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金融危机的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的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危机的原理

第1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压力 压力管理 对策

1金融危机下员工压力管理的现状

1.1 个人面对压力不知所措

员工个人是压力及其后果的最终承担者。根据目前正在工作的同学及好友的谈话中和直接的观察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员工个体对突如其来的压力会感到不知所措。具体的表现:第一,不敢正视问题,迈不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第二,压力后果全面出现时,员工会更加不知所措,慌手慌脚的。这是不能正视问题的必然结果。

1.2组织缺乏相应的压力管理措施

第一,在观念上,压力被视为个人的事情,某些压力是个人的事情,组织是没有必要去干预的,这是一种被公司普遍认同的认识;第二,即使组织认识到压力的危害和组织认为有必要去干预压力,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绝大多数组织也都只是关注如何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只看一些数字所代表的经济结果,不看以牺牲员工身体和健康为代价的隐形成本。

1.3社会对高压力群体缺乏保护机制

目前,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社会上的流行观念和心态对个体压力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第一,缺乏对压力受害者的保护机制,没有相关的立法来约束企业过度使用人力资源。比如对压力过大而引起的过劳死在制度层面上就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由压力引起的自杀事件的解决,国家和企业的补偿机制也不健全。第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对物质生活水平欲望高,而员工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必然带来严重的心理落差,有可能导致员工心理崩溃,身心俱惫。

2 金融危机下员工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2.1经济原因

    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经济问题会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个人的收支一旦失衡必然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压力。就业压力和收入之间的矛盾、物质欲望高和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常常会对人产生极大困扰,导致强大的消极压力,轻则使工作分心,绩效下降;重则导致员工的心理崩溃和产生极端行为。

2.2性格原因

  心理学家Friedman .m认为,人有A型、B型两种不同性格的行为模式。A型人格行为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争强好胜、性格急躁、易怒、总是感觉到时间紧张,总是不断的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工作的其他人或事进行攻击(如果这样做是允许的)。B型行为者能较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事有自己的主见、热情开朗、易于与人相处。A型性格的人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会追求完美地把事情做好,如果事与愿违,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消极的压力。因此,与B型性格的人相比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产生压力。

2.3家庭原因

    个人与家庭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个人发展与家庭遵循着并行发展的逻辑关系,个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责任的平衡,对于年轻的雇员尤其是女性的雇员,每个人在社会生命周期都扮演着多种的社会角色,作为子女、父母的角色,即使改变自己的职业,但是却不能改变这些既定的社会角色或者拒绝这些社会所赋予的社会责任。

2.4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人、是情感动物。因此,亲情、爱情、友情都会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经常跟别人吵架、冷战、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都是人际关系紧张的表现。上司对自己工作的不理解、不认可、不给晋升的机会,上司在自己的心目中留下不良的形象,都会使员工产生一系列的综合反应,如:担忧、不理解、消沉等,这些反应的结果也都是导致压力的因素之一。

3 金融危机下的压力管理的对策

3.1个人的自我调节

对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弱的员工,员工可以在没有人的地方大叫、剧烈远动、唱歌或者还可以找几位知心的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郁闷以进行自我宣泄,员工这样可以极好的缓解自己心中的压力,可以静心思考自己紧张的原因、直面他们,进而调整自己心理和情绪上的紧张,从而调整心态。

3.2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压力

现实生活中,压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工作上的压力更是企业每一个员工都会面临的问题,当外在的压力源是无法改变的时候,转变观念,改变自己,给自己建立一个合理的期待。有时可以换一个角度,重新看待这一事物,自己学着接受自己不可改变的事情。多想“得”,少想“失”。正确识别压力,把压力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把压力变成动力,继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

3.3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工作之余多与家人沟通,让家人了解自己工作的环境和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位状况,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家人一起讨论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起商量妥善处理,把问题消灭的萌芽之中。

