞后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问题。信息尤其是商业信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由于有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交通条件落后,导致信息不灵,成为制约区域经济联系的巨大障碍。信息不发达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交往活动,信息不畅,导致当地难以迅速捕捉到有利的商机,客商对当地信息了解不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活动。区域之间没有建立起全面覆盖、信号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成为制约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2.缺乏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由于市场自身固有的功能缺陷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完善以及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行为,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行政过度干预和垄断着过多的资源,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导致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被扭曲,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我国行政体制使区域市场分割,行政区划障碍是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二是行政区域化之间人口受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约等因素限制不能自由流动,没能形成区域统一的劳动市场;三是各地政府垄断和控制着金融资源配置领域,各地金融机构合作不紧密,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融资体系,缺乏区域共同金融市场;四是国企垄断排挤民间投资。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控制着很大部分资源,民间投资在很多领域受到排挤。五是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阻止相对稀缺性生产要素流出,限制与地方企业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导致生产要素不能在区域内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3.政府机制“缺位”和“越位”问题并存。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机制存在着“缺位”和“越位”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政府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职能的缺位问题。地方政府没能有效解决区域共享型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地方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区域利益分配不公平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存在缺位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活动的干预过度,超过政府与市场的界限,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地方政府存在行政垄断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阻碍了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还有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区域市场一体化建立,要通过推进建立区域劳动市场一体化、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一体化等等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来实现。但是我国很多地方市场经济不发达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导致这些市场不统一的问题严重。

4.区域政府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受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政绩评价机制的左右,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而忽视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政府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一体化内部成员之间行政区分明显,区域内地方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区域产业间协作分工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二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但又缺乏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区域内地方之间的利益格局失衡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公平的利益表达机制。地方发展强弱不同,区域经济合作由强势地区主导,容易忽视弱势地区的利益诉求,造成利益表达的机会不公平问题。还有缺乏利益分享机制,强势地区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主导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处于弱势的地区获得利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还缺乏利益补偿机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有些地方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牺牲了利益而得不到补偿。这些都不利于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三是区域内地方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加重,地方政府在政府政绩和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招商引资,只追求地方局部利益,忽视区域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对资源环境的掠夺与破坏。

三、推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协同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消除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健康发展。

1.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创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创新区域基础设施合作共建机制,解决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失灵”问题。要合理区分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与区域成员独享性公共物品,明确各方投资的责任和权力。对区域准公共物品采取政府与私人联合共建的模式,而对区域纯公共物品则主要由政府合作共建。区域内各地方政府要进行协调和合作,超越“个人利益最大”的地方追求,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合理调配区域公共资源和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同时,要创新区域公共设施合作共建机制。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商定共同出资和联合建设方案,建立公共产品建设成本分摊机制。建议按照各地方受益的大小合理分摊成本,对于单方面投资建设的区域公共产品,其他方应该给予适度的补偿。要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大力推进海陆空三维立体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要实现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通过加大交通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外快速便捷的联系。通过加强供水、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提供安全可靠的公共服务。第二,加强信息网路等市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建统一互联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构建和完善以互联网、电话网、广播网、电视网等为载体的新型媒体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卫星导航、4G技术、量子通讯等新型信息网络,提升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消除地域性差异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加强合作共建区域现代化工业园区。要做好区域园区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调整区域内工业园区布局,明确区域内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产业发展的配套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区域内地方合作共建,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2.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区域一体化共同市场,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当前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划和地方保护政策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建立要通过彻底打破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划障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区域统一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市场、构建区域统一的共同商品市场等措施来实现。同时要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提供体制保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的二元结构,破除要素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品种的要素市场体系。二是加快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市场制度的创新,保障市场秩序的有序运行;要打破市场分割和行政垄断,让市场竞争机制作用自由充分发挥;规范政府职能,完善市场运行规则,构建各层级市场的反垄断与监管体系。

3.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机制的重要作用。要解决政府机制的失灵问题,重点是要纠正政府“越位”与“缺位”问题。要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界限,明确政府职能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政府职能概括为: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也应该围绕这几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建立有效的区域宏观调控机制。区域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的合作,地方政府要简政放权,让市场机制在微观领域发挥充分的作用,政府主要是宏观领域调控。如共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各项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市场一体化规划、区域产业一体化规划和区域各类共同投资建设规划等。二是加强政府公务服务职能。区域各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建区域共享性基础设施和区域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区域内地方政府要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一体化市场。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治,发挥市场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要明确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是为弥补市场失灵,促使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政府机制不是替代市场机制,而是使市场机制更有效运转。同时,还要加强公共管理和环境保护。

4.加强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程度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区域内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的经济效益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组织保障。该组织需要涵盖区域发展的决策机构、区域整体规划机构和区域管理协调机构等部门。该组织应建立和完善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区域统一领导决策机制。围绕区域内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提出解决措施的决策,包括区域内共同重要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的决策、区域发展规划的决策、区域公共环境治理决策等方面。二是建立区域交流合作互动机制。通过区域高层领导互访、情况通报会、项目协调会、区域发展合作论坛等方式,加强区域内政府之间的交流互动。三是建立区域领导协调机制。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区域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对接 ,加强地方之间的合作互动。四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的经贸合作等区域商务活动,搭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第二,建立区域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区域利益表达机制。区域利益表达机制要实现强势地方与弱势地方利益表达机会的公平,尤其是给弱势地区利益表达机会适当的支持和保护。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利益磋商机制和利益冲突的沟通协调机制,保障利益表达顺畅、利益表达权力的平衡。二是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在市场调节下的利益分配可能不平衡和不公平,市场协调出现失灵时,需要政府之间通过建立利益共享的机制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区域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等措施实现区域发展成果共享和利益均沾。三是建立健全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既要给予区域一体化中处于弱势地位并受到利益损害的地方适当利益补偿,还要给予为了区域整体利益发展牺牲自身利益的地方适当补偿。补偿的方式可以通过提供政策优惠、财政补贴、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帮扶、人才和资源共享等方式。通过这些机制的调节,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协调与平衡。

第三,建立区域经济“外部性”共同治理机制。一是纠正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动机,改变地方以GDP为纲政绩考核体制,加大生态治理指标在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二是大力推进产权改革,明晰资源产权,建立水权力和污染权交易机制。三是建立地方之间的利益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为区域生态治理做出贡献或者为区域生态治理所处牺牲的地方要给予利益补偿。建议建立区域生态共同治理的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各地方按照经济规模和财政规模的大小权重,按比例拿出生态治理专项财政资金,由共同成立的区域生态治理机构负责投资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李建华, 李月.市场驱动还是政府推动?――基于我国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3,(6).

[3] 马波,王双.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J]. 经济纵横,2005,(7).

[4] 任维德.问题、原因、对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3).

[5]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6] 殷婷婷.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对策选择研究[D]. 山东大学,2010.

[7] 崔晶.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自京津冀都市圈观察[J].改革,2013,(9).

[8] 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

第8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

物流是为实现商品价值,使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活动。通过对供给链治理体系的研究,指出物流是一种同一规划的系统,具有供给链的特征,表现出集约化上风。并进一步带来了物流系统的灵敏性,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使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成为可能。供给链治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

一、现代企业物流治理的特征

物流的概念是随着交易对象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由最初的主要侧重商品物质移动的各项性能,到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性手段,在到夸大顾客需求和物流活动的效任性,以及相对较为成熟的重视顾客满足度、物流活动的效率化和一体化,物流的概念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现代物流概念的发展是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职能活动上升到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物流本身的概念已经从对活动的概述和总结上升到治理学的层次。这表明企业物流治理的终极目的是满足客户与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包括整个供给链(从供给商开始,一直到客户)的物流本钱、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投资收益的权衡取舍。与传统的物流概念相比,现代物流在范围与边界、系统概念、性质地位、目标理念、服务对象、功能定位等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1)现代物流治理是系统整合下的协作物流,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从商品供给体系的角度来看,现代物流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分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给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同一体的共同活动,从而使物流治理成为一种供给链治理。从供给链战略治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治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所有企业的关系,以实现产品供给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适化。(2)现代企业物流是客户服务的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治理创新的原动力。传统物流以为物流是“内部事物”,只对组织体内部产生影响,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分;现代物流以为物流是“外部事物”,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以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3)现代企业物流治理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正确的市场信息,来实现企业各自的经营目标和实现整个供给链的效率化。信息已成为物流治理的核心,现代物流活动必须及时了解和反映市场的需求,并将之反馈到供给链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企业物流治理现状