3.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有效的沟通使员工了解公司的状况及外部的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压力。沟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面谈、开会集体讨论或建立意见箱,定期组织员工集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业余活动或者为员工提供个人宣泄压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徐世勇.压力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2] 唐风.金融危机下的2009〔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第2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改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人们才意识到,就算是华尔街的企业精英,若无足够的危机管理意识,也无法很好的挽回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而在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基本都是针对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而没有对企业创建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进行学习,更没有对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如何尽量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索。这就体现出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确实,容易使学生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不知所措,难以力挽狂澜,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从创业教育、危机教育、实践教学等层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1、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对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课程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以及企业内部行为管理这两个方面开展,却很少有涉及到创业初期的管理内容,如注册、登记、报税等事宜;也没有针对企业濒临破产时所做的危机管理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讲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和灭亡中得到发展,企业自然也不例外。而现有的工商管理教育却将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割裂开来,只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管理,而没有对企业创业阶段与破产阶段的管理进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企业管理者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完全不懂得应该如何应对。而当企业倒闭后,只能加盟其他公司,或自主创业。而在此情况下加盟其他公司势必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想自主创业,又没有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就会使其陷入两难困境,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不便。

除此之外,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中,还存在一种缺失现象就是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都被阻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教育内容是将企业各个管理活动一一分解开来,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等,这固然可以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某一个管理环节,但是却使其成为了孤立课程。也就是说,学生仅仅只学会了企业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却不知道这个环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处理企业管理事务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各项职能管理无法共同发挥作用,企业管理水平自然也很难得到提高。企业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不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各个职能管理只能会加快企业破产的速度。

2、金融危机下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措施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本身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比高等院校学生略差一些。若在工商管理学习中只是紧跟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自然很难提高其所具备的竞争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2.1引进大学创业教育

一是关于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理念和创业家精神,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创业企业管理等。考虑到大学创业教育应当尽早进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实践类课程组织编制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处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辅之以创业管理案例,分析创业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二是创业教育培训,可运用仿真计算机平台,通过应用软件模拟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测评、创业项目论证、创业过程管理、创业风险管理等,尤其是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构思、规划、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将所学转化为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三是创业教育实践。在前期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创业专家支持团队,评估大学生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并尽可能提供智力帮助,孵化创业项目。

2.2引进企业危机管理

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和风险,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承担和转移风险等,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为此,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一是要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引导大学生居安思危,随时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现和评价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内外部风险因子;二是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手段,合理分解或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三是学习掌握与破产清算相关的知识,在企业经营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争取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最大收益,直至化“危”为“机”,为企业寻找新的出路。

2.3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

一是加大课堂教学实践力度。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案例讨论、情景仿真、角色扮演、视频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真实的商业环境。根据工商管理教育实践指向的特点,加大课内实践教学力度。建议可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开展实践,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二是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目前各个学校设有相应的学生社团,他们在培养学生或者独立形式,或者以团队形式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他们会带着问题思考研究,直至找到满意答案。三是社会实践。如果说第二课堂还多数局限于校内的话,则社会实践则更多地将课堂延展到了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其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了更深更真切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学校传授的知识和理念,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第二课堂实践,便于今后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磨合期。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中,我们必须要积极引进危机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企业管理技能,以更好的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3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已婚女研究生;压力源

2008年下半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各国各行业都程度不一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在校的研究生们也难以置身事外。来自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将有100多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09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00万。而且2009年研究生还将继续扩招5%。这些数字意味着,将来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一、就业方面的压力

就业一直都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本来已相当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可谓是雪上加霜,不仅给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一定程度上的打击,让他们陷入迷茫和彷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也已明显感受到了危险的讯号。经济学家也预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今年还只是个开始,明年有可能是经济更为困难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几年研究生的入学规模和毕业生的规模每年都是两位数增长,而研究生传统的就业渠道——高校和科研机构却随着大学生扩招的稳定而减少了教师的需求量,要么都提高了门槛,要求至少博士毕业。特别是现在正在流行的金融危机更加加剧了研究生们的就业难题。以前一些扩招的企业,今年也纷纷收回橄榄枝,大部分的裁撤人员,由此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成了研究生的首要压力源。特别对于已婚的女研究生,她们年纪都相对较大,许多是放弃了原有工作来读研的,原本是期望凭着研究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比以前更好的工作,可现实情况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有的研究生毕业后想再进原来的单位都很困难,其压力就更大了。