由于治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题目,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影响着物流效率的进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存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组织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给链治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2)企业对物流服务的熟悉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销售差别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可是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将有限的物流服务资源均匀分给所有的顾客和所有的产品,往往影响到具体的物流服务绩效以及由此带来的顾客满足度。另外,物流服务治理仅由物流部分单独进行以及对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没有定时进行检查等都影响了物流服务的价值实现。(3)企业物流的治理手段落后。首先,我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旧有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运营的需要。其次,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缺乏同一、规范的标准,致使物品在运输、装卸、仓储环节中难以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活动。再有,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企业间没有信息接口,难以实现物流企业与用户间的联网和供给链治理等。(4)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割在不同环节和不同职能部分之中。信息分散、信息处理能力低,其结果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以供给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整合无法开展,造成物流活动的重复操纵、正确性差、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难以形成等,这不仅影响每一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开资和资源占用,而且直接影响供给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参 考 文 献

第9篇:社会治理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广西特色行业 水污染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32-03

冶金、制糖、造纸、石化等是广西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但也是污染大户。面对这些结构性的污染问题,广西已开始大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把优势产业推向减排第一线。广西优先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中的污染大户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专业人员。而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懂技术、会管理的监测评价人员、污染治理人员、生态产业人员等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拟基于广西特色产业对高职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进行设计,以期有助于相关人才的培养。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设置和能力目标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环保类毕业生从事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等岗位必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的集合,它是对前导课程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具体应用,能直接为学生取得三废处理工和水处理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奠定知识技能基础。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前修、后续课程

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前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工程CAD、环境微生物技术、环境监测、环保设备及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等。这些前修课程可为该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知识结构支撑作用,水污染控制技术则是这些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并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奠定扎实、良好的基础。

(二)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预期能力目标

高职教育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在坚持“开门办学”的基础上,与企业紧密合作,参照三废处理工和水处理工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结合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能力的培养目标。其能力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各能力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二、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应为: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改革课程教学;密切跟踪当前国内国际职业标准,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以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构建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录像、多媒体课件、工程实例、仿真实训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训一体化、全真环境和仿真实训一体化、实景训练和课程设计一体化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思路

1 密切跟踪国内外职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结合地方经济,以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重构课程内容。围绕区域经济特色和企业特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8个教学情境、19项学习性工作任务,内容涵盖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理论内容选取以必须和够用为准则,合理删减原有教学内容中的落后技术,所有实训项目均来源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对接,提高实训教学的技术含量。

2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以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为主线,设置教学情境,进行情境式教学。教学内容确定后,按照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工种鉴定的层次,进行教学情境的划分。每个教学情境中没有章节,只有工作任务,学生经过每个教学情境的训练后,其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最终实现课程培养与岗位能力有效对接。

3 采取多种方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教学做一体化、学生自主学习与讲授一体化、全真环境和仿真实训一体化、实景训练和课程设计一体化等,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展开教学,促进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

三、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分析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在整体设计上遵循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废水处理工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密切跟踪国内外职业标准,同时根据广西水处理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毕业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构建课程内容,适用于三年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高职专科学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2所示。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分析,将主要工作任务化为8个教学情境,19项学习性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仅包含了水处理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具有普适性和针对性。具体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是以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初级、中级与高级废水处理工)构建教学内容,按废水处理工由初级、中级到高级这种逐步递进的职业技能成长规律编排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下主要选取广西重点处理的污水项目为具体工作任务,以废水处理工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系统化编排“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组织与安排如表4所示。

(四)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 校本教材。开发工学结合系列校本讲义,将内容以任务形式表达出来,并融入水污染控制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及地方特色产业(冶金、制糖、造纸、石化等)污水的治理技术,使课程内容涵盖水处理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中以典型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为载体,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将工艺流程及设备、污水核心处理技术等教学内容以动画、声像等形式表达出来,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