二、完成学业的压力

由于年龄的增长,人大脑的记忆曲线是会有所下降的。已婚的女研究生们在工作时期对于学习也相对松散。她们还经历了恋爱,婚姻,甚至部分人还经历了生育和养育子女,要她们一下子集中精力投身于苦读行列中来必定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研究生扩招,各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对研究生的学习和毕业不断制定各种条条框框。很多高校都对研究生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与优秀奖学金、评优评先进挂钩,这对于已婚的女研究生来说更是不堪煎熬。而如今流行的考证、过级也使一边需要照顾家庭,另一边又需要顺利完成学业的已婚女研究生疲惫不堪。自身专业上的发展要求、学校的论文要求与日常的学习任务是构成已婚女研究生学业压力的三个主要方面。 转贴于

三、经济的压力

金融危机给各个企业造成了大小不一的冲击,企业纷纷裁员减薪,员工的工资少了,生活开支也就相对紧缩了。自从1999年教育部实行研究生收费政策起,每年约有一半的研究生是自费。每年上万的学费, 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等必要费用,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ii 。对于已婚的女研究生来说,有了自己的家庭,经济上也独立了。她们不再像未婚研究生那样随心所欲,心安理得地依靠父母了。在金融危机的重压下,她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家庭的日常开支、父母的赡养费、社会的人际交际和子女的教育费都给她们造成巨大压力。

四、家庭的压力

1.家庭关系的压力。金融危机对一般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是有影响的,已婚女研究生除了要缓解自身压力外还要开导家人积极面对。一方面要协调好学习、工作和社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利用空余时间尽到已婚女性照顾家人的义务。这使得很多已婚女性研究生变得很迷茫甚至角色错位。

2.生育的压力。对于未育的已婚女研究生来说,她们都到了和超过了生育适合阶段。但迫于金融危机的压力,她们更加希望学有所成,能够增加就业竞争力。可是,如果在学习期间生育,必然会耽误学习,拖延毕业时间。另外,她们担心毕业后招聘单位看到年龄偏大的自己到了生育年龄却依然没有孩子,会考虑到刚进去不久业务还没熟练就需要休产假、进行托儿前的照顾等,必定会耽误工作,因而会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又会失去艰难经济形势下难得的工作机会。

3.教育子女的压力。已婚的女性研究生们不仅要照顾子女,完成工作,而且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业。一方面,她们在闲暇时间的分配上通常是有冲突的:是用来陪伴孩子还是要用来满足自己学业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如此尴尬的经济形势下,自己读研已经是一笔巨大开销,孩子的一大笔教育费又从何而来?她们担心因为自己读研,会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五、人际关系的压力

已婚的女研究生们除了上课在学校以外,根本就没有其它时间与同学交流。在经济、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很容易就使得自己被孤立,一些学习和就业方面的信息也不能及时掌握。读个两三年下来,依然形单影只,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很陌生,加之金融危机的冲击,内心必然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失落感。

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已婚女研究生缓解压力的途径有:首先,提前做好规划,平衡好学习、工作、家庭三方面的事务,这样更能从容面对所面临金融危机下的困境;其次,学会寻求帮助,学会倾诉,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让压力分流。第三,通过和学校老师的配合,为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的规划,或者寻求离退休父母的帮助共同完成子女的成长教育问题;第四,要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金融危机很快即会过去。

参考文献:

第4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80-0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显著特征是:出口贸易额下降、进口材料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需求减少等。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约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倒闭企业占总数的8.5%。金融危机带来最深层的矛盾之一是劳动矛盾。2008年底爆发的珠三角企业裁员潮,给高速前进中的中国企业拉响了警报。文章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如何进行应对金融风暴的人力资源管理 。

一、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个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的源泉是企业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企业的既定目标和责任最终都是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作用来实现和完成的。在这场金融风暴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受到挑战。

(一)劳资纠纷问题复杂化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劳资领域日益凸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不少企业大量裁员或处于停产状态,一些传统国有企业甚至申请破产。随着企业不同程度实施裁员来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引发了大量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包括群体讨薪纠纷、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纠纷、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纠纷、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纠纷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因裁员而引起的劳资纠纷。

(二)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复杂化

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经营情况不乐观,分解下来的指标完成情况同样也就不乐观。由于金融风暴,员工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担心被企业解雇,难于安心工作,从而导致工作不专注,降低了工作效率,企业的效益明显降低。因此,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绩效、如何合理地分配奖金,如何通过绩效考核与薪酬调整鉴别员工的能力以保留优秀人才,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三)培训缩水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削减甚至冻结了员工培训,使得中小企业的业务培训大幅缩水。企业被动减少了培训,必然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升,生产率降低,企业的利润必然受到影响。这种匆忙应付危机的短期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调整使整个企业的培训几乎处于停滞,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此外,中小企业的培训机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显得苍白而无力,迫切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培训都存在一些短期行为,仅仅集中在对产品知识的培训,目的是为了促进员工对企业所经营产品的了解,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没有完全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规范化、系统性、持续的培训机制。

(四)优秀人才流失频繁

由于中小企业在制度安排、利益分配、福利保障、精神文化建设、激励措施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其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部门关键人才,跳槽现象比较普遍。在金融危机下,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企业一方面裁减一线工人,一方面流失优秀人才。这一现象导致了人力资源损耗加载,使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上升,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难以维系,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结构优化。

二、中小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临的机遇

金融危机是一次灾难,更是一次机遇。经济调整必然导致资金的重新配置,甚至是国际性的重新配置,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资本、资金、人力还有自然资源重新得到配置,得到优化的过程。金融危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也是人力资源调整的机遇。

(一)用人机制和经营方式灵活

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相对于大企业能够很快地进行制度调整,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之大企业,中小企业能给员工提供更加自由的工作环境和更富弹性的工作时间,其管理决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可以有效地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用人原则。因此,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二)人才流动加剧带来机会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行业不景气,人才流动加剧,某种程度上说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中小企业可以在更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图谋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罗所需的人才,并且通过此阶段的调整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从某种意义来看,金融危机时期正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调整的最佳契机,中小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时期,弥合金融危机创伤,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在金融危机时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通过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是中小企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制胜法宝。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要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将长期、中期、短期人力资源规划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以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的组织体系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获取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来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和支持者。

(二)完善培训体制,提升员工素质

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处在企业的初期发展阶段,在生产规模和资金等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模仿大型企业的管理方法和培训方法并非明智之举。中小型企业应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培训体系,为人才创造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开发现有人力资源。

对于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训观念,把培训当做投资,而不是消费,对员工个人来说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其次,还应该从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入手,加大企业业务知识的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的骨干力量。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

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构造企业竞争力。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其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个企业是否吸引人,是否能留住人才,主要看其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价值取向以及领导风格等因素构成的企业文化软环境能否得到员工的认同。中小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这种使命的主要承当者。中小企业应该在金融危机带来行业洗牌的机遇下,从基础入手,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基础管理入手,并充分做好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准备,逐步形成企业全员的认同,形成企业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企业行为模式和文化定势。

如今已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期,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 就应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高企业应对风险和全球化挑战的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利.人力资源价值键管理赢得竞争优势[J].价值工程,2004,(4):36-39.

[2] 闫贵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才智,2008,(10):271.

[3] 鲍克峭.经济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J].管理观察,2008,(12):247-248.

[4] 侯美娇.金融危机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8,(8):121-122.

[5] 王深.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72-73.

第5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阙海宝(1976-),男,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四川成都610068)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金融危机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C09Z03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9-02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构建的背景

1.金融危机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载体,不仅表现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量上的增加,而且是人才培养类型上质的补充。独立学院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与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独立学院要认真研究金融危机对行业及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在企业反馈的信息上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性,才能使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契合社会需求,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2.独立学院内在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凝练。总体来讲,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任意拔高。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暂,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与公办大学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独立学院不顾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其品牌塑造还需时间及信誉的积淀,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水平,任意拔高,也没有准确定位其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人才培养照抄照搬公办高校的精英型,过分强调高素质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二,人才培养模式照抄照搬。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属于三本教育,生源的质量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公办大学有显著不同。但一些独立学院仍然沿袭过去公办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注重专业的应用性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过分强调教学的统一组织,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互动作用;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忽视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等。第三,人才培养适应性差。一些独立学院完全按照公办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复制公办大学“7+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教学,最后一学期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因此,理论课程太多,理论比较脱离实际,实验实训教学课时安排得太少。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应用能力不强,其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综合素质较差,企业也不欢迎这种学生。第四,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一些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过分追求市场热门专业,甚至是公办大学专业的简单复制。注重强调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但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知识面太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应用能力也不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专业设置没有办学特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构建思路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应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以及“强能力、重应用”的普遍性规格要求下,突出人才培养特色。要科学分析社会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自身优势,最终形成办学特色。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就在于找到一条有自身特色、有合理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特色。只有准确定位,独立学院才明白如何进一步发展,未来之路如何走下去,才能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才会认真思考其人才培养的合理目标,并制定出可行的具体措施。独立学院缺少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不具备研究型及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还只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从目前来看,独立学院主要考虑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突出专业技能适应性。如何体现这一典型的特点,即在专业技能和适应性上下工夫,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专业技能强的人才,这才能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反映了独立学院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位置及对人才培养进行的认真分析与思考,是独立学院特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专业设置的特色定位。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实力与条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一些新兴专业与交叉专业。专业的特色是独立学院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院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

3.依托地域形成办学特色。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要树立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发挥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服务好地方的企业,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要成为地方应用研究的主力军,将自身的优势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与特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同时,独立学院通过与当地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培养大量地方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自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4.人才培养规格的特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也就是明确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着手,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独立学院人才的规格突出表现在应用型、技能型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型。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及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等多种行业的重要因素。二是技能型。独立学院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所学能所用,所用能用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独立学院提高人才培养市场意识的一项重要内涵。独立学院要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角色,面向市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充分发挥办学优势,转变办学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构建途径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就是要提高人才的质量与水平。不仅培养模式的本身要科学、可操作性强,而且必须建立起保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真正实施的体系。需要多方面加以努力,确保人才培养特色化的构建。

1.课程体系特色化建设。独立学院作为既继承了母体高校的教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又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高等学校,其课程体系应具有其特色。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着力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独立学院在构建课程特色时,要按照“基础+模块”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是本科教育,其基本核心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架构,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中,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组成多个专门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达到原单一专业的学科水平和基本规格,起到了“专”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多种模块又可以引导学生突出其个性发展,让其能够通过多种模块的学习,达到“多”的目的,特别是模块要与职业证书相结合,既能与市场接轨,也能引导学生兴趣。这就需要大幅度修订教学计划,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深入研究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合适比例,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关系等问题,努力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专业设置特色化。独立学院在早期一般是复制公办大学的热门专业作为自己专业设置的基础。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专业设置必须要走特色化之路。按照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按实用、够用、有突破的基本思路,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应用能力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计划,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包括实验技能、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所有教学环节。要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地方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在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认真调研,真正发掘有发展前景及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同时通过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孕育新的专业。

3.服务地方,加强校地企合作,突出应用特色。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强调应用特色,可通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将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独立学院要本着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从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条件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实验条件,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另一方面,要体现合作办学的思想,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职业情境中,特别要结合企业的需要,真正能做到在实训中体现企业的需要,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双方建立在一种互相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合作,进行实习实训。其次,独立学院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将产业前沿的职业证书培训和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引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在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依托实习实训、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院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职业要求的“叠加式”特点和企业产业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的“产学衔接式”特点。

4.构建“双师型”特色的教师队伍。要鼓励和扶持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出国培训、企业实践,特别是参加企业、工厂、科研单位的项目开发,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教学服务。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用人机制灵活的特点,多渠道、多形式聘请技术人才,不拘一格,特别要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经理等各类人才到学校任兼职教师,要将课堂变成企业的前沿,给予学生最先进的资讯与实际工作经验,让学生能很早接触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杨俊.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阙海宝,王冲.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4]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

第6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公开市场操作

一、 应对危机政策的经济原理

1、实施刺激性政策的原理及其效果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投资需求的下降、消费需求的减少,结合在一起就是总需求的萎缩。凯恩斯主义的解决方案是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刺激总需求,比如减税、刺激消费需求和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等,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拉动经济增长。

2、实施刺激性政策调整的工具

(1)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调整税率和发行公债等方式。

(2)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二、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全球影响力也日渐扩大,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形象正在形成。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少前所未遇的矛盾与挑战。

1、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中国房地产、钢铁、汽车等一些重要支柱产业开始受到冲击,产销大幅度下滑,经济运行更为困难。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

2、通过多种手段扩大内需和调整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确保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以上。同时,着眼于渡过当前难关和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化危为机,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规划,振兴国内支柱产业。

3、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深,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果断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迅速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1、积极的财政政策

自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GDP增长率开始下滑,从2007年的11.4%降至9%,于09年第一季度降至最低点6.1%;工业总产值也由07年的18.5%,降至09年的5.1%;出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可见各经济指标都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实施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和支出。2008年第四季度,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提出了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2) 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消除重复征税因素,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

(3)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2008年末开始政府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提高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补贴以及生活补助标准。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随着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中国人民银行分四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2) 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策略。根据不同时期货币调控的需要,中央银行合理把握了票据的发行力度与节奏,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

四、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果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果

(1)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预期改善。政府通过调整利率、降低税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政府采取的4万亿投资计划和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有利于直接扩大投资规模,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达到了刺激国内投资需求的目的。

(3)对外贸易开始出现回升迹象。为了缓解出口需求减弱的压力,政府实行的出口退税率调整等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利于稳定出口规模和发挥出口需求的乘数效应,达到了稳定国外需求的目的。

2、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通过及时的宏观政策,中国较早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在短期已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 政府负担加重。政府实施的4万亿投资项目,从来源上看中央财政出资1118亿, 其它将由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来完成, 而其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可以预计的在财政支出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大规模减税势必加大财政赤字,不仅将影响到政府正常运转,而且将削弱政府对贫困地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对市场和社会公平造成更大损害。

(2)具有通胀压力。自央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09年6月末,M2和M1增速持续上升,总体呈扩张态势,分别为1996年5月份以来和1995年5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3)加大中国对投资拉动增长模式的依赖性。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加入WTO后的深度改革,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华.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0(1)

[2].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中国的政策应对[J].经济研究参考,2010(1)

[3]贾洪波,李国柱.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9(10)

第7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至少经历了六次较为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当时的经济学家李嘉图、萨伊等人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否认危机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宿命论的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对他们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否定方面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如资产者在实践中对他们赖以取得财富的无产者的疾苦漠不关心一样”。[1](P153)与此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危机中看到“每次混乱对全部文明都是一种威胁,它不但把无产者抛入贫困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1](P236)正是对广大受害者尤其是赤贫的无产阶级寄予深深的怜悯和同情,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P617-618)这就是金融危机理论确立的主、客观原因。

金融危机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的详尽考察后认为,金融危机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产生金融危机的“基因”。

认为,在货币产生前的以物易物的时代不会出现金融危机自不必说,即使在货币产生后单纯为消费而生产的自然经济或简单的商品经济形态中,也都不会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出现,就形式而言,是商品买卖分离和货币支付错位所导致的;就内容来说,同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货币增值紧密相联;归根结底的原因则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要想通过商品生产实现一次简单的货币增值,就必须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第一(流通)阶段,他必须用手中的货币到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使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生产)阶段,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将生产资本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第三(流通)阶段,他必须把生产出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拿到市场上销售出去,使商品资本转化为增值的货币资本。这样一个个以货币增值为中心的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在这些过程中,就包含着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原因即在于:首先,商品买卖的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互分离的,与之相应,货币支付也是错位的。即“卖出商品取得了货币的人,不一定立刻购买,这意味着货币退出了流通,而商品却在市场上等待。这种买和卖的分离或独立就使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危机是使两种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过程强制统一的形式”。[3]其次,商业信用的出现为商品买卖中商品与货币在时空上的分离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更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支付矛盾的积累,这就使得社会支付链条上的中断点大大增多,一旦普遍的社会支付中断成为现实,就会出现货币支付危机,而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货币支付危机。

以上只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分析,认为,这还不足以说明金融危机何以实现,金融危机产生的现实条件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

最大化地榨取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资本家之间的残酷竞争迫使单个资本必须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到社会价值量以下出售才能获胜,而在竞争中能否获胜关系到资本家——“资本的人格化”的生死存亡,这是从自然界加倍疯狂地搬到社会中来的达尔文的个体生存斗争;要想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资本积累使资本有机构成合理化,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快速资本积累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信用发展,商业信用通过发行以股票为代表的各种有价证券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从而突破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企业自身积累的局限,加速积累过程,以此来满足资本家的贪欲。

第8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第9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 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

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 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 、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

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ZHLzwCom]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 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

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